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被引量:55
1
作者 王凤霞 钱琪 +2 位作者 李葆林 王鑫国 牛丽颖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225-5234,共10页
香附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用药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香附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黄酮、生物碱、糖、甾醇等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抑郁、抗炎、抑菌、抗氧化和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对香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香附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用药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香附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黄酮、生物碱、糖、甾醇等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抑郁、抗炎、抑菌、抗氧化和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对香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α-香附酮、香附烯酮、氧化石竹烯和木犀草素等化合物可作为香附的主要Q-Marker,为香附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质量标志物 α-香附酮 香附烯酮 氧化石竹烯 木犀草素
原文传递
醋制香附挥发油抗抑郁活性及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45
2
作者 刘欢 张孟历 +4 位作者 于猛 鲍守民 张宏武 贾红梅 邹忠梅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436-442,共7页
目的评价醋制香附挥发油抗抑郁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小鼠敞箱、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模型考察水蒸气蒸馏提取的醋制香附挥发油(3.9 g生药量/kg)对小鼠自主活动、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以盐酸氟西汀为阳性对照;应用ELIS... 目的评价醋制香附挥发油抗抑郁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小鼠敞箱、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模型考察水蒸气蒸馏提取的醋制香附挥发油(3.9 g生药量/kg)对小鼠自主活动、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以盐酸氟西汀为阳性对照;应用ELISA检测小鼠脑皮质中5-羟色胺(5-HT)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醋制香附挥发油化学成分,通过NIST MS search 2.0谱库检索鉴定结构。结果醋制香附挥发油对敞箱实验中小鼠的自主活动无影响,表明其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与对照组比较,醋制香附挥发油可显著缩短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P<0.01),亦可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醋制香附挥发油可显著升高小鼠脑皮质中5-HT的含量(P<0.01);从挥发油中共鉴定36个化合物,其中α-香附酮的相对含量最高,达15.93%,其它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为烯类和酮类成分,依次为异长叶烯-5-酮(8.53%)、氧化石竹烯(3.76%)、Ledene oxide-(Ⅱ)(3.48%)和桉油烯醇(3.45%)。结论醋制香附挥发油具有抗抑郁作用,提高脑组织中5-HT的含量是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之一;主要组成成分有:α-香附酮、异长叶烯-5-酮、氧化石竹烯、Ledene oxide-(Ⅱ)和桉油烯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制香附 挥发油 抗抑郁 5-羟色胺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 α-香附酮
原文传递
香附挥发油的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前景 被引量:37
3
作者 田友清 丁平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3期1-2,共2页
该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含量测定、制剂开发等方面对香附挥发油多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开发前景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将香附挥发油开发成现代中药制剂提供依据。
关键词 香附 挥发油 α-香附酮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香附药材中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世宇 李文兵 +5 位作者 卢君蓉 季宁平 傅超美 严鑫 刘哿咿 余佳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8-591,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定量测定香附中3种特征性成分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并对不同产地香附样品进行测定。方法香附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8∶32),检测波长为242...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定量测定香附中3种特征性成分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并对不同产地香附样品进行测定。方法香附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8∶32),检测波长为242nm,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进样量分别在0.260-0.912μg、0.028-0.098μg、0.082-0.286μg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RSD为1.5%)、97.9%(RSD为2.0%)、99.1%(RSD为1.4%)。海南、广东、广西、四川省的11批香附中香附烯酮为1.52-4.80mg/g、圆柚酮为0.04-0.20 mg/g、α-香附酮为0.70-1.99 mg/g。结论同一产地香附中3种成分含有量均呈现香附烯酮〉α-香附酮〉圆柚酮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香附烯酮 圆柚酮 α-香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α-香附酮的分离及其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邓远辉 刘瑜彬 +2 位作者 罗淑文 黎雄 邓金宝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0-623,共4页
