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中“使”字句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开宝 崔薇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本文基于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库,对莎士比亚戏剧梁实秋译本、朱生豪译本和方平译本中"使"字句的应用和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并从认知句法和翻译策略与方法角度探讨"使"字句应用的原因。研究表明,这些汉译文本中"... 本文基于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库,对莎士比亚戏剧梁实秋译本、朱生豪译本和方平译本中"使"字句的应用和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并从认知句法和翻译策略与方法角度探讨"使"字句应用的原因。研究表明,这些汉译文本中"把"字句的使用频率高于汉语戏剧原创作品,而梁译本和朱译本中"使"字句的使用频率均显著高于方译本。本文认为上述译本中"使"字句应用的原因为主要为认知句法原因和翻译策略与方法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汉译本 使”字句
原文传递
“使”字句事件结构的语义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7-164,共8页
"使"字句的事件结构由表致使关系的和表描述结果的两个原子事件组成。前一个事件中的谓词"使"不但决定了该事件的致使性质,而且使得"使"字句的整个句式表示的是致使性质的事件结构。"使"字在... "使"字句的事件结构由表致使关系的和表描述结果的两个原子事件组成。前一个事件中的谓词"使"不但决定了该事件的致使性质,而且使得"使"字句的整个句式表示的是致使性质的事件结构。"使"字在事件结构中可以有颗粒度或粗或细两种描写方式,前者强调对"使"字语义的概括性,后者突出"使"字的词汇特征。实际书面语语料中出现的"使"字句可归纳为两种基本句法格式,但是这两种格式可以在语义上一致性处理为表致使的事件结构。"使得"句可以看做是"使"字句的变体形式,因此,"使"字句事件结构的描写方式也适用于"使得"句的情况。运用新戴维森分析法来描写"使"字句的事件结构,不仅能够准确、规范地刻画出"使"字语义内容及整个"使"字句的句式语义,而且丰富了传统逻辑描写自然语言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字句 事件结构 新戴维森分析法
下载PDF
“从综合到分析”相关概念辨正——以《左传》《战国策》“派遣”义“使”的用法差异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史文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204,共20页
以往有关汉语从综合到分析的研究中,有两组概念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词汇型综合和语用型综合、区别性语义和范畴性语义。《左传》《战国策》中"派遣"义"使"的用法变化证明了区分这两组概念的必要性。"使"... 以往有关汉语从综合到分析的研究中,有两组概念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词汇型综合和语用型综合、区别性语义和范畴性语义。《左传》《战国策》中"派遣"义"使"的用法变化证明了区分这两组概念的必要性。"使"的用法变化显示:(1)古汉语的综合性不但表现在词汇层面,也表现在语用层面。(2)汉语史上既存在区别性语义的从综合到分析,也存在范畴性语义的从综合到分析。(3)《左传》的语言面貌表现出守旧存古的特点,且不同形式之间在使用上存在语体差异。(4)从综合到分析的转变至迟在上古后期的《战国策》时代(公元前1世纪以前)就已显现出来。要之,区分不同类型的综合和分析,对进一步揭示汉语词汇系统演变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进一步认识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分期也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战国策》 从综合到分析 词汇型综合 语用型综合 区别性语义 范畴性语义 使
原文传递
秦汉时期的繇与繇使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松长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22,共3页
通过对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有关繇的词义分析,认为秦汉时期的繇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徭役或苦役,它含有繇使、繇役等多重语义,其中繇使就类似于出公差,秦汉时期的一般官吏随时都有繇使的可能。
关键词 秦汉时期 使
下载PDF
古汉语假设连词“使”的来源及虚化过程 被引量:4
5
作者 郑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6-89,共4页
使令动词"使"常出现在兼语式中,兼语式中"使"的意义主要有三种:命令义、致使义、容许义。这三种意义形成一个意义逐渐虚化、动作义不断减弱的序列,这种语义变化与其处于兼语式的句法环境密切相关。假设连词"使... 使令动词"使"常出现在兼语式中,兼语式中"使"的意义主要有三种:命令义、致使义、容许义。这三种意义形成一个意义逐渐虚化、动作义不断减弱的序列,这种语义变化与其处于兼语式的句法环境密切相关。假设连词"使"是表"容许"义的动词"使"的进一步虚化,它的假设义来自于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连词 使 虚化过程
