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井压裂液返排对储层裂缝的损害机理 被引量:33
1
作者 游利军 谢本彬 +4 位作者 杨建 康毅力 韩慧芬 王良 杨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1-69,共9页
为了弄清压裂液返排过程中对页岩气储层裂缝的损害机理,选取四川盆地长宁区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和压裂返排液,利用压裂返排液对造缝岩样开展压裂液返排和气驱压裂液实验,监测压裂液返排流动阶段的岩样液相渗透率、返排液固相粒度分... 为了弄清压裂液返排过程中对页岩气储层裂缝的损害机理,选取四川盆地长宁区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和压裂返排液,利用压裂返排液对造缝岩样开展压裂液返排和气驱压裂液实验,监测压裂液返排流动阶段的岩样液相渗透率、返排液固相粒度分布和浊度变化,对比压裂液气驱前后的气测渗透率,分析压裂返排液对页岩气储层中裂缝的损害机理与损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压裂返排液作用后,页岩渗透率损害率介于53.1%~97.6%,返排液固相粒度区间显著缩小,液相滞留所造成的相圈闭损害、固相残渣堵塞、气相携液诱发微粒运移和盐结晶是其主要的损害方式;(2)气相流阶段,渗透率损害率降至23.1%~80.2%,滞留液相损害有所缓解,但固相残渣堵塞和返排液在裂缝面的盐结晶损害仍然难以避免;(3)基于页岩气井压裂液返排过程中对裂缝的损害机理,考虑到返排液的处理难度及其对储层裂缝的损害,建议应积极发挥压裂液的造缝能力,优化压裂液性质与用量,尽量做到不返排或少返排压裂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返排 页岩气 储层损害 固相滞留 水相圈闭 微粒运移 盐结晶 四川盆地 长宁区块 早志留世
下载PDF
油页岩及其半焦混烧特性的热重试验研究和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擎 王海刚 +2 位作者 孙佰仲 柏静儒 李少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82-2888,共7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桦甸油页岩燃烧时的双峰现象以及与其500℃半焦按不同比例混烧时单样相互影响程度、颗粒特性、着火温度和燃烧特性指数进行了考察;利用DAEM模型解析了混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油页岩燃烧DTG曲线在500℃附近的双峰活...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桦甸油页岩燃烧时的双峰现象以及与其500℃半焦按不同比例混烧时单样相互影响程度、颗粒特性、着火温度和燃烧特性指数进行了考察;利用DAEM模型解析了混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油页岩燃烧DTG曲线在500℃附近的双峰活性参数值相差不大,分别为0.79和0.73,反映油页岩燃烧DTG曲线双峰归因于脂类有机质与干酪根中芳香烃的燃烧;混样中各单样在不同温度段相互影响程度不同,表观影响程度系数f的值均小于1。在燃烧过程中颗粒的缩核形状和表面分形维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低温段接近长圆柱体,在高温段接近平板,当浓度级次β=0.6时,低温段分形维数接近3,在高温段接近1;着火温度随半焦掺混量的增加呈线性递增;混样燃烧特性指数介于单烧之间并且存在掺混效果明显区;试样表观活化能在燃烧前期变化比较缓慢并呈下降趋势,大约在60~90kJ.mol-1之间,在后期剧烈增加,当转化率在0.60~0.75之间时表观活化能从80kJ.mol-1剧增到20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半焦 混烧 颗粒特性 燃烧特性指数 DAEM 分形维数
下载PDF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蒋明 谭克锋 范付忠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7-49,共3页
采用页岩陶粒 ,掺入硅灰和高效减水剂配制而成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并研究了水泥用量、水灰比、硅灰掺量对强度的影响及其抗冻和抗渗性能。
关键词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 页岩陶粒 硅灰 强度 耐久性
下载PDF
酸碱环境下红层软岩——泥质页岩的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邓涛 詹金武 +1 位作者 黄明 范富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为了研究酸碱环境对泥质页岩崩解特性的影响,分别对同一风化程度的泥质页岩进行了不同pH溶液中的静态崩解试验和耐崩解试验,得到了pH值变化对泥质页岩崩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H值对泥质页岩的崩解性影响较大,pH值越小的泥质页岩的崩... 为了研究酸碱环境对泥质页岩崩解特性的影响,分别对同一风化程度的泥质页岩进行了不同pH溶液中的静态崩解试验和耐崩解试验,得到了pH值变化对泥质页岩崩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H值对泥质页岩的崩解性影响较大,pH值越小的泥质页岩的崩解性越强。崩解物的耐崩解指数随着崩解物粒径减小而增大,随着pH值的减小而减小,酸性条件对泥质页岩耐崩解性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解 PH值 泥质页岩 颗粒分析
