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阶煤煤层气直井低产原因分析及增产措施 被引量:25
1
作者 贾慧敏 胡秋嘉 +3 位作者 祁空军 刘春春 樊彬 何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110,共7页
我国煤层气井普遍产量低、开发效果差,主要原因是增产改造措施与地质条件匹配性差。通过分析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直井的低产原因,提出针对性增产措施,并分析相关措施的增产机理及地质适应性,优化增产措施施工参数,并开展实践验证。研... 我国煤层气井普遍产量低、开发效果差,主要原因是增产改造措施与地质条件匹配性差。通过分析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直井的低产原因,提出针对性增产措施,并分析相关措施的增产机理及地质适应性,优化增产措施施工参数,并开展实践验证。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埋深大的地区,裂缝开启困难,实施重复压裂可使裂缝转向并增加裂缝长度,增产效果较好。为了充分释放应力,实现裂缝偏转,重复压裂前排采时间至少应在1 000 d以上,重复压裂施工应降低支撑剂用量,且细砂应分段加入;碎裂煤–碎粒煤整体发育的煤层,直接压裂时裂缝延伸较短,实施间接顶板压裂可获得高产,压裂层位顶界至煤层顶板间隔距离为0.5~1.5 m,压裂液排量为5.0~5.5 m^3/min,射孔段长度为1.5~2.0 m,单位射孔层段压裂液量为200~300 m^3/m时增产效果最好;天然裂缝发育区,实施投球压裂实现裂缝转向,可大幅提高产量,该工艺适应于施工压力下降且低于15 MPa、日产水量为2~5 m^3的低产井,其增产措施为先实施以细砂为主的小型预压裂封堵原裂缝,然后投球封堵部分原射孔孔眼,双重封堵可大幅提高重复压裂时的施工压力,形成新裂缝。研究成果对高煤阶煤层气井低产原因分析及增产治理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煤 煤层气 直井 低产原因 增产措施 地质适应性 沁水盆地郑庄区块
下载PDF
水平井与直井五点法井网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春森 宋文玲 +2 位作者 眭明庆 冯凤萍 单春龙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根据大庆外围油藏地质特征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水平井与直井五点法混合面积井网整体注水开发中水平井井别、水平井井筒长度、布井方向和油藏裂缝发育程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平井用作采油井比用作注水井好 ;井网穿透... 根据大庆外围油藏地质特征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水平井与直井五点法混合面积井网整体注水开发中水平井井别、水平井井筒长度、布井方向和油藏裂缝发育程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平井用作采油井比用作注水井好 ;井网穿透比过高不利于提高采收率 ,穿透比为 0 .5~ 0 .6比较好 ;随着裂缝间距的增加 ,水平井见水时间越来越短 ,油田开采时间增长 ,油藏最终采收率变低 ;对裂缝性油藏布井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直井 五点法 井网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射孔完井条件下地层破裂压力修正公式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培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在重新考察垂直井射孔完井条件下孔眼的应力状态后,利用替代方法给出了某一射孔深度处的孔眼壁面出现破裂所需要注入压力的计算公式.但分析公式,发现人工裂缝将会在射孔根部位置出现,于是给出了相应的地层破裂压力计算修正公式.研究结... 在重新考察垂直井射孔完井条件下孔眼的应力状态后,利用替代方法给出了某一射孔深度处的孔眼壁面出现破裂所需要注入压力的计算公式.但分析公式,发现人工裂缝将会在射孔根部位置出现,于是给出了相应的地层破裂压力计算修正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计算修正公式与原公式对比,更能反映射孔完井条件下地层的应力状态和实际情况,可供油田的钻井和压裂设计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井 射孔孔眼应力 地层破裂压力
下载PDF
宣页1井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袁明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年第4期78-80,共3页
钻井液作为钻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保持井壁稳定,满足钻井需要,同时还要能有效防止井漏、垮塌等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节约钻井成本。宣页1井为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第一口页岩气参数井,地质预测该井于寒武系西阳山组、华严寺组,钻... 钻井液作为钻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保持井壁稳定,满足钻井需要,同时还要能有效防止井漏、垮塌等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节约钻井成本。宣页1井为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第一口页岩气参数井,地质预测该井于寒武系西阳山组、华严寺组,钻遇大段灰岩,目的层段杨柳岗组、荷塘组,钻遇大段泥岩及泥灰岩互层。为保证井下安全和全井的顺利施工,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实践,正电胶钻井液体系不仅有效的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长泥页岩段的井壁稳定问题,同时还满足了取心等地质要求,为该区块页岩气下步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直井 水化膨胀 钻井液体系 优化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产气剖面特征的认识及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月丽 易小燕 罗衍灵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年第3期106-108,114,共4页
