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些年来关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研究述评——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业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4-80,F003,共8页
本文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从儒家“天人合一”论是否同于现在的“人与自然”和谐、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实现两大方面,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加以初步的爬梳与回顾,并就相关问题略抒己见。强调对儒... 本文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从儒家“天人合一”论是否同于现在的“人与自然”和谐、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实现两大方面,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加以初步的爬梳与回顾,并就相关问题略抒己见。强调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等传统文化研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认真地解读与诠释,历史与辩证地分析、一分为二地评价,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使其在新的时代得以弘扬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儒家 认识 思想研究 对象 “天人合一”思想 述评 传统文化研究 实事求是 一分为二 学术界 和谐 诠释
下载PDF
试论中国早期儒家的人性内涵——兼评“性朴论” 被引量:10
2
作者 沈顺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115,共8页
性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它的基本内涵包括生存之初和气。早期儒家之性,或是"浩然之气"(孟子),或是不正之"材"(荀子),或是正邪兼备之"质"(董仲舒)。气的不同属性意味着性不是初生的白纸,而是具有规定性... 性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它的基本内涵包括生存之初和气。早期儒家之性,或是"浩然之气"(孟子),或是不正之"材"(荀子),或是正邪兼备之"质"(董仲舒)。气的不同属性意味着性不是初生的白纸,而是具有规定性的事实。它对成人具有基础性作用。故,性不仅有性质功能,而且具有性质的内涵。性是性质。作为性质之性,显然不能够被理解为"朴"。"性朴论"的标签是不符合事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性质 性朴论
下载PDF
儒道人性论之基本差异 被引量:9
3
作者 罗安宪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7,共5页
儒家人性论,根基于仁义之道。儒家对于人性的论证与说明,其目的在于要为所张扬的仁义之道确立一根基与现实之出路。而道家的人性论不过是其道论的自然延伸,甚至毋宁说其人性论就是其道论的具体化,以及有机组成部分。儒家强调仁、义、礼... 儒家人性论,根基于仁义之道。儒家对于人性的论证与说明,其目的在于要为所张扬的仁义之道确立一根基与现实之出路。而道家的人性论不过是其道论的自然延伸,甚至毋宁说其人性论就是其道论的具体化,以及有机组成部分。儒家强调仁、义、礼,在儒家看来,强调仁、义、礼就够了;而在道家看来,更应当强调道与德,即强调自然与真诚,诚的基础是自然。道家强调自然,突出的正是道德行为真诚无伪、真实无欺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人性
下载PDF
儒家学说中关于“天”的观念和信仰及其历史演变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可真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6-59,共4页
本文认为,儒家学说中的"天"具有宗教意义,自秦汉至宋明,它经历了一个从既有道德理性又有好恶等意志情感的"天"到只有道德理性没有具体情感意志的"天"的历史演变过程;与此相应,"天"主宰世界的方... 本文认为,儒家学说中的"天"具有宗教意义,自秦汉至宋明,它经历了一个从既有道德理性又有好恶等意志情感的"天"到只有道德理性没有具体情感意志的"天"的历史演变过程;与此相应,"天"主宰世界的方式,也从直接通过天人之间的相互感应转变为一种间接的方式,即通过"天命"使"天理"内在于万物和人类,从而使万物和人类直接受其天赋之理(性)的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宗教 信仰
下载PDF
儒家礼教论——论"仁"、"人性"、"文"和"礼"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静互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1-16,共6页
作为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礼"是先秦儒家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核心范畴。儒家的教育理论是完全依靠"礼"如何与其他范畴互相关联而形成发展的。尤其是孔子、孟子和荀子所提出的"仁"、"人性"和... 作为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礼"是先秦儒家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核心范畴。儒家的教育理论是完全依靠"礼"如何与其他范畴互相关联而形成发展的。尤其是孔子、孟子和荀子所提出的"仁"、"人性"和"文"等范畴对体现出"礼"的教育内涵是不可缺少的。"仁"只有通过"礼"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性"也依靠"礼"的内化过程而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礼"是文明化了的传统中分化、发展下来的一切标准,"礼教"是以"博文"与"约礼"为主要内容而培养君子的先秦儒家的教育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人性 教育 礼教
下载PDF
