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O_2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低温NH_3-SCR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戴韵 李俊华 +1 位作者 彭悦 唐幸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71-1776,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具有相同形貌但是不同物相结构的MnO2纳米棒,分别为隧道状和层状结构,考察其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的性能.结果表明MnO2纳米棒的比表面积不是影响活性的主要因素,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催化活...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具有相同形貌但是不同物相结构的MnO2纳米棒,分别为隧道状和层状结构,考察其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的性能.结果表明MnO2纳米棒的比表面积不是影响活性的主要因素,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隧道状α-MnO2纳米棒的低温NH3-SCR活性明显高于层状δ-MnO2纳米棒.结构分析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实验表明,α-MnO2纳米棒的暴露晶面(110)面存在大量的配位不饱和Mn离子,形成较多的Lewis酸性位点,而且α-MnO2较弱的Mn―O键和隧道结构都有利于NH3的吸附;而δ-MnO2纳米棒的暴露晶面(001)面上的Mn离子已达到配位饱和,所以其表面Lewis酸性位点较少.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热重(TG)分析表明α-MnO2纳米棒的表面更有利于NH3和NOx的活化.具有有利于吸附NH3和活化NH3和NOx的表面性质和晶型结构,是α-MnO2纳米棒活性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mno2 δ-mno2 低温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 晶相结构 表面性质.
下载PDF
二氧化锰对铜、铅离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邹卫华 刘晨湘 +1 位作者 江利 韩润平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5-19,共5页
研究了δ型二氧化锰对Cu2+和Pb2+的吸附及竞争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的pH值、温度、盐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量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温度的升高以及盐浓度的降低而增加.二氧化锰对单一体系中Cu2+和Pb2+的吸附符... 研究了δ型二氧化锰对Cu2+和Pb2+的吸附及竞争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的pH值、温度、盐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量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温度的升高以及盐浓度的降低而增加.二氧化锰对单一体系中Cu2+和Pb2+的吸附符合Langmiur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的ΔGo均为负值,ΔHo大于零,表明该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二氧化锰对Cu2+和Pb2+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描述.共存离子的存在影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Pb2+对Cu2+的吸附影响很大.二氧化锰对Cu2+和Pb2+的吸附强弱顺序为Pb2+>Cu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铜离子 铅离子 吸附
下载PDF
中太平洋锰结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东禹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10,共10页
本文介绍了锰结壳的一般特征,内部构造,矿物成份,元素分布特征以及锰结壳与锰结核形态,构造、矿物、化学成份和成因上的差异。
关键词 锰结壳 锰结核 地球化学 纹层构造
下载PDF
δ-MnO_2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启卫 钟建生 +2 位作者 黄行康 黄河宁 杨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08-911,共4页
用过二硫酸铵((NH4)2S2O8)氧化Mn(Ⅱ)盐制备δ-MnO2. 比较了反应过程中Mn2+与OH-的摩尔比、反应温度、(NH4)2S2O8用量等因素对MnO2晶型的影响. 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分析了制得的δ-MnO2的结构. 测试了样品的热性能和循环伏... 用过二硫酸铵((NH4)2S2O8)氧化Mn(Ⅱ)盐制备δ-MnO2. 比较了反应过程中Mn2+与OH-的摩尔比、反应温度、(NH4)2S2O8用量等因素对MnO2晶型的影响. 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分析了制得的δ-MnO2的结构. 测试了样品的热性能和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性能.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δ-MnO2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热稳定性能较好,放电容量较高(约160 mA·h/g,2.0~4.5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mno2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δ-MnO_2及其对重金属Pb^(2+)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丽珺 张金池 +2 位作者 宰德欣 柴家觉 王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0-23,共4页
