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骨岩部在岩斜区手术入路中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玉海 卢亦成 +2 位作者 王春莉 袁国樑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 :为颞骨岩部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15例成人尸头湿标本的颞骨岩部及其周围结构按手术入路分别从前、外、后三个方向进行显微解剖研究。结果 :①磨除颞骨岩部尖 ,可以向下向外移动三叉神经 ;②外展神经是磨除颞骨岩... 目的 :为颞骨岩部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15例成人尸头湿标本的颞骨岩部及其周围结构按手术入路分别从前、外、后三个方向进行显微解剖研究。结果 :①磨除颞骨岩部尖 ,可以向下向外移动三叉神经 ;②外展神经是磨除颞骨岩部的内限 ;③面神经分为 5段 :颅内段 (12 .3 2mm)、内耳道段(9 .18mm)、迷路段 (5 .14mm)、鼓室段 (11.82mm)、乳突段 (17.90mm) ;④颈静脉球高度变异较大 ;⑤颈内动脉岩部膝距耳蜗 2 .65mm ,其水平段平行于岩大神经 ;结论 :①岩大神经是从前方磨除颞骨岩部十分重要的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岩部 岩斜区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乳头状内淋巴囊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4
2
作者 林青 戴建平 +5 位作者 罗麟 高培毅 尚京伟 艾林 朱明旺 李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17-821,共5页
目的 探讨乳头状内淋巴囊瘤的CT、MRI和DSA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 5例组织病理学证实的乳头状内淋巴囊瘤的CT骨破坏特点及MRI信号特征、强化方式、血液流空情况 ,4例同时进行DSA检查 ,以观察血供状态。CT采用常规横轴面平扫和增... 目的 探讨乳头状内淋巴囊瘤的CT、MRI和DSA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 5例组织病理学证实的乳头状内淋巴囊瘤的CT骨破坏特点及MRI信号特征、强化方式、血液流空情况 ,4例同时进行DSA检查 ,以观察血供状态。CT采用常规横轴面平扫和增强扫描 ;MRI采用SE和快速自旋回波 (FSE)及脂肪抑制序列 ,行矢状、冠状和横轴面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1)CT表现 :肿瘤呈中心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后区的溶蚀性骨破坏 ,病变内含钙化。 (2 )MRI表现 :在未增强T1WI和T2 WI,5例肿瘤内见不规则形低信号影 ,其中心位于颞骨岩部中后部的前庭管外口周围区 ;3例肿瘤周边显示高信号缘 ;2例囊实性肿瘤的囊性部分呈高信号 ,脂肪抑制像高信号不被抑制 ,而且其边缘更清楚 ;5例瘤内均见血管流空影。 (3)DSA显示肿瘤主要由颈外动脉的分支供血。其中 2例还有小脑前下动脉参与供血。结论 乳头状内淋巴囊瘤是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后区的具有侵袭性、溶骨性、富含血管的肿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内淋巴囊瘤 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原文传递
扩大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至岩斜区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玉海 卢亦成 +2 位作者 王春莉 袁国樑 楼美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研究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进行岩斜区直接手术的手术方法 ,并提供相应的解剖依据。方法 :用 1 5例成人尸体头部标本模拟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进行岩斜区及其邻近结构的显露和解剖。结果 :①岩大神经是磨除颞骨岩... 目的 :研究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进行岩斜区直接手术的手术方法 ,并提供相应的解剖依据。方法 :用 1 5例成人尸体头部标本模拟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进行岩斜区及其邻近结构的显露和解剖。结果 :①岩大神经是磨除颞骨岩部十分重要的标志 ,通过它可以定位岩部颈内动脉、耳蜗和膝状神经节 ;②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可以充分暴露从鞍背到桥延沟的岩斜区。结论 :①以岩大神经为标志磨除颞骨岩部为安全手术提供了保证 ;②此入路具有暴露好、神经血管损伤小的特点 ,特别适用于骑跨颅中、后窝的岩斜区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 颞骨岩部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病变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玉海 王春莉 卢亦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5-548,553,共5页
