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3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 被引量:656
1
作者 俞孔坚 李迪华 吉庆萍 《中国园林》 2001年第6期3-10,共8页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 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 在理论和实践上包括:地方性、保护...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 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 在理论和实践上包括: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 然资本,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等4条基本原理 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生态设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产品;生态设计更是 一种伦理;生态设计应该是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设计 景观设计 城市设计 可持续景观
下载PDF
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 被引量:327
2
作者 王建国 吕志鹏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1-46,共6页
从总体上探讨了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背景和内在动因 ,通过案例分析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
关键词 滨水区 城市设计 世界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 被引量:254
3
作者 俞孔坚 李迪华 潮洛蒙 《规划师》 2001年第6期9-13,17,共6页
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 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无汽车绿色通道;开放专用绿地;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等十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规划 城市设计 绿地系统 景观设计
下载PDF
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109
4
作者 俞孔坚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5-48,共4页
本文系统讨论和比较了五个不同景观设计途径,包括前科学途径(以“风水”为例),现象学途径(包括“城市印象”途径和“场所精神”途径),以及生态学途径(包括“设计遵从自然”途径和景观生态途径)。阐明了不同途径在实现天地一人... 本文系统讨论和比较了五个不同景观设计途径,包括前科学途径(以“风水”为例),现象学途径(包括“城市印象”途径和“场所精神”途径),以及生态学途径(包括“设计遵从自然”途径和景观生态途径)。阐明了不同途径在实现天地一人一神合一的理想景观中的有机联系,和螺旋式上升的历程;揭示了在一条从场所的不自觉,到场所的丧失,到场所的觉醒再到场所的复得的景观设计道路之上,中西文化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城市设计 场所 市场理论 风水
原文传递
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 被引量:107
5
作者 王建国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32,共4页
大学校园建设的优劣 ,与校园规划设计的水平直接相关。论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大学校园规划中的总体布局、道路结构、建筑环境的场所内涵等内容 ,提出了基本的城市设计原则。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大学 校园规划 高等教育 建筑环境
下载PDF
生态原则与绿色城市设计 被引量:123
6
作者 王建国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8-12,共5页
针对当今世界城镇建筑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发展观的视角,剖析了现代城市设计发展三个阶段的价值观念演变特点;系统论述了绿色城市设计的概念、对象、内容;探讨了城市建设中实施贯彻整体优先和生态化先准则的绿色城市设计的紧... 针对当今世界城镇建筑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发展观的视角,剖析了现代城市设计发展三个阶段的价值观念演变特点;系统论述了绿色城市设计的概念、对象、内容;探讨了城市建设中实施贯彻整体优先和生态化先准则的绿色城市设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可持续发展 绿色城市设计 城市建设
原文传递
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8
7
作者 缪朴 《时代建筑》 2004年第5期46-49,共4页
文章对中国居住区规划的流行模式——封闭式小区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一个既能保证安全又可避免这些问题的规划模式。
关键词 封闭式小区 居住区规划 城市设计
下载PDF
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对策 被引量:66
8
作者 郭恩章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12,共3页
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的精华所在,其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促进社会生活事件发生的社会活动场所。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性和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创造... 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的精华所在,其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促进社会生活事件发生的社会活动场所。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性和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创造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环境
原文传递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21
9
作者 丁沃沃 胡友培 窦平平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1,共6页
