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倍子对5种常见牙周细菌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朱秀丽 陈强 +2 位作者 唐荣银 关素敏 李伟丽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255-257,共3页
目的 :观察五倍子对 5种常见牙周细菌的作用。方法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 ,测定五倍子水提取物在体外厌氧环境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和血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结果 :五倍子对各实验细菌均有... 目的 :观察五倍子对 5种常见牙周细菌的作用。方法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 ,测定五倍子水提取物在体外厌氧环境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和血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结果 :五倍子对各实验细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牙周常见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的MIC值均为 3.12 % ,对牙周有益菌血链球菌的MIC值则为 12 .5 %。结论 :浓度为 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牙周细菌 抑制作用 体外研究
下载PDF
黄芩对5种常见牙周细菌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良 唐荣银 +1 位作者 王国强 杨聚才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 :观察黄芩对 5种常见牙周细菌的作用。方法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黄芩甲醇提取物在体外厌氧环境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血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 (MBC)。结果 :黄芩对... 目的 :观察黄芩对 5种常见牙周细菌的作用。方法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黄芩甲醇提取物在体外厌氧环境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血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 (MBC)。结果 :黄芩对各实验菌株均有抑制作用 ,对牙周常见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的MIC值为 5g/L、MBC值为 2 0g/L ,对牙周有益菌血链球菌的MIC值为 4 0g/L、MBC值为 4 0g/L ,结论 :浓度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牙周细菌
下载PDF
牙周序列治疗在成人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韩俊 肖兵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371-37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牙周菌斑中组成成分的变化,评价牙周序列治疗在成人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7例伴有轻、中度牙周炎的成人正畸治疗患者,在正畸治疗前1个月开始牙周序列治疗并持续至正畸治疗结束,记录正畸治疗前(基线对照)... 目的:通过观察牙周菌斑中组成成分的变化,评价牙周序列治疗在成人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7例伴有轻、中度牙周炎的成人正畸治疗患者,在正畸治疗前1个月开始牙周序列治疗并持续至正畸治疗结束,记录正畸治疗前(基线对照)和治疗后1、3、6、12月以及正畸治疗结束时的各项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临床牙周附着丧失(CAL);同时,每次刮取患者16、21、24、36、41、44共6颗指数牙牙周袋中牙菌斑,提取细菌DNA,利用q RT-PCR技术比较患者牙菌斑中主要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福赛坦氏菌Tf、伴放线放线杆菌Aa)检出率有无差异。结果:配合牙周序列治疗,成人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过程中与治疗结束时各项牙周检查指标(PLI、GI、SBI、PD、CAL)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牙菌斑中Pg、Fn、Tf、Aa检出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正畸治疗前比较,正畸治疗结束时患者牙菌斑中Pg检出率约降低8.5%,Fn检出率约降低21.3%,Tf检出率约降低23.4%,Aa检出率约降低36.2%。结论:成人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牙周序列治疗可促进牙周疾病的愈合,改善患者口腔中细菌微生物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牙周序列治疗 牙周细菌 成人正畸治疗
原文传递
种植修复后牙周菌群在不同时期变化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筱薇 张强 周力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77-579,共3页
目的观察种植修复后牙周菌群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比较牙周病人群和健康人群种植术后菌群分布差异。方法选择牙种植患者28例,接受37颗种植修复(无牙周病史19颗,有牙周病史18颗),采取前后对照设计。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及菌落形成单位计数的检... 目的观察种植修复后牙周菌群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比较牙周病人群和健康人群种植术后菌群分布差异。方法选择牙种植患者28例,接受37颗种植修复(无牙周病史19颗,有牙周病史18颗),采取前后对照设计。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及菌落形成单位计数的检测方法,以正常同名天然牙为基线对照,追踪观察愈合基台龈袖口、全冠修复后1周、负荷12个月后牙龈沟菌丛变化情况。结果种植体龈沟液内的细菌数量增加构成日趋复杂,在愈合基台期细菌数量最低,冠修复后1年,两组人群的菌群数量和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健康人群成功种植体和天然牙有相似的菌群构成;但以往有牙周病史的患者,种植体植入区域内普遍有牙周病原体量的增加。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具有牙周病史的患者的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牙周菌群 定量研究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检测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冬宇 丁芳 +6 位作者 曹莹 方超 韩笑 张勤奕 博力杨 郭曦 吕亚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主要牙周可疑致病菌。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剥脱术的病例,收集术中分离的含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标本15例。提取斑块的组织DNA,分别用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特异引物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 目的: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主要牙周可疑致病菌。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剥脱术的病例,收集术中分离的含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标本15例。提取斑块的组织DNA,分别用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特异引物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16S rDNA片段来鉴定细菌种类。结果:15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4例样本检测到了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2例样本检测到了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其中1例同时检测到了Fn和Pg。