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田绿洲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 被引量:45
1
作者 沈冰 黄领梅 +1 位作者 阮本清 罗光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8-83,共6页
应用距平及差积曲线分析和坎德尔(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表明,和田绿洲气温存在着递增趋势,处于变暖期;受气温影响,蒸发能力、空气湿度也呈增加趋势,但不显著;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趋于集中,有降水异常现象出现;由于人类活动,河流... 应用距平及差积曲线分析和坎德尔(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表明,和田绿洲气温存在着递增趋势,处于变暖期;受气温影响,蒸发能力、空气湿度也呈增加趋势,但不显著;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趋于集中,有降水异常现象出现;由于人类活动,河流径流减少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河流域 气温 湿度 蒸发 降水 径流
下载PDF
时序InSAR技术三峡库区藕塘滑坡稳定性监测与状态更新 被引量:24
2
作者 史绪国 徐金虎 +2 位作者 蒋厚军 张路 廖明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284-4292,共9页
坡体表面形变是表征坡体稳定性的重要信息,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滑坡多发区域进行时序常规变形监测.近年来,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由于其覆盖范围大、形变监测精度高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山区滑坡识别与探测.首先介绍了联合分布式目标与... 坡体表面形变是表征坡体稳定性的重要信息,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滑坡多发区域进行时序常规变形监测.近年来,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由于其覆盖范围大、形变监测精度高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山区滑坡识别与探测.首先介绍了联合分布式目标与点目标的时序InSAR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分析覆盖三峡藕塘滑坡的2007年至2011年的19景ALOS PALSAR数据和2015年至2018年的47景Sentinel-1数据,提取了数据覆盖时间段内的藕塘地区的变形速率.发现相比于2007年至2011年,2015年至2018年新增三处不稳定斜坡.进一步对滑坡的时序变形分析表明,降雨和水位变化是坡体稳定性最大的两个影响因素.实验证明时序InSAR方法可以作为常规形变手段来识别与监测三峡库区等地区潜在的滑坡,为防灾减灾提供支持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塘滑坡 形变监测 时序InSAR 降雨 水位变化 工程地质
原文传递
透水性铺装的透水体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波 王焱 高建明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31-532,共2页
关键词 透水性铺装 地砖 降雨
下载PDF
降水入渗补给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雪峰 李亚峰 樊福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35,共3页
根据河北保定冉庄实验站实测资料,描述了地下水深埋区降水入渗补给过程。通过1991年8 m蒸渗仪实测资料,说明降水入渗过程中入渗锋面演变情况。地下水大埋深区包气带土壤含水量及降水入渗过程有以下3个特点:1包气带土壤含水量在垂向上具... 根据河北保定冉庄实验站实测资料,描述了地下水深埋区降水入渗补给过程。通过1991年8 m蒸渗仪实测资料,说明降水入渗过程中入渗锋面演变情况。地下水大埋深区包气带土壤含水量及降水入渗过程有以下3个特点:1包气带土壤含水量在垂向上具有分带的特点,从地表至1 m为Ⅰ带,从地下水面至地下水面以上2 m为Ⅲ带,介于Ⅰ带和Ⅲ带之间为Ⅱ带;2包气带土壤含水量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包气带土壤含水量5月份最小,6-9月份较大:3降水入渗补给具有明显的滞后特征,从发生降水到该次降水对地下水入渗补给过程的结束,需要经历一个时程,包气带愈厚,时程愈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入渗补给 包气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采用高密度电法预测矿山堆积体滑坡面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金玺 吴有亮 +1 位作者 韩翀 刘祖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8,共6页
利用高密度电法对地下介质含水量变化的敏感性特点对滑坡进行监测.采用温纳α、β、γ3种排列装置对废石堆联合勘探.利用同一设备在同一位置分别在雨季前后进行两次数据采集,以降低系统误差.结果表明:在测区的浅表部3种装置测量结果变... 利用高密度电法对地下介质含水量变化的敏感性特点对滑坡进行监测.采用温纳α、β、γ3种排列装置对废石堆联合勘探.利用同一设备在同一位置分别在雨季前后进行两次数据采集,以降低系统误差.结果表明:在测区的浅表部3种装置测量结果变化较大,但在深部视电阻率比较吻合;同时,在分辨率和性噪比方面,温纳α装置相对其它两种装置具有一定优势.雨季前后两次视电阻率变化很大,平均降低67.62%,呈现出浅表层视电阻率变化率较小,中深层次视电阻率变化较大的趋势,表明雨季前潜在滑坡面含水量很小,雨季后降水使堆积体富含水分,特别是中深部含水量分数剧增,同时也使摩擦系数大大降低,极可能诱发滑坡,该滑坡面深度约2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地质灾害 高密度电法 视电阻率 降水 空隙 对比 滑坡面