下载PDF
流体注入法定量表征页岩孔隙结构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俞雨溪 王宗秀 +1 位作者 张凯逊 程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201-210,共10页
页岩致密且结构复杂,对其孔隙结构进行定量表征一直是页岩储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因其能够为页岩油气储层评价和甜点确定提供重要信息。通过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介绍了以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为代表的流体注入法,简述了能够影响测试结果... 页岩致密且结构复杂,对其孔隙结构进行定量表征一直是页岩储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因其能够为页岩油气储层评价和甜点确定提供重要信息。通过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介绍了以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为代表的流体注入法,简述了能够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指出了目前页岩全孔径孔隙结构表征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分析表明,颗粒样气体吸附法和块(柱)压汞法表征结果的数据匹配性差,整合难度大;同时由上述两种方法联合所获得的表征结果也无法被其他独立测试所验证。进一步指出采用颗粒样代替传统块(柱)样进行页岩压汞测试可以提高数据质量,也是未来方法联用的发展方向,其中样品颗粒堆积孔进汞量校正、颗粒样粒径选择、多方法数据匹配是实现页岩全孔径孔隙结构定量表征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流体注入法 孔隙结构 颗粒样 全孔径 联合表征
下载PDF
颗粒粒径对油页岩热解产油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畅志兵 初茉 +2 位作者 张超 王文涓 曲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3-668,共6页
以桦甸油页岩为原料研究了颗粒粒径对油页岩热解产油率的影响。将油页岩破碎、筛分得到〈0.074、0.074~0.125、0.125~0.25、0.25~0.5、0.5~1和1~3 mm不同粒级样品,再将0.25~0.5、0.5~1和1~3 mm大粒级样品粉碎制得对应的细粉样品,采用低... 以桦甸油页岩为原料研究了颗粒粒径对油页岩热解产油率的影响。将油页岩破碎、筛分得到〈0.074、0.074~0.125、0.125~0.25、0.25~0.5、0.5~1和1~3 mm不同粒级样品,再将0.25~0.5、0.5~1和1~3 mm大粒级样品粉碎制得对应的细粉样品,采用低温干馏法和热重分析分别测定表征样品的油产率和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油产率随着粒径减小逐渐降低,从1~3 mm下的11.92%降到〈0.074 mm下的6.14%。热重分析表明,有机质含量随着粒径降低而降低,且油产率与有机质含量有明显的线性关系。0.25~0.5、0.5~1和1~3 mm样品经粉碎后油产率降低、气产率升高,但变化值均小于1%。在破碎过程中有机质选择性地富集在大粒级样品中,且页岩油二次反应程度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使得页岩油产率随着粒径的降低而降低,且有机质选择性富集是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粒径 热解 有机质选择性分布 二次反应
下载PDF
颗粒粒径对低温氮吸附实验的影响——以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含气页岩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勃 陈方文 +4 位作者 肖佃师 卢双舫 张鲁川 张钰莹 龚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5-404,共10页