未检测到伴放线聚生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 ycetemcomitans,Aa),福赛坦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牙周可疑致病菌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可疑致病菌 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牙周细菌光动力疗法在固定正畸治疗青少年患者牙龈炎病变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珊珊 王晓庚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牙周细菌光动力疗法在接受固定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青少年牙龈炎病变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牙周基础治疗)和研究组(40例,基础治疗+牙周细菌光动力疗法),比较两组... 目的:牙周细菌光动力疗法在接受固定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青少年牙龈炎病变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牙周基础治疗)和研究组(40例,基础治疗+牙周细菌光动力疗法),比较两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和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 BOP)阳性点位数和百分率,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周PLI、SBI,BOP阳性点位数和百分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2周PLI、SBI,BOP阳性点位数和百分率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升高(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8,MMP-8)、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1β降低,且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TIMP-1水平更高,MMP-8、IL-17和IL-1β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2.50%)比较,研究组(87.50%)更高(P<0.05)。结论:在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青少年牙龈炎病变患者开展牙周细菌光动力疗法,可改善PLI、SBI及BOP阳性点位数和百分率,减轻炎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炎 青少年 固定正畸 牙周细菌 光动力疗法
原文传递
牙周细菌的耐药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唐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抗菌药物作为牙周病的重要治疗药物应用广泛。但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往往会造成疗效不佳 ,甚至引起医源性感染 ,加重病情。这些多与牙周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有关。本文介绍了细菌耐药性的分类及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参考近 5年来... 抗菌药物作为牙周病的重要治疗药物应用广泛。但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往往会造成疗效不佳 ,甚至引起医源性感染 ,加重病情。这些多与牙周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有关。本文介绍了细菌耐药性的分类及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参考近 5年来国内外有关资料 ,就多种牙周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产生机制作一综述 ,包括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甲硝唑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简要说明了细菌耐药性的临床意义与防治原则 ,指出细菌耐药情况在不断变化 ,在牙周病治疗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耐药机制 抗生素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琳 王丹 +1 位作者 赵曼竹 唐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4-518,共5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兹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氏病等,主要表现为患者渐进性运动、感觉或认知功能障碍,该类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无有效的治愈措施。诸多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炎症、全身炎症及免疫失调可能参与该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兹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氏病等,主要表现为患者渐进性运动、感觉或认知功能障碍,该类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无有效的治愈措施。诸多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炎症、全身炎症及免疫失调可能参与该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慢性牙周炎作为局部细菌感染性疾病,可能通过牙周致病菌及炎症介质等方式调节机体,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本文就目前慢性牙周炎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牙周致病菌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炎症 免疫
下载PDF
基于聚吡咯阵列/纳米金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牙周细菌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劲松 裴振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264-126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导电聚吡咯和纳米金复合电极的牙周细菌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方法通过电化学聚合方法,在金叉指微电极表面修饰聚吡咯阵列/纳米金颗粒;在修饰微电极表面固定牙龈卟啉单胞菌多抗;利用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对电极表面修饰...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导电聚吡咯和纳米金复合电极的牙周细菌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方法通过电化学聚合方法,在金叉指微电极表面修饰聚吡咯阵列/纳米金颗粒;在修饰微电极表面固定牙龈卟啉单胞菌多抗;利用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对电极表面修饰过程进行表征;通过阻抗-细菌浓度函数关系分析传感器的线性检测范围和重现性。结果恒电流法在金叉指电极表面成功获得聚吡咯纳米线,平均直径约80 nm;聚合电流密度10μA,聚合时间10 min;循环伏安法在聚吡咯表面成功沉积纳米金颗粒,循环电压从-0. 1到1. 5 V,循环速度50 m V/s,循环10次;传感器线性检测范围为103-109cells/ml,重现性好,检测时间在1 h内。结论基于导电聚吡咯和纳米金复合电极的牙周细菌检测微传感器在一定范围内能够用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快速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纳米金 牙周细菌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边梦瑶 陈莉丽 雷利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慢性牙周炎属于慢性感染性疾病,与多种全身疾病存在双向关系。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炎症反应在其进展中起到一定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慢性牙周炎与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之间存在潜在联系,帕金森病患者... 