下载PDF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变化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宏斌 赵红 +1 位作者 古明兴 张波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从流域概况、降雨、径流、输沙等方面,对90年代以来渭河降水减少、人类活动影响以及入境水量减少等因素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渭河流域水沙变化的特性及影响水沙减少的因素。
关键词 渭河流域 降雨 径流 泥沙 水沙变化
下载PDF
谈沈阳建筑大学海绵校园改造方案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曾彦钦 张耀煌 +2 位作者 胡继峥 陈明锐 刘翔宇 《山西建筑》 2016年第13期129-131,共3页
以"海绵城市"的兴起为背景,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沈阳建筑大学海绵校园改造工程进行了说明,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下,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生态作用,并针对该方案的优劣势,提出了沈阳市海绵小区... 以"海绵城市"的兴起为背景,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沈阳建筑大学海绵校园改造工程进行了说明,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下,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生态作用,并针对该方案的优劣势,提出了沈阳市海绵小区的合理化建设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校园 雨水 降水量 低影响开发
下载PDF
玉米空秆气象成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肖开能 张晓东 +3 位作者 李绍明 杨建宇 杨扬 米春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40-244,共5页
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区的18个气象台站春玉米空秆率和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解释了气象因子对空秆率的影响程度以及因子间的相关关系,从而为控制或减轻玉米空秆的发生提供理论根据。结果表明,空秆率与苗期降水量大于25mm天数(Xa3)... 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区的18个气象台站春玉米空秆率和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解释了气象因子对空秆率的影响程度以及因子间的相关关系,从而为控制或减轻玉米空秆的发生提供理论根据。结果表明,空秆率与苗期降水量大于25mm天数(Xa3)、穗期积温(Xc5)呈显著正相关,与穗期降水量大于25mm天数(Xc3)、乳熟期降水量大于0.1mm天数(Xd2)和日平均气温(Xd4)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的通径系数结果表明Xa3、Xd4在模型中显著性最高,Xc3、Xc5、Xd2的显著性较低。回归方程量化了玉米空秆率和气象因子的关系,以及气象因子对空秆率的影响程度,对减轻空秆损失和指导玉米品种推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空秆 降雨量 温度 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对陕西农业影响及对策
9
作者 习耀国 武卷丽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3,共3页
本文统计分析了延安、武功、汉中3个不同类型地区建国40年来温度和降水的实际变化,计算出上述地区气候变化后热量和水分资源状况,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气候 温度 降水 作物
下载PDF
深基坑工程险情解析
10
作者 郑志红 《中国煤炭地质》 2012年第12期44-46,65,共4页
深基坑工程属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以北京朝阳区某13m基坑为例,在介绍场地地质及基坑的降水设计、支护设计的基础上,详述了基坑从险情发生、发展到得到有效控制的全过程。分析认为,险情发生的地段,是由于其桩间支护强度过高,桩背侧大量雨... 深基坑工程属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以北京朝阳区某13m基坑为例,在介绍场地地质及基坑的降水设计、支护设计的基础上,详述了基坑从险情发生、发展到得到有效控制的全过程。分析认为,险情发生的地段,是由于其桩间支护强度过高,桩背侧大量雨水汇聚,而又没有有效的排水通道造成的;本工程对第二道锚杆的提前加固,也对支护结构未出现整体坍塌起到一定作用。从基坑的抢险成功可以发现,边坡的动态监测是至关重要的;出现险情后,各方的统一协调是排除险情的关键;切实可行的措施是解除险情的核心。本案例可为类似工程抢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 降雨 险情 监测 工程抢险 险情解析
下载PDF
周口分县短期天气预报系统
11
作者 霍传秀 王洪涛 +4 位作者 任晓燕 付元民 张振中 杨其超 金葆华 《河南气象》 2001年第2期6-7,共2页
利用ECMWF格点预报产品和 14年历史实况资料 ,在预报日前后 10天左右找相似 ,采用VC ++4 .0和VB 5 .0编程 ,制作周口分县 2 4h天气预报。经试验 ,预报准确率为 6 8.6 %。
关键词 格点资料 降水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预报系统 天气预报 短期预报
下载PDF
闽北地区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12
作者 江淼华 郭剑芬 +1 位作者 谢锦升 王维明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4-57,共4页
