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异常免疫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症 被引量:74
1
作者 和虹 邵宗鸿 +11 位作者 刘鸿 宋鲁燕 田鹏 曹增 张益枝 李克 赵明峰 施均 何广胜 储榆林 钱林生 杨天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 报告一组与异常免疫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症。方法 分析 2 9例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阳性的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结果 该组患者大部分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绝大部分患者骨髓增生良好 ,少部分增生减低 ,但... 目的 报告一组与异常免疫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症。方法 分析 2 9例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阳性的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结果 该组患者大部分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绝大部分患者骨髓增生良好 ,少部分增生减低 ,但红系比例不低或增高 ;常规溶血试验阴性 ;无造血原料缺乏证据 ;无异常克隆造血证据 ;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阳性 ;对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的试验性治疗反应良好。结论 该组疾病与异常免疫 (特别是自身抗体 )介导的造血细胞破坏或功能异常有关 ,暂称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immunorelatedpancytopenia,IRP) ,将其从再生障碍性贫血 (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中区分出来 ,患者可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并且可减少误诊的AA、M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症 异常免疫相关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与免疫相关的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63
2
作者 付蓉 邵宗鸿 +9 位作者 刘鸿 和虹 贾海蓉 孙娟 赵明峰 何广胜 施均 白洁 储榆林 杨天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7-180,共4页
目的 了解与免疫相关的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结合的自身抗体的类型、分布、数量及临床意义 ,考察骨髓单个核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BMMNC Coombs)的敏感性。方法 对 32例临床疑诊为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进行BMMNC Coombs... 目的 了解与免疫相关的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结合的自身抗体的类型、分布、数量及临床意义 ,考察骨髓单个核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BMMNC Coombs)的敏感性。方法 对 32例临床疑诊为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进行BMMNC Coombs试验和流式细胞术 (FACS)双标法检测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有核红细胞、粒细胞结合的自身抗体的种类及结合率。结果 FACS双标法检出的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 90 .6 %,BMMNC Coombs试验检出的阳性率为 5 0 .0 %,前者显著高于后者 ( χ2 =12 .6 5 ,P <0 .0 5 )。FACS检测自身抗体阳性的 2 9例患者中IgG型占 6 .9%,IgM型占13 .8%,IgG +IgA型占 3 .4%,IgG +IgM型占 31.0 %,IgG +IgM +IgA型占 44 .8%;2 9例中含IgG型 2 5例 ,占 86 .2 %,含IgM型 2 6例 ,占 89.7%,含IgA型 14例 ,占 48.3 %。IgG型血红蛋白减少得最严重 ,含IgM型的患者可有血管内溶血的实验室发现 ,IgM和IgM +IgG型组治疗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组。91.3 %的患者可检出造血干 祖细胞上有自身抗体 ,而且多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约 5 0 .0 %的患者红、粒系细胞上有自身抗体 ,13例BMMNC Coombs试验阴性而FACS检测阳性的患者中有 11例在造血干细胞上有自身抗体。与有核红细胞和造血干 祖细胞结合的三种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减少 骨髓造血细胞 BMMNC-Coombs分型试验 流氏细胞术双标法 自身免疫
原文传递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B淋巴细胞数量及凋亡相关蛋白水平 被引量:51
3
作者 付蓉 邵宗鸿 +9 位作者 和虹 刘鸿 贾海蓉 孙娟 赵明峰 何广胜 施均 白洁 储榆林 杨天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6-238,共3页
目的 探讨B淋巴细胞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IR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2 5例初诊患者 ,1 5例治疗后血常规恢复正常的患者和 1 0名正常人骨髓总B淋巴细胞、CD5+ B淋巴细胞的数量以及B淋巴细胞膜表面凋亡相关蛋... 目的 探讨B淋巴细胞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IR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2 5例初诊患者 ,1 5例治疗后血常规恢复正常的患者和 1 0名正常人骨髓总B淋巴细胞、CD5+ B淋巴细胞的数量以及B淋巴细胞膜表面凋亡相关蛋白Fas抗原 (CD95)、胞浆内抗凋亡蛋白bcl 2的表达。结果 IRP初诊患者总B淋巴细胞、CD5+ 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后血常规恢复组和正常人 (P均 <0 .0 5) ,后两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三组B淋巴细胞Fas抗原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初诊患者B淋巴细胞胞浆内bcl 2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P均 <0 0 5) ,治疗后血常规恢复组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各组间B淋巴细胞凋亡相关指数(CD1 9+ CD95+ /CD1 9+ bcl 2 + )比较 ,初诊组显著低于治疗后血常规恢复组和对照组 (P均 <0 .0 1 ) ,治疗后血常规恢复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B淋巴细胞的比例与治疗起效时间呈正相关 (r =0 .69,P <0 0 1 )。结论 IRP患者自身抗体的产生可能与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骨髓 B淋巴细胞 免疫性疾病 细胞凋亡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海市苯职业接触人群血细胞减少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4
