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中“使”字句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开宝 崔薇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本文基于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库,对莎士比亚戏剧梁实秋译本、朱生豪译本和方平译本中"使"字句的应用和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并从认知句法和翻译策略与方法角度探讨"使"字句应用的原因。研究表明,这些汉译文本中"... 本文基于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库,对莎士比亚戏剧梁实秋译本、朱生豪译本和方平译本中"使"字句的应用和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并从认知句法和翻译策略与方法角度探讨"使"字句应用的原因。研究表明,这些汉译文本中"把"字句的使用频率高于汉语戏剧原创作品,而梁译本和朱译本中"使"字句的使用频率均显著高于方译本。本文认为上述译本中"使"字句应用的原因为主要为认知句法原因和翻译策略与方法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汉译本 “使”字句
原文传递
情态确认型“是”字构式中“是”的语义功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和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5-101,共7页
“是”从代词演变为断定系词,进而成为焦点标记,是语法界普遍接受的事实。而且,“是”还可以用在小句开头形成“是S”构式,以及某些副词、连词之后形成“X是”构式。这两种构式可以分别称为“是认”型和“断定悬空”型,这是“是”的情... “是”从代词演变为断定系词,进而成为焦点标记,是语法界普遍接受的事实。而且,“是”还可以用在小句开头形成“是S”构式,以及某些副词、连词之后形成“X是”构式。这两种构式可以分别称为“是认”型和“断定悬空”型,这是“是”的情态功能,即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断定。语法化研究者着力于形式方面的特点,语义分析则告诉我们,两种型式下的“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是认”型中的“是”一般不可省缺,“断定悬空”型中的“是”可省。“是”可否缺省的语义基础是“是”在其所在结构中的辖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构式 是认 断定悬空 情态功能 辖域
原文传递
“使”字句事件结构的语义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7-164,共8页
"使"字句的事件结构由表致使关系的和表描述结果的两个原子事件组成。前一个事件中的谓词"使"不但决定了该事件的致使性质,而且使得"使"字句的整个句式表示的是致使性质的事件结构。"使"字在... "使"字句的事件结构由表致使关系的和表描述结果的两个原子事件组成。前一个事件中的谓词"使"不但决定了该事件的致使性质,而且使得"使"字句的整个句式表示的是致使性质的事件结构。"使"字在事件结构中可以有颗粒度或粗或细两种描写方式,前者强调对"使"字语义的概括性,后者突出"使"字的词汇特征。实际书面语语料中出现的"使"字句可归纳为两种基本句法格式,但是这两种格式可以在语义上一致性处理为表致使的事件结构。"使得"句可以看做是"使"字句的变体形式,因此,"使"字句事件结构的描写方式也适用于"使得"句的情况。运用新戴维森分析法来描写"使"字句的事件结构,不仅能够准确、规范地刻画出"使"字语义内容及整个"使"字句的句式语义,而且丰富了传统逻辑描写自然语言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字句 事件结构 新戴维森分析法
下载PDF
鹦鹉救火与铸剑复仇——胡适与鲁迅的济世情怀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平原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4-131,共8页
胡适和鲁迅以其鲜明的特点分别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两翼.他们所传述和改写的鹦鹉救火和铸剑复仇这两个古老的故事,非常形象地传达出了建设者和革命者两种情怀的不同。这里既有反抗目标以及斗争策略的不同,更有审美意识和气质性... 胡适和鲁迅以其鲜明的特点分别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两翼.他们所传述和改写的鹦鹉救火和铸剑复仇这两个古老的故事,非常形象地传达出了建设者和革命者两种情怀的不同。这里既有反抗目标以及斗争策略的不同,更有审美意识和气质性情以及学识修养的迥异。同是理想主义者,都在反抗压迫,但基于各自的精神气质与哲学渊源,一则苦口婆心、理性冷静,一则痛快淋漓、深刻而偏激,这也内在于其所选择的文体——"论文"抑或"杂感"之中,而形成现代思想史、文学文化史的双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鲁迅 革命 建设 论文 杂感
原文传递
三百年来石涛的社会形象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长虹 《艺术探索》 2015年第4期21-29,共9页
石涛的社会形象在其身后三百年来,尤其是在近现代不同的历史情境中出现了多次重构现象。重新梳理清中期以来石涛形象重构或再发现的几个过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三百年来艺术观念在发展历程中与国家形势及社会思潮之间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石涛 接受 建构 社会形象
下载PDF
论苏轼儋州时期的人生哲思与文教实践——以苏轼在儋州的诗歌成就为中心 被引量:5
6