目的研究香附有效成分α-香附酮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通过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结构解析,确定中药香附中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为α-香附酮。再采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实验,考... 目的研究香附有效成分α-香附酮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通过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结构解析,确定中药香附中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为α-香附酮。再采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实验,考察α-香附酮的药效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α-香附酮能降低内毒素致家兔发热的体温(P<0.05),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P<0.05),但是对热板法所致的小鼠痛阈反应时间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α-香附酮是香附发挥解热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α-香附酮可能通过外周机制发挥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α-香附酮 解热 镇痛
原文传递
香附醋制前后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29
6
作者 卢君蓉 李文兵 +4 位作者 王世宇 傅超美 周莉江 严鑫 季宁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醋制对香附中3种特征性成分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醋制前后不同产地香附中3种成分的含量,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8∶ 32),检测波长242 nm,流... 目的:研究醋制对香附中3种特征性成分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醋制前后不同产地香附中3种成分的含量,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8∶ 32),检测波长242 nm,流速1.0 mL· min^-1,柱温30℃.结果: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香附烯酮、圆柚酮及α-香附酮线性范围依次为0.260 ~0.912,0.028 ~0.098,0.082~ 0.286 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4%,97.87%,99.12%,RSD依次为1.48%,2.03%,1.37%.11个产地香附生品中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2 ~4.80,0.04 ~0.20,0.70 ~ 1.99 mg·g^-1;醋制后3种成分质量分数依次为1.55 ~4.96,0.04~ 0.19,0.61 ~1.97 mg·g^-1.结论:不同产地香附中3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醋制后香附烯酮含量升高,圆柚酮和α-香附酮含量降低,为香附的醋制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醋制工艺 香附烯酮 圆柚酮 α-香附酮
原文传递
不同醋制方法对香附中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季宁平 卢君蓉 +2 位作者 李文兵 盛菲亚 王世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7,共3页
目的:比较香附生品及其不同醋制品中圆柚酮、香附烯酮及α-香附酮的含量变化,从物质基础出发,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该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圆柚酮、香附烯酮及α-香附酮含量,流动相甲醇-水(68∶32),检测波长242 nm。比较不... 目的:比较香附生品及其不同醋制品中圆柚酮、香附烯酮及α-香附酮的含量变化,从物质基础出发,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该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圆柚酮、香附烯酮及α-香附酮含量,流动相甲醇-水(68∶32),检测波长242 nm。比较不同香附炮制品中3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与生品相比,醋蒸品中圆柚酮、香附烯酮及α-香附酮分别下降了12.9%,14.2%,12.5%;醋煮品中各成分含量分别降低了23.1%,12.8%,18.7%;醋炙品中香附烯酮虽然增加了14.4%,但其他2种成分的含量大幅下降,圆柚酮约降低62.5%,α-香附酮降低44.9%。结论:醋炙法能使香附烯酮含量增加。各醋制法均能使样品中圆柚酮和α-香附酮的含量较生品降低,若以3种成分含量总体降低幅度小为原则,则选择醋蒸法为香附最佳醋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生品 醋蒸 醋煮 醋炙 香附烯酮 圆柚酮 α-香附酮
原文传递
香附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4
8
作者 卢君蓉 李文兵 +5 位作者 傅超美 季宁平 王世宇 周莉江 刘哿咿 余佳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建立香附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方法测定香附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挥发油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药材的特征性成分香附烯酮、圆柚酮、α-香附酮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 目的:建立香附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方法测定香附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挥发油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药材的特征性成分香附烯酮、圆柚酮、α-香附酮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香附烯酮、圆柚酮、α-香附酮的含量。结果:共得到11个不同产地香附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挥发油含量;建立了香附药材中香附烯酮、圆柚酮、α-香附酮的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结论:本文建立了较完善的香附药材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了现有标准,可为更好地控制香附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香附烯酮 圆柚酮 α-香附酮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成分敲出策略辨识四制香附抗痛经的主要效应成分 被引量:23
9
作者 郭慧玲 董能峰 +4 位作者 胡律江 赵晓娟 胡志方 骆云霞 高文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11,共5页
