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杉醇联合洛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效果及其对ERCC1、β-catenin、β-tubulin 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宋倪媛 陈徐 +2 位作者 李霞 何晓红 张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洛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其对核苷酸切除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ERCC1)、β-链蛋白(β-catenin)和β3-微管蛋白(β-tubulinⅢ)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5月崇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卵巢癌患者为...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洛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其对核苷酸切除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ERCC1)、β-链蛋白(β-catenin)和β3-微管蛋白(β-tubulinⅢ)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5月崇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化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紫杉醇+卡铂组(PC组)和紫杉醇+洛铂组(PL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近远期临床疗效;采用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血液ERCC1、β-catemn和β-tubulinⅢ的表达水平。结果 PC组和PL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76.66%和83.33%,疾病控制率为93.33%和96.67%;PL组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略高于P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PC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两组1年、2年生存率、局部复发与转移率、平均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组患者的ERCC1和β-tubulinⅢ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PC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β-catenin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洛铂对晚期卵巢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ERCC1和β-tubulinⅢ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洛铂 卵巢癌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 β-链蛋白 β3-微管蛋白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与药物敏感度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曦 吴晶晶 +2 位作者 张妍 欧阳学农 李捷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药物敏感度蛋白相关性研究,分析对临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初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共22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1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76例... 目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药物敏感度蛋白相关性研究,分析对临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初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共22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1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76例,统计分析两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药物敏感度蛋白表达的差异性。结果在临床特征方面,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绝经前发病率为60.8%,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Ⅱ级以上者64.7%,非三阴性乳腺癌组为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临床分期上两组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TOPOⅡ低表达、β-tubulinⅢ高表达、ERCC1低表达、BRCA1和ERCC1共同低水平表达,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Ki67与BRCA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具有在绝经前发病、组织分级较高等高危特点;TOPOⅡ低表达、β-tubulinⅢ高表达、ERCC1低表达以及BRCA1和ERCC1共同低水平表达与其临床预后及对药物敏感度有一定相关性,提示在临床预防、治疗和预后中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拓扑异构酶 β微观蛋白 乳腺癌易感基因1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下载PDF
BRCA1、ERCC1、β-tubulinⅢ和RRM1的表达对Ⅱ~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药物确定及生存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杨 张季 +2 位作者 李析胤 杨思源 易子寒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5-9,14,共6页
目的研究BRCA1、ERCC1、β-tubulinⅢ和RRM1的表达对Ⅱ~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药物的确定以及生存趋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进行手术治疗的9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对93例手术切除同时采取辅助化疗的... 目的研究BRCA1、ERCC1、β-tubulinⅢ和RRM1的表达对Ⅱ~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药物的确定以及生存趋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进行手术治疗的9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对93例手术切除同时采取辅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BRCA1、ERCC1、β-tubulinⅢ和RRM1水平的检测,分析其在患者组织中的表达与相关指标、临床病理等因素的关系,通过随访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2年生存率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不同辅助化疗药物选择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患者组织中BRCA1在Ⅱ~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统计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差异(P> 0. 05)。ERCC1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 <0. 05);β-tubulinⅢ在较年轻及鳞癌类型患者中的表达量较高,与年长(> 60岁)及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 <0. 