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符号矩阵”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反思 被引量:16
1
作者 康建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8-71,共4页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在国内文学批评实践中存在两种误读情况:一是在部分论著中将符号矩阵第三项和第四项位置颠倒,二是在函项赋值上存在很多偏差,并且缺失整合意识。通过重读符号矩阵,并借鉴杰姆逊运用这一模式分析文本的经典案例,可对上...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在国内文学批评实践中存在两种误读情况:一是在部分论著中将符号矩阵第三项和第四项位置颠倒,二是在函项赋值上存在很多偏差,并且缺失整合意识。通过重读符号矩阵,并借鉴杰姆逊运用这一模式分析文本的经典案例,可对上述不足加以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矩阵 函项位置 赋值 整合意识
下载PDF
《沙漠》中的文化身份模式与诗学建构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璐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2,共9页
本文试对勒克莱齐奥的小说《沙漠》中作者构建的文化身份模式进行探讨,指出异质文化身份与自然的弱势身份的相似性,分析作者将两者结合在同一作品中的动因,并借助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型和"符号矩阵"理论研究作者表现作品主题... 本文试对勒克莱齐奥的小说《沙漠》中作者构建的文化身份模式进行探讨,指出异质文化身份与自然的弱势身份的相似性,分析作者将两者结合在同一作品中的动因,并借助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型和"符号矩阵"理论研究作者表现作品主题的诗学构建及作品的内部结构,指出作品两条线索所构成的文化身份的循环运动模式,并对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文化身份 行动元模型 符号矩阵
原文传递
《金碗》中的人物关系在“符号矩阵”中的展现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3
3
作者 温力亚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21-123,共3页
文章分析了亨利.詹姆斯的晚期巨著《金碗》中的人物关系,并试图利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来展现这种关系。通过利用图形对人物关系的深层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小说中人物之间表现出来的权力关系及在表层权力关系下的深层文化内涵。
关键词 金碗 权力关系 符号矩阵 控制 道德
下载PDF
运用“符号矩阵”解析《基辅怨》的深层文化内涵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莉莉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45,共4页
《基辅怨》是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创作中期的代表作。本文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符号矩阵"为研究方法,从小说文本中抽象出4个语义符号,构成其基本的意义框架。通过分析这些语义符号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能够... 《基辅怨》是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创作中期的代表作。本文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符号矩阵"为研究方法,从小说文本中抽象出4个语义符号,构成其基本的意义框架。通过分析这些语义符号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能够深入理解人物关系,从而展现其中的深层文化内涵。小说的创作目的在于提醒犹太人,只有回归犹太伦理传统并承认民族身份,才能肯定个体的真实存在,只有在民族地位得到承认的前提下,才能考虑个体生存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辅怨》 “符号矩阵” 犹太伦理传统
原文传递
《黛西·米勒》在“符号矩阵”中展现的深层文化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莉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1-53,66,共4页
运用A.J.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分析亨利.詹姆斯的成名作《黛西.米勒》的深层叙述结构,从新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的深层文化意义。从《黛西.米勒》中抽象出四个语义素,组成六对人物关系,形成作品的基本意义框架,并解析这六对人物间或对立... 运用A.J.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分析亨利.詹姆斯的成名作《黛西.米勒》的深层叙述结构,从新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的深层文化意义。从《黛西.米勒》中抽象出四个语义素,组成六对人物关系,形成作品的基本意义框架,并解析这六对人物间或对立或矛盾的二元关系。通过这种分析,作者又在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作品的深层叙述结构,以揭示表层叙述下蕴含的深层文化关系,即传统与自由的关联与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矩阵 深层叙述结构 对立 矛盾
下载PDF
从青涩走向红熟的代价——解读王小帅电影《青红》
6
作者 罗艳 黎学锐 《陇东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8-41,共4页
王小帅电影《青红》揭示了父女两代人从青涩走向红熟所付出的青春代价。影片中,王小帅将社会个体的青春成长历程上升为整个民族的公共成长历程,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巨大的叙事张力与丰富的象征涵义。本文运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qu... 王小帅电影《青红》揭示了父女两代人从青涩走向红熟所付出的青春代价。影片中,王小帅将社会个体的青春成长历程上升为整个民族的公共成长历程,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巨大的叙事张力与丰富的象征涵义。本文运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和韦勒克的"四层面文本分析法"解读影片,以期能对影片更深层面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红》 “符号矩阵” “四层面文本分析法”
下载PDF
从符号矩阵看《寒夜》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莎莎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1期67-71,共5页
本文立足文本批评,以A.J.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sem iotic retangle)为语言学模型,分析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家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探求“符号矩阵”在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过程中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文本批评 “符号矩阵” 语言学模型 结构主义