“性命”怎么和“天道”相贯通的——理学家对孟子核心概念的改造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儒宾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共12页
主流理学的主要议题集中在天道性命上面,"天道"是形而上学的语汇,"性命"则是心性论的语汇,理学思想中的形上学命题大抵是心性论的延伸,两相比较之下,心性论的问题更为根本。理学家一般都认为其心性论思想来自《孟子... 主流理学的主要议题集中在天道性命上面,"天道"是形而上学的语汇,"性命"则是心性论的语汇,理学思想中的形上学命题大抵是心性论的延伸,两相比较之下,心性论的问题更为根本。理学家一般都认为其心性论思想来自《孟子》,这样的溯源有文献及哲学理据的双重理由。但笔者认为理学家从《孟子》处借得诠释的正当性时,事实上已作了语义的转换工作。孟子的"性善"与"良知"两个核心概念原本只是纯粹的心性论语汇,理学家将它们扩充到形而上学去,天道性命因此相贯通。理学家的解释有哲学的理由,它可释为原语词蕴义之朗现,但这种朗现也可视为跳跃,其内涵已非原始语义所能拘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理学 良知 性善 性命—天道
下载PDF
论儒家思想中的"人"与"自然"之关系:兼论其21世纪之启示 被引量:6
7
作者 黄俊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7,共9页
本文探讨儒家思想传统中"人"与"自然"之关系。本文先从比较文化史视野,析论中国思维方式之特质在于"联系性思维方式"。本文指出,儒家思想传统以"联系性思维方式"为基础,强调"人"与&q... 本文探讨儒家思想传统中"人"与"自然"之关系。本文先从比较文化史视野,析论中国思维方式之特质在于"联系性思维方式"。本文指出,儒家思想传统以"联系性思维方式"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即相融并互相渗透的关系。"自然"是"人"的创生者,"人"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儒家思想家主张"人"与"自然"之间具有连续性与一体性之关系。这两种关系之所以可能,其基础正在于人与宇宙万物都以生生不已的仁德为其本性。"仁"既内在于每个人的心性之中,又超越于每个个体之上,成为宇宙万物之共同质素。而儒家思想中"人"与"自然"之连续性与一体观的建立与发展,正是以人"心"之自觉为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朱子 王阳明 自然
下载PDF
何为理学——宋明理学内在的哲学取向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国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91,共7页
"新儒学"(Neo-Confucianism)、道学、理学构成了理学的不同之名。以"新儒学"指称理学,体现了理学与传统儒学之间的历史传承关系,用"道学"概括理学,表明了理学以"性与天道"为对象,理学之名折射... "新儒学"(Neo-Confucianism)、道学、理学构成了理学的不同之名。以"新儒学"指称理学,体现了理学与传统儒学之间的历史传承关系,用"道学"概括理学,表明了理学以"性与天道"为对象,理学之名折射了理学从普遍之理和殊理的统一中来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的趋向。以理与气、理与心性、道心与人心、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心与物、知与行等为概念系统,理学既在天道观的层面辨析"何物存在""如何存在"等形而上问题,又通过追问"何为人""如何成就理想之人"而展现了人道之域的关切。在更一般的层面上,理学突出"理之当然",以此拒斥佛老,上承儒家的价值立场。理之当然与实然、必然、自然相联系,既展现了当然的不同维度,也蕴含了天道与人道的交融以及本体论、价值论、伦理学之间的理论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学 理学 道学
下载PDF
一元而非二元的理学“性”论--论“气质之性”非“气质的性”
9
作者 毕明良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理学的“性”是本体化的概念,其“性”论解释了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的种种差别,不是狭义的人性论,而是其本体论之一部分。“气质之性”不是指气质本身的“性”,而是指本体意义的“天地之性”透过人物所禀的具体气质而在经验世界呈现... 理学的“性”是本体化的概念,其“性”论解释了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的种种差别,不是狭义的人性论,而是其本体论之一部分。“气质之性”不是指气质本身的“性”,而是指本体意义的“天地之性”透过人物所禀的具体气质而在经验世界呈现出来的具体状态,“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是体用关系,而非并列的二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气质之性 天地之性 性论
下载PDF
马克斯·韦伯眼中的孔子:韦伯中国史观中的精神与自然力 被引量:6
10
作者 亚克西姆.纳得考 史红帅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提要]作为德国社会学古典理论的奠基人之一,马克斯·韦伯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具有历史亲和力”的观点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他终其一生都在以摒弃西方人传统偏见的态度去探究非西方的文化。韦伯在中国宗教(尤其是儒教... [提要]作为德国社会学古典理论的奠基人之一,马克斯·韦伯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具有历史亲和力”的观点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他终其一生都在以摒弃西方人传统偏见的态度去探究非西方的文化。韦伯在中国宗教(尤其是儒教和道教)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以对孔子和儒者的仰止之心指出儒教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冷静的理性主义,深刻剖析了宗教是中国未能发展成为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决定性因素。韦伯进一步揭示了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阐释了自然环境状况也是中国未能发展成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另一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教 资本主义 马克斯·韦伯 中国史观 自然力
