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施弦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29-531,共3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α-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静脉组40例,B组为布地奈德单一雾化组40例,C组为布地奈德和a-干扰素联合雾化组40例。3组均在...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α-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静脉组40例,B组为布地奈德单一雾化组40例,C组为布地奈德和a-干扰素联合雾化组40例。3组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A组加静脉用地塞米松,B组加布地奈德混悬液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C组布地奈德混悬液和a-干扰素联合雾化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在治疗急性喉炎患儿过程中,B组、C组在呼吸困难、喉鸣、声音嘶哑及咳嗽消失时间等指标中较A组缩短(P<0.05)。C组与B组相比较咳嗽、喉鸣时间缩短(P<0.05),但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消失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d时,各组比较治愈率及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雾化与静脉应用地塞米松早期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效果相当,甚至在缓解症状上优于地塞米松,且无静脉应用激素的全身副作用,不良反应小,值得在门、急诊参考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感染性喉炎 α-干扰素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下载PDF
α-干扰素与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2
作者 熊寿贵 余更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评价α-干扰素与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随机分为干扰素组、阿昔洛韦组和对照组各24例。干扰素组给予肌肉注射α-干扰... 目的:评价α-干扰素与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随机分为干扰素组、阿昔洛韦组和对照组各24例。干扰素组给予肌肉注射α-干扰素,疗程5~7 d,〈1岁患儿1~2μg/(kg·d),≥1岁患儿10μg/d;阿昔洛韦组予以阿昔洛韦5 mg/kg,每8 h一次静脉滴注,疗程5~7 d;对照组患儿不采用任何抗病毒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干扰素组的退热时间(3.63±1.77)d,颈部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5.25±1.28)d,肝脾肿大恢复时间(5.88±1.36)d,均较阿昔洛韦组及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12.5%)。结论:α-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及安全性优于阿昔洛韦,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阿昔洛韦 α-干扰素
下载PDF
哮喘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特征及其与α-干扰素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建刚 陈玉梅 +2 位作者 陈美元 沈燕 黄丽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877-1882,共6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特征、α-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与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平衡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2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通过鼻咽拭子进行病毒检测,分析其病毒感染...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特征、α-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与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平衡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2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通过鼻咽拭子进行病毒检测,分析其病毒感染特征。将病毒检测阳性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溶液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①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②Th1、Th2及两者比值Th1/Th2;③血清IL-2、IFN-γ、IL-4、IL-6水平,并与10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与Th1、Th2及Th1/Th2的相关性。结果:①220例患儿中有164例病毒阳性(阳性率74.55%),阳性率最高的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冬季病阳性率显著高于春、夏、秋三季(P<0.05);中重度患儿阳性率显著高于轻度患儿(P<0.05)。②164例病毒检测阳性患儿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两组患儿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VC%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儿Th1%、Th1/Th2显著低于健康组,Th2%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h1%、Th1/Th2显著高于对照组、Th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两组IL-2、IFN-γ、IL-4、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IFN-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4、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FEV1%与Th1呈正相关(P<0.05)、与Th2呈负相关(P<0.05),FEV1%、PEF%、FVC%与Th1/Th2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急性发作期 α-干扰素 辅助T细胞平衡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α-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任荣 黄旭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α-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研究组在使用利巴韦林喷雾剂的基础上给予α-干扰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研究... 