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矾山磷铁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春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0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矾山磷铁矿床赋存于矾山杂岩体内 ,呈层状产出 ,是由深源富钾铁镁质岩浆演化而形成的晚期矿床。矾山杂岩体由三期侵入岩和脉岩组成 ,矿床产于第一期侵入岩中。第一期侵入岩较其它期次侵入岩REE含量高 ,按辉石岩—黑云母辉石岩—磷灰石... 矾山磷铁矿床赋存于矾山杂岩体内 ,呈层状产出 ,是由深源富钾铁镁质岩浆演化而形成的晚期矿床。矾山杂岩体由三期侵入岩和脉岩组成 ,矿床产于第一期侵入岩中。第一期侵入岩较其它期次侵入岩REE含量高 ,按辉石岩—黑云母辉石岩—磷灰石岩的顺序增加。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元素含量表明 :在岩桨演化晚期 ,在贫硅和缺少足够“Ca2 +”的条件下 ,稀土元素极易代替“Ca2 +”而进入磷灰石晶格形成补尝类质同象。这对于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和岩桨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岩体 补尝类质同象 磷铁矿床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西藏山南地区花岗质岩石成因及其对地壳结构变化的记录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丽莹 黄丰 +3 位作者 许继峰 曾云川 龚小晗 张钊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2-1833,共12页
西藏拉萨地块南部发育大规模东西带状展布的花岗质岩石,记录了新特提斯洋壳俯冲晚期及随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碰撞过程的重要信息,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拉萨地块南部山南地区采集的6件花岗质岩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西藏拉萨地块南部发育大规模东西带状展布的花岗质岩石,记录了新特提斯洋壳俯冲晚期及随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碰撞过程的重要信息,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拉萨地块南部山南地区采集的6件花岗质岩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获得了~90 Ma、65 Ma及23 Ma三阶段的锆石年龄,显示区域内发育了三期岩浆活动事件.三个时代的岩石样品均为亚碱性系列,具类似埃达克质岩特征,富集高场强元素并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分布图呈右倾型,具有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所有样品的锆石εHf(t)均为正值(+5.6^+14.6),暗示它们可能来源于新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前人已有数据,采用花岗质岩石的La/Yb比值定量还原了山南地区100 Ma以来的地壳厚度演化历史.从晚中生代开始,区域内地壳厚度由厚减薄,到新生代早期达到最薄,此后逐渐增厚.这与中新生代以来新特提斯洋俯冲至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碰撞过程引起地壳结构变化较好地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拉萨地块 地壳厚度 定量计算 la/yb 比值 中酸性岩浆 岩石学
原文传递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Si10Cu3 alloy with (La+Yb) addition processed by heat treatment 被引量:4
3
作者 闫洪 陈凡荟 李正华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938-944,共7页
The optical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metry (ED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micro-addition of (La+Yb)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 The optical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metry (ED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micro-addition of (La+Yb)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AlSi10Cu3 alloy in heat treatment conditions. It was shown that the appropriate (La+Yb)addition (0.3 wt.% or 0.6 wt.%) transformed the needle-likeβ-Al5FeSi phase into Chinese script or sphericalα-Al8Fe2Si phase. Eutectic silicon refined the long needle-like particles into granular or round particles at 0.6 wt.