目的:基于成分敲出策略对四制香附抗痛经的主要药效成分进行初步辨识,为该药材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技术结合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四制香附石油醚部位中具有抗痛经作用的活性成分α-香附酮(A),香附烯酮(B)和su... 目的:基于成分敲出策略对四制香附抗痛经的主要药效成分进行初步辨识,为该药材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技术结合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四制香附石油醚部位中具有抗痛经作用的活性成分α-香附酮(A),香附烯酮(B)和sugeonol(C)分别按照敲出A,B,C,AB,AC,BC,ABC的方法不断敲出,从而得到各目标敲出成分A+,B+,C+,AB+,AC+,BC+,ABC+及其相应的阴性样品A-,B-,C-,AB-,AC-,BC-,ABC-,利用HPLC对各目标敲出成分及其阴性样品进行检测,通过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试验,探究各敲出目标成分及其对应阴性样品、石油醚部位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影响。结果:α-香附酮、香附烯酮和sugeonol这3种成分分别组合敲出的目标成分的抗痛经作用比单独敲出的目标成分强;与石油醚部位比较,阴性样品A-,B-,C-抗痛经作用明显下降;目标成分AB+的抗痛经作用强于敲出目标成分后的阴性样品AB-;阴性样品ABC-仍具有抗痛经作用;各敲出目标成分与其阴性样品的平均抑制率之和均比石油醚部位的平均抑制率大。结论:在中药整体水平上,证明α-香附酮、香附烯酮和sugeonol这3种成分都是香附抗痛经作用的活性成分,并且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其中α-香附酮与香附烯酮是香附抗痛经作用的主要药效物质,除了目标成分α-香附酮、香附烯酮和sugeonol外,香附中还存在着其他的抗痛经活性成分,各敲出目标成分与其阴性样品(其他成分的混合物)之间均可能存在着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制香附 抗痛经 α-香附酮 香附烯酮 sugeonol 成分敲出/敲入
原文传递
香附油滴丸抗炎镇痛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丁平 田友清 +2 位作者 陈国胜 苟琼心 刘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香附油滴丸抗炎镇痛作用及其物质基础,为香附油滴丸运用于防治妇科痛经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模型,考察香附油滴丸的抗炎作用;运用醋酸致... 目的:探讨香附油滴丸抗炎镇痛作用及其物质基础,为香附油滴丸运用于防治妇科痛经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模型,考察香附油滴丸的抗炎作用;运用醋酸致小鼠扭体、热刺激致小鼠疼痛模型,考察香附油滴丸的镇痛作用,并与阿司匹林和四制香附丸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香附油滴丸灌胃给药后在大鼠血清中的移行成分,考察其抗炎镇痛作用的可能物质基础。结果:香附油滴丸连续5 d ig给药,100,200 mg·kg-1组均可显著减轻小鼠足跖及耳廓肿胀,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小鼠扭体法、热板法致疼痛的痛阈,香附油滴丸在血清中的移行成分主要为α-香附酮。结论:香附油滴丸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其物质基础可能主要是α-香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油滴丸 抗炎 镇痛 α-香附酮
原文传递
基于多指标响应曲面法优选醋炙香附炮制工艺及炮制终点量化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位玉蝶 李沁 +2 位作者 宋晨鸽 陈天朝 马彦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2-992,共11页
目的将饮片质量评价的主观经验与其化学成分含量的客观指标相结合,多指标、综合评价醋炙香附的最佳炮制工艺,并对炮制终点的判断进行量化。方法基于Box-Behnken设计醋炙香附炮制工艺,通过德尔菲评价对醋香附不同炮制品的外观性状进行打... 目的将饮片质量评价的主观经验与其化学成分含量的客观指标相结合,多指标、综合评价醋炙香附的最佳炮制工艺,并对炮制终点的判断进行量化。方法基于Box-Behnken设计醋炙香附炮制工艺,通过德尔菲评价对醋香附不同炮制品的外观性状进行打分,以德尔菲评价的总得分为主观评价指标,以粗纤维、α-香附酮、圆柚酮、总黄酮、5-羟甲基糠醛(5-HMF)、总挥发油的含量为客观评价指标,采用CRITIC权重赋值法将主客观指标相结合,响应面法优选醋炙香附最佳炮制工艺。通过测定饮片的物性参数与色度,建立物性参数、色度与化学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找到与其内在化学成分含量相关性最多的指标,并用其量化炮制终点。结果醋炙香附的最佳炮制工艺:加米醋25%,使用带刻度的喷壶均匀喷洒在药材表面,每次喷洒5 mL,喷洒12次,闷润8 h至药材内无白心,140℃炮制7 min。pH值、氧化值均与色度L^(*)、b^(*)、ΔE^(*)(L^(*)为亮度,b^(*)为黄蓝色度值,ΔE^(*)为总色值)值具有显著负相关,吸水率与L^(*)、b^(*)、ΔE^(*)值具有显著正相关;粗纤维含量与pH值、氧化值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密度呈显著正相关;α-香附酮含量与pH值、氧化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b^(*)、ΔE^(*)值呈显著负相关;圆柚酮含量与pH值、氧化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L^(^(*))值呈显著正相关;总挥发油含量与pH值、氧化值呈显著正相关,与L^(*)、b^(*)、ΔE^(*)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优选的醋香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推测香附在醋炙时将其pH值、氧化值分别控制在4.462~4.678、21.076 8~22.429 2,醋香附饮片整体状态即可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香附 炮制工艺 响应曲面法 物性参数 BOX-BEHNKEN设计 质量评价 量化 德尔菲评价 粗纤维 α-香附酮 圆柚酮 黄酮 5-羟甲基糠醛 挥发油 CRITIC权重赋值法 色度
原文传递
17批不同产地香附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艳红 吴秋云 蔡佳仲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11期41-42,共2页
目的考察全国各地17批香附有效成分的含量,为香附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蒸馏法测定不同产地香附总挥发性油含量,同时采用HPLC测定α-香附酮的含量,实验以kromasilC18(20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 目的考察全国各地17批香附有效成分的含量,为香附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蒸馏法测定不同产地香附总挥发性油含量,同时采用HPLC测定α-香附酮的含量,实验以kromasilC18(20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80:20);流速:1.0ml/min;柱温:30℃;检验波长:250nm。结果α-香附酮在0.104μg~1.248μg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6%。结论不同产地的香附中的α-香附酮含量差异较大,而总挥发油含量在0.644%~1.37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HPLC α-香附酮 总挥发油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香附中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乔璐 张园园 +7 位作者 王若晨 李凯 侯益民 赵博宇 吕芳 张娟 牛晓雅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3,共5页