05); RRM1与统计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的相关性(P> 0. 05)。BRCA1、ERCC1、β-tubulinⅢ及RRM1阳性表达患者平均总生存期(月)均显著短于阴性患者,2年生存率也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 <0. 05)。RRM1与吉西他滨辅助化疗相关(P <0. 05),β-tubulinⅢ与多西他赛和长春瑞滨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 <0. 05),而BRCA1、ERCC1、RRM1与紫杉醇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 <0. 05)。结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BRCA1、ERCC1、β-tubulinⅢ和RRM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对Ⅱ~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辅助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能初步预测患者术后的生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 ERCC1 β-tubulin RRM1 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化疗药物 生存趋势
下载PDF
TP/TC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ER-CC1、BRCA1及β-tubulin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杜培 王沂峰 +2 位作者 张晓薇 陈礼全 陈国勤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4年第12期955-958,963,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紫杉醇+铂类(TP/TC)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 l)、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 l)及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原发性上... 目的:探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紫杉醇+铂类(TP/TC)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 l)、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 l)及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原发性上皮性癌患者组织标本(其中以TP/T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15例)中ERCC l、BRCA l及β-tubulinⅢ蛋白表达。结果:ERCCl蛋白主要在卵巢癌细胞核表达,细胞浆有少量表达;BRCAl蛋白在细胞核表达;β-tubulinⅢ在细胞胞浆中表达。新辅助化疗组中ERCC1蛋白高表达率(66.67%)显著高于术前未行化疗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中BRCA1蛋白高表达率(20%)高于术前未行化疗组(3.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中β-微管蛋白Ⅲ高表达率(60%)高于术前未行化疗组(57.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铂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诱导ERCC1的表达增加卵巢上皮癌对铂类的耐药性。TP/TC新辅助化疗可能上调BRCA1及β-tubulinⅢ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CL BRCA1 β-tubulin 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抗微管药敏感性Meta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沈红 蔡健康 +2 位作者 沈立 崔进 王虹 《循证医学》 CSCD 201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抗微管化疗药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抗微管类化疗药有效性的文献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入选5篇英文和3篇中文文献,共457例。在紫...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抗微管化疗药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抗微管类化疗药有效性的文献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入选5篇英文和3篇中文文献,共457例。在紫杉类治疗患者中,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和高表达分别为112例和101例,有效率分别为50.9%和18.8%,合并优势比为4.75,95%可信区间2.53~8.92,P<0.00001。在长春瑞滨组,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和高表达分别为89例和102例,有效率39.3%和26.5%。合并优势比为1.75,95%可信区间0.95~3.22,P=0.07。随机给予紫杉类或长春瑞滨治疗的文献中,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和高表达分别22例和31例,有效率分别为54.5%和29%,优势比为2.93,95%可信区间0.94~9.20,P=0.06。结论紫杉类化疗药在β-微管蛋白Ⅲ高表达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敏感性显著下降,这有助于个体化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β-微管蛋白 紫杉类 长春瑞滨 META分析
下载PDF
藏药旺拉提取物CE保护Aβ_(25-35)介导的大鼠前额叶神经元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周雅楠 杨彬 +1 位作者 戴景峰 覃筱燕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探讨藏药旺拉提取物CE在Aβ25-35所致大鼠前额叶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大鼠前额叶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Aβ25-35诱导建立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共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Aβ25-35模型组,CE高、中、低浓度预处理组(CE终浓... 目的探讨藏药旺拉提取物CE在Aβ25-35所致大鼠前额叶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大鼠前额叶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Aβ25-35诱导建立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共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Aβ25-35模型组,CE高、中、低浓度预处理组(CE终浓度分别为10,1,0.1 mg·ml-1)和CE组(终浓度为10 mg·ml-1)。免疫组化法鉴定大鼠前额叶神经细胞纯度;镜下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神经细胞中微管蛋白β-tubulin Ⅲ蛋白的形态结构及表达。