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荷马史诗中英雄形象的人本主义解读 |
许明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8
|
|
2
|
延安时期“英雄”角色的置换--陕甘宁边区的文艺与劳模运动 |
王彩霞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3
|
中国史前并不存在“英雄时代” |
叶林生
|
《河北学刊》
|
2003 |
3
|
|
4
|
菲利浦·拉金早期诗歌中英雄形象的变迁 |
吕爱晶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红色经典中的时代英雄与平凡世界的普通人——《创业史》与《平凡的世界》比较分析 |
廖晓军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6
|
新制度下的新模范:1950年英模群体的特征及其时代意义 |
张明师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7
|
论清末民初女性生存空间的新开拓——以女作家吕碧城为例 |
李奇志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8
|
新时期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建设的理性思考 |
梁志民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5
|
|
9
|
英雄·凡人·世俗——论当代战争小说英雄主题的嬗变 |
赵联成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0
|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研究综述 |
周莉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4
|
|
11
|
《水浒传》和《罗宾汉传奇》中的英雄人物比较研究 |
张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12
|
感生故事与早期政权的更迭 |
钱耀鹏
|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3
|
英雄人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用及规律新探 |
田海舰
洪贺鹏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讲好英雄故事:价值意蕴、精神内核和实践路径 |
曹宣明
唐明云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5
|
奥斯卡与商业化追逐中的中国大片 |
杨剑龙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6
|
比较叙事学视域下《水浒传》的人物观 |
王杨菲
杨达涛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4 |
0 |
|
17
|
张爱玲小说中男性人物形象分析 |
尹正纯
|
《保山师专学报》
|
2008 |
3
|
|
18
|
金庸小说“侠”的文化阐释 |
吕映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9
|
《三国史记》英雄列传的文学价值 |
赵振坤
朱张毓洋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20
|
《语林》与《世说新语》“捉刀”条考论 |
刘志伟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