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诗言志”的经典化过程看古代文论经典的形成 被引量:12
1
作者 古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81,共8页
本文对“诗言志”的产生年代、经典化过程和途径进行了论述。由于“诗言志”是古代文论的“开山纲领”,因而它的经典化过程便有普遍的意义。因此,本文提出的“六途径”说,对于研究古代文论的经典化也是有意义的。本文认为,所谓文学经典... 本文对“诗言志”的产生年代、经典化过程和途径进行了论述。由于“诗言志”是古代文论的“开山纲领”,因而它的经典化过程便有普遍的意义。因此,本文提出的“六途径”说,对于研究古代文论的经典化也是有意义的。本文认为,所谓文学经典,是指具有精品内质、阐释空间和持久影响的文学文本。文学经典包括文学作品经典、文学理论经典、文学批评经典和文学史经典。对于古代文论经典来说,又包括文学的经典范畴、经典命题、经典观点和经典论著。纵看,有一时之经典、一代之经典和千古之经典;横看,则有民族之经典、国家之经典和世界之经典。中国古代文论的大半壁江山都是由儒家经典所奠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经典化 六途径说 古代文论经典
下载PDF
言志与缘情:当代中国电影的诗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之若 杨歆迪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3,共6页
当代中国众多电影具有诗性结构再阐释的潜质。言志与缘情以扭结性共生关系隐含于当代中国电影本体理念中。中国电影的"诗言志"结构则近似于文学母题,即通过刻意的去叙事化手法强调叙事内容;据此,一些被笼统归类到"剧情电... 当代中国众多电影具有诗性结构再阐释的潜质。言志与缘情以扭结性共生关系隐含于当代中国电影本体理念中。中国电影的"诗言志"结构则近似于文学母题,即通过刻意的去叙事化手法强调叙事内容;据此,一些被笼统归类到"剧情电影"的作品应被移置于拒斥剧情纠葛与鲜明人物形象塑造的"诗电影"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电影 诗言志 诗缘情 诗性
原文传递
《尚书·尧典》“诗言志”与“诗歌(乐舞)演绎天道”考论 被引量:2
3
作者 尹荣方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1期97-104,共8页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的本意为诗歌(乐舞)是演绎"言说"天道(天时)的;诗歌(乐舞)乃古代在社坛(明堂)这样的"神圣中心"所举行的季节性仪式诗歌(乐舞),与月令政治相应;《尧典》...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的本意为诗歌(乐舞)是演绎"言说"天道(天时)的;诗歌(乐舞)乃古代在社坛(明堂)这样的"神圣中心"所举行的季节性仪式诗歌(乐舞),与月令政治相应;《尧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云云是对《商颂》等仪式乐舞所作的理论概括;《商颂》乐舞称"万舞",行于明堂,而万舞正是可以演绎"天道"的历法舞蹈;随着明堂月令制度的瓦解,与之相应的明堂诗歌(乐舞)演绎天道的传统也随之消亡。但在后世浓重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氛围中,诗歌(乐舞)言"天意""天道"之说不绝如缕,又以诗歌(乐舞)言"圣人之意""圣人之道"得到曲折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尧典》 “诗言志” 乐舞 天道 历法
下载PDF
从“精神分析学说”看“诗言志”与“诗缘情”之发生动机
4
作者 刘姝含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0-34,共5页
中国诗学理论中的“诗言志”理论,打开了中国文学体系建构的话域;而“诗缘情”理论,则厘清了文学表意性研究的内在肌理.西方分析文论中的“精神分析师”弗洛伊德试图用“精神分析说”的理论解读文学密码.回顾中国诗学理论,基于对“诗言... 中国诗学理论中的“诗言志”理论,打开了中国文学体系建构的话域;而“诗缘情”理论,则厘清了文学表意性研究的内在肌理.西方分析文论中的“精神分析师”弗洛伊德试图用“精神分析说”的理论解读文学密码.回顾中国诗学理论,基于对“诗言志”“诗缘情”理论的正确解读之上,“精神层次”学说可对以“诗言志”的“言”之动机加以诠释;“诗言志”可以被理解为意识活动的产物,“诗言志”的含义也可在意识性与非意识性上进行解读.在“缘情”之时,其实也无外乎是在“防御机制”的理论的映射下发挥作用.“诗缘情”的发生被看作是防御机制下的投射行为.“情”通常借“诗”为载体,“缘情”不过是追根溯源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诗言志 诗缘情 文化互释
下载PDF
新诗当俯身捧起故园热土
5
作者 赵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126-128,共3页
"诗言志"是中国诗歌之魂,新诗要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主体特征,要具有文化美、语言美、形式美。
关键词 诗言志 新诗
下载PDF
“诗言志”与英国浪漫主义表现说
6
作者 彭秀峰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6期117-119,共3页
