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4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 被引量:517
1
作者 俞小鼎 周小刚 王秀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37,共27页
临近预报指0—6h(0—2h为重点)的高时空分辨率的天气预报,预报对象是该时段内出现明显变化的天气现象,主要包括雷暴、强对流、降水、冬季暴风雪、冻雨、沙尘暴、低能见度(雾)、天空云量等,其中,以雷暴和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最具挑战性... 临近预报指0—6h(0—2h为重点)的高时空分辨率的天气预报,预报对象是该时段内出现明显变化的天气现象,主要包括雷暴、强对流、降水、冬季暴风雪、冻雨、沙尘暴、低能见度(雾)、天空云量等,其中,以雷暴和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最具挑战性。综述了针对雷暴和强对流天气的以主观预报为主、结合客观算法的临近预报技术,同时讨论了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主观临近预报技术包括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数据并结合其他资料(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气象卫星云图、快速同化循环的数值预报产品等)对雷暴生成、发展和衰减,特别是对强对流天气(包括强冰雹、龙卷、雷暴大风和对流性暴雨)的临近预报,客观算法包括几种应用最广的雷达回波或云图外推算法和强对流天气识别技术。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的应用包括与雷达回波外推融合延长临近预报时效,与各种观测资料融合得到快速更新的三维格点资料为雷暴和强对流近风暴环境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预报 雷暴 强对流 多普勒天气雷达 卫星云图 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
下载PDF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110
2
作者 陈思蓉 朱伟军 周兵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3-710,共8页
利用1951—2005年雷暴和冰雹观测资料,统计出中国743个站点的雷暴以及冰雹发生日数。统计结果表明,中国雷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概率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和日变化差异,日间与夜间强对流天气分布变化很大。中国雷暴发生频繁的区域共... 利用1951—2005年雷暴和冰雹观测资料,统计出中国743个站点的雷暴以及冰雹发生日数。统计结果表明,中国雷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概率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和日变化差异,日间与夜间强对流天气分布变化很大。中国雷暴发生频繁的区域共有5个,分别是青藏高原东部、云南中南部、四川境内、华南两广地区及新疆西部,各区域雷暴日数存在不同的年际变化特征。全国雷暴日数除青藏高原地区略有上升外,总体呈下降趋势。冰雹发生频繁的区域主要在青藏高原祁连山地区,天山地区和华北北部为冰雹活动的次频繁中心。冰雹日的年际变化也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区别。由中国雷暴日数的REOF分析可以看出,华南、长江流域等地区都存在独立的异常时空分布,与特定的大尺度环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雷暴 冰雹 合成分析 REOF分析
下载PDF
近50年广东省雷暴、闪电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5
3
作者 易燕明 杨兆礼 +1 位作者 万齐林 蒙伟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9-546,共8页
用1957-2004年广东省24站和1951-2004年曲江、广州、汕头、湛江4站的年、月雷暴、闪电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广东省年、月的雷暴日、闪电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年雷暴日、闪电日的经验正交分解表明,在研究的时间段内,广东省年的雷暴日、闪... 用1957-2004年广东省24站和1951-2004年曲江、广州、汕头、湛江4站的年、月雷暴、闪电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广东省年、月的雷暴日、闪电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年雷暴日、闪电日的经验正交分解表明,在研究的时间段内,广东省年的雷暴日、闪电日都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广东省平均每10年雷暴日减少4.8天、闪电日减少9.5天。雷暴日和闪电日的趋势变化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雷暴日减少最明显的是在广东雷州半岛的湛江、徐闻;广东东南部的雷暴日、闪电日则减少不多。闪电的负趋势比雷暴的负趋势更明显。研究表明,雷暴日、闪电日的长期趋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5-9月是雷暴日、闪电日减少最明显的月份,冬季(12、1、2月)的雷暴日、闪电日略有增加。1983年以后广东冬季的雷暴、闪电比1980年以前更加频繁。广东雷暴、闪电的减少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反映,它们与广东省雨日的气候变化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雷暴 闪电 时、空特征 趋势系数
下载PDF
广东省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86
4
作者 毛慧琴 宋丽莉 +1 位作者 刘爱君 黄浩辉 《广东气象》 2005年第2期7-9,共3页