目的 :研究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进行岩斜区直接手术的方法 ,寻找出该入路的标志点和颞骨岩部的磨除方法 ,并观察手术的暴露范围和优缺点。方法 :用 15例血管经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 ,显微镜下 (× 6~ 2 5 )解剖经颞骨岩... 目的 :研究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进行岩斜区直接手术的方法 ,寻找出该入路的标志点和颞骨岩部的磨除方法 ,并观察手术的暴露范围和优缺点。方法 :用 15例血管经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 ,显微镜下 (× 6~ 2 5 )解剖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结果 :岩乙状窦交叉点、内淋巴囊裂是磨除颞骨岩部后面的重要标志 ,用内淋巴囊裂可以初步定位前庭小管、总脚和后半规管。此入路能够暴露从鞍背到延髓中上部的区域 ,以暴露中岩斜区最佳。离断内淋巴囊 ,可扩大骨磨除的面积 ,增加手术的暴露。结论 :以岩乙状窦交叉点、内淋巴囊裂为标志为安全磨除颞骨岩部后面提供了保证。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具有手术距离短、视野暴露充分的特点 ,特别适用于骑跨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人路 岩斜区 岩乙状窦交叉点 颞骨岩部 内淋巴囊裂
下载PDF
岩骨胆脂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耀东 郑亿庆 +3 位作者 丁健慧 区永康 陈穗俊 李卫红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5-357,T005,共4页
目的 探讨岩骨胆脂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 5例 ( 5耳 ,其中 2耳先天性 ,3耳后天性 )岩骨胆脂瘤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结果及手术经验。结果  5耳均有重度聋或全聋 ,3耳面瘫 ,3耳脑膜炎 ;颞骨CT扫描呈低密度边缘光滑的膨胀性缺损 ,... 目的 探讨岩骨胆脂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 5例 ( 5耳 ,其中 2耳先天性 ,3耳后天性 )岩骨胆脂瘤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结果及手术经验。结果  5耳均有重度聋或全聋 ,3耳面瘫 ,3耳脑膜炎 ;颞骨CT扫描呈低密度边缘光滑的膨胀性缺损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中T1加权呈中等均一信号 ,T2加权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4( 1耳先天性 ,3耳后天性 )岩骨胆脂瘤耳采用迷路进路 ,1耳先天性岩骨胆脂瘤采用颅中窝 迷路联合进路手术。术后随访 0 5~ 4年 ,无脑脊液漏 ,未见胆脂瘤复发 ,均获干耳。 3耳面瘫患者 ,1例完全恢复 ,1例Ⅱ级恢复 ,1例Ⅲ级恢复。结论 颞骨CT扫描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MRI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对于无实用听力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骨胆脂瘤 诊断 治疗 手术 临床资料
下载PDF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肿瘤(附40例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玉海 卢亦成 +3 位作者 蔡学见 时忠华 王春莉 张建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444-446,共3页
目的提高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的40例岩斜区肿瘤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岩骨乙状窦交叉点和内淋巴囊裂作为磨除岩骨的定位标志,... 目的提高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的40例岩斜区肿瘤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岩骨乙状窦交叉点和内淋巴囊裂作为磨除岩骨的定位标志,以减少岩骨内结构的损伤。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脑神经损伤、脑组织水肿、肌力减退等。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是处理岩斜区肿瘤较好的手术方法,大多可全切除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 颞骨岩部 颅底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乙状窦前入路磨除岩部后壁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玉海 卢亦成 +2 位作者 王春莉 袁国梁 楼美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41-743,共3页
目的 :为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颞骨岩部的磨除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 :用 1 5例成人尸头湿标本模拟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进行磨除颞骨岩部的显微解剖研究。 结果 :岩部后壁磨除的范围可用一三角形表示 :从岩乙状窦交叉点到后半规管最... 目的 :为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颞骨岩部的磨除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 :用 1 5例成人尸头湿标本模拟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进行磨除颞骨岩部的显微解剖研究。 结果 :岩部后壁磨除的范围可用一三角形表示 :从岩乙状窦交叉点到后半规管最后部可磨除深度是 4 .52 mm;从后半规管最后部到前庭小管可磨除深度是 2 .1 4mm;从前庭小管到总脚可磨除深度是1 .88mm;从总脚到三角形的底可磨除深度是 2 .3 6mm。 结论 :岩乙状窦交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前入路 颞骨岩部 迷路 局部解剖学 岩斜区病变
