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集合 被引量:218
1
作者 史开泉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7-84,共8页
利用普通集合,提出包集合(简称P-集合),P-集合是由内P-集合X-F与外P-集合XF共同构成。并给出P-集合的结构和P-集合与普通集合的关系,P-集合具有动态特性。在静态-动态意义下,普通集合是P-集合的特例,P-集合是普通集合的一般形式,然后提... 利用普通集合,提出包集合(简称P-集合),P-集合是由内P-集合X-F与外P-集合XF共同构成。并给出P-集合的结构和P-集合与普通集合的关系,P-集合具有动态特性。在静态-动态意义下,普通集合是P-集合的特例,P-集合是普通集合的一般形式,然后提出P-集合的内P-分解定理与外P-分解定理,利用P-集合,给出集成知识与它的结构,最后给出P-集合在动态知识发现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集合 p-集合 集成知识 知识过滤 应用
下载PDF
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机理初探 被引量:59
2
作者 王岩 王建国 +2 位作者 李伟 薄录吉 杨林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6-590,共5页
在野外分别构建生态沟渠(采用分布有10 cm×10 cm长方形孔的混凝土板材,沟底、沟壁种植植物)、对照沟渠1(采用硬质化混凝土板材,未人为布设植物)和对照沟渠2(土质沟渠,未人为布设植物),研究了3种沟渠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及其机理。... 在野外分别构建生态沟渠(采用分布有10 cm×10 cm长方形孔的混凝土板材,沟底、沟壁种植植物)、对照沟渠1(采用硬质化混凝土板材,未人为布设植物)和对照沟渠2(土质沟渠,未人为布设植物),研究了3种沟渠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高效去除机理主要表现在沟渠植物的吸收、过滤箱中的基质吸附和植物吸收、沟渠拦截坝所产生的减缓流速和沉降泥沙等方面。其中,沟渠植物吸收氮磷分别占夏季试验进水氮磷总量的68.30%和78.45%,泥沙沉降占1.05%和5.05%;生态沟渠放置过滤箱后的氮磷去除效果显著好于未放置时,过滤箱中的植物吸收氮磷占放置过滤箱试验进水氮磷量的0.37%和1.55%,过滤箱中的基质吸附占10.82%和37.94%;生态沟渠设置拦截坝时的水力停留时间较未设拦截坝时延长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排水 生态沟渠 植物 流速 过滤箱 拦截坝
下载PDF
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及其在差分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常志巧 郝金明 李军正 《海洋测绘》 2009年第3期21-23,共3页
推导了单频和双频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的Hatch滤波公式,利用两组实测数据进行了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然后将平滑后的不同观测类型的伪距用于实时差分定位。定位结果表明,C/A码Hatch滤波的差分定位精度高于P码;无电离层组合的Hatch滤波差分定... 推导了单频和双频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的Hatch滤波公式,利用两组实测数据进行了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然后将平滑后的不同观测类型的伪距用于实时差分定位。定位结果表明,C/A码Hatch滤波的差分定位精度高于P码;无电离层组合的Hatch滤波差分定位精度低于C/A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相位平滑伪距 HATCH滤波 DGpS p C/A码
下载PDF
剩余格中的Fuzzy(P)滤子 被引量:8
4
作者 马丽娜 王国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在剩余格中引入了Fuzzy(P)滤子的概念,得到A是Fuzzy(P)滤子的充要条件是当λ∈[0,1]且Aλ≠时,Aλ是(P)滤子;在正则剩余格中引入了素Fuzzy(P)滤子的概念,证明了正则剩余格中的Fuzzy(P)滤子A是素Fuzzy(P)滤子的充要条件为a、b∈L,A(a b)=... 在剩余格中引入了Fuzzy(P)滤子的概念,得到A是Fuzzy(P)滤子的充要条件是当λ∈[0,1]且Aλ≠时,Aλ是(P)滤子;在正则剩余格中引入了素Fuzzy(P)滤子的概念,证明了正则剩余格中的Fuzzy(P)滤子A是素Fuzzy(P)滤子的充要条件为a、b∈L,A(a b)=A(a)∨A(b)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逻辑 剩余格 (p)滤子 Fuzzy(p)滤子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滤波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呈 吉训生 吴卫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9-316,共8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过程中的非视距传播误差问题,提出1种改进的状态检测粒子滤波算法。引入节点随机运动模型对节点运动状态进行预测。通过马尔科夫过程对在非视距(NLOS)/视距(LOS)混合环境下获得的测量值进行检测。利用p-范数...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过程中的非视距传播误差问题,提出1种改进的状态检测粒子滤波算法。引入节点随机运动模型对节点运动状态进行预测。通过马尔科夫过程对在非视距(NLOS)/视距(LOS)混合环境下获得的测量值进行检测。利用p-范数对NLOS测量值进行筛选。结合校正后的节点间测量值和节点真实移动速度构建锚盒和采样盒。仿真结果表明,当NLOS/LOS混合模型分别满足均匀分布、高斯分布和指数分布时,该文算法均有较高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定位 粒子滤波 无线传感器网络 非视距 马尔科夫过程 p-范数