结果培养的大鼠前额叶神经细胞纯度达95%以上;形态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CE预处理组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24 h的CE高、中浓度预处理CE发挥着对Aβ25-35所致大鼠前额叶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MTT法显示CE中高浓度预处理组细胞活性(0.783,0.667 3)比模型组细胞活性(0.603 8)明显升高(P<0.001或P<0.01);TUNEL法显示CE10 mg·ml-1高浓度预处理组细胞凋亡阳性率(11.1%)明显低于模型组细胞凋亡阳性率(32.1%)(P<0.001);CE10 mg·ml-1高浓度预处理组微管蛋白β-tubulinIII结构正常,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藏药旺拉提取物CE对Aβ25-35所致大鼠前额叶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与其维护神经元中微管蛋白β-tubulin III的正常形态及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旺拉提取物(CE) Aβ25-35 前额叶神经元 β-tubulin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及与多西紫杉醇耐药性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郑维锷 原少斐 +4 位作者 陈华 吴丽丽 张武 孙红雨 陈文俊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中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化疗耐药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β-tubulinⅢ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对疗效、不良...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中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化疗耐药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β-tubulinⅢ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对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为37.8%(28/74),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8.1%(43/74),均与性别、年龄及组织类型无关。化疗有效率(CR+PR)为54.10%,β-tubulinⅢ(+)的患者有效率低(32.14%),β-tubulinⅢ(-)患者有效率高(69.57%),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组的有效率为32.56%,低于survivin(-)组的67.74%,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检测显示: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25.0%,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4.1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5.0%、15.0%,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73.91%,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7.8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6.5%、30.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结论β-tubulinⅢ和survivin高表达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对多西紫杉醇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多西紫杉醇β-微管蛋白 SURVIVIN
下载PDF
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曼 邴雅珺 +1 位作者 雷作汉 张丽萍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6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192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灌胃加味温胆汤)、西药组(灌胃氟西汀),每组48只。以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大鼠抑郁模型,在实验第7、14、21、28天,检测...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192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灌胃加味温胆汤)、西药组(灌胃氟西汀),每组48只。以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大鼠抑郁模型,在实验第7、14、21、28天,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突触结构的体视学变化以及神经元再生情况。结果:在抑郁形成过程中,21天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不仅突触活性区长度、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明显减少,突触间隙宽度增加明显,而且NeuN/BrdU、β-tubulinⅢ/BrdU双标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0.01)。中药组抑郁大鼠突触活性区长度、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双标阳性细胞数减少的趋势,以及突触间隙宽度上升的趋势均得到抑制,与模型组比较,在21天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8天时,差异增大(P<0.01)。结论:加味温胆汤通过增加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恢复海马的结构与功能,从而发挥其抗抑郁的作用,且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其效应不断增强,21天时开始显效,28天时效应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加味温胆汤 海马 突触 体视学 NEUN βtubulin BRDU 免疫荧光双标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β-tubulinⅢ表达与微管蛋白结合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肖永营 宋勇 施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含微管蛋白结合类化疗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ⅢB、Ⅳ期NSCLC初治患者1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 目的探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含微管蛋白结合类化疗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ⅢB、Ⅳ期NSCLC初治患者1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活检癌组织中β-tubulinⅢ的表达。所有患者行4~6个周期异长春花碱或紫杉类联合顺铂化疗,评价治疗有效率(RR),随访总生存时间(OS)和肿瘤进展时间(TTP),分析上述指标以及临床特征与β-tubulinⅢ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5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β-tubulinⅢ高表达者(n=31)的RR、OS、TTP分别为9.4%、(277.26±112.82)天和(170.06±71.45)天,均显著低于β-tubulinⅢ低表达者(n=22)的45.5%、(457.32±207.12)天和(289.45±129.78)天(P<0.001)。β-tubulinⅢ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吸烟情况、TNM分期、基础疾病情况、合并症、癌症家族史、PS评分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结论进展期NSCLC的β-tubulinⅢ表达情况可能与接受微管蛋白结合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低表达者疗效及预后均优于高表达者。β-tubulinⅢ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β-tubulin 疗效 微管结合类化疗药物
下载PDF
