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LISST观测絮凝体粒径、有效密度和沉速的垂线分布 被引量:49
1
作者 程江 何青 王元叶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9,共7页
2003年6月,利用B型现场激光粒度仪LISST_100在长江口徐六泾站定点连续观测了洪季大潮垂线细颗粒悬浮泥沙的实有粒径、体积浓度,利用OBS-3A测量现场悬沙浓度。计算了现场絮凝体有效密度和沉速。观测结果显示现场细颗粒泥沙絮凝体的平均... 2003年6月,利用B型现场激光粒度仪LISST_100在长江口徐六泾站定点连续观测了洪季大潮垂线细颗粒悬浮泥沙的实有粒径、体积浓度,利用OBS-3A测量现场悬沙浓度。计算了现场絮凝体有效密度和沉速。观测结果显示现场细颗粒泥沙絮凝体的平均粒径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增大,表层为30~60μm,中层为50~80μm,底层超过90μm。絮凝体有效密度受水动力条件控制,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减小,有效密度在532~1456kgm3之间;絮凝体的现场沉速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加大,沉速变化范围在070~562cms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ST-100 絮凝 粒径 密度 沉速 长江河口 徐六泾
下载PDF
长江口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金鹰 王义刚 李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63,共3页
长江口航道淤积的主要成因是河流从上游带来的大量粘性细颗粒泥沙 ,在河口盐、淡水交汇处遇强电解质海水 ,产生絮凝形成絮团而加速沉降形成的 .用长江口粘性泥沙在不同盐度的人工海水中做了大量的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絮凝的主要因... 长江口航道淤积的主要成因是河流从上游带来的大量粘性细颗粒泥沙 ,在河口盐、淡水交汇处遇强电解质海水 ,产生絮凝形成絮团而加速沉降形成的 .用长江口粘性泥沙在不同盐度的人工海水中做了大量的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絮凝的主要因素为含盐度、颗粒大小、含沙量、泥沙矿物成分、有机质含量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泥沙 絮凝 试验 含沙量 淤积 泥沙颗粒
下载PDF
长江口北槽口外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 被引量:34
3
作者 时钟 朱文蔚 周洪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8-23,共6页
提供了一种计算长江口外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的方法.利用流速仪和声学悬浮泥沙观测系统,获得了长江口北槽口外大潮水流、悬沙浓度垂线分布资料.采用落憩时刻(1100h)的悬沙浓度7条垂线分布资料,通过Rouse公式拟合,计算了与悬沙浓度垂线分... 提供了一种计算长江口外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的方法.利用流速仪和声学悬浮泥沙观测系统,获得了长江口北槽口外大潮水流、悬沙浓度垂线分布资料.采用落憩时刻(1100h)的悬沙浓度7条垂线分布资料,通过Rouse公式拟合,计算了与悬沙浓度垂线分布曲线相对应的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计算结果相对集中于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悬沙 沉降速度 长江口
下载PDF
EGSB反应器内厌氧颗粒污泥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妍春 左剑恶 肖晶华 《中国沼气》 2002年第4期3-7,共5页
本文研究了处理自配有机废水小试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性质。结果表明 ,随着运行时间和水力上升流速 (Vup)的增加 ,颗粒污泥粒径逐渐增大 ,且污泥床下部污泥的粒径大于污泥床上部的 ;颗粒污泥在清水中的静沉速与颗粒粒径成正比 ,二者... 本文研究了处理自配有机废水小试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性质。结果表明 ,随着运行时间和水力上升流速 (Vup)的增加 ,颗粒污泥粒径逐渐增大 ,且污泥床下部污泥的粒径大于污泥床上部的 ;颗粒污泥在清水中的静沉速与颗粒粒径成正比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用Allen公式来描述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SB反应器 厌氧颗粒污泥 颗粒粒径 沉速 细菌分布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长江口南汇近岸水域悬沙沉降速度估算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沈良 谷国传 张国安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51,共7页
