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脾养肝方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1
作者 鞠迪 李汨 +4 位作者 韩曼 房冰莹 闫曙光 安荣 李京涛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探讨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中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将2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脾养肝方组和护肝片组,空白组5只,其余3组各7只。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中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将2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脾养肝方组和护肝片组,空白组5只,其余3组各7只。腹腔注射DEN诱导肝癌前病变模型,给药14 w后处死。取肝组织观察并记录其大小、外观等变化,计算肝重比(肝脏指数),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各组胶原沉积表达,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RT-PCR)检测Ⅰ型胶原蛋白(typeⅠcollagen,CollagenⅠ)的表达,以研究益脾养肝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的影响。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脾养肝方组和护肝片组肝脏病理形态显著改善,肝脏指数、CollagenⅠ和α-SMA表达均降低(P值均<0.05);与护肝片组相比,益脾养肝方组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更显著,其肝脏指数、CollagenⅠ和α-SMA表达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益脾养肝方可有效改善DEN诱导的大鼠肝癌前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胶原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前病变 益脾养肝方 肝星状细胞 α-平滑肌动蛋白 胶原沉积
下载PDF
姜黄素对哮喘小鼠α-SMA的表达及气道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杰 吴斌 +1 位作者 梁标 王晓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3-605,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姜黄素对小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验证其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防治和对肺的保护作用,探讨姜黄素在哮喘气道重构的治疗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姜黄素治疗组各12只...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姜黄素对小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验证其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防治和对肺的保护作用,探讨姜黄素在哮喘气道重构的治疗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姜黄素治疗组各12只,采用卵蛋白致敏小鼠哮喘模型,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浓度并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炎症发生及气道结构改变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姜黄素治疗组的EOS分别是(0.74±0.26)×108/L,(5.32±0.41)×108/L,(3.55±0.46)×108/L,哮喘模型组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增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模型组小鼠具有明显的气道炎症,以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为主,出现上皮细胞增生、平滑肌肌层增厚、结缔组织增生、黏液分泌旺盛并伴小气道栓塞.支气管黏膜下、血管壁及周围、肺间质均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姜黄素治疗组小鼠炎症明显改善,黏液产生减少,上皮增生、平滑肌层增厚不明显,气道周围胶原纤维及黏液颗粒均减少,无明显气道痉挛.正常对照组α-SMA的表达阳性率为8%(1/12),哮喘模型组达58%(7/12),姜黄素治疗组为33%(4/12),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α-SMA的表达,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延缓气道重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姜黄素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气道重构
下载PDF
葛根散对酒精性ED大鼠阴茎平滑肌组织结构NOS活力及α-SMA,Cx43,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庆学 张琪其 +2 位作者 刘春艳 罗仕艳 柴艺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解酒方葛根散对酒精性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阴茎平滑肌组织结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缝隙连接蛋白基因43(Cx4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葛根散治疗酒精... 目的:探讨中药解酒方葛根散对酒精性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阴茎平滑肌组织结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缝隙连接蛋白基因43(Cx4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葛根散治疗酒精性E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散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1);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按照15 m L·kg^-1·d^-1给予乙醇干预30 min后给药。