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子大小和播种深度对种苗建植的影响 被引量:43
1
作者 黄双全 刘桂霞 韩建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4-49,共6页
一般在种内或种间比较,大种子相对于小种子具有以下优势:大种子具有相对较高的萌发率和出苗率;在种苗生长过程中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力;种苗较大,具有较强的存活能力;在整个植物生长阶段中都表现出优势来。大种子存在这些优势的主要原因... 一般在种内或种间比较,大种子相对于小种子具有以下优势:大种子具有相对较高的萌发率和出苗率;在种苗生长过程中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力;种苗较大,具有较强的存活能力;在整个植物生长阶段中都表现出优势来。大种子存在这些优势的主要原因有:种子本身存储了较多的能量物质,种子的形态特征能够克服萌发、生长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等。同时也有观测显示大种子存在某些方面的劣势。对于任何一种植物种子来说,播种深度对于种子的萌发、出苗和种苗的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种子萌发具有最适的播种深度,超过这一深度或不足这样的深度都会给种子的萌发、出苗和种苗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大小 播种深度 种苗建植 出苗率
下载PDF
水稻出苗顶土动力源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张光恒 林建荣 +2 位作者 吴明国 曹立勇 程式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设计不同的出苗阻力(覆土深度2 cm、4 cm和6 cm)来测定中胚轴伸长潜力不同的水稻种质的出苗速度、成苗率和芽鞘节及中胚轴的长度,以分析影响水稻种子顶土出苗的动力源。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的出苗动力主要来源于芽鞘节...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设计不同的出苗阻力(覆土深度2 cm、4 cm和6 cm)来测定中胚轴伸长潜力不同的水稻种质的出苗速度、成苗率和芽鞘节及中胚轴的长度,以分析影响水稻种子顶土出苗的动力源。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的出苗动力主要来源于芽鞘节间和中胚轴的伸长。在不同阻力处理条件下,不同种质出苗动力差异较大,其中覆土2 cm的不同种质出苗率相差不明显,与室内发芽率结果比较接近,覆土4 cm和覆土6 cm的两个处理不同种质间出苗率差异明显,长胚轴种质出苗速度快,出苗率高,出苗率与室内发芽率相差不大;而短胚轴种质出苗速度慢,出苗率低,其中春江683的出苗率与室内发芽率相比分别下降了6.5和86.2个百分点。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的伸长对覆土较深的种子顶土出苗起到关键作用,长胚轴种质顶土出苗动力来自于芽鞘节与中胚轴的共同作用,出苗动力强;而短胚轴顶土出苗动力主要来源于芽鞘节的伸长,出苗动力较弱。还对通过选育长胚轴直播稻品种解决直播稻易倒伏和出苗差等难题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稻 中胚轴 种子出苗动力源 出苗阻力 出苗速度 成苗率
下载PDF
46个玉米自交系耐深播特性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磊 刘志增 +2 位作者 黄亚群 陈景堂 祝丽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21,共4页
深播是玉米苗期避旱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玉米种质资源的耐深播特性对于选育耐深播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播深10 cm条件下,对46份玉米自交系的根茎长、胚芽鞘长、根茎与胚芽鞘总长、出苗率进行了鉴定评价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个... 深播是玉米苗期避旱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玉米种质资源的耐深播特性对于选育耐深播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播深10 cm条件下,对46份玉米自交系的根茎长、胚芽鞘长、根茎与胚芽鞘总长、出苗率进行了鉴定评价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个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出苗率变异最大,根茎与胚芽鞘总长变异最小;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的相关性,其中根茎长与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而根茎与胚芽鞘长之和与出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鉴定,筛选出了一批耐深播性强的玉米自交系,能为玉米耐深播种质筛选和改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maysL.) 自交系 根茎长 胚芽鞘长 出苗率
下载PDF
机直播水稻“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新技术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建萍 唐伟 +1 位作者 于晓玥 陆永良 《杂草学报》 2018年第1期37-41,共5页