% (La+Yb) content. Moreover, the La3Al11 and YbAl3 phases acted as strengthening phases during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ing in the alloy with the addition of (La+Yb). Consequently, the alloy with 0.6 wt.% (La+Yb) exhibited an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response with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elongation, and hardness at 69.35%, 113.26% and 23.61%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unmodified alloy, respectively. Further addition (0.9 wt.%) of (La+Yb) resulted in the increasing of the black acicular RE-rich intermetallics during heat treatment, which could aggravate the situation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leading to deteriora-tion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Si10Cu3 layb heat treatment eutectic Si β-A15FeSi α-A18Fe2Si mechanical properties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La/Yb改性ADC12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小军 闫洪 +1 位作者 杨雪春 李正华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9,共7页
采用销盘式摩擦副,在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结合OM、SEM结果,探讨稀土添加量和滑移速度对合金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添加量为0.6%时,铝合金的耐磨性达到较好状态,而在相同的稀土添加量条件下,随着滑移速度的增大,磨损率有所增大... 采用销盘式摩擦副,在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结合OM、SEM结果,探讨稀土添加量和滑移速度对合金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添加量为0.6%时,铝合金的耐磨性达到较好状态,而在相同的稀土添加量条件下,随着滑移速度的增大,磨损率有所增大,而摩擦系数有所减小。不同实验条件表现出的磨损机制也不同,滑移速度恒定200 r·min-1时,ADC12基体和0.9%稀土铝合金主要为疲劳磨损、剥层磨损以及热软化磨损,0.6%稀土铝合金表现为稳定的磨粒磨损为主,而0.3%添加量的合金则为三体磨粒磨损。固定稀土含量为0.6%时,在滑移速度较小的100 r·min-1前提下,稀土合金以剥离磨损为主要磨损机制,150 r·min-1条件下则以三体磨损为主要磨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b ADC12铝合金 摩擦磨损 滑移速度
原文传递
西秦岭印支期高Sr/Y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动力学背景--以同仁地区舍哈力吉岩体为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黄雄飞 莫宣学 +5 位作者 喻学惠 李小伟 杨梦楚 罗明非 和文言 于峻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55-3270,共16页
西秦岭印支期花岗岩类分布十分广泛,形成时代集中于248~234Ma和224~211Ma两个阶段。其中,夏河岩体(248~238Ma)和温泉岩体(223~216Ma)的部分样品被厘定为埃达克岩(Sr>400×10-6,Yb<2×10-6),指示陆壳厚度大于50km。本文对... 西秦岭印支期花岗岩类分布十分广泛,形成时代集中于248~234Ma和224~211Ma两个阶段。其中,夏河岩体(248~238Ma)和温泉岩体(223~216Ma)的部分样品被厘定为埃达克岩(Sr>400×10-6,Yb<2×10-6),指示陆壳厚度大于50km。本文对西秦岭同仁地区舍哈力吉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舍哈力吉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岩组成,同时含有许多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MME)。寄主岩中发育少量的钾长石巨晶,并且部分巨晶具有环斑结构。舍哈力吉石英二长岩化学成分比较均一,而且也显示出类似埃达克岩的一些地球化学特点,如富Si O2(66.07%~67.52%)和Al2O3(14.85%~15.95%),高Sr(560×10-6~692×10-6),低Y(11.4×10-6~12.9×10-6)和Yb(0.99×10-6~1.09×10-6),并具有较高的(La/Yb)N比值(27.8~34.3)和微弱的负Eu异常(δEu=0.77~0.95)。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34.1±0.5Ma,表明其形成于印支早期。岩石为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且K2O/Na2O>1,高Mg#(59~60)、Cr(69.1×10-6~81.2×10-6)和Ni(31.6×10-6~36.1×10-6),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P)为特征,(87Sr/86Sr)i=0.7075~0.7077,εNd(t)=-6.3^-6.1,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为1.25~1.33Ga。