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O_2共沉淀直接β计数测定小体积海水中的^(234)Th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嫱 陈敏 +1 位作者 邱雨生 黄奕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75,共8页
探讨了MnO2共沉淀直接β计数测定小体积海水中234Th方法在固体闪烁α/β计数仪上实现的可能性,对实验流程空白、流程化学回收率、仪器探测效率、MnO2共沉淀量对全程回收率的影响以及检测核素的特征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 探讨了MnO2共沉淀直接β计数测定小体积海水中234Th方法在固体闪烁α/β计数仪上实现的可能性,对实验流程空白、流程化学回收率、仪器探测效率、MnO2共沉淀量对全程回收率的影响以及检测核素的特征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稳定的流程空白和全程回收率、高的探测效率和化学回收率,且所检测核素与234Th的理论半衰期基本吻合.将该流程应用于亚热带北太平洋表层水中234Th的分析也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流程简单、所用水样体积小、快速获得结果等特点,适合于船载分析,由此可实现高时空分辨率数据的获取,为海洋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以及颗粒物迁移速率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234th MnO2共沉淀 β计数
下载PDF
^(234)Th示踪法测定北太平洋西北海域冬季真光层中颗粒态有机碳输出通量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永亮 韩旭 日下部正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92,共9页
讨论了1997年冬季在北太平洋西北海域7个站位的表层至200m水深水柱中溶解及颗粒态234Th,颗粒态有机碳(POC)、氮(PON)及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分布剖面.溶解态、颗粒态及总的234Th的放射性在真光层中显著低于母体238U的放射性,总的234Th放射... 讨论了1997年冬季在北太平洋西北海域7个站位的表层至200m水深水柱中溶解及颗粒态234Th,颗粒态有机碳(POC)、氮(PON)及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分布剖面.溶解态、颗粒态及总的234Th的放射性在真光层中显著低于母体238U的放射性,总的234Th放射性在水深大于100m时趋于平衡.利用234Th-238U在海洋表层海水中的放射性不平衡推导出了北太平洋西北海域冬季真光层海水中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和输出通量以及颗粒态有机碳和有机氮的输出通量.在亚北极环流区溶解态234Th的停留时间为40~50d,而在黑潮-亲潮共同影响区为20d左右.颗粒态有机碳和有机氮从真光层的输出通量范围分别为3 8~8 2和0 50~0 98mmol/(m2·d),西部海区高于东部海区,南部海区高于北部海区.在黑潮-亲潮共同影响区较高的颗粒态有机碳输出通量表明光照量及陆源营养盐物质的提供是两个决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叶绿素a的水深分布和POC/PON的值同Redfield的比值的一致性表明这个海区的冬季颗粒物主要由浮游植物构成.北太平洋西北海域在冬季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可高于世界大洋一些海区春、夏季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th 北太平洋 有机碳 有机氮 输出生产力
下载PDF
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从硝酸中萃取痕量钍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维凡 徐岩冰 +4 位作者 袁双贵 肖永厚 牟万统 熊兵 方克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为萃取剂,^(234)Th作示踪剂,完成了在硝酸介质中痕量钍溶剂萃取行为的研究。在^(234)Th萃取效率与酸度、萃取剂浓度、平衡时间等依赖关系的条件实验的基础上,获得了萃取钍的最佳条件。使用... 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为萃取剂,^(234)Th作示踪剂,完成了在硝酸介质中痕量钍溶剂萃取行为的研究。在^(234)Th萃取效率与酸度、萃取剂浓度、平衡时间等依赖关系的条件实验的基础上,获得了萃取钍的最佳条件。使用改进的PMBP萃取钍的流程,从^(18)O离子辐照过的铀靶中分离钍,钍样品的γ射线单谱显示绝大部分反应产物和大量铀的去除是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th ^^238U 萃取和反萃 示踪剂
下载PDF
海水中^(228)Th、^(234)Th、^(228)Ra的联合富集与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冬伟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0-436,共7页
采用大体积现场泵方法同时采集不同粒级的228Th、234Th及溶解态的228Th、234Th、228Ra.以小体积MnO2共沉淀-β计数法测定海水中的总234Th活度(A′TTh);用Goflo采水器采集6~10dm3海水,继而过滤收集颗粒物质并测定其234Th的活度(A′PTh);... 采用大体积现场泵方法同时采集不同粒级的228Th、234Th及溶解态的228Th、234Th、228Ra.以小体积MnO2共沉淀-β计数法测定海水中的总234Th活度(A′TTh);用Goflo采水器采集6~10dm3海水,继而过滤收集颗粒物质并测定其234Th的活度(A′PTh);以α能谱测定分离纯化后的228Th;对228Ra则是采用测定其子体228Ac的β放射性方法.采用此流程分析了南海2004年2月航次A1站位的样品,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MnO2纤维柱 ^^228th ^^234th ^^228Ra
下载PDF