比色法检测酒精性ED大鼠阴茎平滑肌组织NOS活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酒精性ED大鼠阴茎平滑肌组织α-SMA,Cx43,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阴茎平滑肌组织NOS活力,α-SMA,Cx43 m 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TGF-β1m 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根散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上调酒精性ED大鼠阴茎组织结构NOS活力及Cx43 m RNA及蛋白表达量(P<0.05),同时可显著下调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量(P<0.05),葛根散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上调酒精性ED大鼠阴茎组织α-SMA m RNA及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葛根散对酒精性ED大鼠阴茎平滑肌组织结构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具体机制可能与调节NOS活力及α-SMA,Cx43,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散 乙醇 勃起功能障碍 一氧化氮合酶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缝隙连接蛋白基因43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滨蒿内酯对大鼠哮喘模型α—SMA的表达及平滑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易震南 黄仁清 宋泽庆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 观察滨蒿内酯对哮喘大鼠气道壁平滑肌增殖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滨蒿内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组)、哮喘组(A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及滨蒿内酯治疗组... 目的 观察滨蒿内酯对哮喘大鼠气道壁平滑肌增殖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滨蒿内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组)、哮喘组(A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及滨蒿内酯治疗组(S组),以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方法建立哮喘大鼠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治疗,光镜下测定平滑肌层厚度及内外径,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哮喘模型组大鼠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呼气峰压明显增大,模型复制成功;A组气道壁α-SMA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平滑肌层厚度较N组均显著增加(均为P〈0.01),气道内外径比值较正常组减小(P〈0.01),S组α-SMA蛋白表达及平滑肌层厚度较A组减少,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滨蒿内酯能够抑制α-SMA的表达,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减轻平滑肌增殖,延缓气道重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滨蒿内酯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平滑肌增殖
原文传递
3种MAPK抑制因子对亚砷酸钠活化LX-2细胞TGF-β1和α-SMA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谢万生 胡婷 +4 位作者 张琦 李晓之 段恬筱 杨兴 罗鹏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究3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因子对亚砷酸钠活化的人肝星状细胞(LX-2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X-2细胞分别暴露于0... 目的探究3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因子对亚砷酸钠活化的人肝星状细胞(LX-2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X-2细胞分别暴露于0.0(对照)、2.5、5.0、10.0、20.0、40.0、80.0μmol/L亚砷酸钠培养液中24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根据结果将LX-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亚砷酸钠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组、p38抑制组。3个抑制组分别用10.0μmol/LERK、JNK、p38激酶抑制剂(PD98059、SP600125、SB203580)预先干预LX-2细胞30min,再加入20.0μmol/L亚砷酸钠培养24h;对照组不加亚砷酸钠和抑制剂;亚砷酸钠组不加抑制剂。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X-2细胞内TGF-β1、α-SM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0、10.0、20.0、40.0、80.0μmol/L亚砷酸钠组LX-2细胞存活率[(92.35±0.92)%、(84.06±0.84)%、(74.27±0.74)%、(59.57±0.60)%、(27.77±0.23)%]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0.00)%,P均<0.05]。亚砷酸钠组TGF-β1、α-SMA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1);3个抑制组TGF-β1、α-SMA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亚砷酸钠组(P均<0.05)。结论砷暴露可引起LX-2细胞中TGF-β1、α-SMAmRNA和蛋白表达异常升高,3种MAPK抑制因子干预可以改善砷诱导LX-2细胞活化过程中对TGF-β1、α-SMA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剂 星形细胞 星状细胞 MAPK抑制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动蛋白
原文传递
生、熟地黄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刘道刚 曾敏 +1 位作者 高洪燕 王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07-2510,共4页
目的:探讨生地黄和熟地黄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地黄水煎液组、熟地黄水煎液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5只。生地黄水煎液组、熟地黄水煎液组分别按生地黄、熟地黄剂... 目的:探讨生地黄和熟地黄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地黄水煎液组、熟地黄水煎液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5只。生地黄水煎液组、熟地黄水煎液组分别按生地黄、熟地黄剂量1.6 g/(kg·d)灌胃给药14 d,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印迹检测TGF-β1、α-SMA和Collagen-Ⅰ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Scr、BUN值显著降低(P<0.05);肾小球玻璃样病变减轻,肾小管囊性扩张和空泡变性程度缓解,胶原沉积减少,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TGF-β1、α-SMA和Collagen-Ⅰ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熟地黄水煎液组比较,生地黄水煎液组的Scr、BUN值较低,胶原沉积较少,肾间质纤维化改善较明显,α-SMA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生地黄和熟地黄均能缓解肾间质纤维化,以生地黄作用较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α-SMA和Collagen-Ⅰ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地黄 熟地黄 肾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肌动蛋白α Ⅰ型胶原