目的探讨α-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研究组在使用利巴韦林喷雾剂的基础上给予α-干扰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流涎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经统计分析显示:热退时间、流涎消失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与单核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性(P<0.05),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不具有相关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 G,Ig A,Ig M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且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结论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退热、流涎消失及疱疹消退时间,提高免疫蛋白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利巴韦林 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α-干扰素与肉桂酸对人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金戈 张婷 +1 位作者 王涛 杨丽萍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60-862,共3页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肉桂酸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本实验拟进一步研究α-干扰素(alpha-interferon,α-IFN)与肉桂酸(cinnamicacid,CINN)单独及联合作用对人肺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α-IFN和CINN处理人肺腺癌A549细胞,通过...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肉桂酸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本实验拟进一步研究α-干扰素(alpha-interferon,α-IFN)与肉桂酸(cinnamicacid,CINN)单独及联合作用对人肺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α-IFN和CINN处理人肺腺癌A549细胞,通过绘制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等方法来研究其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α-IFN和CINN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P<0.05),促进细胞分化(P<0.05),α-IFN和CINN联合应用时抑制作用较二者单独作用时强;细胞在软琼脂中集落形成率明显下降(P<0.05);FCM显示细胞周期移行被阻滞于G1/G0期。结论:CINN联合α-IFN能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α-IFN和CINN两药联合作用效应强于α-IFN或CINN单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肉桂酸 肺腺癌A549细胞 增殖抑制
下载PDF
雾化吸入IFN-α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花萍 吴红卫 《今日药学》 CAS 2020年第3期157-159,167,共4页
目的探索IFN-α(IFN-α)在非典(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儿童病毒性疾病中的作用,为IFN-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与IFN-α相关的数据。结果目前尚缺乏IFN... 目的探索IFN-α(IFN-α)在非典(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儿童病毒性疾病中的作用,为IFN-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与IFN-α相关的数据。结果目前尚缺乏IFN-α治疗NCP临床研究数据,IFN-α对SRAS的疗效尚未肯定,对MERS的最佳治疗方法仍未达成共识。但在儿童病毒性疾病中,雾化吸入IFN-α具有作用迅速、疗效可靠、用药剂量小、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我国儿童中广泛应用。结论目前尚无NCP的特效药,IFN-α对新冠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α 雾化吸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冠状病毒
原文传递
α-干扰素联合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持续性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沫 刘红兵 +2 位作者 周传新 许吕宏 方建培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42-149,共8页
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持续性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8例于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就诊的持续或慢性ITP患儿参与此研究,他们被... 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持续性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8例于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就诊的持续或慢性ITP患儿参与此研究,他们被随机按2.5: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患儿予以α-干扰素联合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8例患儿单用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根据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一步分为调节T细胞下降B细胞上升(Treg↓B↑)亚组和调节T细胞正常B细胞上升(Treg-B↑)亚组。组间差异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Krus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后的疗效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相比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20例患儿用药前PLT的平均值为(17.90±6.43)×10~9/L,治疗后PLT的峰值平均为(117.45±50.14)×10~9/L,中位起效时间为26.7(9~72)天,中位疗效维持时间为10.5(6~34)个月。治疗24周后,Treg↓B↑亚组的有效率高于Treg-B↑亚组(P<0.05);Treg↓B↑亚组治疗后的外周血Treg%、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不良反应为1例出现流感样症状。结论α-干扰素联合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持续性和慢性ITP既能获得较短的起效时间,又能较长时间维持疗效,特别对于Treg↓B↑类型,其机制可能为促使淋巴细胞亚群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糖皮质激素 儿童持续性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彭佳 谭波宇 宁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WanFang Data等数据库,纳入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WanFang Data等数据库,纳入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今,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合计1104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总有效率(OR=4.99,95%CI:3.22~7.74,P<0.01),缩短退热时间(MD=-1.39,95%CI:-1.87^-0.92,P<0.01)、咳嗽消失时间(MD=-1.54,95%CI:-2.25^-0.83,P<0.01)、鼻塞流涕消失时间(MD=-1.65,95%CI:-2.35^-0.95,P<0.01)。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疗效较好,可明显缩短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 α-干扰素 小儿呼吸系统感染 系统评价
