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直杆共轴碰撞理论的桥梁地震反应邻梁碰撞分析模型 被引量:78
1
作者 王东升 冯启民 王国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桥梁结构在强烈地震动作用下,伸缩缝两边的主梁会因运动的相对位移大于伸缩缝间距而发生碰撞,造成桥梁结构损坏,甚至引发落梁。研究目的是建立较合理的邻梁碰撞问题分析模型。通过引入表征邻梁碰撞相互作用的碰撞弹簧,基于直杆共轴碰撞... 桥梁结构在强烈地震动作用下,伸缩缝两边的主梁会因运动的相对位移大于伸缩缝间距而发生碰撞,造成桥梁结构损坏,甚至引发落梁。研究目的是建立较合理的邻梁碰撞问题分析模型。通过引入表征邻梁碰撞相互作用的碰撞弹簧,基于直杆共轴碰撞理论建立了邻梁碰撞问题的分析模型,采用解析与数值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碰撞弹簧刚度比a、邻梁长度比12/ll和阻尼比x等参数对碰撞力、碰撞持续时间和耗能的影响。利用美国加州强震观测计划(CSMIP)获得的邻梁碰撞强震记录,估计了碰撞弹簧刚度约为0.5倍的较短主梁轴向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地震反应 碰撞 强震记录
下载PDF
考虑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的尾矿坝非稳定渗流分析 被引量:57
2
作者 柳厚祥 李宁 +2 位作者 廖雪 龚锦林 方凤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2870-2875,共6页
根据尾矿坝形成的特点,进行考虑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的非稳定渗流分析。根据弹性力学和渗流理论提出了耦合问题的力学模型及其控制微分方程,然后导出这一问题的有限元计算公式及相应程序。在计算中首次导出了尾矿坝的渗透系数与应力场的... 根据尾矿坝形成的特点,进行考虑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的非稳定渗流分析。根据弹性力学和渗流理论提出了耦合问题的力学模型及其控制微分方程,然后导出这一问题的有限元计算公式及相应程序。在计算中首次导出了尾矿坝的渗透系数与应力场的关系式,并进行尾矿坝的非稳定渗流分析。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考虑耦合作用的影响。尾矿坝渗流场的总渗流量减小,而应力场的各应力分量的最大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非稳定渗流分析 耦合分析 应力场 渗流场
下载PDF
冻土区桩基回冻过程对单桩承载力和桥梁施工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吴亚平 郭春香 +2 位作者 潘卫东 赵世运 张鲁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4229-4233,共5页
考虑大气温度、水文地质条件,混凝土入模温度、冻土初始地温场的影响及相变效应,以传热学为基础,给出了冻土区单桩地温场控制微分方程、边界和初始条件,以及其空间分析的有限元计算模式。结合工程实例对青藏高原典型湿润性地段多年冻土... 考虑大气温度、水文地质条件,混凝土入模温度、冻土初始地温场的影响及相变效应,以传热学为基础,给出了冻土区单桩地温场控制微分方程、边界和初始条件,以及其空间分析的有限元计算模式。结合工程实例对青藏高原典型湿润性地段多年冻土区的钻孔灌注桩单桩回冻过程温度场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桩身温度随深度及回冻时间的变化。以设计规范为基础对单桩回冻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及施工进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可为多年冻土区桥梁工程施工计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多年冻土区 钻孔灌注桩 回冻 单桩承载力 桥梁施工
下载PDF
降水过程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理论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永森 陈建生 +2 位作者 汪集旸 童海滨 陈亮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4-208,共5页
大气降水过程中氢氧稳定同位素比值呈现一定的规律,分析了瑞利分馏中分馏系数的影响因子,基于瑞利分馏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分别推导了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降水过程中的稳定同位素微分方程模型,研究了大气降水过程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 大气降水过程中氢氧稳定同位素比值呈现一定的规律,分析了瑞利分馏中分馏系数的影响因子,基于瑞利分馏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分别推导了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降水过程中的稳定同位素微分方程模型,研究了大气降水过程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规律,导出了云团水汽和降水氢、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这一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过程 瑞利分馏 氢氧关系 稳定同位素 微元法
下载PDF
作大范围运动的柔性梁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章定国 余纪邦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480,共6页
对附着在空间运动体上的柔性悬臂梁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微元法建立了中心刚体作任意三维大位移运动时柔性悬臂梁作横向和纵向振动的动力学方程,此动力学方程计及了动力刚化效应。在对柔性梁离散求解时考虑了横向弯曲对纵向变形的影... 对附着在空间运动体上的柔性悬臂梁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微元法建立了中心刚体作任意三维大位移运动时柔性悬臂梁作横向和纵向振动的动力学方程,此动力学方程计及了动力刚化效应。在对柔性梁离散求解时考虑了横向弯曲对纵向变形的影响,最后通过几个例子分析了运动基上柔性梁的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柔性梁 大范围运动 微元法