用水热法合成δ-MnO2,研究其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性能,以及溶液的pH值、盐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与无定型二氧化锰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水热法可以成功合成δ-MnO2,且具有颗粒微小,无杂质等优点。δ-MnO2对Pb2+的等温吸附结果用多种等温... 用水热法合成δ-MnO2,研究其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性能,以及溶液的pH值、盐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与无定型二氧化锰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水热法可以成功合成δ-MnO2,且具有颗粒微小,无杂质等优点。δ-MnO2对Pb2+的等温吸附结果用多种等温吸附式拟合,结果显示Temkin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相同条件下,δ-MnO2对Pb2+的吸附量远大于无定型二氧化锰。同一种吸附剂,对Pb2+吸附率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稳定再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水热法 δ-mno2 PB^2+ 吸附 二氧化锰
下载PDF
δ-MnO_2氧化降解苯酚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建 张莹 +2 位作者 李蕾 郭昌胜 张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0-1016,共7页
δ-MnO2以水羟锰矿和水钠锰矿的形式普遍存在于陆地和海洋环境中,是酚类等有机污染物发生非生物转化的重要氧化剂.本文研究了实验室制备的δ-MnO2悬浮液对苯酚的去除作用,同时讨论了pH、二氧化锰投加量、离子强度、共存金属离子和腐殖... δ-MnO2以水羟锰矿和水钠锰矿的形式普遍存在于陆地和海洋环境中,是酚类等有机污染物发生非生物转化的重要氧化剂.本文研究了实验室制备的δ-MnO2悬浮液对苯酚的去除作用,同时讨论了pH、二氧化锰投加量、离子强度、共存金属离子和腐殖酸等不同影响因素对苯酚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氧化降解的最佳pH和δ-MnO2投加量分别为3.62和0.13mg·L-1.溶液中共存的Na+和Mn2+会对苯酚氧化降解产生抑制作用,而Mg2+和Ca2+对反应过程没有明显的影响.溶液中共存的腐殖酸也对苯酚的降解过程产生了抑制作用,随着腐殖酸的浓度由1mg·L-1增加到5mg·L-1,苯酚的去除率从96.9%降为78.9%.GC-MS分析发现,对苯二酚为该过程的主要中间产物,同时给出了苯酚在δ-MnO2存在时的可能降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mno2 苯酚 氧化降解 机理
原文传递
δ-MnO_2对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顺军 马子川 +1 位作者 丁克强 刘敬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38-2342,共5页
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在水悬浮液中δ-MnO2颗粒物对P-25 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活性的影响,并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和光致发光光谱(PL)对受δ-MnO2污染前后的TiO2样品进行了表征.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初始pH值条件下,δ-... 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在水悬浮液中δ-MnO2颗粒物对P-25 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活性的影响,并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和光致发光光谱(PL)对受δ-MnO2污染前后的TiO2样品进行了表征.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初始pH值条件下,δ-MnO2对TiO2光催化剂都具有明显的致毒效应,共存δ-MnO2的浓度越大,致毒效应越明显.表征结果表明,由于δ-MnO2与TiO2之间的界面接触,使得TiO2吸收带边蓝移,紫外光区的吸收强度降低,光致发光信号(PL)明显减弱.因此,δ-MnO2导致TiO2的禁带宽度增大,光利用率降低,并且是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δ-mno2 失活 光催化 甲基橙
下载PDF
几种合成铁锰铝氧化物对铜离子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帅 张晋京 +2 位作者 窦森 王玉军 谢忠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37-943,共7页
应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在不同的pH、离子强度、温度、Cu2+浓度及接触时间条件下,针铁矿、赤铁矿、δ-MnO2和三羟铝石对Cu2+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随pH升高,几种氧化物对Cu2+的吸附率增大;针铁矿、赤铁矿和三羟铝石对Cu2+的吸附边界pH分... 应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在不同的pH、离子强度、温度、Cu2+浓度及接触时间条件下,针铁矿、赤铁矿、δ-MnO2和三羟铝石对Cu2+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随pH升高,几种氧化物对Cu2+的吸附率增大;针铁矿、赤铁矿和三羟铝石对Cu2+的吸附边界pH分别为4、5和4,而δ-MnO2的吸附边界pH不明显;随离子强度增大,针铁矿和赤铁矿对Cu2+的吸附量增加,而δ-MnO2和三羟铝石则降低;随Cu2+浓度增加,几种氧化物对Cu2+的吸附量增加,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表观热力学参数指出,几种氧化物对Cu2+的吸附是自发、吸热和混乱度增加的过程;几种氧化物对Cu2+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划分为快速和慢速反应阶段,Elovich方程更适于描述针铁矿和δ-MnO2对Cu2+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双常数和抛物线扩散方程更适于赤铁矿,而一级动力学方程更适于三羟铝石。