为解决直播稻田草害重、防治难的问题,研究水稻机直播"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新技术。该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压雾化喷雾装置,在直播机播种时同步喷施除草剂,喷雾均匀,雾滴精细,施药后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非常薄的封闭膜,能有效... 为解决直播稻田草害重、防治难的问题,研究水稻机直播"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新技术。该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压雾化喷雾装置,在直播机播种时同步喷施除草剂,喷雾均匀,雾滴精细,施药后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非常薄的封闭膜,能有效抑制杂草的出芽和生长。结果表明,采用3种型号(ST110-01、ST110-015和ST110-02)喷头在播种时同步喷施120 g/L草酮乳油、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复配剂,使用剂量分别为360、30 g a.i./hm^2,用水量分别为120、150、195 L/hm^2,对机直播田水稻安全性良好。药后20 d,与未施药对照相比,各处理出苗率均在84.9%及以上。施药48 d后调查发现,其对稗草、阔叶草以及莎草的密度和鲜质量防效达到极优水平(≥95%)。表明采用"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新技术对机直播稻田杂草防效好,且除草剂持效期在48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机械化生产 除草剂 出苗率 杂草防效
下载PDF
播种期温度变化对玉米出苗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宗英飞 杨学强 +1 位作者 纪瑞鹏 张国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9期70-74,共5页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掌握玉米播种出苗期的温度特性,科学调整玉米播种期提供依据,采用分期播种方法,研究温度变化对玉米出苗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春季气温的升高,玉米出苗速率加快。玉米出苗速率与4月中旬—6月上旬平均气温存在对数...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掌握玉米播种出苗期的温度特性,科学调整玉米播种期提供依据,采用分期播种方法,研究温度变化对玉米出苗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春季气温的升高,玉米出苗速率加快。玉米出苗速率与4月中旬—6月上旬平均气温存在对数函数关系,与≥12.0℃有效积温存在线性函数关系,出苗天数与活动积温存在指数函数关系。稳定通过12.0℃为玉米播种初始温度,14.0~18.0℃为较适宜温度,18.0℃以上为播种适宜温度。耕层温度与气温对出苗速率的影响相同。播种期初始温度应从稳定10.0℃调整至稳定12.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播种期 出苗速率 温度
下载PDF
干播湿出棉田土壤温度及水分对出苗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永玲 王兴鹏 +1 位作者 肖让 丁强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3,共3页
在新疆南疆灌区棉花干播湿出种植方式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土壤温度、水分变化及其对出苗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处理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在一天中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规律;表层5cm内土壤温度变幅最大,平均增幅63.5%~70%;随着深度增加土... 在新疆南疆灌区棉花干播湿出种植方式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土壤温度、水分变化及其对出苗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处理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在一天中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规律;表层5cm内土壤温度变幅最大,平均增幅63.5%~70%;随着深度增加土壤温度变化逐渐趋于平缓.各处理不同深度处下层土壤温度达到峰值的时间滞后于上层土壤,上层土壤降温速度高于下层土壤;土壤含水率越大地温变幅越小;600 m3/hm2的干播湿出灌水定额可为棉花种子发育创造较好的湿热环境,利于棉花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率 出苗率
下载PDF
小麦种质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特性及田间出苗率表现 被引量:16
7
作者 卢新雄 崔聪淑 +4 位作者 陈晓玲 张晗 李秀全 李高原 陈丽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0-224,共5页
通过对贮藏 2~ 2 0年的 378份中期库小麦种质进行生活力测定 (每一贮藏年份测定种质份数为 10~ 30 ) ,结果表明贮藏年限为 2~ 12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都高于 83%,而贮藏年限为 15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已降至 2 0 %,这表明小麦种质在中期... 通过对贮藏 2~ 2 0年的 378份中期库小麦种质进行生活力测定 (每一贮藏年份测定种质份数为 10~ 30 ) ,结果表明贮藏年限为 2~ 12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都高于 83%,而贮藏年限为 15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已降至 2 0 %,这表明小麦种质在中期库贮藏过程中 ,生活力丧失存在着骤降特性。同时对同一品种分别来自中期库低活力和长期库高活力种质进行田间出苗率和农艺性状调查 ,发现中期库种质的室内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相关极显著 ,其相关显著性高于长期库种质 ,且不论是来自中期库低活力种质还是长期库高活力种质 ,总体上田间出苗率都比室内发芽率低 2 0 %以上 ,在子一代种子的农艺性状上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贮藏 生活力 田间出苗率表 农艺性状 种质保存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叶用莴苣(L.sativa var.crispa L.)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龚繁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51-55,共5页