晚期胃癌中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多西紫杉醇疗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玲 《癌症进展》 2017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对晚期胃癌中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多西紫杉醇疗效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以多西紫杉醇方案为主要治疗方案的20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肿瘤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情况,并对β-微管蛋白Ⅲ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 目的对晚期胃癌中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多西紫杉醇疗效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以多西紫杉醇方案为主要治疗方案的20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肿瘤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情况,并对β-微管蛋白Ⅲ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晚期胃癌患者中,β-微管蛋白Ⅲ阳性患者的有效率低于β-微管蛋白Ⅲ阴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中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其耐受性良好,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微管蛋白Ⅲ表达情况可以作为以多西紫杉醇为主要治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预测指标之一,但此结论还需更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晚期胃癌 β-微管蛋白
下载PDF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和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对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燕 陈丽 +2 位作者 李杰 吕亚莉 焦顺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5-382,479,共9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和β-微管蛋白Ⅲ与接受不同辅助化疗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行辅助化疗的Ⅰ~Ⅲ期非小细胞肺...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和β-微管蛋白Ⅲ与接受不同辅助化疗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行辅助化疗的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CC1、RRM1和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特征、分子特征与生存规律的关系。结果 ERCC1、RRM1和β-微管蛋白Ⅲ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6.4%、43.7%和38.4%,三者表达程度无相关性,ERCC1(P=0.008)和RRM1(P=0.028)在腺癌中的高表达率显著低于非腺癌,而β-微管蛋白Ⅲ在腺癌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非腺癌(P=0.001)。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5.8个月,80例出现复发或转移,40例死亡,中位生存期未达到,中位无疾病生存期(DFS)为24.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P=0.036)、临床分期早(P=0.001)及非腺癌(P=0.004)患者较女性、临床分期晚及腺癌患者中位DFS显著延长,而年龄、吸烟与否、化疗方案的类型及ERCC1、RRM1和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程度对DFS无影响。分层分析显示,RRM1高表达时,含吉西他滨方案组较其他方案组DFS有缩短的趋势(P=0.054);β-微管蛋白Ⅲ高表达时,紫杉类方案组较长春瑞滨和吉西他滨组DFS有缩短的趋势(P=0.076)。而在RRM1或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以及ERCC1不同表达程度层中,各化疗方案组对DFS的影响无差异。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腺癌与否和临床分期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接受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RRM1高表达者对吉西他滨耐药,而β-微管蛋白Ⅲ高表达者对紫杉类耐药,在耐药人群中使用其他方案似乎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CC1、RRM1和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有助于筛选辅助化疗药物及预测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 β-微管蛋白 辅助化疗
下载PDF
人源性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中β-TubulinⅢ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柳霞 A Wernig 鞠躬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 :确定来源于成年人骨骼肌的干细胞在离体条件下能否分化为神经细胞 ,为骨骼肌干细胞应用于移植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打下基础 .方法 :采用适用于大鼠的神经细胞诱导分化液诱导贴壁的人成肌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采用免疫细胞化... 目的 :确定来源于成年人骨骼肌的干细胞在离体条件下能否分化为神经细胞 ,为骨骼肌干细胞应用于移植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打下基础 .方法 :采用适用于大鼠的神经细胞诱导分化液诱导贴壁的人成肌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结合WesternBlot及RT PCR等技术对不同培养液作用后的人成肌细胞进行 β TubulinⅢ ,NeurofilamentMr6 8× 1 0 3 和GFAP表达的研究 .结果 :用诱导分化液作用后 ,未见小的、伴有突起的放射状形态的神经细胞 ;抗β TubulinⅢ对经神经元 胶质细胞诱导分化液作用后的人成肌细胞、增殖培养液培养后的各代人成肌细胞及仅含 2 0mL/LHS分化液分化形成的肌管细胞染色均为阳性 ;C2C1 2细胞 β TubulinⅢ抗体染色阴性 ;上述所有细胞抗NeurofilamentMr6 8× 1 0 3 和抗GFAP染色均为阴性 .RT PCR和WesternBlot验证上述β TubulinⅢ染色阳性的人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中 β TubulinⅢmRNA和蛋白质分子的表达 .结论 :成年人骨骼肌干细胞不能被有效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 ;并证实人源性培养的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表达 β TubulinⅢ ,但是不表达Neurofil amentMr6 8× 1 0 3 .两种蛋白神经元标志物在人成肌细胞的表达不相吻合 ,我们对 β TubulinⅢ能否作为人体组织横向分化研究的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干细胞 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 β-tubulin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β-tubulin Ⅲ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友红 马平 +1 位作者 王福根 许春芳 《新医学》 2014年第7期444-447,共4页
