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设计 被引量:51
1
作者 徐坚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0-94,共5页
简要讨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征方法,分析了在水溶液中两亲性聚合物分子形态与表面活性的关系。单分子/多分子胶束的形成是导致聚合物表面活性变差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设计原则。
关键词 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 胶束 两亲性 分子设计
下载PDF
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设计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54
2
作者 曹绪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聚驱后油藏采收率,针对聚驱后油藏非均质性强、剩余油普遍分布的特点,提出了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包括黏弹性颗粒驱油剂(PPG)、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通过研究黏弹性颗粒驱油剂的溶胀能力、黏弹性、滤过... 为进一步提高聚驱后油藏采收率,针对聚驱后油藏非均质性强、剩余油普遍分布的特点,提出了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包括黏弹性颗粒驱油剂(PPG)、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通过研究黏弹性颗粒驱油剂的溶胀能力、黏弹性、滤过能力和在岩心中运移性能,及其与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之间相互作用,得到了适合于胜利高温高盐油藏和聚合物驱后油藏的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1000mg/L PPG+1000mg/L聚合物+0.3%胜利石油磺酸盐+0.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709。结果表明,PPG可遇水溶胀,耐盐性能好,在油藏中具有封堵和运移性能,较单一聚合物能够更好地提高波及体积。在含水98%条件下注入0.3倍孔隙体积的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13.6%(OOIP)。该体系可应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或聚合物驱后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HPCF) 提高采收率(EOR) 黏弹性颗粒驱油剂(PPG)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黏弹性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超声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徐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85-989,共5页
研究了在超声波作用下羧甲基纤维素(CMC)的降解反应及CMC与具有不同亲水亲油比值的活性大单体[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及第三单体(苯乙烯)]的超声共聚反应.经萃取提纯的共聚产物用IR、13CNMR和UV等方法进行表征,证实通过... 研究了在超声波作用下羧甲基纤维素(CMC)的降解反应及CMC与具有不同亲水亲油比值的活性大单体[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及第三单体(苯乙烯)]的超声共聚反应.经萃取提纯的共聚产物用IR、13CNMR和UV等方法进行表征,证实通过超声反应制得了二元和三元共聚物.超声反应时间及单体投料量对共聚物组成影响较大,共聚物具有较好的增粘能力和较高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超声波合成 羧甲基纤维素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用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提高驱油效率机理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王刚 王德民 +2 位作者 夏惠芬 鞠野 刘春德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90,共5页
利用新研制的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及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了两性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对水驱后盲端类残余油、柱状类残余油和油膜类残余油的作用机理,分析了这类残余油被驱替和运移过程及启动和运移机理,论述了该驱油体系对聚合物驱后... 利用新研制的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及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了两性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对水驱后盲端类残余油、柱状类残余油和油膜类残余油的作用机理,分析了这类残余油被驱替和运移过程及启动和运移机理,论述了该驱油体系对聚合物驱后残余油的作用和提高驱油效率的可能性,进一步完善了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用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主要是通过超低界面张力作用和润湿反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表面活性剂 驱油效率 润湿性 界面张力 驱油机理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 被引量:45
5
作者 刘卫东 罗莉涛 +3 位作者 廖广志 左罗 魏云云 姜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0-607,共8页
针对新疆油田七中区开发现状,设计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的填砂管、天然岩心及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为油田现场提供二元驱优化配方。二元驱采收率增幅随着水油黏度比增大而增大,随着界面张力减小而增大。毛细... 针对新疆油田七中区开发现状,设计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的填砂管、天然岩心及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为油田现场提供二元驱优化配方。二元驱采收率增幅随着水油黏度比增大而增大,随着界面张力减小而增大。毛细管准数反映二元体系溶液黏度和界面张力的协同效应,应以其为准优化筛选最佳配方。新疆油田七中区二元驱溶液临界黏度比2.5、临界界面张力数量级为1′10-2 m N/m、临界毛细管准数数量级为1′10-3;优选出配方为0.3%KPS-1+1 115 mg/L HPAM,可提高采收率23.96%。二元驱通过聚合物增黏,降低驱替相流度,增加油相流度,使流度比减小,克服了注水指进,增加了吸水厚度,从而提高波及系数,进而启动盲端残余油;通过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降低黏附功,使残余油乳化、剥离、拉丝并易于启动,同时乳状液进一步增加驱替相黏度,在低界面张力和较高黏度下,毛细管准数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洗油效率,进而启动岛状、柱状及膜状残余油,最终提高了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二元驱 提高采收率 黏度比 界面张力 毛细管准数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金华 曹亚 李惠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6,共4页
