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觉导航智能车辆横向运动的自适应预瞄控制 被引量:36
1
作者 陈无畏 王家恩 +1 位作者 汪明磊 王金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8-704,共7页
车道保持系统中车辆横向运动控制应模拟驾驶员的横向操纵行为,驾驶员根据前方道路曲率及车辆速度适时调节预瞄距离,以获得理想的路径跟踪性能。首先,以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及车辆道路几何位置关系为基础,建立车-路横向动力学模型。其... 车道保持系统中车辆横向运动控制应模拟驾驶员的横向操纵行为,驾驶员根据前方道路曲率及车辆速度适时调节预瞄距离,以获得理想的路径跟踪性能。首先,以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及车辆道路几何位置关系为基础,建立车-路横向动力学模型。其次,基于单点预瞄最优曲率模型设计侧向加速度PD跟踪控制器,联立车-路横向动力学模型构建横向控制闭环系统,分析预瞄距离、车速、道路曲率的变化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最后,设计模糊控制器对预瞄距离进行模糊选择以提高车辆横向控制精度和减小侧向加速度,采用遗传算法对模糊规则进行优化以使横向控制系统性能达到最优。试验表明,相对固定预瞄控制方法,自适应预瞄减小了车辆侧向加速度,且道路跟踪的方向偏差和距离偏差均得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运动 驾驶员 预瞄距离 模糊规则 遗传算法
下载PDF
西秦岭与东昆仑的侧向碰撞与造山 被引量:28
2
作者 孙延贵 田琪 王青海 《青海地质》 2001年第2期18-25,共8页
东昆仑和西秦岭两造山带间的关系历来存有争议。笔者认为在全面分析两造山带间由平行造山带走向的侧向运动所造成的基本地质构造现象的基础上,两造山带间是以侧向运动形式为主,这种侧向运动于古生代早期就已发生,至三叠纪末期因发生侧... 东昆仑和西秦岭两造山带间的关系历来存有争议。笔者认为在全面分析两造山带间由平行造山带走向的侧向运动所造成的基本地质构造现象的基础上,两造山带间是以侧向运动形式为主,这种侧向运动于古生代早期就已发生,至三叠纪末期因发生侧向碰撞造山而结束,鄂拉山次级造山带并由此而产生,同时也完成了秦昆两造山带结合,并进一步指出:西秦岭和东昆仑两造山带并非是在统一造山机制下所形成的同一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西秦岭 造山带 侧向运动 碰撞 地质构造 古生代 三叠系
下载PDF
桩群中设置斜桩对其工作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杰伟 王兴斌 +1 位作者 潘健 刘利艳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8年第1期56-59,共4页
通过FORTRAN语言程序及算例,分析了在桩群中设置斜桩所引起的一些现象.重点对三种典型荷载情况进行了研究,每种情况下都分析了斜桩对群桩沉降,水平位移和转角,桩的荷载和弯矩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桩群承受竖向和横向荷载时,斜桩的存在有... 通过FORTRAN语言程序及算例,分析了在桩群中设置斜桩所引起的一些现象.重点对三种典型荷载情况进行了研究,每种情况下都分析了斜桩对群桩沉降,水平位移和转角,桩的荷载和弯矩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桩群承受竖向和横向荷载时,斜桩的存在有一定的好处,尤其在减小水平位移方面.但当有竖向或水平土体位移作用在桩群时,群桩的工作特性会受到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沉降 侧向荷载 桩群 土体位移
下载PDF
基坑围护结构侧向变形引起的坑外土体变形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庆光 梁凌川 +2 位作者 柳雄 杨治飞 邓方根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5-920,共6页
基坑围护结构侧向变形引起的土体侧移和沉降,会对坑外桩基的水平和竖向承载性状造成影响。基于影像源法,在综合考虑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以及围护结构变形方向对坑外土体位移影响的基础上,对基坑围护结构侧向变形引起的坑外土体侧移... 基坑围护结构侧向变形引起的土体侧移和沉降,会对坑外桩基的水平和竖向承载性状造成影响。基于影像源法,在综合考虑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以及围护结构变形方向对坑外土体位移影响的基础上,对基坑围护结构侧向变形引起的坑外土体侧移和沉降计算方法展开了研究。首先,采用分段法,分别研究了围护结构变形和地表沉降作用下坑外土体侧移及深层沉降;然后,基于叠加原理,针对坑外任意点位置土体侧移和沉降,推导出了适用于不同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模式的相关计算公式;最后,将采用本文方法得到的坑外土体侧移及沉降计算结果同实测结果及现有理论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得到的坑外土体侧移及深层沉降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度更高,从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侧移 沉降 影像源法
下载PDF
鞋跟高度对地面反力和鞋底压力中心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敬德 郝智秀 +2 位作者 张宇 周大伟 方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1-243,I000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女性行走时地面反力和鞋底压力中心,探讨鞋跟高度对地面反力和鞋底压力中心的影响。方法:测量穿不同类型和不同鞋跟高度的受试者,在不同行走速度下地面反力的大小和鞋底压力中心,分析地面反力变化和鞋底压力中心轨迹。结果... 目的:通过研究女性行走时地面反力和鞋底压力中心,探讨鞋跟高度对地面反力和鞋底压力中心的影响。方法:测量穿不同类型和不同鞋跟高度的受试者,在不同行走速度下地面反力的大小和鞋底压力中心,分析地面反力变化和鞋底压力中心轨迹。结果:自然步速下,垂直方向上地面反力峰峰值随鞋跟高度增加而增大;穿中高鞋的侧向反力的峰峰值最大,而前进方向上峰峰值最小。随鞋跟高度的增加,鞋底压力中心侧向的移动量明显增大。结论:鞋跟高度导致人体侧向移动量增大,不同鞋跟高度对地面反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反力 鞋底压力中心 侧向移动 步态
下载PDF
Dynamic Modeling of a Non-Uniform Flexible Tail for a Robotic Fish 被引量:9
