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法视野下的预防性自卫 被引量:7
1
作者 易平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08年第1期92-156,共65页
关键词 预防性自卫 国际法规范 国家主权 国际法学 国际惯法 国际社会 正义战争论 正当化 现代国际法
原文传递
学习重在“习” 知识重在“识” 文化重在“化”--谈如何克服高等教育教学若干弊端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德江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29,共3页
如何有效学习,如何对待知识,如何吸纳文化,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的问题,也是高等学校人才质量工程中的基础工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要对这类基本问题认真审视和研究。大学校园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学而不习、知而不识、文而... 如何有效学习,如何对待知识,如何吸纳文化,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的问题,也是高等学校人才质量工程中的基础工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要对这类基本问题认真审视和研究。大学校园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学而不习、知而不识、文而不化的现象,其中学而不习是学习态度和状态问题,知而不识是学习方法和层次问题,文而不化是教育方式和效果问题,这些都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学 教育教学 知识 文化 “化” 高等教育质量 培养人才
原文传递
为“学习”正名——以高中语文学习为例
3
作者 李新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33期17-20,共4页
依《说文解字》,“学,觉悟也”;“习,数飞也”。学习,从字源意义上来说,是通过反复实践不断觉悟,而每一次觉悟都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的语文学习,在许多方面是违背“学习”的本质的。语文,尤其是文言文,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生学会自... 依《说文解字》,“学,觉悟也”;“习,数飞也”。学习,从字源意义上来说,是通过反复实践不断觉悟,而每一次觉悟都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的语文学习,在许多方面是违背“学习”的本质的。语文,尤其是文言文,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生学会自学,是语文学习的理想境界。情境学习和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学习活动,是“习”的重要方面,它们必然会促进“学”的提高,即觉悟的生成。这关乎学生的生命丰富和成长,是语文学习真正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学 情境 活动
下载PDF
《周易·蒙卦》“初筮告”与“初筮吉”辨析
4
作者 晋守亮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0,共7页
传世本《周易》蒙卦卦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中的“告”,帛书《周易》经文与《缪和》以及东汉熹平石经本皆作“吉”,学界对于此处究竟应该是“告”还是“吉”莫衷一是。《周易》卦辞的内容应该符合当时的卜筮制度。考察西周时期... 传世本《周易》蒙卦卦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中的“告”,帛书《周易》经文与《缪和》以及东汉熹平石经本皆作“吉”,学界对于此处究竟应该是“告”还是“吉”莫衷一是。《周易》卦辞的内容应该符合当时的卜筮制度。考察西周时期的卜筮制度可知,当时是可以一事多卜的,并不是“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从出土楚简的记载来看,若初次卜筮不吉,一般会进行祭祷,然后再次卜筮,初次卜筮得吉则不再次卜筮,这正好符合“初筮吉,再三渎,渎则不吉”的意思。“吉”“告”字形相近,存在误抄的可能;古文派为了另出新说而有意把“吉”改成“告”也不无可能;西周的卜筮制度到春秋时已发生变化,随着卜筮制度的转变,“初筮吉,再三渎”变成了“初筮告,再三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卦 初筮告 初筮吉 旅占 恒贞吉
原文传递
“学而时习之”发微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晨捷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9,共8页
大率而言,“学而时习之”章可以涵括《论语》乃至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学”不仅有其内容与目标上的指向,也强调了主体的生成性与开放性;“习”当训为“践习”以凸显其实践性;“时”则训为“适时”,指向“超越性”层面,关涉儒家天命观... 大率而言,“学而时习之”章可以涵括《论语》乃至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学”不仅有其内容与目标上的指向,也强调了主体的生成性与开放性;“习”当训为“践习”以凸显其实践性;“时”则训为“适时”,指向“超越性”层面,关涉儒家天命观与君子的自我定位;“说”乃理想状态下君子德性完善并与天道契合无间的心理感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两句则分别指君子在“达”、“穷”时的态度与持守。藉由“时”对“学”与“习”的贯通与提升,“学而时习之”遂活转成内圣外王相统贯、性命天道融于一的圆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君子
原文传递
浅议孔子和老子的人性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秀玉 《管子学刊》 2001年第4期39-41,共3页
不管是孔子还是老子 ,因对人性的看法各异 ,从而导致不同的治国主张。一个着眼于后天的“习” ,主张用“仁内礼外”兼治的方法来达到政治清明 ;一个则认为人性素朴自然 ,统治者当效法天道“无为而治”。但二人有一个共同之处 :都以各自... 不管是孔子还是老子 ,因对人性的看法各异 ,从而导致不同的治国主张。一个着眼于后天的“习” ,主张用“仁内礼外”兼治的方法来达到政治清明 ;一个则认为人性素朴自然 ,统治者当效法天道“无为而治”。但二人有一个共同之处 :都以各自的人性论作为其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老子 政治思想 "无为而治" 天人关系
下载PDF
《论语》中的“学”“习”观 被引量:4
7
作者 汤洪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107,共7页
《论语》"学而时习之"其实是"学"、"习"这两种意思既有区别、但又密切相关的人类知识增进行为的充实表达,其外延远超过今天双音节合成词基础上形成的"学习"一词。《论语》中大量使用到"学... 《论语》"学而时习之"其实是"学"、"习"这两种意思既有区别、但又密切相关的人类知识增进行为的充实表达,其外延远超过今天双音节合成词基础上形成的"学习"一词。《论语》中大量使用到"学"和"习","学"为强调对典籍的理解与吸收,"习"则强调在实践中去检验印证,故"学习"其义应为"学习并实践"。不独《论语》,先秦其他典籍所载"学习"一语其情况与《论语》相同,"学"与"习"皆有严格区分。但是,汉代以后随着汉语词汇构成规律的变化,诸如《史记》、《东观汉记》、《后汉书》等典籍所载"学习"一语,已由先秦两个意义递进的单音节词组,演变为双音并列式合成词,从而导致"学习"词义的缩小。还原"学习"在《论语》中的本义,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振兴以及建构终身学习型社会或将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 践行