下载PDF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希杭 程金妹 +4 位作者 林昶 叶胜难 林功标 易自翔 张榕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0-474,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大小、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经验,包括受损面神经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10例颞骨先天性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规律。结果10... 目的分析总结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大小、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经验,包括受损面神经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10例颞骨先天性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规律。结果10例颞骨先天性胆脂瘤患者中,年龄为1~57岁,男7例,女3例,其中患耳为左侧5例,右侧5例。病变位于乳突区6例,其中1例患者外耳道后壁受累破坏;病变累及乳突区、岩尖4例,术前出现面瘫,面神经骨管均已破坏、裸露,其中1例术中出现脑脊液漏,予同期行脑脊液漏修补术。本组均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9例行改良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其中1例术中同期行面神经减压+鼓室成形术;1例为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同期行闭合式乳突凿开鼓室成形术,同期植入人工耳蜗电极,术后语训恢复良好。所有病例术后1年复查CT等没有发现胆脂瘤残留或复发。结论对先天性胆脂瘤通过病史、听力学、影像学资料等进行鉴别诊断,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特别是对于岩部先天性胆脂瘤,在出现面瘫等并发症,及时通过CT、MRI等影像学资料,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能会避免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胆脂瘤 颞骨岩部 手术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 被引量:7
9
作者 许耀东 区永康 +3 位作者 郑亿庆 陈穗俊 纪树芳 郭晓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4月收治6例(耳)岩尖胆脂瘤(5耳先天性,1耳后天性)行颅中窝进路胆脂瘤切除术。结果6耳岩尖胆脂瘤均能全部切除,术后随访1 ̄10年无复发。术前... 目的探讨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4月收治6例(耳)岩尖胆脂瘤(5耳先天性,1耳后天性)行颅中窝进路胆脂瘤切除术。结果6耳岩尖胆脂瘤均能全部切除,术后随访1 ̄10年无复发。术前纯音测听呈中度混合性聋2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1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3耳,术后基本能保存术前听力水平。4例术前面瘫患者中有3例行面神经减压,其中2例由Ⅲ级(House-Brackmann分级)恢复至Ⅰ级,1例由Ⅳ级恢复至Ⅲ级;1例面神经端端吻合由VI级恢复至IV级。结论颅中窝进路能保留患耳的听力,对于听力损失较少或胆脂瘤较局限的先天性胆脂瘤,颅中窝进路是较合适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骨 胆脂瘤 颅中窝进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岩骨入路颈静脉孔区手术的显微解剖观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裘明哲 张建宁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为获得经岩骨入路颈静脉孔区手术相关的国人解剖学参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解剖观测30 侧国人尸头,对有关岩骨入路数据进行测量。结果:鼓环~颈静脉球顶距离为(4.84±3.84)m m ,鼓环~面神经距离为... 目的:为获得经岩骨入路颈静脉孔区手术相关的国人解剖学参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解剖观测30 侧国人尸头,对有关岩骨入路数据进行测量。结果:鼓环~颈静脉球顶距离为(4.84±3.84)m m ,鼓环~面神经距离为(2.71±0.81)m m ,后半规管~颈静脉球顶距离为(4.99±4.41)m m ,膝状神经节~颈内动脉膝部距离为(7.71±1.47)m m ,面神经垂直部~颈静脉球距离为(5.67±2.24)m m 。结论:术中如能注意相关解剖学参数,可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区 岩骨 显微解剖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岩斜区脑膜瘤颅底侵袭的半定量分析及手术入路选择:66例报告 被引量:6
11
作者 仇波 陶钧 +3 位作者 欧绍武 王勇 郭宗泽 王运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半定量分析岩斜区脑膜瘤(PCM)的颅底侵袭范围,选择相应手术入路并评估手术效果。方法评估66例PCM的影像学特点,将其颅底侵袭范围分为5个分区:上、中、下岩斜区(A、B、C区),桥小脑角区(D区)和鞍旁-海绵窦区(E区)。根据分区结果选择... 目的半定量分析岩斜区脑膜瘤(PCM)的颅底侵袭范围,选择相应手术入路并评估手术效果。方法评估66例PCM的影像学特点,将其颅底侵袭范围分为5个分区:上、中、下岩斜区(A、B、C区),桥小脑角区(D区)和鞍旁-海绵窦区(E区)。根据分区结果选择颞下入路11例,乙状窦后入路15例,乙状窦前入路32例,乙状窦后+远外侧联合入路2例,幕上下联合入路4例及扩大中颅窝底入路2例。结果术前MRI显示最常受累的颅底区域为A、B、E区(分别占97.0%、75.8%和59.1%)。单个分区受累仅占7.6%,绝大多数PCM倾向于侵袭多个分区。肿瘤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27例,大部分切除10例。随访40例,平均随访32.21个月;7例患者遗留明显颅神经功能障碍,肿瘤复发8例。结论半定量分析PCM的颅底侵袭程度,便于对PCM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术前详细评估并慎重选择手术入路,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 脑膜瘤 岩骨 斜坡 颅底