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萃取^(46)Sc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晓蕾 徐岩冰 +4 位作者 丁华杰 牛雁宁 杨维凡 袁双贵 S. Lahiri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做萃取剂,氯仿和环己烷为稀释剂,观察了在HCl溶液46Sc的溶剂萃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从10-3~10-2mol/L的HCl溶液中用PMBP-氯仿(或环己烷)能有效地萃取46Sc,萃取率可达95%以上。另外,对PMBP... 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做萃取剂,氯仿和环己烷为稀释剂,观察了在HCl溶液46Sc的溶剂萃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从10-3~10-2mol/L的HCl溶液中用PMBP-氯仿(或环己烷)能有效地萃取46Sc,萃取率可达95%以上。另外,对PMBP从HCl溶液中萃取46Sc和234Th的结果也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水溶液中HCl的浓度,能实现234Th与46Sc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 ^^46Sc ^^234th 溶剂萃取
下载PDF
液-液萃取从Th中分离Ac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岩冰 杨维凡 +2 位作者 袁双贵 牛雁宁 丁华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14期984-986,共3页
用234Th、228Ac和139Ce+3做示踪剂,二(2-乙基己基)磷酸做萃取剂,研究了初始HNO3浓度对234Th、228Ac和139Ce+3萃取效率的影响。发现在广泛的酸度范围内,234Th均能被定量地萃取;当HNO3浓度大于2.0mol/L时,228Ac和139Ce3+的萃取效率下降到2... 用234Th、228Ac和139Ce+3做示踪剂,二(2-乙基己基)磷酸做萃取剂,研究了初始HNO3浓度对234Th、228Ac和139Ce+3萃取效率的影响。发现在广泛的酸度范围内,234Th均能被定量地萃取;当HNO3浓度大于2.0mol/L时,228Ac和139Ce3+的萃取效率下降到2%以下。研究了震荡时间对234Th萃取效率的影响,数据显示,1min便可达到萃取平衡。从含大量钍的溶液中分离痕量Ac的实验结果显示,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苯的萃取流程,可使Ac与大量的钍分离,同时Ac的损失又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萃取 ^^234th ^^228Ac和^139Ce^+3示踪剂 二(2-乙基己基)磷酸 萃取效率
下载PDF
三种体系萃取分离液闪测定海水中^(234)Th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鸿宾 黄奕普 +2 位作者 陈敏 刘广山 邱雨生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7,共9页
本文对TOA萃取剂萃取钍适宜的操作条件及萃取溶剂进行了试验,提出了TOA/苯萃取234Th的最佳条件: 在 1cm3含 234Th的 6mol/dm3 HNO3 溶液中,用体积比为 0. 5的TOA/苯溶液 2cm3 萃取,然后用 2cm3 1. 0mol/dm3 H2SO4反萃取,最高萃取率达 9... 本文对TOA萃取剂萃取钍适宜的操作条件及萃取溶剂进行了试验,提出了TOA/苯萃取234Th的最佳条件: 在 1cm3含 234Th的 6mol/dm3 HNO3 溶液中,用体积比为 0. 5的TOA/苯溶液 2cm3 萃取,然后用 2cm3 1. 0mol/dm3 H2SO4反萃取,最高萃取率达 94%.对TOA/苯、TBP/煤油和TTA/苯这 3种萃取体系的萃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萃取机理、成本等做了比较,认为 3种体系各有利弊,但均可有效地应用于相关的海洋学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化学 TOA TBP TYA 海水 ^^234th 萃取 液闪谱仪
下载PDF
^(234)Th作为海洋学中示踪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江巧文 倪建宇 《海洋地质动态》 2008年第7期22-29,35,共9页
234Th是海洋中日、周、月时间尺度上和颗粒物运动有关的过程的良好示踪剂,常用于海洋碳循环最为重要的区域———真光层中颗粒物的循环,以及和生物中介有关的及一些相对较快发生的海洋过程的研究2。34Th对我们研究由CO2循环导致的全球... 234Th是海洋中日、周、月时间尺度上和颗粒物运动有关的过程的良好示踪剂,常用于海洋碳循环最为重要的区域———真光层中颗粒物的循环,以及和生物中介有关的及一些相对较快发生的海洋过程的研究2。34Th对我们研究由CO2循环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了解各种元素和化合物在海洋中的分布行为和最终归宿,促进全球质量平衡归宿模型的构建,研究某海域的生物泵与初级和新生产力,促进我们对海洋的进一步了解并引导它健康可持续地为人类所利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简要论述了234Th作为海洋学中示踪剂的原理和发展过程,比较了目前所使用的各种采样和测量方法,详细介绍了它在垂直通量、颗粒物循环、水平传输和沉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应用,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简要归纳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到目前为止,234Th仍然是最快的自然颗粒物活性计时器,而样品处理、分辨率和处理量等方面的进步则推动了234Th在海洋学研究中更广泛的应用。开阔大洋中很多234Th工作都是在JGOFS计划的支持下进行的,因此,234Th应用的潜在前景可针对JGOFS计划未完成的问题而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th 颗粒物 示踪剂 海洋碳循环 全球变化
下载PDF
厦门湾水体中颗粒有机碳的垂向输出通量:^(234)Th/^(238)U不平衡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敏 黄奕普 邱雨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76,共11页
