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与恶性肿瘤 被引量:33
1
作者 唐福林 赵绵松 张秀花 《风湿病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了解皮肌炎 (dermatomyositis ,DM)及多发性肌炎 (polymyositis,PM )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 1989— 1998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DM/PM患者 143例 ,全部符合 1975年Bohan和Peter提出的DM /PM诊断标准 ,对其中... 目的 了解皮肌炎 (dermatomyositis ,DM)及多发性肌炎 (polymyositis,PM )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 1989— 1998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DM/PM患者 143例 ,全部符合 1975年Bohan和Peter提出的DM /PM诊断标准 ,对其中 18例合并肿瘤的患者与非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肿瘤诊断及分型标准根据我国卫生部制定的肿瘤诊断分级标准而定。两组资料采用t及 χ2 检验。结果  143例患者男性 46 ,女性 97例。发病年龄 4~ 76岁 ,平均年龄 (42± 38)岁 ,其中PM5 0例 ,男 14例 ,女 36例 ,DM93例 ,男 2 4例 ,女 6 9例。PM的肿瘤发生率为 8% ,DM的肿瘤发生率为 15 6 %。肿瘤分型 :卵巢癌 3例 ,鼻咽癌 3例 ,恶组 2例 ,乳癌 2例 ,宫颈癌、子宫内膜卵巢样癌、肺癌、胃癌、前列腺癌、直肠癌、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各 1例。肿瘤先行发生者 3例 (16 6 % ) ,后续发生者 5例 (2 7 8% ) ,同时发生者 10例 (5 5 6 % )。本组病例中 10例死亡 ,从PM /DM诊断到死亡的时间为 1~ 84个月 [中位数为 (18± 2 7)个月 ],死亡原因包括肿瘤扩散 ,肿瘤相关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感染。发病年龄、肺部和心脏受累 ,吞咽困难等指标在两组间显示有统计学意义。其中 1例在肿瘤切除 1年后 ,PM症状消失 ,另 1例在肿瘤切除后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恶性肿瘤 DM PM
原文传递
Predictive factors and unfavourable prognostic factors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polymyositis or dermatomyosit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被引量:33
2
作者 JI Su-yun ZENG Fan-qin GUO Qing TAN Guo-zhen TANG Hong-feng LUO Yi-jin TANG Zeng-qi HAN Yan-f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517-522,共6页
Backgroun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 is a serious lung complication in polymyositis (PM) and dermatomyositis (DM) which affects prognosis and requires a more aggressive approach in therapy. This study inve... Backgroun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 is a serious lung complication in polymyositis (PM) and dermatomyositis (DM) which affects prognosis and requires a more aggressive approach in therapy.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revalence, characteristics, predictive factors and unfavourable prognostic factors of ILD in newly diagnosed PM, DM and amyopathic DM (ADM).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08, the medical records of 197 consecutive PM and DM patients at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were reviewed excluding overlapping, juvenile, and malignancy-associated cases. The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an ILD (69 patients) and a non-lLD group (128 patients). The clinical features, laboratory findings, and prognosi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older age at onset (OR 1.033, 95%C/1.009-1.058, P=0.007), fever (OR 4.109, 95%CI 1.926-8.767, P 〈0.001) and arthritis/arthralgia (OR 2.274, 95%C/1.101-4.695, P=0.026) were the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s for developing ILD in PM/DM after excluding anti-Jo-1. Regarding anti-Jo-1, fever (OR 4.912, 95%CI 2.121-11.376, P 〈0.001) was associated with ILD. Poor survival in ILD patients was associated with ILD clinical subset (RR 0.122, 95%CI 0.049-0.399, P 〈0.001), ADM/DM/PM-ILD (RR 0.140, 95%C/0.031-0.476, P=0.002), cardiac involvement (RR 4.654, 95%CI 1.391-15.577, P=-0.013) and serum albumin level (RR 0.910, 95%CI 0.831-0.997, P=-0.042). Conclusions Patients who presented with fever tended to have a higher frequency of PM/DM-associated ILD. A Hamman-Rich-like presentation, ADM-ILD, cardiac involvement and hypoalbuminemia were poor prognostic factors in ILD-PM/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MATOMYOSITIS polymyositis lung diseases interstitial
原文传递
貌似多发性肌炎的脂质沉积性肌病病理改变 被引量:31
3
