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幼儿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及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陈英和 崔艳丽 王雨晴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7-532,共6页
本研究采用横断设计,以北京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共98名幼儿为被试,通过对其心理理论、情绪理解及语言能力的测试,考察幼儿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的发展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的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在3~5岁期间... 本研究采用横断设计,以北京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共98名幼儿为被试,通过对其心理理论、情绪理解及语言能力的测试,考察幼儿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的发展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的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在3~5岁期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5岁的时候大多数的幼儿已经基本上具备了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的能力,4岁是幼儿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2)幼儿的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的相关显著,即使在控制了语言和年龄的影响后,心理理论能力仍然和情绪理解能力在总体上相关显著;(3)在排除了语言和年龄的影响后,对他人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和情绪观点采择能力的相关也仍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心理理论 情绪 理解能力 语言能力 发展状况 研究结果 能力发展 观点采择 错误信念 幼儿园 北京市 年龄 相关 他人
下载PDF
父母元情绪理念、情绪表达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64
2
作者 梁宗保 张光珍 +1 位作者 陈会昌 张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9-210,共12页
对341名学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父母元情绪理念、情绪表达与儿童社会能力的直接与间接关系。结果表明:(1)父亲情绪教导对儿童社会能力有促进作用,而情绪紊乱对儿童社会能力有阻碍作用;父亲的积极情绪表达对儿童社会能力有促... 对341名学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父母元情绪理念、情绪表达与儿童社会能力的直接与间接关系。结果表明:(1)父亲情绪教导对儿童社会能力有促进作用,而情绪紊乱对儿童社会能力有阻碍作用;父亲的积极情绪表达对儿童社会能力有促进作用,消极情绪表达则有负向作用;此外,父亲情绪教导、情绪紊乱除了对儿童社会能力具有直接作用外,还通过其情绪表达对儿童社会能力具有间接影响。(2)母亲情绪教导对儿童社会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而情绪紊乱则具有消极影响;母亲积极情绪表达对儿童社会能力有促进作用,而消极情绪表达对儿童社会能力无显著预测关系;母亲情绪教导通过其积极情绪表达对儿童社会能力具有间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父母元情绪理念 父母情绪表达 社会能力 中介效应
下载PDF
隔代教养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56
3
作者 王玲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讨隔代教养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编幼儿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调查了359位幼儿的教养人。结果:隔代教养幼儿比父母教养、父母和祖父母共同教养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问题(2.30±0.19/2.63±0.14、2.60±0... 目的:探讨隔代教养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编幼儿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调查了359位幼儿的教养人。结果:隔代教养幼儿比父母教养、父母和祖父母共同教养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问题(2.30±0.19/2.63±0.14、2.60±0.20,F=124.44,P<0.001)、行为障碍(2.29±0.24/2.65±0.18,2.60±0.30,F=79.03,P<0.001)、性格缺陷(2.17±0.21/2.52±0.19,2.44±0.26,F=79.25,P<0.000)、人际交往缺陷(2.42±0.33/2.88±0.28、2.76±0.26,F=80.68,P<0.001)和适应性较差(2.42±0.29/2.77±0.23,2.73±0.25,F=67.52,P<0.001)。隔代教养幼儿在性格缺陷、人际交往缺陷、适应性差几个因子上的得分和心理健康总均分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F=5.048,P<0.01;F=40.556,P<0.01;F=7.443,P<0.01;F=14.443,P<0.01),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提高和改善。幼儿男孩的行为问题多于女孩(2.24±0.21/2.33±0.25,t=2.135,P<0.05),幼儿在心理健康状况的其他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隔代教养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卫生 隔代教养 幼儿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父母养育压力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养育方式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2
4
作者 刘亚鹏 邓慧华 +2 位作者 张光珍 梁宗保 陆祖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9-326,共8页
本追踪研究旨在考察父母养育压力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方式是否存在差异。被试为364名。6个月时,父母报告各自的养育压力;24个月时,父母报告各自的养育方式;48个月时,父母分别报告儿童的问题行为。结果发现,母亲养育压力可直接显著正向... 本追踪研究旨在考察父母养育压力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方式是否存在差异。被试为364名。6个月时,父母报告各自的养育压力;24个月时,父母报告各自的养育方式;48个月时,父母分别报告儿童的问题行为。结果发现,母亲养育压力可直接显著正向预测学前期儿童的外显问题行为;父亲的养育方式在其养育压力与学前期儿童的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这表明,母亲早期养育压力可直接影响学前期儿童的外显问题行为;而父亲养育压力完全通过其养育方式影响学前期儿童的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且严厉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育压力 养育方式 问题行为 中介作用 学前期儿童
原文传递
4~5岁留守学前儿童自我概念与社会退缩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和调节作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齐亚楠 杨宁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56,共16页
