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法的法价值范畴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单飞跃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28,共5页
本文全面而深刻地论证了经济法的法律价值 ,认为经济法的法权价值在于对权力的规制 ,资源价值在于追求发展公平 。
关键词 经济法 法律价值 权力规制 发展公平 经济安全
下载PDF
地区执法水平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60
2
作者 罗煜 何青 薛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8-131,共14页
本文试图解决"法与金融"文献中经典的工具变量无法用于地区研究的难题,探究在单一的法系渊源和统一的法制框架下,不同地区的执法水平如何影响金融发展。我们基于中国1997—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各省政法委书记是否受过长... 本文试图解决"法与金融"文献中经典的工具变量无法用于地区研究的难题,探究在单一的法系渊源和统一的法制框架下,不同地区的执法水平如何影响金融发展。我们基于中国1997—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各省政法委书记是否受过长期专门法律教育为工具变量剔除了内生性,分析了执法水平对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以及金融市场化的影响。整个样本区间内,执法水平的上升显著地促进了银行信贷规模扩张,但对资本市场和金融业市场化的影响不显著。然而在2003年之后,执法水平的上升不仅促进了银行信贷,而且促进了资本市场发展和提高了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且该时期执法水平对各金融发展指标的影响,要比之前更显著,原因是政法委的地位在2003年之后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法水平 金融发展 政法委书记 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多元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38
3
作者 于善旭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02,共6页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力量,国家通过相应的法律制度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予以规范和保障。以《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公益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力量,国家通过相应的法律制度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予以规范和保障。以《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两支队伍与两类制度的并行状态,同时各地又进行了将有关岗位人员培养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探索。论文分析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多元发展态势,针对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不能完全适用一些新类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情况,对设立社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新制度类别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分类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建设发展的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体育指导员 法律制度 公益 职业 多元发展 制度创新
下载PDF
地区法治环境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杨进 张攀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7,共17页
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投资和经营环境调查数据,考察了地区法治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地区司法公正程度和产权保护水平对企业增长速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影响,且产权保护具有基础性作用;产权保护力度对企业的投... 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投资和经营环境调查数据,考察了地区法治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地区司法公正程度和产权保护水平对企业增长速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影响,且产权保护具有基础性作用;产权保护力度对企业的投资与研发活动、外部融资能力及市场活动范围都有显著的影响,而司法公正程度主要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地区法治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环境 司法公正 产权保护 企业绩效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和规划特性 被引量:27
5
作者 贾建中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5,共5页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以璀璨的人文景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风景资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国家遗产保护地体系中居重要地位,在世界上等同于海外的国家公园。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地域面积广大,风景名胜区规划也因此体现出明显...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以璀璨的人文景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风景资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国家遗产保护地体系中居重要地位,在世界上等同于海外的国家公园。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地域面积广大,风景名胜区规划也因此体现出明显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从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的建立、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发展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了我国当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4个发展阶段,国家三大遗产保护地体系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法定地位:法定规划、建设规划、管理规划,论述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发展的10个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体系 规划体系 遗产保护地体系 法定规划 规划特性 发展历程
下载PDF
元宇宙生活场景中的利益识别与法律发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焦艳鹏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44,共15页
法治生长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元宇宙技术的产业化使人类生活具有了虚拟向度。元宇宙技术的去中心化,使以人为中心、以真实生活为场景的法治面临挑战。对元宇宙之下的人的生活利益进行识别,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以美好生活建设为愿景的法治... 法治生长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元宇宙技术的产业化使人类生活具有了虚拟向度。元宇宙技术的去中心化,使以人为中心、以真实生活为场景的法治面临挑战。对元宇宙之下的人的生活利益进行识别,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以美好生活建设为愿景的法治价值的必修课。元宇宙中生活虚拟化的加剧,使人的生活利益的形态产生巨大变化,具体体现在人的人格利益、财产利益、身份利益、秩序利益等多个维度。加强对元宇宙生活场景中人的生活利益的识别,对于准确把握人的生活利益的未来呈现以及法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人的人格利益、身份利益与虚拟生活中的真实人格与身份的分离,促进财产利益对人生活的增益,并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中多重秩序的连接与稳固,调适好法治的功能与向度,促进人在生活利益上发展性与稳定性的协调,是未来元宇宙法律治理的应有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生活 生活利益 身份利益 利益识别 法律发展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形成逻辑、实践优势与发展指向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丛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体育发展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的沧桑正道。