作者 陈琳 郭玉璞 +1 位作者 任海涛 赵燕环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研究貌似多发性肌炎的脂质沉积性肌病的肌肉病理改变 ,以解释临床现象和探讨发生机制。方法 择取脂质沉积性肌病伴血清肌酶明显升高的病人 14例 ,将临床表现、血清肌酶、肌电图和肌肉病理及肌肉组织化学改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目的 研究貌似多发性肌炎的脂质沉积性肌病的肌肉病理改变 ,以解释临床现象和探讨发生机制。方法 择取脂质沉积性肌病伴血清肌酶明显升高的病人 14例 ,将临床表现、血清肌酶、肌电图和肌肉病理及肌肉组织化学改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临床上一般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或呈反复发作性病程 ,肌无力明显 ,血清肌酶明显升高 ,激素治疗反应好。肌肉病理可见肌纤维内脂滴明显增多 ,形成HE染色可见的空泡 ,ORO染色证实肌纤维内有大量脂滴。其中 4例可见个别坏死肌纤维和再生纤维 ,5例有较严重的肌纤维坏死 ,对其中 3例反复肌肉活检 ,发现在脂质贮积的基础上 ,病程中的某一阶段发生明显的肌纤维坏死。其余病例虽有血清肌酶的明显升高 ,而病理上并未见到明显的肌纤维坏死 ,部分肌纤维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增高。结论 有些脂质沉积性肌病与多发性肌炎十分相似 ,需要借助肌肉病理和肌肉组织化学检查 ,甚至反复肌肉活检才能确定。肌纤维内脂肪代谢障碍造成肌纤维破坏和肌酶的外漏 ,可能与细胞内环境改变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累积病 肌疾病 多发性肌炎 酶炎 病理学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无菌性骨坏死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沈凌汛 夏菲 +2 位作者 余立凯 刘巧红 黄安斌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无菌性骨坏死(ON)的患病状况和时间分布,探讨影响SLE患者发生O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了474例SLE患者和136例因各种原因发生ON的骨科住院患者。所有SLE患者都有完整的病历记录包括临床表现、激素... 目的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无菌性骨坏死(ON)的患病状况和时间分布,探讨影响SLE患者发生O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了474例SLE患者和136例因各种原因发生ON的骨科住院患者。所有SLE患者都有完整的病历记录包括临床表现、激素的每日用量和疗程等。对病程在1年以上的262例SLE患者中的28例O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234例非ON患者进行了比较,并和35例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474例SLE患者中ON的患病率是5.91%,和DM/PM组(5.7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ON患者中有57.1%是发生在SLE诊断后的最初3年内,至确诊ON时患者服用激素的平均时间是(35±30)个月。和没有发生ON的SLE患者相比,SLE-ON患者中有雷诺现象者明显要多,曾经用过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人数也明显要多。而有抗磷脂抗体阳性、肌炎、肾炎、皮肤血管炎的患者的百分率、平均每日激素的用量、服用激素的累积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的ON患病率是5.91%,病程的最初3年是SLE患者发生ON的危险时期,有雷诺现象和曾经用过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患者是发生ON的危险人群,应该密切观察警惕O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无菌性骨坏死 调查分析 并发症 多发性肌炎
原文传递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纵隔气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佟胜全 史旭华 +2 位作者 苏金梅 赵岩 张奉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24-627,共4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并发纵隔气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及致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47例PM/D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皮肤血管炎、肌酸激酶峰值、胸部影像学改变、纵隔气肿并发症、气管插管、治疗经... 目的研究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并发纵隔气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及致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47例PM/D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皮肤血管炎、肌酸激酶峰值、胸部影像学改变、纵隔气肿并发症、气管插管、治疗经过和预后。同时复习文献报道的17例DM合并纵隔气肿病例,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本组447例PM/DM患者中有4例(0·9%)并发纵隔气肿。本组和文献报道的共21例DM并发纵隔气肿的患者,年龄均偏小(平均34岁),男性较多(男∶女=13∶8),与DM未合并纵隔气肿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在21例患者中13例(61·9%)有明显的皮肤血管炎表现,而无纵隔气肿并发症的443例患者中只有44例(9·9%)有皮肤血管炎表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间质病变在纵隔气肿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0·01)。本组4例并发纵隔气肿的患者有3例接受气管插管治疗,而无纵隔气肿并发症的443例患者中只有5例(1·1%)接受气管插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M患者的血管病变可能是导致纵隔气肿发生的直接病因,肌炎症状较轻的年轻男性患者易发生纵隔气肿,肺间质病变和气管插管介入操作可能是纵隔气肿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肺疾病 间质性 纵隔气肿
原文传递
