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与自然——试从生态批评角度管窥《蝇王》 |
王育烽
|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
2009 |
10
|
|
2
|
人性恶神话的建构——《蝇王》在新时期中国的主题研究与接受 |
张和龙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
2002 |
10
|
|
3
|
论《鲁宾逊漂流记》和《蝇王》中的女性缺席 |
段汉武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 |
5
|
|
4
|
童贞的泯灭——评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对人性阴暗面的披露 |
魏颖超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0 |
8
|
|
5
|
理性为什么被邪恶击败?——读戈尔丁的《蝇王》 |
阮炜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3 |
8
|
|
6
|
天真的神话:《鲁滨孙飘流记》、《珊瑚岛》和《蝇王》比较研究 |
陈光明
郝涂根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6
|
|
7
|
《蝇王》中人物的象征意义 |
吴华兰
|
《琼州学院学报》
|
2010 |
8
|
|
8
|
此处无声胜有声——为《蝇王》中女性缺席正名 |
于开颜
朱利娟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5
|
|
9
|
时间艺术中的空间艺术--评《蝇王》的空间美 |
薛敏
张中载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0
|
《蝇王》之弗洛伊德解读 |
肖滨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1
|
《蝇王》:海岛文学实验与生态寓言 |
李道全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7
|
|
12
|
两部孤岛小说两种人性内涵——《蝇王》和《珊瑚岛》中猎猪场景的文体学比较分析 |
肖霞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3 |
4
|
|
13
|
论《蝇王》对《圣经》的逆向化用 |
陈静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4
|
试论《蝇王》神话原型体系的建构 |
王晓梅
李晓灵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9 |
6
|
|
15
|
象征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 |
李风侠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 |
6
|
|
16
|
从《鲁滨逊漂流记》和《蝇王》看英国荒岛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元素 |
朱彦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9 |
5
|
|
17
|
《蝇王》中的游戏与三重人格 |
刘蓉
|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
2006 |
1
|
|
18
|
英国荒岛文学的发展源流——《鲁滨逊漂流记》与《蝇王》的比较研究 |
王波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5
|
|
19
|
社会发展与荒岛文学的解读 |
陈雪峰
|
《菏泽学院学报》
|
2003 |
3
|
|
20
|
燃烧的方舟——从《蝇王》看戈尔丁的人类生存境况观 |
陈静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