原文传递
孔子“性相近”说的历史诠释与思想新论
8
作者 任蜜林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42,共11页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论语》记载孔子人性论思想的直接材料。历代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诠释,这些诠释虽然都掺杂了时代和解释者本人等方面的因素,但也从某些方面揭示了“性相近”说的某些内涵,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性相近”说有着重...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论语》记载孔子人性论思想的直接材料。历代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诠释,这些诠释虽然都掺杂了时代和解释者本人等方面的因素,但也从某些方面揭示了“性相近”说的某些内涵,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性相近”说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当然,要真正理解“性相近”说,除了历史诠释外,我们还需要结合《论语》和其他相关材料。从《论语》及相关材料来看,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人性的先天情感和后天学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孔子看来,人一出生就处于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政治关系之下。这种关系首先表现为家庭关系,这说明人天生就具有孝悌等情感,这也是实现仁的前提和基础;但仅仅具有这种先天情感还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成就自身、完善自身、实现仁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相近 历史诠释
下载PDF
高职计算机编程实训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9
作者 刘华 《广西教育》 2023年第27期157-160,164,共5页
本文探究高职计算机编程实训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Web编程实训课教学现状,阐明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模式,阐述教学实践过程,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为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翻转课堂 Web编程实训 自主学 团队协作
下载PDF
《论语》开篇发覆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瑞来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110,共7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这三句平直易解的话,由于缺失具体语境,在孔子身后的数千年间,语义泛化,被加以最通俗、最一般的解释。学就是学习,习就是温习或复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这三句平直易解的话,由于缺失具体语境,在孔子身后的数千年间,语义泛化,被加以最通俗、最一般的解释。学就是学习,习就是温习或复习。由此也产生了"学习"一词。并且,"不亦乐乎"也化为习用的成语,"有朋自远方来"也成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友人的套话。本文运用本证式的语句互见法,以《论语》证《论语》,首先对这三句话的几个关键词进行了考证。考证结果认为,"学"字,大多是指为了干政"复礼"而进行的学习,"习"是演习与实践之意,"时"则是"适时"之意。又根据前人的训释,将"朋"解为"众"。与上述考证结果相应,笔者还从《论语.子路》篇所云"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一句发现了理解《论语》开篇语境的密码。这就是"问政"的"政"字。关于这句话与《论语》开篇的联系,历来无人揭示,因而也就无法准确把握《论语》开篇的语境。由于这一发现,《论语》开篇豁然开朗,孔子说这句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对为政者言为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墨子 管子
下载PDF
孔子人性论新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志强 王功龙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64,共4页
人性论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孔子作为儒家思想开创者,他的人性论思想到底是性善、性恶、中性等,学者们有着诸多不同的看法。从语言文字本身出发,并结合新近出土的儒家文献,可以看出:孔子对人性的看法是中性的,《论语》中出... 人性论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孔子作为儒家思想开创者,他的人性论思想到底是性善、性恶、中性等,学者们有着诸多不同的看法。从语言文字本身出发,并结合新近出土的儒家文献,可以看出:孔子对人性的看法是中性的,《论语》中出现的两个"性"字,分别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无善恶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善 性恶 天道
下载PDF
试论刘勰对风格理论的贡献——《文心雕龙·体性》札记
12
作者 陈平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90-395,共6页
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对前人风格理论有两个发展 ,一是对风格理论的形成 ,通过才、气、学、习四方面 ,作出了比前人更为深入的论述 ;二是首次提出了风格的分类理论 ,对于风格的整体把握以及提倡风格的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 ,并对后代产生了... 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对前人风格理论有两个发展 ,一是对风格理论的形成 ,通过才、气、学、习四方面 ,作出了比前人更为深入的论述 ;二是首次提出了风格的分类理论 ,对于风格的整体把握以及提倡风格的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 ,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风格理论 分类 《文心雕龙·体性》
下载PDF