下载PDF
HBV基因型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进宇 王鲁文 龚作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HBV不同基因型对α- 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α-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抗病毒疗效。患者的HBV基因型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方法检测;血清HBVDNA复制水平采用荧光定量... 目的:探讨HBV不同基因型对α- 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α-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抗病毒疗效。患者的HBV基因型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方法检测;血清HBVDNA复制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前C区和BCP (基础核心启动子)区基因位点变异采用HBV基因多态性芯片进行检测。结果:9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以C型、B型为主,未发现A、E、F基因型。HBVDNA高复制水平明显与C基因型及混合基因型有关。B基因型对α-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应答明显优于C、D型,而混合基因型对α- 干扰素的应答最不敏感。仅B基因型对α- 干扰素治疗产生完全应答。部分应答及无应答时HBeAg的转阴与HBV前C区nt 1 896位点变异、以及BCP区nt 1 76 2、nt 1 76 4双位点变异有关。C基因型HBV前C区及BCP区基因变异发生率明显高于B型。结论:HBV基因型与HBVDNA复制水平、HBV基因变异以及α-干扰素抗病毒疗效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HBV基因分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基因型 抗病毒疗效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荧光定量PCR检测 HBV前C区 α-干扰素 HBVDNA复制 ELISA方法 HBV基因变异 HBV基因分型 抗病毒治疗 微板核酸杂交 位点变异 C基因型 B基因型 BCP区 不同基因型 血清HBV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丙型肝炎基因型、病毒量及肝损程度与α干扰素疗效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唐美芳 杨俊文 骆成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91,共3页
观察丙型肝炎基因型、病毒量及肝损程度对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应答率的影响。对 41例慢性丙型肝炎用α干扰素 3MIU每天肌注一次 ,二周后改为隔日肌注一次 ,共 2 1周。治疗前用INNO -LIPA法作丙肝基因分型 ,并在治疗前、后每 2月及... 观察丙型肝炎基因型、病毒量及肝损程度对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应答率的影响。对 41例慢性丙型肝炎用α干扰素 3MIU每天肌注一次 ,二周后改为隔日肌注一次 ,共 2 1周。治疗前用INNO -LIPA法作丙肝基因分型 ,并在治疗前、后每 2月及停药 6月时用PCR法检测HCVRNA含量和定性、每月检测肝功能。按国际标准判断干扰素的治疗末应答 (ETR)和持续应答 (SR)。结果显示 1b型HCVRNA的治疗末应答率占 82 8% (2 4/2 9) ;持续应答率占 78 9% (15 / 19)。ALT的应答率分别是 78 3 % (18/ 2 3)和 76 5 % (13/ 17)。HCVRNA含量显示≤ 5× 10 5copies/ml的持续应答率高于 >5× 10 5copies/ml,二组P <0 0 1。治疗前ALT活力高低与干扰素治疗后ALT的应答率影响不大。预测干扰素疗效的关键是治疗前HCVRNA在血清中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病毒基因型 丙肝病毒量 治疗末应答 持续应答 α干扰素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用药安全信号挖掘研究:α-干扰素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斌 肖桂荣 +3 位作者 罗敏 胡巧织 吴逢波 徐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2-497,共6页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α-干扰素(IFN-α)相关不良事件进行数据挖掘,为临床安全使用IFN-α提供参考。方法下载2004Q1至2019Q4共64个季度的FAERS数据,经过MedEx药品名称标准化、MedDRA不良事件系统分类等数据清洗后...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α-干扰素(IFN-α)相关不良事件进行数据挖掘,为临床安全使用IFN-α提供参考。方法下载2004Q1至2019Q4共64个季度的FAERS数据,经过MedEx药品名称标准化、MedDRA不良事件系统分类等数据清洗后,提取以IFN-α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病例,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和报告比值比法(ROR)进行信号检测。结果共提取到以IFN-α为首要怀疑药品不良事件报告病例2889例;男女比例为1.32;中位年龄55岁;医师报告占39.91%;来自美国的报告占58.81%;主要给药途径为皮下、静脉和肌内给药,共占43.89%;另有超过半数的病例未报告给药途径。全身性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血液及淋巴系统事件报告例数相对较多。检出信号前20位事件中,“低磷酸盐血症”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尚未收载于药品说明书。结论IFN-α部分高频不良事件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相似,IFN-α雾化吸入相比传统给药途径在理论上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能更低,临床仍应做好相关用药监护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干扰素和环孢霉素A协同逆转K562/AD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魏虎来 葛建国 +2 位作者 赵怀顺 王东海 白德成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和环孢霉素 A(Cyclosporine A,CsA)对白血病 K562/ADM细胞耐药性的协同逆转效应。方法 以多药耐药基因/P- 糖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P-glycoprotein, mdr1/P gp)超表达的K562/ADM细胞...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和环孢霉素 A(Cyclosporine A,CsA)对白血病 K562/ADM细胞耐药性的协同逆转效应。方法 以多药耐药基因/P- 糖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P-glycoprotein, mdr1/P gp)超表达的K562/ADM细胞为靶细胞,MTT比色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P 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阿霉素含量变化。结果 K562/ADM细胞对阿霉素呈高度耐药性,并与柔红霉素和鬼臼乙叉甙交叉耐药,但与CsA无交叉耐药。CsA和α IFN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对 K562/ADM细胞的耐药性有较强的抑制效应。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发现α-IFN和 CsA单独或联合均不能下调细胞 mdr1/P-gp的表达,反而应激性地刺激耐药细胞P-gp的合成增加,但可抑制P-gp的功能、增加 K562/ADM细胞内阿霉素的积聚。结论 α- IFN和CsA联合可协同逆转耐药白血病细胞的耐药性,其作用机制为抑制 P-gp的功能而非下调mdr1/P-gp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环孢霉素A 白血病 多药耐药 协同 逆转