中国诗歌历来走的是抒情的道路 ,“诗言志”一说古已有之。在西方 ,也有主张诗歌表现情感的 ,英国浪漫主义“表现说”便是其中的代表。中、西方的这两种文学主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在理论阐述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是 ,由于两者产生的... 中国诗歌历来走的是抒情的道路 ,“诗言志”一说古已有之。在西方 ,也有主张诗歌表现情感的 ,英国浪漫主义“表现说”便是其中的代表。中、西方的这两种文学主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在理论阐述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是 ,由于两者产生的具体背景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表现说 主观观照客观 灵感说 实用理性
下载PDF
曹丕:“诗言志”向“诗缘情”发展的先导
7
作者 邓晶艳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古代关于诗歌本质和功能的两个命题,它们的转变有一个很复杂的历程。曹丕的创作实践及其文论就是其中一个异常重要的阶段,曹丕是"诗言志"说向"诗缘情"说发展的先导。
关键词 诗言志 诗缘情 曹丕
下载PDF
在先秦儒家《诗》学的链条中观照《孔子诗论》
8
作者 陈颖聪 《武陵学刊》 2012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孔子诗论》是距今大约2257年左右,即公元前三世纪的重要出土文物。它对《诗经》学中的基本概念,如"风"、"雅"、"颂","诗言志",作出了明确的阐释,在《诗经》发展史上,是儒家诗学系统的产物。... 《孔子诗论》是距今大约2257年左右,即公元前三世纪的重要出土文物。它对《诗经》学中的基本概念,如"风"、"雅"、"颂","诗言志",作出了明确的阐释,在《诗经》发展史上,是儒家诗学系统的产物。在先秦儒家诗学的发展链条中,它在孔子与孟子之间补充了一个新的环节,从而为研究先秦儒家学派对《诗》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诗论》 “风 颂” “诗言志” 孔子 孟子 荀子 毛诗序
下载PDF
抒情、政教与“现代生活”——从“诗言志辨”到“抒情传统”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慈姗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4-176,F0004,180,共15页
长期以来,学界对《诗言志辨》的探讨基本围绕朱自清在古典学领域的治学方法展开。而在朱自清的思想意识中,古典学术与“现代生活”始终存在密切关联,“现代”立场本身决定着国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核心样貌,这一点在他围绕“诗言志”等话... 长期以来,学界对《诗言志辨》的探讨基本围绕朱自清在古典学领域的治学方法展开。而在朱自清的思想意识中,古典学术与“现代生活”始终存在密切关联,“现代”立场本身决定着国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核心样貌,这一点在他围绕“诗言志”等话题的诸般论述中得到体现。考虑到诗言志说与近几十年来“抒情传统”论述的内在联系,或许《诗言志辨》及各相关文本还应被放置在更长时段的历史脉络中考察其特征与意义。分析《诗言志辨》各篇所提出的核心问题,可以发现朱自清“言志”观中“政教”与“抒情”因素的交错颉颃及其与朱自清文学史观念、解诗手法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以此为“前史”通向海内外学界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与“抒情之现代性”的讨论,探究两种学术脉络的呼应与分歧,对不同文化环境中文学研究方式的延续和嬗变过程做出某一维度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 《诗言志辨》 言志 正变 比兴 抒情传统
原文传递
闻一多“类书式的诗”论述评
10
作者 潘吉英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2-27,共6页
"类书式的诗"是闻一多关于初唐诗歌研究的独特之论。他从六朝《文选》内蕴"诗言志"的儒家教化观这一微观视角着眼,挖掘出唐太宗及其群臣所代表的关陇文化不仅是初唐文士沿承六朝浓厚学术兴趣而编撰类书的文化渊源,... "类书式的诗"是闻一多关于初唐诗歌研究的独特之论。他从六朝《文选》内蕴"诗言志"的儒家教化观这一微观视角着眼,挖掘出唐太宗及其群臣所代表的关陇文化不仅是初唐文士沿承六朝浓厚学术兴趣而编撰类书的文化渊源,更是以类书为创作范式的"类书式的诗"盛行诗坛的历史背景。其具体体现为文学理论主张与诗歌创作实践之间的错层现象,即初唐文士因"以短为长"文化心态的遮蔽,不仅使以南北文化融合为逻辑起点的"文质彬彬"的审美理想局限于文学理论主张,还使以"情"、"志"的矛盾与分裂为内在驱动力的"类书式的诗"盛行于初唐前期诗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类书式的诗 诗言志 文质彬彬 错层现象
下载PDF
再论“诗缘情”与“诗缘志”
11
作者 程广昌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2-,共1页
"诗缘志"与"诗缘情"的诗论研究由来已经,"诗缘志"自从诗歌的相关文论定义出现的时候就存在,而"诗缘情"则是后来的发展演变出现的。关于二者关系的的界定方面多是认为二者是先后关系,区别巨大,... "诗缘志"与"诗缘情"的诗论研究由来已经,"诗缘志"自从诗歌的相关文论定义出现的时候就存在,而"诗缘情"则是后来的发展演变出现的。关于二者关系的的界定方面多是认为二者是先后关系,区别巨大,甚至是对立关系。本文主要对两者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探讨,二者虽不是对立关系,但是也不是可以划等号的两个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诗缘情” 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