大牛地气田属典型的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气藏,自上而下发育七套气层,2012年以前采用直井开发,之后采用水平井开发.为进一步明确水平井不同阶段的各段产气特征,不断优化压裂工艺及合理生产制度,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直井和水平井,开展产气... 大牛地气田属典型的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气藏,自上而下发育七套气层,2012年以前采用直井开发,之后采用水平井开发.为进一步明确水平井不同阶段的各段产气特征,不断优化压裂工艺及合理生产制度,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直井和水平井,开展产气剖面测试.结果 表明,气井生产是逐层段动用、接替开发的动态变化过程,其中多层合采的直井生产一定时间后,主力层会发生转变,渗透率、全烃含量和地质储量是影响转变的主要因素;水平井生产过程中,各段贡献率不一致,建议选取新投产水平井在投产90 d内、投产180~200 d各测试一次、之后每年测试一次,明确水平井全生命周期产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直井 水平井 产气剖面特征
下载PDF
竖直井底部钻具动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庞世强 朱向哲 陈立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5-59,共5页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钻柱的运动过程非常复杂,不仅存在纵向、横向、扭转振动,而且还与井壁发生随机接触碰撞和摩擦。充分考虑钻柱与井壁以及钻头与岩石的随机碰撞作用,建立了竖直井底部钻具系统(BHA)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工作过...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钻柱的运动过程非常复杂,不仅存在纵向、横向、扭转振动,而且还与井壁发生随机接触碰撞和摩擦。充分考虑钻柱与井壁以及钻头与岩石的随机碰撞作用,建立了竖直井底部钻具系统(BHA)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工作过程中的BHA系统的纵向、横向和扭转振动,分析了钻柱在受到井壁约束下的瞬态动力响应特性,探讨了BHA系统在钻井过程中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能,为石油钻柱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柱 竖直井 BHA系统 有限元法
下载PDF
直井全通径分层压裂关键技术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永亮 冯强 +5 位作者 周后俊 詹鸿运 刘志斌 骆劲羽 张鹏 窦占强 《石油矿场机械》 2020年第2期60-65,共6页
苏里格气田采用的“K344型封隔器+喷砂滑套”分层压裂技术,由于整个管柱压后不能实现全通径,影响了后续排液采气、冲砂、测试、监测产液剖面,且无法进行二次改造作业。采用可溶金属材料,设计了直井全通径分层压裂工艺管柱。介绍了直井... 苏里格气田采用的“K344型封隔器+喷砂滑套”分层压裂技术,由于整个管柱压后不能实现全通径,影响了后续排液采气、冲砂、测试、监测产液剖面,且无法进行二次改造作业。采用可溶金属材料,设计了直井全通径分层压裂工艺管柱。介绍了直井全通径分层压裂工艺管柱及关键工具。研制了新型喷砂滑套、滑套密封器和节流底阀。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直井全通径分层压裂工艺管柱中关键工具的溶解时间可控,初始溶解时间大于72 h,压裂后工具内的可溶部分溶解时间小于7 d,不可溶部分脱离可溶部分的束缚下行掉落到井底,整个管柱全通径可达57 mm,能够满足一趟管柱分7层压裂施工及后续作业的要求。为直井分层压裂实现管柱全通径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井 全通径 分层压裂 封隔器 工艺管柱 可溶
下载PDF
多翼裂缝垂直井的瞬态压力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守江 乔红军 +2 位作者 张永飞 陈一鸣 曾凡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7-146,共10页