6
作者 Phi Luan Nguyen Van Phu Do Byung Ryong Lee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201-209,共9页
In this paper, a non-uniform flexible tail of a fish robot was presented and the dynamic model was developed. In this model, the non-uniform flexible tail was modeled by a rotary slender beam. The hydrodynamics forces... In this paper, a non-uniform flexible tail of a fish robot was presented and the dynamic model was developed. In this model, the non-uniform flexible tail was modeled by a rotary slender beam. The hydrodynamics forces, including the reactive force and resistive force,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 derive the governing equation. This equation is a fourth-order in space and second-order in time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PDE) of the lateral movement function. The coefficients of this PDE were not constants because of the non-uniform beams, so they were approximated by exponential functions in order to obtain an analytical solution. This solution describes the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flexible tail as a function of material, geometrical and actuator properties. Experiments were then carried out and compared to simulations. It was prov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suitable for predicting the real behavior of fish rob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 robot flexible tail dynamic modeling KINEMATIC lateral movement
原文传递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混合非机动车流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南天伟 毛保华 +1 位作者 陈志杰 许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我国大城市交通非机动车流主要由普通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构成,二者具有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速度、横向位移意愿以及随机扰动引起的减速状态的差异,并具体表现为车辆影响域、横向位移倾向值、随机慢化概率的不同。采用多车道元胞自动机(Cel... 我国大城市交通非机动车流主要由普通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构成,二者具有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速度、横向位移意愿以及随机扰动引起的减速状态的差异,并具体表现为车辆影响域、横向位移倾向值、随机慢化概率的不同。采用多车道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模型对混合非机动车流进行模拟研究。基于此分析了车辆构成比例对速度-密度、流量-密度及可实现的横向位移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电动自行车的构成比例与前二者关系紧密;实现的横向位移数目,即横向位移率随密度的增长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且上升阶段会出现驻点,该点的产生表明低密度条件下出现了明显的偏析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混合非机动车流 元胞自动机 横向位移 偏析现象
原文传递
Dynamic Modeling and Experiment of a Fish Robot with a Flexible Tail Fin 被引量:8
8
作者 Phi Luan Nguyen Van Phu Do Byung Ryong Lee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3年第1期39-45,共7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ynamic modeling of a flexible tail for a robotic fish. For this purpose firstly, the flexible tail was simplified as a slewing beam actuated by a driving moment.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f the ...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ynamic modeling of a flexible tail for a robotic fish. For this purpose firstly, the flexible tail was simplified as a slewing beam actuated by a driving moment.