作者 伍联群 余何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苏轼晚年虽谪居海南遐荒之地,但不坠平生学道真实之意,著述兴教,形枯而神气充盈。于个人思想而言,已达思精理熟之境。于儋州而言,则启此地文教之盛。苏轼在儋州的贡献,对于当今儋州抑或是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既是宝贵... 苏轼晚年虽谪居海南遐荒之地,但不坠平生学道真实之意,著述兴教,形枯而神气充盈。于个人思想而言,已达思精理熟之境。于儋州而言,则启此地文教之盛。苏轼在儋州的贡献,对于当今儋州抑或是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既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又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儋州 诗歌 教育
下载PDF
致使义视角下的“使”字句及其英语表达形式——一项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婧 李福印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1期39-45,共7页
"使"字句是现代汉语典型的致使句式,英语不存在一种单一句式与之完全对应,这给汉英对比研究留下极大探索空间。本文以Talmy的致使义理论为框架考察"使"字句的语义。研究发现:一、现代汉语致使元素"使"可... "使"字句是现代汉语典型的致使句式,英语不存在一种单一句式与之完全对应,这给汉英对比研究留下极大探索空间。本文以Talmy的致使义理论为框架考察"使"字句的语义。研究发现:一、现代汉语致使元素"使"可对应英语中的迂回致使动词make,allow等,也可将致使义词化并入到另一词汇致使动词bend,distort等词中。二、"使"字句多以SVOC句式构建,但英语中可对应的句式有SV(O)C,SVOA,SVP,SV,SVO,SVO+INF.。三、使因事件型是"使"字句最基本的致使义类型,遵循使因事件在前,受因事件在后的语言表征顺序。本文结合TED Speeches平行语料库验证了Talmy致使义理论对汉语"使"字句的适用性,解决了"使"字句和英语当中哪些句式对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表征 致使义 “使”字句 基本致使义类型
原文传递
苏轼的地方记忆与文本构建——以凤翔和儋州时期为例
8
作者 张文利 董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3,共10页
凤翔和儋州是苏轼生命中的重要驿站,苏轼对这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都有亲切而独特的文学书写。自然地理环境的江山之助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化育熏染,构成苏轼文学地方书写的丰厚内蕴。苏轼对凤翔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改造之举,在... 凤翔和儋州是苏轼生命中的重要驿站,苏轼对这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都有亲切而独特的文学书写。自然地理环境的江山之助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化育熏染,构成苏轼文学地方书写的丰厚内蕴。苏轼对凤翔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改造之举,在儋州则以努力适应为主;对凤翔的人文环境,他赞叹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儋州则主动改善相对落后的人文环境。苏轼对凤翔和儋州的文本构建,既一以贯之他积极的生活态度、智慧的生活方式和豁达的精神境界,也有年龄、身份迥异而造成的不同。纪实性书写方式、自我视角、对比手法的运用等,形塑了苏轼文学的凤翔和儋州地方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凤翔 儋州 地方记忆 文本构建
下载PDF
Interpretation of “Poetry Expressing Aspirations”—A Discussion on the “Manifesto”of Chinese Poetics
9
作者 CHEN Bohai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4年第1期1-20,共20页
This paper delves into the ancient concept of shi yan zhi(poetry expressing aspirations)within Chinese poetry.It examines the precise meaning of zhi,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 and zhi,and the historical ... This paper delves into the ancient concept of shi yan zhi(poetry expressing aspirations)within Chinese poetry.It examines the precise meaning of zhi,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 and zhi,an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poetry expressing aspirations.”It further looks at how this foundational concept underpins the 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oetic tradition,reaffirming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s the“manifesto”of Chinese po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 yan zhi(poetry expressing aspirations) MANIFESTO logical 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十六国前期正统性建构中的符号策略与政治表达——以石虎“天人之望”的营造为中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27,共10页