慢性牙周炎属于慢性感染性疾病,与多种全身疾病存在双向关系。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炎症反应在其进展中起到一定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慢性牙周炎与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之间存在潜在联系,帕金森病患者牙周状况较差,其口腔菌群组成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与此同时,慢性牙周炎患者罹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更高,定期牙周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风险。慢性牙周炎与帕金森病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部分研究认为帕金森病患者可能由于运动及非运动症状,无法有效维护口腔卫生,增加牙周炎患病风险;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则可能是慢性牙周炎影响帕金森病的关键,牙周致病菌及炎症介质或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大脑并激活小胶质细胞,最终影响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慢性牙周炎与帕金森病相关性及可能的交互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讨两者相互影响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帕金森病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牙周致病菌 综述
下载PDF
贵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对牙周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晓喻 刘长虹 +1 位作者 刘楚风 李风舟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贵金属烤瓷冠的戴入对牙周细菌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细菌培养鉴定及菌落形成单位计数(CFU/mL)的检测方法,对临床病例进行前后自身对照取样。结果:戴牙后龈沟内牙周可疑病原菌与牙体预备前无显著差异,仅在戴牙后2周内消化链球... 目的:探讨贵金属烤瓷冠的戴入对牙周细菌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细菌培养鉴定及菌落形成单位计数(CFU/mL)的检测方法,对临床病例进行前后自身对照取样。结果:戴牙后龈沟内牙周可疑病原菌与牙体预备前无显著差异,仅在戴牙后2周内消化链球菌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与备牙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贵金属烤瓷牙长时间戴入对口腔局部龈沟菌群的影响可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修复 贵金属烤瓷 牙周微生物
下载PDF
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全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杜军 王毅 张勤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全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种类和数量,探讨伴该病患者口腔中菌斑微生物的构成及数量特点,分析牙周炎严重程度及血糖控制情况对全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D...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全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种类和数量,探讨伴该病患者口腔中菌斑微生物的构成及数量特点,分析牙周炎严重程度及血糖控制情况对全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DM+CP)24例,单纯牙周炎患者(CP)30例及健康者(NC)30名。收集静息全唾液,采用以16SrRNA为基础的PCR检测全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型普里沃氏菌(Pi)、福塞坦氏菌(Tf)。结果与NC组比较,DM+CP组和CP组3种牙周致病菌检出率及相对含量升高(P<0.05)。DM+CP组Tf检出率(33%)低于CP组(63%)(P<0.05)。与CP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比较,DM+CP组HbA1c<6.5%及HbA1c≥6.5%患者Tf检出率及相对含量降低(P<0.05)。DM+CP组和CP组中重度牙周炎症患者Pg与Pi检出率及相对含量均高于轻度牙周炎症患者。结论随着系统性糖代谢水平的异常,继而导致全身微环境的改变,最终对牙周局部菌斑微生物的定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牙周炎 全唾液 牙周可疑致病菌
原文传递
龈下菌斑产黑色素普氏菌和卟啉单胞菌的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荫 杨丕山 +1 位作者 葛平 潘云华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产色素菌群在成人牙周炎龈下区的分布特点,为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厌氧培养技术对30例或人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进行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22例牙周健康为对照者,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目的探讨产色素菌群在成人牙周炎龈下区的分布特点,为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厌氧培养技术对30例或人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进行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22例牙周健康为对照者,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成人牙周炎龈下区产色素菌群中,除公认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以及产黑色素普氏菌外,还有一定的其他非解糖卟啉单胞菌,阳性率达70%,而健康者阳性率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药敏试验表明,产黑素杆菌群中,95%以上的菌株对氯洁霉素、红霉素、甲硝唑敏感。结论为治疗牙周炎提供了选择药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厌氧菌 菌斑 黑色素普氏菌 卟啉单胞菌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吴亚菲 赵筱芩 +3 位作者 陈宇 范新平 肖晓蓉 朱硃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42-745,共4页
目的 比较牙颈部丝线结扎 +高糖水、牙颈部丝线结扎 +高糖水 +牙周致病菌引起牙周炎的病程是否相同。方法  4 0只 5周龄 SD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 (N)组、牙颈部丝线 +高糖 (P1 )组 (以 10 %的糖水代替饮水 )、牙颈部丝线结扎结扎 +牙龈... 目的 比较牙颈部丝线结扎 +高糖水、牙颈部丝线结扎 +高糖水 +牙周致病菌引起牙周炎的病程是否相同。方法  4 0只 5周龄 SD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 (N)组、牙颈部丝线 +高糖 (P1 )组 (以 10 %的糖水代替饮水 )、牙颈部丝线结扎结扎 +牙龈卟啉单胞菌 +高糖 (P2 )组、牙颈部丝线结扎 +牙龈卟啉单胞菌 +具核梭杆菌 +高糖组(P3) ,并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微生物学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加入的细菌均定植成功 ,且加入的细菌为大鼠牙周的优势菌。组织学结果显示 P1 组在 2周时形成龈炎 ,4周时形成较典型的牙周炎 ;P2 组 2周时表现为急性期牙周炎 ,4周时表现为慢性牙周炎 ;P3组的病程与 P2 基本相似 ,但病变程度更为严重。结论 牙颈部丝线结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大鼠 细菌 诱导
下载PDF
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15