下载PDF
致使义视角下的“使”字句及其英语表达形式——一项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调查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婧 李福印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1期39-45,共7页
"使"字句是现代汉语典型的致使句式,英语不存在一种单一句式与之完全对应,这给汉英对比研究留下极大探索空间。本文以Talmy的致使义理论为框架考察"使"字句的语义。研究发现:一、现代汉语致使元素"使"可... "使"字句是现代汉语典型的致使句式,英语不存在一种单一句式与之完全对应,这给汉英对比研究留下极大探索空间。本文以Talmy的致使义理论为框架考察"使"字句的语义。研究发现:一、现代汉语致使元素"使"可对应英语中的迂回致使动词make,allow等,也可将致使义词化并入到另一词汇致使动词bend,distort等词中。二、"使"字句多以SVOC句式构建,但英语中可对应的句式有SV(O)C,SVOA,SVP,SV,SVO,SVO+INF.。三、使因事件型是"使"字句最基本的致使义类型,遵循使因事件在前,受因事件在后的语言表征顺序。本文结合TED Speeches平行语料库验证了Talmy致使义理论对汉语"使"字句的适用性,解决了"使"字句和英语当中哪些句式对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表征 使 使”字句 基本致使义类型
原文传递
论“使”字句的句式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董杰 韩志刚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3-566,共4页
根据致使结构理论对"使"字句的表意特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将"使"字句的句式意义概括为:致使者A无意识地引起被使者B的一个不自主的变化C。致使者的无意识性、致果变化的非自主性以及"使"字的弱动力性使得... 根据致使结构理论对"使"字句的表意特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将"使"字句的句式意义概括为:致使者A无意识地引起被使者B的一个不自主的变化C。致使者的无意识性、致果变化的非自主性以及"使"字的弱动力性使得"使"字句体现出客观致使、静态致使的特点,同时"使"字句有较强的书面语色彩。这个分析结果对指导留学生正确掌握"使"字句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字句 使结构 变化 汉语教学
下载PDF
唐至五代时期閤门使的性质及其职能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杜文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2,共8页
閤门使为唐代始置的使职官,掌供奉朝会,承接表章,赞引亲王、宰相、百官、蕃客朝见、辞谢等事。在唐代,閤门使由宦官担任,属于内诸司使之一,五代时期成为内诸使之一,并向阶官化发展,至宋代遂正式成为武官之阶。閤门使与入閤制度对后世影... 閤门使为唐代始置的使职官,掌供奉朝会,承接表章,赞引亲王、宰相、百官、蕃客朝见、辞谢等事。在唐代,閤门使由宦官担任,属于内诸司使之一,五代时期成为内诸使之一,并向阶官化发展,至宋代遂正式成为武官之阶。閤门使与入閤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皆有沿袭,即使有明代亦有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閤门使 内诸司使 内诸使 武官之阶
下载PDF
假设连词“使”的语法化动因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丽 马贝加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1-66,共6页
假设连词"使"产生于先秦,由泛义动词"使"发展而来,经历了"使令动词-泛义动词-假设连词"的演变模式。"使+N+V2"格式中V2所表示事件实现可能性的弱化、事件所在时间的变化以及事件关涉人物的变化... 假设连词"使"产生于先秦,由泛义动词"使"发展而来,经历了"使令动词-泛义动词-假设连词"的演变模式。"使+N+V2"格式中V2所表示事件实现可能性的弱化、事件所在时间的变化以及事件关涉人物的变化是"使"语法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连词 使 泛义动词 语法化
下载PDF
《齐民要术》使令类兼语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颖炜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5,共7页
兼语结构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句法结构,《齐民要术》中使令类兼语结构中的动词"令"、"使"在语义上已有演变,中古汉语使令类兼语结构V1的"致使"义已发展成熟;使令类兼语结构兼语省略在《齐民要术》中极为普遍... 兼语结构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句法结构,《齐民要术》中使令类兼语结构中的动词"令"、"使"在语义上已有演变,中古汉语使令类兼语结构V1的"致使"义已发展成熟;使令类兼语结构兼语省略在《齐民要术》中极为普遍,表现出与其他各个历时阶段使令类兼语结构的不同;《齐民要术》使令类兼语通常指物,且多有形容词作V2;兼语前置句在上古汉语时期就数量趋减,但使令类兼语前置句在《齐民要术》中仍有用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语结构 使令动词 使 《齐民要术》