成人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心脏损害的系统性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章璐 乔薇 王国春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7-172,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咨询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和清华同方数据库,阅读相关文献,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纳入研究文献,采用荟萃分析方... 目的探讨成人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咨询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和清华同方数据库,阅读相关文献,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纳入研究文献,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有23篇文献纳入本研究,病例总数1452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伴发心脏损害的发生率为27.1%。85%。3%~6%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有心脏损害的临床症状,其中以心力衰竭最常见(43.8%。76.9%)。异常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中,各种传导阻滞、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及左室高动力发生率分别为25%~38.5%,27.3%~51.5%和11.5%~42.3%。心肌病理表现为肌纤维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部分患者的心脏损害有效。1452例患者中有97例死亡病例,其中有30例(30.9%)直接死亡原因为、心脏疾病。结论心脏受累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常见并发症,绝大部分为亚临床表现。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尚不确定。心脏损害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心脏病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抗Jo-1抗体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丽君 叶志中 +5 位作者 庄俊汉 李博 李剑松 汪迅 钟力 罗秀霞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摇对69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MD)病人抗Jo-1抗体进行检测,了解抗Jo-1抗体阳性与PM/DM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及对PM/DM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IBT)法检测PM/DM病人中的抗Jo-1抗体,对抗Jo-1抗体阳性血清进行免疫双扩散(ID)检测,... 目的摇对69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MD)病人抗Jo-1抗体进行检测,了解抗Jo-1抗体阳性与PM/DM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及对PM/DM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IBT)法检测PM/DM病人中的抗Jo-1抗体,对抗Jo-1抗体阳性血清进行免疫双扩散(ID)检测,两者抗Jo-1抗体均阳性者为抗Jo-1抗体阳性组,其他为抗Jo-1抗体阴性组,前瞻性比较PM/DM抗Jo-1抗体阳性组和抗Jo-1抗体阴性组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组中抗Jo-1抗体阳性占32%,抗Jo-1抗体阳性患者出现肺间质病变(ILD)、多关节炎/多关节痛、肺部感染和雷诺现象分别为18例(82%)、18例(82%)、17例(77%)、7例(32%);与抗Jo-1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在阳性组出现吞咽困难1例(5%),而阴性组为15例(3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郾05)。结论抗Jo-1抗体阳性组PM/DM患者的肺间质病变及多关节炎症状突出,合并肺部感染的概率高,而肌痛或肌无力症状较轻,出现吞咽困难症状概率较低;阴性组出现吞咽困难症状概率较阳性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JO-1抗体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检测 免疫印迹
原文传递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宋玉强 沈定国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 (PM)和皮肌炎 (DM)病人的临床与肌电图特征。方法 :对 74例PM和DM临床与肌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以肌肉无力为最多见 (占 3 4% ) ,其他依次为皮肤损害 (占 3 1% ) ,发热 (占 13 % )。肌电图检查示肌原...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 (PM)和皮肌炎 (DM)病人的临床与肌电图特征。方法 :对 74例PM和DM临床与肌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以肌肉无力为最多见 (占 3 4% ) ,其他依次为皮肤损害 (占 3 1% ) ,发热 (占 13 % )。肌电图检查示肌原性损害 64例 ,神经原性损害 2例 ,异常率为 89%。主要表现为插入电位延长 (9% )、出现自发电位 (5 2 % ) ;MUP时限缩短 (74% )、MUP波幅降低 (6% ) ,多相波增多 (3 4% ) ;重收缩时波型异常 (4 5 % )及峰值波幅降低 (3 7% )。股四头肌、胫前肌及肱二头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展拇短肌组 (P <0 0 5 ) ,胫前肌组MUP时限缩短阳性率最高 ,多相波增多阳性率胫前肌组最高。结论 :肌电图检查是诊断PM和DM的重要手段 ,选择股四头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肌电图 临床特点 诊断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心脏损害的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胡绍先 何培根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5-236,共2页
探讨多发性肌炎 (PM) /皮肌炎 (DM)患者心脏损害的表现及其意义。以临床资料、血清肌酶谱、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为依据 ,对我院 1992~ 1998年住院治疗的 45例 PM/ DM患者进行分析和评价。 2 3例伴发心脏损害 (5 1.1% ) ,病... 探讨多发性肌炎 (PM) /皮肌炎 (DM)患者心脏损害的表现及其意义。以临床资料、血清肌酶谱、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为依据 ,对我院 1992~ 1998年住院治疗的 45例 PM/ DM患者进行分析和评价。 2 3例伴发心脏损害 (5 1.1% ) ,病变累及心包、心肌、心内膜和冠状动脉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心脏损害者中 3例因心力衰竭死亡。表明心脏损害为 PM/ DM最常见的合并症 ,也是本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心脏损害
下载PDF
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伴发肿瘤临床特点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19
10