水力压裂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破坏了单个线性裂缝的流动特性,给油井的动态预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研究多翼裂缝垂直井的瞬态压力特征,基于源函数理论和叠加原理将地层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利用离散坐标法建立了瞬态压力分析的半解析... 水力压裂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破坏了单个线性裂缝的流动特性,给油井的动态预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研究多翼裂缝垂直井的瞬态压力特征,基于源函数理论和叠加原理将地层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利用离散坐标法建立了瞬态压力分析的半解析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及Stehfest反演算法绘制了油藏中各流动阶段的识别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裂缝数量、裂缝长度、裂缝角度、裂缝分布形式和裂缝导流能力等参数对复杂裂缝网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翼裂缝垂直井的地层流动共经历了4个阶段,其中,裂缝数量及长度对地层内地层线性流影响较大;裂缝分布形式对地层内双线性流及地层线性流影响较大且复杂;裂缝导流能力对地层内的双线性流动影响较为明显;裂缝断裂角度对地层内各流动阶段的动态压力特性影响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多翼裂缝 垂直井 瞬态压力分析 半解析模型
下载PDF
A New 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Process Utilizing Vertical Wells
9
作者 Mohamed Shirif Ali Alarbah +1 位作者 Hussameldin Ibrahim Ezeddin Shirif 《Natural Resources》 2017年第6期397-409,共13页
A novel process utilizing vertical wells to enhance heavy oil recovery during 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vertical well 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VWSAGD) process shown in Figure 1... A novel process utilizing vertical wells to enhance heavy oil recovery during 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vertical well 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VWSAGD) process shown in Figure 1, the vertical well includes two production strings which are separated by three packers (one dual and two single packers): the short injection string (SIS) is attached to the bottom of the annulus and completed in the top quarter of the perforated formation, while the long production string (LPS) is attached to the bottom of the production tubing and completed in the bottom quarter of the perforated formation. The new process (VWSAGD) requires an initial start-up period (warm-up stage) where the steam is injected into both of the injection strings and production string for a specified period of time of about 14-30 days;then both strings are closed to injection for a specified time period of approximately 7 - 10 days (soaking period). After the initial warm-up and the soaking period, the long production string is opened for production, and the short injection string is opened to continuous steam injection for the rest of the specified simulation time. A commercial simulator (CMG-STAR Simulator) was used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VWSAGD process. A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the grid density, soaking time, steam quality, bottom hole producing pressure, steam injection rate, reservoir thickness, reservoir area, and horizontal to vertical permeability anisotrop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shown that the new VWSAGD process is more preferable for reservoir conditions such as high horizontal to vertical permeability ratio and thick reservoir oil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ITY Drainage PROCESS vertical wells
下载PDF
我国页岩气藏直井压裂开发可行性分析
10
作者 关富佳 王海涛 +1 位作者 姜宇玲 肖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0-56,共7页