对AM-AOP_n和CMC-AR12EO_n两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加碱复配后,AM- AOP_n和 CMC- AR_12EO_n与大庆原油的界面张力分别可达 2.6 ×10^(-3)mN... 对AM-AOP_n和CMC-AR12EO_n两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加碱复配后,AM- AOP_n和 CMC- AR_12EO_n与大庆原油的界面张力分别可达 2.6 ×10^(-3)mN/m和 3.2x 10^(-3)mN/m。显微观察表明,碱使胶束解缔是界面张力降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高分子 原油 界面张力 表面现象
下载PDF
添加剂湍流减阻流动与换热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7
作者 焦利芳 李凤臣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9-357,共19页
添加剂湍流减阻是指在液体的管道湍流中添加少量的高分子聚合物或某种表面活性剂从而使湍流阻力大大降低的现象.从其被发现至今,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际系统的应用研究),尽管对这一现象及其实际应用... 添加剂湍流减阻是指在液体的管道湍流中添加少量的高分子聚合物或某种表面活性剂从而使湍流阻力大大降低的现象.从其被发现至今,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际系统的应用研究),尽管对这一现象及其实际应用价值已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但仍有许多方面尚有欠缺,例如对湍流减阻的机理仍然在探索中.本文归纳评述了高分子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剂添加剂湍流减阻流动与换热现象的研究现状,从湍流减阻剂的特性、减阻剂的湍流减阻机理、湍流减阻发生时的换热机理、减阻流动速度场分布和换热控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添加剂湍流减阻流动与换热特性,并综述了湍流减阻剂在实际工业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在对添加剂湍流减阻机理、有湍流减阻发生时的对流换热机理等的理解方面进行了新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湍流减阻 对流换热 节能
下载PDF
强化采油方面的一些新进展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德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6,165-166,共10页
随着油田含水的上升、采出程度的增加以及剩余可采储量的减少,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油田更长期的高产稳产,需要研究、发展一批新的、能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强化采油工艺.本文介绍了其中的一批比较重要的进展,包括:高弹性驱;... 随着油田含水的上升、采出程度的增加以及剩余可采储量的减少,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油田更长期的高产稳产,需要研究、发展一批新的、能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强化采油工艺.本文介绍了其中的一批比较重要的进展,包括:高弹性驱;无碱活性剂;同井注采工艺;开采和集输高凝、高粘油的工艺以及适合化学驱的采油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采油 提高采收率 聚合物驱 活性剂驱 油水分离装置 机械采油
下载PDF
新型壳聚糖两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22
9
作者 唐有根 蒋刚彪 谢光东 《湖南化工》 2000年第2期30-33,共4页
通过壳聚糖接枝二甲基十四烷基环氧丙基氯化铵 ,再磺化引入 SO3H ,合成了一种吸湿性极强 ,具有优异表面活性的新型壳聚糖两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影响最终产物合成的主要因素 ,并通过红外光谱。
关键词 壳聚糖 两性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 合成
下载PDF
聚合物PVP与表面活性剂AOT相互作用的介观模拟 被引量:20
10
作者 苑世领 刘成卜 +1 位作者 徐桂英 蔡政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48-1051,共4页
用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 (DPD)方法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与 2 -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三维模拟格子中 ,聚合物链均方末端距〈r2 〉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呈现一种首先减小 ,接着增加 ,然后又减小的趋势 ... 用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 (DPD)方法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与 2 -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三维模拟格子中 ,聚合物链均方末端距〈r2 〉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呈现一种首先减小 ,接着增加 ,然后又减小的趋势 .构型和结构分析表明 ,AOT的加入能够引起聚合物链的二面角分布发生改变 ,这意味着 AOT与 PVP产生了相互作用 .同时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体系的聚集形态也可以在 DPD三维模拟格子中直观显现出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PVP 表面活性剂 AOT 相互作用 介观模拟 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集体 形态
下载PDF
聚合物/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提高水驱后残余油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夏惠芬 王海峰 +2 位作者 王刚 胡锦强 刘春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8,共5页