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f the flexible tail was derived by using the Euler-Bernoulli theory. In this equation, the resistive forces were estimated as a term analogous to viscous damping. Then, the modal analysis method was applied in order to derive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governing equation, by whi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riving moment and the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flexible tail was described. Finally,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dynamic model. It was proved that the dynamic model of a fish robot with a flexible tail fin well explains the real behavior of robotic fish in underwater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ic fish flexible tail dynamic modeling lateral movement
原文传递
深大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引起土体变形效应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鲁嘉 胡康虎 +2 位作者 叶启军 虞子平 郑夏翊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34,共6页
目前深大基坑变形分析主要针对开挖阶段,地下连续墙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很少被考虑,相关研究也极缺乏,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连续墙施工引发土体变形对周边环境的不利效应已引起业界重视。本文依托浙江杭州钱江新城在建大型项目工程... 目前深大基坑变形分析主要针对开挖阶段,地下连续墙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很少被考虑,相关研究也极缺乏,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连续墙施工引发土体变形对周边环境的不利效应已引起业界重视。本文依托浙江杭州钱江新城在建大型项目工程进行现场地下连续墙施工影响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地下连续墙施工对土体变形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施工时,槽侧土体侧向变形发展受开挖卸荷、机械压力振动、取土扰动、泥浆冲击槽壁、孔压变化、水力条件变化、土体固结压缩、周边工况变化、混凝土侧压凝结、土层性质等多重因素影响;由于机械压力振动及表面混凝土层影响,地下连续墙两侧土体侧向变形规律差异较大;浇筑混凝土的侧向流态压力会使槽侧土体产生不同程度向槽外恢复变形;土层中水力条件及深部承压水变化对土体侧向变形影响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侧向变形 跟踪监测 影响效应 卸荷
原文传递
地基基础震害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惠珊 《建筑科学》 2002年第1期16-20,共5页
是对国家标准GB5 0 0ll— 2 0 0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的第四章场地、地基与基础中的地基基础抗震的主要修订条文的解说,涉及液化土及软土处理、桩基抗震设计等部分。文中介绍了近年来的地基基础震害及规范修订依据,并介绍了某些编制的... 是对国家标准GB5 0 0ll— 2 0 0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的第四章场地、地基与基础中的地基基础抗震的主要修订条文的解说,涉及液化土及软土处理、桩基抗震设计等部分。文中介绍了近年来的地基基础震害及规范修订依据,并介绍了某些编制的背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陷 地层运动 地基基础 抗震 液化土
原文传递
钻孔桩施工对既有桥桥墩安全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建才 许明来 +2 位作者 朱剑锋 徐日庆 周群建 《工程勘察》 CSCD 2012年第3期27-32,共6页
拟建杭州钱江铁路新桥与既有钱江二桥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由于二者桥台间距较近(约10.0m),新建铁路桥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可能对二桥桩基础产生一定的扰动,使得二桥产生水平位移或沉降。本项目组通过在钱江二桥周围埋设测斜管、测斜仪... 拟建杭州钱江铁路新桥与既有钱江二桥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由于二者桥台间距较近(约10.0m),新建铁路桥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可能对二桥桩基础产生一定的扰动,使得二桥产生水平位移或沉降。本项目组通过在钱江二桥周围埋设测斜管、测斜仪、土压力盒、孔隙水压力计以及分层沉降仪等监测设备对新桥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的侧向变形、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以及分层沉降进行了现场实际监测。结果表明:钻孔桩施工对周围土体水平位移影响范围一般在5倍桩径范围之内;引起的最大沉降量仅为5mm;对周围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影响不大。因此,新桥钻孔桩施工对钱江二桥安全基本不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桩 施工 侧向变形 土压力 孔隙水压力 分层沉降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横向运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春辉 徐阳生 +2 位作者 赵静一 杨成刚 刘达味 《煤矿机械》 2021年第9期61-64,共4页