对厦门湾塔角附近海域某站位叶绿素 a、POC、初级生产力、234Th/238U不平衡进行的周日变化研究表明,POC含量介于14.4~34.6 mmol/m3之间,其中碎屑有机碳与活体有机碳所占份额分别为74%~92%和8%~26%.POC垂直分布呈现由表及底降低... 对厦门湾塔角附近海域某站位叶绿素 a、POC、初级生产力、234Th/238U不平衡进行的周日变化研究表明,POC含量介于14.4~34.6 mmol/m3之间,其中碎屑有机碳与活体有机碳所占份额分别为74%~92%和8%~26%.POC垂直分布呈现由表及底降低的趋势,且白昼期间POC含量高于晚间,说明研究海域POC含量与生物过程具有密切联系.初级生产力水平在1d之中变化达5倍,垂直分布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与叶绿素a的变化相对应.短时间(2h)培养获得的初级生产力水平明显高于长时间培养(24 h)的结果,证实部分新固定的碳被优先呼吸排出.结合234Th/238U不平衡法获得的颗粒态234Th输出通量及输出界面颗粒物中的POC/PTh比值,可计算出真光层 POC的垂向输出通量为16.0mmol/(m2·d),其中碎屑有机碳与活体有机碳贡献的数量分别为13.3和2.7mmol/(m2·d).POC输出通量与初级生产力的比值(ThE比值)平均为0.31,真光层POC停留时间平均为11d.上述结果与Aksnes和Wassmann[1]的模型计算结果相吻合,但与其他大多数模型的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234th/^238U不平衡 POC输出通量 thE比值 有机碳 叶绿素A
下载PDF
南大洋普里兹湾基于^(234)Th/^(238)U不平衡法的POC输出通量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建华 马豪 +4 位作者 陈立奇 项宝强 曾宪章 尹明端 曾文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76,共8页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期间,测定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5个站位的从表层至150 m水深的不同层位水样中溶解态和颗粒态234Th,238U的放射性比活度以及颗粒有机碳.利用234Th/238U在上层水体中的不平衡,计算了南极普里...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期间,测定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5个站位的从表层至150 m水深的不同层位水样中溶解态和颗粒态234Th,238U的放射性比活度以及颗粒有机碳.利用234Th/238U在上层水体中的不平衡,计算了南极普里兹湾上层水体中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和输出通量.结果显示,随着纬度的增加,上层水体中颗粒态和溶解态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总体趋向减小,并在中纬度站位出现了最低值,分别为1~8和29~48 d,而颗粒态和溶解态234Th的输出通量则在中纬度站位出现了最大值,分别为21~38和26~39 dpm/(m3.d).运用箱型清除模式,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估算了各水柱中从真光层底部输出的POC通量,平均值分别达到104.7 mmol/(m2.d)(E法)和120.6 mmol/(m2.d)(B法),表明南极普里兹湾夏季存在很高的新生产力,它将会对该海域碳的生物泵过程产生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th/^238U不平衡法 POC输出通量 普里兹湾 南大洋
下载PDF
南沙海域基于^234Th-^238U不平衡的颗粒态有机碳输出通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明端 马豪 +2 位作者 何建华 曾宪章 曽文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69,共6页
利用234Th-238U不平衡方法研究南沙群岛海域春季真光层颗粒动力学性质,测定了4个站位水柱中颗粒态有机碳(POC)、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和238U的含量,讨论了各站位水柱中234Th/238U)A.R.的垂直分布。运用稳态箱式模型计算各站位不同水层中... 利用234Th-238U不平衡方法研究南沙群岛海域春季真光层颗粒动力学性质,测定了4个站位水柱中颗粒态有机碳(POC)、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和238U的含量,讨论了各站位水柱中234Th/238U)A.R.的垂直分布。运用稳态箱式模型计算各站位不同水层中溶解态234Th相对于清除至颗粒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和颗粒态234Th相对于迁出作用的平均停留时间。结合POC/234ThP比值,用两种方法估算出各站位的颗粒态有机碳输出通量分别为8.51—34.94和13.28—50.06mmol.(m2.d)-1。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说明234Th是表征POC循环的良好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域 ^^234th-^238 U不平衡 POC输出通量
下载PDF
不同潮时对厦门湾水体中^(234)Th/^(238)U不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敏 黄奕普 邱雨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9-689,共11页
厦门湾水体中2 3 4 Th 2 3 8U不平衡的时间序列数据表明 ,无论是溶解态、颗粒态2 3 4 Th还是总2 3 4 Th ,相对于母体2 3 8U均严重亏损 ,呈现出与开阔大洋水明显不同的特征。溶解态、颗粒态2 3 4 Th的停留时间介于 0 .5— 41d之间 ,其中... 厦门湾水体中2 3 4 Th 2 3 8U不平衡的时间序列数据表明 ,无论是溶解态、颗粒态2 3 4 Th还是总2 3 4 Th ,相对于母体2 3 8U均严重亏损 ,呈现出与开阔大洋水明显不同的特征。溶解态、颗粒态2 3 4 Th的停留时间介于 0 .5— 41d之间 ,其中低潮时停留时间比高潮时小 2— 4倍 ,证实近岸海域具有强烈的清除、迁出作用 ,且潮汐变化对海域颗粒动力学特征有重要影响。2 3 4 Th停留时间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 (TSM)、Chl.a的关系则表明 ,近岸海域元素的清除、迁出作用主要受陆源颗粒物输送的影响 ,与生物活动关系并不密切。此外 ,非稳态与稳态清除模型结果的对比证明 ,稳态模型对于具有强烈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th/^238U不平衡 潮汐作用 厦门湾 迁出作用 海水 溶解态 颗粒态
下载PDF
南沙海域基于^(234)Th-^(238)U不平衡的颗粒态有机碳输出通量及其时间演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平河 黄奕普 +2 位作者 陈敏 刘广山 邱雨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62-766,共5页