原文传递
儒家隐逸观与自然观自先秦至唐的演变 被引量:5
11
作者 屈小宁 余志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57,共7页
儒家的自然观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为"尚用",二为"比德"。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儒家伦理道德至上向自然山水的转移,山水成为君子德风的比喻和象征。汉儒"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对先秦儒... 儒家的自然观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为"尚用",二为"比德"。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儒家伦理道德至上向自然山水的转移,山水成为君子德风的比喻和象征。汉儒"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对先秦儒学"比德"观念的继承和发扬。经过晋宋玄学对传统儒学的扬弃,儒隐者不仅比德山水,还寄情山水,以追求高洁独立的人格。唐儒高举建功立业的时代大旗,始终没有改变积极用世、匡扶天下的价值取向。即使走上隐逸之道,也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玄学 隐逸观 自然观
下载PDF
苏轼人生观的形成及文化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光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6-19,共4页
苏轼的智慧是早熟的。他早年所受的教育使其形成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早年寄子由诗中已见出他稳定的价值观 ;乌台诗案后的黄州时期 ,达到理性的高峰。苏轼吸收儒、道、佛三家思想 ,又不以任何一家为宗 ,只遵循自我本性。这是应对个... 苏轼的智慧是早熟的。他早年所受的教育使其形成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早年寄子由诗中已见出他稳定的价值观 ;乌台诗案后的黄州时期 ,达到理性的高峰。苏轼吸收儒、道、佛三家思想 ,又不以任何一家为宗 ,只遵循自我本性。这是应对个体命运的根基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人生观 儒家 本性 佛教
下载PDF
儒家人性论的基本内涵及其逻辑演变
13
作者 任鹏程 《孔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5,159,共12页
人性论是儒家哲学的核心问题,其随着历史发展演变出不同内涵、呈现不同特点。孔子认为生之谓性。孟子进一步分辨其中的善恶,以善质为性。荀子反之,以恶质为性。汉儒综合孟荀,认为性善恶混,魏晋唐儒家也持这种观点。宋明理学将人天生之... 人性论是儒家哲学的核心问题,其随着历史发展演变出不同内涵、呈现不同特点。孔子认为生之谓性。孟子进一步分辨其中的善恶,以善质为性。荀子反之,以恶质为性。汉儒综合孟荀,认为性善恶混,魏晋唐儒家也持这种观点。宋明理学将人天生之物分为两类,即形而上的性和形而下的气。形而上的性是超越的,为理想人生奠定合法性基础;形而下的气有清浊之分,为道德教化提供存在论基础。而从先秦到宋明的儒家教化,人性作为存在的主体,由最初的自然性气质活动,逐步转化为存在性的超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感应是一以贯之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人性 感应 善恶
原文传递
比德观:自然的文本化及伦理符号学意蕴 被引量:6
14
作者 祝东 田小霞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51-56,共6页
比德其实就是通过隐喻修辞建立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使喻体成为本体某个方面品质的符号表征。比德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认知方法,通过人性与物性的互动,扩展了人类的意义领域。比德观的历史源自先民的巫祝文化,将自然物象神化,... 比德其实就是通过隐喻修辞建立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使喻体成为本体某个方面品质的符号表征。比德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认知方法,通过人性与物性的互动,扩展了人类的意义领域。比德观的历史源自先民的巫祝文化,将自然物象神化,使之成为具有神性意义的符号;而西周王朝的建立,德成为其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孔子继承了周公的礼乐文化思想。君子比德一方面是对理想道德伦理的肯定,对君子德性予以认同,另一方面,随着比德取象的扩大,自然物象被赋予道德伦理意义,进而成为相关意义的象征,建构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伦理符号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比德观 符号学 伦理 自然 隐喻
下载PDF
儒学的德性价值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玉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38,共5页
儒家的价值哲学思想,建立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一哲学基础上。“天──性──道”这一以人为中心的环状结构,体现出儒家的人本哲学思想。儒家的价值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形而上学基础“天命”是其... 儒家的价值哲学思想,建立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一哲学基础上。“天──性──道”这一以人为中心的环状结构,体现出儒家的人本哲学思想。儒家的价值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形而上学基础“天命”是其终极价值源泉;作为价值尺度的“德性”为其核心;“修齐治平”是其价值实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价值论 德性 价值实现途径 价值源泉