目的研究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β-tubulinⅢ在50例胃癌组织及部分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 目的研究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β-tubulinⅢ在50例胃癌组织及部分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β-tubulinⅢ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1例(62.00%)、9例(4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2,P>0.05)。β-tubulinⅢ蛋白T1组阳性表达率为22.22%(2/9),T2组阳性表达率为37.50%(3/8),T3组阳性表达率为78.79%(26/33),三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1.790),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β-tubulinⅢ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中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s=-0.481,P<0.05);β-tubulinⅢ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为38.89%(7/18),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为75.00%(24/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376);β-tubulinⅢ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β-tubulinⅢ在胃癌中表达率稍高于癌旁组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tubulin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RCC1基因和β-tubulin Ⅲ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杰 赵勇 +1 位作者 麻成方 洪琼川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172-1175,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norma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明显增高,在新诊断的患者中,有65%已不能行手术治疗,因此化学治疗(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耐药的存在,化疗疗效有效率有限,治疗的有效率仅为20%-... 非小细胞肺癌(norma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明显增高,在新诊断的患者中,有65%已不能行手术治疗,因此化学治疗(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耐药的存在,化疗疗效有效率有限,治疗的有效率仅为20%-40%。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发现ERCC1、β-tubulinⅢ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化疗药物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并有可能成为预测疗效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指标。根据基因表达水平及药物敏感情况选择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是肿瘤学研究和临床肿瘤化疗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C1 β-tubulin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下载PDF
食管癌BRCA1和β-tubulin Ⅲ mRNA表达与紫杉类耐药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维美 叶维 +1 位作者 蒋华 朱志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BRCA1、β-tubulinⅢmRNA的表达,探讨与紫杉类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6例晚期食管癌组织标本,采用RTq-PCR方法检测组织中BRCA1、β-tubulinⅢmRNA表达,分析二者与紫杉类药物耐药性的关系。结果:BRCA1相对于内参基...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BRCA1、β-tubulinⅢmRNA的表达,探讨与紫杉类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6例晚期食管癌组织标本,采用RTq-PCR方法检测组织中BRCA1、β-tubulinⅢmRNA表达,分析二者与紫杉类药物耐药性的关系。结果:BRCA1相对于内参基因β-actin的中位值为6.27;β-tubulinⅢ相对于内参基因β-actin的中位值为4.44。以中位值作为cutoff值,36例标本根据cutoff值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BRCA1高表达组的有效率66.7%(12/18)稍高于低表达组55.6%(10/18),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3)。β-tubulinⅢ低表达组的有效率83.3%(15/18)显著高于高表达组38.9%(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BRCA1 mRNA表达水平与紫杉类药物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tubulinⅢmRNA表达水平与紫杉类药物敏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β-tubulinⅢ可以作为紫杉烷类药物在晚期食管癌中疗效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BRCA1 β-tubulin 紫杉类药物 化疗疗效
下载PDF
晚期乳腺癌-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及与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效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原少斐 朱林佳 +3 位作者 郑维锷 陈文俊 陈华 张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66-671,共6页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中-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βtubulinⅢ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对疗效、...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中-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βtubulinⅢ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对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为38.1%(32/84),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6.2%(64/84)。化疗有效率(CR+PR)为52.38%,-βtubulinⅢ(+)的患者有效率低(37.50%),-βtubulinⅢ(-)患者有效率高(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组的有效率为48.40%,低于survivin(-)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显示:-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25.0%,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3.9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4.5%、15.1%,-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73.91%,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7.7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1.6%、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结论:联合检测-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多西紫杉醇 β-微管蛋白
下载PDF
