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功能设计理论的发展综述 被引量:20
1
作者 谢晓健 蒋永生 +1 位作者 梁书亭 许巍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9-15,共7页
基于结构功能的设计理论是 90年代国际上提出的新概念 ,是抗震设计理念上的一次变革 .本文阐述了结构功能的设计理论产生的背景、基本思想、主要特点以及研究现状 ,指出了结构功能的设计理论对推动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基于结构功能 抗震设计 结构功能设计理论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晓莉 吴敏哲 郭棣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1期153-156,共4页
介绍了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的划分、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以及常用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文中着重探讨了按延性系数进行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最后指出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结构抗震 性能水准 性能目标 抗震设计 按延性系数设计
下载PDF
华北地区地震环境噪声特征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吴建平 欧阳飚 +2 位作者 王未来 姚志祥 袁松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829,共12页
利用华北流动地震台阵观测的垂直分向连续波形数据,通过计算功率谱密度和相应的概率密度函数,对华北地区地震环境噪声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平原和沉积盆地2Hz以上的高频环境噪声水平与全球新高噪声模型(NHNM)相近,周期3—18... 利用华北流动地震台阵观测的垂直分向连续波形数据,通过计算功率谱密度和相应的概率密度函数,对华北地区地震环境噪声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平原和沉积盆地2Hz以上的高频环境噪声水平与全球新高噪声模型(NHNM)相近,周期3—18s的平均噪声水平低于NHNM和新低噪声模型(NLNM)的平均值;山区及西部高原的高频噪声水平明显低于NHNM,周期1—18s的噪声水平大多明显低于NHNM和NLNM的平均值;不同区域18s以上周期的噪声水平差异相对较小.流动地震台阵部分台站的环境噪声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个别台站噪声水平明显高于周边台站,表明这些台站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不同台站的噪声水平分析表明,将台站布设在摆坑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频和低频段的噪声水平.台站环境噪声特征的研究结果可为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数据质量的定量评估,观测期间的台站优化调整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震台阵 环境噪声 噪声水平 概率密度函数
下载PDF
工程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俊 刘铮 刘永芳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8-101,共4页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研究,并被认为是将来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国内外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常用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作了较系统的综述,初步探讨了现阶段进行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 抗震设计方法 基于性能 工程结构 发展方向 结构性能 国内外
下载PDF
足尺砌体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林超 郭子雄 +3 位作者 黄群贤 叶勇 柴振岭 刘阳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37,共8页
为研究砌体类型对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开展了4榀足尺填充墙框架与1榀空框架试件的水平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填充墙砌块类型包括空心黏土砖、混凝土空心砌块、陶粒混凝土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砌块4种。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砌块类型... 为研究砌体类型对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开展了4榀足尺填充墙框架与1榀空框架试件的水平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填充墙砌块类型包括空心黏土砖、混凝土空心砌块、陶粒混凝土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砌块4种。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砌块类型对填充墙框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骨架曲线、耗能性能、承载力和刚度退化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而其他三种砌块填充墙在位移角1/50时即出现局部压溃剥落,并随位移角幅值增加破坏逐步加重;砌体填充墙的存在增强了填充墙框架的初始刚度和屈服割线刚度,同时也明显增大了其水平承载力;各填充墙框架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5,其中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框架的承载力和刚度退化较慢,表现出比其他三种砌体填充墙框架更好的变形能力;基于试验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框架抗震性能水平的划分标准,提出了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不同抗震性能水平的层间位移角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框架 砌块类型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性能水平 位移角限值
原文传递
考虑损伤的结构抗震可恢复性 被引量:19
6
作者 何政 安宁 徐菁菁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9-187,共9页