为了探索页岩颗粒的粒径对低温氮吸附实验的影响和其机理,以渝东南彭水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优选3块TOC和矿物组成差异明显的高—过成熟海相页岩样品,分别开展8组不同粒度(范围为80~4 750μm)的低温氮气吸附实验(LTNA),进而探索... 为了探索页岩颗粒的粒径对低温氮吸附实验的影响和其机理,以渝东南彭水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优选3块TOC和矿物组成差异明显的高—过成熟海相页岩样品,分别开展8组不同粒度(范围为80~4 750μm)的低温氮气吸附实验(LTNA),进而探索颗粒粒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从孔隙类型和连通性角度揭示了影响机理,提出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LNTA实验建议粒径为180~250μm.研究结果表明:LTNA实验测量的页岩总孔体积明显受粒径的影响,随粒径减小,测量值呈现先逐渐增加、再减小、然后再增加的规律,而对比表面积影响较小.微孔和较小介孔(<10nm)以有机孔和黏土矿物晶内-晶间孔为主,具有较长的连续渗流路径长度,在较大粒度区间内(>180μm),适当减小粒度能提高该类孔隙的测量值,但随着继续粉碎(<180μm),这类孔隙会遭到破坏;而宏孔和较大介孔(>10nm)的渗流路径长度较短,需要样品粉碎至一定程度(180~250μm),才能与颗粒外表面有效沟通,其测量值随粒度减小而明显增大,但粉碎程度过高会产生新的微裂缝,导致实验测量值明显高于压汞法和扫描电镜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颗粒粒径 孔径分布 连通性 低温氮吸附
原文传递
基于核磁共振的页岩粉碎样品孔隙度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建孟 宗成林 +2 位作者 董旭 刘海山 张哲夫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12-516,共5页
利用不同频率的核磁共振仪器(23 MHz和2 MHz)测试不同粉碎程度页岩样品的孔隙度,评价页岩孔隙度的有效性,探究粉碎粒径对页岩样品孔隙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与2 MHz仪器相比,23 MHz仪器在信噪比和回波间隔上有明显优势,更适合于评价... 利用不同频率的核磁共振仪器(23 MHz和2 MHz)测试不同粉碎程度页岩样品的孔隙度,评价页岩孔隙度的有效性,探究粉碎粒径对页岩样品孔隙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与2 MHz仪器相比,23 MHz仪器在信噪比和回波间隔上有明显优势,更适合于评价页岩孔隙度;60~80目范围内页岩碎样的核磁共振T2谱、核磁共振孔隙度与完整柱状页岩测试结果一致;粉碎程度达到120目时,部分页岩样品的孔隙度出现一定程度减小,这与样品内部孔隙结构被破坏有关;当粉碎粒径超过230目时,页岩的主要粒度组分(即粉砂)被破坏,导致所有页岩样品核磁共振T2谱改变的同时孔隙度也明显减小,且页岩粉粹过程大孔隙的损失是影响T2谱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粒径范围内粉碎的页岩样品依然能够保持自身孔隙的完整性;当粉碎超过一定程度时,页岩的粒度组成与孔隙结构均会遭受破坏从而导致孔隙度明显降低。对页岩粉碎程度与粒度之间关系对比分析认为60目范围内的页岩碎样依然能准确表征页岩储层本身的孔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实验 核磁共振 页岩 孔隙度 页岩碎样 颗粒尺寸
下载PDF
页岩粒径对甲烷吸附性能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康毅力 陈益滨 +2 位作者 李相臣 游利军 陈明君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2-279,共8页
为了研究粒径对页岩吸附甲烷的作用机理,分别制成粒径范围为1700~3 350μm、850~1000μm、180~250μm和106~131μm的4种样品,开展了高温高压等温吸附实验,根据Langmuir吸附理论并拟合实验结果获得了不同粒径下的吸附参数,分析基于粒径... 为了研究粒径对页岩吸附甲烷的作用机理,分别制成粒径范围为1700~3 350μm、850~1000μm、180~250μm和106~131μm的4种样品,开展了高温高压等温吸附实验,根据Langmuir吸附理论并拟合实验结果获得了不同粒径下的吸附参数,分析基于粒径作用下的孔隙连通性、比表面积和粗糙度对吸附能力的影响,并探讨页岩吸附的粒径敏感性。结果表明:随页岩粒径减小,甲烷吸附量增加,Langmuir体积呈现出先急剧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粒径从1700~3350μm减小至180~250μm,中孔体积增加了72.46倍,直径小于5nm孔隙的孔容贡献率从57.94%增至80.36%,比表面积贡献率从74.34%增至92.85%。结论认为:①粒径随颗粒碾碎减小,改善了孔隙连通性,减少了吸附阻碍,优化了甲烷分子的传质吸附路径,提高了吸附速率;②粒径越小,被包裹的闭孔暴露出来,2~5nm的中孔数量增加,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甲烷分子提供了更大的吸附空间;③粒径减小增强了孔隙表面的粗糙程度,贡献了比表面积的同时也使得颗粒中的有机质和黏土矿物一定程度地暴露出来,增加了更多的高能吸附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四川盆地 粒径 吸附性能 比表面积 粗糙度 吸附位
原文传递
不同吸水时间下页岩卸荷破坏特征的颗粒离散元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卞康 陈彦安 +4 位作者 刘建 崔德山 李一冉 梁文迪 韩啸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55-367,共13页
