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110
1
作者 李照国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70,共8页
本文根据中医翻译在国内外的长期实践,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分析,通过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进行分类比较,提出和论证了国际标准化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中医药学 名词术语 翻译研究 国际标准化
原文传递
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的启示 被引量:75
2
作者 张先刚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36,共4页
本文研究评价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贡献。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基调理论方面的发展,评价理论重点研究语篇中的表态资源、态度来源及语篇姿态。我们的研究表明,翻译理论历来重视对于语篇中态度意义的研究,但缺乏可操作的工具。我们认为,评价... 本文研究评价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贡献。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基调理论方面的发展,评价理论重点研究语篇中的表态资源、态度来源及语篇姿态。我们的研究表明,翻译理论历来重视对于语篇中态度意义的研究,但缺乏可操作的工具。我们认为,评价理论可以作为翻译中的态度分析工具。此外,评价理论对于语篇中的对话性研究,对于翻译研究也颇有启示。将评价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将会推动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翻译研究 语篇翻译
下载PDF
英汉语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综观 被引量:55
3
作者 宋志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8,共7页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 ,是对比语言学家普遍认同的特征。本文从语言类型学、哲学美学传统、形合意合相对性等方面综合论述了这一特征的产生根源及理论与实践价值。对这一课题进行全面深入探讨 ,将有助于发现汉语言的异质性特征 。
关键词 形合 意合 相对性 翻译 对比
下载PDF
翻译—一种双重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再创造活动 被引量:52
4
作者 秦文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3-78,共6页
这篇文章旨在讨论权力话语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作者引证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从新历史主义文论角度和国内外翻译活动史实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认为翻译活动受着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各自所处的权力话语的双重制约。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权力话语 新历史主义 再创造
原文传递
大变局下的语言与翻译研究 被引量:61
5
作者 潘文国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1,共6页
中国当前正处于一个两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崛起令世界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侧目。因应这一变局,学术研究须改变一百多年来的"西化"研究范式,重新确立中国文化自信,调整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格局。在语言研究上,要改变思路,从中... 中国当前正处于一个两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崛起令世界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侧目。因应这一变局,学术研究须改变一百多年来的"西化"研究范式,重新确立中国文化自信,调整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格局。在语言研究上,要改变思路,从中文实践和中国语言研究传统出发,以西方语言和西方语言学为参照探索汉语特色,建立汉语自身的语言学,在此基础上对人类普通语言学研究作出贡献。在翻译研究上,对待西方翻译理论应从引进转向实实在在的研究,要对已引进和将引进的各种理论进行认真比较、鉴别、消化和吸收,加强对中国翻译传统和中国自身翻译理论的研究。翻译实践要特别加强中译外,这将是今后翻译的重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局 文化自信 语言研究 翻译研究
原文传递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对奈达翻译思想转变的反思 被引量:39
6
作者 刘四龙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1,16,共4页
奈达的译学思想在中国翻译界一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他本人最近宣布“我的观点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奈达学术观点的这一变化无疑会给我们目前译学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着重从翻译理论的作用、翻译标准及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 奈达的译学思想在中国翻译界一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他本人最近宣布“我的观点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奈达学术观点的这一变化无疑会给我们目前译学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着重从翻译理论的作用、翻译标准及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三个角度对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加以分析;重新阐述理论在译学框架中的地位及作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及翻译理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学 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描写性研究
原文传递
回译与翻译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7
7
作者 王建国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83,112,共7页
本文根据关联理论回译观讨论了回译与翻译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之间的关系,提出回译研究必须以承认回译和翻译一样是一种交际为前提,但回译实质是一种复制原交际的交际行为。回译者和译者一样同样受到了一定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因素制约,而... 本文根据关联理论回译观讨论了回译与翻译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之间的关系,提出回译研究必须以承认回译和翻译一样是一种交际为前提,但回译实质是一种复制原交际的交际行为。回译者和译者一样同样受到了一定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因素制约,而传统上为了比较两种语言结构差异的回译,则只能是一种新的翻译交际行为。为此,在利用回译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时,不仅要认真审视译文和回译文,还必须认真审视译者和回译者,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回译在相关领域中的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译 制约因素 关联理论回译观 翻译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意识形态与翻译批评 被引量:27
8
作者 吕俊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46,60,共5页
