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抵押物转让效力之比较研究──兼评我国担保法第49条 被引量:49
1
作者 朱庆育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1-47,共7页
抵押物转让之后,大陆法系的主要国家均认为抵押权人享有遍及权, 在抵押权人与抵押物受让人的利益衡平方面,各国则采取了颇为不同的措施。抵押 权追及主义立场和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并不合理,为体现民法的逻辑体系与街平 理念,有... 抵押物转让之后,大陆法系的主要国家均认为抵押权人享有遍及权, 在抵押权人与抵押物受让人的利益衡平方面,各国则采取了颇为不同的措施。抵押 权追及主义立场和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并不合理,为体现民法的逻辑体系与街平 理念,有必要舍弃抵押权追及主义,而代之以物上代位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物转让 抵押权 追及力 物上代位
原文传递
不动产抵押物转让规则的解释论:《物权法》第191条及其周边 被引量:36
2
作者 高圣平 王琪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6-121,共6页
抵押权设定后,抵押人并不丧失抵押物的处分权。在抵押权人同意抵押物的转让的情形下,抵押权人可依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就抵押物的转让价金提前清偿或者提存;在抵押权人不同意抵押物的转让的情形下,抵押权人可追及至抵押物而行使抵押权,... 抵押权设定后,抵押人并不丧失抵押物的处分权。在抵押权人同意抵押物的转让的情形下,抵押权人可依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就抵押物的转让价金提前清偿或者提存;在抵押权人不同意抵押物的转让的情形下,抵押权人可追及至抵押物而行使抵押权,抵押物受让人自可代为清偿债务而消灭抵押负担。抵押权人的同意只是其主张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抑或追及效力的分界。无论抵押权人是否同意,均不影响抵押物转让合同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及效力 处分权 抵押物的转让 物上代位
原文传递
新合同法若干制度及规则的解释与适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崔建远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0-124,共5页
新合同法就格式条款、缔约过失责任、债权人的代位权及无权处分等民事制度作了规定 ,应采用体系解释 ,目的解释等民法解释方法来把握各项规则 ,以准确地适用法律。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格式条款 缔约过失责任 代位权 无权处分 合同法
下载PDF
工伤救济先行给付与代位求偿制度探微——兼评《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得与失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海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4,共7页
先行给付与代位求偿是保险法上的通例,《社会保险法》第41、42条涉及该通例并规定为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先行支付制度包括垫付性先行支付和保险性先行支付,也称为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型先行支付和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 先行给付与代位求偿是保险法上的通例,《社会保险法》第41、42条涉及该通例并规定为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先行支付制度包括垫付性先行支付和保险性先行支付,也称为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型先行支付和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型先行支付。在社保强制性不足的背景下,该制度设计有着明显的缺陷,鉴于其积极的人本价值和宽容的制度理性,不宜弱化先行支付制度之实施,应当通过完善社保强制性、加大违法成本、强化惩戒措施来保证该制度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救济 先行给付 代位求偿 先行支付制度 缺陷
下载PDF
共同担保一般规则的建构及其限度 被引量:28
5
作者 谢鸿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25,共13页
共同担保制度的规范重点是担保人之间不存在意思联络的情形,包括共同保证、共同物保和混合共同担保等。除同一债权上存在多个担保外,共同担保还要求各担保人的担保额度之和必须大于担保债权额。共同担保人虽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但其... 共同担保制度的规范重点是担保人之间不存在意思联络的情形,包括共同保证、共同物保和混合共同担保等。除同一债权上存在多个担保外,共同担保还要求各担保人的担保额度之和必须大于担保债权额。共同担保人虽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但其根源并非各担保人的责任位于同一层次,而是物保人和保证人的法律处遇平等。民法典可抽象出共同担保的一般规则,包括区分债务人担保和第三人担保;担保人按其担保额占全部担保额的比例承担责任;单个担保额和债权总额不同时,应以价值较小者为准;担保人承担超出其份额的担保责任后,对超出部分享有法定代位权。共同担保规则需在个别情形设置例外规则或补充规则,共同抵押制度应确认后顺位抵押权人的法定代位权。未来民法典宜以《物权法》第176条为基础,并通过准用规范调整其他共同担保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担保 混合共同担保 共同抵押 追偿权 代位权
下载PDF
论保证人追偿权与代位权之区分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6
作者 程啸 王静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9,共8页