作者 彭娟娟 刘美霞 +3 位作者 杨凤 郭薇薇 庄冉 贾晓东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评估上海市苯作业场所职业接触人群暴露水平和血细胞减少状况,探讨苯职业接触人群的健康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企业规模和行业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5家涉苯企业(在岗职业接触苯的工人共3314名纳入研究对象),以定点结合个体... 目的评估上海市苯作业场所职业接触人群暴露水平和血细胞减少状况,探讨苯职业接触人群的健康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企业规模和行业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5家涉苯企业(在岗职业接触苯的工人共3314名纳入研究对象),以定点结合个体采样的方式检测苯作业场所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评估作业场所空气中的苯接触水平;收集接苯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接苯工人健康状况。结果作业场所苯TWA中位数为0.3mg/m3。共设采样点504个,超标点7个,超标率为1.4%(7/504).其中大型企业3个,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各2个。超标点的行业分布为船舶制造行业3个,化工行业1个,轻工行业3个。苯接触职业人群血细胞减少率为13.6%(451/3314),其中男性血细胞减少率为13_3%(339/2548),女性血细胞减少率为14.6%(112/76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接苯工人的白细胞减少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工龄接苯工人的血细胞减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接苯工人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大型船舶制造行业和以中型、私有经济企业为主的化工行业苯作业场所以及苯接触劳动者应重点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与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全血细胞减少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Th细胞比例及功能变化 被引量:20
5
作者 曾慧 何广胜 +6 位作者 傅蓉 吴德沛 苗瞄 王秀丽 常伟荣 孙爱宁 金正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数量、功能改变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同期对照研究16例正常对照组、15例初诊IRP组、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数量、功能改变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同期对照研究16例正常对照组、15例初诊IRP组、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骨髓Th细胞改变情况;RT-PCR方法检测10例正常人、25例初诊IRP患者、9例AA患者、9例MDS患者未经体外刺激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Th1细胞的代表因子IFN-γ、IL-2和Th2细胞的代表因子IL-4、IL-10的基因表达。结果(1)骨髓中Th1细胞、Th2细胞及Th1/Th2比值正常对照组为0·42%、0·24%和1·57;初诊IRP组为0·58%、1·95%和0·31;AA组为4·42%、0·41%和21·22;MDS组为0·44%、0·84%和0·96。IRP组Th1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及MDS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低于AA组(P<0·01);但IRP组Th2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A组(P<0·01),与MDS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4)。IRP组骨髓中Th2细胞占优势,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MDS组及AA组(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初诊IRP组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mRNA表达无显著增高(P>0·05);AA组Th1型细胞因子显著增高(P<0·01),而Th2型无区别;MDS组未见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结论IRP患者骨髓Th2细胞亚群增多,Th细胞平衡向Th2偏移,且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细胞功能亢进,可能是IRP免疫发病环节之一,也表明IRP是一种不同于AA和MDS的全血细胞减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自身免疫 TH细胞
下载PDF
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阳性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鸿 邵宗鸿 +4 位作者 付蓉 和虹 吴玉红 邢莉民 王化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总结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BMMNC-Coombs)试验阳性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1995年1月至2004年3月诊治的72例骨髓BMMNC-Coombs试验阳性的IRP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 目的总结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BMMNC-Coombs)试验阳性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1995年1月至2004年3月诊治的72例骨髓BMMNC-Coombs试验阳性的IRP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自身抗体类型及免疫治疗效果。结果62.5%(45/72)IRP患者发病前有感染、过敏或妊娠等诱因。72.2%(52/72)患者全血细胞减少;91.7%(66/72)患者有网织红细胞不低的大细胞或正细胞贫血;75.0%(54/72)患者有白细胞减少;18.1%(13/72)患者合并发热;95.8%(69/72)患者可见血小板轻、中、重度减少。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髂骨骨髓增生活跃和明显活跃[68.1%(49/72)],红系比例增高[51.4%(37/72)]或正常[19.4%(14/72)],骨髓淋巴细胞比例与疗效呈负相关;大部分患者[65.9%(27/41)]胸骨骨髓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BMMNC-Coombs试验皆阳性,检出不同的自身抗体类型和组合方式,56.9%(41/72)患者有溶血迹象,但不符合任何种类的溶血性疾病的诊断标准;42.9%(18/42)患者补体C3降低,19.0%(8/42)患者同时或单独存在补体C4降低。给予免疫抑制和促造血治疗后,3年有效率为87.5%(28/32)。结论IRP是一类获得性自身抗体介导的骨髓细胞破坏或抑制性疾病,BMMNC-Coombs试验阳性IRP患者主要表现为网织红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不低的2系或3系血细胞减少,对免疫抑制和促造血治疗反应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临床特征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