基于颗粒离散元方法,建立考虑页岩层理面强度和刚度弱化效应的页岩试样二维颗粒流数值模型。依据页岩室内三轴压缩试验所得的宏观力学参数随相对吸水率的演化规律,对数值模型中不同吸水时间条件下的细观参数进行标定,研究不同吸水时间... 基于颗粒离散元方法,建立考虑页岩层理面强度和刚度弱化效应的页岩试样二维颗粒流数值模型。依据页岩室内三轴压缩试验所得的宏观力学参数随相对吸水率的演化规律,对数值模型中不同吸水时间条件下的细观参数进行标定,研究不同吸水时间下页岩岩样的卸荷力学特性和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加载和卸荷两种应力路径下的岩样强度参数均随吸水时间增加而减少,但卸荷路径下的黏聚力普遍小于加载条件,内摩擦角则相反;不同吸水时间下岩样主要发生沿层理面破坏及与层理面成一定角度的剪切破坏,随着吸水时间的增加,岩样的破碎程度明显提升,试样的破坏更容易受控于层理面,其破坏趋势也从单剪转化为双剪模式;不同卸荷阶段下岩样内部微裂纹数目的发展规律亦有所差异,在卸荷屈服阶段张、剪裂纹的增长产生分异,剪裂纹数量增长逐渐趋于平稳而张裂纹数量增长率持续增加,当到达峰后阶段应力残余点时张裂纹数量的增长速率明显降低并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时间 页岩 卸荷 破坏特征 颗粒流
下载PDF
页岩陶粒粒径对混凝土强度及热工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穆龙飞 冯竟竟 +1 位作者 杨进波 魏向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2-56,共5页
将同批次页岩陶粒按粒径1.18~2.36、2.36~4.75、4.75~9.5、9.5~13.2、13.2~16、16~20 mm筛分为6组,取各组陶粒平均值,研究各组陶粒平均粒径与混凝土工作性、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及软化系数之间的关系,... 将同批次页岩陶粒按粒径1.18~2.36、2.36~4.75、4.75~9.5、9.5~13.2、13.2~16、16~20 mm筛分为6组,取各组陶粒平均值,研究各组陶粒平均粒径与混凝土工作性、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及软化系数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与混凝土工作性、表观密度、抗压强度、热工性能及软化系数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陶粒 陶粒混凝土 平均粒径 抗压强度 热工性能
下载PDF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明 谭克锋 范付忠 《西南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3-55,共3页
采用页岩陶粒 ,掺入硅灰和高效减水剂配制而成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并研究了水泥用量、水灰比。
关键词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 页岩陶粒 硅灰
下载PDF
影响粉煤灰烧结空心砖泥料可塑性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科颖 薛群虎 +2 位作者 肖慧 李寿德 彭凯 《砖瓦》 2009年第3期12-14,共3页
研究了新疆三种页岩用五种孔径的分析筛筛分和两种陈化时间下可塑性指数的变化;然后选择三种孔径的筛下料的页岩和粉煤灰,以一定的比例配合,研究陈化时间和粉煤灰加入量对粉煤灰烧结砖泥料可塑性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2#页岩和3... 研究了新疆三种页岩用五种孔径的分析筛筛分和两种陈化时间下可塑性指数的变化;然后选择三种孔径的筛下料的页岩和粉煤灰,以一定的比例配合,研究陈化时间和粉煤灰加入量对粉煤灰烧结砖泥料可塑性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2#页岩和3#页岩,粒度为0.8mm,页岩和粉煤灰的比例为55∶45,陈化时间为3d,配合泥料的可塑性可满足挤出成型制备粉煤灰烧结多孔空心砌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塑性指数 粉煤灰 页岩 粒度 陈化时间
下载PDF
回转干馏炉内油页岩颗粒群断续给料混合运动模式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少华 张立栋 +2 位作者 余侃胜 张轩 王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33-1437,共5页
采用0~12mm油页岩颗粒群,研究回转干馏炉的填充率、转速、抄板形式等对油页岩不同粒度颗粒混合运动特征,探明其在回转干馏炉内运动形态及混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填充率、转速及抄板形式对颗粒群运动和混合过程有重要影响;混合机理方面... 采用0~12mm油页岩颗粒群,研究回转干馏炉的填充率、转速、抄板形式等对油页岩不同粒度颗粒混合运动特征,探明其在回转干馏炉内运动形态及混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填充率、转速及抄板形式对颗粒群运动和混合过程有重要影响;混合机理方面,对流、扩散、剪切对混合过程均有一定的作用,但对流起主要作用;随着填充率增大,颗粒群易产生分离效应;转速降低时,采用直角抄板比直抄板颗粒群混合程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干馏炉 油页岩 颗粒群 混合
下载PDF