下载PDF
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发挥过程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费康 陈毅 王军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67-1374,共8页
通过三维模型试验对桩承式路堤中土拱效应发挥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桩顶盖板尺寸、不同加筋方式下应力折减系数与差异沉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拱效应随变形的增加而发挥;加筋材料的设置减小了差异沉降,削弱了填土中的土拱... 通过三维模型试验对桩承式路堤中土拱效应发挥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桩顶盖板尺寸、不同加筋方式下应力折减系数与差异沉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拱效应随变形的增加而发挥;加筋材料的设置减小了差异沉降,削弱了填土中的土拱效应,荷载向桩顶的传递是土拱效应和拉膜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有限元法对桩间距、填土高度等未能在模型试验中考虑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总结了土拱效应发挥过程的相关规律。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试验数据和文献中收集到的实测资料,提出用土拱效应发挥系数和归一化位移来描述土拱效应的发挥过程,建议二者之间采用双曲线方程模拟,从而在设计中体现土拱效应随位移的发展,并满足路堤填土、加筋材料和地基之间的变形协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承式路堤 土工加筋材料 土拱效应 差异沉降 模型试验 有限元
下载PDF
山区公路拓宽路基与衡重式挡土墙动态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7
作者 蒋鑫 耿建宇 +1 位作者 曾诚 邱延峻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43-450,共8页
针对山区公路路基拓宽改建的特殊性,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开展衡重式挡土墙修建、新路基逐层分步填筑的动态施工力学行为数值模拟。针对新路基是否加筋、加筋层位以及衡重台上下方新路基填土压实状况的差异性,对新旧路基稳定安全性、滑... 针对山区公路路基拓宽改建的特殊性,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开展衡重式挡土墙修建、新路基逐层分步填筑的动态施工力学行为数值模拟。针对新路基是否加筋、加筋层位以及衡重台上下方新路基填土压实状况的差异性,对新旧路基稳定安全性、滑动面形态、沉降、挡土墙变位等力学响应的影响开展参数敏感性分析。结合室内模拟墙体不同主动位移模式下拓宽路基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成果,考察新旧路基顶面沉降与挡土墙变位的动态耦合关系。在山区公路路基拓宽改建动态施工中,挡土墙的变位和新旧路基顶面沉降、差异沉降相互耦合,呈正相关关系。衡重台下方新路基填土压实不足会导致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增大。挡土墙主动外倾诱发新旧路基顶面产生较大附加(差异)沉降,宜对新路基自重压密作用造成的差异沉降予以适当修正放大后进行上承路面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公路 路基拓宽改建 土-结构相互作用 附加差异沉降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空间网架结构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丁阳 郭峰 李忠献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8,共5页
考虑钢材的损伤累积效应和应变强化效应,应用塑性应变和能量耗损理论建立了钢材的损伤力学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推导了网架结构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单元弹塑性刚度矩阵和结构动力平衡微分方程,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计算程序,并对一空... 考虑钢材的损伤累积效应和应变强化效应,应用塑性应变和能量耗损理论建立了钢材的损伤力学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推导了网架结构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单元弹塑性刚度矩阵和结构动力平衡微分方程,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计算程序,并对一空间网架结构算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损伤累积效应对空间网架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有损伤杆件的应力减小、应变增大;无损伤杆件的应力、应变均增大;在不同方向组合地震的作用下,考虑与不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网架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趋势相同;不同的地震作用,考虑损伤累积效应时对网架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架结构 地震作用 弹塑性分析 损伤累积 塑性应变 能量损耗
下载PDF
无刷双馈电机电感参数的计算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爱龙 熊光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3-97,共5页
