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乳液反应法制备氧化铝(含水)超细微粒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龙武 甘礼华 +1 位作者 岳天仪 周恩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16,共4页
研究了水、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ritonX-100)、正己醇、环己烷微乳液体系的组成和性质.当正己醇和TritonX-100的重量比为2∶3时,该微乳液体系有较宽且稳定的微乳液相区,是一种制备超细微粒的理想反应体... 研究了水、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ritonX-100)、正己醇、环己烷微乳液体系的组成和性质.当正己醇和TritonX-100的重量比为2∶3时,该微乳液体系有较宽且稳定的微乳液相区,是一种制备超细微粒的理想反应体系.在该体系中,通过氢氧比铝的氨沉淀制得了含水氧化铝(α-AlOOH)超细微粒,粒子的平均直径约为6nm,有较好的均匀性.加热转化得到的γ-Al_2O_3超细粉的比表面为159.2m ̄2·g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微粒 微乳液 氧化铝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γ—Al_2O_3超细粉及其表征 被引量:15
2
作者 甘礼华 岳天仪 +1 位作者 李光明 陈龙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94-197,共4页
以氢氧化铝溶胶-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酸-环己烷体系的微乳液反应为基础,制取超细γ-Al2O3粒子,最初获得的粒子为α-AlOOH,经400℃加热处理后可完全转化为γ-Al2O3,粒子的平均直径约为9nm,并具有较好的单... 以氢氧化铝溶胶-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酸-环己烷体系的微乳液反应为基础,制取超细γ-Al2O3粒子,最初获得的粒子为α-AlOOH,经400℃加热处理后可完全转化为γ-Al2O3,粒子的平均直径约为9nm,并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粒子 超细粉 氧化铝 氢氧化铝溶胶 微乳液
下载PDF
纳米γ-Al_2O_3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景晓燕 于学清 张密林 《应用科技》 CAS 2004年第9期56-58,共3页
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γ Al2O3纳米微粒.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等,对其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对其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反应物浓度、煅烧温度及利用分散剂的表面保护,能有效阻止产物团聚,控制纳米微粒的... 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γ Al2O3纳米微粒.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等,对其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对其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反应物浓度、煅烧温度及利用分散剂的表面保护,能有效阻止产物团聚,控制纳米微粒的形状和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粒 γ-al2o3 沉淀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几种铝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启元 曾文明 +4 位作者 张平民 顾松青 杨冠群 周辉放 尹中林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4,共9页
结合作者的量热测定结果和前人的工作,研究了氧化铝工业中最常见的几种铝化合物如α-Al_2O_3,γ-Al_2O_3,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的基本热力学性质:标准生成焓、标准熵、标准生成Gibbs自由能和热容,得到... 结合作者的量热测定结果和前人的工作,研究了氧化铝工业中最常见的几种铝化合物如α-Al_2O_3,γ-Al_2O_3,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的基本热力学性质:标准生成焓、标准熵、标准生成Gibbs自由能和热容,得到了可靠、自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性质 Α-al2o3 γ-al2o3 三水铝石 一水软铝石 一水硬铝石 铝化合物
下载PDF
NiO的单层分散态及其载体效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蔡小海 刘英骏 +1 位作者 刘智巍 谢有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18,共4页
寻找适当的载体,了解载体对于活性组分的分散以及分散态结构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是催化工业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催化理论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由于未能找到一种强有力的手段,直接观察不同载体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分散后的结构... 寻找适当的载体,了解载体对于活性组分的分散以及分散态结构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是催化工业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催化理论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由于未能找到一种强有力的手段,直接观察不同载体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分散后的结构变化,长期来人们虽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至今催化剂的筛选仍未能完全摆脱'炒菜'的模式,对某些催化体系虽也提出了一些载体的和催化剂的作用机理模型,终因缺乏直接的结构证据,而争议很多。本文中,我们对比了γ-Al_2O_3,SiO_2以及TiO_2三种不同载体上NiO分散后的结构。这些由EXAFS得到的直接结构证据,对于进一步阐述NiO催化剂的分散和作用机理以及筛选新的催化剂,显然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 氧化镍 硅胶 钛胶 催化剂
