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6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初探 被引量:95
1
作者 朱雪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40,共10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统知识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并日益得到广泛利用 ,因而拥有传统知识的社区、民族和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求法律保护传统知识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 ,大多数传统知识产生的年代久远、属于集体创造和口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统知识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并日益得到广泛利用 ,因而拥有传统知识的社区、民族和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求法律保护传统知识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 ,大多数传统知识产生的年代久远、属于集体创造和口头传播 ,很难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予以保护。因此 ,有必要在分析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知识的实践与局限性基础上 ,探索其他的法律保护形式 ,并结合我国对传统知识保护的现状 ,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知识 知识产权 法律保护
下载PDF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企业创新——兼论中国企业创新结构的变迁 被引量:140
2
作者 黎文靖 彭远怀 谭有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161,共18页
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激励创新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北上广2014年试点知识产权法院的准自然实验,以2011-2018年沪深A股公司为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化对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法院显著抑制... 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激励创新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北上广2014年试点知识产权法院的准自然实验,以2011-2018年沪深A股公司为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化对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法院显著抑制了公司的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且存在时间滞后和动态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知识产权法院不会显著影响高质量专利申请但会促使整体专利结构向高质量专利偏移,表明知识产权法院体现出创新抑制效应的原因在于减少了低质量专利申请;异质性分析发现,知识产权法院的创新抑制效应主要存在于创新能力较弱、中央产业政策支持、出口比重较低以及非国有产权的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法院显著提高了专利的引用价值、应用价值以及市场价值,表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有助于形成长效激励机制。本文厘清了当前环境中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化与中国公司创新的关系,为知识产权司法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创新 知识产权 司法保护
原文传递
担保物权制度改革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吗?——来自中国《物权法》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28
3
作者 钱雪松 唐英伦 方胜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5-134,共20页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以《物权法》出台为标志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是否降低了企业的债务成本。实证结果显示,《物权法》出台后,与固定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相比,固定资产占比较低企业的债务成本显著降低。进一步,与《物权法》出台通过扩...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以《物权法》出台为标志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是否降低了企业的债务成本。实证结果显示,《物权法》出台后,与固定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相比,固定资产占比较低企业的债务成本显著降低。进一步,与《物权法》出台通过扩大可抵押资产范围、加强债权人保护等渠道降低企业债务成本的经济直觉一致,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表现出丰富差异性:其一,与法律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相比,《物权法》对企业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相对更大;其二,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相比,《物权法》对企业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相对更大;其三,与融资约束较弱企业相比,对于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而言,《物权法》对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相对更强。这些基于中国经济实践的经验证据识别并揭示出了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促使企业债务成本下降的作用机理,从而对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法》 担保物权制度 债务融资成本 债权人保护 双重差分法
原文传递
国企民营化与企业创新效率: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量:95
4
作者 钟昀珈 张晨宇 陈德球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15,共12页
文章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从创新效率的视角考察了微观创新主体民营化前后创新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效率,企业的专利数量显著减少,这种影响在缺乏原国有大股东制衡、无系族的上市公司以及外部产权保护较弱... 文章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从创新效率的视角考察了微观创新主体民营化前后创新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效率,企业的专利数量显著减少,这种影响在缺乏原国有大股东制衡、无系族的上市公司以及外部产权保护较弱的地区更加显著,而且相对于创业型企业,民营化企业的创新效率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企业创新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关联交易显著增加、投资显著减少,民营化后非国有大股东更多地表现出掏空动机,减少了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效率。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理解民营化企业的效率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新兴转轨经济体的民营化行为,而且对于监管层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民营化 企业创新 掏空 产权保护
原文传递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竹纤维 被引量:65
5
作者 孙宝芬 隋淑英 +2 位作者 孙永军 张家胜 陈国华 《山东纺织科技》 2003年第2期46-48,共3页
简述了近期我国自行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纺织材料竹纤维的发展现状、生产过程、纤维的结构性能及其纺织品的特点。提出该纤维有明显不同于其它纤维素纤维的独特风格 。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纤维 竹纤维 吸湿性 抗菌性 环保 纺织材料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出口技术复杂度吗?——来自中国省际层面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81
6
作者 代中强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46-1858,共13页