系统地评价了蛭石、珍珠岩、砂、砻糠灰、煤渣、醋糠、木屑等基质在不同配合和配比条件下的有关基质处理在叶用莴苣育苗上的各自不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出苗、成苗以及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最终的分析结果... 系统地评价了蛭石、珍珠岩、砂、砻糠灰、煤渣、醋糠、木屑等基质在不同配合和配比条件下的有关基质处理在叶用莴苣育苗上的各自不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出苗、成苗以及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最终的分析结果表明,以1/2砂十1/2珍珠岩(容积比,下同)和1/3砻糠灰十2/3蛭石这两种混合基质处理在各自试验条件下的育苗效果表现最佳,不仅出苗快、苗全苗齐而且苗生长迅速健壮。不同基质处理对苗生长影响的不同表现在试验1和试验II中分别如下:试验I:1/2砂十1/2珍珠岩>1/3砂十2/3砻糠灰;珍珠岩>2/3醋糠十1/3煤渣;1/3砻糠灰十2/3珍珠宕>砻糠灰>1/2木屑十1/2珍珠岩。试验II:1/3碧糠灰十2/3蛭石>1/2砂十1/2蛭石;1/3煤渣十2/3醋糠>2/3等慷灰十1/3砂;蛭石>1/2木屑十1/2蛭石,砻糠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育苗基质 出苗率 成苗率 生长势 莴苣
下载PDF
北方杂草稻出苗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楠 马殿荣 +2 位作者 贾德涛 王莹 陈温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5-758,共4页
以43份北方杂草稻为试材,栽培稻秋光为对照,对北方杂草稻的出苗动力及其与出苗率、秧苗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的耐深播性强于秋光。在覆土3 cm条件下,杂草稻的出苗动力主要源于中胚轴的伸长。在覆土5 cm条件下,大部分... 以43份北方杂草稻为试材,栽培稻秋光为对照,对北方杂草稻的出苗动力及其与出苗率、秧苗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的耐深播性强于秋光。在覆土3 cm条件下,杂草稻的出苗动力主要源于中胚轴的伸长。在覆土5 cm条件下,大部分杂草稻的芽鞘节间也发生伸长,与中胚轴共同成为出苗动力。中胚轴长度与出苗率及秧苗素质的相关性随覆土深度的增加而加大。杂草稻有较强的耐深播性,但不同材料间仍有较大差异。随着覆土深度的增加,中胚轴的伸长对提高出苗率及秧苗素质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深播 中胚轴 芽鞘节间 出苗动力 出苗率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物学特性初步试验 被引量:13
10
作者 阮海根 王坚 +2 位作者 陆慧明 汤根妹 浦正明 《中国植保导刊》 2004年第6期5-8,共4页
通过在自然条件下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物学特性观察,并采用盆栽法、纸碟砂培法,对土层深度与水分含量对出苗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3月中、下旬到10月上、中旬都能发生,其中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 通过在自然条件下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物学特性观察,并采用盆栽法、纸碟砂培法,对土层深度与水分含量对出苗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3月中、下旬到10月上、中旬都能发生,其中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高气温在20℃左右为草籽出苗起始阶段。4月上旬到5月中旬末,日平均气温在18℃左右,最高气温在30℃左右为最佳出苗期。极端气温低于10℃,高于35℃,加拿大一枝黄花基本不出苗,处于休眠期。近地表草籽出苗率最高,土深超过2cm的草籽一般不出苗。含水量过低或过高对草籽的发芽率都不利,含水量在25%左右其发芽率最高,达4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生物学特性 土层深度 土壤含水量 出苗率 杂草
原文传递
五种牧草及三种草坪草种子寄藏真菌检测初探 被引量:10
11
作者 龚月娟 李健强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116-120,共5页