下载PDF
熊果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欧阳灿晖 朱萱 +5 位作者 张焜和 戴颖 陈江 何文华 李博 李弼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237-2243,共7页
目的:观察熊果酸(UA)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基因与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UA低剂量组(U1组)、UA中剂量组(U2组)、UA高剂量... 目的:观察熊果酸(UA)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基因与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UA低剂量组(U1组)、UA中剂量组(U2组)、UA高剂量组(U3组)及秋水仙碱组(C组),每组16只.除N组外,均用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肝纤维化4wk,分别给予安慰剂、不同剂量的UA、秋水仙碱腹腔注射,治疗4wk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行病理HE染色及VG染色判断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蛋白和α-SMA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U2和U3组肝细胞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减轻;M组TGF-β1蛋白、TGF-β1mRNA及α-SMA蛋白较N组的表达明显增加(8.76±1.47vs1.48±0.24;0.60±0.11vs0.05±0.02;0.51±0.10vs0.09±0.02,均P<0.01).U1组和C组TGF-β1蛋白的表达较M组降低(P<0.05),U2和U3组TGF-β1蛋白的表达较M组明显降低(5.32±1.63,3.98±0.67vs8.76±1.47,均P<0.01),且低于C组的表达(7.14±1.29,P<0.05或0.01).U2和U3组的TGF-β1mRNA的表达也明显低于M组(0.36±0.07,0.25±0.06vs0.60±0.11,均P<0.01)和C组(0.47±0.10,P<0.05或0.01).U1-U3组较M组α-SMA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0.36±0.08,0.23±0.02,0.15±0.03vs0.51±0.10,均P<0.01);U2和U3组α-SMA蛋白的表达也显著低于C组(0.43±0.05,均P<0.01).结论:UA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组织结构,减轻肝纤维化;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表达,抑制HSC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熊果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当归对大鼠肺纤维化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0
8
作者 郭广松 汪虹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560-563,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浓当归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程度的影响及对肺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当归组,经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后,当归组大鼠腹腔内注射浓当归注射液10 ml/(kg.d),空白组、模型组给予... 目的:观察浓当归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程度的影响及对肺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当归组,经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后,当归组大鼠腹腔内注射浓当归注射液10 ml/(kg.d),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分别于第7,14和28天各处死5只大鼠。免疫组化法分析各组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COL-Ⅰ)、胶原蛋白Ⅲ(COL-Ⅲ)表达水平,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水平。结果:当归组大鼠肺组织中COL-Ⅰ、COL-Ⅲ沉积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当归组间质中-αSMA阳性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5),当归组大鼠肺组织CTGF mRN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当归可能通过降低纤维化肺组织中CTGF mRNA水平,间接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减轻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动蛋白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当归
下载PDF
人参多糖通过cAMP/PKA/CREB信号通路抗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黄倩 张素萍 施子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5-701,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肾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揭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TZ(120 mg·kg^(-1))尾静脉注射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多糖(25、50、100 mg·kg^(-1)...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肾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揭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TZ(120 mg·kg^(-1))尾静脉注射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多糖(25、50、100 mg·kg^(-1))组、空白组,连续灌胃给药12周。12周末,比较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含量变化;肾脏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皮质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肾皮质中环磷酸腺苷(c AM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中细胞外基质及信号通路PKA/CREB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人参多糖能够明显降低DN小鼠FBG、mAlb、Scr、BUN含量,并通过抑制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蛋白α-SMA及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LN、FN的表达,延缓肾纤维化的进程。结论人参多糖对DN小鼠肾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 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人参多糖 环磷酸腺苷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蛋白激酶A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下载PDF