国内已开发页岩气藏产能表现出与国外页岩气藏产能的巨大差异,涪陵页岩气藏个别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试气无阻流量可达百万立方米/天,远远高于国外同类气藏产能,比大多数常规气藏产能高。通过对国内外页岩气藏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 国内已开发页岩气藏产能表现出与国外页岩气藏产能的巨大差异,涪陵页岩气藏个别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试气无阻流量可达百万立方米/天,远远高于国外同类气藏产能,比大多数常规气藏产能高。通过对国内外页岩气藏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比,发现国内页岩气藏十分发育的裂缝系统是页岩气井高产的决定因素。鉴于国内外页岩气藏地质特征的差异性,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或许并不适用于我国页岩气藏的开发。本文利用压裂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同压裂排量下的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和直井压裂方式下的页岩气井压裂规模及产量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相同页岩参数和储量下,运用直井压裂开发我国页岩气藏能够取得更好的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直井 压裂
下载PDF
致密油藏直井开发过程中的整体压裂设计及实施效果
11
作者 杨学云 那志强 《世界石油工业》 2019年第1期44-50,共7页
致密油藏储层渗透率低,采用常规压裂技术开发很难取得理想效果。以致密油藏U9区块为例,结合相似区块缝网压裂井的压裂规模、支撑剂用量和压裂液用量以及改造后的生产情况,根据U9区块的砂体发育情况、井网部署、断层位置等,针对致密油藏... 致密油藏储层渗透率低,采用常规压裂技术开发很难取得理想效果。以致密油藏U9区块为例,结合相似区块缝网压裂井的压裂规模、支撑剂用量和压裂液用量以及改造后的生产情况,根据U9区块的砂体发育情况、井网部署、断层位置等,针对致密油藏区块直井缝网压裂改造特点进行了区块整体压裂设计。设计单井每层平均主缝半缝长在200 m左右、单位有效厚度支撑剂的用量在13 m3左右、单位有效厚度压裂液的用量为400 m3左右,保证了区块压裂实施效果,提高了区块开发经济效益。在致密油藏直井缝网压裂设计及施工中发现仍存在支撑剂组合、支撑剂粒径和压裂液用量设计的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直井 压裂规模 半缝长 支撑剂 压裂液
下载PDF
页岩气致密储层渗流模型及压裂直井产能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朱维耀 邓佳 +1 位作者 杨宝华 祁红英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页岩气储层中存在大量的纳微米孔隙,其中气体的流动规律不同于常规气藏.文章考虑克努森扩散及解吸作用的影响,建立页岩气稳态条件下产能公式,利用渗流阻力法得到了页岩气储层压裂直井产能方程.结合生产实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页岩气储层中存在大量的纳微米孔隙,其中气体的流动规律不同于常规气藏.文章考虑克努森扩散及解吸作用的影响,建立页岩气稳态条件下产能公式,利用渗流阻力法得到了页岩气储层压裂直井产能方程.结合生产实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裂缝导流能力达到0.12μm2·cm后,产气量增幅减小,由此对裂缝导流能力进行优化.游离气产量占总产气量的85%~90%,游离气对总产气量贡献较大.该模型为页岩气产能预测及开发指标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直井压裂 稳定渗流模型 产能
下载PDF
晋城成庄井田煤层气直井开发后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孟召平 郝海金 +2 位作者 张典坤 张贝贝 欧龙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99-1906,共8页
以晋城矿区成庄井田为依托,分析煤层气开发后煤层底板岩石破裂压力、地应力、煤层底板含水层水压和隔水层有效厚度等条件,建立了煤层气开发后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理论与方法,揭示煤层气直井开发对煤炭开采底板突水影响机制。研究结... 以晋城矿区成庄井田为依托,分析煤层气开发后煤层底板岩石破裂压力、地应力、煤层底板含水层水压和隔水层有效厚度等条件,建立了煤层气开发后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理论与方法,揭示煤层气直井开发对煤炭开采底板突水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井煤层底板完井深度和采动矿压与承压水的水压使煤层底板隔水层形成贯通的破裂,如果隔水层中的最小水平主应力大于承压水的水压,从应力方面,就不会发生突水,如果相反,就会发生突水;煤层气井煤层底板完井深度和采动矿压与承压水的水压未能使底板隔水层形成贯通的破裂,开采煤层承受的水压与煤层到主要含水层间有效隔水层厚度之比,决定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根据煤层底板隔水层岩石破裂压力、水压和水压与隔水层厚度比值等关键参数,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划分为安全(Ⅰ)、中等安全(II)、安全性差或有危险(III)和安全性极差或极有危险(Ⅳ)4类。成庄井田太原组15号煤层距奥灰含水层间距小,且变化大,煤层气垂直井开发后煤炭开采受奥灰水威胁。如果9号煤层气完井深度与煤炭开采底板破坏深度15 m相同计算,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主要为中等安全,仅在深部存在突水危险性;煤层气开发后3号煤层开采过程中不会发生底板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直井开发 煤层底板 突水危险性 晋城成庄井田