炭质页岩路基填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孟金 黄亚飞 +4 位作者 吴谦 毛雪松 张建勋 陈欣怡 王悦月 《中外公路》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炭质页岩用于路基填筑不仅能缓解炭质页岩分布区路基填料的供应难题,也符合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集约、节约”和“绿色化”的战略要求。然而,此类岩石性质软弱、易风化崩解、遇水强度衰减显著,充分利用须建立在深入认知其性质的基础... 炭质页岩用于路基填筑不仅能缓解炭质页岩分布区路基填料的供应难题,也符合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集约、节约”和“绿色化”的战略要求。然而,此类岩石性质软弱、易风化崩解、遇水强度衰减显著,充分利用须建立在深入认知其性质的基础上。该文研究炭质页岩原岩的基本性质;设计填料级配;进行填料的击实特性及击实后颗粒破碎特征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的RCBR(加州承载比)变化特征研究、干燥及浸水状态下填料的压缩性能及压缩后颗粒破碎特征研究以及浸水过程中路基回弹模量的现场测试。研究发现:随风化程度增加,原岩趋于黏土化,微观结构变得疏松。填料颗粒越粗,击实过程中越难调整自身位置来寻求稳定密实状态,颗粒破碎越显著。遇水后填料表现出较强的软化、崩解特性:初始RCBR为54%,随干湿循环呈现先快后慢的减小趋势,最终稳定在26%左右;压缩试验中,填料浸水后的湿化附加变形极为显著,颗粒破碎率大幅增加,最佳含水率状态下未发生破碎的粒组在浸水饱和后也发生了破碎;未浸水路基的回弹模量为140.4 MPa,浸水6 h后衰减至82.1 MPa,之后随浸水时间延长回弹模量衰减不再明显。实际应用时建议优化填料级配、控制最大粒径,采用能有效防水、控湿的路基结构,并避免将炭质页岩填料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发育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页岩 路基填料 路用性能 浸水 干湿循环 颗粒破碎
下载PDF
颗粒粒度对油页岩热解特性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海龙 姜秀民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4,22,共5页
在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上进行了桦甸油页岩的热解特性实验研究,得到了升温速率为20℃/min时颗粒粒度分别为75.66μm、110.05μm、200.21μm和290.40μm的油页岩的热解TG、DTG和DSC曲线,分析了油页岩的热解特性及规律.结果表明,油页岩... 在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上进行了桦甸油页岩的热解特性实验研究,得到了升温速率为20℃/min时颗粒粒度分别为75.66μm、110.05μm、200.21μm和290.40μm的油页岩的热解TG、DTG和DSC曲线,分析了油页岩的热解特性及规律.结果表明,油页岩的热解是分两步进行的,油页岩在低温段的热解是主要的;随着颗粒粒度的减小,油页岩的热解特性趋好.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油页岩在不同阶段的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热解特性 颗粒粒度 化学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变椭圆振动筛筛分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17
作者 韩庆锋 吕志鹏 +1 位作者 闵庆新 段铃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0,共9页
钻井液振动筛作为一级固相控制设备,常存在“筛堵”“筛糊”和“跑浆”等问题,而通过改变“力心”和质径积比值等参数来得到合理的变椭圆振动轨迹,可以较好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变椭圆轨迹振动筛的结构参数改变要求,研究其对振动轨迹和颗... 钻井液振动筛作为一级固相控制设备,常存在“筛堵”“筛糊”和“跑浆”等问题,而通过改变“力心”和质径积比值等参数来得到合理的变椭圆振动轨迹,可以较好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变椭圆轨迹振动筛的结构参数改变要求,研究其对振动轨迹和颗粒行为的影响,并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的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Dynamics of Multi-body System)研究方法,对变椭圆振动筛本体和物料颗粒进行联合分析求解;分析了变椭圆振动筛力心位置和偏心块质径积比值对振动轨迹、物料颗粒运移速度和透筛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筛在力心与质心的距离在100~150 mm,偏心块质径积比值在10∶7左右,入料端最大椭圆倾角在60°~65°时,变椭圆振动筛可以达到较好的筛分性能。研究结论可为变椭圆振动筛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振动筛 变椭圆 离散元法 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 筛分效率 力心 物料颗粒