“性近习远”说与十七世纪的儒学嬗变——论“习”之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叙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34,共7页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章是儒家人性思想的活水源头。明清儒者重释此章,作为性一元论挑战性二元论的原典依据,以习恶说取代气恶说——探究恶之来源问题,由此突显"习"在人性论上的重要意义。从"...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章是儒家人性思想的活水源头。明清儒者重释此章,作为性一元论挑战性二元论的原典依据,以习恶说取代气恶说——探究恶之来源问题,由此突显"习"在人性论上的重要意义。从"性近习远"章管窥这一思想嬗变,考察"性近习远"说地位的升降以及其中"习"论之走向,不仅有助于厘清17世纪宗孔反朱思潮的发展脉络,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儒学向重习、重工夫、重人为实践方向转折的内在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近远”章儒学嬗变
原文传递
“讲武”与“习武”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林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5-76,112,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阐明了"讲"和"习"具有相同的词义特点:"反复多次",并且都与武事相关。"讲"和"习"在"练习"义位上构成了同义关系,使得它们能够构成这个意义上的词组,并逐渐... 本文通过分析,阐明了"讲"和"习"具有相同的词义特点:"反复多次",并且都与武事相关。"讲"和"习"在"练习"义位上构成了同义关系,使得它们能够构成这个意义上的词组,并逐渐凝聚成同义复合词。因为"讲"包括了言和行两方面的行为,而"习"针对的是行动,所以排列的顺序是"讲+习"。从经传中的使用来看,复合词"讲习"舍去了其语素"讲"与"习"的其它特点,只抓住了"反复演习"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特点 武事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稀”——以后套话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开昌 《河套学院论坛》 2011年第3期29-33,共5页
后套话在内蒙古西部方言中有一定的代表性。程度副词是副词中比较活跃的一类,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稀"具有丰富的组合功能、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比其它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稀"更有特色。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内蒙古西... 后套话在内蒙古西部方言中有一定的代表性。程度副词是副词中比较活跃的一类,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稀"具有丰富的组合功能、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比其它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稀"更有特色。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内蒙古西部方言中的程度副词"[ iε](入声)"应该写成"稀"而绝对不是"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方言 后套话 程度副词
原文传递
走出教学误区 培养数字素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应宏 《安徽教育》 2004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教学误区 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方法 智力因素 思维过程 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思维活动 思维方向 变式
原文传递
马一浮与西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聪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53,158,共11页
马一浮一般被认为精通多国语言、泛滥西学而后归宗儒家。但据资料显示,马一浮对外文的掌握远谈不上“精通”,对于西学也未达登堂入室之境。“学贯中西”之誉之于马一浮,很可能只是出于后学之附会或以讹传讹。马一浮对西学的轻蔑乃至敌视... 马一浮一般被认为精通多国语言、泛滥西学而后归宗儒家。但据资料显示,马一浮对外文的掌握远谈不上“精通”,对于西学也未达登堂入室之境。“学贯中西”之誉之于马一浮,很可能只是出于后学之附会或以讹传讹。马一浮对西学的轻蔑乃至敌视,与其对西学理解之局限性、片面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西学 外文 “性” “六艺”
原文传递
由“预习”向“预学”转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希希 《小学语文》 2015年第6期21-25,共5页
“预习”和“预学”仅一字之差,“习”与“学”又是近义词,但两者之间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从构字角度看:习,重也,古文字“ ”,有着不断反复练习之意,底部的太阳,表示“习”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勤奋与刻苦,上面一只飞鸟,表... “预习”和“预学”仅一字之差,“习”与“学”又是近义词,但两者之间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从构字角度看:习,重也,古文字“ ”,有着不断反复练习之意,底部的太阳,表示“习”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勤奋与刻苦,上面一只飞鸟,表示练的是一种技巧,是个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行为 近义词 “学” 古文字 刻苦
下载PDF
试探有效的英语语法复习课教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耀武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57,共2页
一、当前英语语法复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怎样上好英语语法复习课,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语法复习课如果上不好,往往会变成旧课的重复,或者是新课的再版.这不仅不能发挥语法复习课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而降低学习兴趣。复... 一、当前英语语法复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怎样上好英语语法复习课,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语法复习课如果上不好,往往会变成旧课的重复,或者是新课的再版.这不仅不能发挥语法复习课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而降低学习兴趣。复习课重在“习”上。要在重温的过程中,把已获得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纳、概括.使知识更系统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教学 英语语法 教学存在 语法复 兴趣 知识 系统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