下载PDF
拟薄水铝石脱水产物γ-Al_2O_3在较低温度下的再水合过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黄伟莉 刘百军 +2 位作者 孙发民 张志华 鲍晓军 《工业催化》 CAS 2004年第10期44-48,共5页
研究了γ Al2O3经过较低温度的水热处理后的晶型变化情况。XRD、SEM和FT IR表征结果表明,影响γ Al2O3再水合产物晶型的主要因素是水热温度。100℃以下水热处理的产物是湃铝石,100~110℃水合产物是湃铝石和薄水铝石的混合物,110℃以上... 研究了γ Al2O3经过较低温度的水热处理后的晶型变化情况。XRD、SEM和FT IR表征结果表明,影响γ Al2O3再水合产物晶型的主要因素是水热温度。100℃以下水热处理的产物是湃铝石,100~110℃水合产物是湃铝石和薄水铝石的混合物,110℃以上水热处理的产物是薄水铝石,且不经过湃铝石的中间阶段。随着水合温度升高,薄水铝石的结晶度增大。在保证充分润湿的前提下,水合产物的结晶度和晶粒度与水铝质量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 薄水铝石 湃铝石 晶型转变 再水合
下载PDF
CuO在CeO_2和γ-Al_2O_3上的表面性质及对NO+CO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蒋晓原 丁光辉 +3 位作者 刘琪 楼莉萍 陈英旭 郑小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9-295,共7页
在色谱-微反实验装置上考察了CuO/CeO2、CuO/γ-Al2O3及CeO2改性的催化剂对NO+CO的反应性能,并用TPR、XRD、XPS、BET和NO-TPD等技术对上述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与铜物种在两种载体(CeO2和γ-Al2O3)上的价态(Cu2+和... 在色谱-微反实验装置上考察了CuO/CeO2、CuO/γ-Al2O3及CeO2改性的催化剂对NO+CO的反应性能,并用TPR、XRD、XPS、BET和NO-TPD等技术对上述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与铜物种在两种载体(CeO2和γ-Al2O3)上的价态(Cu2+和Cu+)、分散状态和吸附特性有关.TPR实验显示CuO在CeO2上存在两种还原物种,而在γ-Al2O3上只有一种还原物种.XPS检测表明CuO/CeO2的Cu2p3/2结合能值与Cu2+和Cu+的标准结合能基本吻合,而CuO/γ-Al2O3的Cu2p3/2结合能值接近或略低于Cu2+的标准结合能.NO-TPD实验表明催化剂表面的NO脱附峰温低于载体表面的NO脱附峰温,而CuO/CeO2表面的NO脱附峰温低于CuO/γ-Al2O3表面的NO脱附峰温,说明NO在CuO/CeO2表面的分解活性大于CuO/γ-Al2O3,而NO在催化剂表面的分解活性大于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 CEo2 γ-A12o3 催化剂 表面性质 价态 分散状态 吸附特性 No+Co反应 催化活性
下载PDF
负载型光催化剂TiO_2/Al_2O_3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奎 钱晓良 +1 位作者 方彩霞 刘石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7-20,共4页
以γ Al2O3小球为载体,以钛酸正丁酯的正丁醇溶液为浸涂液,采用浸渍涂覆法制备了TiO2/Al2O3光催化剂,用XRD对催化剂的物相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可溶性偶氮染料酸性媒介红B考察其光催化活性。实验表明,当TiO2的负载量为8.79%时,TiO2/Al2O3... 以γ Al2O3小球为载体,以钛酸正丁酯的正丁醇溶液为浸涂液,采用浸渍涂覆法制备了TiO2/Al2O3光催化剂,用XRD对催化剂的物相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可溶性偶氮染料酸性媒介红B考察其光催化活性。实验表明,当TiO2的负载量为8.79%时,TiO2/Al2O3对酸性媒介红B的脱色率可达到95%以上;酸性媒介红B的光催化氧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活性氧化铝 载体 染料
下载PDF
Al^(3+)浓度对水热法合成低密度薄水铝石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蔡卫权 李会泉 张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9-781,784,共4页
 采用水热均匀沉淀法,以硫酸铝和过量的尿素直接合成了低密度薄水铝石,结合ICP AES、XRD、FT IR、SEM和BET等分析和表征手段,着重考察了[Al3+]对反应过程和产物性质的影响。140℃时氧化铝水合物沉淀的析出已基本完成,进一步升温导致多...  采用水热均匀沉淀法,以硫酸铝和过量的尿素直接合成了低密度薄水铝石,结合ICP AES、XRD、FT IR、SEM和BET等分析和表征手段,着重考察了[Al3+]对反应过程和产物性质的影响。140℃时氧化铝水合物沉淀的析出已基本完成,进一步升温导致多孔、类球形针状团簇体粉体的形成,[Al3+]从0.05mol/L升高到0.40mol/L时,产物的结晶度变好,但这种结构随之逐渐受到破坏,比表面从104.3m2/g迅速下降为59.1m2/g,堆密度却从127.1kg/m3增加到234.6kg/m3。将其分别在725℃下焙烧2.0h,灼烧失重率从18.4%下降到15.4%,接近薄水铝石晶体的理论含水量15.0%,产物γ Al2O3同样表现为前驱体形貌,比表面虽然从159.3m2/g下降为115.5m2/g,但均大幅度高于前驱体的比表面。研究表明,低[Al3+]有助于合成堆密度极低和比表面较高并呈空心、类球形针状团簇体状的薄水铝石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薄水铝石 水热均匀沉淀 γ-al2o3