对城市形态与城市外部空间微气候之间进行关联性研究,提炼了城市肌理形态、城市肌理体量单元等概念,及热舒适度、风舒适度和呼吸性能3个舒适性指标,同时为城市肌理优化提出了街区整合度、建筑群离散度、建筑朝向指标和体型系数3组指标,... 对城市形态与城市外部空间微气候之间进行关联性研究,提炼了城市肌理形态、城市肌理体量单元等概念,及热舒适度、风舒适度和呼吸性能3个舒适性指标,同时为城市肌理优化提出了街区整合度、建筑群离散度、建筑朝向指标和体型系数3组指标,为城市街道空间优化提出了街道贴线率和街阔整合度2组表述指标,并提出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城市微气候 舒适度 城市设计
原文传递
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渊源、内涵与蔓延 被引量:87
10
作者 俞孔坚 吉庆萍 《中国园林》 2000年第1期27-33,共7页
时下,中国大地上的“城市美化”,更确切地说是“城市化妆”运动,风起云涌。城市“广场”之风,“景观大道”之风,席卷大江南北。这种城市“化妆”所带来的问题,已使有识之士为之忧心忡忡。考察一下国际城市设计和建设史,就会发现... 时下,中国大地上的“城市美化”,更确切地说是“城市化妆”运动,风起云涌。城市“广场”之风,“景观大道”之风,席卷大江南北。这种城市“化妆”所带来的问题,已使有识之士为之忧心忡忡。考察一下国际城市设计和建设史,就会发现,西方国家早在100年前就已经历过同样的城市化过程和同样的“城市美化”运动,而留下了沉痛的教训。特别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尽管被后来不明者所不断效仿,却早已成为美国城市规划和设计史上的一块伤痂,不时被西方学者揭开,以告诫世人,从中吸取教训。当今中国的城市“美化”却在重蹈覆辙。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城市美化的历史渊源。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其在各个时期及不同国家的表现以及问题和教训,由此揭示中国当今“城市美化”运动的本质及问题,以唤起国人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美化运动 城市设计 景观设计 设计理论
下载PDF
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 被引量:75
11
作者 张杰 吕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0-45,共6页
反思了我国当前大尺度城市设计、实践对日常生活的忽视及其存在的普遍问题 ,归纳出存在着技术的纯粹性、形式的均衡性、思维的静态性等现象 ,并分析了其理论渊源 ,论述了日常生活空间的哲学启示 ,提出了以“日常生活空间”为核心的城市... 反思了我国当前大尺度城市设计、实践对日常生活的忽视及其存在的普遍问题 ,归纳出存在着技术的纯粹性、形式的均衡性、思维的静态性等现象 ,并分析了其理论渊源 ,论述了日常生活空间的哲学启示 ,提出了以“日常生活空间”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思想 ,同时指出营造这种设计的几个方面 :(1)紧凑的城市形态 ;(2 )发展宁静交通、鼓励和改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环境 ;(3)适当密度的混合功能街区 ;(4 )低多层高密度城市建筑类型与街道体系的建立 ;(5 )城市场所与环境特色的营造 ;(6 )发展市民日常休闲为主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 ;(7)以政府、社区为主导的城市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形态 城市建筑 交通环境 城市项目
下载PDF
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 被引量:72
12
作者 卢济威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论文分析了工业时代由于城市建设学科专业分科化,带来城市系统中要素的分离需要整合,从而提出城市要素三维形态整合的城市设计机制,然后研究整合机制的层次,整合机制的运作和整合机制下的城市设计内容。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 景观设计 环境资源
原文传递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讨 被引量:89
13
作者 杨保军 董珂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0,共4页
总结城市滨水地区基本概念和分类、开发模式类型,以及其发展历程和现代机遇,最后总结了城市滨水地区的建设目标与原则,提出我国当前滨水地区规划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滨水区 城市设计 开发模式
原文传递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策略——以宁波小浃江片区为例 被引量:103
14
作者 倪敏东 陈哲 左卫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6,共6页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应我国当前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对城市转型发展和人居环境提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以宁波小浃江片区为例,从城市功能修复、自然生境修复和生活方式修复三个...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应我国当前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对城市转型发展和人居环境提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以宁波小浃江片区为例,从城市功能修复、自然生境修复和生活方式修复三个层面探讨"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市设计新思路,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生态地区 城市设计 宁波
下载PDF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 被引量:70
15
作者 陈育霞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0-33,共4页
对 2 0世纪 60至 70年代流行于西方社会的场所精神理论 ,从其时代背景、哲学渊源、精神内涵及实践等方面分别做了介绍 ,肯定了场所精神的可贵之处 ;然后指出了其作为一种理论和设计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结构和研究方法有待完善 ,缺乏... 对 2 0世纪 60至 70年代流行于西方社会的场所精神理论 ,从其时代背景、哲学渊源、精神内涵及实践等方面分别做了介绍 ,肯定了场所精神的可贵之处 ;然后指出了其作为一种理论和设计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结构和研究方法有待完善 ,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 ,而且过分强调传统的分量 ;最后结合城市设计实践进一步说明其局限性 .正确地认识场所精神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伯格·舒尔茨 城市设计 建筑现象学 挪威
