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林化产品的潜在市场 被引量:3
1
作者 姜晓君 《林产化工通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1-37,共7页
从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出发,指出我国林产化工企业的小型性、分散性及林化产品的初级性、滞后性,进而阐述了发展林化企业和开拓我国林化产品潜在市场的紧迫性和必要措施。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林产化工企业 林产化工产品 潜在市场
下载PDF
构筑全社会诚信体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江翔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4-18,共5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基础上的法制经济,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我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处于起步阶段,还远远达不到成熟和完善,这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基础上的法制经济,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我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处于起步阶段,还远远达不到成熟和完善,这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真正确立、完善,也直接影响到我国改革的深入,因此构筑诚信体系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构筑
下载PDF
试论信贷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3
作者 马冬梅 张万全 《税务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9-61,共3页
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宏观政策不完善,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利,企业经营效益滑坡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的途径应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充分发挥金融、信贷的杠杆作用,正确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几个方面入手... 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宏观政策不完善,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利,企业经营效益滑坡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的途径应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充分发挥金融、信贷的杠杆作用,正确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几个方面入手,减少和化解信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风险 成因 对策 风险防范 风险化解 中国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演进历程探析
4
作者 杜纯布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07-111,共5页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又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之长的中国范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体系得以逐步形成,其由...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又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之长的中国范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体系得以逐步形成,其由"三个基石"和"五个支柱"构成;这是一种尚无先例的重大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理论演进历程,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范畴体系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三个基石” “五个支柱” 科学内涵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德治国”实现途径探析
5
作者 伍业兵 姚锡长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94-96,共3页
“以德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实施“以德治国”,关键在“以德治党”。必须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思想道德教育与关心... “以德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实施“以德治国”,关键在“以德治党”。必须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思想道德教育与关心人民的切身利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把“以德治国”落实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以德治党 基本方略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人民群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适应 实践 广泛性
下载PDF
让诚信成为深化改革的支柱
6
作者 黄雪梅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128-130,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基础上的法制经济,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而在我国,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才刚刚出现,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谈不上成熟和完善,特别是经历了前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基础上的法制经济,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而在我国,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才刚刚出现,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谈不上成熟和完善,特别是经历了前一阶段的非典,使社会普遍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这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真正确立、完善,这也直接影响到我国改革的成败,因此诚信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支柱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7
7
作者 周雨风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10-312,共3页
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事实上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同样具备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基本条件和要素。所以,必须从规范市场、... 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事实上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同样具备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基本条件和要素。所以,必须从规范市场、平衡供求、调整产业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控制两极分化等多方面把握好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转变政府职能,从而避免经济危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危机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新城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共3页
对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的问题,学术界一直议论纷纷。邓小平提出,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的方法、调节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才使人们从思想上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束缚下解放了... 对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的问题,学术界一直议论纷纷。邓小平提出,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的方法、调节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才使人们从思想上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束缚下解放了出来,从而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当人们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时,往往只是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而没有指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有什么区别,仿佛不管在什么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都没有什么区别,也不会有区别。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机制在结合过程中,它们的具体实现形式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机制各自在坚持自身的本质特征的情况下,在具体实现形式方面相互适应对方的需要做出调整,才能形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市场经济机制 结合 实现形式
下载PDF
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国进民退”的讨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季晓南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2010年第3期22-36,共15页
当前关于"国进民退"的讨论,已经超越其字面含义而深入到制度和体制层面,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的"国进民退"讨论,一是要正确认识党... 当前关于"国进民退"的讨论,已经超越其字面含义而深入到制度和体制层面,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的"国进民退"讨论,一是要正确认识党中央关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二是要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变动趋势;三是要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国有企业经营行为;五是要正确认识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六是要正确认识西方的经济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有企业改革 “国进民退”
原文传递