下载PDF
硬地层防斜打快底部钻具组合结构优化研究
14
作者 花谊昌 龙远 +2 位作者 王学迎 王越之 荣淮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3期110-116,共7页
准噶尔盆地阜康地区深部地层岩石硬度高、地层倾角大,传统的钟摆钻具组合提速工具防斜打快效果差。针对这一问题,在对硬地层中使用扭力冲击器提高机械钻速效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既能充分释放钻压、发挥扭力冲击器提速作用,又能在大倾角... 准噶尔盆地阜康地区深部地层岩石硬度高、地层倾角大,传统的钟摆钻具组合提速工具防斜打快效果差。针对这一问题,在对硬地层中使用扭力冲击器提高机械钻速效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既能充分释放钻压、发挥扭力冲击器提速作用,又能在大倾角地层有效防斜的“扭力冲击器+单弯螺杆”底部钻具组合(Bottom Hole Assembly, BHA)。基于平衡趋势分析研究了BHA结构参数对其防斜能力的影响,确定了关键参数。现场应用表明,新设计的BHA能有效实现硬地层防斜打快目的,为深部硬地层钻井作业提供了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地层 单弯双稳 底部钻具组合 直井防斜 扭力冲击器
下载PDF
基于两步折减法的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亚鹏 孔亮 +2 位作者 刘乐乐 袁庆盟 刘佳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1-153,共13页
对于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分解影响下的海底斜坡稳定性问题,过去较多采用强度折减法进行研究,但多数学者由于未考虑初始地应力平衡等问题,因而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基于强度折减法,提出了将初始地应力平衡、水合物分解、强度... 对于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分解影响下的海底斜坡稳定性问题,过去较多采用强度折减法进行研究,但多数学者由于未考虑初始地应力平衡等问题,因而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基于强度折减法,提出了将初始地应力平衡、水合物分解、强度折减统一进行考虑的"两步折减法":首先对海底斜坡中水合物分解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剖析其影响实质,进而构建多因素、多水平正交模拟试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海底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进而基于正交试验结果,分析不同因素水平下安全系数的边际均值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水合物分解是一个应力释放、位移增加的动态过程,其影响实质是将沿斜坡分布的"应力非均匀性"转换为"位移非均匀性";(2)多因素下海底斜坡稳定性主控因素为斜坡倾角与海水深度,而分解程度、水合物层厚度、水合物层埋深的影响则相对较小;(3)水合物层埋深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受到临界埋深的限制;(4)安全系数与斜坡倾角正切值的倒数(1/tanβ)呈线性关系;(5)当海底斜坡稳定性较差或水合物开采可能引起海底滑坡时,可考虑"直井+水平井"的联合开采方式,在水合物储层下部区域设置水平井,并将直井设置在远离斜坡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折减 天然气水合物 海底斜坡 稳定性 安全系数 正交试验 水合物分解 “直井+水平井”联合开采
下载PDF
超稠油直井辅助双水平井SAGD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江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3期57-60,共4页
超稠油SAGD开发技术在风城油田历经10年的实践开发,已成为超稠油开发的主体技术,但受隔夹层、工艺条件等方面影响,部分井组水平段动用不均,蒸汽腔呈现局部到顶、发育不均、横向扩展缓慢的特点,限制了产油水平上升。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和分... 超稠油SAGD开发技术在风城油田历经10年的实践开发,已成为超稠油开发的主体技术,但受隔夹层、工艺条件等方面影响,部分井组水平段动用不均,蒸汽腔呈现局部到顶、发育不均、横向扩展缓慢的特点,限制了产油水平上升。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和分析,结合双水平井SAGD开发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风城油田应用了一套适合风城超稠油的SAGD老区开发调整技术—直井辅助双水平井SAGD技术,持续稳步推进了SAGD工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城油田 超稠油 直井辅助 双水平井 SAGD
下载PDF
多产层油藏直定井温度剖面影响规律
17
作者 朱涵斌 刘文强 +5 位作者 罗红文 李海涛 张琴 李颖 向雨行 马寒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734-7742,共9页
