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曾朴到李劼人: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现代模式的形成 |
杨联芬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2
|
日常会话与宏大叙事——《茶馆》的语用学解读兼及十七年文学的叙事方式 |
赖翅萍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4
|
|
3
|
日本文学通史写作的大成和终结——读叶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学史》 |
王中忱
|
《日本学论坛》
|
2004 |
1
|
|
4
|
试析《红旗谱》的复仇模式 |
姜丽
|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5
|
当代中国建筑经典化的意义 |
谢天
|
《华中建筑》
|
2006 |
0 |
|
6
|
回到“小说”本身——90年代小说叙事的个人化趋向 |
刘志国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01 |
1
|
|
7
|
莫言和耶利内克女性身体叙写的对比——以《红高粱家族》和《钢琴教师》为例 |
刘卫平
王维倩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13 |
1
|
|
8
|
个体的差异:从《舞台》和《青衣》看新时期小说的叙事变迁 |
李敏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9
|
台湾的现代性“怨恨修辞” |
蒋小波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05 |
1
|
|
10
|
论21世纪视野中的谢晋电影——以《芙蓉镇》为例 |
郭蕤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1
|
|
11
|
大国身份叙事重塑与印度的新“全球南方”外交 |
吴琳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0
|
|
12
|
大国崛起与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叙事研究 |
朱杰
|
《新闻春秋》
CSSCI
|
2024 |
0 |
|
13
|
从观影心理看国产军事动作片的“大国叙事”表达 |
叶绵耀
|
《新余学院学报》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