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轴点动脉蒂桡神经浅支移位术的解剖学研究
1
作者 路来金 朴成东 +4 位作者 于家傲 刘志刚 宫旭 赵春鹏 赵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 :为以桡侧副动脉和桡侧返动脉为动脉蒂的双轴点桡神经浅支折叠移位治疗上肢长段神经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通过解剖 2 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成人上肢标本 ,观测桡神经浅支的血供 ,分别对桡神经浅支、正中神经、尺神经作不同... 目的 :为以桡侧副动脉和桡侧返动脉为动脉蒂的双轴点桡神经浅支折叠移位治疗上肢长段神经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通过解剖 2 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成人上肢标本 ,观测桡神经浅支的血供 ,分别对桡神经浅支、正中神经、尺神经作不同横断面切片 ,观测神经纤维数 ;测量腕部桡神经浅支与尺神经手背支和正中神经间的距离。结果 :①桡侧副动脉终支与桡侧返动脉升支恒定地存在网状血管吻合。桡侧副动脉走行中发 (2 .7± 1.2 )支 ,桡侧返动脉呈扇形发 (3 .7± 1.9)支的滋养动脉分布于桡神经浅支外膜。②桡神经浅支自然分束可达肱骨内、外髁连线 (又称Huelter′s线 )上 (5 .3± 1.2 )cm ,强行分离长度为(2 .5± 1.1)cm ,可切取长度超过 2 4cm。③桡神经浅支平均神经束数与上臀正中神经之比为 1∶3 .14 ;与上臂尺神经之比为 1∶2 .42。④桡神经浅支在腕部至尺神经手背支的距离为 (3 .4± 1.2 )cm ,至正中神经的距离为 (5 .6± 1.3 )cm。结论 :桡神经浅支具有双重血供来源。本术式既可治疗上肢长段神经缺损 ,亦可恢复供区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缺损 神经移位 动脉蒂 双轴点 上肢 解剖学
下载PDF
基于二维正态分布的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匹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娜 张玉 +1 位作者 王洪江 张楠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5-270,共6页
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特征多,一次匹配花时间长,难以进行二次匹配,因此研究基于二维正态分布的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匹配方法。采集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图像,通过旋转平移方法、双边滤波方法对图像预处理,利用二维正态分布算法和动态时间规... 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特征多,一次匹配花时间长,难以进行二次匹配,因此研究基于二维正态分布的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匹配方法。采集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图像,通过旋转平移方法、双边滤波方法对图像预处理,利用二维正态分布算法和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完成点云特征提取,使用初始变换矩阵估计算法对点云进行粗匹配,再使用近点迭代算法进行点云快速精匹配,通过两次匹配实现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快速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图像去噪效果好,点云匹配时间短,匹配偏差仅在0.04 m-0.15 m之间,匹配精度达到了相关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正态分布 无人机激光雷达 点云匹配 旋转平移方法 点云特征 粗匹配 精匹配
下载PDF
像旋条件下TDI阵列对点目标响应的计算
3
作者 关琦 和涛 伊成俊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4,共10页
对用于大范围搜索点目标的红外扫描相机,采用二维指向镜会引起像旋,若不采取消像旋措施,会使得点目标响应产生畸变。文章阐述了像旋产生的原因,给出了考虑像旋的TDI探测器采样过程的计算方法,并定义了偏移量函数,以衡量像旋对点目标采... 对用于大范围搜索点目标的红外扫描相机,采用二维指向镜会引起像旋,若不采取消像旋措施,会使得点目标响应产生畸变。文章阐述了像旋产生的原因,给出了考虑像旋的TDI探测器采样过程的计算方法,并定义了偏移量函数,以衡量像旋对点目标采样的影响程度。通过仿真计算,得到在不同像旋角条件下TDI阵列对点目标采样值偏移量的统计数据。考虑到加入消像旋措施的高成本,提出改变探测器像元尺寸以改善像旋条件下点目标响应情况的新方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起到类似于加入消像旋措施的效果。最后,简要分析了探测器像元尺寸的变化对探测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指向镜 探测器阵列 像旋 点目标 偏移量 探测率 空间遥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