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_1变化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武希润 吕敏和 +2 位作者 王琦 师水生 郭文栋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测定肝纤维化不同分级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表达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 β_1)变化,以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慢性肝病患者37例,依... 目的 测定肝纤维化不同分级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表达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 β_1)变化,以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慢性肝病患者37例,依据肝组织HE、VG染色分为0~4级,其中1级8例,2级9例,3级7例,4级13例。6例正常肝组织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α-SMA、uPA、PAI-1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测定血浆TGF β_1变化。检测血透明质酸。结果 肝纤维化S_(1~4)级肝组织α-SMA表达分别为(4.2±0.5)%、(5.5±0.7)%、(7.9±0.5)%、(9.7±0.7)%,uPA分别为(4.0±0.5)%、(4.8±0.5)%、(5.0±0.5)%、(4.8±0.4)%,PAI-1分别为(4.7±0.4)%、(7.0±0.4)%、(8.9±0.3)%、(11.9±0.3)%,且随肝纤维化分级增加血浆TGF β_1水平也逐渐增加。在肝纤维化S_3、S_4级,α-SMA、PAI-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TGF β_1水平增加尤为明显,而uPA仅轻微增加,表现为uPA相对不足。结论 肝组织α-SMA、uPA、PAI-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TGF β_1变化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TGF β_1的早期激活,抑制肝硬化晚期PAI-1过度表达,可能有助于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增加肝细胞外基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纤维化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原文传递
大鼠Thyl抗血清制备及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广平 郭慕依 +3 位作者 张月娥 张锦生 张秀荣 陈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1-243,共3页
通过分离大鼠胸腺细胞,免疫家兔,制得兔抗大鼠Thyl抗血清(ATS),采用连续4次注射ATS,建立改进型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并应用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作为增殖指标观察系膜细胞的增生情况,结果... 通过分离大鼠胸腺细胞,免疫家兔,制得兔抗大鼠Thyl抗血清(ATS),采用连续4次注射ATS,建立改进型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并应用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作为增殖指标观察系膜细胞的增生情况,结果显示改进型动物模型在病变诱导的28d、35d时,表达PCNA、α-SMA的阳性细胞仍较多,较正常动物组,细胞增生明显(P<0.05)且病变持续时间较长。P<0.01现系膜基质增多,病变更符合临床上所见到的人的系膜增生性肾炎。3.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DNA聚合酶的一种辅助蛋白,主要在S期表达,现多用来作为判断细胞增殖的一个指标[5]。在正常肾小球内偶见1个细胞核阳性,说明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系膜细胞更新很慢;实验组第1天尽管系膜细胞及基质溶解,但残存的细胞已表达PCNA,说明增生已开始启动,此时细胞总数虽减少,但PCNA阳性细胞核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故PCNA能较早反映系膜细胞的激活,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该指标证实改进型Thyl肾炎,系膜区持续有阳性核细胞,表明系膜细胞持续增生。3.3α-SMA是平滑肌来源组织的标志,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肌上皮细胞、肌纤维细胞等亦可表达α-SMA[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炎 肾炎 ATS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气道上皮损伤对上皮下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发生中的地位 被引量:25
12
作者 陈兴无 徐军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98-703,共6页
目的探讨损伤气道上皮对上皮下成纤维细胞活化、转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的影响及其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高反应中的地位。方法原代培养的人气道上皮下成纤维细胞与经脂多糖(LPS)处理后给予机械划伤的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共培养,... 目的探讨损伤气道上皮对上皮下成纤维细胞活化、转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的影响及其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高反应中的地位。方法原代培养的人气道上皮下成纤维细胞与经脂多糖(LPS)处理后给予机械划伤的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共培养,分别加入内皮素(ET)受体A拮抗剂BQ12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和抗体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以及5-溴-2′-脱氧尿苷(BrdU)掺入等方法,检测上皮下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情况;将细胞转染反义内皮素转换酶(anti-ECE)mRNA表达载体并运用酶谱分析法,研究ET-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相互作用。结果损伤上皮诱导并增强了上皮下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及细胞增殖,同时诱导了上皮下成纤维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BQ123、TGF-β1中和抗体及p38MAPK、ERK1/2抑制剂均分别抑制或部分抑制了α-SMA的表达。与对照(转染空载体)及转染anti-ECEmRNA表达载体上皮细胞比较,转染空载体的上皮细胞损伤后上清液中ET-1分泌[机械划伤+LPS刺激的pEGFPN2转染16HBE组为(15·00±0·86)pg/ml;机械划伤+LPS刺激的anti-ECE转染16HBE组为(7·57±0·94)pg/ml]增加(P均<0·01)。结论损伤上皮通过释放ET-1和(或)TGF-β1诱导了上皮下成纤维细胞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并促进了细胞的增殖,这一过程涉及了MAPKs家族的p38MAPK与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上皮 上皮下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内皮素1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气道上皮损伤 成纤维细胞 细胞转分化 气道高反应