下载PDF
虚拟现实系统对乙状窦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孔区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汤可 周青 +2 位作者 周敬安 赵亚群 刘策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虚拟现实系统模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手术路径并探讨微创化策略。方法 15具(30侧)尸头标本行CT和MRI扫描,影像学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以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选择骨性标记点绘制圆柱模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 目的虚拟现实系统模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手术路径并探讨微创化策略。方法 15具(30侧)尸头标本行CT和MRI扫描,影像学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以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选择骨性标记点绘制圆柱模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将圆柱直径缩小模拟手术路径微创化,观察并测量微创化前后手术路径中所包含的解剖结构。结果虚拟现实系统模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手术路径可清晰显示所包含的神经、血管等解剖结构的空间层叠顺序,微创化前后手术路径均由岩骨内面神经垂直段与乙状窦之间经过,包含部分乙状窦,不包含小脑半球。微创化后手术路径体积,以及路径中岩骨骨性结构和静脉窦体积均小于微创化前(P=0.000);微创化前后后组脑神经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2)。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微创化可在有效显露颈静脉孔区靶结构的情况下减少重要解剖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岩部 颈静脉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颞骨岩部胆脂瘤手术入路选择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若雅 韩维举 +5 位作者 张桐 申卫东 刘军 戴朴 杨仕明 韩东一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7-524,共8页
目的 分析总结颞骨岩部胆脂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90例颞骨岩部胆脂瘤病例,按Sanna方法分型:迷路上型40例,迷路下型5例,迷路下-岩尖型4例,广泛型25例,岩尖型16例... 目的 分析总结颞骨岩部胆脂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90例颞骨岩部胆脂瘤病例,按Sanna方法分型:迷路上型40例,迷路下型5例,迷路下-岩尖型4例,广泛型25例,岩尖型16例.迷路上型采用经颅中窝入路31例(77.5%),经乳突-颅中窝联合入路8例(20.0%),经迷路入路1例(2.5%);迷路下型5例患者均采用经乳突-迷路后入路(100.0%);迷路下-岩尖型采用岩骨次全切除术3例(75.0%),经迷路入路1例(25.0%);广泛型采用岩骨次全切除术15例(60.0%),经耳囊入路5例(20.0%),经迷路入路4例(16.0%),经蝶窦-岩骨次全切除术1例(4.0%);岩尖型采用经颅中窝入路10例(62.5%),经乳突-颅中窝联合入路3例(18.8%),经耳囊入路2例(12.5%),岩骨次全切除术1例(6.3%).合计经颅中窝入路41例,乳突-颅中窝联合入路11例,岩骨次全切除19例,耳囊入路7例,迷路入路6例,乳突-迷路后入路5例,迷路-蝶窦联合入路1例.结果 术前面神经功能正常者术后面神经功能Ⅰ级保留率90%;90例中有11例术腔开放,其余术腔封闭;发生感染4例;术后脑脊液漏3例;硬膜外血肿1例;术后复发3例,均行再次手术.结论 颞骨岩部胆脂瘤可根据不同的分型采取最佳的手术入路,完整切除胆脂瘤,保护和修复面神经功能,减少复发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颞骨岩部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内镜辅助下岩骨胆脂瘤手术治疗方法及优势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玉华 朱荔 +7 位作者 王方园 贾建平 杨淑芝 赵丹珩 王辉兵 刘娅 刁明芳 侯昭晖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治疗岩骨胆脂瘤的方法和技术特点,分析功能保全优势。方法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内镜外科2020年6月~2022年6月手术治疗的6例颞骨岩部胆脂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按Sanna方法分型:迷路上型2例、岩尖型1例、广泛型...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治疗岩骨胆脂瘤的方法和技术特点,分析功能保全优势。