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间词意象特色论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玮 刘锋焘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花间词在意象的选材、组合与描述上有鲜明的特色。在选材方面,花间词主要由两大意象群构成,以花鸟、草木为代表的自然意象群和以女性为中心的身体、服饰、闺阁意象群。意象组合的特点表现为意象密集程度高,艳丽意象出现的频率高,意象组... 花间词在意象的选材、组合与描述上有鲜明的特色。在选材方面,花间词主要由两大意象群构成,以花鸟、草木为代表的自然意象群和以女性为中心的身体、服饰、闺阁意象群。意象组合的特点表现为意象密集程度高,艳丽意象出现的频率高,意象组合相互模仿性强。在意象描述方面,花间词中复合意象有轻柔性、艳丽性、残破性、阻隔性等四种常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意象 选材 组合 描述
下载PDF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比较晏几道与纳兰性德词中的月亮意象 被引量:5
2
作者 吕菲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抓住晏几道和纳兰性德词中“月”这一关键意象进行比较。着重分析二人笔下的“月”在内容、作用、形态、意象群方面的相似和相异性。并从词体演变角度探讨了产生这些异同性的原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月亮
下载PDF
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十日 刘澍心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李清照是开南宋一代词风的杰出女词人。她词作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就其语言艺术而言,具有灵动的形象美、和谐的音韵美、淡雅的自然美。
关键词 李清照 语言艺术 形象美 音韵美 自然美
下载PDF
王夫之词中的剑意象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硕伟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3-54,共2页
王夫之词中的剑意象有着丰富的意蕴,象征着词人高洁的品质、执著的信念和无尽的孤愤。船山喜爱以剑自喻借剑咏怀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学发展(特别是明词的发展)以及作者的经历、家学渊源、作词时的生活境遇等密切相关的。剑意象抒发... 王夫之词中的剑意象有着丰富的意蕴,象征着词人高洁的品质、执著的信念和无尽的孤愤。船山喜爱以剑自喻借剑咏怀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学发展(特别是明词的发展)以及作者的经历、家学渊源、作词时的生活境遇等密切相关的。剑意象抒发了词人的理想,也成就了船山词沉郁遒劲、苍凉悲壮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剑意象
下载PDF
华宴:十一世纪的性别与文体 被引量:1
5
作者 宇文所安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36,共8页
中国"雅正文化"形成于9—11世纪。此时,一个另类的话语空间开始出现,并把传统诗歌形式排斥在外,通过这种排斥,使传统诗歌成为"雅正"的。这个另类话语空间即本文所谓"华宴"。北宋初年晏殊的家宴是一个典... 中国"雅正文化"形成于9—11世纪。此时,一个另类的话语空间开始出现,并把传统诗歌形式排斥在外,通过这种排斥,使传统诗歌成为"雅正"的。这个另类话语空间即本文所谓"华宴"。北宋初年晏殊的家宴是一个典范。这类诗酒集会有严格的规矩,通常是歌伎的演唱暗示和挑动欲望,但她们的表演总是突然中止,女性被罢遣,接下来的重心转向属于男性社会的创作:雅正的诗传统。他们的词里关于丧失与渴望的意象,实际上正好体现了社会对词曲表演本身的限制,因而成为合法的。另一方面,词体中文言和白话语言层次的参差对照及突出转换,也暗示了欲望的中止和"诗意"的产生。如此,雅正文学在其自身的形成中获得了一个影子,它在词中存在,容纳了在雅正的诗文中不能表现的东西,并使其他一切都变得缺乏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正文学 晏殊 华宴 性别 文体
原文传递
“天荒地老一真人”:论张伯驹词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大勇 马闪红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34-41,共8页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高峰之一的张伯驹也是词坛重镇之一,因此自张伯驹人格构成入手,梳理他笔下的"新岁月,旧江山",并对"词人之词"等有关问题予以辨补,可以感受:为何在贫弱忧患交加的民国可以拥有大师奇才辈出林立的...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高峰之一的张伯驹也是词坛重镇之一,因此自张伯驹人格构成入手,梳理他笔下的"新岁月,旧江山",并对"词人之词"等有关问题予以辨补,可以感受:为何在贫弱忧患交加的民国可以拥有大师奇才辈出林立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伯驹 民国 词人之词
下载PDF
试论李煜词的现代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成松柳 王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2-46,共5页
从王国维开始,李煜词的研究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以"境界"说为理论核心,王国维对李煜词的研究达到了更新的理论高度和更高的审美层次。20世纪初叶至新中国建国前,是现代李煜词研究的奠基时期,尤其是对于李煜生平事迹的考证... 从王国维开始,李煜词的研究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以"境界"说为理论核心,王国维对李煜词的研究达到了更新的理论高度和更高的审美层次。20世纪初叶至新中国建国前,是现代李煜词研究的奠基时期,尤其是对于李煜生平事迹的考证、词集的整理笺校、作品的分析探讨以及成就地位的评价,都有着一些开拓性的成果。1956年,关于李煜词的大讨论,虽然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李煜词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李煜词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研究方法更为多样,研究视角更为开阔,李煜词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李煜