下载PDF
从理性规划的视角看城市设计发展的四代范型 被引量:92
16
作者 王建国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73,共12页
城市设计正在成为中国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学术探讨和工程实践热点。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思想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深入分析研判国内外城市设计学科和专业领域发展前沿的基础上,认为城市设计已经历了传统城市设计、现代主义城市... 城市设计正在成为中国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学术探讨和工程实践热点。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思想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深入分析研判国内外城市设计学科和专业领域发展前沿的基础上,认为城市设计已经历了传统城市设计、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绿色城市设计几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已经呈现出以数字化为方法工具特征的城市设计发展新趋势,进而提出第四代"数字化城市设计范型"的学术主张并概括剖析了其五大创新价值。城市设计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多重尺度的全链空间体验性把握",而数字化城市设计极大延伸了这种体验把握的尺度。城市设计四代范型之间并非简单的演替关系,而是在同中有异的设计目标、不同的空间尺度和不同的社会需求作用下的传承和部分迭代的城市设计"范型合体"。数字化城市设计不仅拥有人机对话的社会价值和设计创意,而且其拥有的量化属性和数据库成果,可以更有效地结合乃至融合到中国法定的城市规划体系中,进而实现城市设计基于系统协同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范型转化 数字化 理性规划 中国
下载PDF
从战略规划到行动计划——中国城市规划体制初论 被引量:76
17
作者 吴良镛 武廷海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17,共5页
规划体制是涉及政治架构、法规体系、资源分配、以及所有权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 ,结合新近规划实践中战略规划、行动计划等探索 ,从学术层面 ,对规划体制问题作初步思考 。
关键词 中国 城市规划 城镇化 小康社会 城市建设
下载PDF
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 被引量:47
18
作者 翁奕城 《新建筑》 2000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前城市滨水区已逐渐成为各国城市开发的热点 ,为了保证滨水区的空间环境品质 ,在开发中必须引入城市设计观念与方法。试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从生态、经济、社会、技术四方面探讨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 。
关键词 城市滨水区 可持续发展 城市设计
下载PDF
城市设计中活力营造的形态学探究——基于城市空间形态特征量化分析与居民活动检验 被引量:88
19
作者 叶宇 庄宇 +1 位作者 张灵珠 阿克丽丝·凡·内斯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3,共8页
城市空间活力营造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目标虽已被广泛讨论,但当前的研究过于繁复,难以高效指导城市设计实践。本文以城市形态学为基础,归纳城市空间活力营造的诸多经典城市设计理论,对促进城市活力的关键空间形态要素进行总结归纳,提出... 城市空间活力营造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目标虽已被广泛讨论,但当前的研究过于繁复,难以高效指导城市设计实践。本文以城市形态学为基础,归纳城市空间活力营造的诸多经典城市设计理论,对促进城市活力的关键空间形态要素进行总结归纳,提出良好的街道可达性、适宜的建设强度与建筑形态、足够的功能混合度是促生城市活力的空间形态基础。随后通过空间句法等多种分析工具量化表述以上三点空间形态特征,并将其与城市活力的非空间形态表征——居民活动强度进行了实证比对,初步验证该假说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城市空间活力 城市设计 空间句法
原文传递
人本尺度城市形态:测度、效应评估及规划设计响应 被引量:87
20
作者 龙瀛 叶宇 《南方建筑》 2016年第5期41-47,共7页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呼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要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些新政策都把对人的关注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呼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要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些新政策都把对人的关注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在城市品质、活力和设计被不断重视的背景下,一系列新的数据环境、技术及方法提供和构建了细致研究城市形态的新途径,例如,由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所构成的新数据环境对更为微观和全面的城市形态及其相关效应的刻画提供了数据基础,由雷达成像、虚拟现实、眼动仪、深度学习、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等先锋城市研究方法和技术则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此背景下,提出人本尺度城市形态(human-scale urban form)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城市形态,是对传统拘泥于街区和地块等尺度城市形态的深化和必要补充。首先对与人本尺度城市形态概念相契合的已有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并给出了基于笔者之前所提出的大模型、数据增强设计、街道城市主义和图片城市主义等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开展未来研究的计划,最后提出了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应用人本尺度城市形态研究成果的总体思路。通过对人本尺度城市形态的系统研究,笔者期望其可以更好地呼应理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城市设计 数据增强设计 街道城市主义 新数据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