原文传递
黄芪甲苷对肺纤维化小鼠α-SMA、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黄霂晗 韩佳 +5 位作者 徐昌君 欧江琴 林昶 刘杨 丁倩 杨长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肺纤维小鼠肺组织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黄芪甲苷对小鼠肺纤维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于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10mL/kg)建立肺纤维化模型,空白组为正常饲养的小鼠,假手...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肺纤维小鼠肺组织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黄芪甲苷对小鼠肺纤维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于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10mL/kg)建立肺纤维化模型,空白组为正常饲养的小鼠,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代替。造模后的C57bl/6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博来霉素造模+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假手术组(生理盐水造模+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黄芪甲苷组(博来霉素造模+黄芪甲苷灌胃)和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组(博来霉素造模+地塞米松灌胃),分别于第14天和第28天处死小鼠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肺纤维化程度,碱性水解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内羟脯氨酸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α-SMA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小鼠肺组织α-SMA、COL1、COL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肺纤维化分级较高,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内的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5),肺组织内α-SMA、COL1、COL3的表达减少(P<0.05),地塞米松组的表达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黄芪甲苷对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成纤维细胞的生成和抑制胶原蛋白的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黄芪甲苷 α-平滑肌动蛋白 羟脯氨酸 胶原蛋白
下载PDF
芍药苷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组织免疫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储德勇 李丛磊 +5 位作者 杨枫 吴强 李静 丁向东 罗庆礼 沈继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5,20,共7页
目的观察芍药苷(paeoniflorin)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免疫病理的影响,探索芍药苷预防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昆明小鼠,制成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A组)... 目的观察芍药苷(paeoniflorin)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免疫病理的影响,探索芍药苷预防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昆明小鼠,制成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A组)(15只),吡喹酮治疗前(B组)、治疗同时(C组)及治疗后(D组)给予芍药苷组(各45只)。其中后3组又各分为低剂量组[芍药苷30mg/(kg·d)×30d]、高剂量组[芍药苷120mg/(kg·d)×30d]及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2ml×30d)。B组感染后第12天起、C及D组分别于感染后第42及72天起,灌胃芍药苷或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B、C和D等3组均于感染后第42天起灌胃吡喹酮[500mg/(kg·d)×2d]。感染后第102天处死取血及肝脏。用竞争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苏木素-伊红(HE)及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及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技术评价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ColⅠ)表达情况。结果B组HA水平,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9.429,P值均<0.01);肉芽肿面积及肝纤维化程度,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862.540、F=29.738,P值均<0.01);α-SMA阳性细胞表达强度(F=12.323,P值均<0.01)、TGF-β1表达强度(F=148.990,P值均<0.01)、ColⅠ含量(F=180.881,P值均<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组及D组各项检测数据与其相应的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喹酮治疗前给予芍药苷,能明显降低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程度,减少肝组织TGF-β1、α-SM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防己黄芪汤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俞东容 杨汝春 +2 位作者 王军 李建秋 王永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5期1000-1002,共3页