下载PDF
α-干扰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宫颈支原体属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涂雪松 黄福恩 +2 位作者 胡利霞 陈玉环 涂聿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8-400,共3页
目的观察α-干扰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宫颈支原体属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宫颈支原体属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118例医院收治的宫颈支原体属感染患者进行试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使用阿... 目的观察α-干扰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宫颈支原体属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宫颈支原体属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118例医院收治的宫颈支原体属感染患者进行试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使用α-干扰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宫颈分泌物衣原体属以及支原体属的阴性率、病情变化以及复发率等差异。结果试验组在1个疗程后宫颈支原体属和衣原体属的转阴率分别为53.1%和55.6%,对照组分别为30.0%和37.9%;试验组在两个疗程后宫颈支原体属和衣原体属的转阴率分别为84.4%和74.1%,对照组分别为60.0%和48.3%;试验组在1个疗程后的治疗有效率为52.5%,对照组为8.5%,试验组在两个疗程后的治疗有效率为89.8%,对照组为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3.4%、对照组为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干扰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宫颈支原体属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宫颈支原体属感染在治疗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阿奇霉素 宫颈 支原体属 感染
原文传递
普通干扰素与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副作用及其干预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力鸿 蔡灵芝 +3 位作者 刘雪峰 谢宏晟 颜鸣鹤 黄希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45-1850,共6页
目的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治疗中,对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的副作用及干预方法等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HB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 目的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治疗中,对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的副作用及干预方法等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HB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均治疗12个月。干扰素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口服升白细胞药物,服用利可君以及维生素B4和鲨肝醇,服用的剂量均为每天三次,均服用至疗程结束。所有患者在干扰素治疗后的第1个月和第2个月,进行抑郁和焦虑评定。采用问卷调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HAMD和HAMA量表异常的患者服用西酞普兰,于服用西酞普兰后第1月、第2月再次行量表问卷调查。于治疗后第6个月,第12个月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氧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eAg)转阴率;于干扰素治疗的2周,第1个月,第2个月,和服升白细胞药物后第1个月,第2个月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结果干扰素治疗后第6个月,研究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分别为71.11%(32/45)、55.56%(25/45)和48.89%(22/45)高于对照组(P<0.05)。干扰素治疗后第12个月,研究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依然均高于对照组。干扰素治疗后第2个月,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较第1个月降低(P<0.05)。干扰素治疗后1个月,2个月,研究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低于对照组(P<0.05)。服用升白细胞药物后第2个月,研究组,对照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较第1个月升高(P<0.05)。服用升白细胞药物后第1个月,第2个月,研究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干预
原文传递
HELF方案联合干扰素治疗晚期胆囊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梅静峰 秦叔逵 +3 位作者 刘秀峰 何泽明 吴成利 王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观察HELF方案联合干扰素治疗晚期胆囊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4例晚期胆囊癌患者,应用HELF方案化疗,即HCPT6mg/m2、VP1660mg/m2、CF200mg/m2和5Fu500mg/m2,均为静脉滴注,第1~5天;其中前13例化疗同时给予α干扰素(αIFN)30... 目的:观察HELF方案联合干扰素治疗晚期胆囊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4例晚期胆囊癌患者,应用HELF方案化疗,即HCPT6mg/m2、VP1660mg/m2、CF200mg/m2和5Fu500mg/m2,均为静脉滴注,第1~5天;其中前13例化疗同时给予α干扰素(αIFN)300万单位肌肉注射,1次/隔日,连用3个月以上,因药源性发热、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后11例患者更改为化疗结束后第2天给予αIFN300万单位肌肉注射,1次/日,连用10天。化疗每4周为1周期,2周期后按照WHO标准进行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结果:24例均可以进行疗效评价,获得CR1例,PR5例,SD12例,PD6例,总有效率为25%,中位生存期17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脱发和药源性发热等。结论:HELF方案联合αIFN治疗晚期胆囊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序贯应用HELF方案及αIFN可以减轻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α干扰素 胆囊癌/晚期
下载PDF
α-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被引量:9
16
作者 顾建军 林瑶敏 +2 位作者 邱平 黄国富 吴楚忠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10期1395-1396,共2页