下载PDF
GPS浮标数据反演海浪谱的理论仿真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9
6
作者 徐曦煜 王振占 +1 位作者 叶沛 许可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4-44,共11页
GPS浮标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测量设备,近年来在海面高度现场测量和星载高度计定标方面取得了重要应用。通过仿真试验对反演海浪谱的方法和流程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从GPS浮标测量的海面高度序列中提取海浪谱的方法。首先,使用Longuest模型... GPS浮标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测量设备,近年来在海面高度现场测量和星载高度计定标方面取得了重要应用。通过仿真试验对反演海浪谱的方法和流程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从GPS浮标测量的海面高度序列中提取海浪谱的方法。首先,使用Longuest模型生成了海浪波面位移时间序列,并通过Pierson-Moscowitz风浪谱对波面位移的统计特性进行约束,其随机性由相位引入。结合典型潮汐和GPS浮标仪器噪声的仿真时间序列,合成了仿真时间长度1h的1Hz(每秒1次)随机海面高度序列。然后,利用自相关函数法,进行高通滤波和数据压缩,得到了仿真的海浪谱。该仿真结果和理论海浪谱非常接近,可满足海浪谱反演的需求。最后,通过山东石岛外海的GPS浮标现场试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反演方法的适用性。本文的研究解决了GPS浮标反演海浪谱的关键问题,丰富了海浪谱反演的手段,拓展了GPS浮标的应用领域,有望为未来我国的星载波谱仪定标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浮标 随机波面位移 p-M谱 自相关函数 高通滤波
下载PDF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干旱区地下水位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栗现文 向东进 +1 位作者 周金龙 郭晓静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32,共5页
地下水动力学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都可用于分析、预测干旱区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变化。但比较而言,时间序列模型无须进行专门的试验来获取有关地质参数,方法易于掌握,计算量小,因而更便于应用推广。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新疆南部平... 地下水动力学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都可用于分析、预测干旱区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变化。但比较而言,时间序列模型无须进行专门的试验来获取有关地质参数,方法易于掌握,计算量小,因而更便于应用推广。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新疆南部平原区地下水位变化,通过HP(Hodrick-Prescott)滤波方法与ARMA(p,q)模型相结合能够准确预测干旱区地下水位埋深动态,预测的绝对误差-0.09m~0.07m之间,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 Hp滤波 ARMA(p q)模型 地下水位 干旱区
下载PDF
基于P300电位的脑机接口系统中参数优化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马忠伟 高上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1-855,共5页
基于P300电位的脑机接口是脑机接口系统研究中的重要范式之一。本研究探讨双极导联选择、滤波器设计和特征窗长度这三者中,参数选择对分类正确率的影响。使用的数据为6名受试者进行12选择Oddball范式的实验数据,数据分类采用支持向量机... 基于P300电位的脑机接口是脑机接口系统研究中的重要范式之一。本研究探讨双极导联选择、滤波器设计和特征窗长度这三者中,参数选择对分类正确率的影响。使用的数据为6名受试者进行12选择Oddball范式的实验数据,数据分类采用支持向量机。结果表明,通过导联优选,对不同的受试者进行定制,可以有效提高分类正确率。滤波器频带对分类正确率有一定影响,但是滤波器阶次对结果影响不大。随着特征窗长度的增加,分类正确率也会提高,因此使用较长特征窗有助于提高分类正确率。本研究结果推荐的数据处理过程为:通过导联优选为每位受试者定制最优的双极导联;滤波过程使用0.5-16 Hz,阶次为20的FIR滤波器,然后把数据降采样为32Hz;特征窗提取时可选择刺激后0-600 ms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p300 滤波器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新型玻纤/P84复合针刺毡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邓洪 严荣楼 +3 位作者 徐涛 朱平 章君荣 费传军 《中国环保产业》 2009年第5期35-37,共3页
阐述了玻纤/P84复合毡过滤材料的研制过程、技术方法、使用效果及其应用。玻纤/P84复合针刺毡既要满足高性能、低成本的生产要求,还要适应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及复杂工况的要求。
关键词 玻璃纤维 p84 复合毡 过滤材料
下载PDF
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波动的实证分析——基于经济周期理论视角 被引量:7
10
作者 闫逢柱 苏李 田国英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9-104,共6页