下载PDF
自由中的不自由——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分析电影《楚门的世界》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芙蓉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楚门的世界》以独特的空间风格,视点镜头和圆形遮罩画幅的方式给予了观众一种独特的观影快感,但是这些都是表层次的。任何一部影片都会形成一个叙事结构系统,只有清楚该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深层结构,才能揭示出故事的叙事目... 《楚门的世界》以独特的空间风格,视点镜头和圆形遮罩画幅的方式给予了观众一种独特的观影快感,但是这些都是表层次的。任何一部影片都会形成一个叙事结构系统,只有清楚该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深层结构,才能揭示出故事的叙事目的,从而了解故事深层结构中符号要素所隐藏的意义。运用格雷马斯叙事学中的符号矩阵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对影片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影片叙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揭示影片在格雷马斯矩阵下的深层次内涵,以及在这内涵之后所引发的对自由的深层次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马斯 符号矩阵 《楚门的世界》
下载PDF
从青涩走向红熟的代价——解读王小帅电影《青红》 被引量:1
9
作者 罗艳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77-80,共4页
王小帅电影《青红》揭示了父女两代人从青涩走向红熟所付出的青春代价。影片中,王小帅将社会个体的青春成长历程上升为整个民族的公共成长历程,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巨大的叙事张力与丰富的象征涵义。
关键词 王小帅 《青红》 青涩 红熟 代价 符号矩阵 四层面文本分析法
下载PDF
《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符号矩阵”分析
10
作者 邹洪锦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10-112,共3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充满了多声部对话的复调小说,但通过"符号矩阵"对其中人物的信仰及各自命运走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表面独立的复调背后又隐藏着作者的统一意识和宗教关怀。文章采用格雷马斯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充满了多声部对话的复调小说,但通过"符号矩阵"对其中人物的信仰及各自命运走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表面独立的复调背后又隐藏着作者的统一意识和宗教关怀。文章采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来分析这篇宗教小说,借以呈现该小说的另一种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马佐夫兄弟》 信仰 符号矩阵
下载PDF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传》的符号学分析
11
作者 胡志红 张良林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20年第3期130-139,共10页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传》塑造了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英雄亚历山大的形象。透过符号学矩阵,可以分析出亚历山大被神化的过程,可以看出这部作品编织神话的过程,进而挖掘出叙述者使神话真实化的符号学手段。
关键词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传》 符号学矩阵 神话 俄罗斯文学
原文传递
文学理论的衢路、矩阵和化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6,共8页
新世纪文论研究的焦点转到了理论的"背面",从中滋生的"反理论""元理论"和"后理论",似乎向理论研究和文艺学学科投去了疑团。然而,理论的"背面"与"正面"只是理论的一币两面... 新世纪文论研究的焦点转到了理论的"背面",从中滋生的"反理论""元理论"和"后理论",似乎向理论研究和文艺学学科投去了疑团。然而,理论的"背面"与"正面"只是理论的一币两面,归根结蒂属于理论的题中之义。理论的"衢路"在于其圆观统照和反思去蔽;理论的"矩阵"展示的是理论语义的千姿百态和内在关联;理论的"化域"则是理论在域化、解域和再域化之间的辩证运动趋势。"理论之后"是向生活世界的批判性回归,是对"反/非/非反理论话语丛"的批判性包容,也是文学理论向文学自身的延伸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的背面 理论的衢路 理论矩阵 绝对解域 理论之后
下载PDF
台北众生的寓言叙事——谈电影《麻将》
13
作者 何李新 《衡水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8-60,87,共4页
电影《麻将》展现了现代台北的众生相。借助格雷马斯的符号矩形,可以看到各色人等或是骗子,巧妙布局将他人作为手中的牌;或不知不觉沦为被骗的傻子,成为他人手中的牌。在洗牌和牌中,台北夜幕下的人们命运交错悲欢离合。同时,叙事结构中... 电影《麻将》展现了现代台北的众生相。借助格雷马斯的符号矩形,可以看到各色人等或是骗子,巧妙布局将他人作为手中的牌;或不知不觉沦为被骗的傻子,成为他人手中的牌。在洗牌和牌中,台北夜幕下的人们命运交错悲欢离合。同时,叙事结构中的女人作为一种超出男性控制的情感力量,既可能会诱发男女失衡关系的崩溃,也可能会柳暗花明重新修复两性平衡。影片最终揭示了后传统社会中主人的诞生。它可以是告诉我们真正需要什么的人,也可以是操纵我们欲望的现代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矩形 骗子 女人 父亲 主人
下载PDF
《我们街区的孩子们》的符号矩阵分析
14
作者 焦丽兰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1期245-248,共4页
《我们街区的孩子们》是马哈福兹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试以A.J.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为切入点分析《我们街区的孩子们》的叙述结构,确立秩序与反叛的二元对立项,并相应推出辅助故事情节发展的非秩序与非反叛两项义素。整合已赋值的函项并... 《我们街区的孩子们》是马哈福兹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试以A.J.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为切入点分析《我们街区的孩子们》的叙述结构,确立秩序与反叛的二元对立项,并相应推出辅助故事情节发展的非秩序与非反叛两项义素。整合已赋值的函项并透析代表的人物群,笔者发现文本之所以争论不休的原因在于作家本人固有的宗教与科学的价值观与文本中可被多维度解读的宗教科学观存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哈福兹 《我们街区的孩子们》 符号矩阵 二元对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