原文传递
同步对比骨髓活检与涂片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林金盈 任咏薇 +1 位作者 曾维平 闭艺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8-230,共3页
为了解骨髓涂片及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中的地位及其对疗效判断的价值 ,分析了 71例在我院住院的全血细胞减少症病人 ,所有骨髓活检标本经处理后塑料包埋 ,切成 3μm厚切片 ,HGF染色。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进行了常规检查。结... 为了解骨髓涂片及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中的地位及其对疗效判断的价值 ,分析了 71例在我院住院的全血细胞减少症病人 ,所有骨髓活检标本经处理后塑料包埋 ,切成 3μm厚切片 ,HGF染色。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进行了常规检查。结果表明 :骨髓活检增生度高于涂片 (u =3.0 96 6 ,P <0 .0 5 ) ;误诊率 ( 4 .76 % )低于涂片 ( 35 .71% ) ( χ2 =7.0 791,P <0 .0 5 ) ;9例治疗好转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其骨髓活检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比涂片正常时间早约 4周 ;而白血病的病人骨髓涂片提示缓解的时间要早于活检 ,多数第一次缓解的病人骨髓活检中仍可见到成堆或小片状分布的幼稚细胞。结论 :骨髓活检更能正确地反映骨髓组织的真实情况 ,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活检 骨髓 涂片 全血细胞减少症
下载PDF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被引量:16
8
作者 Sami Akbulut Mehmet Yilmaz Sezai Yilmaz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7期5240-5248,共9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affecting mortality in pa- tients who develop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T). METHODS: We performed a review of studies of GvHD following LT pub... AIM: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affecting mortality in pa- tients who develop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T). METHODS: We performed a review of studies of GvHD following LT published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and ac- cessed the PubMed, Medline, EBSCO, EMBASE, and Google Scholar databases. Using relevant search phras- es, 88 articles were identified. Of these, 62 articles con- raining most of the study parameters were considered eligible for the study. Risk factors were first examined using a univariate Kaplan-Meier model, and variables with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P 〈 0.05) were then sub- jected to multivariate analyses using a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RESULTS: The 61 articles reported 87 patients, 58 male and 29 female, mean age, 40.4 ± 15.5 years (range: 8 mo to 74 years),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for the present study. Deaths occurred in 59 (67.8%) patients, whereas 28 (32.2%) survived after a mean follow-up period of 280.8 ± 316.2 d (range: 27-2285 d). Among the most frequent symptoms were rash (94.2%), fever (66.6%), diarrhea (54%), and pancytopenia (54%). The average time period between LT and first symptom on- set was 60.6 ± 190.1 d (range: 2-1865 d). The Kaplan- Mei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ancytopenia (42.8% vs 59.3%, P = 0.03), diarrhea (39.2% vs 61.0%, P = 0.04), a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cipient and the donor (14.6 ± 3.1 years vs 22.6 ± 2.7 years, P 〈 0.0001), and time From first symptom occurrence to diagnosis or treatment (13.3 ± 2.6 mo vs 15.0 ± 2.3 mo, P 〈 0.0001)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affecting mortality, whereas age, sex, presence of rash and fever, use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acute rejection before GvHD, etiological causes, time of onset, and donor type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risk. The Cox proportional-hazards model, de- termined that an a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cipient and donor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P = 0.03; haz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transplantation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IMMUNOSUPPRESSION RASH pancytopenia Diar-rhea CHIMERISM Age factors
