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脑底核高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8
1
作者 凌至培 汪业汉 +5 位作者 牛朝诗 凌士营 姜晓峰 喻廉 李光群 孙华明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 :研究脑深部刺激 (DBS)对帕金森病 (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丘脑底核 (STN)刺激对PD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效果及对语言的影响 ,探讨植入刺激电极的最佳位置。方法 :17例帕金森病患者 ,利用MRI及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方法将... 目的 :研究脑深部刺激 (DBS)对帕金森病 (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丘脑底核 (STN)刺激对PD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效果及对语言的影响 ,探讨植入刺激电极的最佳位置。方法 :17例帕金森病患者 ,利用MRI及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方法将刺激电极植入丘脑底核 ,其靶点 :X =11mm ,Y =- 1mm ,Z =- 7mm。术中予以高频刺激 (频率为 15 0Hz,脉宽为 15 0 μs,电压自 0 5V开始 ,逐渐增至 6~ 8V) ;其中有 2例进行了STN电极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 ,术后随访 6~ 8月。结果 :17例术中刺激发现 ,STN中上部是其刺激、改善病人症状的最佳位置 ,而电极过深及过外则易引起言语障碍。 2例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经随访观察对肌僵直的控制非常满意 ,对运动缓慢有明显改善 ,并减少美多巴的服药量 ,UPDRS运动评分下降 5 0 %。结论 :STN的高频刺激能改善PD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 ,是PD慢性刺激的最理想靶点 ,其中上部是刺激效果的最佳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深部脑刺激 立体定向 治疗
下载PDF
脑慢性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帕金森病及特发性震颤 被引量:7
2
作者 孙伯民 郎黎琴 +2 位作者 刘康永 潘力 周良辅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应用脑慢性深部电刺激 (DBS)治疗难治性帕金森病 (PD)及特发性震颤 (ET),并对其疗效作出评价。方法 对 6例 PD患者及 2例 ET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及术中电生理验证方法。将刺激电极分别植入丘脑腹中间核及丘脑底核,并同期... 目的 应用脑慢性深部电刺激 (DBS)治疗难治性帕金森病 (PD)及特发性震颤 (ET),并对其疗效作出评价。方法 对 6例 PD患者及 2例 ET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及术中电生理验证方法。将刺激电极分别植入丘脑腹中间核及丘脑底核,并同期植入刺激发生器。结果 6例患者术后获得了显著的疗效,震颤完全消失,肌张力恢复正常,步态、姿势明显改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DBS作为目前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治疗药物难治性 PD、 ET,具有极少副作用、可逆转性的优点,能完全控制震颤,明显改善肌张力障碍、步态、姿势等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慢性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丘脑底核 丘脑腹中间核
下载PDF
特异性投射神经元的单细胞分离与测序
3
作者 谢雯 周晓娟 +4 位作者 雷婉莹 张慧 高艳 王以政 张春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62-268,共7页
目的:开发一种适用于特异性投射神经元转录组测序的单细胞分离方法。方法:用逆行示踪腺相关病毒(AAV)特异性标记成年小鼠丘脑底核(STN)投射至丘脑前核(ANT)的神经元,通过梯度离心将其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利用显微操纵器逐个吸取被荧光标... 目的:开发一种适用于特异性投射神经元转录组测序的单细胞分离方法。方法:用逆行示踪腺相关病毒(AAV)特异性标记成年小鼠丘脑底核(STN)投射至丘脑前核(ANT)的神经元,通过梯度离心将其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利用显微操纵器逐个吸取被荧光标记的神经元,运用Smart-seq2构建基因文库并进行质检和测序。结果:利用该方案成功分离到STN投射至ANT神经元;所构建的cDNA文库质量满足测序要求;通过测序结果比对,在目标神经元内检测到病毒表达的荧光蛋白基因。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转录组测序的单细胞分离方法,可高效、高质量分离特异性投射神经元,为未来在靶细胞数目稀少的组织样本中进行转录组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分离 投射神经元 单细胞测序 丘脑底核 丘脑前核 小鼠
下载PDF
帕金森病脑深部刺激疗法中STN靶点定位方法综述 被引量:4
4
作者 曾雪 胡春华 《生命科学仪器》 2014年第3期12-16,共5页
脑深部电刺激(DBS)疗法近十年来成为治疗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抑郁、癫痫等神经性疾病的重要疗法,手术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是对脑深部核团直接进行电刺激的电极触点能否准确植入脑深部核团,而这首先取决于外科医生能否准确定位核... 脑深部电刺激(DBS)疗法近十年来成为治疗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抑郁、癫痫等神经性疾病的重要疗法,手术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是对脑深部核团直接进行电刺激的电极触点能否准确植入脑深部核团,而这首先取决于外科医生能否准确定位核团位置。本文对近年来的临床DBS靶点定位进行调研,将定位方法分为生理层面的微电极记录以及解剖层面的医学影像两类方法,并进行归纳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刺激 丘脑底核 靶点定位 细胞电记录 医学图像
下载PDF