采用PDA平皿法和滤纸法检测了市售5个牧草品种和3个草坪草品种种子样品寄藏真菌的情况,并就分离获得的真菌对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种子样品带菌率为0~70.5%,分离获得的35个真菌分离物大多属于镰刀菌(... 采用PDA平皿法和滤纸法检测了市售5个牧草品种和3个草坪草品种种子样品寄藏真菌的情况,并就分离获得的真菌对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种子样品带菌率为0~70.5%,分离获得的35个真菌分离物大多属于镰刀菌(Fusariumspp.)、链格孢菌(Alternariaspp.)、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spp.)、小核菌(Sclerotiumsp.)、匍柄霉菌(Stemphyliumspp.)和曲霉菌(Aspergillusspp.)。供试样品中假俭草和波多马各(鸭茅)种子带菌率较高,在PDA平皿检测中其未经表面消毒处理的种子带菌率分别为48.4%和70.5%,表面消毒处理种子带菌率分别为40.8%和28.8%,分离获得的种子寄藏真菌对假俭草和波多马各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较小。圣地亚哥(南苜蓿)和菊苣种子带菌率较低,但分离获得的真菌对其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较大。以镰刀菌与匍柄霉菌接种过的南苜蓿种子出苗率分别比未经表面消毒且未接种真菌的对照低44.0%和21.7%,出苗后的病苗率分别为22.7%和29.7%;以链格孢菌与曲霉菌接种过的菊苣种子的出苗率分别比未经表面消毒且未接种真菌的对照低22.0%和27.5%,出苗后的病苗率分别为2.3%和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草坪草 种子样品 种子寄藏真菌 带菌率 出苗率 病苗率
下载PDF
机直播水稻“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技术在湖南早稻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建萍 马国兰 +3 位作者 周治中 唐伟 于晓玥 陆永良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56-59,共4页
为解决机直播水稻"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新技术在湖南稻区应用的实际问题,在湖南大通湖地区进行了不同除草剂对水稻出苗率和杂草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施药25 d后300 g/L丙草胺450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 为解决机直播水稻"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新技术在湖南稻区应用的实际问题,在湖南大通湖地区进行了不同除草剂对水稻出苗率和杂草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施药25 d后300 g/L丙草胺450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和噁草酮360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处理水稻成苗率最高,分别为87.6%和82.3%,五氟磺草胺30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和30%丙草胺585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处理水稻成苗率约为79%,对水稻出苗安全。完全能够满足生产上对水稻苗数的要求。播种前用种衣剂处理8 h提高种子出苗率2.1%~23.8%,因此播种前采用种衣剂处理种子可以作为"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有效的配套应用技术。噁草酮360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和300 g/L丙草胺450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处理25 d后,对稗草、千金子、节节菜和莎草防效均在90%以上,达到优良水平,表明这两种除草剂组合可以采用机直播水稻"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技术在湖南双季早稻生产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机械化生产 除草剂 出苗率 杂草防效 湖南
下载PDF
花生种质资源出苗期耐低温性鉴定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吕建伟 马天进 +2 位作者 李正强 陈锋 姜慧芳 《花生学报》 2014年第3期13-18,共6页
本研究以低温和正常温度分期播种方式,调查157份花生种质资源在田间播后12d、17d和22d的出苗情况,初步建立花生种质资源的苗期耐低温性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种质资源在低温和正常温度下的出苗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低温较正常温度下... 本研究以低温和正常温度分期播种方式,调查157份花生种质资源在田间播后12d、17d和22d的出苗情况,初步建立花生种质资源的苗期耐低温性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种质资源在低温和正常温度下的出苗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低温较正常温度下出苗时间推迟5d以上,播种后17d为花生出苗调查的最佳时间;相对出苗率80%可作为花生种质资源耐低温性鉴定标准,并根据相对出苗率将花生种质资源划分为不耐、低耐、中耐、高耐4个等级。筛选获得12份高耐低温花生种质资源,为花生育种和生产奠定物质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耐低温性 出苗率 分期播种
下载PDF
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在机直播稻“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新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建萍 朱晓群 +2 位作者 唐伟 于晓玥 陆永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54-57,共4页