下载PDF
27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形态学及外周血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方悦之 倪军 +2 位作者 王红 孙幸 顾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5期795-799,共5页
目的通过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及外周血检查结果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病因及疾病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对270例初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同步进行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活检取材,染色后行骨髓形态学检查,并结合其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7... 目的通过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及外周血检查结果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病因及疾病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对270例初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同步进行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活检取材,染色后行骨髓形态学检查,并结合其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7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血液系1统疾病占67.4%,其中以急性白血病最为常见,其次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涂片联合骨髓活组织检查能够提高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确诊率。与非血液系统疾病相比,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贫血症状更为严重。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范围广泛,病因复杂,多为血液系统疾病引起。骨髓涂片与骨髓活组织检查相结合,能客观准确地反映骨髓的真实情况.相比单一的骨髓涂片,更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涂片 骨髓活检
下载PDF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两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5
10
作者 常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9-26和2014-12-10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9-26和2014-12-10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服用甲氨蝶呤后出现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口腔破溃,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血细胞三系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计数减少、红细胞计数减少),骨髓穿刺及活检示骨髓增生低下,血清甲氨蝶呤水平均较低,经停用甲氨蝶呤,亚叶酸钙解毒、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白介素11及血小板悬液升血小板、抗生素、营养支持治疗等处理后,2例患者血液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在1周后逐渐恢复正常,血小板计数在2周后恢复正常,1个月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基础肾功能下降、合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的患者及特殊遗传背景尤其是MTHFR C677T患者容易出现甲氨蝶呤的骨髓毒性,其表现为严重的口腔黏膜破溃及血细胞三系减少,血清甲氨蝶呤水平可不高,血液净化治疗效果不佳,及时停药,应用解毒剂,预防及处理感染、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等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全血细胞减少症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病因与血象、骨髓象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符火 林尤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90-92,97,共4页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病因和外周血、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6月本院8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患者主要病因...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病因和外周血、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6月本院8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患者主要病因为乙型肝炎肝硬化(64.4%);血象主要表现为三系轻度异常,以血小板为主;骨髓象主要表现为脾功能亢进(47.1%);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度呈多样性,以增生活跃为主,骨髓细胞分类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系增生、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成熟障碍。增生减低组、增生活跃组和增生明显活跃组3组间的粒细胞系与红细胞系比值、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巨核细胞数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肝炎后肝硬化是主要病因,脾亢是肝硬化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骨髓象。肝硬化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对明确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全血细胞减少 临床病因 骨髓象