本研究以广东省3个市县19所幼儿园439名4~5岁留守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概念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社会退缩量表,考察留守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心理弹性与社会退缩的关系,结果显示留守学前儿童社会退缩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学前儿童;自... 本研究以广东省3个市县19所幼儿园439名4~5岁留守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概念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社会退缩量表,考察留守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心理弹性与社会退缩的关系,结果显示留守学前儿童社会退缩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学前儿童;自我概念显著负向预测社会退缩及害羞沉默、主动退缩两个子维度,积极自我概念组的社会退缩总分及害羞沉默、主动退缩两个子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消极自我概念组;心理弹性在自我概念与社会退缩及害羞沉默、主动退缩两个子维度间起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增强留守家庭责任意识,培养留守学前儿童积极自我概念,提高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弹性水平,有助于减少留守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前儿童 社会退缩 自我概念 心理弹性
下载PDF
Devereux幼儿心理韧性评估量表第二版的中文修订 被引量:27
6
作者 季雨竹 牛玉柏 +1 位作者 唐志东 杨惠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51-555,共5页
目的:修订第二版Devereux幼儿心理韧性评估量表(DECA-P2),检验其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杭州市608名3~5岁幼儿为被试,由幼儿教师完成DECA-P2中文版的测评,并同时填写学前行为与情绪量表中文版、幼儿社会能力与行为评定简表... 目的:修订第二版Devereux幼儿心理韧性评估量表(DECA-P2),检验其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杭州市608名3~5岁幼儿为被试,由幼儿教师完成DECA-P2中文版的测评,并同时填写学前行为与情绪量表中文版、幼儿社会能力与行为评定简表中文版作为效标量表,获得有效数据570份。通过条目分析筛选条目后,将总样本分层抽取一半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半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检验所修订量表的效标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与分半信度。结果: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与原量表一致的保护性因素结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9.82%。验证性因子分析所得结果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χ2/df=2.50,RM ESA=0.07,CFI=0.91,IFI=0.91)。总体上各分量表与两效标量表相关(r=-0.21~0.80)有统计学意义,且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0~0.93,分半信度为0.79~0.89。结论:DECA-P2中文版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适用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评估3~5岁幼儿的心理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韧性 幼儿 DECA-P2 效度 信度
下载PDF
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追踪研究: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梁宗保 张安慰 +3 位作者 张光珍 宋媛 邓慧华 陆祖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5-532,共8页
本研究采用母亲报告法,对474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考察完整家庭中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以及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质量对学前儿童的外显和内隐行为问题均有即时的负向预测作用;(2)... 本研究采用母亲报告法,对474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考察完整家庭中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以及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质量对学前儿童的外显和内隐行为问题均有即时的负向预测作用;(2)儿童的努力控制对其当前、后期的外显和内隐行为问题均有负向预测作用;(3)第一年儿童的努力控制对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父母婚姻质量 努力控制 行为问题 追踪研究
原文传递
成都市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沈茜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成都市两所幼儿园的781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及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38... 目的分析成都市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成都市两所幼儿园的781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及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38.28%,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分别为29.96%和8.32%;男童失调率(23.05%)高于女童(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1,P<0.05)。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居住面积、分娩时孕周、孕期阴道出血史、父母教育态度、父母文化水平。结论成都市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较高。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受生物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应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早期开展筛查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感觉统合失调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余元华 胡光美 方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求学龄前儿童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施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市13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126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统一调查问卷了解其一般情况和病史,并抽取肘静脉血作血常规检测。分别采用单... 