石虎在自称大赵天王前有三年的居摄期,这与其夺位非正、人心不附有关。从“居摄”期开始,石虎利用谶文、符瑞、佛教前世因缘、祆教礼义等不同政治观念增强后赵治下不同族群、人群的政治认同。在多重政治观念中,正朔意识、大一统观念仍... 石虎在自称大赵天王前有三年的居摄期,这与其夺位非正、人心不附有关。从“居摄”期开始,石虎利用谶文、符瑞、佛教前世因缘、祆教礼义等不同政治观念增强后赵治下不同族群、人群的政治认同。在多重政治观念中,正朔意识、大一统观念仍是他建构合法性的主要思想资源:一是将洛阳器物用于邺宫建设,沿袭汉魏晋舆服形制,继承洛阳的文教传统,并取“邺中有凤皇”的传说,将政权合法性寄托于邺城自身的神圣性上;二是在襄国、幽州、洛阳、长安营建宫殿,将宫室视作展示强权、构建统治权的场所;三是以东晋为正统性竞争的对手,臣服索头、宇文、拓跋、铁弗匈奴、仇池等势力,并策动对东晋及长期以东晋为正朔的慕容氏、前凉之战争,连横成汉中分东晋,以重构大一统来建构统治合法性。石虎营建“天人之望”的模式表明十六国初期的政治发展仍处于汉魏晋王朝的历史延长线上。包括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时期的中国历史,正是在这样的整体史之中前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赵 石虎 政权建构 法统
下载PDF
上古汉语“主+实+谓”中“实”的功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谷峰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9-181,254,255,共15页
以往对于"主+实+谓"中的"实"有四种界定:指代词、语气副词、对比焦点标记、主格标记。本文调查了"实"在单句和语段中的表现,认为"实"是焦点助词,其作用不限于标注对比焦点,还可以标注信息焦点... 以往对于"主+实+谓"中的"实"有四种界定:指代词、语气副词、对比焦点标记、主格标记。本文调查了"实"在单句和语段中的表现,认为"实"是焦点助词,其作用不限于标注对比焦点,还可以标注信息焦点和话题焦点(又称对比话题),"实"标注话题焦点的比例居多。句法方面,"实"位于TP以下、vP和NegP以上,这是古汉语焦点成分的着陆点;话语功能方面,"实"倾向于加在语段中区别度高的信息后面。"实"偏向于高生命度主语、表示对比,这显示它起源于回指人物的指代词而不是语气副词。"主+实+谓"脱胎于主题句(即"主题,实+谓"),从主题句发展为一般主谓句,其间经历了结构紧缩和语音停顿消失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实+谓” “实” 焦点助词 话题焦点 指代词 主题句
原文传递
论胡适与“学衡派”在文化建设观念上的分野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在如何设计和建设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问题上,胡适与学衡派表现出实质性分歧。胡适是理论家,但更是实践家,他的贡献更在于开文学和学术的风气之先。学衡派所主张的昌明中国之真文化与输入西方之真文化,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 胡适 学衡派 新文化派 文化建设
下载PDF
传统的人格理想与古典的美学精神——季羡林先生散文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谷海慧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10,共3页
季羡林先生具有明确、独到的散文观。其文包含了道家智慧、“士”的意识的积极因素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其文又继承与发扬了中国古典的美学精神 ,呈现出章法的附会美、内在的韵律美、语言的精炼美。
关键词 "士" 意识 悲悯情怀 附会
下载PDF
石景宜赠书与图书馆建设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咏先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09年第1期79-81,28,共4页
石景宜先生在近三十年时间里共向图书馆等教育科研机构赠书600余万册。论文重点分析了石景宜赠书的特点,揭示了石景宜及其赠书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贡献,最后探讨了石景宜赠书对图书馆人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石景宜 赠书 图书馆建设
下载PDF
苏轼在杭州的营建活动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秋思 罗玺逸 展玥 《华中建筑》 2018年第12期15-18,共4页
文人在中国建筑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北宋的苏轼不仅是一位文人,也是一位在城市建筑营建活动中的实践家。苏轼在杭州两次为官,在此地参与了修浚西湖、修葺官居、创设安乐坊等系列营建活动。在建设活动中充分表现出苏轼的两种身份,... 文人在中国建筑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北宋的苏轼不仅是一位文人,也是一位在城市建筑营建活动中的实践家。苏轼在杭州两次为官,在此地参与了修浚西湖、修葺官居、创设安乐坊等系列营建活动。在建设活动中充分表现出苏轼的两种身份,一是作为官员,注重考据调查、加强工程的后续管理、追求一举多得的建设成效;二是作为文人,用笔墨记录下这些建造活动,为后世的营建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在各类建设中注入了文化因素,促进了杭州文化景观的建设和发展。苏轼在城市营建过程中所展示出的践行济世的道德哲学、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以及寻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值得后世深入地研究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杭州 营建活动
