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与自然——试从生态批评角度管窥《蝇王》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育烽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08-112,共5页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关系为切入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新兴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要旨,解读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名著《蝇王》。指出戈尔丁在小说中通过对荒岛美景、孩子回归自然以及荒岛残忍暴行的刻画,表达了其向往回归大...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关系为切入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新兴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要旨,解读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名著《蝇王》。指出戈尔丁在小说中通过对荒岛美景、孩子回归自然以及荒岛残忍暴行的刻画,表达了其向往回归大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自然 文明 冲突 生态思想
下载PDF
人性恶神话的建构——《蝇王》在新时期中国的主题研究与接受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和龙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2年第3期52-63,共12页
从新时期开始,人们对<蝇王>的主题阐释与接受构成了一个人性恶的神话.本文认为,接受语境与译介者的"接受屏幕"决定了<蝇王>接受的主题取向,而这种取向也成了新时期以来文学接受者难以突破的先在结构.这部小说出版... 从新时期开始,人们对<蝇王>的主题阐释与接受构成了一个人性恶的神话.本文认为,接受语境与译介者的"接受屏幕"决定了<蝇王>接受的主题取向,而这种取向也成了新时期以来文学接受者难以突破的先在结构.这部小说出版快50年了,应该是接受者突破神话的时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神话 主题取向 译介 文学接受 主题研究 个人性 应该 人性恶 建构
原文传递
论《鲁宾逊漂流记》和《蝇王》中的女性缺席 被引量:5
3
作者 段汉武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4-37,103,共5页
文章运用了文化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鲁宾逊漂流记》和《蝇王》中女性缺席的现象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评析,认为作品中女性的缺席不仅体现着笛福和戈尔丁不同的女性观,而且体现了孤岛文学特征,深化了主题意义,使人物形象得到了... 文章运用了文化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鲁宾逊漂流记》和《蝇王》中女性缺席的现象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评析,认为作品中女性的缺席不仅体现着笛福和戈尔丁不同的女性观,而且体现了孤岛文学特征,深化了主题意义,使人物形象得到了更为生动的塑造,并构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叙述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宾逊漂流记》 蝇王》 女性缺席
下载PDF
童贞的泯灭——评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对人性阴暗面的披露 被引量:8
4
作者 魏颖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86-89,共4页
威廉·戈尔丁是当代英国著名作家, 198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以其犀利的文笔、诗歌般的叙述风格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著称。通过对其最著名的小说《蝇王》进行文本分析, 可以探讨其主人公———一群学龄前的男童是... 威廉·戈尔丁是当代英国著名作家, 198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以其犀利的文笔、诗歌般的叙述风格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著称。通过对其最著名的小说《蝇王》进行文本分析, 可以探讨其主人公———一群学龄前的男童是如何在没有法律与文明制约的状况下做出邪恶残忍的行为并表现出兽性和嗜血性的可悲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威廉·戈尔丁 英国小说 <<蝇王>>
下载PDF
理性为什么被邪恶击败?——读戈尔丁的《蝇王》 被引量:8
5
作者 阮炜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28-38,共11页
《蝇王》自1954年发表以来,大多数有关评论集中讨论了该书的性恶论及其对现代世界的哲学、社会和政治含义。本文在进一步探讨《蝇王》的性恶论主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的理性和赎救主题,指出被一般评论所忽视的人物形象西蒙不仅是一... 《蝇王》自1954年发表以来,大多数有关评论集中讨论了该书的性恶论及其对现代世界的哲学、社会和政治含义。本文在进一步探讨《蝇王》的性恶论主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的理性和赎救主题,指出被一般评论所忽视的人物形象西蒙不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救世主形象,而且这一形象蕴含着现代人理性的泯灭和理想人格的隐退乃至消逝;《蝇王》的根本寓义并不在于人性邪恶的本身,而在于同邪恶抗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蒙 《蝇王》 性恶论
下载PDF
天真的神话:《鲁滨孙飘流记》、《珊瑚岛》和《蝇王》比较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光明 郝涂根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9-73,共5页
《蝇王》、《珊瑚岛》和《鲁滨孙飘流记》这三部小说出自不同的时代,但作者都将主人公置于孤岛上。巴兰坦笔下的人物本性善良,而笛福和戈尔丁笔下的人物都知道邪恶生存于自身。《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颂扬了个人的创造... 《蝇王》、《珊瑚岛》和《鲁滨孙飘流记》这三部小说出自不同的时代,但作者都将主人公置于孤岛上。巴兰坦笔下的人物本性善良,而笛福和戈尔丁笔下的人物都知道邪恶生存于自身。《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颂扬了个人的创造力及其对上帝的信赖;《珊瑚岛》以一个传奇故事表现了大英帝国的社会精神风貌,旨在为儿童提供教育和娱乐;《蝇王》则是一部寓言,它将儿童世界作为成人世界的缩影给展示出来,从而打破了天真的神话,将人们带回到被巴兰坦置于"另类"和被笛福过分简单化的邪恶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珊瑚岛》 《鲁滨孙飘流记》 比较