利用不加碱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酰胺二元复合体系,通过流变性实验,分析了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流变性的影响;通过可视化的微观驱油实验和人造岩心驱油实验,分析了聚合物/表面活性... 利用不加碱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酰胺二元复合体系,通过流变性实验,分析了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流变性的影响;通过可视化的微观驱油实验和人造岩心驱油实验,分析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粘弹性和界面张力对采收率的影响,研究了该二元复合体系对水驱后残余油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实验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体系与油可以达到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对无碱二元体系的粘弹性影响非常小。在驱替水驱残余油过程中,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酰胺二元复合体系可以同时发挥活性剂的超低界面张力作用和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作用,使该二元体系的采收率高于单一的表面活性剂体系和聚合物驱油体系,并且该二元体系的粘弹性越大,采收率越高。界面张力由10-2mN/m降至10-3mN/m时的最终采收率均高于界面张力为10-2mN/m时增加聚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两种情况下的最终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二元复合体系 驱油机理 残余油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的稳定方法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刚辉 沈一丁 任庆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9-492,共4页
详细分析了无皂乳液的稳定方法, 包括齐聚物法、增加表面亲水性法、有机助溶剂法、无机粉末法以及适宜工艺法; 最后探讨了无皂乳液在涂料和黏合剂, 皮革、纸张和织物的涂饰、单分散微球和功能微球、复合材料等方面的最新应用。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稳定性 齐聚物 助溶剂 无机粉末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CMC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被引量:16
13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张爱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52-955,共4页
Polymeric surfactants were prepared by ultrasonic copolymerization of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CMC) and alkyl poly(etheroxy) acrylate.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CMC based polymeric surfactants at silica gel/water i... Polymeric surfactants were prepared by ultrasonic copolymerization of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CMC) and alkyl poly(etheroxy) acrylate.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CMC based polymeric surfactants at silica gel/water interface was studied by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IR difference spect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ve amount goes up steadi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polymer concentration. Because of multicontact adsorption of copolymers at the surface of silica gel, the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copolymers and surface of silica gel (such as hydrogen bond), large amount of polymeric surfactants adsorbs on silica gel. The pH value of copolymer solution plays a great role on adsorp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electrostatic action is the main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CMC based polymeric surfact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 羧甲基纤维素 吸附机理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两元驱界面性质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维 李明远 +2 位作者 林梅钦 董朝霞 郭继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112,118,共4页
应用电导率仪测定了聚丙烯酰胺与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电导率,考查了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应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测定了油水界面性质,研究了界面性质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复合... 应用电导率仪测定了聚丙烯酰胺与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电导率,考查了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应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测定了油水界面性质,研究了界面性质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复合能够形成稳定的聚集体,较小的界面张力、较大的界面剪切粘度值以及较高的Zeta电位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电导率 界面性质 稳定性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形态 被引量:16
15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895-899,共5页
采用紫外光谱、XPS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硅胶 /水界面上的吸附形态 ,结果表明随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增大 ,分子在硅胶表面的吸附由单层逐渐变为多层 ,生成半胶束结构 .