下载PDF
梁漱溟论儒佛异同与会通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行良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6-61,共6页
面对中国文化的危机,梁漱溟超越文化上的夷夏之争和伦理矛盾的冲突,在广义的文化比较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梁漱溟认为,儒佛二学只是手段、途径、步骤的不同而已,二者本质上都是在解决人世间所面对的许多困惑与苦难,儒、佛对生命意义... 面对中国文化的危机,梁漱溟超越文化上的夷夏之争和伦理矛盾的冲突,在广义的文化比较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梁漱溟认为,儒佛二学只是手段、途径、步骤的不同而已,二者本质上都是在解决人世间所面对的许多困惑与苦难,儒、佛对生命意义关怀的一致性,使其同为人类自己向内用功进修提高的一种学问。梁漱溟把大乘佛学的佛性说与儒家的仁心相沟通,在一定意义上,使佛家的“无我为本”与儒家的“有本不穷”会通了起来,这为其后的现代新儒家探讨心性开辟了重要的理路。由于梁漱溟思想上亦儒亦佛的二重性,儒家在相当程度上被佛化了。他的文化哲学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尽管如此,构成梁漱溟思想理论主体的仍是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儒学 仁心 佛学 佛性 生命意义
下载PDF
儒道“天人合一”观的再读与反思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保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多被解读为人与自然的合一。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指自然的"天",而是指人格化或言神格化的天,所谓"天人合一"不过是人...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多被解读为人与自然的合一。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指自然的"天",而是指人格化或言神格化的天,所谓"天人合一"不过是人和人化自然的合一,而那个被合一的"人"也并非自然人的存在,而是社会秩序中某一阶层的存在或某一个体地位的表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传统社会不存在现在意义上的自然天与自然人的合一思想,我们把今天的观念强加给古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春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6期80-83,共4页
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哲学源流上进行探讨,着重分析儒、释、道等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儒家思想为园林建造设计行为提供了一个完全理性的理论基础;园林生活为佛教信仰与适宜的生活方式的结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道法自... 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哲学源流上进行探讨,着重分析儒、释、道等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儒家思想为园林建造设计行为提供了一个完全理性的理论基础;园林生活为佛教信仰与适宜的生活方式的结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道法自然是中国景观艺术的设计指导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体现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儒家思想 禅宗思想 道法自然
下载PDF
“儒教”还是“儒学”?——关于近年中日两国的“儒教”说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庆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3,共9页
在中日两国学术界中,关于儒学还是儒教的论说由来已久。从"儒学"的原始形态来说,"儒学"并不是现在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宗教;从"儒学"的展开历史看,中国儒家学说的主流从来没有成为如西方现代"Religion&... 在中日两国学术界中,关于儒学还是儒教的论说由来已久。从"儒学"的原始形态来说,"儒学"并不是现在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宗教;从"儒学"的展开历史看,中国儒家学说的主流从来没有成为如西方现代"Religion"那样意义上的宗教。把儒学称为"儒教"的表象之下,反映了对西方文化受容的变异。中日两国虽然都用"儒教"一词,但是在这一文化现象的深层,有着两国近代史化过程中社会对待宗教不同态度的痕迹,存在相互认知上的错位。正确认识儒学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儒教 文化错位 宗教性
下载PDF
《西游记》中对人性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瑞林 欧阳任云 《云梦学刊》 2006年第4期98-101,共4页
明代中后期正处于思想新旧杂陈之时,《西游记》恰逢产生于此时。面对个性张扬、人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作者吴承恩对人性有其独特的体悟与思考。为了拯救浇薄的世风,使人心复归于正,他以宗教为救世良方,要合儒、释、道三家之力,让世人收心... 明代中后期正处于思想新旧杂陈之时,《西游记》恰逢产生于此时。面对个性张扬、人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作者吴承恩对人性有其独特的体悟与思考。为了拯救浇薄的世风,使人心复归于正,他以宗教为救世良方,要合儒、释、道三家之力,让世人收心养性,“合和四相复修身”,达于完美的人性修养境界。他所追求的完美人性是佛性、道性与儒性的相统一又高于这三性的无私无欲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人性 三教合一 佛性 道性 儒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