目的:了解防己黄芪汤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以及去除甘草后对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用防己黄芪汤以及防己黄芪去甘草汤干预,观察肾功能水平、肾病理以及肾α-平滑肌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蛋白... 目的:了解防己黄芪汤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以及去除甘草后对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用防己黄芪汤以及防己黄芪去甘草汤干预,观察肾功能水平、肾病理以及肾α-平滑肌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防己黄芪汤可降低UUO大鼠血尿素氮,使血白蛋白升高;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同时,显著降低肾小管和肾间质α-SMA、FN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去甘草汤组与防己黄芪汤一样,改善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多项指标,而且从数据来看,有进一步下降血尿素氮、以及FN表达的趋势。结论:防己黄芪汤具有抑制肾纤维化、改善肾功能的作用。组方去除甘草后没有影响这一作用,甚至有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平滑肌肌动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防己黄芪汤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减少放射性肺纤维化中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与抑制TGF-β1/ERK/Smad3通路相关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彦伟 张志强 +2 位作者 吴丽贤 张鲁榕 陈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0-636,共7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L)减少放射性肺纤维化中肌成纤维细胞(MFBs)活化与TGF-β1/ERK/Smad3通路的相关性。方法以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建立体外MFBs活化模型,C57BL/6小鼠胸部照射形成体内MFBs活化、放射性肺纤维化模...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L)减少放射性肺纤维化中肌成纤维细胞(MFBs)活化与TGF-β1/ERK/Smad3通路的相关性。方法以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建立体外MFBs活化模型,C57BL/6小鼠胸部照射形成体内MFBs活化、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MFBs活化状态通过检测小鼠成纤维细胞中α-SMA(RT-PCR、Western blot方法)和ColⅠ(RT-PCR、ELISA方法)的表达,通路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p-Smad3(Ser208)、p-Smad3(Ser423)的水平。ERK siRNA及Smad3 siRNA观察ERK、Smad3在MFBs活化中的地位。结果 TGF-β1激活p-ERK/p-Smad3(Ser208)及p-Smad3(Ser423),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活化为MFBs,合成Col I明显增多;使用ERK siRNA及Smad3 siRNA确定了ERK及Smad3均参与α-SMA、ColⅠ的表达,其中ERK可能通过磷酸化Smad3连接区(Ser208)起相关作用。小鼠胸部照射可致肺组织中p-ERK、p-Smad3(Ser208)、p-Smad3(Ser423)的水平上调,α-SMA表达增加,显示多量MFBs活化。TPL对体内和体外实验中ERK、Smad3(Ser208)、Smad3(Ser423)的磷酸化活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明显下调α-SMA表达及ColⅠ合成,减少MFBs的活化。结论 TPL可通过抑制TGF-β1/ERK/Smad3通路,减少肺部照射后MFBs活化,从而抑制放射性肺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放射性肺纤维化 肌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Ⅰ型胶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ERK SMAD3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抗血管新生大鼠心肌缺血动态观察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腾 张密霞 张艳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基于血管新生,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60只远交群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参益气滴丸高、低剂量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术后3,7,14,28 d苏木素伊红(HE)染... 目的:基于血管新生,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60只远交群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参益气滴丸高、低剂量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术后3,7,14,28 d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心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缺血边缘区血管密度,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边缘区血管新生及成熟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KD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PDGF-B),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beta,PDGFR-β),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心肌梗死后3 d心脏可见明显梗死区,7~28 d左心室扩张,梗死区室壁变薄,3~28 d梗死边缘区均可见新生毛细血管,CD31阳性及α-SMA阳性血管密度较假手术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芪参益气滴丸高低剂量组各时间点可减小心肌梗死面积,促进边缘区血管新生,7~28 d可抑制心室扩张(P<0.05)。PCR结果显示心肌梗死早期血管新生及稳定相关因子均升高,后期新生因子表达降低,血管成熟相关因子升高(P<0.05)。芪参益气滴丸给药3 d能促进VEGF,Ang-1 mRNA表达,降低b FGF mRNA表达(P<0.05);7 d能促进VEGF,b FGF mRNA表达(P<0.05),14 d能促进VEGF,Ang-1,b FGF,PDGFR-βmRNA表达(P<0.05);28 d能促进b FGF mRNA表达(P<0.05),降低VEGF,KDR,Ang-1,Ang-2 mRNA表达(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保护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抑制左心室扩张,其机制与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心肌缺血 血管新生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血管内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
原文传递