活化能和活化热力学参数指出,δ-MnO2对Cu2+吸附所需能量少、容易达到有序态,吸附速率大;而赤铁矿对Cu2+吸附所需能量多、不易达到有序态,吸附速率小。几种氧化物对Cu2+吸附的强弱顺序通常为δ-MnO2>三羟铝石>针铁矿>赤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铁矿 赤铁矿 δ-mno2 三羟铝石 吸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pH对Cd^(2+)离子在δ-MnO_2上的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梁慧锋 张孟存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3,共5页
研究了pH值对δ-MnO2对模拟废水中Cd2+的吸附作用的影响,当pH<2.3时,吸附率仅为20%,pH>5时Cd2+的吸附率在96%以上;吸附过程为非特性吸附,可以用Elovich方程和双速率方程来描述。吸附后δ-MnO2在pH<2.05时可以有效的解吸,解吸... 研究了pH值对δ-MnO2对模拟废水中Cd2+的吸附作用的影响,当pH<2.3时,吸附率仅为20%,pH>5时Cd2+的吸附率在96%以上;吸附过程为非特性吸附,可以用Elovich方程和双速率方程来描述。吸附后δ-MnO2在pH<2.05时可以有效的解吸,解吸率约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mno2 非特性吸附 Elovich方程 双速率方程
下载PDF
二氧化锰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电化学活性的相关(2) 被引量:6
10
作者 夏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电化学活性 二氧化锰 化学性质 γ-mno2 放电容量 物理 α-mno2 δ-mno2 晶胞参数 晶体结构
下载PDF
氧化锰涂层活性氧化铝除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建锋 张苑茹 王晓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0,53,共4页
通过化学改性处理,生成氧化锰涂层活性氧化铝(MOCA)。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扫描电镜观测表明,在氧化铝表面形成了针状的-δ二氧化锰,MOCA表面涂锰量为58mgMn/gAl2O3,试验数据揭示MOCA氟吸附遵循二级反应速率模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 通过化学改性处理,生成氧化锰涂层活性氧化铝(MOCA)。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扫描电镜观测表明,在氧化铝表面形成了针状的-δ二氧化锰,MOCA表面涂锰量为58mgMn/gAl2O3,试验数据揭示MOCA氟吸附遵循二级反应速率模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pH值对MOCA氟吸附性能影响显著,MOCA氟吸附动水接触时间为3.92min。研究表明氧化锰涂层活性氧化铝(MOCA)具有良好的氟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二氧化锰 活性氧化铝 除氟
下载PDF
溶液pH和吸附离子对水相中δ-MnO_2氧化Cr(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长勋 潘根兴 兰叶青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实验室研究了溶解氧、介质pH及表面吸附离子(PO43–、Cd2+、Pb2+)种类等对人工合成的氧化锰(δ-MnO2)在水相中对Cr(Ⅲ)的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当悬浮液中ρ(MnO2)/ρ(Cr)为10/1时,氧化锰对Cr(Ⅲ)的氧化量达最大;pH值的升高降低Cr(Ⅵ)→Cr... 实验室研究了溶解氧、介质pH及表面吸附离子(PO43–、Cd2+、Pb2+)种类等对人工合成的氧化锰(δ-MnO2)在水相中对Cr(Ⅲ)的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当悬浮液中ρ(MnO2)/ρ(Cr)为10/1时,氧化锰对Cr(Ⅲ)的氧化量达最大;pH值的升高降低Cr(Ⅵ)→Cr(Ⅲ)氧化还原电位以及增强Mn2+催化作用可以增强溶解氧对Cr(Ⅲ)的氧化能力。溶液pH的提高导致Cr(Ⅲ)的水解程度增强而生成Cr(OH)3沉淀和吸附离子后氧化锰表面位点的减少,可以提高Cr(Ⅲ)稳定性。因此,土壤和沉积物δ-MnO2在水相中氧化Cr(Ⅲ)的能力与溶液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且在Pb污染下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Mn02 氧化能力 溶液化学
下载PDF
层状纳米MnO_2的液相合成及其电容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玉娟 桑林 黄成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3-476,共4页