为准确计算无刷双馈电机的微分电感参数,在传统有限元能量摄动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能量摄动法。新方法可大大减少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次数,并具有采用1阶导数求解、直接计算能量增量等优点。通过一台类笼型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算例和... 为准确计算无刷双馈电机的微分电感参数,在传统有限元能量摄动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能量摄动法。新方法可大大减少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次数,并具有采用1阶导数求解、直接计算能量增量等优点。通过一台类笼型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算例和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法效率更高、计算更准确,为无刷双馈电机的仿真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电感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电机 非线性电感 微分电感 有限元法 能量
下载PDF
风火山隧道多年冻土回冻预测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学富 赖远明 +1 位作者 喻文兵 吴亚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4170-4178,共9页
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现场实测气温和地温资料表明,施工期间隧道衬砌现浇混凝土水化热、冬季施工采取的保温措施以及其他人为活动,造成了该隧道围岩的多年冻土融化较多。考虑水分迁移和冰水相变耦合影响,根据瞬态温度场问题的热量平衡控... 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现场实测气温和地温资料表明,施工期间隧道衬砌现浇混凝土水化热、冬季施工采取的保温措施以及其他人为活动,造成了该隧道围岩的多年冻土融化较多。考虑水分迁移和冰水相变耦合影响,根据瞬态温度场问题的热量平衡控制微分方程和质量迁移方程,应用伽辽金法推导出了有限元计算公式并编制了计算软件。运用该计算软件对风火山隧道施工期间冻土融化进行了回冻预测分析,分析表明,如果在不铺设保温材料的情况下,隧道的拱顶、左墙以及右墙 3 a 后基本上回冻,而仰拱底到了第 5 a 的 9月 30 日才回冻;如果在铺设了导热系数为 0.03 W/m·K 的保温材料情况下,拱顶 3 a 基本上回冻,左、右墙以及仰拱底到了第 5 a 的 9 月30 日才回冻,所以,保温材料对隧道围岩的回冻起着阻碍作用。在现场观测寒区隧道围岩的温度和应力时,必须考虑施工期间融化圈的影响,且观测时间要长一些,否则,测量的温度和应力与隧道稳定后的温度和应力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水分迁移 施工影响 保温材料
下载PDF
基于路面破坏响应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被引量:16
11
作者 程兴新 王选仓 高志伟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34,共4页
针对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引起的路面破坏问题,经过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建立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对路基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防止路面开裂。通过对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施加初始位移边界条件,模拟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对不同差异沉降作... 针对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引起的路面破坏问题,经过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建立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对路基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防止路面开裂。通过对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施加初始位移边界条件,模拟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对不同差异沉降作用下路面结构附加应力进行分析,综合考虑路面材料抗弯拉强度与结构层抗疲劳破坏性能,提出了基于路面破坏响应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结果表明:只考虑路面材料抗弯拉强度时,以变坡率0.23%作为沉降控制标准;考虑结构层抗疲劳破坏性能时,以变坡率0.58%作为差异控制标准,综合考虑二者共同影响时,以变坡率0.37%作为差异控制标准,相应的路基横向与纵向沉降控制值分别为4.5 cm和7.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差异沉降 控制标准 有限元法 路面结构 破坏响应
下载PDF
有限元法在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受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赵志高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114-116,共3页