下载PDF
汉语兼语动词产生于殷商说质疑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文正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145,共6页
通常认为甲骨卜辞中"乎(呼)"、"令"、"使"已经成为兼语动词,但实际上三者都只是普通动词。三者出现于兼语句,只是特殊的语用表现,意义并未虚化。"令"、"使"演变成兼语动词是在春秋... 通常认为甲骨卜辞中"乎(呼)"、"令"、"使"已经成为兼语动词,但实际上三者都只是普通动词。三者出现于兼语句,只是特殊的语用表现,意义并未虚化。"令"、"使"演变成兼语动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乎(呼)"一直到现代都没演变成兼语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语动词 使
下载PDF
关于法藏敦煌藏文文书P.t.1097《官府支出粮食清册》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离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100,共8页
法藏敦煌藏文文书P.t.1097《官府支出粮食清册》应该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当地官府支出粮食等物品的账目记录清单,文书中记载的职官押衙(am va gav)、长史(jang shi,亦可译为长使)、人名ya ya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文书中已出现,并非只是在... 法藏敦煌藏文文书P.t.1097《官府支出粮食清册》应该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当地官府支出粮食等物品的账目记录清单,文书中记载的职官押衙(am va gav)、长史(jang shi,亦可译为长使)、人名ya ya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文书中已出现,并非只是在归义军时期才出现的职官,不能据此将该文书定为归义军时期文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敦煌 押衙 使 人名
下载PDF
孔子“思无邪”之“思”解诂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付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9-102,共4页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其中的"思"字,歧解颇多。然而,无论将"思"解作实词"思想"的类义还是语助词虚词,都没有抓住解读"为政"话语框架下"思无邪&q...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其中的"思"字,歧解颇多。然而,无论将"思"解作实词"思想"的类义还是语助词虚词,都没有抓住解读"为政"话语框架下"思无邪"的要旨。事实上,"思"当解作"使","无邪"的逻辑主语系"闻诗者""歌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思无邪 使
下载PDF
利用英汉平行语料库调查“使”的英译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玉枝 王克非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基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通用英汉平行语料,运用自行编写的检索软件得到以"使"为关键词的汉英平行索引,并应用中国科学院的在线双语句对语料库搜索以"使"为关键词的汉英平行索引。根据这两种语料库得到的索引例子对"... 基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通用英汉平行语料,运用自行编写的检索软件得到以"使"为关键词的汉英平行索引,并应用中国科学院的在线双语句对语料库搜索以"使"为关键词的汉英平行索引。根据这两种语料库得到的索引例子对"使"的各种英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得到了六种新的"使"的翻译方法。在调查分析过程中发现,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新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全面、客观、有效地得到"使"的各种英译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翻译 使 平行语料库
下载PDF
上古文献中“使”字用法考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顺英 《阅江学刊》 2013年第2期137-141,共5页