作者 苟丽娟 苏金梅 +2 位作者 赵岩 张文 张奉春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2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比较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合并肿瘤与未合并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07至2012年诊断DM或PM合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DM或PM合并肿瘤与同期未合并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 目的比较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合并肿瘤与未合并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07至2012年诊断DM或PM合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DM或PM合并肿瘤与同期未合并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转归进行比较。检索近10年的炎性肌病合并肿瘤的中文文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文献资料结合本文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北京协和医院2007年至2012年DM或PM合并肿瘤患者30例;2007年至2008年DM或PM患者105例,其中5例伴发恶性肿瘤,均为女性,DM4例、重叠综合征1例(DM合并SLE)。DM或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肺间质病变发生率低于未合并恶性肿瘤组(P=0.022)。中文文献及本文病例694例患者中,合并鼻咽癌的DM或PM患者最多(30.26%)。结论对于年龄偏大的炎性肌病患者,尤其不伴有肺间质病变及典型抗体的患者,应积极筛查肿瘤。鼻咽癌是DM或PM患者最常见的肿瘤类型,推荐对DM或PM患者行鼻咽部内镜检查提高肿瘤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肿瘤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心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佟胜全 周新福 张奉春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05-608,共4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心脏损害的特征,探讨心脏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23例PM/DM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脏损害的发生率、心脏损害的类型以及可能诱发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损害的... 目的分析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心脏损害的特征,探讨心脏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23例PM/DM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脏损害的发生率、心脏损害的类型以及可能诱发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损害的发生率为42.6%(180/423),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肌损害、肺动脉高压、瓣膜病变、传导阻滞、肢导低电压和其他心脏损害;多因素分析发现血沉是心脏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脏损害是PM/DM的常见并发症,表现复杂多样。血沉增快提示心脏损害的危险性增加,而与年龄、性别及病程长短等因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心脏损害 心脏损害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临床分析 危险因素 血沉增快 肺动脉高压 常见并发症 多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205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唐福林 唐宝玮 王丹彤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5-198,共4页
对205例PM/DM的临床分析表明:PM/DM除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外,尚可以发热、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雷诺征、心肌炎、关节炎及肿瘤就诊。PM/DM内脏受损部位有:心脏36.5%(54/148);肺部26.3%(54/205)(其中肺间质病变9.0%... 对205例PM/DM的临床分析表明:PM/DM除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外,尚可以发热、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雷诺征、心肌炎、关节炎及肿瘤就诊。PM/DM内脏受损部位有:心脏36.5%(54/148);肺部26.3%(54/205)(其中肺间质病变9.0%,肺纤维化5.0%);消化系27.8%(57/205);血液系15.5%(32/205);神经系9.7%(20/205),几乎无肾损害。在诊断PM/DM平均11个月后有9例合并肿瘤;13例重叠综合征:5例干燥综合征,4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系统性硬化。48例患者测定抗Jo-1抗体,6例阳性,其中4例伴肺间质病变。CK可视为病情活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抗JO-1抗体 临床分析
下载PDF
MRI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黄振国 闫燃 +5 位作者 张雪哲 王丽雯 王国春 卢昕 章璐 王武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4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肌肉MRI表现,评价MRI在PM、DM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5例PM和21例DM患者的肌肉MR图像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病例均行治疗前双侧大腿肌肉MRI检查,8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后MR...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肌肉MRI表现,评价MRI在PM、DM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5例PM和21例DM患者的肌肉MR图像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病例均行治疗前双侧大腿肌肉MRI检查,8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后MRI复查。MRI检查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TSE)T1WI、T2WI、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结果 36例PM、DM中31例大腿肌肉MRI上存在异常,异常表现包括肌肉炎性水肿30例、肌筋膜炎7例、皮下软组织水肿14例、肌肉萎缩伴脂肪浸润5例。