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处理原油防蜡降黏的机理 被引量:16
1
作者 马秀波 郑海霞 +1 位作者 尹教建 尹玉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50-52,共3页
分析了磁场对分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影响,认为磁场可以影响分子的极化率和分子间的色散作用;均匀磁场可以使抗磁性分子间的色散作用增强.据此结论,结合色散力的性质,从理论上给出了磁处理原油防蜡、降黏的机理,即磁处理原油产生防蜡降黏... 分析了磁场对分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影响,认为磁场可以影响分子的极化率和分子间的色散作用;均匀磁场可以使抗磁性分子间的色散作用增强.据此结论,结合色散力的性质,从理论上给出了磁处理原油防蜡、降黏的机理,即磁处理原油产生防蜡降黏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磁场对蜡晶分子间的色散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色散力 磁防蜡 磁降黏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我国服务业集聚空间格局的重塑——基于区域与行业异质性的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纪玉俊 韦晨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4,共14页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塑服务业集聚空间格局的重要力量。从集聚力和分散力视角并结合技术成本约束,构建数字经济影响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进而从区域、行业以及双重异质性方面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异质性下...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塑服务业集聚空间格局的重要力量。从集聚力和分散力视角并结合技术成本约束,构建数字经济影响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进而从区域、行业以及双重异质性方面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异质性下,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东部、南方、北方地区的服务业集聚水平,而对中西部地区服务业集聚水平的作用为负;行业异质性下,数字经济与消费性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而与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存在显著负向关系;双重异质性下,区域和行业的交互特征使数字经济对相应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呈现出较大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需求赋能和创新赋能影响了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格局,这一影响的异质性与行业对需求和创新的偏好相关。据此提出,在通过数字经济的需求和创新赋能效应助力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格局优化时,政府也须着力改善地区间的“数字鸿沟”问题,进而缩小数字经济下服务业集聚效益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服务业集聚 集聚力 分散力 产业布局 技术约束
下载PDF
原油-CO_(2)相互作用机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3
作者 李建山 高浩 +2 位作者 鄢长灏 王石头 王亮亮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CO_(2)的众多驱油机理已经被广泛认同,但受油藏因素影响,不同油藏条件下CO_(2)驱的效果差异较大。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CO_(2)与原油的微观相互作用机理,明确不同油藏条件下CO_(2)的驱油方式,最大限度挖潜CO_(2)驱的潜力。利用分子... CO_(2)的众多驱油机理已经被广泛认同,但受油藏因素影响,不同油藏条件下CO_(2)驱的效果差异较大。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CO_(2)与原油的微观相互作用机理,明确不同油藏条件下CO_(2)的驱油方式,最大限度挖潜CO_(2)驱的潜力。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组分、温度、压力对油滴-CO_(2)相互作用的影响。求取动力学参数,量化表征油滴-CO_(2)间的相互作用,厘清了不同条件下二者的微观相互作用规律。模拟结果显示,色散力是主导CO_(2)-烷烃分子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能,二者相互作用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CO_(2)分子克服烷烃分子间的位阻作用向油滴内部溶解扩散,二是CO_(2)分子对油滴外层分子的萃取吸引作用。随着烷烃分子链长减小、温度降低和压力增加,油滴溶解度参数和CO_(2)配位数增加,油滴外层分子的弯曲度减小,二者的相互作用增强。研究结果认为,在温度较低、压力较高的轻质和中轻质油藏中,应尽可能地实现CO_(2)混相驱和近混相驱,在温度较高、压力较低的中质和重质油藏中,应充分发挥CO_(2)非混相驱的溶解降黏、膨胀原油体积和补充能量的优势。研究结果能够为室内研究和现场实施CO_(2)驱油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油 微观作用机理 分子动力学模拟 色散能 溶解扩散