建筑基础的变形以及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受损情况很难用常规手段进行预测。文章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机车室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的结构受损情况进行建模和分析,查明了引起结构受损变形的主要原因,并对... 建筑基础的变形以及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受损情况很难用常规手段进行预测。文章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机车室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的结构受损情况进行建模和分析,查明了引起结构受损变形的主要原因,并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基础 不均匀沉降 结构受损 有限元法 分析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位置效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春雨 史鹏飞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5-429,共5页
考虑局部几何效应,通过二维稳态数学模型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位置与其表面传质和反应能力的关系。模型方程涉及氧气在催化层气孔的传输,氧气在气相和电解质相界面的分配以及氧气和质子在电解质中的传递和电化学反应过... 考虑局部几何效应,通过二维稳态数学模型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位置与其表面传质和反应能力的关系。模型方程涉及氧气在催化层气孔的传输,氧气在气相和电解质相界面的分配以及氧气和质子在电解质中的传递和电化学反应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氧气扩散能力对催化剂的位置变化非常敏感,随催化剂深入电解质内部,其表面的氧气扩散能力经短暂上升后迅速下降。催化剂位置对质子传递阻力的影响与氧气扩散类似,但位置效应要弱些。性能比较确定最优的催化剂位置是恰好处于刚被电解质膜完全覆盖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阴极 催化剂 位置效应 数学模拟
下载PDF
旧路拓宽地基差异沉降形成机理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成雷 凌建明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3,39,共7页
依托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拓宽工程,选取典型断面,应用分层总和法进行特征点位的地表总沉降和差异沉降计算,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确认分层总和法适用于旧路拓宽沉降计算。基于分层总和法的基本原理,针对道路拓宽工程的荷载形式,... 依托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拓宽工程,选取典型断面,应用分层总和法进行特征点位的地表总沉降和差异沉降计算,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确认分层总和法适用于旧路拓宽沉降计算。基于分层总和法的基本原理,针对道路拓宽工程的荷载形式,综合分析初始自重应力场、一次附加应力场和二次附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以及应力水平与压缩模量的关系,指出一次附加应力和二次附加应力相向增长的叠加效应是导致旧路边坡区域浅层地基差异沉降显著的主要原因,土层压缩性高是导致深层地基差异沉降的主要原因。结合道路拓宽工程的施工特点,指出旧路路面区域饱和软土层差异沉降控制应通过新路拓宽区域地基处理改变其二次附加应力场分布,降低二次附加应力水平,减小总沉降量以控制差异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差异沉降 分层总和法 有限单元法 旧路拓宽
下载PDF
具非线性边值条件的二维Helmholtz方程的边界元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丁方允 吕涛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30,共6页
本文将具有非线性边值条件的二维Helmholtz方程化为等价的非线性拟微分算子方程。除了说明该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外,还利用Galerkin方法得到了非线性离散方程组、根据不动点指数定理证明了非线性方程组的存在唯一性,... 本文将具有非线性边值条件的二维Helmholtz方程化为等价的非线性拟微分算子方程。除了说明该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外,还利用Galerkin方法得到了非线性离散方程组、根据不动点指数定理证明了非线性方程组的存在唯一性,根据a-正常理论给出了相关的正则性定理。文末采用线性化技巧,给出了拟最优化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元法 亥姆霍兹方程 边值问题
下载PDF
主动约束层阻尼结构的振动控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玲 王宜 谢熔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共7页
基于弹性、粘弹性和压电材料的本构关系,利用Hamilton原理,推导了主动约束层阻尼板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结合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特性,采用自感电压的位移和速度反馈,对主动约束层阻尼板进行了闭环振动控制,研究了不同控制增益条件下,主... 基于弹性、粘弹性和压电材料的本构关系,利用Hamilton原理,推导了主动约束层阻尼板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结合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特性,采用自感电压的位移和速度反馈,对主动约束层阻尼板进行了闭环振动控制,研究了不同控制增益条件下,主动约束层阻尼板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感电压的比例、微分反馈控制,能有效控制约束层阻尼板的振动,增大振动能量耗散,尤其对频率共振峰有明显抑制作用。由于该方法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约束层阻尼 粘弹性材料 比例微分控制 振动控制 有限元法
下载PDF