黄芪当归合剂对慢性肾病鼠肾脏细胞表型及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荣 李晓玫 +1 位作者 李惊子 王海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 在慢性嘌呤霉素肾病 (PAN)大鼠模型中观察黄芪当归合剂 (A&A)对肾脏固有细胞表型及MAPK信号通路各亚类激酶 (ERK、JNK和p38)表达与活性的影响 ,初步探讨A&A治疗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 肾组织标本来源于对照组、PAN... 目的 在慢性嘌呤霉素肾病 (PAN)大鼠模型中观察黄芪当归合剂 (A&A)对肾脏固有细胞表型及MAPK信号通路各亚类激酶 (ERK、JNK和p38)表达与活性的影响 ,初步探讨A&A治疗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 肾组织标本来源于对照组、PAN组、A&A组和ACEI组大鼠。采用常规病理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 ,观察各组肾组织不同部位的病理改变、细胞数量、细胞外基质积聚程度、不同部位α SMA表达变化及肾组织内MAPK表达及活化情况。结果 PAN大鼠肾小球内的α SMA表达量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的积聚程度密切相关 ;肾小管间质区的α SMA表达量与肾间质浸润细胞数相关 ,同时伴有肾小管上皮变性、萎缩和扩张。A&A治疗可使PAN大鼠上述部位的α SMA表达和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在本实验条件下 ,PAN组与对照组肾组织内JNK、ERK、p38的蛋白表达量及表达部位无差别 ,肾组织内ERK、p38亦未被激活 ;PAN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细胞的JNK均明显活化 ,A&A可明显抑制上述部位的JNK活化。结论 黄芪当归合剂可显著减轻嘌呤霉素肾病的肾脏损伤 ,它对肾脏固有细胞 (尤其是系膜细胞 )表型转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作用的主要环节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嘌呤霉素肾病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生、醋莪术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及HSC-T6增殖和α-SMA,Procollagen Ⅰ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季 宋嬿 +6 位作者 王巧晗 李林 季德 顾薇 郝敏 陆兔林 毛春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538-2545,共8页
比较生、醋莪术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及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和α-SMA,Pro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0.5 mL/只,每周2次,共14周制备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生、醋莪术(0.95,1.90 g·kg^(-... 比较生、醋莪术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及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和α-SMA,Pro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0.5 mL/只,每周2次,共14周制备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生、醋莪术(0.95,1.90 g·kg^(-1))对大鼠血清ALT,AST,PC-Ⅲ,IV-C,LN,HA和肝组织HYP,MDA的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情况,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中胶原表达情况;体外培养HSC-T6细胞,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生、醋莪术含药血清作用12,24,36,48 h对HSC-T6增殖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α-SMA和ProcollagenⅠ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给药生、醋莪术后,大鼠血清ALT,AST,PC-Ⅲ,IV-C,LN,HA表达水平均下降,与生莪术组相比,醋莪术组作用效果优于生莪术组;生、醋莪术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均能抑制HSC-T6的增殖,呈现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各给药组作用24 h后,HSCT6中α-SMA和ProcollagenⅠ表达水平降低,且醋莪术组降低更显著。生、醋莪术均能不同程度减轻肝纤维化,其抗肝纤维化机制可能与抑制HSC-T6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并促进其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醋莪术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Real-time PCR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ProcollagenⅠ
原文传递
复方积雪草煎剂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小鼠肾小管间质骨架蛋白α-SMA、vimen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汝春 王永钧 +3 位作者 周大为 马丽娟 王军 朱晓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复方积雪草煎剂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cclusion,UUO)小鼠模型肾小管间质骨架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actin,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影响的研究,探讨其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和机... 目的:通过对复方积雪草煎剂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cclusion,UUO)小鼠模型肾小管间质骨架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actin,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影响的研究,探讨其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小鼠UUO模型,用复方积雪草水煎剂进行灌胃干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inhibitor,ACEI)福辛普利作为对照。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及间质纤维化;肾组织中α-SMA、vimentin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基因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结果:UUO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以及α-SMA、vimentin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而复方积雪草煎剂、福辛普利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和间质骨架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复方积雪草可显著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表型转化,提示降低肌成纤维细胞的积聚是其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细胞骨架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波形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