针对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作业中横向跑偏问题,建立了输送带横向运动动力学方程,考虑了输送带各种横向载荷,得出横向位移与主要参数的关系。建立RecurDyn仿真模型,将仿真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不同工况下仿真参数的变... 针对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作业中横向跑偏问题,建立了输送带横向运动动力学方程,考虑了输送带各种横向载荷,得出横向位移与主要参数的关系。建立RecurDyn仿真模型,将仿真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不同工况下仿真参数的变化分析输送带横向运动稳定性,将优化后的结果应用于现场试验,有效缓解了带式输送机现场作业时的跑偏问题,可为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横向运动 稳定性 仿真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库仑摩擦定律的沉井基础水平位移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丰 邵国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056-3061,共6页
为计算简便,传统沉井水平位移计算理论将沉井基底与土体的摩擦作用简化为弹簧模型。这样简化不仅消除了基底摩擦力的突变性,还造成计算参数难以获取,且计算结果不能反映基底滑移时的沉井水平临界荷载。为解决上述问题,以经典库仑摩擦定... 为计算简便,传统沉井水平位移计算理论将沉井基底与土体的摩擦作用简化为弹簧模型。这样简化不仅消除了基底摩擦力的突变性,还造成计算参数难以获取,且计算结果不能反映基底滑移时的沉井水平临界荷载。为解决上述问题,以经典库仑摩擦定律代替假想的弹簧模型,按Winkler模型计算沉井基底井身水平反力。由接触面上位移协调条件,推导沉井水平位移计算公式、滑移临界荷载公式、沉井水平承载力增强系数与埋深变化关系。通过算例比较可知,本文方法所需摩擦因数简单易得,位移具有显著突变特征,并可直接求得滑移临界荷载,便于在工程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井基础 水平位移 库仑摩擦定律 相对滑动 临界荷载
原文传递
质心跟踪视频棉花行数动态计数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习卉子 陈兵旗 +4 位作者 李民赞 魏超杰 杨艳秋 王进 冯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82,共8页
为了实现无人植保车在棉田全覆盖视觉导航,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的棉花行动态计数方法,将棉花行数作为植保车直线植保作业行驶到田端后,判断2个直线作业区间隔距离的依据,以适应实际作业环境中不同的棉花种植行距。通过2G-R-B将彩色... 为了实现无人植保车在棉田全覆盖视觉导航,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的棉花行动态计数方法,将棉花行数作为植保车直线植保作业行驶到田端后,判断2个直线作业区间隔距离的依据,以适应实际作业环境中不同的棉花种植行距。通过2G-R-B将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强调了棉花行信息;通过在坐标系中设置固定位置和大小的关注区域,在减小计算量的同时,有效避免了田端缺苗、棉花行不规则等现象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通过对关注区域内各列灰度累计曲线的波峰筛选,适应3个生长期的棉花行的定位,识别正确率高于85%;通过设置浮动窗口并求其灰度质心为跟踪目标,提高了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农田环境下的目标识别和跟踪适应性;通过对质心构建目标窗口,并计算前后帧目标窗口在图像坐标系中所在位置的重叠率,将后一帧目标窗口遍历前一帧图像中的目标窗口,关联重叠率>0.1的目标窗口,实现了视频图像中多个棉花行的跟踪。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不同生长期的棉花行有较好的跟踪效果,对田端缺苗、杂草等农田环境有较好的鲁棒性。每帧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为150 ms,能够满足实时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棉花 识别 棉田喷药 侧向移动 苗列行计数
下载PDF
密立根油滴实验中水平调节的重要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任文艺 姜建刚 +4 位作者 伍丹 解迎革 杜光源 张社奇 王国栋 《物理实验》 2016年第2期10-13,共4页
从理论上研究了密立根油滴实验仪水平调节的原因及重要性.仅有电极板倾斜或油滴仪整体倾斜时,油滴每次上升都有横向移动,5次上升横向漂移大于油滴仪的测量窗口宽度,实验无法完成.因此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中,仪器水平调节不但决定测量结果误... 从理论上研究了密立根油滴实验仪水平调节的原因及重要性.仅有电极板倾斜或油滴仪整体倾斜时,油滴每次上升都有横向移动,5次上升横向漂移大于油滴仪的测量窗口宽度,实验无法完成.因此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中,仪器水平调节不但决定测量结果误差,而且决定实验能否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立根油滴实验 水平调节 横向漂移 误差
下载PDF
侧向喷流与舵面运动相互干扰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坚强 陈琦 +1 位作者 谢昱飞 张毅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520,共6页
针对脉冲喷流以及舵面运动与侧向喷流间相互干扰的非定常动态响应问题,应用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和局部网格动态变形技术,研究了脉冲喷流启动和关车时喷流干扰流场的建立过程,分析了不同频率的脉冲喷流间可能导致的干扰效应。研究发现,高... 针对脉冲喷流以及舵面运动与侧向喷流间相互干扰的非定常动态响应问题,应用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和局部网格动态变形技术,研究了脉冲喷流启动和关车时喷流干扰流场的建立过程,分析了不同频率的脉冲喷流间可能导致的干扰效应。研究发现,高频的脉冲喷流间会形成强烈的干扰,严重时喷流放大因子只有正常情况下的1/4。舵面的快速运动也会导致严重的非定常迟滞效应,舵面运动与喷流干扰效应的相位延迟甚至超过90°,因此在进行舵面与喷流的复合控制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舵面运动导致的非定常迟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喷流 舵面运动 脉冲喷流 动网格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多输出LSTM神经网络的深基坑侧移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志勇 吕东 +2 位作者 王耿鑫 朱耀民 申文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3-449,共7页