下载PDF
真景物与真感情——辛弃疾田园词的意境美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颖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96-98,共3页
辛弃疾田园词景真、情真,又能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相融相生成自然和谐之境,富有意境美。他或者将景物人格化,作为主观情感的寄托,或者“以我观物,使物皆着我之色彩”。无论是借景托情,还是情景俱到、相间相融,都各有其妙。
关键词 辛弃疾 田园词 意境
下载PDF
晚清词人区域分布描述 被引量:2
9
作者 莫立民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1-46,共6页
受文化和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晚清词人分布呈明显的区域“出产”和区域“群居”格局。晚清词人的区域分布已从清初、清中叶江浙两省的一枝独秀变为江浙、岭南、湖湘、闽中、皖上五区的众花争放。岭南、湖湘、闽中、皖上词人奋力急追,和... 受文化和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晚清词人分布呈明显的区域“出产”和区域“群居”格局。晚清词人的区域分布已从清初、清中叶江浙两省的一枝独秀变为江浙、岭南、湖湘、闽中、皖上五区的众花争放。岭南、湖湘、闽中、皖上词人奋力急追,和江浙词人一道,为晚清词学的繁荣共倾情思和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词人 区域分布 文化差异 地理环境 词学
下载PDF
荒寒人生 空寂心怀——论倪瓒诗、词、画的不同风格及其成因
10
作者 王晓骊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63-67,共5页
元末明初的倪瓒不仅以书画留名青史,他的诗词创作也颇多佳作。倪瓒的诗、词、画有着一以贯之的基调,即对人生荒寒本质的认识和寂寥心境的表现,但是由于他对这三种艺术形式的不同理解,即词以抒情,诗以言志,画则写胸中逸气,其风格和境界... 元末明初的倪瓒不仅以书画留名青史,他的诗词创作也颇多佳作。倪瓒的诗、词、画有着一以贯之的基调,即对人生荒寒本质的认识和寂寥心境的表现,但是由于他对这三种艺术形式的不同理解,即词以抒情,诗以言志,画则写胸中逸气,其风格和境界就有着诸多不同。简而言之,画境超逸,诗境平淡,词境沉郁。这些作品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画家以天真坦诚之心,体味和超越人生的过程,其中有痛苦的挣扎,有理性的约束,也有对理想化境界的企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下载PDF
陈维崧中州四载词作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裴喆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1期55-60,共6页
自康熙七年春陈维崧北游京师,至康熙十一年春末离商丘,四年中陈雏崧虽曾北游京师、数次往 返江南,但其行踪主要在河南。这四年在陈维崧的创作生涯中相当重要,应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创作阶段。结 合陈维崧的诗文及其他文献,可为该期部分... 自康熙七年春陈维崧北游京师,至康熙十一年春末离商丘,四年中陈雏崧虽曾北游京师、数次往 返江南,但其行踪主要在河南。这四年在陈维崧的创作生涯中相当重要,应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创作阶段。结 合陈维崧的诗文及其他文献,可为该期部分词作系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维崧 系年 中州四载
下载PDF
明清填词选调选韵理论申说
12
作者 刘少坤 《文学与文化》 2021年第2期15-24,共10页
词体诞生之初,其词调、宫调、词韵等诸多要素决定着词之旋律、声情。宋代学者即开始关注填词选调选韵问题,然由于词乃"小道""余技"观念的影响,论著颇少。到了明清,词学家更是针对填词需选宫调、词调、词韵的情况进... 词体诞生之初,其词调、宫调、词韵等诸多要素决定着词之旋律、声情。宋代学者即开始关注填词选调选韵问题,然由于词乃"小道""余技"观念的影响,论著颇少。到了明清,词学家更是针对填词需选宫调、词调、词韵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解读,并用于指导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词选调 填词选韵 词体
下载PDF
王国维咏潮词与人生忧患
13
作者 葛金根 《嘉兴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7-69,107,共4页
对王国维两首咏潮词,结合所作的时间进行分析和诠释,由此来审视王国维不同阶段内心所挣扎着的人生忧患与苦痛。
关键词 王国维 咏潮 人生 忧患
下载PDF
黄节词评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以君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4-87,共4页
顺德近代著名诗人黄节也填词,向少人知。通过对《黄节诗集》所辑录到的三首词的分析,展现词的立意超卓和表意新颖,并与古今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证明黄节的词不亚于他的部分诗,也不亚于古今的某些名篇,进而显示研究黄节词的意义。
关键词 近代文学 黄节 立意 表意
下载PDF
论词体审美特点对宋词生命主题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张文静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6-39,共4页