边界元法用于油气藏稳定渗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范学平 黄建民 吴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0-33,共4页
油藏工程中通常采用的区域性数值模拟方法在当边界条件较为复杂时,实际应用遇到很大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推导出稳定渗流Laplace方程和Poisson方程的边界元数模解法;给出了计算框图,用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油藏工程中通常采用的区域性数值模拟方法在当边界条件较为复杂时,实际应用遇到很大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推导出稳定渗流Laplace方程和Poisson方程的边界元数模解法;给出了计算框图,用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由示例分析可知,由于边界元数模只需对研究区域的边界进行网格剖分,具有降维、计算速度快、精度高以及求解内点方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稳定流动 渗流 数值模拟 油田开发
下载PDF
软流层静压推力及其板块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魏东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4-14,共11页
地幔软流层之上漂浮着地球板块 ,软流层对板块存在流体静压——软流层静压推力。对海洋板块而言 ,软流层静压推力在物理意义上与传统的分布力型洋脊推力没有差别。假定板块内部的应力场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互相解耦 ,可利用二维球壳有限... 地幔软流层之上漂浮着地球板块 ,软流层对板块存在流体静压——软流层静压推力。对海洋板块而言 ,软流层静压推力在物理意义上与传统的分布力型洋脊推力没有差别。假定板块内部的应力场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互相解耦 ,可利用二维球壳有限单元模型计算板内应力场的水平分量 ,并根据重力均衡理论计算其竖直分量 ,进而计算其差分应力场。利用软流层静压推力的概念 ,在研究有关的板块动力学问题时 ,能够充分利用观测资料中的应力状态信息作为约束条件 ,简明有效地解释部分海洋与大陆过渡区域及重力非均衡区域的复杂应力场图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动力学 软流层 应力状态 有限元
下载PDF
石英振梁加速度计静态输入输出特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挺 杨贵玉 李庆丰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6-390,共5页
通过平衡方程建立了一种石英振梁加速度计敏感元件的静力学模型,分别利用梁弯曲振动微分方程和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了敏感元件的输入加速度与输出频率之间的精确关系,从而从理论上获得了敏感元件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通过离心试验对所设... 通过平衡方程建立了一种石英振梁加速度计敏感元件的静力学模型,分别利用梁弯曲振动微分方程和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了敏感元件的输入加速度与输出频率之间的精确关系,从而从理论上获得了敏感元件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通过离心试验对所设计的加速度计进行了标定,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对,最终认为理论计算能够准确的反映出石英振梁加速度计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同时,该计算方法可以为其他包含振梁的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依据。最后,提出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存在偏差的原因:标度因数的偏差来源于振梁厚度的加工误差,非线性度的偏差来源于装配角度偏差以及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频率漂移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输入输出特性 石英振梁加速度计 振动微分方程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完井方式对砂岩油藏临界生产压差及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向君 刘洪 +2 位作者 段永刚 罗平亚 吴小林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5,共3页
以某砂岩油藏为例,通过建立的三维弹塑性出砂预测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完井方式对砂岩油藏临界生产压差及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油藏在裸眼完井、小孔径深穿透射孔完井及大孔径射孔完井方式下的临界生产压差分别为10MPa、6... 以某砂岩油藏为例,通过建立的三维弹塑性出砂预测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完井方式对砂岩油藏临界生产压差及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油藏在裸眼完井、小孔径深穿透射孔完井及大孔径射孔完井方式下的临界生产压差分别为10MPa、6MPa和4MPa;在射孔完井方式下,与σH2方向平行的射孔孔眼最不稳定;若采用定方位射孔,避开与σH2方向平行的射孔孔眼,在以上两种射孔完井方式下的油井与螺旋布孔射孔完井相比可分别将临界生产压差提高到9MPa和5MPa。通过比较三种完井方式下的临界产能认为,裸眼完井能够在较低的压差下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是由于该地层岩石强度低,易出砂,为了满足产能的需要,建议在裸眼内下入防砂工具进行完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藏 完井方式 临界压差 有限元 出砂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