运用径流小区法研究了闽北封山育林地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封山育林的保水保土效应显著,封山育林地的年径流量为18.90 mm,是裸露地年径流量的1/30;年土壤流失量为27.61(kg.hm-2)是裸露地土壤流失量的1/1 900.说明封山育林措施能起... 运用径流小区法研究了闽北封山育林地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封山育林的保水保土效应显著,封山育林地的年径流量为18.90 mm,是裸露地年径流量的1/30;年土壤流失量为27.61(kg.hm-2)是裸露地土壤流失量的1/1 900.说明封山育林措施能起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尤其是在降雨多发的夏季及春季,能起到良好的调蓄降水,降低降雨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封山育林 降雨 裸露地
下载PDF
降雨特征与水土流失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贾志伟 江忠善 刘志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 CSCD 1990年第2期9-15,共7页
本文基于野外天然降雨定位试验观测资料,对降雨特征值的组合因子与水土流失量之间进行了多元统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动能与最大30min雨强的组合因子EI_(30)与侵蚀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以降雨总量与最大30min雨强的乘积PI_(30)取代EI_(... 本文基于野外天然降雨定位试验观测资料,对降雨特征值的组合因子与水土流失量之间进行了多元统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动能与最大30min雨强的组合因子EI_(30)与侵蚀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以降雨总量与最大30min雨强的乘积PI_(30)取代EI_(30),经过检验,指标的精度能满足计算侵蚀量的需要,此指标可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应用;建立了反映降雨径流影响侵蚀的综合数学模型;并指出,径流势能对侵蚀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特征 坡地 水土流失
下载PDF
沿海丘陵地区面雨量估算插值方法试验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潘永地 徐为根 +1 位作者 姚益平 邱新法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32,共9页
本文以温州地区为代表,对各种插值方法进行试验得出华东沿海丘陵地区最优的面雨量估算插值方法。根据影响的天气系统,将温州地区的降水性质分为冷空气、倒槽、西南低涡、静止锋、台风、副高边缘对流等典型降水类型。通过对近10a历史天... 本文以温州地区为代表,对各种插值方法进行试验得出华东沿海丘陵地区最优的面雨量估算插值方法。根据影响的天气系统,将温州地区的降水性质分为冷空气、倒槽、西南低涡、静止锋、台风、副高边缘对流等典型降水类型。通过对近10a历史天气图和温州地区90个雨量观测站日降水量资料分析,选定该地区的各类天气过程的典型代表过程,再以各个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日降水作为试验资料。以目前研究应用得最多的反距离法、克里格法、样条插值法对各日降水在不同站密度等级条件下分别插值。根据制定的评价标准分析各插值方法对面雨量估算的适用性,从而系统、客观地得出华东沿海丘陵地区面雨量估算的最优插值方法及其对测站密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雨量 插值 评价 最优
下载PDF
副高影响下遵义市区域性暴雨的天气系统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熠 简茂球 谢和林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年第6期15-21,共7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7—2016年6—8月8次副高影响下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采用统计学、天气学方法和合成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副高东退、引导高空槽东移的大尺度背景条件下,配合低层辐合系...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7—2016年6—8月8次副高影响下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采用统计学、天气学方法和合成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副高东退、引导高空槽东移的大尺度背景条件下,配合低层辐合系统是造成遵义市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暴雨过程有3种类型:低涡槽型、高空槽气旋旋转型和高空槽低涡切变型; 3种类型的天气系统进行合成分析后,找出了暴雨落区与高空系统、物理量配置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天气系统 合成分析 暴雨落区
下载PDF
洛阳市酸雨形势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晓红 张勇慧 陈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98-101,共4页
根据1997~2003年降水监测数据,采用多因子对比、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洛阳市酸雨的形势及成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酸雨的形成不但和洛阳市污染加剧有关,而且和降水量、降尘量有密切关系,降水量越大,降尘量越小,降水时越易形成酸雨.夏秋季节... 根据1997~2003年降水监测数据,采用多因子对比、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洛阳市酸雨的形势及成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酸雨的形成不但和洛阳市污染加剧有关,而且和降水量、降尘量有密切关系,降水量越大,降尘量越小,降水时越易形成酸雨.夏秋季节太阳光照多,气温高、且大气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利于SO2向SO42-转化,易发生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多虽有利于酸雨形成,但若降水量偏少,也很难形成酸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降尘量 酸雨 污染因子