旨在研究中国地区不均质实际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利用2003-2011年中国30个省份分行业的贸易数据测算省际出口技术复杂度,采用知识产权执法数据测算中国省际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全国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 旨在研究中国地区不均质实际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利用2003-2011年中国30个省份分行业的贸易数据测算省际出口技术复杂度,采用知识产权执法数据测算中国省际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全国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地区不均质实际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FDI、在校大学生比例以及研发支出比例的上升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开放程度以及基础设施水平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不明显。分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研发支出比例、基础设施和开放程度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出现较大的地区差异,而在校大学生比例与FDI可以促进各地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反垄断一定要并行,但这是一个冰刃上的平衡。我们需要一个持续规范长效的知识产权执法制度,而不是一阵风运动式的短期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实际保护 出口技术复杂度 倒“U”型
原文传递
基于混沌特性改进的小波数字水印算法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丽娜 于戈 王国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424-1426,共3页
本文基于混沌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小波数字水印算法IWSVD ,即采用混沌模型算法来生成混沌随机序列 .混沌序列 {Xn}对初值极为敏感 ,以此随机序列作水印信息 ,随机序列不同 ,会导致生成的数字水印不同 ,保证数字水印信号的唯一性 ,因而攻... 本文基于混沌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小波数字水印算法IWSVD ,即采用混沌模型算法来生成混沌随机序列 .混沌序列 {Xn}对初值极为敏感 ,以此随机序列作水印信息 ,随机序列不同 ,会导致生成的数字水印不同 ,保证数字水印信号的唯一性 ,因而攻击者伪造水印是不可能的 ,检测抵赖也是不可能的 .迭加了水印的图像能抗压缩及抗噪音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特性 小波变换 数字水印 版权保护 因特网
下载PDF
民法典物权编“绿色化”构想 被引量:51
8
作者 巩固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130,共15页
通过法律条文的修改、增删来提升环保功能的"绿色化"是民法典物权编的时代使命,是《民法总则》所规定"绿色原则"的内在要求,与其私法属性并不违背,应从内、外两个层次进行。在内部规则方面,应实现物权法基本规定的... 通过法律条文的修改、增删来提升环保功能的"绿色化"是民法典物权编的时代使命,是《民法总则》所规定"绿色原则"的内在要求,与其私法属性并不违背,应从内、外两个层次进行。在内部规则方面,应实现物权法基本规定的绿色化、所有权制度的绿色化和用益物权制度的绿色化。在外部规则方面,应增加有关动物保护的特殊条款,分别规定公共所有权与个体所有权,创建资源利用权,明确生态环境的公共财产地位及其适用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物权 绿色化 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袁克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5,共4页
中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已基本与国际惯例接轨。但是,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还很严重,伪造、假冒、盗版还非常猖獗。这些现象背后存在着深刻的经济根源。首先,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较晚,国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薄弱。... 中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已基本与国际惯例接轨。但是,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还很严重,伪造、假冒、盗版还非常猖獗。这些现象背后存在着深刻的经济根源。首先,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较晚,国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薄弱。其次,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知识存量水平较低。第三,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的成本很高。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我国目前对知识产权较低的保护水平。本文通过经济模型,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进行深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知识产权保护 经济学分析 立法 侵权问题
下载PDF
活性炭材料改性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0
作者 张春山 邵曼君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3-227,共5页
从活性炭材料的表面结构性质和表面化学性质两方面论述了活性炭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就活性炭材料在环境污水处理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活性炭材料改性的前景.
关键词 表面性质 活性炭材料 改性 环境保护 应用
下载PDF
首例虚拟财产纠纷案引发的法律思考——兼论虚拟财产的保护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军霞 《河北法学》 CSSCI 2004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就首例虚拟财产纠纷案引发的法律问题 ,如虚拟财产的界定、虚拟财产保护的民法基础、虚拟财产保护的障碍、途径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讨论。
关键词 虚拟财产 民法 数字化财产 所有权人 民事责任
下载PDF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几个问题的探讨--关于知识产权司法政策及其走向的再思考 被引量:44
12
作者 孔祥俊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5,共13页
从司法政策的角度,对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实方位与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结合国内外形势与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历程和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阶段性特征和基本状况,重点提出了解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知识产权... 从司法政策的角度,对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实方位与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结合国内外形势与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历程和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阶段性特征和基本状况,重点提出了解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知识产权状况不相适应、内外评价不一致等矛盾和问题。提出当前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态度应当理性成熟,深入阐述了正确处理其与国际经贸交往的关系、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认同感、构建体现我国创新发展利益诉求的话语权等问题。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政策态度应当是适度保护,主要体现在加强保护与营造创新发展空间的关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司法保护 司法政策
下载PDF
论“虚拟财产”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祖全 《时代法学》 2005年第2期81-85,共5页
虚拟财产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电子数据为载体的财产,是个人财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传统财产的法律属性。法律对虚拟财产的保护有利于现代财产制度的完善和健全,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 电子数据 虚拟财产 财产制度 法律保护 财产制度 法律缺失
下载PDF
论知识产权框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被引量:23
14