下载PDF
粘胶基活性炭纤维湿氧化改性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登峰 曾向东 +3 位作者 鹿雯 杨丽莉 王盼盼 高志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为了研究粘胶基活性炭纤维(ACFs)湿氧化改性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H2O2湿氧化改性ACFs结构性质和表面化学性质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原样,改性ACFs的微孔孔容和表面积等结构参数均有所增大,从... 为了研究粘胶基活性炭纤维(ACFs)湿氧化改性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H2O2湿氧化改性ACFs结构性质和表面化学性质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原样,改性ACFs的微孔孔容和表面积等结构参数均有所增大,从而有利于吸附甲苯.不同浓度的改性ACFs样品具有相似的结构性质和不同的表面化学性质;随着H2O2浸渍浓度的提高,ACFs表面CO型含氧基团含量递减且有利于吸附甲苯;CO2型含氧基团含量递增且不利于吸附甲苯;整体上,ACFs表面含氧基团(包括CO型和CO2型基团)总量的增多不利于甲苯吸附.ACFs与甲苯分子之间π-π色散力作用是影响湿氧化改性后ACFs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基活性炭纤维 湿氧化 甲苯 表面化学性质 π-π色散力
下载PDF
基于磁场磁核分析的原油防蜡降粘机理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伟伟 董惠娟 +3 位作者 李广鑫 王武义 张广玉 杨淑琴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0-633,共4页
介绍了含蜡原油空间三维网状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磁场对石蜡磁性核的作用,研究了原油磁处理防蜡、降粘技术机理,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磁场作用下石蜡磁性核按能级规则取向排列,并绕磁场进动,改变了原油中石蜡的结晶过程,可... 介绍了含蜡原油空间三维网状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磁场对石蜡磁性核的作用,研究了原油磁处理防蜡、降粘技术机理,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磁场作用下石蜡磁性核按能级规则取向排列,并绕磁场进动,改变了原油中石蜡的结晶过程,可以有效防止蜡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使石蜡结晶成核半径减小,结晶释放潜热增多,产生防蜡降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处理 防蜡降粘 磁性核 磁核分析 三维网状结构 色散力
下载PDF
城市经济学的一些理论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安虎森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64,共11页
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的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城市形成、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社会结构问题。城市就是聚集力与分散力实现均衡时的空间状态。与人口聚集有关的聚集经济机制包括共享、匹配和学习,其共同特点是形成收益递增的生产... 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的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城市形成、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社会结构问题。城市就是聚集力与分散力实现均衡时的空间状态。与人口聚集有关的聚集经济机制包括共享、匹配和学习,其共同特点是形成收益递增的生产函数。如果城市人口规模大,那么消费者要支付的土地成本和通勤成本就大,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分散力。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这种聚集力和分散力,促使形成不同规模的城市以及不同类型的城市。如果从部门专业化角度解释城市体系,经济系统的专业化部门规模收益递增强度很大,城市数量少规模大;通勤成本很大,城市的规模小数量大。如果从劳动力技能的不同组合来解释城市体系,那么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外部性、学习的外部性以及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互补促使形成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力 分散力 城市成本 城市系统
下载PDF
色散作用能的推导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英彦 温传庚 赵宝明 《大学物理》 1998年第3期8-11,共4页
对两个振动频率与极化系数不同的三维振子的色散作用能给出了一种简明的推导.