长江口南汇近岸水域 1 994年 9~ 1 0月大、小潮期间悬沙浓度实测资料分析表明 ,涨潮或落潮平均悬沙浓度在垂向上呈指数分布 ,拟合Rouse(1 93 7)公式。据此 ,探索应用Rouse公式计算河口近岸水域悬沙沉速的分步求解法 :先由涨 (落 )潮平... 长江口南汇近岸水域 1 994年 9~ 1 0月大、小潮期间悬沙浓度实测资料分析表明 ,涨潮或落潮平均悬沙浓度在垂向上呈指数分布 ,拟合Rouse(1 93 7)公式。据此 ,探索应用Rouse公式计算河口近岸水域悬沙沉速的分步求解法 :先由涨 (落 )潮平均悬沙浓度和相对水深求出公式中的悬浮指标 ,再通过参数的确定从悬浮指标中反推出悬沙沉速。用这一方法近似计算得到南汇近岸水域的悬沙沉速 :涨潮阶段平均为 3 46mm s,落潮阶段平均为 3 0 0mm s;全水域变化在 2 1 4~ 4 3 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悬沙 沉降速度 悬浮指标 R0use公式
下载PDF
长江口北槽细颗粒悬沙絮凝体的沉降速率的近似估算 被引量:23
6
作者 时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58,共8页
利用声学法获得了长江口北槽口内、外个站位的悬沙浓度垂线分布资料。通过2Rouse公式拟合法,计算了分别与它们相对应的絮凝体沉降速率。计算结果表明:(1)长江口北槽细颗粒悬沙絮凝体沉降速率主要集中在1.0~3.0mms-1;(2)北槽口内,平均... 利用声学法获得了长江口北槽口内、外个站位的悬沙浓度垂线分布资料。通过2Rouse公式拟合法,计算了分别与它们相对应的絮凝体沉降速率。计算结果表明:(1)长江口北槽细颗粒悬沙絮凝体沉降速率主要集中在1.0~3.0mms-1;(2)北槽口内,平均悬沙浓度与絮凝体沉降速率的关系:ωs=1.14C1.03;(3)北槽口内,控制絮凝体沉降速率的物理因素是平均悬沙浓度;而北槽口外,影响絮凝体沉降速率的物理因素为盐度和悬沙颗粒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絮凝体 沉降速率 拟合法
下载PDF
卤水—白云石法氢氧化镁沉淀过程试验和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方裕勋 罗新 《无机盐工业》 CAS 1998年第2期9-11,共3页
试验了有关因素对卤水—白云石法中Mg(OH)2沉淀反应的影响,并对该影响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工艺流程设计方案:通过乳化除渣分离去白云石的大部分杂质,控制反应条件,经循环晶种法获得一定粒度的Mg(OH... 试验了有关因素对卤水—白云石法中Mg(OH)2沉淀反应的影响,并对该影响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工艺流程设计方案:通过乳化除渣分离去白云石的大部分杂质,控制反应条件,经循环晶种法获得一定粒度的Mg(OH)2沉淀,再以PAM聚沉。实现了料浆的快速沉降(最初2min沉降75~115mm),所得MgO除Mn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 白去石法 氢氧化镁 沉淀过程
下载PDF
细粒全尾矿絮凝沉降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勇 王洪江 +3 位作者 吴爱祥 李辉 刘洪钧 谷志君 《黄金》 CAS 2012年第1期48-51,共4页
细粒全尾矿沉降速度慢、脱水困难,影响到膏体制备;该类尾矿必须借助絮凝剂改善沉降特性。根据某矿山尾矿物理特性,从7种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中选出1种沉降速度最快的絮凝剂N123,并使用N123进行了室内沉降试验。采用均匀设计法建立了... 细粒全尾矿沉降速度慢、脱水困难,影响到膏体制备;该类尾矿必须借助絮凝剂改善沉降特性。根据某矿山尾矿物理特性,从7种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中选出1种沉降速度最快的絮凝剂N123,并使用N123进行了室内沉降试验。采用均匀设计法建立了3因素5水平试验方案,回归不同水平沉降速度和极限沉降浓度方程,得到最佳因素组合。最后,探索了矿浆停留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全尾矿 絮凝剂 均匀设计法 沉降速度 极限沉降浓度
下载PDF
计算球形颗粒自由沉降速度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宝和 王喜忠 《粉体技术》 1996年第2期30-39,共10页
对球形颗粒曳力系数关联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国内外一些教科书和文献中常用的过渡区的两个关联式误差很大.不宜推荐继续使用,但在工程设计计算中可使用优选出的形式比较简单、计算结果比较准确的关联式本文还提出一种计算球形颗粒... 对球形颗粒曳力系数关联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国内外一些教科书和文献中常用的过渡区的两个关联式误差很大.不宜推荐继续使用,但在工程设计计算中可使用优选出的形式比较简单、计算结果比较准确的关联式本文还提出一种计算球形颗粒自由沉降速度的新方法,用Rep-Ar表或Rep-Ar关联式可直接计算出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避免了试差或迭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颗粒 曳力系数 沉降速度 粉末 计算
下载PDF
尾矿浓密中泥层沉降速度变化及颗粒沉降特性 被引量:22
10
作者 侯贺子 李翠平 +1 位作者 王少勇 颜丙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8-1436,共9页