分析了广东省86个站1 971~2 0 0 4年历年平均雷暴日数、初终雷日资料,以及南雄、增城、汕头、电白平均逐日气温资料的气候变化规律,并通过分析雷暴与气温的相互关系,揭示出广东省的雷暴主要由热力条件引起。
关键词 雷暴天气 气候特征 广东 初终雷日资料 气候变化 气温 热力条件
下载PDF
近42年成都地区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 被引量:77
5
作者 段炼 陈章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64,共6页
利用成都地区5个测站1959-200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小波分析,研究了成都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结果显示:成都地区年雷暴日数较多,年际变化较大,年雷暴日数有减小的变化趋势,每10 a雷暴日数减少近4 d;成都地区的雷暴有很强的... 利用成都地区5个测站1959-200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小波分析,研究了成都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结果显示:成都地区年雷暴日数较多,年际变化较大,年雷暴日数有减小的变化趋势,每10 a雷暴日数减少近4 d;成都地区的雷暴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集中出现在4-9月的5个月中,而夏季6,7,8三个月占7成以上;成都地区雷暴初日普遍在4月中旬,终日普遍在10月中旬,雷暴初/终日年际间差异很大。从小波分析结果看,成都、金堂、双流和蒲江4站近42 a年来雷暴日数在1982年以前有12 a左右的震荡周期,1982年以后表现为6 a左右的周期;都江堰的年雷暴日数分布特征和其他4个测站有较大不同,主要表现为15 a的震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69
6
作者 巩崇水 曾淑玲 +3 位作者 王嘉媛 张博凯 尚可政 王式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42-1449,共8页
利用1981-2010年雷暴观测资料,采用EOF分解和主值函数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年平均雷暴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年际变化及异常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雷暴日的地理分布可大致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东南高发区、西南高发区、东北次高... 利用1981-2010年雷暴观测资料,采用EOF分解和主值函数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年平均雷暴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年际变化及异常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雷暴日的地理分布可大致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东南高发区、西南高发区、东北次高区和西北低发区。年平均雷暴日的时间分布表现为夏季多、冬季少;一天之中雷暴出现的时间集中在下午到晚上。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呈现出1980年代和2000年代2个相对多发期和1990年代相对少发期,其中2000年代雷暴事件的相对多发表现为下午和夜间雷暴事件的增加。近30年中国北方地区的雷暴整体呈现出减少趋势,而南方则是先减后增,其距平场的年代际变化较为明显。EOF分解后距平场第一向量的方差贡献达到32.4%,在空间上表现为南北相异型,其余各向量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区域性异常,前12个向量累积方差贡献达到80.9%。此外,ENSO事件对中国雷暴尤其是南方地区影响较为明显,两广和云贵地区呈现出相反的距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EOF分解 时空分布 ENSO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雷暴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66
7
作者 刘晓东 张其林 +2 位作者 冯旭宇 巴特尔 巩迪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基于1971-2007年内蒙古115个气象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等方法,对内蒙古地区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8.6d,呈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37 a来雷暴日... 基于1971-2007年内蒙古115个气象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等方法,对内蒙古地区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8.6d,呈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37 a来雷暴日数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下降幅度为2.09 d/10 a,但东胜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有增加的趋势;全年中6-8月为雷暴集中期,出现3个或4个雷暴中心,活动区集中在110°E以东区域;通过EOF分解将内蒙古雷暴异常划分为全区一致型、东南—西北型、纬向型、经向型等4种类型;初步分析认为,内蒙古地区水汽的减少是雷暴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时空分布 经验正交函数
下载PDF
江苏省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54
8
作者 景元书 申双和 李明 《灾害学》 CSCD 2000年第1期27-30,共4页
利用江苏省历年雷暴统计资料 ,运用保证率公式计算了江苏省各地区的雷暴可能初日和终日等时空特征 。
关键词 江苏 雷暴 气候特征 保证率
下载PDF
冰雹与雷暴大风的云对地闪电特征 被引量:57
9