下载PDF
硅对γ-Al_2O_3载体表面酸性及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武客 陈平初 +3 位作者 汪明 王军涛 刘宛乔 郝啸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通过程序升温脱附氨、红外、Hammett指示剂滴定法、正丁醇脱水、差热及热重手段研究引入不同含量的硅对载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的硅和γ-Al2O3发生键合形成了新的Al-O-Si键;随着硅的含量增加,γ-Al2O3表面的总酸量及酸强度也增大.以... 通过程序升温脱附氨、红外、Hammett指示剂滴定法、正丁醇脱水、差热及热重手段研究引入不同含量的硅对载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的硅和γ-Al2O3发生键合形成了新的Al-O-Si键;随着硅的含量增加,γ-Al2O3表面的总酸量及酸强度也增大.以苯加氢反应为探针,采用微催化脉冲色谱技术考察硅修饰的载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改性增加了对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降低了加氢反应的活化能;硅的影响以电子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 改性 酸量 负载型催化剂 苯加氢
下载PDF
盐酸处理γ-Al_2O_3的表面性质及其对负载的Pt的表面性质和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锡尧 胡瑞生 《燃料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研究了用盐酸处理γ-Al_2O_3对Al_2O_3的表面性质以及Pt/Al_O_3的表面性质和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处理的γ-Al_2O_3酸中心(强酸和弱酸中心)数目增加,Pt在Al_2O_3表面的表现分... 本文研究了用盐酸处理γ-Al_2O_3对Al_2O_3的表面性质以及Pt/Al_O_3的表面性质和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处理的γ-Al_2O_3酸中心(强酸和弱酸中心)数目增加,Pt在Al_2O_3表面的表现分散度或Pt的低温活性中心数增加,与此同时,Pt的高温活性中心数也增多,从而使Pt/Al_2O_3的氢解、异构化和脱氢环化活性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性质 反应性能 氧化铝
下载PDF
萘与异丙醇在γ-Al_2O_3负载的磷钨酸催化剂上烷基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清跃 武文良 +1 位作者 王军 王延儒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24-27,共4页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γ Al2O3为载体,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磷钨杂多酸(PW)催化剂,用XRD,NH3 TPD等手段对其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该类催化剂在萘与异丙醇的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PW负载质量分数达到40%仍高度分散...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γ Al2O3为载体,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磷钨杂多酸(PW)催化剂,用XRD,NH3 TPD等手段对其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该类催化剂在萘与异丙醇的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PW负载质量分数达到40%仍高度分散于γ Al2O3表面,此时催化剂呈现较高的活性(萘转化率71 7%)和β,β′位选择性(82 7%),低负载量有利于2,6 DIPN的生成。该催化剂的适宜活化温度和反应温度分别为573K和473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异丙基萘 异丙醇 磷钨酸催化剂 烷基化 过量浸渍法
下载PDF
Recovery and regeneration of Al_2O_3 with a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from spent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 CoMo/Al_2O_3 被引量:5
13
作者 Qi Liu Wen-Qiang Wang +2 位作者 Yue Yang Xue-Gang Liu Sheng-Ming Xu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13,共13页
Aluminum recovery is a key issue for the overall recycling of valuable metals from spent catalys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covery and regeneration of alumina with high additional value from the spent hydrodesulfu... Aluminum recovery is a key issue for the overall recycling of valuable metals from spent catalys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covery and regeneration of alumina with high additional value from the spent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 CoMo/Al_2O_3.