8例治疗后复查MRI均显示炎性水肿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吸收。结论 MRI检查是一种敏感、无创的检查手段,其在PM、DM诊断、疗效评估中有重要应用价值;肌肉和皮下组织炎性水肿是PM、DM患者最常见的肌肉MRI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57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戴冽 郑东辉 +2 位作者 莫颖倩 吴毅梅 张白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738-741,共4页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7年国内文献报道的53例及我院收治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表现为近端肌无力伴不同程度肌痛,不伴肌肥大或肌...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7年国内文献报道的53例及我院收治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表现为近端肌无力伴不同程度肌痛,不伴肌肥大或肌强直,肌酶显著升高,肌电图和肌活检多无特异性改变,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疗效好。结论临床上对有肌病表现、肌酶显著升高的患者须注意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程较长、病情严重或伴黏液性水肿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出现特异性肌肉表现、肌酶显著升高时应考虑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贤应 慕容慎行 +2 位作者 李银官 倪希和 曹代荣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 研究多发性肌炎 (PM)、皮肌炎 (DM)的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 ,评价MRI在PM及DM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 5例PM及 4例DM患者行MRI检查 ,选择骨盆、双侧大腿及小腿肌肉 ,采用自旋回波序列 (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FSE)及短时反转... 目的 研究多发性肌炎 (PM)、皮肌炎 (DM)的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 ,评价MRI在PM及DM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 5例PM及 4例DM患者行MRI检查 ,选择骨盆、双侧大腿及小腿肌肉 ,采用自旋回波序列 (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FSE)及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STIR)进行扫描。结果  5例PM及 4例DM患者的受累肌群均表现为斑片状等T1长T2 异常信号 ,2例PM患者尚可见小斑片状短T1长T2 异常信号影 ;6例患者肌筋膜增厚 ,呈长T2 线样高信号改变 ;4例DM患者的表皮及皮下结缔组织尚可见条带状及网格状长T1长T2 异常信号影。受累肌群主要表现为炎症水肿样改变 ,晚期受累肌肉可见少量脂肪替代改变 ;病变双侧不对称 ,以内收肌受累最重 ,股中间肌受累最轻。结论 PM与DM患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MRI能为PM及DM的定位诊断、疗效判断及病情随访提供客观资料 ,并能为临床选取准确的活检部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诊断 免疫功能 肌电图 病理活检
原文传递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心脏病变 被引量:15
16
作者 汪汉 蔡琳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期332-337,共6页
心脏损害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重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血脂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心脏损害中有一定作用,但免疫与炎症可能有更重要的发病意义。在临床上,这些患者"显性&qu... 心脏损害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重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血脂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心脏损害中有一定作用,但免疫与炎症可能有更重要的发病意义。在临床上,这些患者"显性"的心血管表现,如冠心病、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并不少见,心脏彩超以及普通心电图有一定诊断意义。常规的抗风湿药物对心脏损害作用不明,可能有一定益处,采用目前的各项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指南处理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相关心血管疾病可能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炎症 免疫 心肌炎
下载PDF
血清肌酶在评价皮肌炎与多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蔡怡华 郑捷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比较皮肌炎/多肌炎(DM/PM)患者血清肌酶水平与肺间质病变(IL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96例在我科住院的DM/PM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胸片、肺高分辨率CT(HRCT)及肺功能检查将所有患者分为合并ILD组(37例)和不合并IL... 目的比较皮肌炎/多肌炎(DM/PM)患者血清肌酶水平与肺间质病变(IL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96例在我科住院的DM/PM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胸片、肺高分辨率CT(HRCT)及肺功能检查将所有患者分为合并ILD组(37例)和不合并ILD组(59例),并对其中67例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①入院初(肌炎活动期),根据患者在入院前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等免疫抑制剂的情况进行分组A.入院前未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37例患者中11例合并ILD,其血清AST、LDH水平显著高于无ILD者(P<0.05),而肌酸激酶(CK)差异无显著性(P>0.05);B.入院前已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59例患者中26例合并ILD,其血清AST、LDH水平亦显著高于无ILD者(P<0.05),CK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②对经治疗后肌炎恢复的67例患者追踪随访,其中25例合并ILD者的血清AST、LDH水平显著高于无ILD者(P<0.05),而CK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③观察比较上述67例患者血清肌酶治疗前后的差值变化与ILD的相关性,结果AST、CK、LDH治疗前后差值的变化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DM/PM患者在肌炎活动时血清AST、LDH水平与ILD具有相关性,合并ILD患者具有高水平的AST、LDH值,而CK与ILD无明显相关性;②DM/PM患者在接受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病情稳定后,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肌酶 皮肌炎 多肌炎 肺间质病变 糖皮质激素 肌酸激酶