为解决机直播水稻田草害重、防治难的问题,研究了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在机直播田"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新技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机械施药20d后,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84.2或99.0g·hm^(-2)处理对水稻出... 为解决机直播水稻田草害重、防治难的问题,研究了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在机直播田"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新技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机械施药20d后,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84.2或99.0g·hm^(-2)处理对水稻出苗没有影响,与未施药对照比出苗率为96.2%。施药48d后,99.0g·hm^(-2)处理,对稗草、阔叶草和莎草植株的密度和鲜重防效达98%以上,降低除草剂剂量15%后,对杂草防效没有显著降低,仍为优良水平。表明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采用机直播稻"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技术在水稻生产中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机械化生产 除草剂 出苗率 杂草防效 安达星
下载PDF
张家口地产野生金莲花种子萌发及育苗条件筛选 被引量:11
15
作者 范翠丽 曹熙敏 +1 位作者 李继红 孙洪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8-712,共5页
目的:以张家口崇礼县野生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种子为材料,筛选其萌发条件及育苗条件,以期为建立张家口市金莲花育苗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方法:通过温室对比试验,定期观察并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结果:金莲... 目的:以张家口崇礼县野生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种子为材料,筛选其萌发条件及育苗条件,以期为建立张家口市金莲花育苗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方法:通过温室对比试验,定期观察并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结果:金莲花育苗时种子处理最适宜的条件为GA3浓度800 mg/m L在4℃条件下冷浸4 d后,放置于人工气候箱内,温度为20℃,光照处理为光照12 h/黑暗12 h,处理4 d,期间用30 g/L PEG 6000溶液喷洒,4 d后播种,基质选用草炭土,出苗率能够达到85%以上。结论:根据温室内幼苗外观特性及大田移栽后幼苗外观特性的观察,幼苗生长健壮,病虫害较少,移栽成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 金莲花种子 GA3 温度 光照 PEG 6000 出苗率
下载PDF
紫花苜蓿和羊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焜 马红媛 +4 位作者 魏继平 杨帆 赵丹丹 董李勤 李景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89-1094,共6页
土壤含水量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的关键环境因子。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2.5%、5%、7.5%、10%、20%和30%)对紫花苜蓿和羊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和羊草种子的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均显著受土壤... 土壤含水量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的关键环境因子。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2.5%、5%、7.5%、10%、20%和30%)对紫花苜蓿和羊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和羊草种子的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均显著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苜蓿和羊草的出苗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苜蓿种子在土壤含水量为10%~20%时出苗率最高(93%),土壤含水量为30%时最低(2%);在5%土壤含水量时羊草出苗率最大(76%),在30%含水量时最低(9%);随着含水量增加,紫花苜蓿和羊草幼苗根苗长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含水量7.5%~10%更适宜于紫花苜蓿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羊草种子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5%~7.5%;综合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情况,适宜苜蓿和羊草播种和幼苗生长的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为7.5%~10%和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羊草 土壤含水量 出苗率 幼苗
原文传递
提高晚播莜麦出苗率试验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美善 崔林 +1 位作者 王建雄 韩启亮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50-52,共3页