测定了南沙海域一时间系列站 t1, t2时刻(相距 12.3 d)水柱各相态234Th比活度及相关的水化学要素.结果发现真光层中溶解态234Th比活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颗粒态234Th比活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总234... 测定了南沙海域一时间系列站 t1, t2时刻(相距 12.3 d)水柱各相态234Th比活度及相关的水化学要素.结果发现真光层中溶解态234Th比活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颗粒态234Th比活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总234Th比活度则几乎保持恒定,表明234Th在溶解相与颗粒相两相间的快速转换.水柱总234Th的垂直分布呈现“双亏损层”的分布模式.运用稳态不可逆清除模型估算出两个时间点上真光层的颗粒态有机碳(POC)输出通量,分别为46.5和13.1mmolC/m2·d.对POC输出通量的估算产生显著影响的不是234Th清除模型而是真光层底部 POC/234Thp值的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域 ^^234th-^238U不平衡 POC输出通量 时间演化 海洋水化学 颗粒态有机碳
原文传递
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从盐酸溶液中萃取Th(Ⅳ)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华杰 徐岩冰 +2 位作者 杨维凡 袁双贵 卢希庭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22期5752-5754,共3页
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做萃取剂,Na2CO3做反萃剂,234Th为示踪剂,完成了从盐酸溶液中液-液萃取Th(IV)的实验研究。在不同萃取条件下(包括HDEHP和Na2CO3溶液浓度、震荡时间、有机相和水相比值等)对234Th百分萃取(或反萃取)作了一系... 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做萃取剂,Na2CO3做反萃剂,234Th为示踪剂,完成了从盐酸溶液中液-液萃取Th(IV)的实验研究。在不同萃取条件下(包括HDEHP和Na2CO3溶液浓度、震荡时间、有机相和水相比值等)对234Th百分萃取(或反萃取)作了一系列实验。发现,随HDEHP浓度的增加,234Th的萃取效率明显增加。当HDEHP的浓度≥20%时,234Th的萃取效率>97%;用Na2CO3溶液能有效地从有机相中反萃出234Th,当Na2CO3溶液的浓度≥0.5mol/L时,234Th的反萃效率>96%;反萃时,震荡周期长于4min时,两相能达到反萃平衡;随有机相和水相比值的增加,234Th的萃取效率也明显地增加,在合适的萃取条件下,有机相与水相比值≥4:1时,高达97%的234Th进入有机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th 萃取或反萃取 示踪剂 萃取剂 Na2CO3溶液
下载PDF
Preliminary study on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export fluxes in the Bering Sea
15
作者 马豪 曾志 +3 位作者 何建华 尹明端 陈立奇 曾实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2009年第1期57-63,共7页
During the Second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Expedition (CHINARE)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03, depth profiles of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234Th in upper water columns were collected at two stations of BR03 and BR24 in... During the Second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Expedition (CHINARE)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03, depth profiles of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234Th in upper water columns were collected at two stations of BR03 and BR24 in the Bering Sea. 234Th was sampled by using a traditional Fe (OH) 3 co-precipitation technique, which is a reliable approach to 234Th measurement. We observed 234 Wh excess at station BR03 below the euphotic zone, which was possibly due to the intensive remineraliza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export fluxes were estimated from a one-dimensional irreversible steady state model of ^234Th fluxes together with measurements of the POC/^234 Th ratio on the suspended particles. The POC export fluxes from the euphotic zone were II. 66 and I1.69 mmol C m^-2 d^- 1 at BR03 and BR24 stations, respectively. The ratios of POC fluxes to primary production at the two stations were about 0.5 and 0.59, respectively, probabl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large phytoplankton (in particular dia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 ^th/^238 U disequilibria euphoric zone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Bering Sea.
下载PDF