关键词 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 羧甲基纤维素 吸附形态
下载PDF
层柱粘土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世明 肖金凯 刘灵燕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88,共13页
层柱粘土作为一类新型材料 ,已成为国际上地学、化学和材料学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仅就国内学者目前讨论不多或注意不够的蛭石、金云母、伊 /蒙间层、合成粘土和酸改性粘土的层柱化 ,Ga/Al、Si/Al、REE/Al等 3类层柱粘土 ,表面活性剂改... 层柱粘土作为一类新型材料 ,已成为国际上地学、化学和材料学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仅就国内学者目前讨论不多或注意不够的蛭石、金云母、伊 /蒙间层、合成粘土和酸改性粘土的层柱化 ,Ga/Al、Si/Al、REE/Al等 3类层柱粘土 ,表面活性剂改性 ,层柱粘土的离子交换和吸附性能与应用等几个问题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柱粘土 粘土矿物 羟基聚合物 酸活化 表面活性剂 蛭石 金云母
下载PDF
耐温抗盐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交替段塞调驱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蒲万芬 赵帅 +3 位作者 袁成东 王松 马新平 谢爽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4期69-73,共5页
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耐温抗盐型聚合物微球S5和耐温抗盐低界面张力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GH。在高温高盐条件下,测定了表面活性剂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采用并联岩心物理模拟驱替装置,开展不同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交替段塞调... 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耐温抗盐型聚合物微球S5和耐温抗盐低界面张力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GH。在高温高盐条件下,测定了表面活性剂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采用并联岩心物理模拟驱替装置,开展不同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交替段塞调驱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体系在95℃和22×10~4mg/L矿化度条件下老化三个月后可以将界面张力降低至超低水平;在渗透率为(70~350)×10^(-3)μm^2的岩心中,聚合物微球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和封堵性;在非均质条件下,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交替段塞的调驱效果明显好于表面活性剂体系,开展水驱+微球驱+表活剂驱+后续水驱和水驱+微球驱+再次水驱+表活剂驱+后续水驱,其低渗透率岩心提高采收率分别为25.59%和14.72%。该研究对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注入方案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抗盐 非均质条件 聚合物微球 表面活性剂 交替段塞
下载PDF
低渗油藏用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体系 被引量:19
18
作者 曲文驰 李还向 +2 位作者 但庆祝 张安治 马波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7-230,239,共5页
针对低渗油藏多发育微裂缝、非均质性严重、水窜严重,常规调驱技术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难题,对实验室自制的聚合物微球(聚丙酰胺类微球)/表面活性剂(烷醇酰胺型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体系展开研究。在复合调驱体系配伍性评价的基础上,优化... 针对低渗油藏多发育微裂缝、非均质性严重、水窜严重,常规调驱技术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难题,对实验室自制的聚合物微球(聚丙酰胺类微球)/表面活性剂(烷醇酰胺型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体系展开研究。在复合调驱体系配伍性评价的基础上,优化了复合调驱各段塞的注入参数,评价了复合调驱体系的驱油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与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配伍性,最优的复合注入体系为0.4 PV聚合物微球溶液(2000 mg/L)+0.3 PV表面活性剂溶液(2000 mg/L),在水驱基础上平均提高采收率幅度达15%以上。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技术在裂缝性低渗油藏中具较强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表面活性剂 配伍性 低渗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三元体系中化学剂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翟瑞滨 曹铁 +2 位作者 鹿守亮 韩桂华 高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4期65-67,共3页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 ,研究了三元体系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并进行了降低化学剂用量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三元体系与原油粘度比控制在 2∶1~ 5∶1范围内 ,驱油效率才能达到 2 0 %以上 ,在适当的聚合物用量条...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 ,研究了三元体系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并进行了降低化学剂用量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三元体系与原油粘度比控制在 2∶1~ 5∶1范围内 ,驱油效率才能达到 2 0 %以上 ,在适当的聚合物用量条件下 ,可以降低三元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和碱的用量 ;三元体系配方中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用量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在较高聚合物用量条件下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 ;反之 ,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受到一定限制。应结合注入方式和经济效益做进一步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体系 化学剂 驱油效果 物理模拟实验 浓度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驱油效率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利娟 陈洪 +1 位作者 蒋珍菊 罗平亚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62-65,共4页
概述了近年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的主要进展及现状 ,包括天然改性及化学合成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改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介绍了纤维素类。纤维素类的改性是将带长链烷基的疏水性物质接枝到纤维素链段上 ,使其具有两亲特性来提... 概述了近年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的主要进展及现状 ,包括天然改性及化学合成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改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介绍了纤维素类。纤维素类的改性是将带长链烷基的疏水性物质接枝到纤维素链段上 ,使其具有两亲特性来提高表面活性。目前超声波法是制备纤维素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新途径。对于化学合成类 ,由于单体种类选择和组成变化范围广 ,且合成手段多 ,因此品种较多。化学合成类的主要合成方法有两亲单体均聚、亲油 /亲水单体共聚及在水溶性较好的大分子物质上引入两亲单体。目前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领域的研究仍进展缓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 增粘性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