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98.13% alumina is successfully leached from the treated spent catalysts by an alkaline leaching proces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5 mol·L^(-1) sodium hydroxide,a liquid/solid ratio of 20 ml·g^(-1),a temperature of 160 0 C and a reaction time of 4 h. In the leaching residue, no difficult leaching compound is found and cobalt and nickel are enriched,both of which are conducive to the subsequent metal recovery step. The reaction order of aluminum leaching is 0.99. This reaction fits well with the interfacial chemical reaction model, and its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is calculated as 45.50 kJ mol^(-1). Subsequently, y-Al_2O_3 with a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278.3 m^2·g^(-1), a mean size of 2.2 μm and an average pore size of 3.10 nm is then regenerated from the lixivium, indicating its suitability for use as a catalyst carrier. The recovery and regeneration of alumina from spent catalysts can not only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total recycling of such hazardous spent catalysts but also provide a new approach for the preparation of y-Al_2O_3 with a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using spent catalysts as the aluminum 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NT catalysts CoMo/al2o3 aluminum LEACHING REGENERATIoN γ-al2o3
原文传递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超细镧锰铝气凝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高奇 赵惠忠 +3 位作者 张光德 汪厚植 张宗锁 杨洁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以La2O3,Mn(NO3)2和Al(NO3)3·9H2O为主要原料,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分别制备260℃超细镧锰和镧锰铝气凝胶;煅烧制备850℃超细镧锰和镧锰铝气凝胶。用XRD,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重点考察pH值... 以La2O3,Mn(NO3)2和Al(NO3)3·9H2O为主要原料,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分别制备260℃超细镧锰和镧锰铝气凝胶;煅烧制备850℃超细镧锰和镧锰铝气凝胶。用XRD,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重点考察pH值、温度等因素对制备的影响,并用CO与NO的反应来比对镧锰气凝胶和镧锰铝气凝胶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1)制得镧锰气凝胶为疏松、具有较好分散性的棕黑色粉末;260℃时,镧锰气凝胶由絮状物包裹着若干球形大颗粒组成,球形颗粒直径小于80nm;而絮状物尺寸范围跨度较大,大的约为500nm×150nm,小的直径约为几个纳米;850℃时,镧锰气凝胶结晶度提高,颗粒感增强,并且颗粒间发生一定程度的烧结,煅烧产物为LaMnO3+λ和Mn3O4,球形颗粒粒径小于20nm;(2)镧锰铝气凝胶外观疏松、分散性好、呈棕色;260℃时,镧锰铝气凝胶结晶度较低;850℃时,镧锰铝气凝胶结晶度提高,主要晶相物质包括:LaMnO3+λ,La2O3、不同价态氧化锰和γAl2O3;(3)铝的引入,改变了气凝胶微结构单元,降低了起燃温度,但同时也降低了NO的最终转化率;(4)超细镧锰气凝胶对CO与NO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no3 γ-al2o3 超临界干燥 气凝胶 稀土
下载PDF
WO_3在不同担体上的程序升温硫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纪纯新 魏昭彬 辛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874-881,共8页
利用TPS(Temperature-programmed-sulfiding)方法考察了WO_3在γ-Al_1O_3TiO_2-Al_2O_3及活性碳上的硫化过程.结果发现,随着WO_3担载量的增加,表面W物种硫化峰的数目增加,表明WO_3的担载量超过一定量后,在这三种担体表面,... 利用TPS(Temperature-programmed-sulfiding)方法考察了WO_3在γ-Al_1O_3TiO_2-Al_2O_3及活性碳上的硫化过程.结果发现,随着WO_3担载量的增加,表面W物种硫化峰的数目增加,表明WO_3的担载量超过一定量后,在这三种担体表面,都有几种W物种同时存在;WO_3/TiO_2-Al_2O_3与WO_3/Al_2O_3相比,当WO_3担载量低于一个单层分布时,硫化温度明显降低,而超过一个单层分布后,两者的硫化温度相接近,表明TiO_2的调变作用对低于一个单层分布的WO_3的硫化行为有较大的影响.以活性碳作为担体可明显降低W物种的硫化温度,并且活性碳在程序升温过程中,当温度超过700K后出现了气化现象.文中还就WO_3在TiO_2-Al_2O_3担体表面的结构模型提出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 担体 程序升温 硫化
下载PDF
天然勃姆石热相变体(γ-Al_2O_3)的阴离子交换-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3-310,共8页