微量注射6-OHDA损毁大鼠黑质对丘脑底核神经元电活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焦金菊 姜恩魁 +4 位作者 高东明 常志杰 庄晓燕 岳春良 刘颖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4年第6期498-499,共2页
为了观察黑质内注射 6-OHDA损毁黑质多巴胺 (DA)能神经元后大鼠丘脑底核 (STN)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变化 ,以探讨 STN神经元功能紊乱与帕金森病 (PD)运动障碍的关系 ,选择单侧黑质致密部 (SNC)微量注射 6-OHDA方法建立 PD大鼠模型 ,采... 为了观察黑质内注射 6-OHDA损毁黑质多巴胺 (DA)能神经元后大鼠丘脑底核 (STN)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变化 ,以探讨 STN神经元功能紊乱与帕金森病 (PD)运动障碍的关系 ,选择单侧黑质致密部 (SNC)微量注射 6-OHDA方法建立 PD大鼠模型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放电 ,观察对照组大鼠和 PD模型大鼠不同时期的 STN神经元放电频率及放电形式的变化。结果显示 ,对照组大鼠 STN神经元放电频率平均为 11.16± 1.5 2 Hz,其放电形式主要表现为规则型 (3 9/4 4) ,其次为混合型 (3 /4 4)和爆发型 (2 /4 4) ;而 PD模型大鼠 (SNC损毁 )不同时期的 STN神经元的放电形式发生明显变化 ,呈爆发型放电的神经元数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增多 (P<0 .0 5和 P<0 .0 1) ;平均放电频率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升高 (P<0 .0 5和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注射治疗 6-OHDA 大鼠 黑质 丘脑底核 神经元 电活动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丘脑底核深部脑刺激治疗亨廷顿病1例
6
作者 栗静 李鑫 +2 位作者 王力群 韩彦明 武国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5-158,共4页
报告1例50岁的女性患者,于1年前出现全身舞蹈样动作、四肢肌张力增高及共济失调表现,半年前出现记忆力下降及情绪异常。否认阳性家族史。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可见全身不自主运动伴四肢肌张力增高,以及共济失调。颅脑MRI可见双侧尾状核及脑... 报告1例50岁的女性患者,于1年前出现全身舞蹈样动作、四肢肌张力增高及共济失调表现,半年前出现记忆力下降及情绪异常。否认阳性家族史。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可见全身不自主运动伴四肢肌张力增高,以及共济失调。颅脑MRI可见双侧尾状核及脑干、小脑萎缩,基因检测提示IT15基因CAG重复序列数为63,确诊为散发型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患者起初药物治疗有效,1个月后疗效减退,故对其采取了双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并配合改善认知及情绪调节药物对症治疗。手术前后通过HD统一评定量表(unified Huntington disease rating scale,UHDRS)-运动评分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定期随访,其术前及术后2周、半年、1年的UHDRS-运动评分分别为65分、52分、34分、21分。术后1年,患者的舞蹈样动作明显减轻,肌张力增高及共济失调表现部分改善,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本研究初步证实STN-DBS治疗HD的疗效,STN有望成为DBS治疗HD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病 深部脑刺激 丘脑底核 苍白球内侧核
下载PDF
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建国 王忠诚 +4 位作者 张小英 初君盛 李少武 吴胜田 周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 (DBS)对原发帕金森病 (PD)的治疗作用及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微电极导向技术和手术计划系统进行靶点定位 ,对 2 0例PD病人的丘脑底核 (STN)进行电极植入 ,术后至少 6个月的评价和随访。结果  15例单侧和 5例双...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 (DBS)对原发帕金森病 (PD)的治疗作用及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微电极导向技术和手术计划系统进行靶点定位 ,对 2 0例PD病人的丘脑底核 (STN)进行电极植入 ,术后至少 6个月的评价和随访。结果  15例单侧和 5例双侧STN的DBS术后病人肢体僵直、震颤和运动迟缓等症状改善明显 ,术前术后UPDRS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显著下降 (P<0 .0 1) ,服药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无严重及永久并发症。结论 STN的DBS手术治疗PD ,对症状改善非常全面 ,可通过参数调整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服药量明显减少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丘脑底核 治疗
原文传递
