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大工程对区域生态安全的驱动效应及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世梁 崔保山 +1 位作者 温敏霞 董世魁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4-238,共5页
生态安全评价是目前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不同尺度、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安全评价是目前研究的方向。对于强烈改变区域生态安全的重大工程建设来说,生态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生态安全内涵的转变入手,通过对生... 生态安全评价是目前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不同尺度、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安全评价是目前研究的方向。对于强烈改变区域生态安全的重大工程建设来说,生态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生态安全内涵的转变入手,通过对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研究的进展入手,结合工程本身的特征,从驱动力-状态-响应指标入手,得出DSR范式在工程生态安全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制定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框架。同时以公路工程和水利工程为例,探讨了水利和道路工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针对不同的评价方法的差异,分析了各种方法在应用上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驱区动力-状态-响应”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重大工程
下载PDF
海河流域城市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状况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水龙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依据地下水资源与城市的组合特征,将海河流域平原区的城市划分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三种类型。选择其中的典型城市石家庄市、唐山市、衡水市、沧州市、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对各个城市地下水资源的... 依据地下水资源与城市的组合特征,将海河流域平原区的城市划分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三种类型。选择其中的典型城市石家庄市、唐山市、衡水市、沧州市、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对各个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城市普遍存在地下水资源压力过大,地下水资源系统状态紊乱,自然环境对地下水系统的响应日趋成灾,人为控制措施少而不力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城市地下水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水资源持续利用
原文传递
概念模型方法在高校环境教育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兴坡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2期113-114,共2页
为了解决环境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面广、知识点杂以及授课学时短的矛盾,应用概念模型方法(自然本底-环境效应模型、源汇模型、DPSRC模型以及系统工程模型)来架构课程的知识框架以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以"环境... 为了解决环境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面广、知识点杂以及授课学时短的矛盾,应用概念模型方法(自然本底-环境效应模型、源汇模型、DPSRC模型以及系统工程模型)来架构课程的知识框架以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以"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为例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环境科学概论 概念模型 源汇模型 DPSRC模型 系统工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