作者 齐爱民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7-82,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本质是信息,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正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知识产权制度有专利权保护、著作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商标权保护、专门知识产权保护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本质是信息,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正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知识产权制度有专利权保护、著作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商标权保护、专门知识产权保护等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极其广泛,对它的保护依赖于以整个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综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产权 保护模式
下载PDF
论虚拟财产刑事保护的正当性——与侯国云教授商榷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志祥 袁宏山 《北方法学》 2010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侯国云教授的《论网络虚拟财产刑事保护的不当性——让虚拟财产永远待在虚拟世界》一文,提出了虚拟财产的刑事保护不具有正当性的观点。该文对虚拟财产的特性没有准确地予以理解和把握;否认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否认虚... 侯国云教授的《论网络虚拟财产刑事保护的不当性——让虚拟财产永远待在虚拟世界》一文,提出了虚拟财产的刑事保护不具有正当性的观点。该文对虚拟财产的特性没有准确地予以理解和把握;否认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否认虚拟财产的价值属性,是缺乏理论支撑的;虚拟财产与真实财产的交易违背价值规律和价值交换规则的说法,于理不通;虚拟财产与真实财产的交易是严重干扰金融秩序的违法行为的说法,于法无据;保护虚拟财产会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的说法,于理有悖;让虚拟财产永远待在虚拟空间,不是科学的做法。对虚拟财产的刑事保护具有正当性。对盗窃、诈骗虚拟财产的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应依照侵犯财产罪的相关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财产 刑事保护 正当性 侵犯财产罪
下载PDF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曲三强 张洪波 《政法论丛》 2011年第3期56-68,共13页
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有着司法保护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势在于政府可以运用多种行政手段保护知识产权,加强保护力度,提高保护效率。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基本概念、法律特征等理论问题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应该... 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有着司法保护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势在于政府可以运用多种行政手段保护知识产权,加强保护力度,提高保护效率。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基本概念、法律特征等理论问题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应该是政府为保护知识产权所进行的行政管理或行政执法等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总和。从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及其执行现状看,存在制度缺陷和执行失范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缺陷和执行失范,有必要完善法律制度,融合执法资源,改善执法环境,开展综合执法,改变执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行政保护 依法行政 行政执法
下载PDF
知识产权的重叠保护问题 被引量:32
17
作者 何炼红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70,共12页
知识产权重叠保护现象背离了知识产权的平衡政策目标,是知识产权全面扩张的副产品。它直接导致了正外部性内在化、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破坏、知识产权垄断成本的增加。解决知识产权重叠保护问题的思路是:完善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原则上禁... 知识产权重叠保护现象背离了知识产权的平衡政策目标,是知识产权全面扩张的副产品。它直接导致了正外部性内在化、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破坏、知识产权垄断成本的增加。解决知识产权重叠保护问题的思路是:完善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原则上禁止知识产权的重叠保护;制定工业版权法,预防知识产权重叠保护现象的出现;明晰法律解释规则,削减知识产权重叠保护可能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重叠保护 负效应
原文传递
论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24
18
作者 石先钰 陶军 郝连忠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4期114-119,共6页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作为网络游戏的产物,已经脱离网络游戏而进入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围绕它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现实纠纷。探讨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必须界定虚拟财产,搞清它在民法中的地位,确定其财产价值及归属,设计法律保护的对策等。
关键词 虚拟财产 法律保护 网络游戏 民法 网络作品
下载PDF
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的弊端:历史的选择与再选择 被引量:32
19
作者 刘银良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44,共12页
专利侵权纠纷在我国有行政处理和司法诉讼两条途径,此即中国特色的"双轨制",但其中的行政处理制度备受争议。与司法诉讼相比,行政处理通常被认为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执法专业、可与司法诉讼形成互补等优点,并且在外国也有此... 专利侵权纠纷在我国有行政处理和司法诉讼两条途径,此即中国特色的"双轨制",但其中的行政处理制度备受争议。与司法诉讼相比,行政处理通常被认为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执法专业、可与司法诉讼形成互补等优点,并且在外国也有此类制度。然而进一步的分析揭示,行政处理的这些优势未必真正存在,英国等国的专利纠纷解决机制也与我国的行政处理不同。我国的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虽然曾做出重要贡献,但在当前及今后并无足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建议取消,同时建议加强专利管理部门的专利行政管理和专利行政服务职能。专利法第四次修订应当再次做出历史选择,从而使我国的专利制度建设更为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专利 专利侵权纠纷 行政保护 双轨制
下载PDF
论知识产权框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模式 被引量:27
20
作者 齐爱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53-58,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本质是信息,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正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知识产权制度有专利权保护、著作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商标权保护专门知识产权保护等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本质是信息,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正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知识产权制度有专利权保护、著作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商标权保护专门知识产权保护等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及其广泛,对它的保护依赖于以整个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综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产权 保护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