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眼视觉特征的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嘉琛 侯春萍 雷建军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2-627,共6页
在充分利用人类视觉特性的基础上,模拟人眼感知立体图像的方式,提出了一种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对比度敏感度、多通道结构和掩盖特性等多种人眼视觉特性.在处理HVS模型的多通道中,将图像的空间频率按视觉系统的掩盖... 在充分利用人类视觉特性的基础上,模拟人眼感知立体图像的方式,提出了一种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对比度敏感度、多通道结构和掩盖特性等多种人眼视觉特性.在处理HVS模型的多通道中,将图像的空间频率按视觉系统的掩盖效应特点分成5个带分别进行滤波,以改变原始图像的空间频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主观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能够反映图像质量以及立体感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视觉系统 立体图像 立体感
下载PDF
基于边缘及特征点匹配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田浩南 张叶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6-672,共7页
为了实现对立体图像质量的精确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和特征点匹配的立体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方法。首先,对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在基于结构相似度的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边缘信息对人眼视觉特性的重要性,加入了边缘结构相似度指标... 为了实现对立体图像质量的精确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和特征点匹配的立体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方法。首先,对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在基于结构相似度的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边缘信息对人眼视觉特性的重要性,加入了边缘结构相似度指标;然后,对图像的立体感进行评价,采用特征点匹配的方法提取立体感指标。最后,根据总体视差失真法将图像质量和立体感指标拟合为一个综合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立体图像测试库进行评价,总体评价的PLCC(Pearson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均在0.94以上;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图像处理 质量评价 边缘 立体感
下载PDF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程娟 李俊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791-792,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和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时机不同分为A组10例、B组25例和C组17例,A组患者发病1a内手术治疗,B组患者发病1~3... 目的:分析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和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时机不同分为A组10例、B组25例和C组17例,A组患者发病1a内手术治疗,B组患者发病1~3a手术治疗,C组患者发病3a以上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6岁儿童术后获得立体感比例(83%)显著高于〈3岁儿童(30%)(P〈0.05);患者术后立体视觉与患者手术时机存在明显相关性,A组(80%)和B组患者有立体感比例(76%)显著高于C组(41%)(P〈0.05);A组(90%)、B组治疗优良率(88%)显著高于C组(71%)(P〈0.05)。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应待患儿6岁以后,尽早开展手术治疗,根据斜视度和裸眼视力情况决定手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手术时机 立体感
下载PDF
人类深度感知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东野升云 王世刚 +2 位作者 韦健 陈丽伟 吕源治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58-1762,共5页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是感知与显示的基础,也是立体视频系统设计的依据。由于图像的最终接受者是人,所以评价图像质量的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人类的视觉系统特性。通过对视觉非线性、对比敏感度、多通道结构和掩蔽效应等人类视觉特性的分析,...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是感知与显示的基础,也是立体视频系统设计的依据。由于图像的最终接受者是人,所以评价图像质量的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人类的视觉系统特性。通过对视觉非线性、对比敏感度、多通道结构和掩蔽效应等人类视觉特性的分析,提出一种符合人类主观感知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5级小波分解,将图像的空间频率按视觉系统的掩盖效应特点分成6个频带分别进行滤波,以改变原始图像的空间频率,然后对每个频带进行相似度度量。根据对比敏感度特性对各个频带的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质量评价尺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优于传统的客观质量评价方法,与人的主观感受有更好的一致性,能够反映图像的质量以及立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人类视觉系统 小波变换 立体感
原文传递
基于可控金字塔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卫津津 李素梅 +1 位作者 刘文娟 臧艳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0-714,共5页
在分析和模拟人眼感知立体图像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价立体图像质量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人眼视觉特征和结构相似度算法对立体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利用可控金字塔模拟人眼视觉特性中的多通道效应,同时采用立体图像左右视图的特征点的... 在分析和模拟人眼感知立体图像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价立体图像质量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人眼视觉特征和结构相似度算法对立体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利用可控金字塔模拟人眼视觉特性中的多通道效应,同时采用立体图像左右视图的特征点的匹配算法对立体图像的立体感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主观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能够更好地反映立体图像质量及立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眼视觉系统 立体图像 可控金字塔 立体感 图像匹配
下载PDF
基于人类视觉的感知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佟晓煦 李素梅 +2 位作者 刘富岩 孟迪 徐姝宁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8-386,共9页
为了实现对不同失真类型的立体图像进行质量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类视觉的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分别从图像清晰度与立体感两方面进行评价。图像清晰度方面,将原始与失真立体图像分解为5个带通图像后利用对比度敏感度函数(CSF)优... 为了实现对不同失真类型的立体图像进行质量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类视觉的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分别从图像清晰度与立体感两方面进行评价。图像清晰度方面,将原始与失真立体图像分解为5个带通图像后利用对比度敏感度函数(CSF)优化各失真带通图像,并模拟掩盖效应,通过整合各原始带通图像,综合感知误差,构造信噪比(SNR)作为评价图像清晰度的性能指标;立体感方面,对绝对差值图像进行视觉感知模拟,建立SNR指标评价立体感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对不同失真类型立体图像的评价结果表明,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PLCC)与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SRCC)均优于现有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图像 质量评价 立体感 人类视觉系统(HVS)
原文传递
立体构成教学之我见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彦军 李云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78-79,共2页
源于包豪斯基础教育体系之一的立体构成是多向度的艺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已成多元格局,教育手法多样,新材料的运用及电脑设计已成为主流。而立体构成课仍采用传统的手工艺手法存在不少弊端,要发展,就要借助科技力量,运用新媒介。
关键词 立体构成 艺术教育 手工艺 空间感 电脑设计 多媒体教学
下载PDF
基础素描教学的规范意识
8
作者 龙厚强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当今多元化的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自学成才之路。但学生在求新求异的思维支配下,往往由于对一些基本的造型意识的缺乏或不重视而陷入迷茫、后劲不足的境地。所以,在基础造型教学中提出规范性、系统性的训练目标,有助于学生... 当今多元化的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自学成才之路。但学生在求新求异的思维支配下,往往由于对一些基本的造型意识的缺乏或不重视而陷入迷茫、后劲不足的境地。所以,在基础造型教学中提出规范性、系统性的训练目标,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清晰、目的的明确,为深入学习做足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性 轮廓准确 立体塑造 整体感
下载PDF
一种基于结构相似度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9
作者 曹军 佟晓煦 李素梅 《信息技术》 2015年第11期34-36,40,共4页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结构相似度算法虽简单高效,但不能较好地评价噪声与模糊立体图像的质量。文中将结构相似度函数引入频域,并使用空间位置影响系数计算平均结构相似度,对立体图像质量做出评价,结合绝对差值图对...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结构相似度算法虽简单高效,但不能较好地评价噪声与模糊立体图像的质量。文中将结构相似度函数引入频域,并使用空间位置影响系数计算平均结构相似度,对立体图像质量做出评价,结合绝对差值图对立体感做出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相关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图像 质量评价 立体感 结构相似度
下载PDF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巧英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7-109,共3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大学生基于思政课的实际获得而产生的主观情绪体验,包括知识素养获得感、情感获得感和行为获得感。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是以"课堂叙事性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qu...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大学生基于思政课的实际获得而产生的主观情绪体验,包括知识素养获得感、情感获得感和行为获得感。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是以"课堂叙事性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及"网络延展式教学"为内容的四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具体表现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感提升获得感;采用虚实结合的隐性教育方式,提升知识素养获得感;教育内容生活化,提升情感获得感;凸显实践性,提升行为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 获得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