舍哈力吉石英二长岩起源于石榴角闪岩相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之后经历了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和以斜长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寄主岩的环斑结构和相对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很可能是高温幔源熔体对壳源富钾高黏度岩浆改造所导致的晶粥快速再活化的结果。西秦岭在印支早期可能并未经历显著的地壳加厚过程。西秦岭印支早期花岗岩类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局部伸展环境,可能与古特提斯洋壳俯冲极性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支期 花岗岩类 高Sr/Y和la/yb 环斑结构 地壳厚度 西秦岭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始新统戴南组一段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妮 林春明 +3 位作者 周健 陈顺勇 刘玉瑞 董桂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9-378,共10页
稀土元素(REE)的物源对比表明,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一段沉积岩的物源以其西侧张八岭隆起的元古宙浅变质岩基底为主,并与大别和苏鲁造山带的浅变质岩基底存在亲缘关系,推断研究区的母岩类型为高钾I型花岗片麻岩。而张八岭隆起的新元... 稀土元素(REE)的物源对比表明,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一段沉积岩的物源以其西侧张八岭隆起的元古宙浅变质岩基底为主,并与大别和苏鲁造山带的浅变质岩基底存在亲缘关系,推断研究区的母岩类型为高钾I型花岗片麻岩。而张八岭隆起的新元古代细碧—石英角斑岩和绿片岩、中生代火成岩、大别山南部大范围的榴辉岩以及宁镇山脉的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对研究区的物源影响很小。在高邮凹陷内部的物源方向分析中,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值[(La/Yb)N]与矿物成熟度指数(MMI)形成很好的吻合,(La/Yb)N值结合稀土元素总量(∑REE)及铕异常值(δEu)可对研究区内物源方向的精确判别具有指示意义。戴南组一段沉积时期,高邮凹陷的物源主要来自4个方向:西北部柘垛低凸起方向、东部吴堡低凸起方向、南部通扬隆起方向和西南部菱塘桥低凸起方向。高邮凹陷戴南组一段的沉积相类型与REE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重稀土元素分馏值[(Gd/Yb)N]与沉积相间存在较为规律的变化,表现在近岸水下扇相、扇三角洲相和三角洲相随其碎屑岩的成熟度升高,(Gd/Yb)N平均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该趋势同样表现在相同沉积相的不同沉积亚相之间,说明(Gd/Yb)N平均值可较好地反映沉积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稀土元素 (la/yb)N值 (Gd/yb)N值 沉积相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指数与地幔部分熔融度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石林 解广轰 夏斌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54,共4页
探讨了REE配分模式图中的∑(1/REE)_N指数、(La/Yb)_N指数与地幔平衡部分熔融度F、REE总分配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定量计算地幔部分熔融度的有效方法,避免了用单一元素含量法可能出现的偏差,并以汉诺坝地区为例,说明了它的使用。
关键词 部分熔融程度 地幔 汉诺坝地区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指数 REE配分模式图
下载PDF
固溶处理对体育器材用(La+Yb)/ZL105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斌 何国强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7-862,共6页
为提升体育器材用铝合金耐腐蚀性能,通过固溶处理制备了(La+Yb)/ZL105合金,利用OM、SEM、EDS、腐蚀失重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分析了固溶温度对(La+Yb)/ZL105合金微观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固溶处理和混合稀土La+Yb的加入均... 为提升体育器材用铝合金耐腐蚀性能,通过固溶处理制备了(La+Yb)/ZL105合金,利用OM、SEM、EDS、腐蚀失重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分析了固溶温度对(La+Yb)/ZL105合金微观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固溶处理和混合稀土La+Yb的加入均能改善合金的微观组织,稀土相呈现不连续的针状。当固溶温度为520℃时,(La+Yb)/ZL105合金微观组织细化更明显,Si相呈现为颗粒状,富铁相呈现为小块状或颗粒状,腐蚀失重速率最小,腐蚀电位最大,腐蚀电流密度最小。当固溶温度过高时,合金组织粗化,发生过烧,出现微裂纹,使合金耐腐蚀性能降低。固溶处理(La+Yb)/ZL105合金耐腐蚀提升机理是细晶强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器材 固溶处理 (la+yb)/ZL105 微观组织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硼酸在合成La-Yb-Er体系发光材料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崔黎黎 范慧俐 +1 位作者 徐晓伟 李玉萍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62-1264,共3页