下载PDF
炭质页岩的颗粒破碎及其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常洲 张留俊 +3 位作者 黄平明 晏长根 贾卓龙 徐合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17-3126,共10页
为综合评估炭质页岩的路用性能,充分认识炭质页岩的颗粒破碎行为,测试了炭质页岩块在循环压实过程中各粒组含量的演化规律,结合室内击实试验阐述了颗粒破碎对炭质页岩击实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填筑级配,并依据最佳级配进行三轴湿化变... 为综合评估炭质页岩的路用性能,充分认识炭质页岩的颗粒破碎行为,测试了炭质页岩块在循环压实过程中各粒组含量的演化规律,结合室内击实试验阐述了颗粒破碎对炭质页岩击实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填筑级配,并依据最佳级配进行三轴湿化变形试验,从颗粒破碎角度分析了炭质页岩填料湿化变形的变化规律,最后对炭质页岩现场填筑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炭质页岩压实过程经历结构调整、颗粒破碎、压缩变形3个阶段,形成的相对稳定级配结构为其用作路堤填料提供了基础;填料最大干密度形成机制受颗粒破碎过程中粒径为20~40 mm与粒径小于2 mm颗粒含量变化的影响较大,随粗料含量增加,试样相对破碎率线性增大,最大干密度呈先增大后减小变化,最优粗料含量约为70%;湿化变形是混合料颗粒破碎的外在表现,浸水湿化后混合料强度降低约40%,可采用相对破碎率Br预估混合料遇水产生的湿化变形量,并建立了相对破碎率与围压、应力水平间的数学关系式;现场填筑过程中路堤压实度检测与沉降观测表明,炭质页岩路堤的最佳铺松厚度约为4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页岩 路用性能 颗粒破碎 击实特性 湿化变形 现场试验
下载PDF
某235 MW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调整
19
作者 袁亚东 《电力勘测设计》 2023年第12期70-72,86,共4页
某235 MW油页岩锅炉为目前国际上投运的单台最大容量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在锅炉调试过程中,针对排渣频繁结焦堵塞、渣自流现象及燃烧不平衡造成汽温偏差大的问题,通过调整燃料颗粒度、风量及各区域燃料分配比例等几个对循环流化床燃... 某235 MW油页岩锅炉为目前国际上投运的单台最大容量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在锅炉调试过程中,针对排渣频繁结焦堵塞、渣自流现象及燃烧不平衡造成汽温偏差大的问题,通过调整燃料颗粒度、风量及各区域燃料分配比例等几个对循环流化床燃烧影响比较大的因素,解决排渣频繁结焦堵塞、渣自流及燃烧不平衡等问题。通过调整,频繁结焦堵渣、渣自流现象得到缓解,燃烧不平衡现象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油页岩 燃烧调整 颗粒度 风量
下载PDF
川南页岩气开采中分离器排污系统的冲蚀分析及改进方案
20
作者 刘恩斌 唐浩 +2 位作者 李党建 赵万伟 李文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12760-12766,共7页
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井里采出的页岩气会携带大量的砂粒等杂质,在经过分离器气液分离之后,底部携砂污水在高压驱动下,会使高速流动的砂粒对排污阀造成严重的冲蚀。针对该问题,以川南长宁地区生产井为例,建立相应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 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井里采出的页岩气会携带大量的砂粒等杂质,在经过分离器气液分离之后,底部携砂污水在高压驱动下,会使高速流动的砂粒对排污阀造成严重的冲蚀。针对该问题,以川南长宁地区生产井为例,建立相应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型,基于ANSYS Fluent求解器,针对不同压力、砂质量流量和颗粒特性条件下,对排污阀的冲蚀情况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分离器运行压力越大,砂量质量流量越大,冲蚀速率及年冲蚀厚度逐渐增大,并呈现线性相关关系;颗粒形状系数越小,砂粒粒径越大,冲蚀速率以及年冲蚀厚度急剧增大;运行压力为1.5~5.5 MPa时,年冲蚀厚度为8.6~76.1 mm,根据行业标准得知目前的排污系统存在快速减薄穿孔现象。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排污系统改进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验证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当排污管内流速为12 m/s时,排污阀最大冲蚀速率为4.53×10^(-5) kg/(s·m^(2)),折算成年冲蚀厚度为0.9 mm,相较于未改进的排污系统,缓蚀率可达9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排污阀 颗粒冲蚀 CFD技术 形状系数 冲蚀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