本文讨论了意识形态与翻译批评的关系,并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性质、特点与分类。文章指出:解构主义译学范式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是有误导性的,它只关注了意识形态对文学写作与翻译的外部操控,忽视了文本内作者意识形态对社会意识形态的... 本文讨论了意识形态与翻译批评的关系,并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性质、特点与分类。文章指出:解构主义译学范式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是有误导性的,它只关注了意识形态对文学写作与翻译的外部操控,忽视了文本内作者意识形态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与对抗。本文作者指出:揭示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矛盾才是真正的意识形态批评,所以意识形态批评只能是一种内部批评而非外部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批评 意识形态 解构主义
下载PDF
适应“绿色发展” 选择“绿色翻译”——兼谈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翻译专业设置 被引量:35
9
作者 胡庚申 罗迪江 李素文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51,F0003,共7页
翻译研究和翻译实务的源动力总是来自于社会发展需要和现实问题导向。鉴于此,当"绿色发展"成为生态文明新时代主旋律的时候,翻译学界,特别是应用翻译学界思考和规划"绿色翻译"的议题即可谓恰逢其时了。本文拟刍议选... 翻译研究和翻译实务的源动力总是来自于社会发展需要和现实问题导向。鉴于此,当"绿色发展"成为生态文明新时代主旋律的时候,翻译学界,特别是应用翻译学界思考和规划"绿色翻译"的议题即可谓恰逢其时了。本文拟刍议选择"绿色翻译"研究和专业方向的背景和动因,提出"绿色翻译"的内涵和发展,例述怎样践行"绿色翻译"问题,并不揣冒昧地分享开设"绿色翻译"专业方向的若干思考。文章指出,适应"绿色发展"、选择"绿色翻译",这既是生态翻译学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接地气"的典型标志,又是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生态翻译学"实指"新发展的有力"抓手",也为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翻译专业设置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绿色发展 绿色翻译 发展研究
原文传递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 被引量:31
10
作者 石春让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1-84,共4页
本文指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是学术研究的历史必然。文章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两个转向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流变,研究本质和现状。文章还讨论了两种转向的目的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推进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和谐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翻译转向
下载PDF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26
11
作者 何庆机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20,共5页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引入我国虽然时间不长,但近年来我国对该派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不仅仅表现在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上,还表现在研究的范围上,包括述评研究、理论研究、文学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引入我国虽然时间不长,但近年来我国对该派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不仅仅表现在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上,还表现在研究的范围上,包括述评研究、理论研究、文学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国内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理论深度不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论文质量有待提高等,尤其缺乏对功能派理论的批评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派翻译理论 述评 理论研究 文学翻译研究 应用翻译研究
下载PDF
译学知识生产的建构性反思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瑞林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31,189,190,共11页
译学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以交叉研究为特征的知识生产架构,产生了相应的知识形态和话语结构。知识生产是学科内在建制的核心所在,元反思和自反思是学科知识臻于完备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回溯译学知识建构的大致脉络,然后讨论影响... 译学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以交叉研究为特征的知识生产架构,产生了相应的知识形态和话语结构。知识生产是学科内在建制的核心所在,元反思和自反思是学科知识臻于完备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回溯译学知识建构的大致脉络,然后讨论影响译学知识系统化与创新发展的三个主要问题,即研究对象认知赤字、多元视角分而不合、理论实践二律疏离。囿于这些问题的制约,译学尚没有真正实现整体研究与领域研究的协调统一,未能沉淀出具有内部连贯性和外部指向性的一体化知识形态。针对上述问题,译学研究需要融通真理导向型的西方二元模式与过程导向型的东方一元模式,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范式;融通译学研究与他学科的关联知识,促进产出公理性学术观念;融通知识生产过程与翻译生产过程,增强译学的生态效度、学术品质以及社会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学知识生产 研究对象 视角转换 翻译实践 知识融通
原文传递
林纾与庞德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祝朝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8-82,共5页
林纾和庞德的翻译思想及翻译作品历来遭到极褒与极贬。优美的译笔、丰富的知识和明确的翻译目的使二人的翻译大受欢迎 ,但创造性的增删、并置以及对原文意义的不忠实使二人的翻译遭到了译界的批评与讨伐。应本着指导翻译研究的精神对二... 林纾和庞德的翻译思想及翻译作品历来遭到极褒与极贬。优美的译笔、丰富的知识和明确的翻译目的使二人的翻译大受欢迎 ,但创造性的增删、并置以及对原文意义的不忠实使二人的翻译遭到了译界的批评与讨伐。应本着指导翻译研究的精神对二人的翻译思想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庞德 翻译思想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动态顺应: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颖频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79,共4页
从顺应论视角进行翻译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本文尝试重新解读顺应论对翻译活动的特殊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阐述顺应论的内涵,然后从顺应论的四个分析维度出发探讨顺应论对翻译的特殊启示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制约问题。顺应论突出译者的主体... 从顺应论视角进行翻译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本文尝试重新解读顺应论对翻译活动的特殊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阐述顺应论的内涵,然后从顺应论的四个分析维度出发探讨顺应论对翻译的特殊启示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制约问题。顺应论突出译者的主体性,而动态顺应既是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顺应论 动态顺应 译者主体性