原文传递
全血细胞减少病因的再探讨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小燕 李殿青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方法对初诊初治全血细胞减少20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系统完善的检查,如血常规、骨髓象及其他辅助检查显示以巨幼细胞性贫血所占比例最大,其后依次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方法对初诊初治全血细胞减少20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系统完善的检查,如血常规、骨髓象及其他辅助检查显示以巨幼细胞性贫血所占比例最大,其后依次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最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病因学 巨幼细胞性贫血
下载PDF
骨髓细胞学检查对92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3
作者 秦枫 杨泽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285,共3页
目的:分析92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与病因,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92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65例,... 目的:分析92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与病因,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92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65例,占70.7%;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为27例,占29.3%。其中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20例,占21.7%,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14例,占15.2%,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8例,占8.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9例,占9.8%,脾功能亢进4例,占4.3%,溶血性贫血3例,占3.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2例,占2.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etechia,TTP)1例,占1.1%,Evans综合征1例,占1.1%,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MF)3例,占3.3%。非造血系统疾病包括:肝病性贫血10例,占10.7%,感染性疾病10例,占10.7%,结缔组织疾病3例,占3.3%,骨髓转移癌1例,占1.1%,原因不明3例,占3.3%。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病种多,常见为造血系统疾病,但不能忽视非造血系统疾病。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细胞学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升高在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金志丽 王旖旎 +7 位作者 胡亮钉 王继军 王迁 庄俊玲 王晶石 崔冬梅 裴瑞君 王昭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升高是否对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对411例成人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血清铁蛋白高于5 000μg/L的患者中确诊HLH的比例为36.25%;血清铁蛋白高于10 000μg/L的患者中确...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升高是否对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对411例成人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血清铁蛋白高于5 000μg/L的患者中确诊HLH的比例为36.25%;血清铁蛋白高于10 000μg/L的患者中确诊HLH的比例为55.04%;血清铁蛋白高于15 000μg/L的患者中确诊HLH的比例为63.92%。在血清铁蛋白高于5 000μg/L同时出现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脾大和(或)肝功损害的成人患者中,确诊为HLH的比例为62.23%;在血清铁蛋白高于10 000μg/L同时出现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脾大和(或)肝功损害的成人患者中,诊断为HLH的比例为81.33%;在血清铁蛋白高于15 000μg/L同时出现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脾大和(或)肝功损害的成人患者中,诊断为HLH的比例为86.89%。按照血清铁蛋白水平分组,≥15 000μg/L组与5 000-10 000μg/L组、10 000-15 000μg/L组比较,HLH患者比例存在显著差异,≥15 000μg/L组中HLH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升高对成人HLH的诊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 三联征 噬血细胞综合征
原文传递
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阳性的血细胞减少患者补体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瑾 付蓉 +4 位作者 李丽娟 刘惠 王一浩 王红蕾 邵宗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54-457,共4页
目的了解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阳性血细胞减少(CBCPC)患者补体水平的变化,探讨补体在CBCPC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破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124例CBCPC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其骨髓上清中的补体膜攻击复合物(C5b-9)、总补体溶血活性(C... 目的了解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阳性血细胞减少(CBCPC)患者补体水平的变化,探讨补体在CBCPC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破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124例CBCPC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其骨髓上清中的补体膜攻击复合物(C5b-9)、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以及补体C3、C4水平,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BCPC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膜自身抗体结合率,测定23名正常人的骨髓液补体水平;并同时测定其中30例CBCPC患者和7名正常人的外周血血清补体水平。