深基坑挡土墙是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支护结构,对限制深基坑变形和预防工程事故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基坑工程往往会布置多个不同深度的测点,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只预测了单个测点的未来侧移,浪费了其余测点的监测数据。以杭州市某深基坑工程为背... 深基坑挡土墙是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支护结构,对限制深基坑变形和预防工程事故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基坑工程往往会布置多个不同深度的测点,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只预测了单个测点的未来侧移,浪费了其余测点的监测数据。以杭州市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建立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输出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模型,在保证模型最优性能的情况下,采用历史监测数据输入对深基坑的多个测点进行预测,并单独提取墙体每日最大侧移预测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合贝叶斯优化的多输出LSTM神经网络模型在深基坑墙体多测点侧移预测方面展现出理想的预测效果,模型R^(2)达到了0.94,每日最大侧移预测值的模型R^(2)为0.91,略低于整体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挡土墙 侧移 多输出LSTM神经网络 贝叶斯优化
下载PDF
大跨度采空影响顺倾构造山体侧向变动的复合机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广韬 林叔中 赵法锁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51-64,共14页
采空区地表山体侧向变动,不同于一般天然山坡,也与采空区一般上覆岩层的变形破坏有异;它是二者复合机理的效应。本文在分析考察了毗邻电厂的横山顺倾构造山体,剖析了地下采空情况后认为,山体侧向变动中,软弱夹层有决定性作用;变动范围... 采空区地表山体侧向变动,不同于一般天然山坡,也与采空区一般上覆岩层的变形破坏有异;它是二者复合机理的效应。本文在分析考察了毗邻电厂的横山顺倾构造山体,剖析了地下采空情况后认为,山体侧向变动中,软弱夹层有决定性作用;变动范围、速率与规模,与地下采空有关。从而又利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探索了采动引起山体应力场及变动规律。结果表明,山体岩层的变形、位移、破坏,由直接顶板向地表发展;采空坍陷诱发了软弱夹层的蠕滑,则产生山体侧向滑移;电厂区地表隆起变形是山体侧向滑移挤压地基土的反映。通过现场实际调究、变形观测资料分析与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坍落拱梁”的成生效应、挤压蠕滑效应、失稳效应;揭露了顺倾构造山体在采空影响下,具有地表、地下的“复合临空面”的“复合应力场”中“复合变动”的“复合机理”;并提出这种山体侧向变动机理的典型地质模式,借以论证山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机理 顺倾构造 采空坍陷 矿山
下载PDF
倾斜基底软土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机理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路言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58,共5页
以杭深高速铁路一典型工点为例,采用FLAC 3D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路堤荷载作用下倾斜基底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堤顶部发生明显的沉降和横向位移,在路堤同一高度处,路堤中部沉降最大,路堤右侧沉降次之,路堤... 以杭深高速铁路一典型工点为例,采用FLAC 3D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路堤荷载作用下倾斜基底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堤顶部发生明显的沉降和横向位移,在路堤同一高度处,路堤中部沉降最大,路堤右侧沉降次之,路堤左侧沉降最小;桩顶沉降和地基土表面沉降、土工格栅的沉降和拉力均关于路堤中心不对称,表现为右侧大于左侧,最大值出现在路堤中心偏向右侧约2倍桩间距处;斜坡桩和悬浮桩的桩间土发生明显的绕桩流动而平台桩的桩间土并未发生绕桩流动现象;桩身弯矩分布与桩的位置和桩端嵌固条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倾斜基底 数值计算 桩网复合地基 沉降 横向位移
下载PDF
考虑侧向运动的整车质量与道路坡度估计
20
作者 郭洪艳 王连冰 +1 位作者 赵旭 戴启坤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5-1187,共13页
为减小侧向运动对整车质量与道路坡度估计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侧向运动的估计算法,利用加速度修正车辆动力学模型,采用遗忘因子提高新数据适应车辆系统时变特性的最小二乘算法估计整车质量,并将质量估计结果实时输入道路坡度估计... 为减小侧向运动对整车质量与道路坡度估计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侧向运动的估计算法,利用加速度修正车辆动力学模型,采用遗忘因子提高新数据适应车辆系统时变特性的最小二乘算法估计整车质量,并将质量估计结果实时输入道路坡度估计中;建立车辆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坡度估计模型,并在模型中添加加速度修正项,设计强跟踪滤波算法分别针对2种模型进行道路坡度估计,时变交互多模型融合算法根据两个坡度估计模型的权重系数和模型间的转移概率得到道路坡道估计值。本文算法在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农安汽车试验场进行了实车试验和评估,与未考虑侧向的融合估计算法相比,提高了车辆横向运动时的道路坡度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质量与坡度估计 时变交互多模型 融合 侧向运动 实车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