目的观察α-干扰素与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39例(47眼)临床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干扰素组.常规组20例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每日点眼4~6次,并给予常规治疗;干扰素组19例在常... 目的观察α-干扰素与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39例(47眼)临床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干扰素组.常规组20例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每日点眼4~6次,并给予常规治疗;干扰素组19例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2b基因工程干扰(IFN-α-2b)滴眼液,每日点眼3~4次,持续时间1~2周.观察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角膜溃疡愈合、荧光素染色转阴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3例淘汰,有效率干扰素组90.0%,常规组62.5%(P<0.05).结论干扰素与无环鸟苷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时有协同作用,可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无环乌苷 单纯病毒属 角膜炎 疱疹性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无环鸟苷滴眼液 常规治疗 联合 临床诊断 基因工程
原文传递
α-干扰素+吉西他滨联合灌注化疗对晚期膀胱癌增殖及浸润性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源 周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2期3157-3160,共4页
目的:研究α-干扰素+吉西他滨联合灌注化疗对晚期膀胱癌增殖及浸润性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膀胱灌注化疗的晚期膀胱癌患者并随机分为IFN-α+GEM组和GEM组,分别接受α-干扰素+吉西他滨联合灌注化疗以及吉西他滨单药灌... 目的:研究α-干扰素+吉西他滨联合灌注化疗对晚期膀胱癌增殖及浸润性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膀胱灌注化疗的晚期膀胱癌患者并随机分为IFN-α+GEM组和GEM组,分别接受α-干扰素+吉西他滨联合灌注化疗以及吉西他滨单药灌注化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尿液中膀胱癌标志物、癌细胞凋亡分子、血管新生分子的含量。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尿液中NMP-22、BLCA-4、Apo-A1、HA、CYFRA21-1、ANG、NAC-1、VEGF、bFGF的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TEN、TRAIL、Bim、HSG、p16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且IFN-α+GEM组患者尿液中NMP-22、BLCA-4、Apo-A1、HA、CYFRA21-1、ANG、NAC-1、VEGF、bFGF的含量显著低于GEM组,PTEN、TRAIL、Bim、HSG、p16的含量显著高于GEM组。结论:α-干扰素+吉西他滨联合灌注化疗能够较吉西他滨单药灌注化疗更为有效的杀伤癌细胞并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及浸润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灌注化疗 α-干扰素 吉西他滨 细胞增殖 浸润性生长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邹丽兰 尧桂花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1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收集中、重度宫颈糜烂门诊患者4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组(研究组,共200例)和单纯宫颈环形...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收集中、重度宫颈糜烂门诊患者4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组(研究组,共200例)和单纯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组(对照组,共200例)。治疗后12周为评价疗效时间终点。结果研究组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有效率[98.44%(126/128)和94.44%(68/72)]均分别高于对照组[97.01%(130/134)和89.39%(5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81.25%(104/128)和76.39%(55/72)]均分别高于对照组[68.66%(92/134)和56.06%(3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具有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便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宫颈糜烂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下载PDF
α-干扰素联合青光眼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8
19
作者 唐建明 吴乃川 +1 位作者 孙兴怀 刘南琳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17例(1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结膜下注射α-干扰索联合青光眼阀门植入手术。结果17例(1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正常,(8~17mmHg),角膜恢复透明,15例(1... 目的探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17例(1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结膜下注射α-干扰索联合青光眼阀门植入手术。结果17例(1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正常,(8~17mmHg),角膜恢复透明,15例(16眼)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虹膜面新生血管完全消退或仅余很少,角膜透明,前房无积血。14例(15眼)术后1月后行视刚膜光凝。其中2例(2眼)术后视力无增进,但眼压正常,虹膜面新生血管减少,但玻璃体积血机化,眼底看不见,建议玻璃体切除,患者放弃。1例(1眼)未能及时作视网膜光凝,眼底再次出血,虽眼压正常,但视力仅为手动。结论α-干扰素联合阀门治疗新牛血管性青光眼,不仪可消退虹膜面的新生血管,促使前房积血的吸收,恢复角膜的透明,而且可抑制阀门引流盘周围的纤维增牛,有利于术后眼压的控制,恢复了部分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青光眼阀
下载PDF
α-干扰素和香菇多糖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春英 殷珊 +2 位作者 王豪 冯百芳 陶其敏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测定了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2受体(Tac 蛋白)表达水平及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发现与正常人组相比,患者 Tac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1),血清 sIL-2R ... 测定了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2受体(Tac 蛋白)表达水平及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发现与正常人组相比,患者 Tac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1),血清 sIL-2R 明显增高(P<0.01)。体内、体外试验结果表明,α-干扰素有明显的增强患者 PBMC Tac 蛋白表达的作用,促患者抗 HBe 阳转及 HBV DNA 阴转,且血清sIL-2R 降低。而香菇多糖组无此变化,推测患者 Tac 蛋白表达的增强及血清 sIL-2R的减少,可能与α-干扰素对患者体内 HBV DNA 复制的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 香菇多糖 SIL-2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