尽管保证人的代位权与追偿权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二者有显著的区别,在权利产生的基础法律关系、权利的法律性质、权利的功能、权利的行使程序、诉讼时效的起算、是否包括利息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我国法律应当明确区分并分别规定保... 尽管保证人的代位权与追偿权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二者有显著的区别,在权利产生的基础法律关系、权利的法律性质、权利的功能、权利的行使程序、诉讼时效的起算、是否包括利息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我国法律应当明确区分并分别规定保证人的代位权与追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证合同 保证人 追偿权 代位权
原文传递
中国语境下的债权执行制度 ——兼论《民事强制执行法》与《民法典》的衔接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杭平 李凯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32,共16页
在《民法典》实施及《民事强制执行法》起草的历史背景下,债权执行应与债权人代位权形成有效衔接融合.债权执行并非债权人代位权在执行程序中的延伸,而有其独立的制度定位.我国债权执行应具有"一车两轮、一鸟两翼"的制度结构... 在《民法典》实施及《民事强制执行法》起草的历史背景下,债权执行应与债权人代位权形成有效衔接融合.债权执行并非债权人代位权在执行程序中的延伸,而有其独立的制度定位.我国债权执行应具有"一车两轮、一鸟两翼"的制度结构.除法院依申请发出债权扣押(冻结)裁定、履行通知外,以第三人在异议期间内的行为为根据,衍生出两种程序:其一是第三人未提出合法的异议,法院依申请作出执行裁定,以"履行通知+执行裁定"作为执行名义,对第三人径为强制执行;其二是债权人认为第三人的异议不成立,提起债权收取之诉.这一制度结构已被《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确认.但是,对第三人径为执行受到了诸多质疑,需对其正当性进行论证.而债权收取之诉与我国可实现直接清偿的代位权诉讼颇为相似,需进行有效的整合,避免陷入"诉讼法学者不理解及漠视实体法"的尴尬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执行 债权人代位权 债权收取之诉 履行通知 执行裁定
原文传递
抵押财产转让规则的适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尧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28,共11页
在当事人约定禁止或限制转让抵押财产且已登记的情形下,仅在抵押财产转让会影响抵押权实现时,抵押权人才应有权主张转让对其不发生物权效力,且该约定的登记不应影响抵押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登记。与此同时,有必要将我国《民法典》第406条第... 在当事人约定禁止或限制转让抵押财产且已登记的情形下,仅在抵押财产转让会影响抵押权实现时,抵押权人才应有权主张转让对其不发生物权效力,且该约定的登记不应影响抵押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登记。与此同时,有必要将我国《民法典》第406条第2款规定的抵押权人的权利解释为物上代位权,除抵押财产转让有可能损害抵押权的情形外,只要抵押权人愿意,就应允许其进行物上代位。此外,受让人可以依据我国《民法典》第524条而代为履行全部债务,使抵押权消灭,但这不同于域外法上的涤除权,通常仅在抵押财产的市场估价高于其所担保的债权总额时,才会成为受让人的选择。否则,除抵押权人主动选择物上代位之外,只能通过抵押权人、抵押人与受让人的三方协议才能消灭抵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财产转让 相对无效 追及力 物上代位 代为履行
下载PDF
论海上保险中的代位求偿权 被引量:9
9
作者 郑佳宁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代位求偿权是海上保险中保险人的一项重要法定权利。由于我国没有采取独立的海上保险法的立法模式 ,有关代位求偿权的问题见于《保险法》、《海商法》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之中 ,需要整体综合进行理论探讨 ,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参... 代位求偿权是海上保险中保险人的一项重要法定权利。由于我国没有采取独立的海上保险法的立法模式 ,有关代位求偿权的问题见于《保险法》、《海商法》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之中 ,需要整体综合进行理论探讨 ,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参照国际立法经验 ,予以健全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保险 代位求偿权 保险业 保险人
原文传递
保险代位求偿权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胡鸿高 李磊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不适用于人身保险,该规定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较大的漏洞与问题。保险代位求偿权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应当以"损害补偿原则"为原则和依据,结合实际赔偿项目进行分析后,得出医疗费、护理费等...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不适用于人身保险,该规定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较大的漏洞与问题。保险代位求偿权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应当以"损害补偿原则"为原则和依据,结合实际赔偿项目进行分析后,得出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赔偿遵循了完全的损害补偿原则,因此可以适用代位求偿权。其他的一些赔偿费用由于不完全符合损害赔偿原则,所以暂时不适用代位求偿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位求偿权 人身保险 保险法
原文传递
论债权人代位诉讼的诉讼标的 被引量:7
11
作者 蒲菊花 《河北法学》 2003年第5期64-69,共6页