^(234)Th示踪法估算楚科奇海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豪 曾志 +3 位作者 尹明端 陈立奇 程建平 曾实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8-441,共4页
为了研究楚科奇海生物泵过程,利用234Th示踪法估算了该海区真光层颗粒有机碳的输出通量。测定了中国第2次北极考察期间获得的楚科奇海测站海水样品中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238U和颗粒有机碳的含量。基于上层水体中234Th与238U的不平衡... 为了研究楚科奇海生物泵过程,利用234Th示踪法估算了该海区真光层颗粒有机碳的输出通量。测定了中国第2次北极考察期间获得的楚科奇海测站海水样品中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238U和颗粒有机碳的含量。基于上层水体中234Th与238U的不平衡并结合一维稳态不可逆清除模型,估算出了真光层中溶解态234Th的清除速率、颗粒态234Th的迁出速率、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等颗粒动力学参数以及颗粒有机碳的输出通量和ThE比值(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比值)。楚科奇海具有较高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和很高的ThE比值,生物泵运转活跃,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th/^238U不平衡 真光层 颗粒有机碳 楚科奇 北冰洋
原文传递
海洋颗粒物POC/^(234)Th比值的控制机制
17
作者 邓芳芳 蔡平河 +1 位作者 赵道辰 李青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7-912,共6页
通过测定南海北部A1站四季上层500 m分粒径(1~10μm,10~53μm,>53μm)颗粒物上POC、234Th和228Th活度,发现中等粒径与大粒径的POC、234Th、228Th值比小粒径的POC、234Th、228Th低约一个量级。3种粒径POC/234Th(POC/228Th)比值的垂直... 通过测定南海北部A1站四季上层500 m分粒径(1~10μm,10~53μm,>53μm)颗粒物上POC、234Th和228Th活度,发现中等粒径与大粒径的POC、234Th、228Th值比小粒径的POC、234Th、228Th低约一个量级。3种粒径POC/234Th(POC/228Th)比值的垂直分布皆呈现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统计分析POC/234Th、POC/228Th、234Th/228Th比值随粒径的变化,结果表明POC优先再矿化是影响POC/234Th比值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C/^234th比值 分粒径 控制因素
原文传递
Vertical flux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in the central South China Sea estimated from ^(234)Th-^(238)U disequilibria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豪 曾志 +4 位作者 何建华 陈立奇 尹明端 曾实 曾文义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80-485,共6页
^(234)Th-^(238)U disequilibria were applied to examine the particle dynamics in the euphotic zone of the central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spring 2002 cruise.The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234)Th (including b... ^(234)Th-^(238)U disequilibria were applied to examine the particle dynamics in the euphotic zone of the central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spring 2002 cruise.The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234)Th (including both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and ^(238)U in the water column at three stations were determined. The profiles of ^(234)Th/^(238)U activity ratio at the three stations all showed consistent ^(234)Th deficit as compared to ^(238)U in the upper 100 m water column.Based on the profiles of the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234)Th and a steady state box model,the dissolved ^(234)Th scavenging rates,the particulate ^(234)Th removal rates and their resident times were quantified.It was found that the POC downward export fluxes out of the upper 100 m euphotic zone ranged from 9.40 to 14.78 mmol·m^(-2)·d^(-1).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carbon biogeochemical cycl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th-^238U disequilibria POC export flux Euphotic zone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厦门湾水体中不同粒级颗粒物、Chl-a和^(234)Th随潮汐的变化及其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彭安国 黄奕普 +2 位作者 陈敏 刘广山 邱雨生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03-409,共7页