下载PDF
《蝇王》中人物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华兰 《琼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1-72,共2页
《蝇王》赋予不同人物以不同的象征意义,使其从不同的角度服务于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 威廉·戈尔丁 蝇王 象征意义
下载PDF
此处无声胜有声——为《蝇王》中女性缺席正名 被引量:5
8
作者 于开颜 朱利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48-551,共4页
《蝇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也是二战后世界文坛颇有份量的一部小说。小说因女性角色缺席而历来颇受争议。女性缺席实际上是英国荒岛文学的一大传统,《蝇王》并未冒天下之大不韪。小说所表现的主题—... 《蝇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也是二战后世界文坛颇有份量的一部小说。小说因女性角色缺席而历来颇受争议。女性缺席实际上是英国荒岛文学的一大传统,《蝇王》并未冒天下之大不韪。小说所表现的主题——人性之恶——也为女性缺席留取了可商榷的空间,而小说结尾则从另外一个侧面暗示了女性缺席只是表面现象:正是女性缺席突出了其在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女性缺席 人性 脱衣求真
下载PDF
时间艺术中的空间艺术--评《蝇王》的空间美 被引量:8
9
作者 薛敏 张中载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4,共4页
通过分析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中光线、阴影和色彩的描述,阐述绘画中光、影、色彩等因素对小说空间建构的作用。丰富的光影与色彩描述不仅体现了小说的空间美,也进一步论证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关系,并极大... 通过分析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中光线、阴影和色彩的描述,阐述绘画中光、影、色彩等因素对小说空间建构的作用。丰富的光影与色彩描述不仅体现了小说的空间美,也进一步论证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关系,并极大地刺激了读者的感官,使小说的场景和情节更具有视觉感和画面感,不仅体现了时间艺术,也体现了空间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 色彩 《蝇王》 时间艺术 空间艺术
原文传递
《蝇王》之弗洛伊德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滨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54-156,共3页
《蝇王》是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被称为现代寓言。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分析,提供了新的诠释角度。揭示了小说“人性恶”的主题。
关键词 《蝇王》 威廉·戈尔丁 弗洛伊德 人性
下载PDF
《蝇王》:海岛文学实验与生态寓言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道全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29-133,共5页
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经典小说《蝇王》,重新阐释戈尔丁的海岛文学实验。有别于以往的海岛叙事,戈尔丁关注海岛的命运,传递了强烈的生态关怀。然而长期以来,小说中"在场"的海岛遭受忽略,或是被视为"荒岛",这无... 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经典小说《蝇王》,重新阐释戈尔丁的海岛文学实验。有别于以往的海岛叙事,戈尔丁关注海岛的命运,传递了强烈的生态关怀。然而长期以来,小说中"在场"的海岛遭受忽略,或是被视为"荒岛",这无疑归咎为"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无意识"的作祟。借由海岛文学实验,小说《蝇王》以生态寓言的形式,清晰地呈现了漠视生态责任的危害,要求反思和重构人类自身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威廉·戈尔丁 生态批评 海岛 环境无意识
下载PDF
两部孤岛小说两种人性内涵——《蝇王》和《珊瑚岛》中猎猪场景的文体学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霞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0-43,共4页
《蝇王》和《珊瑚岛》所讲述的故事同样发生在与世隔绝的海岛上 ,同样由未成年人做主人公 ,甚至有些名字都相同。但是由于作家要传达的人性概念截然相反 ,一种是积极乐观、独立高尚 ,另一种是充斥争斗杀戮、沉重邪恶 ,而且《蝇王》的作... 《蝇王》和《珊瑚岛》所讲述的故事同样发生在与世隔绝的海岛上 ,同样由未成年人做主人公 ,甚至有些名字都相同。但是由于作家要传达的人性概念截然相反 ,一种是积极乐观、独立高尚 ,另一种是充斥争斗杀戮、沉重邪恶 ,而且《蝇王》的作者戈尔丁又着意在自己的小说里用名字、用情节、用结局、用语言组成一幅幅与《珊瑚岛》相对立的画面。用文体学方法 ,详细分析两部小说中描述相似情节的语言 ,体验作者意图在语言中实现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珊瑚岛》 人性 文体分析 孤岛小说
下载PDF
论《蝇王》对《圣经》的逆向化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静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126,共4页
《蝇王》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本文将《蝇王》的主题、人物塑造与《圣经》进行对比研究,从小说题目、儿童的本性以及耶稣形象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该小说对《圣经》的逆向化用以及通过这一表现手法所达到的深化主题的艺... 《蝇王》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本文将《蝇王》的主题、人物塑造与《圣经》进行对比研究,从小说题目、儿童的本性以及耶稣形象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该小说对《圣经》的逆向化用以及通过这一表现手法所达到的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圣经》 逆向化用
下载PDF
试论《蝇王》神话原型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晓梅 李晓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9-83,共5页