在定义结构剩余抗震能力比、结构整体抗震可恢复性指标以及对应于建议损伤区间的局部抗震可恢复性指标的基础上,考虑建筑物不同重要性和不同破坏影响,建议了不同的结构抗震可恢复性等级和相应的整体可恢复性指标变化范围,以及局部抗震... 在定义结构剩余抗震能力比、结构整体抗震可恢复性指标以及对应于建议损伤区间的局部抗震可恢复性指标的基础上,考虑建筑物不同重要性和不同破坏影响,建议了不同的结构抗震可恢复性等级和相应的整体可恢复性指标变化范围,以及局部抗震可恢复性指标的下限值。结合易损性分析得到特定地震强度下得到其剩余抗震能力比的期望值。根据损伤区间规划、损伤性能目标以及各可恢复性等级结构剩余抗震能力比曲线下包络线,建议了结构抗震可恢复性概念设计框架。这种概念设计框架是在描述结构损伤程度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直接地评估结构面临受损或序列型强震时其剩余强度储备的情况。针对算例情况而言,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结构其抗震可恢复性和倒塌概率均满足要求,大震作用下结构剩余抗震能力比的期望值与最大结构层间位移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结构抗震可恢复性评估方法与常规设计方法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恢复性 地震损伤 性能目标 损伤等级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
原文传递
水电工程抗震设防概率水准和地震作用概率模型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厚群 候顺载 梁爱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91-98,共8页
本文基于我国已有的二十余个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结果,运用概率分析方法探讨了水电工程抗震设防的概率水准和地震作用的概率模型,以便为正在修订中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地震作用 概率模型 水工结构 抗震
下载PDF
北京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抗震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恩平 杨娜茵 +1 位作者 常紫薇 唐晓楠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4-129,共6页
汶川地震以后,依据"教育部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学校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发[2008]19号文件)精神,受北京市教委的委托,对北京市城郊区8个区县,2001年以前建成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共338栋楼(建筑面积907286... 汶川地震以后,依据"教育部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学校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发[2008]19号文件)精神,受北京市教委的委托,对北京市城郊区8个区县,2001年以前建成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共338栋楼(建筑面积907286m2)进行了抗震调查分析。本文通过抗震调查鉴定的实践,综合分析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的实际抗震能力。给出了这些建筑现状抗震水准及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震减灾的应对措施。基本反映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抗震水准的全貌,给下阶段规划学校建筑抗震改造加固方案及实施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防 抗震构造措施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抗震水准 震害因素 抗震构件 非抗震构件
下载PDF
小湾拱坝在不同概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涂劲 陈厚群 张伯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8-285,共8页
本文采用非线性地震波动分析方法,将坝体、地基、库水的强震反应作为满足体系中接触面边界约束条件的波传播问题求解,以坝体位移反应发生突变作为拱坝体系整体失稳判断准则,依据设计概率水平及实际可信超设计概率水平确定的地震动,对小... 本文采用非线性地震波动分析方法,将坝体、地基、库水的强震反应作为满足体系中接触面边界约束条件的波传播问题求解,以坝体位移反应发生突变作为拱坝体系整体失稳判断准则,依据设计概率水平及实际可信超设计概率水平确定的地震动,对小湾拱坝的地震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给出其在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超载安全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拱坝在实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作用下,尚有1.3倍的超载裕度,其抗震安全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抗震安全 地震动 超越概率
下载PDF
地震动持时对考虑梁柱节点区不同破坏模式RC框架的地震易损性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小云 韩建平 +1 位作者 党育 周颖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3-203,共11页
地震动持时对非弹性结构的累积损伤和破坏有较大影响,但目前抗震分析设计中对地震动持时的规定是不明确的。从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地震动数据库中选择具有不同持时和加速度峰值的60条地震动记录(PEER)中选取具有不同持时和加速... 地震动持时对非弹性结构的累积损伤和破坏有较大影响,但目前抗震分析设计中对地震动持时的规定是不明确的。从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地震动数据库中选择具有不同持时和加速度峰值的60条地震动记录(PEER)中选取具有不同持时和加速度峰值的60条地震动记录,并划分为长、短持时两组各30条。利用Open Sees分析软件建立了一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教学楼的三维空间模型。分别以梁柱节点区不考虑非弹性变形、梁柱节点区考虑钢筋黏结滑移、梁柱节点区考虑钢筋黏结滑移和剪切变形三种工况来依次模拟节点区的破坏模式。以此60条地震动记录为输入进行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到在五种损伤水平下,对应于不同工况两组持时记录的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进而评估地震动持时对考虑节点区不同破坏模式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短持时地震动记录,长持时地震动记录使结构在相应损伤水平和工况下的超越概率明显提高;同一损伤水平下,按照梁柱节点区不考虑非弹性变形,考虑钢筋黏结滑移,同时考虑钢筋黏结滑移和剪切变形的顺序,长、短持时地震动记录作用下其超越概率均显著提高,且长持时地震动记录对节点区考虑钢筋黏结滑移和剪切变形结构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持时 钢筋混凝土(RC)框架 抗震性能 损伤水平 易损性曲线
下载PDF
抗震设防地震的概率标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鄢家全 陈家庚 +1 位作者 高孟潭 郝玉芹 《国际地震动态》 2000年第9期1-7,共7页