下载PDF
苏轼文学理论特征刍议
16
作者 崔际银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0-64,共5页
苏轼不仅是一位才华卓著的文学家 ,而且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艺理论家。他的理论具有坚持以文为本、联系实际、经验性总结等特征 ,其理论构成方式主要体现为化崇道为重意、化求奇为尚易、化人言为己见、化偏激为中正、化力胜为情感等五... 苏轼不仅是一位才华卓著的文学家 ,而且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艺理论家。他的理论具有坚持以文为本、联系实际、经验性总结等特征 ,其理论构成方式主要体现为化崇道为重意、化求奇为尚易、化人言为己见、化偏激为中正、化力胜为情感等五种方式。苏轼文学理论的形成既符合文学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文学理论 特征 构成方式 经验总结 社会现实 儒家
下载PDF
“是…的”句的语法结构及语义类型——兼与“是”字句比较
17
作者 余伟 代彦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91-95,共5页
"是…的"句本质上是一种话题句,它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类型。基本结构为"S+是+语言单位+的",语法结构分为九大类,语义类型分为五大类:表动作时态、表判断关系、表强调语气、表介绍说明和做话题标记。不同的语法... "是…的"句本质上是一种话题句,它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类型。基本结构为"S+是+语言单位+的",语法结构分为九大类,语义类型分为五大类:表动作时态、表判断关系、表强调语气、表介绍说明和做话题标记。不同的语法结构,具有不同的结构格式和语义类型。"是…的"句和"是"字句分属两种不同的句式,两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在语法结构、语义类型、语体背景和发展趋势方面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的 语法结构 语义类型 “是”字句
下载PDF
“是…的”句的语法结构及语义类型——兼与“是”字句比较①
18
作者 余伟 李洁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1期61-67,40,共8页
“是…的”句本质上是一种话题句,它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类型。基本结构为“S+是+语言单位+的”,语法结构分为九大类,语义类型分为五大类:表动作时态、表判断关系、表强调语气、表介绍说明和做话题标记。不同的语法结构,具有不... “是…的”句本质上是一种话题句,它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类型。基本结构为“S+是+语言单位+的”,语法结构分为九大类,语义类型分为五大类:表动作时态、表判断关系、表强调语气、表介绍说明和做话题标记。不同的语法结构,具有不同的结构格式和语义类型。“是…的”句和“是”字句分属两种不同的句式,两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在语法结构、语义类型、语体背景和发展趋势方面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的 语法结构 语义类型 “是”字句
下载PDF
基于势科学视角的大学生学习力影响机理与提升策略
19
作者 刘霄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9-45,共7页
学习力是影响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基于势科学理论以及信息力公式,推导大学生学习力公式为:大学生学习力=学习环境×学习兴趣×知识建构水平,以此构建大学生学习力模型。提升大学生学习力要注重教师课堂造势,提升学生知... 学习力是影响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基于势科学理论以及信息力公式,推导大学生学习力公式为:大学生学习力=学习环境×学习兴趣×知识建构水平,以此构建大学生学习力模型。提升大学生学习力要注重教师课堂造势,提升学生知识建构水平;注重科学引导成势,提升学生知识情感黏性;注重平台搭建、资源整合,增加学习环境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科学 学习力 影响机理 知识建构
下载PDF
黄楼的兴建、变迁及其文化象征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奎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8-12,共5页
黄楼是苏轼知徐州时期建造的一座名楼。苏轼兴建黄楼最主要的目的是加固城防、抵御水患,同时也是纪念抗洪胜利。黄楼建成后,历经种种磨难,曾一次改名,两次迁址,多次重建和重修,饱经风霜,历久弥坚,现已成为徐州市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 黄楼是苏轼知徐州时期建造的一座名楼。苏轼兴建黄楼最主要的目的是加固城防、抵御水患,同时也是纪念抗洪胜利。黄楼建成后,历经种种磨难,曾一次改名,两次迁址,多次重建和重修,饱经风霜,历久弥坚,现已成为徐州市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经过近千年积累和发酵,黄楼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已经远远超出其建筑实体本身,而具有多重文化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楼 苏轼 兴建 变迁 象征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