《蝇王》是戈尔丁精心打造的具有现代神话特质的、典型的原型文本。鉴于《蝇王》原型研究多拘泥于人物原型,单一、肤浅的沉闷状况,要想深化《蝇王》的原型研究,就必须全面建构《蝇王》的原型体系。本文认为,《蝇王》作为一个带有典型神... 《蝇王》是戈尔丁精心打造的具有现代神话特质的、典型的原型文本。鉴于《蝇王》原型研究多拘泥于人物原型,单一、肤浅的沉闷状况,要想深化《蝇王》的原型研究,就必须全面建构《蝇王》的原型体系。本文认为,《蝇王》作为一个带有典型神话原型特质的文本,它以主题原型为目的、以人物原型为中心,以情节原型、场景原型、象征原型、意象原型等为主体,互为因果,互相映照,从而建构了一个基督文化与希腊神话基础上灵光四射的原型王国,这是《蝇王》的真正价值和魅力所在,也是戈尔丁人性追问和人类命运忧患的灵魂故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原型 原型体系 威廉·戈尔丁 神话 建构 阐释
下载PDF
象征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风侠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1-64,共4页
在现代寓言小说《蝇王》中,戈尔丁大量地、多层次地、动态地使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象征的叠加组合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从实物、人物和事件三个方面,对象征手法在该小说中的运用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蝇王》 象征 理性 邪恶
下载PDF
从《鲁滨逊漂流记》和《蝇王》看英国荒岛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元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彦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96-100,共5页
英伦三岛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荒岛文学。在这些以荒岛为题材的作品中,主人公因种种特殊的原因而被迫流落孤岛,继而展开一系列神秘离奇或是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其中,《鲁滨逊漂流记》和《蝇王》这两部作品可谓... 英伦三岛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荒岛文学。在这些以荒岛为题材的作品中,主人公因种种特殊的原因而被迫流落孤岛,继而展开一系列神秘离奇或是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其中,《鲁滨逊漂流记》和《蝇王》这两部作品可谓是影响最大。在这两部小说中,那些看似远离人间烟火的荒岛情节背后却都折射出鲜明的时代风貌和特征,体现出深刻的现实意义。荒岛,非但不是作家寻求逃避社会现实的处所,相反地,它们恰恰是作家藉以抒发对时代深沉思考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滨逊漂流记》 《蝇王》 荒岛文学 现实主义
下载PDF
《蝇王》中的游戏与三重人格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蓉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620-623,共4页
小说《蝇王》以“孩子”作为主人公,选择“孤岛”作为孩子们的活动场景,通过浪漫手法演绎“生存与拯救”的话题。“游戏”与“猎杀”成为孩子们的主要活动,通过寓言般的故事揭示了作者对人类文明的质疑,对文明的脆弱的遗憾,对人性缺陷... 小说《蝇王》以“孩子”作为主人公,选择“孤岛”作为孩子们的活动场景,通过浪漫手法演绎“生存与拯救”的话题。“游戏”与“猎杀”成为孩子们的主要活动,通过寓言般的故事揭示了作者对人类文明的质疑,对文明的脆弱的遗憾,对人性缺陷的痛惜,为认识人的本性敲响了警钟。文章试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探讨“游戏”在《蝇王》中的作用,以期为小说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游戏 三重人格 人类文明
下载PDF
英国荒岛文学的发展源流——《鲁滨逊漂流记》与《蝇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波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81-84,共4页
《鲁滨逊漂流记》和《蝇王》是英国荒岛文学在不同时期的两部代表作。前者开创了荒岛文学的基本模式,但不同的时代特点导致后者在沿袭这一模式基本框架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叛逆"。因此,研究《蝇王》对《鲁滨逊漂流记》在创... 《鲁滨逊漂流记》和《蝇王》是英国荒岛文学在不同时期的两部代表作。前者开创了荒岛文学的基本模式,但不同的时代特点导致后者在沿袭这一模式基本框架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叛逆"。因此,研究《蝇王》对《鲁滨逊漂流记》在创作模式上的传承之"流"及在主题、写作手法、女性意识等方面的"叛逆"之"源",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英国荒岛文学的发展历程及英国社会文明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荒岛文学 《鲁滨逊漂流记》 《蝇王》
下载PDF
社会发展与荒岛文学的解读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雪峰 《菏泽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9-31,28,共4页
本文对荒岛文学《蝇王》和《鲁宾逊漂流记》进行分析,将人类的乐观与悲观态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揭示出无论是人性善恶,都是立体社会的一面;同时对《蝇王》象征体系中的几个典型加以分析,指出人类把握自身的重要性。
关键词 <蝇王> <鲁宾逊漂流记> 荒岛文学 社会发展 人类
下载PDF
燃烧的方舟——从《蝇王》看戈尔丁的人类生存境况观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63,共6页
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是一部探索人性的哲理性小说。戈尔丁认为人类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正是这种兽性在一定的环境下会使人失去理性,会导致残酷野蛮的杀戮。从恶、理性、暴力以及救赎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戈尔丁关... 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是一部探索人性的哲理性小说。戈尔丁认为人类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正是这种兽性在一定的环境下会使人失去理性,会导致残酷野蛮的杀戮。从恶、理性、暴力以及救赎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戈尔丁关于人类生存境况的观点,启发人们思考人类的前途,确保人类社会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戈尔丁 《蝇王》 理性 暴力 救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