丘脑底核与电刺激术效果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凌至培 汪业汉 +4 位作者 牛朝诗 姜晓峰 凌士营 喻廉 傅先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研究脑深部电刺激 (DBS)对帕金森病 (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丘脑底核(STN)刺激对PD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效果以及对语言的影响 ,探讨电极在丘脑底核内的解剖位置与刺激效果的关系 ,以寻找植入刺激电极至STN的最佳位置... 目的 研究脑深部电刺激 (DBS)对帕金森病 (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丘脑底核(STN)刺激对PD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效果以及对语言的影响 ,探讨电极在丘脑底核内的解剖位置与刺激效果的关系 ,以寻找植入刺激电极至STN的最佳位置。方法  2 6例帕金森病患者 ,利用MRI及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方法将刺激电极植入丘脑底核 ,其靶点 :X =11mm~ 13mm ,Y =- 1mm~ - 3mm ,Z =- 7mm。术中予以高频刺激 (频率为 130Hz~ 15 0Hz ,脉宽为 90 μs~ 15 0 μs ,电压自 0 5V开始 ,逐渐增至 8V) ;利用电极的不同触点分别进行刺激 ,根据刺激效果和副反应的出现情况 ,确定电极在STN中的最佳位置。其中有 3例进行了STN电极永久性植入 ,术后随访 6~ 14月。结果  2 6例术中刺激发现 ,STN背外侧部是电刺激的最佳位置 ,而电极过深及过外则易引起言语障碍。结论 STN的高频刺激能改善PD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 ,是PD慢性刺激的最理想靶点 ,其背外侧部是刺激效果的最佳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深部脑刺激 立体定向 治疗
原文传递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疗效(术后2年随访) 被引量:16
9
作者 钱浩 刘金龙 +11 位作者 符小丽 冼文彪 柯春龙 刘妍梅 陈杰 郑一帆 叶小帆 陈曦 陈玲 裴中 黎锦如 刘焯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4-290,共7页
目的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术后2年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双侧STN-DBS治疗的中晚期PD患者于术前、术后分别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 目的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术后2年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双侧STN-DBS治疗的中晚期PD患者于术前、术后分别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级、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Schwab&Englan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帕金森病睡眠评估量表中文版(PDSS-CV)等评价其临床情况;术后半年、1年及2年定期随访,同时记录各时间点抗PD药物的剂量及DBS的刺激参数。结果 16例患者术后随访满2年,开机未服药及开机服药状态与术前未服药状态相比,UPDRSⅢ、震颤、强直、迟缓及中轴症状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与术前服药状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期时间由术前(6.3±0.8)h/d缩短至(2.8±0.6)h/d(P=0.008),术后2年H&Y及PDQ-39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运动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抗PD药物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减少了44.4%。刺激参数:电压由开机时的(1.6±0.2)V增加至(2.3±0.3)V(P=0.001);脉宽由开机时的(61.9±5.1)μs增加至(71.3±14.0)μs(P=0.007);频率由(131.7±5.6)Hz增加至(146.0±18.5)Hz(P=0.006)。结论 双侧STN-DBS术后2年对中晚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疗效肯定,能有效减少抗PD药物用量,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且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 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
下载PDF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成彦 孙伯民 +6 位作者 潘力 郎黎琴 李殿友 占士坤 沈健康 周良辅 赵永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DBS手术并发症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42例植入STN DBS患者,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产生的副作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①与手术方式有关的并发症为出血1例,囊袋渗液2例,电极位置不当1例。②与装置有关的电极移位和断裂各1...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DBS手术并发症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42例植入STN DBS患者,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产生的副作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①与手术方式有关的并发症为出血1例,囊袋渗液2例,电极位置不当1例。②与装置有关的电极移位和断裂各1例,功能间断2例。③与刺激有关的异动症11例,感觉异常15例,头痛2例,肌张力障碍4例,构音障碍7例,复视2例。结论 正确地选择病人和适宜的DBS手术方式,合理调整刺激参数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治疗 帕金森病 并发症 预防 手术方式