β-tubulinⅢ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丽花 茅国新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3期188-191,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能否成为观察微管蛋白结合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10例NSCLC患者癌组织... 目的:观察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能否成为观察微管蛋白结合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10例NSCLC患者癌组织标本进行β-tubulinⅢ检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紫杉类或非紫杉类联合方案的疗效、肿瘤进展时间(time tumor progression,TTP)、总生存期(overall sunival,OS)等之间是否有关。结果:β-tubulinⅢ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PS评分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紫杉醇/铂类化疗组,β-tubulinⅢ低表达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TTP、OS均显著高于β-tubulinⅢ高表达组(P<0.05);在吉西他滨/铂类化疗组,则没有这种变化(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β-tubulinⅢ表达是影响TTP和OS的独立因素。结论:β-tubulinⅢ表达水平可以作为NSCLC患者紫杉类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β微管蛋白 紫杉醇 敏感性 预后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β-微管蛋白Ⅲ表达及其与含紫杉醇方案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萍 王豪勋 王海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的表达及其与含紫杉醇方案耐药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为ⅢBⅣ期的12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0例给予紫杉醇/顺铂(TP)方案,对照组60例给予长春瑞滨/顺铂(NP...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的表达及其与含紫杉醇方案耐药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为ⅢBⅣ期的12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0例给予紫杉醇/顺铂(TP)方案,对照组60例给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NSCLC组织中β-tubulinⅢ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含紫杉醇方案耐药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β-tubulinⅢ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分期及组织学类型无关。β-tubulinⅢ高表达与TP方案化疗耐药有关:TP方案化疗耐药者β-tubulinⅢ的高表达率为77.3%,明显高于敏感者的42.1%。β-tubulinⅢ高表达与NP方案化疗耐药无关。结论β-tubulinⅢ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含紫杉醇方案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β-微管蛋白 紫杉醇 耐药
下载PDF
恶性胸腹水中肿瘤细胞BRCA1和β-tubulin Ⅲ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立峰 张微 +5 位作者 钱晓萍 胡静 禹立霞 邹征云 胡文静 刘宝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496-1500,共5页
目的:疗效相关分子生物标记的探索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关键所在。由于肿瘤原发灶与转移灶肿瘤细胞在分子水平的显著差异及转移性恶性肿瘤的难治性,本研究旨在探索肿瘤特殊转移灶即恶性胸/腹水中肿瘤细胞的BRCA1和β-tubulinⅢmRNA表达水... 目的:疗效相关分子生物标记的探索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关键所在。由于肿瘤原发灶与转移灶肿瘤细胞在分子水平的显著差异及转移性恶性肿瘤的难治性,本研究旨在探索肿瘤特殊转移灶即恶性胸/腹水中肿瘤细胞的BRCA1和β-tubulinⅢmRNA表达水平与多西紫杉醇(TXT)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收集41例进展期肿瘤的恶性胸水/腹水,分离肿瘤细胞后ATP-TCA方法检测TXT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的BRCA1和β-tubulinⅢmRNA表达。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P=0.008)和胃癌组(P=0.032)的恶性胸/腹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BRCA1 mRNA表达与TXT体外药物敏感正相关。β-tubulinⅢmRNA表达仅在NSCLC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与TXT药物敏感负相关(P=0.022)。联合检测BRCA1和β-tubulinⅢ对于TXT药物敏感性的预测没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在NSCLC和/或胃癌患者的恶性胸/腹腔积液中,BRCA1和β-tubulinⅢ表达与TXT敏感性相关且前者可能比后者更有意义。对于伴有恶性积液的进展期NSCLC和/或胃癌患者,恶性积液有可能成为一合适的标本进行分子生物标记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疗 BRCA1 β-tubulin 恶性渗出液
下载PDF
老年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可塑性变化及氟西汀的干预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有恒 赵阿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2-100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可塑性变化及氟西汀干预机制。方法以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老年抑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第7、14、21天,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突触结构的体视学变化以及神经元再生情况。结果在抑郁形成过程中,21 d...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可塑性变化及氟西汀干预机制。方法以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老年抑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第7、14、21天,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突触结构的体视学变化以及神经元再生情况。结果在抑郁形成过程中,21 d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不仅突触活性区长度、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明显减少,突触间隙宽度增加明显,而且NeuN/BrdU、β-tubulinⅢ/BrdU双标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均P<0.01)。随着氟西汀治疗周次的增加,各指标的趋势均得到抑制(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中存在海马神经突触结构损伤,神经元再生减少的可塑性变化,氟西汀可通过增加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发生,恢复海马的结构与功能,从而发挥其抗抑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氟西汀 NEUN β-tubul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