以全国范围内 12 8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为基础 ,对不同概率水平相应的地震烈度和加速度峰值进行统计分析 ,为合理确定抗震设计规范中设防地震的概率水平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抗震设计 设防地震 概率水平
下载PDF
对《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的评述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吕西林 章红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0-186,共7页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以下简称《通则》)是一部对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试用标准。本文对《通则》和现行规范的某些不同和改进之处进行了比较,讨论了《通则》所具有的先进性和行业指导性,同时也对应用...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以下简称《通则》)是一部对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试用标准。本文对《通则》和现行规范的某些不同和改进之处进行了比较,讨论了《通则》所具有的先进性和行业指导性,同时也对应用《通则》的原理,对修订和完善下一代规范还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性态设计 抗震规范 建筑功能 设防水准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在抗震加固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开 吕佐超 +1 位作者 吴徽 娄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41,共7页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该理论要求建筑物在未来遭遇地震作用时表现出预定的抗震性能水平,这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美国地震工程界最早将该理论引入到加固中,这对既有结构的抗震评估和抗震加固设计具...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该理论要求建筑物在未来遭遇地震作用时表现出预定的抗震性能水平,这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美国地震工程界最早将该理论引入到加固中,这对既有结构的抗震评估和抗震加固设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加固方法的基本思想、产生背景、发展状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并指出该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性能 抗震加固 性能水平 设防水准 性能目标
下载PDF
浙江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洋君 杨毅 +1 位作者 王燕 康承旭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年第4期57-61,共5页
利用近震震级公式,已知地震台站噪声水平和震中距,评估浙江地震监测台网监测能力。结果表明,浙西地区地震监测能力为M_L2.5,滩坑水库库区地震监测能力为M_L1.5。为进一步提高浙江地区整体地震监测能力,优化完善浙江地震监测台网布局,拟... 利用近震震级公式,已知地震台站噪声水平和震中距,评估浙江地震监测台网监测能力。结果表明,浙西地区地震监测能力为M_L2.5,滩坑水库库区地震监测能力为M_L1.5。为进一步提高浙江地区整体地震监测能力,优化完善浙江地震监测台网布局,拟在浙江西部与江西交界地区、滩坑水库库区增设台站,浙江省地震监测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台网 噪声水平 震中距 监测能力 优化完善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抗震加固初探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祥龙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3期102-103,97,共3页
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加固设计概念,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骤。通过一种性能水平划分形式对抗震加固后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具有的性能进行了说明,并针对抗震加固的特点指出了应用时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基于性能 抗震加固 性能水平
下载PDF
台湾海峡晚更新世以来的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勐佳 吴自银 +5 位作者 马胜中 尚继宏 梁裕杨 周洁琼 李守军 赵荻能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88,共13页
基于4 530km高分辨率单道地震数据和钻孔资料,采用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的方法,对台湾海峡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进行了划分,自上而下共识别出R0、R1、R2、R3、R4等5个主要反射界面,分别对应海底、3ka BP前后高海平面、最大海泛面、海侵面和... 基于4 530km高分辨率单道地震数据和钻孔资料,采用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的方法,对台湾海峡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进行了划分,自上而下共识别出R0、R1、R2、R3、R4等5个主要反射界面,分别对应海底、3ka BP前后高海平面、最大海泛面、海侵面和Ⅰ型层序界面,并以此划分出4个地层单元:晚全新世浅海-滨海沉积A,中全新世浅海沉积B,早全新世海侵沉积C,晚更新世陆相河流沉积D。在海平面变化的作用下,海峡地区先后发育低水位沉积D(低位体系域),海侵沉积C(海侵体系域)、高水位沉积B和A(高位体系域)。研究了台湾海峡的典型地震相,提出了关于台中浅滩(云彰隆起)处的楔状沉积体的新观点,认为该楔状体为全新世中期以来形成的三角洲沉积受波浪和潮流作用改造而形成的潮流沙脊,其物质主要来源于台湾。识别出了晚更新世和早全新世古河道沉积,海平面变化和地势高低是其形成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 地震相 海平面 晚更新世 台湾海峡
下载PDF
山前带地震数据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程玖兵 刘玉柱 +2 位作者 马在田 陶正喜 李亚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39,48,共3页
作为复杂介质中最精确的地震波成像技术,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在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中大有可为,但该方法对速度误差非常敏感,抗噪能力较差,其成败取决于叠前去噪、表层速度结构反演和偏移速度分析的有效性,要使山前带地震勘探取得更大突... 作为复杂介质中最精确的地震波成像技术,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在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中大有可为,但该方法对速度误差非常敏感,抗噪能力较差,其成败取决于叠前去噪、表层速度结构反演和偏移速度分析的有效性,要使山前带地震勘探取得更大突破,就需改善单程波动方程深度偏移对高陡、倒转界面的成像精度,研究出可提高初至层析分辨率的新方法以及自地表开始的偏移速度建模方法。基于广角隐式有限差分单程波传播算子与波场“逐步累加”技术,研制了直接自起伏地表进行波场延拓与成像的叠前深度偏移算法。SEG山前逆掩推覆构造模型偏移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川西龙门山实际宽线地震资料成像的试处理结果,也展示了该方法相对于叠后深度偏移的优势。研究还表明,面向地质目标优化地震波照明与接收效果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地震勘探 波动方程 基准面 叠前偏移