作者 陈哲彰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67-374,共8页
利用京津冀中尺度试验基地三站闪电定位资料,对1989—1992年20个冰雹大风实例进行了分析。发现云对地闪电(简称地闪)活动表现为一次冰雹大风天气过程。且正的云对地闪电(简称正闪)占绝对优势,而负的云对地闪电(简称负... 利用京津冀中尺度试验基地三站闪电定位资料,对1989—1992年20个冰雹大风实例进行了分析。发现云对地闪电(简称地闪)活动表现为一次冰雹大风天气过程。且正的云对地闪电(简称正闪)占绝对优势,而负的云对地闪电(简称负闪)则与强降水相关。其开始发生时间与雷雨同步,比冰雹平均提前25min左右,出现在雹云前进方向右侧(下风方)10—50km。当正闪发生在雹云后部时是冰雹发生与加强阶段,而闪电密集区与云体重叠时是冰雹过程强盛阶段,当位于云体的前方且散开时是冰雹减弱消亡阶段。这个特征对超短期预报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雷暴 大风 闪电 地闪
下载PDF
雷暴云不同空间电荷结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1
10
作者 郭凤霞 张义军 +1 位作者 郄秀书 言穆弘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8-274,共7页
利用一个三维时变双参数动力电耦合模式对决定雷暴云空间电荷结构的三个初始场:反转温度、中心最大扰动位温和扰动区域进行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选取不同的参数值,雷暴云电结构有很大差异,从而解释了在不同地区、季节、强度的雷暴云... 利用一个三维时变双参数动力电耦合模式对决定雷暴云空间电荷结构的三个初始场:反转温度、中心最大扰动位温和扰动区域进行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选取不同的参数值,雷暴云电结构有很大差异,从而解释了在不同地区、季节、强度的雷暴云中所观测到得不同的空间电荷结构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云 数值模拟 电荷结构 反转温度 中心最大扰动位温 扰动区域
下载PDF
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强雷暴天气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55
11
作者 蒙伟光 闫敬华 扈海波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376,共13页
通过对2004年8月11日午后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次强雷暴天气的高分辨数值模拟,研究了城市化发展可能对雷暴活动的影响问题,主要考察了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改变相关的“城市热岛”的形成和演变特征,城区粗糙度增大可能引起的低层辐合... 通过对2004年8月11日午后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次强雷暴天气的高分辨数值模拟,研究了城市化发展可能对雷暴活动的影响问题,主要考察了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改变相关的“城市热岛”的形成和演变特征,城区粗糙度增大可能引起的低层辐合的增强过程,及其与雷暴发展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模拟的雷暴发展和演变过程与这一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引进了更加真实的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资料之后,耦合了陆面模式NoahLSM的MM5模式可以更加成功地模拟出强雷暴天气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雷暴系统移经主要城市区后在珠江口西岸的增强过程与这一地区“城市热岛”的效应有关。中午时热岛开始形成于广州城区的上空,之后向南移动,范围扩大。另外,城区粗糙度增大引起的低层辐合增强可能在雷暴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也起到了作用。模拟的与城市影响有关的低层辐合主要位于500m以下的近地面层,开始时形成于城市的上风方向,并在下风方向增强,由此引起的强烈上升运动有利于新的对流的启动和发展,促使雷暴强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城市化影响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数值模拟研究Ⅰ:模式及其电过程参数化方案 被引量:51
12
作者 孙安平 言穆弘 +2 位作者 张义军 张鸿发 黄美元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2-731,共10页
为了研究风暴中的动力、微物理和电过程三者间的相互作用 ,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三维强风暴动力 电耦合数值模式。模式中将云中水物质分为水汽、云水、雨水、冰晶、雪、霰和雹 7类 ,各种粒子采用双变参数谱。考虑了详细的起... 为了研究风暴中的动力、微物理和电过程三者间的相互作用 ,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三维强风暴动力 电耦合数值模式。模式中将云中水物质分为水汽、云水、雨水、冰晶、雪、霰和雹 7类 ,各种粒子采用双变参数谱。考虑了详细的起电过程 ,它们包括扩散、电导、感应和非感应以及次生冰晶起电机制。此外 ,在模式中加入了云内放电参数化过程和云顶处屏蔽电荷层形成的参数化方案用以研究整个雷暴生命史内的电活动特征。最后利用CCOPE(CooperativeConvectivePrecipitationExperiment)计划中 1981年 7月 19日的风暴资料对模式的性能进行了验证 ,模拟结果显示此模式可以较好地描述风暴中动力、微物理和电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起电机制 微物理 电结构 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云南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53
13
作者 尹丽云 许迎杰 +3 位作者 张腾飞 刘雪涛 谢屹然 徐开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2期87-92,共6页