目的探求学龄前儿童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施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市13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126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统一调查问卷了解其一般情况和病史,并抽取肘静脉血作血常规检测。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2126名学龄前儿童中检测出贫血儿童120例,患病率为5.6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喂养方式、出生体质量、饮食习惯、母亲孕期贫血史等可能是学龄前儿童IDA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喂养方式、饮食习惯及母亲孕期贫血史是ID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IDA的发生主要与年龄、婴儿期喂养方式、儿童饮食习惯及母亲孕期贫血史有关,因此早期关注母亲和胎儿的营养状况,婴儿期进行母乳喂养及合理搭配儿童饮食结构可有效预防ID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缺铁性贫血 影响因素 LOGISTIC分析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彭登 温春诚 黄得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5期90-92,共3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东莞市百强镇(长安镇、虎门镇、大岭山镇)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并探讨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与生长发育水平的相关性,以确定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干预方向。方法:于2015年1~4月,在东莞市长安... 目的:调查并分析东莞市百强镇(长安镇、虎门镇、大岭山镇)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并探讨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与生长发育水平的相关性,以确定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干预方向。方法:于2015年1~4月,在东莞市长安镇、虎门镇、大岭山镇3所中心幼儿园中抽样选取符合条件的3-6岁学龄前儿童共1200名作为研究对象,拟定称量法、24h膳食回顾法为膳食调查方法;于2015年5月~2016年2月进行膳食营养调查、体格发育相关指标检测以及儿童矿物质含量检测,并采用z评分法对调查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与生长发育水平的相关性系数进行计算。结果:1200名学龄前儿童中,低体重发生率为2.58%,生长迟缓率为1.42%,消瘦率为1.83%,超重率为4.33%,肥胖率为2.50%,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83%,营养过剩发生率为6.83%,贫血发生率为4.42%,且男女儿童的营养状况和贫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计算得出,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均与学龄前儿童的体重、身高密切相关(P〈0.05)。结论:东莞市百强镇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情况不容乐观,营养不良、营养过剩是目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而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与生长发育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强优化学龄前儿童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营养状况 生长发育 饮食
下载PDF
广州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及屈光状态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3
11
作者 赵峰 李振 +7 位作者 杨智宽 蓝卫忠 曾骏文 刘雯 陈林兴 刘文彦 卢金华 郑德慧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况及视力发育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广州市不同行政区的10所幼儿园,对其中3~6岁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态及视力进行检查.使用1%环戊酮麻痹睫状肌后,进行电脑验光检查,并用带状光检影复查;48 h后使...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况及视力发育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广州市不同行政区的10所幼儿园,对其中3~6岁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态及视力进行检查.使用1%环戊酮麻痹睫状肌后,进行电脑验光检查,并用带状光检影复查;48 h后使用EDTRS视力表行主觉验光,记录最佳矫正视力.最后按年龄分组,对屈光及视力资料进行one-way ANOVA及Bonferroni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2480名儿童完成检查,其中,3岁组男201例,女172例;4岁组男434例,女384例;5岁组男437例,女410例;6岁组男238例,女204例.各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3.3±2.8)个月、(53.8±3.3)个月、(65.5±3.4)个月及(75.1±2.6)个月.各年龄组的等效球镜度分别为(1.66±0.70)D、(1.67±0.80)D、(1.59±0.81)D及(1.48±0.72)D,4组之间等效球镜度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2.39.P=0.000);以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除3岁组与4岁组以及3岁组与5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岁组、4岁组、5岁组及6岁组的LogMAR视力分别为0.26±0.14、0.18±0.10、0.13±0.08及0.10±0.08,4组之间视力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406.2,P=0.000);以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任意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对于3~6岁学龄前儿童,眼球屈光度向远视减小方向发展符合正视化过程的规律,他们的生理性远视的等效球镜度相差不大,都接近+1.50 D;同时,视力随年龄增加而逐步提高,提示在弱视诊断时,应该将正常视力发育状况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屈光状态 等效球镜度 最佳矫正视力 横断而调查
原文传递
学前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及其与父母元情绪理念的关系 被引量:22
12
作者 梁宗保 张光珍 +1 位作者 陈会昌 张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3-240,共8页
通过对341名3~5岁儿童情绪理解的测查及问卷调查,考察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元情绪理念的关系。结果表明:(1)女孩的情绪识别显著优于男孩;(2)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年长儿童显著优于年幼儿童;(3)母亲情绪... 通过对341名3~5岁儿童情绪理解的测查及问卷调查,考察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元情绪理念的关系。结果表明:(1)女孩的情绪识别显著优于男孩;(2)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年长儿童显著优于年幼儿童;(3)母亲情绪不干涉的元情绪理念对儿童情绪识别具有促进作用,而情绪紊乱的理念则对儿童情绪识别有阻碍作用;(4)与日常经验不同,父亲情绪紊乱的元情绪理念可能反而对儿童情绪识别、情景情绪理解具有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情绪理解 父母元情绪理念 情绪社会化