关键词 色散力 色散相互作用能 能维振子 固体物理
下载PDF
造型粉制备的黏结理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彦红 张树海 《山西化工》 2008年第2期30-31,52,共3页
分析了炸药晶体和高分子黏结剂的特点,针对黏结剂分子和炸药分子所形成的不同黏结界面,提出了多种黏结理论。
关键词 造型粉 黏结吸附 扩散 色散力 取向力 诱导力
下载PDF
黔北页岩对CH_4、N_2、CO_2的吸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培 李希建 +1 位作者 刘尚平 尹鑫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61-63,共3页
页岩气主要成分为CH_4和N_2,驱替CH_4的首选气体为CO_2。为了获取黔北页岩对CH_4、N_2和CO_2的吸附特性数据,选取凤参1井样品在不同温度与压力下进行吸附实验,并进行吸附力计算。研究黔北页岩对CH_4、N_2和CO_2的吸附特性对页岩气资源... 页岩气主要成分为CH_4和N_2,驱替CH_4的首选气体为CO_2。为了获取黔北页岩对CH_4、N_2和CO_2的吸附特性数据,选取凤参1井样品在不同温度与压力下进行吸附实验,并进行吸附力计算。研究黔北页岩对CH_4、N_2和CO_2的吸附特性对页岩气资源评价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吸附 色散力 吸附曲线
下载PDF
Influence of Rare Earth Composite Phosphate on Surface Free Energy of Ceramic Glaze
10
作者 张晋 梁金生 +3 位作者 欧秀芹 王丽娟 李计元 彭引民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S1期156-159,共4页
Rare earth composite phosphate (RECP) was doped into the ceramic glazes. The contact angle and surface free energy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OCA-30 automatism contact angle test system. Through studied the influence o... Rare earth composite phosphate (RECP) was doped into the ceramic glazes. The contact angle and surface free energy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OCA-30 automatism contact angle test system. Through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RECP on the surface free energy of ceramic glaze and movement modality of oil on the ceramic glaze in the wa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ramic surface free energy increase obviously after dope RECP.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surface free energy increase mainly profited from the surface hydroxyl groups in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free energy polar force dispersion force ceramic glaze rare earth oxide
下载PDF
固体中的范德瓦耳斯相互作用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黄春晖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介绍固体物理课程的分子晶体中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概述有关范氏相互作用的研究动态,范氏力的产生根源,推导范氏相互作用势,例举范氏相互作用的具体应用.旨在强调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性,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 分子晶体 范德瓦尔斯力 诱导极化 色散力 壁虎
下载PDF
空间各向异性色散两体势向列相液晶形变研究
12
作者 王英涛 张艳君 +1 位作者 吴建海 张志东 《现代显示》 2009年第10期49-52,共4页
基于空间各向异性色散力势能,用简单的立方格子模型研究具有n层液晶分子所组成的向列相液晶形变。理论处理中假定具有理想向列序,这意味着分子长轴取向方向与液晶指向矢是一致的,而总自由能等于相互作用能。文中以解析形式研究了三种基... 基于空间各向异性色散力势能,用简单的立方格子模型研究具有n层液晶分子所组成的向列相液晶形变。理论处理中假定具有理想向列序,这意味着分子长轴取向方向与液晶指向矢是一致的,而总自由能等于相互作用能。文中以解析形式研究了三种基本的Fredericksz转变,给出了三个弹性常数,在近似下它们是相同的,且与连续体理论比较可以得到k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力 空间各向异性两体势 理想向列序 Fredericksz转变 液晶形变
下载PDF
欠热沸腾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郜冶 李小畅 刘平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57-263,共7页
为了提高RPI(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欠热沸腾模型在棒束通道数值计算中的准确性并对模型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本文基于FT-6a实验详细分析了RPI模型中3个重要子模型(气泡脱离壁面直径、气泡成核面密度及气泡脱离频率)及两个... 为了提高RPI(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欠热沸腾模型在棒束通道数值计算中的准确性并对模型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本文基于FT-6a实验详细分析了RPI模型中3个重要子模型(气泡脱离壁面直径、气泡成核面密度及气泡脱离频率)及两个重要相间非曳力模型(升力及湍流耗散力)对气泡轴向与径向分布及壁面过热度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RPI子模型对气泡份额及壁面过热度计算结果的影响较为复杂,不能通过对比单个参数的实验测量值来验证计算的可靠性,应综合对比多个实验值,以确定各子模型的最佳模型参数;非曳力对棒束通道中气泡的径向分布计算结果有明显影响,升力有抑制气泡离开加热壁面的作用,湍流耗散力则有促进气泡向主流区运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束通道 欠热沸腾 数值模拟 子模型 升力 湍流耗散力
下载PDF