这条道路蕴含着坚持党对体育工作领导的政治逻辑,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体育的历史逻辑,加强依法治体和制度建设的法治逻辑,继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体育发展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的沧桑正道。这条道路蕴含着坚持党对体育工作领导的政治逻辑,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体育的历史逻辑,加强依法治体和制度建设的法治逻辑,继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逻辑,全面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创新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实践优势包括一切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发挥好适合国情的认同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统筹和协调并举的结构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内在支撑,与时俱进开新局的动能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路径依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之路”,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奋斗之路”,是成就体育复兴伟业的“光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 政治逻辑 历史逻辑 法治逻辑 文化逻辑 创新逻辑 实践优势 发展指向
下载PDF
房地产投资信托(REI Ts)法律制度之基本理论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智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6-76,共11页
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本质上是一种投资基金。它于1960年在美国通过法律得以确立。房地产投资信托,就其实质而言,是房地产投资权益的证券化,是房地产证券化中的一种形式。依据资金投向的不同,REITs分为权益型、抵押型与混合型三类。依... 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本质上是一种投资基金。它于1960年在美国通过法律得以确立。房地产投资信托,就其实质而言,是房地产投资权益的证券化,是房地产证券化中的一种形式。依据资金投向的不同,REITs分为权益型、抵押型与混合型三类。依据组织形式,房地产投资信托可以分为公司型与契约型。与房地产直接投资、一般公司股票和债券这些金融工具相比较,房地产投资信托为其组织者和投资者提供了超越其他房地产投资工具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 内涵 法律关系 制度差异 发展轨迹
下载PDF
中国法律硕士教育的创办、发展与成就:1996-2006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健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5,共8页
法律硕士教育创办迄今,历经初步创办、探索和积累经验以及规范化、制度化和深化改革三个发展阶段,在调整法律教育结构和类型、充分发挥政法机关作用和完善法律教育管理体制、探索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更新观念和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法律硕士教育创办迄今,历经初步创办、探索和积累经验以及规范化、制度化和深化改革三个发展阶段,在调整法律教育结构和类型、充分发挥政法机关作用和完善法律教育管理体制、探索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更新观念和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今后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优化布局结构、健全管理制度、突出办学特色、建立评估机制、提高培养质量、坚持政法实务部门参与培养、以司法考试为纽带密切衔接法律职业、借鉴其它专业学位教育和国外经验,以促进法律硕士教育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硕士 法律教育 历史发展 改革措施
原文传递
制度环境与过度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延喜 陈克兢 龙静 《当代经济管理》 2010年第8期83-88,共6页
以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为出发点研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分别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政府干预、法治和金融发展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程度与企业过度投资成正相关,法治、金融发展水平与企业的过度投资成负相关,... 以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为出发点研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分别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政府干预、法治和金融发展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程度与企业过度投资成正相关,法治、金融发展水平与企业的过度投资成负相关,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会制约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法治和金融发展相比,政府干预是影响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更为基本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法治 金融发展 过度投资
下载PDF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立法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新循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9-44,49,共7页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特点入手,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确立之历史必然。企业社会责任在立法中的体现是笔者论述的重点。最后,笔者呼吁我国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立法 法律义务 道德义务 可持续发展 中国 公司法 立法完善 环境 资源
下载PDF
论科学的法律发展观——发展权视角的思考 被引量:13
12
作者 汪习根 王雄文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0,共6页
以人为本是科学法律发展观的内核和价值基石 ;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权 ,是科学法律发展观的根本目标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法律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实现之道。
关键词 法律发展 发展权 基石 根本目标 必然要求 协调 学法 科学 全面发展 求和
原文传递
东方社会主义的法律发展——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16
13
作者 公丕祥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3年第3期3-15,共13页
本文指出 ,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法制建设的思考 ,经历了一个从以西欧社会为背景的研究到晚年关注东方社会法权关系转型变革的转变 ;列宁的历史性贡献之一 ,在于他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半亚细亚”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的法律发... 本文指出 ,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法制建设的思考 ,经历了一个从以西欧社会为背景的研究到晚年关注东方社会法权关系转型变革的转变 ;列宁的历史性贡献之一 ,在于他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半亚细亚”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的法律发展作出了艰辛的创造性探索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具体的法制实践结合起来 ,力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建设之路 ;邓小平探讨了人治到法治这一法律革命进程的内在规律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发展 社会主义法制 马克思 邓小平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 法治 东方社会 法权关系
原文传递
法制环境、金融发展与企业长期债务融资 被引量:16
14