原文传递
4—6岁幼儿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毕鸿燕 方格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8-243,共6页
该研究旨在探查 4、5、6岁幼儿空间上下和前后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不同实验条件 (一致、模糊、冲突 )下儿童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为了尽量降低记忆对推理的影响 ,要求幼儿在前提呈现的条件下按前提方位关系进行传递性推理操作... 该研究旨在探查 4、5、6岁幼儿空间上下和前后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不同实验条件 (一致、模糊、冲突 )下儿童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为了尽量降低记忆对推理的影响 ,要求幼儿在前提呈现的条件下按前提方位关系进行传递性推理操作。被试为幼儿园 4、5、6岁组儿童各 2 4人 ,其中男女各半。主要结果表明 :4岁幼儿开始萌发空间前后和上下方位的传递性推理能力 ;从 4岁到 6岁 ,“上下”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优于“前后”方位 ;4— 6岁幼儿还不能完全摆脱知觉干扰因素的影响 ,形成稳定的传递性推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传递性推理 空间方位
下载PDF
杭州市2236例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海 周蕾 +1 位作者 刘琴 陈凌梅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6期974-976,共3页
目的通过杭州市学龄前儿童全血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学龄前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含量的现状,为针对性的营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儿科进行健康体检和营养咨询的2 236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通过杭州市学龄前儿童全血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学龄前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含量的现状,为针对性的营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儿科进行健康体检和营养咨询的2 236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各年龄阶段依次分为婴儿组(328例)、幼儿组(732例)、学前儿童组(1 176例),采用济南齐力QL8000型全自动微量元素分析仪对所有对象全血中铁、锌、钙、镁、铜、铅元素进行测定,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杭州地区2 236例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铁、锌、钙、镁、铜、铅元素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4.4%、29.6%、20.6%、0.7%、4.6%、1.5%,不同年龄组儿童6种微量元素测定值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铁、锌、钙缺乏为主,镁、铜缺乏率以及铅中毒率较低;铁、锌缺乏率最高的是婴儿组,幼儿组铁缺乏率高于学前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儿童全血中铁、锌缺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钙、镁、铜缺乏率以及铅中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儿童生长发育较快期间比较容易发生微量元素失衡,应加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管理,合理补充各种微量元素,积极预防铅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微量元素 缺乏 铅中毒
原文传递
深圳市3~5岁儿童龋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紫阳 宣鹏 +2 位作者 崔丹 胡潇文 李菊红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水平,为制定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策略和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30日—11月23日,在深圳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834名3~5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水平,为制定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策略和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30日—11月23日,在深圳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834名3~5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牙列检查方法和标准,检查全口乳牙牙冠龋,并采用与儿童家长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3、4、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7.54%、58.77%、72.3%,龋均分别为2.06、3.27、4.52,龋齿充填率依次为2.67%、6.09%、15.02%。经济水平较好地区4岁和5岁儿童乳牙龋均低于经济较差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P=0.01;t=3.36,P=0.001),其余各年龄组儿童不同性别及经济水平间患龋率和龋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地区经济水平、糖摄入频率和睡前甜点食用与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有相关性(P<0.05)。结论深圳市3~5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较为严重,应重视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防治,强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乳牙龋病 横断面研究 深圳市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童趣化诱导在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谢玮敏 胡金花 陆丽英 《护理管理杂志》 2014年第9期674-675,共2页
目的探讨童趣化诱导对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的影响效果。方法将300例静脉输液治疗的学龄前儿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分别通过视觉、听觉和语言童趣化的方式进行诱导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在静脉... 目的探讨童趣化诱导对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的影响效果。方法将300例静脉输液治疗的学龄前儿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分别通过视觉、听觉和语言童趣化的方式进行诱导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在静脉穿刺过程中1 min内停止啼哭率、穿刺一次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1 min内停止啼哭率、穿刺一次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童趣化诱导干预不仅可减少患儿对静脉输液的恐惧,提高静脉输液穿刺的成功率,也使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静脉穿刺 童趣化诱导