商品经济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政府经济职能变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广亮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16,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内置于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大时代背景下,商品经济形态阶段则是这一时代的本质定位。是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商品经济时代的初步认知、实践的经历,造成了政府在经济职能发挥上的部分越位、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内置于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大时代背景下,商品经济形态阶段则是这一时代的本质定位。是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商品经济时代的初步认知、实践的经历,造成了政府在经济职能发挥上的部分越位、错位、失位,而随着倒逼改革的深入展开、经济发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民族自信,健全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经济宏观调控、切实服务人民群众的需要,则助推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中国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中国梦的实现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时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府经济职能 职能变革
下载PDF
韦伯“新教伦理”的启示
11
作者 孙海霞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6期13-16,共4页
马克斯·韦伯强调主体的精神文化气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着现实的启发意义。马克思唯物史观注重人的历史作用和人的进步 ,必然强调人的精神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历史进步的作用。新时期里具备相应精神文化气质的历史主体 。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精神文化素质 经济伦理 韦伯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与实践的两次重大跨越
12
作者 胡增文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24-28,共5页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模式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先后出现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结果 ,不能任由人们作主观随意的选择 ,而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存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是历史的必然 ,实行市场经济也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模式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先后出现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结果 ,不能任由人们作主观随意的选择 ,而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存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是历史的必然 ,实行市场经济也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能回避这两种经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市场经济 实行 经济模式 跨越 发展 历史 重大 实践
下载PDF
新时代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13
作者 陈冲 《韶关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2-16,共5页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马克思主义既是革命的理论,也是建设的理论,它仍然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参...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马克思主义既是革命的理论,也是建设的理论,它仍然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市场经济体制 全球化 解放思想 理论创新
下载PDF
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原则
14
作者 佘俭敏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3-64,共2页
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出现精神领域与道德层面的问题所折射出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义发展和完善的问题。经济与正义是关联的,经济决定正义,同时经济发展又离不开正义价值的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 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出现精神领域与道德层面的问题所折射出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义发展和完善的问题。经济与正义是关联的,经济决定正义,同时经济发展又离不开正义价值的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之所以必须以正义为重心,根本原因就在于正义这一道德原则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的融合内在地引领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价值原则
下载PDF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15
作者 刘玉玲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9-61,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物质利益的驱动,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很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关系;市场经济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在新形势下,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16
作者 伍建文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1-14,共4页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问题 ,过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过一些误解。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 ,在生产资料的量和质的方面要体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要联系生产力状况 ,联系市场经济体制和人们的思想素质 ,认...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问题 ,过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过一些误解。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 ,在生产资料的量和质的方面要体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要联系生产力状况 ,联系市场经济体制和人们的思想素质 ,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 公有制 中国
下载PDF
试论新时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17
作者 邬宗群 《蚌埠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11-115,共5页
以2012年为界,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探索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是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治理模式的借鉴与反思,而2012年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由此提出... 以2012年为界,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探索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是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治理模式的借鉴与反思,而2012年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由此提出新时代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问题的全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模式 理性反思 理论创新 新时代
下载PDF
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融合与矛盾
18
作者 欧阳功林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8-53,共6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此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合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条件,是找到市场经济理论与思想建设的契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市场经济理论 大众化 文化建设
下载PDF
共同富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基本经济制度视角 被引量:56
19
作者 周文 肖玉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0,共11页
纵观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加剧财富分配失衡和制造社会两极分化的发展失衡历史。贫困加剧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的内在必然,西方福利社会制度更难掩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极度不公的事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注定无法彻底... 纵观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加剧财富分配失衡和制造社会两极分化的发展失衡历史。贫困加剧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的内在必然,西方福利社会制度更难掩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极度不公的事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注定无法彻底消除贫困难题与解决财富分配高度不公。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美好愿景,也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现代化伟大奇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独特制度优势,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基础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载PDF
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周文 包炜杰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25,共9页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需要从理论上澄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市场经济论""国家资本主义论""国进民退论"(私企退出论)等错误观点,另一方面,...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需要从理论上澄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市场经济论""国家资本主义论""国进民退论"(私企退出论)等错误观点,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揭示和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即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两个方面优势以及坚持政府与市场的辩证关系。针对美国在贸易战中对我国的污名化指称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现实需求,我们认为,应当摆脱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市场经济"的语词之争,从现代化经济体制层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避免西方话语陷阱,积极构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 中美贸易战 现代化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