有机粘土疏水性吸附过程的分子模拟:烷基碳原子数和有机物logK_(ow)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旭彪 韦朝海 +2 位作者 吴超飞 胡芸 李雪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49-2057,共9页
基于从分子尺度上解析改性剂烷基碳原子数和有机物疏水性对有机粘土吸附能力的影响机制,以从头算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MP2/6-31g(d))模拟了有机粘土在水溶液中的吸附过程.通过计算吸附前后几何构型、能量、化学键和电荷分布等参数的变化... 基于从分子尺度上解析改性剂烷基碳原子数和有机物疏水性对有机粘土吸附能力的影响机制,以从头算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MP2/6-31g(d))模拟了有机粘土在水溶液中的吸附过程.通过计算吸附前后几何构型、能量、化学键和电荷分布等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影响有机粘土疏水性吸附的关键因素,并对疏水性吸附作用力的化学本质进行了初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烷基碳原子数增加对提高有机物吸附能的作用并不显著,长链烷基提高有机粘土吸附容量的真正原因在于其可提供更多的有机物吸附位.有机物的疏水性(以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表征)是影响疏水性吸附过程的关键因子,水分子的引力作用对疏水性吸附具有决定性影响,理论上解释了普遍存在的有机物吸附量与logKow呈正相关的实验现象.疏水性吸附力的作用前提是有机物为疏水性,即当水分子的引力作用较弱时疏水性作用力才可以表现出来;而对于亲水性有机物,疏水性吸附力会被水分子的引力所抵消,吸附强度减弱.模拟红外光谱和电荷分布结果表明,吸附前后无化学键断裂和电子得失的发生,只有原子电荷密度的微小变化,据此推测疏水性吸附力以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London色散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粘土 疏水性吸附 分子模拟 MP2 London色散力
原文传递
电解质对土壤水土迁移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毓菲 朱华玲 +1 位作者 张丽华 闫春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8,共5页
以不同浓度的Ca(NO3)2电解质溶液为水源,在大雨强高坡度下进行降雨模拟,研究紫色土水土迁移特征,试图探索在较强的物理破坏下电解质作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来水降雨对土壤中的电解质产生很强的稀释效应,改变土壤表面电场而... 以不同浓度的Ca(NO3)2电解质溶液为水源,在大雨强高坡度下进行降雨模拟,研究紫色土水土迁移特征,试图探索在较强的物理破坏下电解质作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来水降雨对土壤中的电解质产生很强的稀释效应,改变土壤表面电场而产生强大的化学分散力(水合斥力和静电排斥力),因而产生土壤强烈的分散。降雨中加入的Ca(NO3)2电解质屏蔽了土壤电场而减弱了这种化学分散力,因而减弱了土壤分散,增加了渗透,减缓了水土流失的进程,这种作用随着降雨中Ca(NO3)2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因此土壤侵蚀的根本原因是土壤电解质及其浓度控制下的化学分散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土壤侵蚀 土壤化学分散力 紫色土
下载PDF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LONDON-VAN DER WAALS ADHESION FORCE DISTRIBUTIONS FOR DIFFERENT SHAPED PARTICLES
16
作者 Jost-Peter Sonnenberg Eberhard Schmidt 《China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A basic method to calculate van der Waals dispersion force distributions for submicron superquadric particles in particle-wall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force distribution is achieved by rotating particles through a l... A basic method to calculate van der Waals dispersion force distributions for submicron superquadric particles in particle-wall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force distribution is achieved by rotating particles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arbitrary spatial orientations, each time keeping constant the contact distance to the wall surface while calculating the dispersion force. To accomplish this, the use of 2D particle shape suffices, that is, through using an inter-dimensional function, which has been determined previously. 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 within digital image analysis may lead to possible applications to forecasting the macroscopic properties of particle systems, for example, flowability, agglomeration behavior or dispersibility. For small ranges of superquadric particle shapes, each with a different size, the way from determining the inter-dimensional function up to applying image analysis is shown in an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persion force distributions image analysis superquadratic particle shapes
原文传递
各向异性色散力对正烷烃热力学计算的影响
17
作者 高升平 张文敏 《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2期49-51,71,共4页
正烷烃分子间的作用包括各向同性的色散力和各向异性的色散力.后者是相邻分子的定向作用.本文讨论了体系的内聚能和定向作用能的计算,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了正烷烃液面分子占据面积.结果与其它方法计算值完全吻合.