原文传递
量性结合的《老人与海》及其六译本风格对比考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泽权 王梦瑶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79,共7页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华文圈的流行可谓持续不衰,自1955年张爱玲译本问世以来,海峡两岸先后出现了近30个译本。本文基于自建的《老人与海》英汉平行语料库,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从五个侧面对比考察了源文及其50年多来较著名的六...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华文圈的流行可谓持续不衰,自1955年张爱玲译本问世以来,海峡两岸先后出现了近30个译本。本文基于自建的《老人与海》英汉平行语料库,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从五个侧面对比考察了源文及其50年多来较著名的六个译本:即张爱玲(1955)、海观(1956)、余光中(1957、2010)、吴劳(1987)和孙致礼(2012)的风格异同。研究不仅推翻了前贤对个别译本的赞誉,质疑了名著重译的价值,而且尝试了语料库与语境相结合的文体风格多维考察方法,提出了对同一源语多种平行译本间的时空差异对比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与海》 翻译 平行语料库 风格 历时考察
原文传递
1991年-2015年国内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现状的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董俭 王天芳 +1 位作者 都立澜 吴青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277-4281,共5页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内中医术语英译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文章以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会专区"筛选所得的613篇1991年-2015年发表的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相关期刊论文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和...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内中医术语英译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文章以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会专区"筛选所得的613篇1991年-2015年发表的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相关期刊论文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和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呈现手段,从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的总体情况、主要作者与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和研究热点等方面全面考察了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的基本现状和整体特点。同时,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的发展脉络,廓清和探测了近年来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的新兴热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术语 翻译 文献计量学研究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语料库的葛浩文习语翻译研究——以《红高粱家族》和《变》为个案 被引量:18
17
作者 单伟龙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9,共7页
本文通过分析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和《变》中的习语及其在英译本中的翻译,探讨原文习语在译文中的再现情况。基于前人对汉英习语研究的成果,将汉语习语界定为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等,借助语料库工具Para Conc检索出原文习语及... 本文通过分析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和《变》中的习语及其在英译本中的翻译,探讨原文习语在译文中的再现情况。基于前人对汉英习语研究的成果,将汉语习语界定为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等,借助语料库工具Para Conc检索出原文习语及其在英译本中的翻译。通过比较两个英译本在再现原文习语方面的异同与得失,探讨译者在处理这些习语时的规律性策略,为文学作品的习语翻译研究及汉英翻译教学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语翻译 语料库 翻译研究
原文传递
译者选词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认知心理学视角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邓志辉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76,共6页
本研究取翻译过程的认知心理研究视角,将TAPs定性研究与量化问卷的定量研究相结合,探讨了六名被试在以分句为单位的英译汉过程中对三个对象词进行目的译词选择时,影响其决策的各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更清晰地认识... 本研究取翻译过程的认知心理研究视角,将TAPs定性研究与量化问卷的定量研究相结合,探讨了六名被试在以分句为单位的英译汉过程中对三个对象词进行目的译词选择时,影响其决策的各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更清晰地认识译者进行单字翻译的过程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实证研究资料,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影响因素 有声思维法 认知视角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霍译《楚辞》之“深度翻译”描述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婷 姚靖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6,共7页
《楚辞》意境高远,文化底蕴深厚,为其外译带来了巨大障碍,而"深度翻译"不失为跨越此障碍的有效路径。文章通过描述霍译《楚辞》内副文本中"深度翻译"的具体表征,阐发霍克思"深度翻译"的建构肇因,挖掘其&q... 《楚辞》意境高远,文化底蕴深厚,为其外译带来了巨大障碍,而"深度翻译"不失为跨越此障碍的有效路径。文章通过描述霍译《楚辞》内副文本中"深度翻译"的具体表征,阐发霍克思"深度翻译"的建构肇因,挖掘其"深度翻译"现象背后的译介规范,并进一步指出霍克思的"文本目的"追求、文化求真意识、读者服务理念以及多种译法融合,揭示出霍译汉典的基本理路,以期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译《楚辞》 内副文本 深度翻译 描述研究 翻译理念
原文传递
意识形态和诗学对译文的影响——以《西风颂》的三种译诗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文军 林芳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77,共4页
本文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研究派理论为基础,分析《西风颂》的三篇译文,评论从译文对原诗形式、语言风格以及神韵内涵三方面的处理传达来开展,其重点在于以客观描述的手法来展现各个译本的特色,并尝试揭示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的... 本文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研究派理论为基础,分析《西风颂》的三篇译文,评论从译文对原诗形式、语言风格以及神韵内涵三方面的处理传达来开展,其重点在于以客观描述的手法来展现各个译本的特色,并尝试揭示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的各个层面的限制,着重于分析意识形态和诗学这两项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翻译研究 意识形态 诗学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