下载PDF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可改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钱浩 陈玲 +10 位作者 刘金龙 黎锦如 何月梅 冼文彪 周鸿雁 张健 刘妍梅 陈杰 陈曦 刘焯霖 裴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术,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生活质量、情绪、睡眠、认知及术后用药剂量的影响。方法10例接受双侧STN-DBS治...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术,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生活质量、情绪、睡眠、认知及术后用药剂量的影响。方法10例接受双侧STN-DBS治疗的中晚期PD患者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Hoehn&Yahr分级、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帕金森病睡眠评估量表中文版(PDSS-CV)、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价其临床情况,同时记录各时间点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剂量及其变化,并对相关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0例PD患者术后均获得了显著疗效,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等都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开机未服药状态下改善率分别为68%、53%、35%,开机服药状态下改善率分别为86%、78%、69%,其中以震颤改善最为显著。术后UPDRSIII评分及Hoehn&Yahr分级均降低,术后6个月服药状态下改善率分别为67%、32%;日常生活质量提高,PDQ-39术后6个月改善率为71%,睡眠质量较术前改善,焦虑抑郁情况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减轻,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抗帕金森病药物用量术后6个月较术前减少45%。结论双侧STN-DBS能明显改善中晚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 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
下载PDF
双侧丘脑底核电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乔树 赵永波 +1 位作者 孙伯民 王晓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对给予丘脑底核(STN)电刺激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以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及不同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1例接受双侧STN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的PD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 目的对给予丘脑底核(STN)电刺激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以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及不同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1例接受双侧STN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的PD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和Yahr分期、Schwab和Englan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评价其临床情况;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价生活质量,并对统计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UPDRS评分中日常生活活动、运动检查、并发症均有明显改善(P<0.001),而精神、行为和情绪无明显改善。HADS量表结果显示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01)。PDQ-39评分中运动、日常生活活动、情绪状态、身体不适、总评分等项均有明显改善(P<0.001),羞耻感也有改善(P<0.05)。相关性检验的结果提示与PDQ-39总评分变化程度成相关性的因素依次为:UPDRS运动检查“关”期(P<0.001), Schwab和Englan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关”期(P<0.001),UPDRS日常生活活动“关”期(P<0.01),HADS-抑郁(P< 0.05)。结论脑深部电刺激能明显改善PD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生活质量 脑深部电刺激 丘脑底核
下载PDF
STN-DBS术联合药物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UA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王小林 鲁峻 +2 位作者 熊燃 潘宜新 降建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192-1194,1208,共4页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深部脑电刺激术(STN-DBS)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血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泰州市人民医院和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深部脑电刺激术(STN-DBS)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血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泰州市人民医院和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STN-DBS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患者UA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UALIF)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6周后PDQUALIF评分、U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升高,PDQUALIF评分和UA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N-DBS术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可降低患者UA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底核深部脑电刺激术 帕金森 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