利用1971-2005年云南132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对云南雷暴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运用保证率公式计算了云南不同地区的雷暴可能初终日时空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云南雷暴天气35年来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年平... 利用1971-2005年云南132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对云南雷暴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运用保证率公式计算了云南不同地区的雷暴可能初终日时空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云南雷暴天气35年来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年平均雷暴日滇西北最少,滇西南最多。滇东北、滇西北雷暴初日开始较晚,雷暴终日结束较早。全省雷暴集中发生在4-9月。全省雷暴日变化基本相同,呈两峰一谷的变化趋势,最大峰值发生在午后14-22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分布特征 云南
下载PDF
闪电放电特征和雷暴电荷结构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郄秀书 张义军 张其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6-658,共13页
文章综述了近10年来对闪电物理过程和雷暴电荷结构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利用自行研制的高时间分辨率新型闪电探测和定位技术,获得中国不同地区的闪电特征及放电参数,组织首次青藏高原综合闪电观测实验,揭示高原雷暴及其闪电活动的特殊... 文章综述了近10年来对闪电物理过程和雷暴电荷结构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利用自行研制的高时间分辨率新型闪电探测和定位技术,获得中国不同地区的闪电特征及放电参数,组织首次青藏高原综合闪电观测实验,揭示高原雷暴及其闪电活动的特殊性,并利用数值模式探讨其成因;将原子结构理论应用于闪电光谱研究,并进行闪电光谱的实验观测和理论研究,获得可见光频段的闪电光谱记录;完善空中人工引发闪电技术,解决近距离严酷电磁环境条件下闪电的光、电信号测量技术,寻找闪电双向先导传输的光学和甚高频辐射证据,并利用人工引发闪电技术对防雷设施进行试验研究;另外,在闪电与天气、气候关系的研究方面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 放电特征 雷暴电荷结构 放电参数 数值模式 原子结构理论
下载PDF
深圳市雷暴天气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7
15
作者 梅传义 陈元昭 +1 位作者 王明洁 陈云峰 《广西气象》 2006年第3期33-36,39,共5页
利用深圳市1953~2005年逐日雷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分析、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得出了深圳市雷暴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深圳市属于雷暴多发区,53a平均雷暴日数为68.2d;年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辐度大,最多年为103... 利用深圳市1953~2005年逐日雷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分析、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得出了深圳市雷暴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深圳市属于雷暴多发区,53a平均雷暴日数为68.2d;年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辐度大,最多年为103d,而最少年仅为47d,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倍多;初雷一般出现在3月上旬,终雷一般出现在10月中旬,而且初雷的发生,有越来越早的趋势,终雷结束时间有越来越晚的趋势;全年各月均有出现雷暴的可能,但雷暴的出现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夏季,冬季雷暴出现的概率非常低,且53a来雷暴的发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d/10a。另外深圳市雷暴的年际变化存在着准3a较短周期和11a、19a左右的长周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趋势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华南雷暴大风天气的环境条件分布特征 被引量:42
16
作者 杨新林 孙建华 +1 位作者 鲁蓉 张弦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9-780,共12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观测资料研究了2010—2014年华南雷暴大风和普通雷暴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将华南春夏两季雷暴大风和普通雷暴的大尺度环境条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究的华南区域08—20时(北京时)夏季雷暴大风略多于春季,而普通雷暴...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观测资料研究了2010—2014年华南雷暴大风和普通雷暴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将华南春夏两季雷暴大风和普通雷暴的大尺度环境条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究的华南区域08—20时(北京时)夏季雷暴大风略多于春季,而普通雷暴夏季样本数约为春季的3.6倍,雷暴大风主要发生在粤西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于普通雷暴,雷暴大风天气发生的环境条件具有更强的条件性不稳定,斜压性和动力强迫更强。春季雷暴大风发生时环境中的大气可降水量和中高层湿度均比普通雷暴更大,而夏季反之。华南春季雷暴动力条件明显优于夏季,而夏季热力强迫的作用大于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系统 雷暴大风 环境条件 雷暴