通过开展全尾矿絮凝沉降宏观实验,研究不同料浆质量分数、絮凝剂单耗下的尾矿静态絮凝沉降特征,分析泥层沉降速度变化趋势;基于沉降阶段与泥层沉降速度的对应关系,得到全尾砂絮凝沉降速度规律曲线;开展不同沉降区域尾矿颗粒微观实验,使... 通过开展全尾矿絮凝沉降宏观实验,研究不同料浆质量分数、絮凝剂单耗下的尾矿静态絮凝沉降特征,分析泥层沉降速度变化趋势;基于沉降阶段与泥层沉降速度的对应关系,得到全尾砂絮凝沉降速度规律曲线;开展不同沉降区域尾矿颗粒微观实验,使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观测尾矿絮凝沉降样品,分析不同沉降区域的尾矿颗粒粒径分布状况,探究不同粒径尾矿颗粒的沉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沉降颗粒分布存在差异,伴随不同沉降区域的形成、过渡和消失,全尾砂絮凝沉降速度规律曲线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自由沉降前段、自由沉降末段、干涉沉降前段、干涉沉降末段和压密段;沉降速度与颗粒粒径密切相关,粒径82.0μm以上颗粒不发生絮凝,以颗粒形式沉降到底部,粒径26.5~82.0μm颗粒难以发生絮凝,粒径10.0~26.5μm颗粒不易絮凝,粒径10.0μm以下颗粒易絮凝并以絮团形式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絮凝沉降 沉降速度 沉降特性 微观观测
下载PDF
细粒煤在Falcon分选机中的运动特性及其脱硫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陶有俊 赵跃民 +1 位作者 Daniel Tao 刘炯天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1-724,共4页
简述了Falcon离心重力分选机的特点及工作原理,通过细颗粒在Falcon离心重力场中的受力分析和沉降末速的计算,得出了颗粒沉降时间与离心加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颗粒的离心加速度越大、固体颗粒与介质的密度差越大、颗粒直径越大,则沉降... 简述了Falcon离心重力分选机的特点及工作原理,通过细颗粒在Falcon离心重力场中的受力分析和沉降末速的计算,得出了颗粒沉降时间与离心加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颗粒的离心加速度越大、固体颗粒与介质的密度差越大、颗粒直径越大,则沉降时间越短.通过对转筒内流膜运动特性分析,研究了处于转筒内不同流膜微层中的颗粒切向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膜内各微层的切向流速沿径向递增.分析对比了Falcon离心分选和浮选分步释放试验脱硫效果,结果表明了细粒煤在离心重力场中的全硫脱除率要比基于颗粒表面性质分选的浮选过程平均高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 Falcon分选机 颗粒 沉降速度 脱硫
下载PDF
絮凝体的分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冬梅 谭万春 +1 位作者 黄明珠 金同轨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0,共6页
试验现象及电镜照片研究表明,絮凝体表面和内部具有高度不规则性,絮凝体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具有分形特征。从絮凝体的密度、孔隙率,絮凝体的粒径分布,絮凝体的强度、沉速,絮凝条件与分数维的关系并结合黄河泥沙试验,概述了絮凝体的分形... 试验现象及电镜照片研究表明,絮凝体表面和内部具有高度不规则性,絮凝体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具有分形特征。从絮凝体的密度、孔隙率,絮凝体的粒径分布,絮凝体的强度、沉速,絮凝条件与分数维的关系并结合黄河泥沙试验,概述了絮凝体的分形特性及结构特征,同时对影响絮凝体分形特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维 粒径分布 絮凝体沉速 絮团密度 絮团强度
下载PDF
絮体分形结构对沉淀速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钟润生 张锡辉 +1 位作者 肖峰 李晓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53-2357,共5页
利用基于微天平的质量-粒径法和基于改进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自由沉淀法对高岭土、腐殖酸絮体的分形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质量-粒径法得到的铁盐絮体三维分形维数为2.14-2.28,明显大于铝盐絮体的1.75-1.83,铁盐絮体结构更为致密,而... 利用基于微天平的质量-粒径法和基于改进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自由沉淀法对高岭土、腐殖酸絮体的分形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质量-粒径法得到的铁盐絮体三维分形维数为2.14-2.28,明显大于铝盐絮体的1.75-1.83,铁盐絮体结构更为致密,而铝、铁-腐殖酸絮体比相应的高岭土絮体分形维数要小.絮体分形维数与沉淀速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分形维数越大,絮体沉淀速度越大.质量粒径法与自由沉淀法求出的絮体分形维数相吻合,分形絮体沉淀速度不再满足Stokes沉淀速度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体结构 沉淀速度 三维分形维数 腐殖酸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原文传递