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要眇宜修"就是从词体形式本身而言的,是指词体具有一种"内修外美",即形式美和韵味美,这种审美风范标志了词... 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要眇宜修"就是从词体形式本身而言的,是指词体具有一种"内修外美",即形式美和韵味美,这种审美风范标志了词的体例和美学特点。在宋代,尤其是北宋,文人对自我存在和生命本身的积极思考和探索,更易于用词这种方式表达,这很明显是受到词体形式本身的影响。它的曲艺要求,内容限定,审美风范的确立无不引发北宋文人在进取、忧患意识之外对自我生命的认识,反过来文人对自我生命的自觉探索和建构,也让词体更加幽微婉约地表达内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体 生命意识 意象 宋词
下载PDF
文学接受史视域下的李煜词平议
16
作者 王立娟 《保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6-72,共7页
在唐五代到北宋的词体演进过程中,李煜词的变化引起后代研究者的注意,王国维甚至认为其词一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但是,李煜词并没有发生质变,其创作者身份仍是贵族。实际上,李煜词在词学史上的变化并没有被强调学养的宋... 在唐五代到北宋的词体演进过程中,李煜词的变化引起后代研究者的注意,王国维甚至认为其词一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但是,李煜词并没有发生质变,其创作者身份仍是贵族。实际上,李煜词在词学史上的变化并没有被强调学养的宋人肯定与学习。只是到了词学昌盛的明清时期,因李煜的遭际与其词之凄艳绝美,日渐得到时人肯定与赞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词 文学接受 词体 词史
下载PDF
论欧阳修词中的时令变化
17
作者 凌丽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3-19,共7页
欧阳修词中的时令之变对欧词的影响较大,具体表现在:时令之变推动情感的变化;时令之变影响了人事的变化;时令之变在影响情感、人事变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词境的拓展。时令之变既是欧阳修词作的独特之处,也对欧词能在后世产生影响力起到了... 欧阳修词中的时令之变对欧词的影响较大,具体表现在:时令之变推动情感的变化;时令之变影响了人事的变化;时令之变在影响情感、人事变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词境的拓展。时令之变既是欧阳修词作的独特之处,也对欧词能在后世产生影响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时令 变化 作用
下载PDF
略论中国古代歌诗之演化轨迹
18
作者 刘凤泉 孙爱玲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0-58,共9页
在中国古代歌诗之演化进程中,音乐与文学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歌诗体式的重要原因。《诗经》与雅乐的分离是四言诗衰蜕的根本原因。楚歌疏离音乐而赋化,形成《离骚》类抒情诗的新特点。新题乐府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打破歌诗与徒诗界限,造成... 在中国古代歌诗之演化进程中,音乐与文学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歌诗体式的重要原因。《诗经》与雅乐的分离是四言诗衰蜕的根本原因。楚歌疏离音乐而赋化,形成《离骚》类抒情诗的新特点。新题乐府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打破歌诗与徒诗界限,造成乐府歌诗向徒诗的演化。文人开启词体雅化,诗体为词体雅化的参照,而音乐变化导致词体脱离音乐。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散曲的尚俗特征,文人雅化难以突破曲体制约。在尚俗与雅化博弈中,造成散曲雅俗互陈的状态。中国古代歌诗的演化历史,为中国新诗进入歌诗时代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诗经 楚辞 新乐府 散曲 演化
下载PDF
辛词语句散文化倾向的语言学分析
19
作者 易匠翘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5-48,共4页
本文对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作品中语句的散文化倾向进行了探讨。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辛词的语句作定量分析,指出辛词在词汇的使用与语句的组织上都突破了词的传统,大量使用散文中的常用词汇、长句、叙述句,从而改变了词的传统语言风格,使词... 本文对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作品中语句的散文化倾向进行了探讨。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辛词的语句作定量分析,指出辛词在词汇的使用与语句的组织上都突破了词的传统,大量使用散文中的常用词汇、长句、叙述句,从而改变了词的传统语言风格,使词的语句带上了浓厚的散文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语句 散文化
下载PDF
论稼轩词对屈赋的容受——以《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为发轫点
20
作者 李博昊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94-97,共4页
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不仅形式上仿屈子之《天问》体赋,情感上亦同《天问》相通,对屈原人生经历的感喟与对其道德人格的推崇,使得稼轩甚喜化用屈子之赋,以此传达国家破败、壮志难酬的愤懑与度越流辈、安贫守道的高洁。
关键词 辛弃疾 屈赋 情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