下载PDF
陕西雷暴灾害及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0
17
作者 李亚丽 杜继稳 +1 位作者 鲁渊平 雷向杰 《灾害学》 CSCD 2005年第3期99-102,共4页
利用1971~2000年30年陕西93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对陕西雷暴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影响进行了论述.分析结果表明:陕西雷暴天气30年来呈减少趋势,雷暴日数关中中部最少,陕北北部府谷最多.雷暴集中发生... 利用1971~2000年30年陕西93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对陕西雷暴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影响进行了论述.分析结果表明:陕西雷暴天气30年来呈减少趋势,雷暴日数关中中部最少,陕北北部府谷最多.雷暴集中发生在5~8月.陕北、关中、陕南雷暴日变化规律基本相同,集中发生在午后14~22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分布特征 影响 陕西
下载PDF
三峡库区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0
18
作者 叶殿秀 张强 邹旭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1-385,共5页
利用长江三峡库区及其周边地区38个气象站1961~2001年的逐日雷暴资料,统计、分析了三峡库区雷暴日数及其初、终日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1年来,长江三峡库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较多,一般为34~45d,其中库区西北部和中南部为多雷区;年... 利用长江三峡库区及其周边地区38个气象站1961~2001年的逐日雷暴资料,统计、分析了三峡库区雷暴日数及其初、终日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1年来,长江三峡库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较多,一般为34~45d,其中库区西北部和中南部为多雷区;年际变化大,最多年比最少年一般偏多27~61d;整个库区年雷暴日数的变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d/10a;雷暴出现的季节变化很明显,4~8月为多发时段;雷暴初日库区东部早于西部,终日东西段差别不大;雷暴持续期普遍在195~239d之间,其中西部持续时间短,东部长;大部地区雷暴初日有推后的变化趋势,推迟速率约2~6d/10a;终日有提前的变化趋势,且提前速率为2~4d/10a;库区大部雷暴期呈缩短的变化趋势,缩短速率为2~8d/1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特征分析 雷暴气候 长江三峡库区 雷暴日数 时空分布特征 变化趋势 2001年 气候倾向率 周边地区 年际变化 季节变化 持续时间 气象站 终日 年平均 中南部 西北部 持续期 中西部 速率 初日 缩短
下载PDF
新型倒装式旋转电场仪 被引量:33
19
作者 罗福山 何渝晖 +2 位作者 张健 郭虎 陈大任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0-474,共5页
介绍了一种全新设计的倒装式旋转电场仪,通过测量大气电场强度和极性的变化,对局部地区潜在的雷暴活动及静电电击事故发出报警,可用于气象、航天、航空、石油、电力、工矿及森林防火、露天体育场地等易起静电和易受静电及雷电危害的场... 介绍了一种全新设计的倒装式旋转电场仪,通过测量大气电场强度和极性的变化,对局部地区潜在的雷暴活动及静电电击事故发出报警,可用于气象、航天、航空、石油、电力、工矿及森林防火、露天体育场地等易起静电和易受静电及雷电危害的场所安全监测的预警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 电场仪 监测预警 静电效应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广西雷暴分布特征及灾害成因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覃卫坚 寿绍文 +1 位作者 王咏青 李艳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8,共8页
对1951—2005年广西88个气象站的雷暴资料进行统计,得出了年季平均雷暴日数的时间序列,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这些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振荡规律,都具有较强的2a和4a周期振荡信号,在整个时间域里还普遍存在12... 对1951—2005年广西88个气象站的雷暴资料进行统计,得出了年季平均雷暴日数的时间序列,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这些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振荡规律,都具有较强的2a和4a周期振荡信号,在整个时间域里还普遍存在12~14a的周期振荡,各信号频率分布所在的时间域及其强度又存在着差异,从周期变化中可预测,未来几年广西可能转为多雷期。从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广西雷暴长期变化总体呈减少趋势。雷暴地域分布特征为桂北少桂南多,桂东南及沿海地区为强雷区,其他地区为多雷区。主雷期的开始期和结束期都是桂东北早桂西南晚,持续时间桂东北长于桂西南。灾害成因除了雷暴强度外,主要为建筑物防雷设施不合格,电子设备防雷措施不完善,群众防雷意识淡薄造成的。针对雷电灾害成因,提出了预防雷电灾害的建议,供防雷减灾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雷暴 小波分析 雷电灾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