在沿岸海域———厦门湾的定点观测站,研究了不同粒径悬浮颗粒物(SPM)、Chl a和234Th随潮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管采样深度和粒级大小,Chl a浓度的潮汐变化均为高潮大于低潮.SPM浓度的潮汐变化,表层的规律性很明显,即不管是第一天还是第... 在沿岸海域———厦门湾的定点观测站,研究了不同粒径悬浮颗粒物(SPM)、Chl a和234Th随潮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管采样深度和粒级大小,Chl a浓度的潮汐变化均为高潮大于低潮.SPM浓度的潮汐变化,表层的规律性很明显,即不管是第一天还是第二天,也不管粒径的大小,SPM浓度无例外地呈现高潮小于低潮之势.从不同粒径SPM、Chl a的潮汐变化的比较可以看出,浮游植物等生源颗粒物在该研究水域的颗粒物中所占比例很小,颗粒物主要来自九龙江河流输入的悬浮物和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在沿岸海域,颗粒态234Th是总234Th的主要组成部分,234Th各粒级的比活度均呈现高潮大于低潮的普遍趋势,基于234Th估算的沿岸POC、PON等输出通量也存在潮汐变化的影响.文中对上述研究对象随潮汐变化的原因作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海洋学 海域 表层沉积物 大小 悬浮颗粒物 通量 水体 悬浮物 再悬浮
下载PDF
Regional estimates of POC export flux derived from thorium-234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 被引量:8
20
作者 MA Qiang CHEN Min QIU Yusheng LI Yanpi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7-108,共12页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regional export variation of participate organiccarbon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 samples vertically integrated between 0 and 100 m depth orbetween 0 and 30 m/40 m depth were collected for ...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regional export variation of participate organiccarbon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 samples vertically integrated between 0 and 100 m depth orbetween 0 and 30 m/40 m depth were collected for total ^(234)Th measurements and those from 30 m/40m or 100 m depth were collected for paniculate ^(234)Th measurements during the Second ChineseArctic Expedition in July— September 2003. The removal fluxes and residence time of ^(234)Th in theupper water column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irreversible steady-state scavenging model. The resultsshowed that, total ^(234)Th was deficit relative to its parent ^(238)U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except in the western Chukchi shelf and the slope regions around 160°W, indicating that scavengingand removal proces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lement biogeochemical cycle in the Arctic Ocean. Inthe western Chukchi shelf and the slope regions around 160°W, total ^(234)Th was excess relativeto ^(238)U, ascribing to the horizontal input of ^(234)Th adsorbed by ice-rafted sediments.Thorium-234 removal fluxes decreased from the shelf to the deep ocean, while the residence time of^(234)Th increased from shelf to offshore, demonstrating that particle scavenging and removalprocesses are more active in the shelf regions. The estimated POC export fluxes from 40 m in theshelf regions and from 100 m in the slope and deep ocean varied between 1.6 and 27.5 mmol/(m^2·d),and between 1.8 and 14.4 mmol/(m^2·d),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d POC export fluxes over the entirewater column decreased from the shelf to the deep ocean, indicating that the Chukchi shelf is animportant region for 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The high ThE ratios (ratio of POC export fluxderived from ^(234)Th/^(238)U disequilibria to primary production)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suggested that the biological pump runs actively in high-latitu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C export flux ^^(234)th western arctic ocea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