基于高效液相法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香附中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的含量的变化规律。取不同产地20批的香附,经醋制、四制和酒制炮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的含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香附不同炮制品的... 基于高效液相法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香附中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的含量的变化规律。取不同产地20批的香附,经醋制、四制和酒制炮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的含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香附不同炮制品的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的含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香附炮制品中,生香附和四制香附之间的香附烯酮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品香附烯酮含量高于四制香附;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含量呈负相关(r=-0.231,P<0.05)。不同产地香附中2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香附烯酮含量经过醋制,酒制和四制后较生香附均下降,α-香附酮含量在醋制中含量较生香附降低,经过酒制和四制后有所升高。且随着香附中香附烯酮含量的升高,α-香附酮含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对香附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标准和炮制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香附炮制品 香附烯酮 α-香附酮 HPLC 单因素方差分析 Spearman分析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醋香附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艳苹 孟辉 +3 位作者 苏海潇 宋晓 袁芮 张超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测定香附生品和醋香附中总挥发油的提取量以及α-香附酮、香附烯酮的含量,比较不同醋制方法对香附中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方法测量香附的含水量和挥发油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α-香附酮、香附烯酮... 目的测定香附生品和醋香附中总挥发油的提取量以及α-香附酮、香附烯酮的含量,比较不同醋制方法对香附中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方法测量香附的含水量和挥发油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α-香附酮、香附烯酮的含量。结果与香附生品比较,不同醋香附中α-香附酮的含量均显著性降低,且醋煮蒸品<醋蒸品<醋煮品<醋炙品<生品。与生品比较,醋炙品中香附烯酮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余3种醋制香附中的含量显著降低;香附烯酮的含量依次为:醋蒸品<醋煮品<醋煮蒸品<醋炙品≈生品。经醋制后,香附中挥发油的含量都有所降低。结论醋炙法为香附的较优醋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醋香附 总挥发油 α-香附酮 香附烯酮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醋炙品 炮制方法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附油中α-香附酮的含量 被引量:13
15
作者 梁从庆 罗源生 +2 位作者 钟兆健 傅军 苏春燕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78-579,共2页
目的 :建立香附油中α 香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MerckLichrocartC18(5 μm ,2 0 0mm× 4 6mm) ,以甲醇 水 (6 8∶32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4 1nm ,流速为 1 0ml/min。结果 :α 香附酮在 0 0... 目的 :建立香附油中α 香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MerckLichrocartC18(5 μm ,2 0 0mm× 4 6mm) ,以甲醇 水 (6 8∶32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4 1nm ,流速为 1 0ml/min。结果 :α 香附酮在 0 0 81~ 0 81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8,平均回收率为 99 1% ,RSD为 2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香附油 含量测定方法 RSD 检测波长 流动相 色谱柱 甲醇 平均回收率 流速
下载PDF
香附醋制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卢君蓉 王世宇 +3 位作者 傅超美 陈秋薇 盛菲亚 聂英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优选醋制香附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以醋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因素,α-香附酮、木犀草素及挥发油含量的综合加权评分值为评价指标。结果:醋制香附的最佳工艺为香附100 g,醋25 mL用15 mL水... 目的:优选醋制香附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以醋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因素,α-香附酮、木犀草素及挥发油含量的综合加权评分值为评价指标。结果:醋制香附的最佳工艺为香附100 g,醋25 mL用15 mL水稀释后与药材拌匀,闷润6 h,150℃炒制8 min。结论:该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为进一步研究其醋制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醋制 α-香附酮 木犀草素 挥发油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四制香附炮制前后UPLC指纹图谱比较及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聪 王丽霞 +5 位作者 杨晓芸 陈晓旭 蒋彤 唐力英 张琼 王祝举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76-82,共7页