室温、KMnO4与MnSO4不同摩尔比条件下液相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层状结构的δ-MnO2纳米材料,通过XRD、循环伏安以及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技术对所得材料的结构和电容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MnO2为无定型结构的水合含钾二氧化锰(KxM... 室温、KMnO4与MnSO4不同摩尔比条件下液相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层状结构的δ-MnO2纳米材料,通过XRD、循环伏安以及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技术对所得材料的结构和电容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MnO2为无定型结构的水合含钾二氧化锰(KxMnO2·nH2O),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当n(KMnO4):n(MnSO4)=4:1时,所得MnO2材料电容性能最佳。将其在0.5mol/L Na2SO4水溶液中,-0.2~1.0V(vs.SCE)电位范围内,以94mA/g恒电流充放电时,比容量达290.03F/g;当恒定电流为1880mA/g时,放电比容量为195.49F/g。用375mA/g的恒定电流进行充放电循环时,测得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227.84F/g,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为200.12F/g.约为起始比容量的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合成 超级电容器 δ-mno2 电容特性
下载PDF
Fast and efficient aqueous arsenic removal by functionalized MIL-100(Fe)/rGO/δ-MnO2 ternary composites:Adsorption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被引量:7
14
作者 Sittipranee Ploychompoo Jingda Chen +1 位作者 Hanjin Luo Qianwei Li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5期22-34,共13页
Because of its significant toxicological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arsenic(As)is a major global issue.In this study,an Fe-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Materials of Institut Lavoisier:MIL-100(Fe... Because of its significant toxicological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arsenic(As)is a major global issue.In this study,an Fe-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Materials of Institut Lavoisier:MIL-100(Fe))which was impregnated with 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by using a simpl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coated with birnessitetype manganese oxide(δ-MnO2)using the one-pot reaction process(MIL-100(Fe)/rGO/δ-MnO2 nanocomposites)was synthesized and applied successfully in As removal.The removal efficiency was rapid,the equilibrium was achieved in 40 min and 120 min for As(Ⅲ)and As(Ⅴ),respectively,at a level of 5 mg/L.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As(Ⅲ)and As(Ⅴ)at pH 2 were 192.67 mg/g and 162.07 mg/g,respectively.The adsorbent revealed high stability in pH range 2-9 and saturated adsorbent can be fully regenerated at least five runs.The adsorption process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and Langmuir monolayer adsorption.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 consisted of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oxidation and inner sphere surface complex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0(Fe) δ-mno2 Reduced graphene oxide ARSENIC ADSORPTION
原文传递
碱法合成纳米δ-MnO_2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斌 夏熙 《电池工业》 CAS 2000年第4期152-155,共4页
介绍了在改进的碱性条件下合成δ-MnO2,经XRO和TEM测试表明为晶型良好的纳米δ-MnO2,在9mol/LKOH和5mol/LLiNO3中进行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放电容量尚可,循环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纳米微粒 δ-mno2 恒流放电 循环伏安
下载PDF
Zn(Ⅱ)在δ-MnO_2和γ-MnOOH两种矿物上吸附的初始溶质浓度效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晋 陈灏 +1 位作者 潘纲 高美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06-1610,共5页
研究了在Zn(Ⅱ)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初始溶质浓度和吸附动力学过程对吸附等温线及吸附不可逆性的影响.将总量一定的吸附质Zn(Ⅱ),分批次(1次,3次,15次)加入到2种不同的吸附剂体系(δ-MnO2和γ-MnOOH)中,得到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 研究了在Zn(Ⅱ)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初始溶质浓度和吸附动力学过程对吸附等温线及吸附不可逆性的影响.将总量一定的吸附质Zn(Ⅱ),分批次(1次,3次,15次)加入到2种不同的吸附剂体系(δ-MnO2和γ-MnOOH)中,得到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对于Zn(Ⅱ)-δ-MnO2吸附可逆体系,吸附-解吸等温线及可逆性随着Zn(Ⅱ)加入批次的增加未见明显变化;而对于Zn(Ⅱ)-γ-MnOOH吸附不可逆体系,吸附等温线随着Zn(Ⅱ)加入批次的增加显著升高,吸附量变大,吸附不可逆性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在两种矿物上的微观吸附状态不同所导致的,而这种差异是受吸附动力学过程影响的,这是传统吸附热力学所不能解释的,但是符合亚稳平衡态吸附(MEA)理论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Ⅱ) δ-mno2 Γ-mnoOH 吸附不可逆性 初始溶质浓度效应