本文通过共沉淀的实验工艺,以La2O3为基质,Er^3+离子为发光中心,Yb^3+离子为敏化中心,在前驱体的烧结过程中加入不同量的H3BO3,制备了La-Yb—Er体系发光材料,实验结果显示在1300℃的温度条件下,硼酸的加入量为前驱体总量的1/5... 本文通过共沉淀的实验工艺,以La2O3为基质,Er^3+离子为发光中心,Yb^3+离子为敏化中心,在前驱体的烧结过程中加入不同量的H3BO3,制备了La-Yb—Er体系发光材料,实验结果显示在1300℃的温度条件下,硼酸的加入量为前驱体总量的1/5~1/3时,烧结后得到以发红光为主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并对作用机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b—Er 上转换 稀土氧化物
下载PDF
稀土掺杂TiO_2在1064nm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建国 刘东亮 刘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8期109-112,117,共5页
为研究TiO2材料的上转换发光特性,采用溶胶-凝胶与共沉淀法制备了La3+、Yb3+和Er3+稀土离子掺杂的TiO2粉末。利用SEM和XRD表征发光材料的结构,探讨了试样在1064nm激发光源常温激发作用下,稀土氧化物的掺杂比例、煅烧温度对上转换发光特... 为研究TiO2材料的上转换发光特性,采用溶胶-凝胶与共沉淀法制备了La3+、Yb3+和Er3+稀土离子掺杂的TiO2粉末。利用SEM和XRD表征发光材料的结构,探讨了试样在1064nm激发光源常温激发作用下,稀土氧化物的掺杂比例、煅烧温度对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1064nm激光常温激发TiO2基掺杂稀土La2O3、Yb2O3、Er2O3的最佳比例为39∶10∶1,经1300℃煅烧可制备出明亮绿色发光的上转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基质 la3+/yb3+/Er3+掺杂 上转换发光
下载PDF
La^(3+)-Yb^(3+)/TiO_2纳米功能材料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丽静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采用超声波震荡法合成了不同La3+、Yb3+掺杂量、不同焙烧温度的La3+-Yb3+/TiO2纳米光催化剂,并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了SEM、XRD、FT-IR表征;以碱性品红为目标降解物测试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样品为纳米级粉体,稀土元素La3+、Y... 采用超声波震荡法合成了不同La3+、Yb3+掺杂量、不同焙烧温度的La3+-Yb3+/TiO2纳米光催化剂,并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了SEM、XRD、FT-IR表征;以碱性品红为目标降解物测试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样品为纳米级粉体,稀土元素La3+、Yb3+掺杂能细化晶粒,使样品表面积增大,提供更多活性位,提高了样品的催化活性;样品晶型为锐钛矿相TiO2,稀土元素La3+、Yb3+掺杂能抑制金红石相生成,提高样品的热稳定性;随着稀土元素La3+、Yb3+掺杂量的增加,纳米TiO2表面将吸附更多的羟基,羟基具有很高的氧化性,能降解有机物,提高样品的催化性能;光催化实验表明,在500℃焙烧,当n(La3+-Yb3+)∶n(TiO2)=5%时,光催化性能最好,催化剂用量为0.15g/150mL加入1mL氧化剂30%双氧水,在无灯源照射、常温常压不需通氧的条件下,降解浓度为10mg/L碱性品红溶液50min时,降解率达到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la3+、yb3+共掺杂 超声波法 光催化活性
原文传递
(La0.97Yb0.03)2Mo2O9的制备及电性能
12
作者 王洪涛 刘宝信 +1 位作者 杜娜娜 崔玉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0,104,共4页
采用XRD,SEM、氧浓差电池、电化学工作站等方法对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的(La0.97Yb0.03)2Mo2O9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00~800℃下,制得的样品氧浓差电池电动势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吻合得很好,氧浓差电池放电性能证... 采用XRD,SEM、氧浓差电池、电化学工作站等方法对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的(La0.97Yb0.03)2Mo2O9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00~800℃下,制得的样品氧浓差电池电动势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吻合得很好,氧浓差电池放电性能证实了样品在该温度范围内为一纯氧离子导体。在测定温度范围内,不同气氛下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基本呈线性增大,湿润空气中表现出较高的电导率,800℃时达到最大值0.022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97yb0.03 )2Mo2O9 固体电解质材料 氧离子导体 氧浓差电池 电导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