下载PDF
肌炎特异性抗体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谢瑶 卢昕 王国春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645-649,共5页
目的测定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血清中肌炎特异性抗体(MSA)及肌炎相关性抗体(MAA)的阳性率,探讨MSA在PM/DM中的意义。方法PM/DM患者31例,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MSAs和MAAs阳性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结... 目的测定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血清中肌炎特异性抗体(MSA)及肌炎相关性抗体(MAA)的阳性率,探讨MSA在PM/DM中的意义。方法PM/DM患者31例,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MSAs和MAAs阳性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结果31例患者中18例出现MSAs和/或MAAs阳性(58%),其中MSAs阳性率为39%,最常见的MSAs是抗Jo-1抗体(29%),其次是抗Mi-2抗体(6%),抗PL-7抗体(3%),抗PL-12抗体(3%),MAAs的阳性率为32%,其中抗Ku-72占16%,抗Ku-86占23%,抗PM-Scl抗体占6%。肺间质病变及关节炎/痛在抗Jo-1抗体阳性患者中的比例明显高于抗Jo-1抗体阴性组(P<0.05)。治疗后18例患者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随访12例患者,在激素减量后均有复发,MSAs阳性与阴性组间复发次数、病死率无明显差别。肺间质纤维化在MSAs阳性患者中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结论MSAs和MAAs在PM/DM患者中阳性表达率较高,MSAs与PM/DM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相关。开展MSAs及MAAs的测定对于PM/DM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免疫印迹法 特异性抗体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阳性患者 抗JO-1抗体 肺间质纤维化 预后相关 临床表现 完全缓解
原文传递
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红 丁丛珠 孙凌云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42-544,共3页
目的分析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认识。方法对8例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PM和DM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放射学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呼吸衰竭先于皮肤和肌肉症... 目的分析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认识。方法对8例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PM和DM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放射学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呼吸衰竭先于皮肤和肌肉症状出现2周~3个月。全胸片及胸部CT检查示肺部间质病变,积极予甲泼尼龙冲击、抗感染及纠正呼吸衰竭等综合治疗,5例患者病情仍进行性加重,3个月内因呼吸衰竭死亡;3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但其中1例0.5年后再发呼吸困难,治疗无效死亡。结论PM和DM其肺部病变的发生率约为5%~30%。在临床上约有4%的患者肺部病变先于皮肤和肌肉症状出现,其肺部病变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呼吸衰竭,皮质激素虽能暂时改善症状,但其预后均不佳,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首发表现 患者 肺部病变 治疗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结论 短期 纠正
原文传递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呼吸系统损害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慧 徐作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5期1-4,共4页
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是一种以侵犯骨骼肌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可以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尤其是呼吸系统,这也是影响这类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PM/DM呼吸系统受累以吸入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病最为常见,肺动脉高压也不少见,自发... 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是一种以侵犯骨骼肌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可以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尤其是呼吸系统,这也是影响这类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PM/DM呼吸系统受累以吸入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病最为常见,肺动脉高压也不少见,自发性纵隔/皮下气肿是一罕见的危重并发症。吸入性肺炎明显增加了这类患者的死亡率,一旦发生,停止经口进食水,及时给予合适的抗生素。出现关节痛或关节炎和指/趾端毛细血管环扩大、抗JO-1抗体阳性的PM/DM患者,容易合并间质性肺病(ILD)。ILD可发生于PM/DM病程的任何阶段,临床表现上与其他肺间质病变相似,可分为急性或亚急性间质性肺炎型、缓慢进展型和无症状型三个亚型,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本文就PM/DM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肺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