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贽“童心说”的道学渊源探微 |
陶蕾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2
|
论《齐物论》“真我”思想的生态学意义——兼驳“经济人假设”的“假我”思想 |
曾武佳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3
|
此心安处是吾乡——从词看庄子对苏轼的影响 |
陈代湘
鞠巍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
4
|
现象之美与齐物之乐——对《庄子》有关章节的现象学解读 |
周贵华
|
《襄樊学院学报》
|
2008 |
0 |
|
5
|
《齐物论》中“吾丧我”的概念理路与存在论意蕴 |
包大为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6
|
《庄子》身心关系层次问题初探——以《齐物论》为核心 |
包蕾
|
《哲学分析》
CSSCI
|
2022 |
0 |
|
7
|
章太炎革命时期的儒教思想(1900-1911) |
彭春凌
|
《哲学门》
CSSCI
|
2012 |
0 |
|
8
|
《齐物论》与竹林玄学 |
陈少明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9
|
《齐物论》中的“梦”与“觉”释义 |
邹蕴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