目的:研究四制香附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建立香附和四制香附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炮制前后指纹图谱中总体化学成分的变化,流动相甲醇(A)-水(B)梯度洗脱(0~10 min,5%~40%A;10~30 min,40%~70%A;30~4... 目的:研究四制香附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建立香附和四制香附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炮制前后指纹图谱中总体化学成分的变化,流动相甲醇(A)-水(B)梯度洗脱(0~10 min,5%~40%A;10~30 min,40%~70%A;30~40 min,70%A),流速0.3 mL·min^(-1),进样量3μL,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采用UPLC比较香附四制前后主要指标成分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的含量变化,流动相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242 nm。结果:四制对香附指纹图谱中化学成分的总体特征产生了显著影响。香附和四制香附的指纹图谱中共标示了28个特征峰,其中峰1,2,4为四制香附的特有峰,峰5为香附的特有峰,经指认峰2为5-羟甲基糠醛,峰24为香附烯酮,峰27为α-香附酮。香附四制后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来源于四制辅料中的米醋、黄酒及香附中多糖类成分的美拉德反应。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四制前后香附烯酮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α-香附酮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香附四制过程中存在结构转化产生新成分且伴随着指标成分含量变化,可作为区别香附和四制香附的专属特征标识和差异性特征标识。该研究从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快速有效地评价了香附和四制香附,建立的方法准确性强、稳定性好,为完善香附和四制香附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制香附 美拉德反应 指纹图谱 炮制 香附烯酮 α-香附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七制香附丸中α-香附酮的含量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吕霞 苟琼心 +2 位作者 李陈波 田友清 丁平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507-1508,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七制香附丸中α-香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ODS-SP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7:23),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α-香附酮进样量在0.03784~0.... 目的:建立测定七制香附丸中α-香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ODS-SP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7:23),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α-香附酮进样量在0.03784~0.75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07%,RSD=1.1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控,可作为七制香附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α-香附酮 七制香附丸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醋香附中α-香附酮的含量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曹庆玺 贾灿潮 +2 位作者 黄柳芳 刘喜乐 王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32,共6页
目的:醋香附的含量测定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检测耗时长、操作复杂,且未规定具体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评价指标。为解决此问题,探索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测定醋香附中具体有效成分的含量,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模型... 目的:醋香附的含量测定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检测耗时长、操作复杂,且未规定具体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评价指标。为解决此问题,探索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测定醋香附中具体有效成分的含量,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采用HPLC检测α-香附酮的含量,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min,30%~73%A;10-40min,73%~76%A;40~50min,76%~30%A),检测波长252nm;采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醋香附的近红外光谱图,以醋香附中α-香附酮的HPLC测量值为参考,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分析模型。结果:建立了α-香附酮定量模型,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系数(R^2),校正均方差(RMSEC),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875,0.0062,0.0072,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204,经验证模型平均回收率101.33%。结论:该方法检测速度快、预测结果准确,可用于快速测定醋香附中α-香附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醋香附 α-香附酮 定量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 预测均方差 一阶导数
原文传递
白香丹胶囊中芍药苷、丹皮酚及α-香附酮的HPLC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英美 张彬 范晓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90-1694,共5页
目的:研究白香丹胶囊(白芍提取物,丹皮酚提取物,香附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白香丹胶囊中芍药苷、丹皮酚、α-香附酮的含量。结果:芍药苷在0.612-5.508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 目的:研究白香丹胶囊(白芍提取物,丹皮酚提取物,香附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白香丹胶囊中芍药苷、丹皮酚、α-香附酮的含量。结果:芍药苷在0.612-5.508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8.16%,(RSD=1.18%,n=5);丹皮酚在0.150 4-1.353 6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1.52%,n=5);α-香附酮在0.271-2.439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02%(RSD=1.58%,n=5)。结论: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香丹胶囊 芍药苷 丹皮酚 α-香附酮 HPL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