下载PDF
大跨空间结构性能水准划分及其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聂桂波 范峰 支旭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为研究大跨空间结构强震作用下性能水准的确定和量化,以凯威特单层球面网壳为例,确定了结构分级性能水准,采用多地震动全过程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结构基于多项特征响应的损伤模型,应用此损伤模型刻画了结构不同的损伤程度,并给出了分级性... 为研究大跨空间结构强震作用下性能水准的确定和量化,以凯威特单层球面网壳为例,确定了结构分级性能水准,采用多地震动全过程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结构基于多项特征响应的损伤模型,应用此损伤模型刻画了结构不同的损伤程度,并给出了分级性能水准的界限值及对应的结构宏微观响应,从而实现了大跨空间结构分级性能水准易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空间结构 基于性能 抗震设计 性能水准 易损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建筑性能的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郝进锋 李艳秋 +1 位作者 刘艳晖 滕振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3-66,共4页
针对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破坏的现象、震害情况,分析破坏原因,给出了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防目标。基于建筑物性能的基本思想,给出了非结构构件的性能设计要求;讨论了非结构构件和附属设备的抗震设计计算原则。对建筑的非结构构件提出了相... 针对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破坏的现象、震害情况,分析破坏原因,给出了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防目标。基于建筑物性能的基本思想,给出了非结构构件的性能设计要求;讨论了非结构构件和附属设备的抗震设计计算原则。对建筑的非结构构件提出了相应的抗震设防技术措施,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构件 抗震设计 性能设计 性能水准
下载PDF
Seismic resilience of building inventory towards resilient cities 被引量:8
20
作者 Juan Gustavo Salado Castillo Michel Bruneau Negar Elhami-Khorasani 《Resilient Cities and Structures》 2022年第1期1-12,共12页
Resilience of a community after an extreme event depends on the resilience of different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buildings.There is no well-established approach to characterize and integrate building resilience for co... Resilience of a community after an extreme event depends on the resilience of different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buildings.There is no well-established approach to characterize and integrate building resilience for community-level applications.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different potential functionality measures can be used to quantify building resilience indexes,and how the results could be aggregated for a set of buildings to provide an indi-cator for the resilience of an entire community.The quantification of building resilience is based on different functionality measures including repair cost,occupancy level,and asset value.An archetype city block with four different buildings is defined.The individual results for each building are combined using a weight-based ap-proach to quantify the resilience index for the city block.The study then considers small-scale communities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building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ontractor availability and collapse probability on the resilience indexes for the set of buildings.Both parameters are shown to be important when quantifying the resilience index.It i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overall resilience of a community is directly influenced by the resilience of individual buildings.The findings presented here are useful bo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ntifying the resilience of a community on the basis of its building inventory,as well as for possible inclusion into a holistic framework that aims to quantify community resil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resilience Building resilience index COMMUNITY Repair cost Occupancy level Asset valu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