随着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增长波动日趋明显。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借助HP滤波法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的出口增长波动,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波动整体呈现向上扩张趋势且波动日趋明显。其中,原料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最慢,劳动密... 随着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增长波动日趋明显。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借助HP滤波法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的出口增长波动,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波动整体呈现向上扩张趋势且波动日趋明显。其中,原料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最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持续性最强;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出口增长扩张收缩能力最强,增长最不稳定;易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最快,难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出口增长和结构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总出口增长波动和五类产品出口增长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可能出现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理论 H p滤波 出口增长 波动 出口结构
原文传递
一种采用干扰观测器控制的交流伺服调速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丽楠 陈世明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8-263,共6页
为提高伺服调速系统的控制准确性,在P控制器的基础上设计了滤波PI干扰观测器(DO-FPI),利用该干扰观测器控制伺服调速系统对输出转速进行准确的调控。首先,对伺服调速设备的控制过程进行分析,获取控制器的结构模型,明确控制回路进入稳态... 为提高伺服调速系统的控制准确性,在P控制器的基础上设计了滤波PI干扰观测器(DO-FPI),利用该干扰观测器控制伺服调速系统对输出转速进行准确的调控。首先,对伺服调速设备的控制过程进行分析,获取控制器的结构模型,明确控制回路进入稳态的条件。然后,通过设计滤波器和控制器,利用积分绝对误差(IAE)模型求取控制器参数,对输入干扰进行补偿。最后,利用P控制器设计了滤波PI干扰观测器,构造输入干扰量的传递函数,并求取该函数的参数,以实现对干扰量的控制,进而达到对输出转速的调节。借助Matlab/Simulink软件对所提方法的控制性能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对输出转速的控制过程较为准确、快速以及平稳,能够适应阶跃、正弦等多种激励信号的调速控制,说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调速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调速系统 转速控制 p控制器 滤波器 干扰观测器 积分绝对误差
下载PDF
基于改进P-M模型与加权复合型中值滤波的非球面干涉图去噪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伟佳 于雪莲 +3 位作者 马文书 周坤 赵文彬 李宏伟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3-87,共5页
针对非球面干涉图在预处理过程中去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M模型与加权复合型中值滤波相结合的去噪方法。分析了P-M模型,指出了该模型在去噪中的缺点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模型。讨论了经典的中值滤波模型,但有时利用中值来替代... 针对非球面干涉图在预处理过程中去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M模型与加权复合型中值滤波相结合的去噪方法。分析了P-M模型,指出了该模型在去噪中的缺点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模型。讨论了经典的中值滤波模型,但有时利用中值来替代污染值反而会使图像尖锐的边缘信息变得平滑,因此对其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改进P-M模型与复合型中值滤波融合在一起的去噪方法。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去除非球面干涉图中的噪声,而且能够克服图像去噪后存在的边缘模糊现象,更好地保护干涉图的特征信息即图像边缘和细节信息。该方法对干涉图进行预处理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充分体现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非球面干涉图 p—M模型 中值滤波
原文传递
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邻、间、对硝基甲苯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炬 邓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7-60,共4页
本文介绍了Kalman滤波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分光光度多组分分析时测量模型误差的修正方法。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对硝基甲苯 邻硝基甲苯 间硝基甲苯
下载PDF
声表面波横向耦合谐振滤波器 被引量:4
14