天然勃姆石热相变体(γ-Al_2O_3)对阴离子交换-吸附序列为:OH^-、S_^(2-)、PO_4^(3-)、F^-、Cr_2O_7^(2-)、NO_3^-、HCO_3^-,Cl^-,SO_4^(2-)。它表明γ-Al_2O_3对这些阴离子交换-吸附的相对能力。γ-Al_2O_3吸附或交换溶液中阴离子时,... 天然勃姆石热相变体(γ-Al_2O_3)对阴离子交换-吸附序列为:OH^-、S_^(2-)、PO_4^(3-)、F^-、Cr_2O_7^(2-)、NO_3^-、HCO_3^-,Cl^-,SO_4^(2-)。它表明γ-Al_2O_3对这些阴离子交换-吸附的相对能力。γ-Al_2O_3吸附或交换溶液中阴离子时,也对阳离子发生吸附或交换作用。溶液的pH值是影响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的重要因素。γ-Al_2O_3对阴离子的交换-吸附及其可解脱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姆石 γ-al2o3 阴离子 选择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制备拟薄水铝石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长伟 何劲松 +3 位作者 任晓晶 栾兆坤 王军 贾智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1-524,共4页
引言拟薄水铝石是制备γ-Al_2O_3及其系列产物氧化铝的重要前驱体,尤其γ-Al_2O_3在催化剂载体、汽车尾气净化剂、分子筛以及吸附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不同路线和方法生产的拟薄水铝石赋予了氧化铝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因此,开... 引言拟薄水铝石是制备γ-Al_2O_3及其系列产物氧化铝的重要前驱体,尤其γ-Al_2O_3在催化剂载体、汽车尾气净化剂、分子筛以及吸附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不同路线和方法生产的拟薄水铝石赋予了氧化铝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因此,开发具有不同孔径和比表面积的拟薄水铝石及其衍生物极为重要和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拟薄水铝石 γ-al2o3 制备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γ-Al_2O_3载体制备中水洗脱氯工艺的连续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闫岳凤 支建平 张高勇 《工业催化》 CAS 2005年第3期48-52,共5页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γAl2O3载体制备中拟薄水铝石水洗的连续化。方差分析表明,第一阶段洗水的pH是影响脱氯效果的关键因素,初步得出水洗连续化的优化条件。与国内外传统的间歇式水洗相比,收率从80%提高到99 7%,所需洗水量仅为原来的1/3...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γAl2O3载体制备中拟薄水铝石水洗的连续化。方差分析表明,第一阶段洗水的pH是影响脱氯效果的关键因素,初步得出水洗连续化的优化条件。与国内外传统的间歇式水洗相比,收率从80%提高到99 7%,所需洗水量仅为原来的1/3,而处理500kg物料的生产周期也从10h缩短到2~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薄水铝石 γ-A12o3 连续水洗 脱氯 正交实验
下载PDF
CO+H_2催化剂中γ-Al_2O_3的酸碱协合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刚 岳瑛 丁莹如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700-705,共6页
本文表征并分析了γ-Al_2O_3的表面性质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CO+H_2生成的甲醇在γ-Al_2O_3表面的脱水反应与催化剂的表面孔隙分布关系不大,而和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浓度密切相关。TPD、IR、XPS实验征明,γ-Al_2O_3表面酸... 本文表征并分析了γ-Al_2O_3的表面性质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CO+H_2生成的甲醇在γ-Al_2O_3表面的脱水反应与催化剂的表面孔隙分布关系不大,而和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浓度密切相关。TPD、IR、XPS实验征明,γ-Al_2O_3表面酸位主要是Lewis酸,还有一定量的碱性位。吸附在Lewis酸位上的甲醇分子受临近的碱中心作用解离成活化态的甲氧基团,后者是生成二甲醚所必需的活性中间体。因此,在γ-Al_2O_3表面甲醇脱水反应是一种酸碱协同的催化反应。作为催化剂的γ-Al_2O_3必须具有相适宜数量的表面酸碱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Co+H2 合成 汽油 协合作用
下载PDF
复合γ-Al_2O_3膜的研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纪君美 项寿鹤 李赫咺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9-33,共5页
本文报道了用sol—gel法在多孔α-Al_2O_3陶瓷底膜表面制备复合γ—Al_2O_3超滤膜的研究工作。实验采用了孔径与溶胶离子大小相适应的多孔底膜,以吸镀法镀膜并进行增湿慢速控制干燥,以避免膜表面产生针孔和裂缝。文章指出干燥过程是保... 本文报道了用sol—gel法在多孔α-Al_2O_3陶瓷底膜表面制备复合γ—Al_2O_3超滤膜的研究工作。实验采用了孔径与溶胶离子大小相适应的多孔底膜,以吸镀法镀膜并进行增湿慢速控制干燥,以避免膜表面产生针孔和裂缝。文章指出干燥过程是保证膜完整的关键步骤。H_2、N_2渗透力与理想分离系数的测试结果说明分离主要以诺森扩散机制进行。分离系数达到了Alcoa公司产品水平,但支撑底膜传质阻力过大,结构应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凝胶 干燥 超滤膜 氧化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