下载PDF
介质离子强度对Cu^(2+)在针铁矿和δ-MnO_2表面吸附影响的红外光谱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帅 李翠兰 +2 位作者 王楠 张晋京 窦森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357,共5页
应用红外光谱研究不同离子强度(c(NaNO3)=0.01~1.0 mol/L)条件下,针铁矿和δ-MnO2吸附Cu2+前后表面羟基结构及其特征吸收峰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游离羟基参与了针铁矿和δ-MnO2对Cu2+的吸附,其Fe—O—(H)和Mn—O—(H)结构中的H+被Cu2+... 应用红外光谱研究不同离子强度(c(NaNO3)=0.01~1.0 mol/L)条件下,针铁矿和δ-MnO2吸附Cu2+前后表面羟基结构及其特征吸收峰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游离羟基参与了针铁矿和δ-MnO2对Cu2+的吸附,其Fe—O—(H)和Mn—O—(H)结构中的H+被Cu2+取代,转变为Fe—O—(Cu)和Mn—O—(Cu);随介质离子强度的增加,NaNO3的NO3-能以—NO2的形式参与吸附反应并缔结在两种氧化物表面;δ-MnO2吸附Cu2+后特征吸收峰未发生明显变化,而针铁矿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针铁矿 δ-mno2 铜离子
下载PDF
常温常压下δ-MnO_2对苯酚废水的处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焕虎 李云 曾祥钦 《贵州化工》 2010年第3期52-53,59,共3页
研究常温常压、pH值接近中性的条件下,δ-MnO2对苯酚的去除作用。通过气相色谱分析δ-MnO2处理前后苯酚溶液的变化,得到在该条件下,δ-MnO2对苯酚的氧化作用可以忽略;通过通入空气和氮气进行比较,得到在该条件下,空气作为氧化剂时,δ-M... 研究常温常压、pH值接近中性的条件下,δ-MnO2对苯酚的去除作用。通过气相色谱分析δ-MnO2处理前后苯酚溶液的变化,得到在该条件下,δ-MnO2对苯酚的氧化作用可以忽略;通过通入空气和氮气进行比较,得到在该条件下,空气作为氧化剂时,δ-MnO2没有催化氧化作用;δ-MnO2对苯酚的去除主要是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苯酚 吸附 催化氧化
下载PDF
二氧化锰氧化降解乙炔基雌二醇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季虹 姜理英 +2 位作者 张璐 陈建孟 黄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9-44,共6页
研究了化学合成的新生态δ-MnO2对乙炔基雌二醇(EE2)的氧化降解动力学,并且考察了δ-MnO2投加量、EE2初始浓度、初始pH值等因素对EE2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EE2对新生态水合δ-MnO2的氧化作用具有较强的反应感受性,且在pH值一定和... 研究了化学合成的新生态δ-MnO2对乙炔基雌二醇(EE2)的氧化降解动力学,并且考察了δ-MnO2投加量、EE2初始浓度、初始pH值等因素对EE2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EE2对新生态水合δ-MnO2的氧化作用具有较强的反应感受性,且在pH值一定和δ-MnO2充分过量的条件下,EE2氧化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并不是简单的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而是遵循复合的反应动力学;EE2氧化降解的初始反应速率与δ-MnO2投加量和EE2初始浓度成正相关,而与pH值成负相关;采用重组人雌激素受体基因酵母试剂盒考察了整个降解过程中反应液雌激素生物毒性效应的变化情况,发现反应8小时后雌激素总体效应降低了55%左右,这说明二氧化锰不仅能有效去除EE2的浓度,而且对雌激素活性也能有效地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mno2 乙炔基雌二醇(EE2) 动力学 雌激素效应
下载PDF
δ-MnO2对重金属Tl(Ⅰ)的吸附效能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嘉慧 皇甫小留 +5 位作者 何强 马军 蒋绍阶 徐仰辉 黄瑞星 王雅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3-57,共5页
研究了δ-MnO2对水体中Tl(Ⅰ)的吸附去除效能,并探讨了水环境条件对δ-MnO2吸附Tl(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δ-MnO2对Tl(Ⅰ)的吸附效果良好,在5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容量高达581mg/g,且吸附等温曲线符合Langmuir模型;δ-MnO2对Tl(... 研究了δ-MnO2对水体中Tl(Ⅰ)的吸附去除效能,并探讨了水环境条件对δ-MnO2吸附Tl(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δ-MnO2对Tl(Ⅰ)的吸附效果良好,在5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容量高达581mg/g,且吸附等温曲线符合Langmuir模型;δ-MnO2对Tl(Ⅰ)的吸附过程符合三层表面络合模型。提高水体的pH值有利于δ-MnO2对Tl(Ⅰ)的吸附去除;水体中竞争性阳离子的存在不利于δ-MnO2对Tl(Ⅰ)的吸附去除,且二价阳离子的影响大于一价阳离子;天然有机物富里酸和腐殖酸对δ-MnO2吸附Tl(Ⅰ)有轻微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mno2 吸附 表面络合模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