方法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内镜外科2020年6月~2022年6月手术治疗的6例颞骨岩部胆脂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按Sanna方法分型:迷路上型2例、岩尖型1例、广泛型3例。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岩骨胆脂瘤。其中耳内镜辅助手术治疗者3例,均为广泛型,均为耳后入路,包括经耳囊入路2例(20.0%)和经迷路入路1例(16.0%)。结果内镜辅助下治疗的患者占所有岩骨胆脂瘤患者的50%,术中入路主要为内镜辅助内听道上经迷路入路和内镜辅助经迷路下入路。所有患者均未行面神经移位,完整清除岩尖部、面神经周围、颈内动脉、颈静脉球、内听道及硬脑膜周围胆脂瘤。术前面神经功能正常者术后也正常,术前面瘫患者经减压后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1例。手术术腔封闭3例,无术后复发病例。结论内镜辅助下进行岩骨胆脂瘤的手术入路多样,根据病灶部位联合应用多种入路,具有复发率低、可保全血管、神经功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颞骨岩部 内镜辅助 手术方法 优势
下载PDF
颞骨岩部胆脂瘤术中面神经完整性监测与减压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立新 马玉坤 焦粤龙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颞骨岩部胆脂瘤术中面神经监测与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颞骨岩部胆脂瘤患者均伴有面瘫,经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行胆脂瘤切除术,其中8例鼓膜穿孔或中耳乳突感染者行乳突腔开放术式;3例岩尖并侵犯中耳乳突但鼓膜完整者... 目的:探讨颞骨岩部胆脂瘤术中面神经监测与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颞骨岩部胆脂瘤患者均伴有面瘫,经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行胆脂瘤切除术,其中8例鼓膜穿孔或中耳乳突感染者行乳突腔开放术式;3例岩尖并侵犯中耳乳突但鼓膜完整者行外耳道关闭术式。术中应用神经监护仪行面神经完整性监护,完成颞骨内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功能评价参照House-Brackmann标准。结果:随访3~12个月,11例面神经功能逐渐恢复,1例面瘫恢复到基本正常,9例恢复到轻度,1例恢复到轻中度,均无胆脂瘤复发。结论: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切除颞骨岩部胆脂瘤同期行面神经减压术疗效满意,神经完整性监护有助于术中面神经定位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岩部 胆脂瘤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减压术
原文传递
岩斜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策略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曲敏 王运杰 +1 位作者 吴安华 王义宝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 探讨岩斜区良性肿瘤的手术策略.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9年2月的55例岩斜区良性肿瘤(脑膜瘤和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手术策略将患者分为3组:全切除组、次全切除组及部分切除组,后两组患者又统一为... 目的 探讨岩斜区良性肿瘤的手术策略.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9年2月的55例岩斜区良性肿瘤(脑膜瘤和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手术策略将患者分为3组:全切除组、次全切除组及部分切除组,后两组患者又统一为非全切除组,术后行放疗控制复发或进展.对3组患者术后神经障碍发生率和生存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5例患者中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22例,部分切除12例.术后两周内全切除组有12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非全切除组有10例,其余患者稳定或好转.全切除组和非全切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P<0.05).术后1年内全切除组KPS≥80分12例,非全切除组为29例.全切除组和非全切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2,P<0.05).术后平均随访3年,全切除组无复发,非全切除组放疗后共计5例复发或进展.结论 岩斜区肿瘤追求全切除存在术后神经功能恶化和生存质量下降的风险,不追求全切除结合术后放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颞骨岩部 颅窝 手术策略
原文传递
先天性颞骨胆脂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雅兰 周函 +5 位作者 陆玲 戴艳红 张小莉 陈杰 俞晨杰 钱晓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6-189,196,共5页
先天性颞骨胆脂瘤是耳鼻喉科的罕见疾病,具有侵袭性,可能导致包括听力损失(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颞骨破坏以及颅内侵犯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回顾了先天性颞骨胆脂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分期和目前的治疗方案,以期提高认识,及时进行... 先天性颞骨胆脂瘤是耳鼻喉科的罕见疾病,具有侵袭性,可能导致包括听力损失(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颞骨破坏以及颅内侵犯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回顾了先天性颞骨胆脂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分期和目前的治疗方案,以期提高认识,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避免胆脂瘤对于颞骨及周围结构的破坏,从而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颞骨胆脂瘤 中耳 岩骨 内镜