由于缺乏可靠的温度剖面预测模型导致多产层油藏直定井温度剖面影响规律认识不清,使得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DTS)定量解释多产层油藏直定井产出剖面仍十分困难。鉴于此,通过建立考虑多种微量热效应... 由于缺乏可靠的温度剖面预测模型导致多产层油藏直定井温度剖面影响规律认识不清,使得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DTS)定量解释多产层油藏直定井产出剖面仍十分困难。鉴于此,通过建立考虑多种微量热效应和非等温渗流的多产层油藏直定井温度剖面预测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单因素变化对多产层油藏直定井温度剖面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评价了油藏直定井温度剖面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程度,依次为:单井产量>渗透率>含水饱和度>井筒直径>原油密度>井筒倾斜角>储层导热系数,确定了影响油藏直定井温度剖面的主导因素为单井产量、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研究结果为实现基于DTS数据定量解释多产层油藏直定井产出剖面、储层特征参数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剖面 影响规律 温度剖面预测模型 多产层油藏直定井 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DTS)
下载PDF
各向异性储层部分射开直井不稳态压力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文秀 王晓冬 王家航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104,共9页
为了研究部分射开直井的生产动态特征,建立各向异性箱形储层中一口部分射开直井数学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Fourier变换及其反变换等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将得到的压力解与数值解进行拟合,并绘制和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压力与压力导数动... 为了研究部分射开直井的生产动态特征,建立各向异性箱形储层中一口部分射开直井数学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Fourier变换及其反变换等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将得到的压力解与数值解进行拟合,并绘制和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压力与压力导数动态图版。结果表明:部分射开直井的射开程度主要影响中期球形流发生的程度,储层射开程度越小,中期球形流越明显;渗透率各向异性因子主要影响中期径向流发生和持续的时间,各向异性因子越大,中期径向流发生得越晚且持续时间缩短。为提高产能,应尽可能增大直井的射开程度并减少储层水平与垂向渗透率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各向异性因子 部分射开井 LAPLACE变换 FOURIER变换 不稳态压力分析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水平井水平段虚拟井位深度域反演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雪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0-285,共6页
针对非均质性强烈的复杂储层水平井开发,将水平段测井资料进行采样离散化,并以虚拟直井的方式提取测井曲线,进而从深度域开展岩性随机模拟反演。该方法不仅可以将水平段测井资料有效应用,而且可以根据水平段随钻测井的逐步更新实现水平... 针对非均质性强烈的复杂储层水平井开发,将水平段测井资料进行采样离散化,并以虚拟直井的方式提取测井曲线,进而从深度域开展岩性随机模拟反演。该方法不仅可以将水平段测井资料有效应用,而且可以根据水平段随钻测井的逐步更新实现水平段动态定量预测。通过大牛地气田试验分析认为,该技术可明显提高单砂体顶底构造及储层内部隔夹层预测精度,对于提高水平井储层钻遇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域反演 虚拟直井 水平段 水平井 大牛地气田
下载PDF
稠油油藏直井侧钻重力火驱开发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士宝 李乐泓 +1 位作者 蒋海岩 孙新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78,共8页
火烧油层作为接替蒸汽吞吐后的稠油开发方式,在厚层稠油油藏中常面临纵向波及效率低、易发生窜槽型燃烧等诸多问题。针对该类油藏的特点及开发历程,提出一种利用已有的蒸汽吞吐开发井网,对采油直井开窗侧钻水平段,变平面火驱为重力火驱... 火烧油层作为接替蒸汽吞吐后的稠油开发方式,在厚层稠油油藏中常面临纵向波及效率低、易发生窜槽型燃烧等诸多问题。针对该类油藏的特点及开发历程,提出一种利用已有的蒸汽吞吐开发井网,对采油直井开窗侧钻水平段,变平面火驱为重力火驱的方法。从油藏地质因素和开发工程因素2方面考虑,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直井侧钻重力火驱开采效果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该方法的内在增产机理,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了采收率与主控因素之间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直井侧钻重力火驱对于厚层稠油油藏的采收率提高幅度达42%;直井侧钻长度约为井距的1/2时可获得较好的开采效果;建立的采收率评价模型与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吻合度达到85%以上,能够为矿场转换开采方式时机及中长远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吞吐 直井侧钻 重力火驱 数值模拟 线性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