我国代位权制度对“入库规则”的放弃,对我国债权人代位诉讼的诉讼标的影响极大,现有的“一 诉讼标的说”和“二诉讼标的说”均难成立,应当采纳新诉讼标的理论和“争点效”理论来解决其诉 讼标的和判决拘束力问题,即债权人代位诉讼的诉... 我国代位权制度对“入库规则”的放弃,对我国债权人代位诉讼的诉讼标的影响极大,现有的“一 诉讼标的说”和“二诉讼标的说”均难成立,应当采纳新诉讼标的理论和“争点效”理论来解决其诉 讼标的和判决拘束力问题,即债权人代位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债权人提出的要求次债务人履行债 务的诉讼请求,而作为基础法律关系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 关系,则因判决的争点效而具有约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人 代位诉讼制度 诉讼标的 代位权 诉讼请求 债权保全
下载PDF
保险与抵押的机制衔接及其制度构架——以按揭住房保险为视角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陶丽琴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115,共14页
物上代位制度的创设同时具有价值权说和特权说的法理逻辑内涵。抵押物保险金为代位物,实现了抵押与保险的机制衔接,内涵特有的价值目标和利益平衡性。抵押权人主动援用该机制设定抵押权风险的防范措施,具有法理正当性,但应使机制运行具... 物上代位制度的创设同时具有价值权说和特权说的法理逻辑内涵。抵押物保险金为代位物,实现了抵押与保险的机制衔接,内涵特有的价值目标和利益平衡性。抵押权人主动援用该机制设定抵押权风险的防范措施,具有法理正当性,但应使机制运行具有公平公正性;此机制中的保险强制应具体论证。保险和抵押机制有机衔接的关键是代位效力实现的规则设置,需解决代位物的特定化、担保价值的控制、担保效力的公示等实质性问题;法定扣押模式缺陷明显,抵押权人对代位物债权一定限度的控制规则更具合理性。物权立法必须对物上代位制度重新做出科学的制度构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 抵押 物上代位 规则设置
原文传递
连带债务人之间追偿权的法教义学构建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中原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76,193,共16页
构建我国民法上有关连带债务人之间追偿权的法教义学体系应以《民法典》第519条为基础。此种追偿权应当是一种以公平为基础,以不当得利请求权和代位权为主要内容的复合型的债权请求权。追偿权行使条件的否定说模式在现行体制下难以实现... 构建我国民法上有关连带债务人之间追偿权的法教义学体系应以《民法典》第519条为基础。此种追偿权应当是一种以公平为基础,以不当得利请求权和代位权为主要内容的复合型的债权请求权。追偿权行使条件的否定说模式在现行体制下难以实现。追偿权的行使范围包括履行债务人超过自己份额承担的债务本金、期内利息、共同的迟延履行利息、超出费损以及上述诸项的追偿利息。追偿权主要受到债权人的优先利益和其他债务人利益的限制。后者的限制主要表现为排除连带性和抗辩转移。抗辩转移效力应当适用于抵销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带债务 追偿权 不当得利 代位权
原文传递
中国法中的代位求偿权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三明 郭剑霞 +1 位作者 石虹 郭红怡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0年第1期125-137,共13页
本文论述了中国法中代位求偿权的含义及范围 ,保险人的直接诉权 ,被保险人保全代位求偿权的义务 ;指出中国海上保险中的代位求偿权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建议立法、司法机关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 代位求偿权制度 中国 海上保险法 直接诉权 适用范围
全文增补中
实际施工人对发包人诉权问题探讨——《司法解释》第26条第2款再思考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仁藏 王凤 《时代法学》 2017年第5期89-96,共8页
为了规范建设工程中发包承包活动,我国相关法律明令禁止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但由于利益驱使等原因,现实中普遍存在重重分包、转包的情形,导致对从事实际施工工作的主体的利益保护更为困难。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司法解释确立... 为了规范建设工程中发包承包活动,我国相关法律明令禁止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但由于利益驱使等原因,现实中普遍存在重重分包、转包的情形,导致对从事实际施工工作的主体的利益保护更为困难。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司法解释确立了实际施工人概念,并对实际施工人诉权做了规定。该条规定由于突破合同相对性,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困境。因此有必要梳理实际施工人的概念和法律关系,论述实际施工人的请求权基础,明晰该制度的行使条件,思考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实际施工人诉权制度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施工人 代位权 权利范围 诉权
下载PDF
《民法典》体系下共同担保人分担责任之实质理据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宇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19,共16页