下载PDF
幼儿社会退缩游戏干预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叶平枝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5,共6页
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探讨在生态化的环境中,在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由幼儿教师编制并实施幼儿集体游戏,通过改善人际关系和提升退缩幼儿自我效能感来消除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的可能性。结果显示,游戏干预不仅改变了退缩幼儿的交往质... 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探讨在生态化的环境中,在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由幼儿教师编制并实施幼儿集体游戏,通过改善人际关系和提升退缩幼儿自我效能感来消除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的可能性。结果显示,游戏干预不仅改变了退缩幼儿的交往质量,而且提高了其适应水平。最后,文章从角色游戏和退缩幼儿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上阐述了游戏干预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社交退缩 游戏干预 倒返实验
下载PDF
学前儿童焦虑状况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美芳 王玉廷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4,56,共4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分别于2005年6月、2006年6月对346名4-5岁学前儿童的焦虑状况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显示:(1)一年之后,学前儿童的焦虑水平明显下降;(2)从两次测查的情况看,学前儿童最高水平的焦虑症状为躯体伤害恐惧,其次为分离焦虑,再...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分别于2005年6月、2006年6月对346名4-5岁学前儿童的焦虑状况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显示:(1)一年之后,学前儿童的焦虑水平明显下降;(2)从两次测查的情况看,学前儿童最高水平的焦虑症状为躯体伤害恐惧,其次为分离焦虑,再次为社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最低水平的为强迫性神经症障碍;(3)5岁组儿童第一次测查的焦虑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孩的焦虑水平高于女孩,而5岁组儿童第二次测查的焦虑水平以及4岁组儿童第一次和第二次测查的焦虑水平都无显著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焦虑 追踪研究
下载PDF
屏幕时间、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儿童身体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敏谊 崔雨芳 +2 位作者 王诗棋 田梓彤 彭应刚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1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屏幕时间与户外活动时间的现状,探究二者对于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为制定预防学龄前儿童近视以及超重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使用改编的儿童多媒体使用情况家庭问卷、中国儿童能力...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屏幕时间与户外活动时间的现状,探究二者对于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为制定预防学龄前儿童近视以及超重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使用改编的儿童多媒体使用情况家庭问卷、中国儿童能力指数量表(Chinese early human capability index,CHeHCI)以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工具,对深圳市某区5226名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进行横截面调查。使用线性回归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屏幕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对学龄前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结果儿童屏幕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分别为(110.30±90.67)min/d和(61.11±41.16)min/d,儿童超重的总比率为5.47%。屏幕时间能够负向预测儿童身体健康状况;户外活动时间能够正向预测CHeHCI中健康维度的得分,但与超重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对父母的育儿指导,减少儿童屏幕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幕时间 户外活动时间 体质量指数 身体健康 学龄前儿童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何守森 关春荣 +6 位作者 吴茂萍 王锡鲁 安祥美 周亚平 倪晨曦 李燕 李庆霞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992-995,共4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自身因素如性别、年龄、气质、自信和外在家庭环境因素对其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开展促进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预防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山东省4市城区3~6岁儿童464名,对儿童家庭基本情...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自身因素如性别、年龄、气质、自信和外在家庭环境因素对其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开展促进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预防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山东省4市城区3~6岁儿童464名,对儿童家庭基本情况、气质、自信水平,家庭养育环境量、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和测评。【结果】儿童思维问题和违纪问题男童高于女童。儿童退缩、攻击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不同家庭类型的儿童行为问题无差异。父母职业为行政事业人员的儿童行为问题明显低于其他人员的儿童。平易型儿童行为问题低于困难型、发动缓慢型儿童。家庭的社会适应、活动多样性、环境气氛等因素与儿童的退缩、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呈明显负相关;忽视干涉因素与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呈明显正相关性;自我效能感、自我表现与儿童退缩行为仅有微弱相关性。【结论】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受个体内在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外在家庭养育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行为问题 养育环境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