作者 江伟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57,共8页
本文分别从长期负债比率和债务期限结构两个方面,从法与金融的视角考察了我国地区法制环境、金融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上市公司长期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区法制环境的改善并不能使上市公司获得更多的长期债务融... 本文分别从长期负债比率和债务期限结构两个方面,从法与金融的视角考察了我国地区法制环境、金融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上市公司长期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区法制环境的改善并不能使上市公司获得更多的长期债务融资,地区法制环境和金融发展的水平越高,上市公司获得的长期债务融资越少,然而在法制环境比较好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却有助于上市公司获得更多的长期债务融资。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上市公司长期债务融资偏低的制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环境 金融发展 债务期限结构 债务融资
下载PDF
论法学教育中国模式的初步形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冀祥德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83,共9页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法学教育经历了从学习前苏联模式,到借鉴大陆法系模式,又到混合模式,再到中国特色模式初步形成的变迁过程。经过60多年的发展,以多元化人才培养为教育目标,以多轨制法学教育制度为培养方式,以多类型知识建构和...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法学教育经历了从学习前苏联模式,到借鉴大陆法系模式,又到混合模式,再到中国特色模式初步形成的变迁过程。经过60多年的发展,以多元化人才培养为教育目标,以多轨制法学教育制度为培养方式,以多类型知识建构和多层次学历、学位结构为教育内容,以理论与实践多重组合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方法,构成了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的基本元素;以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司法行政部门的行业指导、法学教育行业协会的自律性管理和法学院校自我管理的四位一体教育管理模式,以法学教育和统一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为互动的教育就业机制,形成了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与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保障性机制。历史与现实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形成的必然性,同时也警示我们存在的问题及其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中国模式 初步形成
原文传递
法律英语学科发展规划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法连 张建科 《中国ESP研究》 2013年第1期36-43,89,共9页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我国亟须培养大量'精通英语、明晰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法律英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法律英语教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法律专业和英语...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我国亟须培养大量'精通英语、明晰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法律英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法律英语教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法律专业和英语专业双双面临困境的现实依据和强调语言与学科知识融合的'内容与语言整合性学习'(CLIL)的理论依据两个方面提出法律英语学科规划的理据,并进而从学科定位与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和教学要求等方面详细论证了法律英语学科建设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英语 法律英语 学科 发展规划
原文传递
中国政府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法治推进 被引量:14
17
作者 于善旭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3,共6页
中国全民健身运动持续而蓬勃地开展,与中国政府不断加强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全民健身成为政府依法推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论文分三个历史阶段,阐述了全民健身作为中国政府依法坚持的重要体育方针和战略、全... 中国全民健身运动持续而蓬勃地开展,与中国政府不断加强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全民健身成为政府依法推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论文分三个历史阶段,阐述了全民健身作为中国政府依法坚持的重要体育方针和战略、全民健身在与奥运同行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法制轨道中快步前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得到日益推进的法治保障等发展情况,最后在概括中国政府依法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府 全民健身 公共服务 法治建设 体育发展
下载PDF
公民法律意识的量表测量:一个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秦华 任大鹏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119,共9页
法律意识是关于社会与法律之间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法律意识的标准化的量表测量技术一直未受到重视,我国学术界最近涌现的大量关于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也显示出在调查方法上的欠缺。本文... 法律意识是关于社会与法律之间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法律意识的标准化的量表测量技术一直未受到重视,我国学术界最近涌现的大量关于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也显示出在调查方法上的欠缺。本文借鉴环境意识测量研究的经验,利用所收集的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数据对建立法律意识量表体系进行了尝试,其结果证明了这种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文章同时提出了法律意识量表体系设计的基本框架,并简要论述了该测量方法对今后研究发展和政策制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社会学 法律意识 环境意识 调查研究 量表框架
原文传递
法律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信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22-28,共7页
本文从我国法律社会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分析入手,阐述了我国法律社会学研究人员介绍外国法律社会学理论和建构本国法律社会学理论体系的状况,并提出了本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和若干发展建议。
关键词 法律社会学 中国 学科理论体系 学科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法学研究及学科发展的新任务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佑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1,共7页
党的十九大作出系列新的重大论断和重要部署,为新时代中国法学研究及其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亦明确了新的任务。法学理论界应当更加全方位地推进法学研究创新,加快一流法学学科建设;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 党的十九大作出系列新的重大论断和重要部署,为新时代中国法学研究及其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亦明确了新的任务。法学理论界应当更加全方位地推进法学研究创新,加快一流法学学科建设;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法学研究及学科发展,及时更新法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进一步加快构建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习近平 法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法学研究 学科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