共同担保人之一对债权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同其他共同担保人分担责任,这不仅在《民法典》上有充足依据,而且符合民法的内在价值。《民法典》中连带债务、连带责任人追偿权一般规范及代位规范适用于作为特别情形的共同担保。连带债务不以... 共同担保人之一对债权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同其他共同担保人分担责任,这不仅在《民法典》上有充足依据,而且符合民法的内在价值。《民法典》中连带债务、连带责任人追偿权一般规范及代位规范适用于作为特别情形的共同担保。连带债务不以债务人有意思联络为要件,无意思联络不足以否定共同担保人之间的追偿。连带债务虽属对意思自治原则的偏离,但通过追偿权的配置,最终回归于意思自治原则的本旨,而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中的否定追偿说彻底背离了意思自治原则。肯定共同担保人内部分担是有效率的默认规则,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和案件处理成本。对照《民法典》中体现公平价值的诸多制度可见,肯定论与之更为相契。否定共同担保人内部分担的见解,不符《民法典》体系与价值,有违意思自治原则,既不公平又无效率,诱发诸多道德风险而无可行的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共同担保 共同保证 追偿权 代位
原文传递
人身专属性视域下的船舶优先权的转让与代位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立新 宋海华 《中国海商法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3-10,70,共9页
根据民法、合同法中债的转移与代位的理论,分析了航运实务中第三人垫付行为的性质——根据不同情况或属于债权转让,或属于债务承担,或属于债的概括承受,或属于代为清偿。只有第三人垫付行为构成债权转让或代位时才可以取得船舶优先权的... 根据民法、合同法中债的转移与代位的理论,分析了航运实务中第三人垫付行为的性质——根据不同情况或属于债权转让,或属于债务承担,或属于债的概括承受,或属于代为清偿。只有第三人垫付行为构成债权转让或代位时才可以取得船舶优先权的担保。基于人身专属性理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2条规定的船员工资之海事请求原则上不可转让,但在等额有偿转让时应有例外,而且此项请求可以代位;人身伤亡赔偿请求不可转让,仅可代位。在海事请求转让或代位的同时,第三人应取得相应的船舶优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员工资 人身伤亡 人身专属性 债权转让 代位
下载PDF
论被代位债权的仲裁协议对代位权人的效力 被引量:7
18
作者 孔金萍 《北京仲裁》 2018年第3期97-111,共15页
司法实务中各级、各地法院对于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签订的仲裁协议对代位权人是否具有约束力的观点不一致。本文在梳理对此问题不同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代位权与被代位的债权的关系、代位权与受转让的债权的关系以及诉讼管辖协议与仲裁... 司法实务中各级、各地法院对于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签订的仲裁协议对代位权人是否具有约束力的观点不一致。本文在梳理对此问题不同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代位权与被代位的债权的关系、代位权与受转让的债权的关系以及诉讼管辖协议与仲裁协议效力的计较分析,结合域外经验,认为被代位债权的仲裁协议对代位权人应当具有约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位权 仲裁协议 诉讼管辖协议
下载PDF
医疗保险理赔中的代位追偿问题研究——兼评《保险法》和《社会保险法》相关条款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文中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0-97,共8页
《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医疗保险理赔适用代位追偿原则,且适用情形比《保险法》的规定要宽泛。从防范道德风险的需要出发,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也有必要在理赔中适用代位追偿原则。当医疗保险同其他保险发生竞合时,应该按照一定规则在各... 《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医疗保险理赔适用代位追偿原则,且适用情形比《保险法》的规定要宽泛。从防范道德风险的需要出发,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也有必要在理赔中适用代位追偿原则。当医疗保险同其他保险发生竞合时,应该按照一定规则在各保险人之间确定主要赔偿责任和补充赔偿责任,如果医疗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超过其应负责任,其可以向其他应负责保险人代位追偿。医疗保险机构的代位追偿权是被保险人行使选择权且保险人履行保险义务后的派生权利,不应该是保险人的选择权。不过,社会医疗保险需要对被保险人的选择权作适当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代位追偿 保险竞合 选择权
原文传递
论债权人代位权与代位执行权的立法冲突与解决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占席 张海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年第4期22-24,共3页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代位权制度。《合同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代位权诉讼方面的问题,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代位权制度。但进入诉讼程序的代位权与民事诉讼法中代位执行权的并存在适用中出现立法冲突问题。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代位权制度。《合同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代位权诉讼方面的问题,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代位权制度。但进入诉讼程序的代位权与民事诉讼法中代位执行权的并存在适用中出现立法冲突问题。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冲突问题进行分析,并力图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期有利于代位权功能的有效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位权 代位执行权 立法冲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