下载PDF
基于GPS可降水资料的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谢娜 王咏青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年第3期55-59,共5页
利用2008年9月22~26日GPS可降水量资料(GPSPWV)对成都地区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做分析。结果表明,当PWV由谷底缓慢上升或由峰顶缓慢下降时,对应着实际降水的开始和结束。PWV上升的急剧程度与实际降水强度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用每小... 利用2008年9月22~26日GPS可降水量资料(GPSPWV)对成都地区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做分析。结果表明,当PWV由谷底缓慢上升或由峰顶缓慢下降时,对应着实际降水的开始和结束。PWV上升的急剧程度与实际降水强度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用每小时变量或3小时变量来分析降水的开始时间、强度和落区等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降水预报需要全面考虑大气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并结合多种探测信息提出利用GPS产品进行降水预报的若干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可降水量 持续性暴雨 水汽
下载PDF
土壤大孔隙形态对喀斯特区水土漏失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春衡 陈洪松 +2 位作者 付智勇 任惠敏 兰秀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76,共7页
在岩溶作用下,喀斯特土壤-表层岩溶带耦合发育,上覆土壤中大孔隙与下伏表层岩溶带中裂隙、管道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然而土壤大孔隙影响土壤-表层岩溶带系统中水土漏失的过程机理尚不清楚。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采用试验微区模拟不同土... 在岩溶作用下,喀斯特土壤-表层岩溶带耦合发育,上覆土壤中大孔隙与下伏表层岩溶带中裂隙、管道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然而土壤大孔隙影响土壤-表层岩溶带系统中水土漏失的过程机理尚不清楚。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采用试验微区模拟不同土壤大孔隙形态(出露型、浅埋型、深埋型),并以全土微区为对照,探讨了土壤大孔隙对喀斯特地区水土漏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土微区相比,土壤大孔隙的存在明显加速了水分的垂直渗漏,其对水分渗漏量的影响表现在峰值不同(出露型>浅埋型>深埋型>全土)。土壤大孔隙也给土壤漏失带来风险性,不同形态土壤大孔隙间土壤漏失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出露型>浅埋型>深埋型>全土。本研究中土壤漏失量总体较少(<10 g),土壤强烈漏失现象只在极端状况下发生(雨强为120 mm/h的出露型土壤大孔隙微区)。漏失泥沙主要以粒径<2 mm的小颗粒为主,>5 mm的大颗粒仅出现在出露型土壤大孔隙微区。土壤漏失因子(土壤漏失量、漏失土壤细颗粒含量)与水分渗漏因子(水分垂直渗漏出流时间、水分渗漏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土壤漏失主要受到水文过程的驱动。土壤大孔隙形态和降雨强度控制了水分渗漏过程,进而影响到土壤漏失过程。研究结果可为该区石漠化治理和地下水污染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大孔隙 模拟降雨 土壤漏失 泥沙粒径 喀斯特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DEM的泰森多边形计算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建刚 《广东水利水电》 2014年第5期23-25,共3页
在计算流域的面平均雨量时,泰森多边形法考虑到站点密度及其空间分布影响,计算精度较高。该文介绍了一种采用计算机语言程序来计算泰森多边形的方法,比传统几何制图方法更方便、快捷、可靠,在水文预报、水文分析计算和分布式水文模型中... 在计算流域的面平均雨量时,泰森多边形法考虑到站点密度及其空间分布影响,计算精度较高。该文介绍了一种采用计算机语言程序来计算泰森多边形的方法,比传统几何制图方法更方便、快捷、可靠,在水文预报、水文分析计算和分布式水文模型中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森多边形 面平均雨量
下载PDF
大气中对称不稳定机制的动力学分析及暴雨的分析与预报 被引量:5
20
作者 景丽 陆汉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3-27,共5页
用气块法从力学角度对对称不稳定机制及在对称不稳定条件下产生的环流进行分析 ,更全面地定义了对称不稳定及它的产生机制和中尺度环流形成的过程。对暴雨个例诊断分析表明 ,有些强降水区在降水前和降水过程中存在着对称不稳定 ,说明对... 用气块法从力学角度对对称不稳定机制及在对称不稳定条件下产生的环流进行分析 ,更全面地定义了对称不稳定及它的产生机制和中尺度环流形成的过程。对暴雨个例诊断分析表明 ,有些强降水区在降水前和降水过程中存在着对称不稳定 ,说明对称不稳定条件下形成的环流对暴雨有引发和加强作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对称不稳定是否存在 ,及其能量大小的方法 ,用它来预报是否产生降水及降水的强度 ,从而提高降水预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对称不稳定机制 动力学分析 中尺度环流 暴雨分析 暴雨预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