重力式油气水分离场中液滴沉降速度模型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邓志安 袁敏 徐建宁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2-87,共6页
在流体力学指导下,通过对重力式分离场中分散相液滴行为特性的分析,阐述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油气水分离设备采用传统的液滴沉降速度模型的局限性;初步探讨了分散相液滴碰撞聚合后,其铅垂运动速度和分离时间及液滴粒径的关系;对具... 在流体力学指导下,通过对重力式分离场中分散相液滴行为特性的分析,阐述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油气水分离设备采用传统的液滴沉降速度模型的局限性;初步探讨了分散相液滴碰撞聚合后,其铅垂运动速度和分离时间及液滴粒径的关系;对具有碰撞聚结现象的液滴和孤立液滴二者在沉降速度、分离时间及水平位移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推导出具有碰撞聚结现象的液滴沉降速度模型;提出了在今后重力式油气水分离设备设计中,采用碰撞聚结沉降速度模型进行设计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沉降速度 模型 油气水 重力式分离场
下载PDF
杭州湾北岸深槽冲淤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熊绍隆 陶圭棱 +1 位作者 卢祥兴 胡晓强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69-76,89,共9页
本文利用悬沙淤积与局部动床模型,探讨了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进一步整治国涂以后,北岸澉浦至乍浦深槽的冲淤变化,为沿线已、正、待建若干大型港口、火、核电厂的正常运行与合理设计以及杭州湾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也... 本文利用悬沙淤积与局部动床模型,探讨了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进一步整治国涂以后,北岸澉浦至乍浦深槽的冲淤变化,为沿线已、正、待建若干大型港口、火、核电厂的正常运行与合理设计以及杭州湾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也给潮汐河口海湾泥沙模型设计与试验奉献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深槽 冲淤 悬移质 动床模型 试验
下载PDF
太湖水体中悬浮物的静沉降特征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鋆 高光 +2 位作者 李一平 王珂 逢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8-534,共7页
本文分别采用斯托克斯沉降速率公式和重复深度吸管法计算了2005年4月、5月间在太湖进行的四次静沉降模拟实验中的沉降速度.结果表明:1)太湖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属于絮凝沉降.2)水体中悬浮物浓度与沉降时间均呈现出明显的指数衰减规律(... 本文分别采用斯托克斯沉降速率公式和重复深度吸管法计算了2005年4月、5月间在太湖进行的四次静沉降模拟实验中的沉降速度.结果表明:1)太湖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属于絮凝沉降.2)水体中悬浮物浓度与沉降时间均呈现出明显的指数衰减规律(R^2>0.80),悬浮物中无机物含量较高时这种规律更为明显(R^2≥0.99).3)悬浮物浓较低时,太湖悬浮物的沉降速率与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悬浮物浓度较高时,沉降速率随悬浮物浓度升高而增大.经拟合沉降速度(ω)与悬浮物浓度(C)之间符合Logistic曲线ω=0.021/(1+exp(-0.026(C-166.3))),R^2=0.98,n=54.4),斯托克斯公式可用来粗略估算太湖悬浮物的沉降速率,而重复深度吸管法则适合于较精确地计算太湖悬浮物的沉降速率.但在计算时须注意根据悬浮物的特性,选取其特征沉降速率.本文计算得到的太湖悬浮物的沉降速率范围为0.002 cm/s-0.005 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 静沉降 沉降速度 太湖
下载PDF
利用土壤颗粒的沉降粒级研究泥沙的迁移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胡亚鲜 Nikolaus J.Kuhn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5-1124,共10页