原文传递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在内镜经鼻颞骨岩部解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海勇 李文胜 +4 位作者 王辉 蔡梅钦 罗伦 张保豫 郭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8-502,共5页
目的研究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three-dimension digital manikin,3D-DM)在内镜经鼻颞骨岩部解剖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20侧)成人头部标本灌注后经CT扫描,将图像导入3Dview软件,重建出个体化3D-DM,运用"逆向骨窗形... 目的研究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three-dimension digital manikin,3D-DM)在内镜经鼻颞骨岩部解剖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20侧)成人头部标本灌注后经CT扫描,将图像导入3Dview软件,重建出个体化3D-DM,运用"逆向骨窗形成"技术设计并模拟颞骨岩部骨窗形成。然后在3D-DM辅助下对颞骨岩部进行内镜解剖,对头部标本解剖与个体化3D-DM视野及相关测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逆向骨窗形成技术可术前模拟颞骨岩部磨除,头部标本解剖与个体化3D-DM下视野高度一致,相关测量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个体化3D-DM为内镜下经鼻入路暴露颞骨岩部提供详尽解剖数据,可以术前模拟颞骨岩部磨除,提高术中颞骨岩部磨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该手术入路的临床应用具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岩部 逆向骨窗形成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 内镜解剖
下载PDF
颞下窝进路TypeB技术在颞骨岩部胆脂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国栋 杨华 +5 位作者 刘庆松 司江勇 李颖 王斌 魏兴梅 高志强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09-512,517,共5页
目的探讨颞下窝径路Type B技术在颞骨岩部巨大迷路型胆脂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5例巨大迷路型颞骨岩部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曾行开放式乳突根治1例,岩骨... 目的探讨颞下窝径路Type B技术在颞骨岩部巨大迷路型胆脂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5例巨大迷路型颞骨岩部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曾行开放式乳突根治1例,岩骨次全切除(保留听囊) 1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后再行岩骨次全切除(保留听囊) 1例,入院后5例患者均接受颞下窝径路Type B手术切除。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完整切除,显微镜下术腔无死角,检查无胆脂瘤残留。所有患者颈内动脉均有不同程度胆脂瘤包绕,均沿胆脂瘤基质与颈内动脉壁的间隙分离干净。术后均行MR+DWI随诊1~2. 5年,未见复发。5例患者术后术侧均全聋。1例面神经完整者术后H-B II级; 2例舌下神经-面神经吻合患者,其中1例术后1年H-B III级,另1例术后随访1年H-B IV级;2例头痛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5例患者术后1个月均可正常饮食。结论颞下窝径路Type B技术可以安全、彻底切除复杂的巨大迷路型岩部胆脂瘤,未引起严重并发症。但早期反复手术失败影响对相关功能的保留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颞下窝径路 颞骨 岩骨 外科治疗 颈内动脉
下载PDF
10例岩骨胆脂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植少娟 许耀东 +2 位作者 陈水英 袁碧 刘艳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4-726,共3页
报告了10例岩骨胆脂瘤手术的护理。术前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根据具体情况做好相应处理。术后正确安置体位,加强病情观察护理,密切观察有无颅脑损伤、感染、切口出血、面瘫和脑脊液耳漏等并发症,观察负压引流情况并保持通畅,并注重... 报告了10例岩骨胆脂瘤手术的护理。术前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根据具体情况做好相应处理。术后正确安置体位,加强病情观察护理,密切观察有无颅脑损伤、感染、切口出血、面瘫和脑脊液耳漏等并发症,观察负压引流情况并保持通畅,并注重康复指导。本组10例岩骨胆脂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6年,无脑脊液耳漏,未见胆脂瘤复发。8例面瘫患者中,3例完全恢复,1例Ⅱ级恢复,4例Ⅲ级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颞骨岩部 围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