作者 秦廷辉 周平 +1 位作者 朱勇 谢睦宽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61-363,共3页
介绍了横向耦合谐振声表面波滤波器的模拟方法,给出了218.5MHz耦合谐振滤波器的实验结果,获得了较好的频率特性。在外电路匹配条件下,插损4dB,相对带宽0.06%左右。
关键词 声表面波滤波器 谐振器 p矩阵 滤波器
下载PDF
基于P范数的线性时滞系统多胞空间滤波器设计
15
作者 沈谦逸 王子赟 王艳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09-4216,共8页
针对受不确定噪声干扰的线性时滞系统,提出一种基于P范数的时滞系统多胞空间滤波算法.首先,利用多胞体对时滞系统状态可行集作空间表征;随后,根据当前时刻系统状态是否受时滞量的影响,设计基于P范数的系统多胞空间滤波器,通过给定的P范... 针对受不确定噪声干扰的线性时滞系统,提出一种基于P范数的时滞系统多胞空间滤波算法.首先,利用多胞体对时滞系统状态可行集作空间表征;随后,根据当前时刻系统状态是否受时滞量的影响,设计基于P范数的系统多胞空间滤波器,通过给定的P范数准则,构造当前时刻系统的多胞空间膨胀优化模型,从而将时滞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转换为多胞空间膨胀系数优化问题;进而,利用舒尔补引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该优化问题,并通过多胞空间降维得到状态估计最紧致的多胞体可行集;最后,通过风力发电机系统仿真,验证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解决线性时滞系统状态估计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系统 滤波器设计 p范数 多胞空间
原文传递
P波段腔体滤波器的小型化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汤艳燕 卢晓鹏 张玉梅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9-332,共4页
介绍了一种小型化的P波段腔体滤波器,通过对滤波器中谐振器的优化设计,减小了腔体滤波器的物理尺寸,满足了四次以上谐波要求。同时通过对谐振器的变形设计大大减小同轴腔体的电容加载尺寸,使滤波器耐功率能力和自身散热能力得到极大提... 介绍了一种小型化的P波段腔体滤波器,通过对滤波器中谐振器的优化设计,减小了腔体滤波器的物理尺寸,满足了四次以上谐波要求。同时通过对谐振器的变形设计大大减小同轴腔体的电容加载尺寸,使滤波器耐功率能力和自身散热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在P波段实现了滤波器小损耗、高抑制、大功率,很好地满足了工程上的苛刻指标要求。并介绍了设计方法及其设计原理,对其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设计结果。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无需太多调试,按首件调试后的尺寸重复装配指标一致性好、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段 滤波器 带外抑制 Q值 SIR型谐振器 UIR型谐振器
下载PDF
地震波场纵横波分离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志广 谷丙洛 +2 位作者 张永杰 燕新跃 李振春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9-1190,共22页
纵横波分离是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彻底的纵横波分离将显著影响处理质量,因此研究纵横波分离对于多分量资料处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详细总结了地震波场纵横波分离的理论、方法及技术现状,主要包括地震记录分... 纵横波分离是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彻底的纵横波分离将显著影响处理质量,因此研究纵横波分离对于多分量资料处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详细总结了地震波场纵横波分离的理论、方法及技术现状,主要包括地震记录分离和地震波场快照分离.基于分离所采用原理不同,地震记录纵横波分离主要包括Radon变换法、偏振滤波以及波场延拓法等三类方法;基于偏振矢量求取方法不同,地震波场快照纵横波分离也发展了多种不同的方法.之后,详细阐述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纵横波分离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介质参数,计算效率高.智能纵横波分离方法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效果,但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地震波场纵横波分离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波分离 RADON变换 偏振滤波 波场延拓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Analysis of the Tunable Asymmetric Fiber F-P Cavity for Fiber Strain Sensor Edge-Filter Demodulation 被引量:4
18
作者 Haotao CHEN Youcheng LIANG 《Photonic Sensors》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338-343,共6页