2007—2008年,多项室内外试验研究表明,旱地莜麦适期晚播时必须考虑适期范围内土壤水分、气温、地温和降水等变化趋势,确定最佳播期;干土层厚度超过5 cm,5~10 cm耕层土壤有效含水量低于8%情况下,不能保证全苗,甚至无苗;仅采用氯化钙(Ca... 2007—2008年,多项室内外试验研究表明,旱地莜麦适期晚播时必须考虑适期范围内土壤水分、气温、地温和降水等变化趋势,确定最佳播期;干土层厚度超过5 cm,5~10 cm耕层土壤有效含水量低于8%情况下,不能保证全苗,甚至无苗;仅采用氯化钙(CaCl2)、黄腐酸(FA)、黄腐酸(FA)+水杨酸(SA)及清水浸种处理并不能有效提高出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莜麦 土壤墒情 种子处理 出苗率
下载PDF
不同施用方式下保水剂浓度对作物成苗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志刚 于健 +2 位作者 高聚林 闫永利 张俊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2-216,共5页
针对内蒙古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和保水剂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对干旱条件下保水剂浓度对作物出苗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下,浓度对萝卜、玉米和糜子的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内蒙古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和保水剂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对干旱条件下保水剂浓度对作物出苗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下,浓度对萝卜、玉米和糜子的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显著提高作物出苗率并改善幼苗生长状况,但其效果因施用方式不同,差异较大。对萝卜而言,5cm施用深度下,沟施时对应浓度在0.10%~0.50%范围内,出苗率比对照提高25.3~44.0个百分点,混施在浓度小于1.00%时,皆能提高出苗率,但提高幅度明显低于沟施;10cm施用深度下,混施时浓度在0.10%~0.50%范围内,出苗率比对照高30个百分点左右,而沟施则不明显。对于玉米和糜子,混施浓度低于0.30%时,玉米出苗率提高5~7倍,糜子出苗率提高2~4倍。从幼苗生长看,萝卜在试验最低浓度0.10%,玉米和糜子在0.10%~0.30%,各处理株高明显优于对照。总体上保水剂和土壤混施优于沟施,施用深度对作物成苗的影响在不同施用方式下不一致,这种差异与保水剂和土壤的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作物 出苗率
下载PDF
碳源组分及浓度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芳 李海涛 张馨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1-345,共5页
以编号为ZF-09、ZF-10两个辣椒品种的F1代为试材进行花药培养,研究碳源组分及浓度对辣椒花药培养出胚率及出苗率的影响,并对获得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Cp+蔗糖浓度1%+麦芽糖浓度2%的培养基出胚率及出苗率在ZF-09和ZF-10两品... 以编号为ZF-09、ZF-10两个辣椒品种的F1代为试材进行花药培养,研究碳源组分及浓度对辣椒花药培养出胚率及出苗率的影响,并对获得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Cp+蔗糖浓度1%+麦芽糖浓度2%的培养基出胚率及出苗率在ZF-09和ZF-10两品种中均为最高。ZF-09出胚率及出苗率分别达到CK的2.3倍和7.14倍,而ZF-10出胚率及出苗率分别达到CK的3.7倍和11.06倍;采用根尖染色体计数鉴定再生植株中倍性组成,ZF-09二倍体发生率为60.3%,单倍体发生率为39.7%;ZF-10二倍体发生率为68.4%,单倍体发生率为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花药培养 碳源 出胚率 出苗率 二倍体 单倍体
下载PDF
不同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申丽霞 兰印超 李若帆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3期79-82,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验证不同类型环保地膜的田间应用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进行了普通地膜、可降解地膜和液态地膜覆盖玉米栽培试验,对不同地膜覆盖下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及构成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覆... 为进一步研究验证不同类型环保地膜的田间应用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进行了普通地膜、可降解地膜和液态地膜覆盖玉米栽培试验,对不同地膜覆盖下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及构成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覆盖能够明显提高玉米出苗率,比露地对照高5.0%,差异显著;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使株高、茎粗、叶面积增加,促进穗的生长发育,使秃尖缩短,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比露地对照提高40%,差异显著;可降解地膜覆盖效果与普通地膜相似。而液态地膜覆盖对玉米出苗、干物质积累及株高、茎粗、叶面积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玉米产量,但仅比露地对照高0.5%,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玉米 出苗率 干物质积累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