了解不同粒径泥沙迁移运动规律,有助于深入理解侵蚀条件下碳、氮、磷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土壤营养元素的迁移转化与泥沙颗粒的运动规律密切相关,而泥沙的运动规律由颗粒大小、性状、孔隙度和密度等因素共同决定。依据泥沙颗粒沉... 了解不同粒径泥沙迁移运动规律,有助于深入理解侵蚀条件下碳、氮、磷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土壤营养元素的迁移转化与泥沙颗粒的运动规律密切相关,而泥沙的运动规律由颗粒大小、性状、孔隙度和密度等因素共同决定。依据泥沙颗粒沉降速度分选的原理,针对中国两种典型侵蚀土壤(红壤和黄绵土),分别进行了土壤机械组成(矿质土粒分选)和沉降速度分选测定。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的沉降粒级可有效区分红壤和黄绵土中不同粒径团聚体的沉降速度,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同一粒径颗粒因性状、密度和孔隙度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沉降速度。相对于质地疏松的黄绵土,红壤的机械组成显示,有86.9%的有机碳与≤32μm的矿物颗粒相结合,很有可能随悬移过程汇入下游水体。但土壤颗粒沉降速度分布表明,约有90.5%的红壤有机碳与等效石英粒径≥63μm的团聚体相结合,易在经历较短的迁移过程后,快速沉积于下坡面。这表明,现有的土壤侵蚀模型大多利用土壤机械组成(即矿质粒径大小)在反映泥沙运动或元素迁移规律方面存在片面性。土壤的团聚过程可有效缩减有机碳和无机碳的迁移距离,从而使其更易沉积于陆生环境。土壤颗粒的沉降速度分级对认识泥沙颗粒和养分元素在侵蚀—迁移—沉积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管法 沉降速度 团聚体 迁移距离 有机碳 无机碳
下载PDF
电镀废水综合治理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春爱 曹变英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7,共5页
本文用化学法研究了电镀废水的治理。对溶液中pH值、含盐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Cr6+含量与处理剂,处理后水溶液中含盐量、沉渣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沉渣的沉降速度进行了考察.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实验室操作条件获得了满意的治理... 本文用化学法研究了电镀废水的治理。对溶液中pH值、含盐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Cr6+含量与处理剂,处理后水溶液中含盐量、沉渣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沉渣的沉降速度进行了考察.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实验室操作条件获得了满意的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化学法 沉降速度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高岭石对煤泥沉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辉锋 赵龙 +1 位作者 徐志强 裴大牛 《选煤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8-10,18,共4页
煤泥水难以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其中粘土矿物含量多、粒度细,易形成胶体悬浮液。高岭石是最主要的粘土矿物之一,文章从高岭石的粒度和含量两方面,研究了高岭石对纯煤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岭石的粒度对其沉降影响较小;阳离子PAM适合... 煤泥水难以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其中粘土矿物含量多、粒度细,易形成胶体悬浮液。高岭石是最主要的粘土矿物之一,文章从高岭石的粒度和含量两方面,研究了高岭石对纯煤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岭石的粒度对其沉降影响较小;阳离子PAM适合于含有高岭石的煤泥沉降,随着高岭石含量的增加,阳离子PAM加入量以2‰~3‰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超纯煤 沉降试验 沉降速度 透光率 沉降效果
下载PDF
刚性植物条件下静水中粗颗粒泥沙沉速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唐洪武 吕升奇 龙涧川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14-1220,共7页
为了探求水生植物对泥沙沉速的影响,本文在总结泥沙颗粒在水体中沉降的影响因素及阻力系数规律的基础上,在静水中设置不同直径、不同排列密度的不锈钢圆柱细杆模拟水体中不带分叉的刚性植物,分别测定粒径为0.1cm^0.45cm的沙粒沉速,并与... 为了探求水生植物对泥沙沉速的影响,本文在总结泥沙颗粒在水体中沉降的影响因素及阻力系数规律的基础上,在静水中设置不同直径、不同排列密度的不锈钢圆柱细杆模拟水体中不带分叉的刚性植物,分别测定粒径为0.1cm^0.45cm的沙粒沉速,并与没有植物条件下的沉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试验粒径范围内,含植物水体中泥沙沉速随泥沙粒径、植物密度增大而减小,通过修正阻力系数,推导出考虑植物杆径及植物密度排列的泥沙沉速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植物水体 阻力系数 泥沙粒径 沉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