An asymmetric fiber (Fabry-Perot, F-P) interferometric cavity with the good linearity and wide dynamic range was successfully designed based on the optical thin film characteristic matrix theory; by adjusting the ma... An asymmetric fiber (Fabry-Perot, F-P) interferometric cavity with the good linearity and wide dynamic range was successfully designed based on the optical thin film characteristic matrix theory; by adjusting the material of two different thin metallic layers, the asymmetric fiber F-P interferometric cavity was fabricated by depositing the multi-layer thin films on the optical fiber's end face. The asymmetric F-P cavity has the extensive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demodulation method for the wavelength shift of the fiber Bragg grating (FBG) sensor based on the F-P cavity is demonstrated, and a theoretical formula is obtained.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incide well with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theoretical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sensor DEMODULATION ASYMMETRIC F-p cavity edge-filter
原文传递
精密测距系统中频信号解算的仿真与验证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伟 《现代导航》 2014年第6期426-431,共6页
介绍了精密测距地面台标定设备中测距部分的组成及原理,描述了精密测距系统中的中频信号解算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和验证。
关键词 精密测距 滤波器 调幅解调
下载PDF
N,P Co-Doped Carbon Dots as Multifunctional Fluorescence Nano-Sensor for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Cr(Ⅵ) and Ascorbic Acid 被引量:4
20
作者 Yu-Lu Tian Ya-Yun Ji +3 位作者 Xue Zou Qiu-Meng Chen Sheng-Li Zhang Zheng-Jun Gong 《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EI 2022年第3期335-345,共11页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monitor Cr(Ⅵ)for its high toxicity.In this paper,a novel,simple,low-cost and"on-off-on"fluorescence sensor of carbon dots doped with nitrogen and phosphorus(N,P-CDs)was devel...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monitor Cr(Ⅵ)for its high toxicity.In this paper,a novel,simple,low-cost and"on-off-on"fluorescence sensor of carbon dots doped with nitrogen and phosphorus(N,P-CDs)was developed via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goo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Cr(Ⅵ)and ascorbic acid(AA).The prepared N,P-CDs exhibited the ability for detection of Cr(Ⅵ)based on the inner filter effect(IFE)and static quenching.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efficiency of N,P-CDs showed a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Cr(Ⅵ)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0.68 to 87.38μmol/L(R^(2)=0.9946).The limit of detection(LOD)was 0.18μmol/L,which was acceptable compared with the maximum Cr(Ⅵ)concentration of 0.96μmol/L in drinking water prescribed by WHO.In addition,the N,P-CDs/Cr(Ⅵ)hybrid were also used as"turn-on"fluorescent transducers for detecting AA with a wide linear region ranged from 0.02 to933.33μmol/L(R^(2)=0.9972).Furthermore,the N,P-CDs fluorescence sensor had admissible applicability for Cr(Ⅵ)and AA detection in actual water samples with acceptable recovery rate,indicating that the fluorescence sensor had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od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p-CDs Cr(Ⅵ) Ascorbic acid Fluorescence quenching Inner filter effect Static quenching effe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