作者 余赛男 晏艳 李文慧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究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排秩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单纯牙周治疗,观察组行正畸联合牙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牙周指标[... 目的:探究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排秩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单纯牙周治疗,观察组行正畸联合牙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牙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牙周附着丧失(CAL)]、牙周致病菌[牙周伴放线聚集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牙周炎症因子(CRP、TNF-α、IL-4、IL-6)水平、龈沟液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及降钙素原(PCT)]及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8%vs 79.59%,P=0.037)。治疗后观察组PD、GI、SBI、PLI、CAL,A.a、P.g、F.n,CRP、TNF-α、IL-4、IL-6水平,龈沟液BGP、PⅠNP、CTX-Ⅰ、PCT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结论: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临床疗效突出,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错牙合畸形 正畸治疗 牙周致病菌 牙周组织炎症
下载PDF
牙周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16
作者 李华 曲会娟 +4 位作者 孟鑫 张雪颖 孙敏敏 郭守东 冀洪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牙周炎作为一种常见病,被认为与许多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牙周炎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文章回顾牙周炎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相关证据,... 牙周炎作为一种常见病,被认为与许多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牙周炎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文章回顾牙周炎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相关证据,重点探讨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 牙周病原体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芒果甙对牙周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琳 毛斌 胡嗣云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5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的评价芒果甙对3种牙周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芒果甙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中间普氏菌(P.intermedia)、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绘制芒果甙对3种细菌... 目的评价芒果甙对3种牙周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芒果甙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中间普氏菌(P.intermedia)、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绘制芒果甙对3种细菌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芒果甙对P.gingivalis,P.intermedia,F.nucleatum的MIC值分别为2.50 mg/mL,5.00 mg/mL,2.50 mg/mL,MBC值分别为10.00 mg/mL,20.00mg/mL,10.00mg/mL。芒果甙质量浓度达到对3种细菌的MIC值时,均产生了明显的抑菌作用;芒果甙质量浓度达到对3种细菌的MBC值时,对于P.gingivalis和F.nucleatum在1h后可达到杀菌效果,对于P.intermedia可在2h后达到杀菌效果。结论芒果甙对3种牙周常见致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甙 牙周致病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下载PDF
牙周致病菌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翟哲 穆森 张瑞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6期2976-2979,共4页
近年来牙周炎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最近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牙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关系密切。本文就... 近年来牙周炎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最近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牙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关系密切。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牙周炎 牙周致病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具核梭形杆菌
下载PDF
茶多酚对口腔咽喉致病菌作用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鸣宇 刘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41-43,55,共4页
目的评价茶多酚作为口腔保健用药的可能性。方法检测其对口腔咽喉主要致病菌的敏感性及对致龋菌合成葡聚糖能力和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茶多酚对口腔咽喉主要致病菌敏感;对致龋菌合成葡聚糖能力和人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抑制。结... 目的评价茶多酚作为口腔保健用药的可能性。方法检测其对口腔咽喉主要致病菌的敏感性及对致龋菌合成葡聚糖能力和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茶多酚对口腔咽喉主要致病菌敏感;对致龋菌合成葡聚糖能力和人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抑制。结论初步认为茶多酚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口腔咽喉主要疾病的保健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龋病 牙周病 咽喉炎 致病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牙周炎和冠周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晨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牙周炎和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替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牙周炎、冠...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牙周炎和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替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牙周炎、冠周炎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P<0.05)。其中牙周炎合并冠周炎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单纯牙周炎和单纯冠周炎患者(χ2=21.36,22.54,P<0.01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两组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P<0.05)。结论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牙周炎及冠周炎安全方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 牙周炎 冠周炎 厌氧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