"使"有两种用法:一是表动词的"役使",是常语;二是表"致使",为连词,分别相当于英语的"enslave"和"cause"。古代文献中表"役使"和表"致使"的"使"都是... "使"有两种用法:一是表动词的"役使",是常语;二是表"致使",为连词,分别相当于英语的"enslave"和"cause"。古代文献中表"役使"和表"致使"的"使"都是动词。汉语中词和句法结构不是一一对应的,这两个不同的意思是由语境赋予的:如果前面是人,施事性比较强,表示主观情况,则表示"役使";如果前面是一种客观情况,是一种行为导致另一种行为发生,则表示"致使"。表"役使"既可以表示动作实现,也可以表示动作没有实现,而表"致使"则表示动作一定实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 使 使 动词 连词
下载PDF
政论语体中“使”字句的使用意图
16
作者 徐燕青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8年第1期79-85,共7页
句式的使用意图,都必须联系上下文语境去考察。"使"字句存在着条件、因果、目的和假设等多种不同的语义关系类型。各种不同语义关系的"使"字句的具体内容都能满足说话人不同的使用需求。使用条件关系的"使&qu... 句式的使用意图,都必须联系上下文语境去考察。"使"字句存在着条件、因果、目的和假设等多种不同的语义关系类型。各种不同语义关系的"使"字句的具体内容都能满足说话人不同的使用需求。使用条件关系的"使"字句,在意图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使用目的和假设关系的"使"字句,有两种意图:有的是以句式的内容得出结论,有的则是把句式内容当作一种理由;而使用因果关系和可然(做法和作用)的"使"字句,其目的则是以句式本身的内容作为得出某种结论的理由或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论语体 使”字句 语义关系 上下文 使用意图
下载PDF
据清华简再谈“行李”之“李”
17
作者 兰碧仙 叶玉英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128-132,共5页
{行李}指使者,在典籍中作“行李”或“行理”。千百年来学者多以通假来解释“李”“理”“使”之间的关系。清华简《系年》{使人}一词写作“■人”,为重新解释“行李”之“李”提供了新的线索。“■”是楚国人为记录{使者}之{使}而造的... {行李}指使者,在典籍中作“行李”或“行理”。千百年来学者多以通假来解释“李”“理”“使”之间的关系。清华简《系年》{使人}一词写作“■人”,为重新解释“行李”之“李”提供了新的线索。“■”是楚国人为记录{使者}之{使}而造的一个部分表意的双声符字,从子,子、来皆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李 使
下载PDF
入唐党项社会变迁四题
18
作者 岳思彤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72,共12页
内迁之前,党项定居放牧、社会组织自下而上层层聚合、好复仇。内迁入唐后,他们转为以游牧为生,其社会开始发生分化。面对顽固的复仇习俗与游离在统治之外的党项部落,"和断"的新型管理方法开始出现,而定难军则通过联姻、授予... 内迁之前,党项定居放牧、社会组织自下而上层层聚合、好复仇。内迁入唐后,他们转为以游牧为生,其社会开始发生分化。面对顽固的复仇习俗与游离在统治之外的党项部落,"和断"的新型管理方法开始出现,而定难军则通过联姻、授予教练使等职,进一步有效地吸纳了游离部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项 唐代 和断使 教练使
原文传递
工具格介詞"使喚"的語法化過程研究
19
作者 劉春卉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115-130,共16页
河南確山方言工具格介詞"使喚"的語法化路徑存在兩種可能:一種跟泌陽方言的"使"一樣是在"使用"義的基礎上通過對連動結構重新分析發展而來,另一種则跟棗莊方言中的"叫"一樣在"役使"... 河南確山方言工具格介詞"使喚"的語法化路徑存在兩種可能:一種跟泌陽方言的"使"一樣是在"使用"義的基礎上通過對連動結構重新分析發展而來,另一種则跟棗莊方言中的"叫"一樣在"役使"義基礎上通過對兼語結構重新分析發展而來."使喚"用作介詞時通常會切合爲單音詞"suan^(33)",它在確山方言中與源自"握持"義動詞的工具格介詞"掌"通常可以互換,但也有些細微差别,差别的產生跟二者語法化爲工具格介詞的語義基礎及其語法化程度密切相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喚" 工具格介詞 語法化 "使" "叫"
原文传递
“使”“令”由使派义到致使义转化的语义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永 赵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16-122,共7页
“使”“令”致使义的用法,是由使派义经使役义发展而来的,其语法化受同一句子结构中另一个谓词和句首名词的影响。共现谓词的弱动作性、状态性、非主动性及非自主性是其重要的促变因素,句首成分施事性的弱化和话题化的增强也促成了这... “使”“令”致使义的用法,是由使派义经使役义发展而来的,其语法化受同一句子结构中另一个谓词和句首名词的影响。共现谓词的弱动作性、状态性、非主动性及非自主性是其重要的促变因素,句首成分施事性的弱化和话题化的增强也促成了这种变化。同时,“使”“令”的语法化还受到自身微观语义的影响。由于句内成分语义条件的变化,“使/令”字句在现代汉语中不再具有使派义和使役义,成为了表致使范畴的典型句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 “令” 使 使 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