关键词 热力学 各向异性 色散力 内聚能 正烷烃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oil-water interface layers dilatati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18
作者 ZHU Hong ZHAO Feng +3 位作者 TANG Ji’an LI Jingru LI Xingchang JIANG L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24期2056-2059,共4页
Oil-water interface layers dilatati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have been measured with the liquid-liquid interface film pressure measurement apparatus, which wa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Langmuir film balance. Experim... Oil-water interface layers dilatati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have been measured with the liquid-liquid interface film pressure measurement apparatus, which wa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Langmuir film balanc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possible to form the interface-associated material caused by the attraction of the dispersion forces at the pure alkane-water interface. The type of material is sensitive to the interfacial press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facial pres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interface associated material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alkane carb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LIQUID INTERFACE film pressure measurement apparatus INTERFACE dilatational ELASTICITY dispersion forceS INTERFACE associated material.
原文传递
应用色散力原理研究高分子薄膜的去湿润现象(英文)
19
作者 吴利华 赵鹤平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55-59,共5页
应用Dzyaloshinskii,Lifshitz,和Pitaevskii(DLP)理论研究了"空气/高分子薄膜/SiO2/Si"体系中色散力对薄膜表面去湿润的影响,计算了自由能的二阶导数、波长和生长率.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层可以改变基底的湿润性,延迟效应在某些... 应用Dzyaloshinskii,Lifshitz,和Pitaevskii(DLP)理论研究了"空气/高分子薄膜/SiO2/Si"体系中色散力对薄膜表面去湿润的影响,计算了自由能的二阶导数、波长和生长率.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层可以改变基底的湿润性,延迟效应在某些情况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研究去湿润引起的高分子薄膜不稳定时必须考虑延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力 去湿润 延迟效应 波长 生长率
下载PDF
Quantum-Chemical Estimating Interaction of <i>sp<sup>2</sup></i>-Carbon Nanoclusters with PE and PP Oligomers
20
作者 Mykola Kartel Euvgeniy Demianenko +3 位作者 Оksana Сherniuk Mariya Terets Yurii Sementsov Bo W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9年第7期1-11,共11页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on of graphene-like nanoclusters with fragments of polymers of the same nature, but somewhat different structure, for example, polyethylene (PE) and polypropylene (...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on of graphene-like nanoclusters with fragments of polymers of the same nature, but somewhat different structure, for example, polyethylene (PE) and polypropylene (PP) by means of quantum chemistry. By method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ith the exchange-correlation functional B3LYP, the basis set 6 - 31 G (d, p) and the Grimme’s dispersion correction, the energy values have been calculated of interaction between nanocarbon fragments and oligomers of PE and PP, the most probable structures of their intermolecular complexes being optimized. A graphene-like plane of 40 carbon atoms and 16 atoms of hydrogen was chosen as a model for the surface of the graphene and carbon nanotubes (CNT). In order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dimensional effect of the surface of the nanotube fragment model on the interaction energy,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described, two larger models were used, with the general formula C54H18 and C96N24.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interaction energy of nanocarbon fragment with an oligomer of PP is greater, compared with P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n melting temperatures of pure polymers and nanotube-polymer composites. The polymer with a surface of nanocarbon fragment forms an intermolecular complex not bound covalently and retained by intermolecular dispersion forces. Oligomers of polymeric matters and carbon surfaces in formed nanocomplex are placed closer to each other than separate polymeric links between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omposite CARBON Nanotube Polyethylene Polypropylen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 Cluster Approximation dispersion forces of INTERA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