结果CBCPC初治组骨髓C5b-9水平[(119.8±54.0)μg/L]高于恢复组[(100.7±33.4)μg/L]和正常对照组[(93.9±28.8)μg/L](P〈0.05);初治组、恢复组骨髓CH50水平[(33.3±11.5)kU/L,(30.8±10.3)kU/L]高于正常对照组[(24.1±6.4)kU/L](P〈0.05);初治组、恢复组骨髓C3水平[(4.9±2.2)mg/L、(5.0±3.5)mg/L]低于正常对照组[(7.0±5.6)mg/L](P〈0.05);外周血血清补体水平检测结果与骨髓检测结果一致。CBCPC患者骨髓CH50与C3水平呈负相关(r=-0.303,P=0.007);CH50与C5b-9水平呈正相关(r=0.241,P=0.003)。骨髓细胞膜IgM阳性的CBCPC组C5b-9水平[(117.6±55.7)μg/L]高于IgM阴性组[(99.2±26.2)μg/L](P〈0.05),骨髓CD34^+细胞膜IgG结合率、CD34^+细胞膜IgM结合率与C5b-9呈正相关(r=0.593,P=0.000;r=0.326,P=0.049),CH50水平与网织红细胞呈正相关(r=0.421,P=0.000),与间接胆红素亦呈正相关(r=0.230,P=0.032)。结论CBCPC患者外周血细胞减少与骨髓单个核细胞自身抗体激活补体破坏造血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补体 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及全血细胞减少1例报道及50例文献复习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岩岩 朱婉 +1 位作者 张静萍 陈佰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了解利奈唑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尤其是导致乳酸酸中毒或全血细胞减少的发病特点。方法报告1例长疗程应用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及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并对2000-2015年国内外报道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对患者的年龄、... 目的了解利奈唑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尤其是导致乳酸酸中毒或全血细胞减少的发病特点。方法报告1例长疗程应用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及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并对2000-2015年国内外报道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不良反应出现时间、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0例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男女比例为1.78∶1,65岁以上患者占42.0%,肝、肾功能不全者20例(占40.0%),乳酸酸中毒平均出现于用药后5.5周,全血细胞减少平均出现于用药后3.5周。结论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或全血细胞减少更多出现于肝功能受损、长疗程用药和高龄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乳酸酸中毒 全血细胞减少 不良反应
下载PDF
222例临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蔡颖 曹永跃 +3 位作者 马亮 沈军 龙红 曹永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19-321,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三系同时减少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并分析其常见疾病类型。方法对222例2005年6月至2011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涂片及外周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结合骨髓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三系同时减少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并分析其常见疾病类型。方法对222例2005年6月至2011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涂片及外周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结合骨髓组织化学染色及患者其他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疾病类型分析。结果222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造血系统疾病占84.65%(188/222),非造血系统疾病占15.35%(34/2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例进行外周血涂片的患者中58%的患者外周血涂片结果具有诊断价值。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中,常见的为造血系统疾病,但也不能忽视非造血系统疾病。外周血涂片对这类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外周血细胞 骨髓细胞 形态学
下载PDF
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巨噬细胞数量及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一浩 付蓉 +9 位作者 邵宗鸿 王化泉 邢莉民 刘鸿 吴玉红 李丽娟 刘惠 王珺 陈瑾 王红蕾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巨噬细胞(MФ)数量、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61例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巨噬细胞(MФ)数量、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61例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及13名正常对照骨髓MФ(CD68或CIM5阳性)数量并通过鸡红细胞(CRBC)吞噬试验检测MФ功能,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其MФ百分率、吞噬率及吞噬指数[(0.57±0.30)%、(37.56±15.20)%和0.75±0.347均高于SAA组[(0.46±0.08)%、(28.26±10.46)%和0.59±0.39]及正常对照组[(0.44±0.69)%、(25.63±19.75)%和0.55±0.16](P〈0.05);且Mm百分率与M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呈正相关(r=0.43,P〈0.01;r=0.40,P〈0.01)。根据MФ数量将患者分为A组(MФ≥0.5%)和B组(MФ〈0.5%),A组34例患者中32例(94.12%)自身抗体为IgG型,B组27例患者中仅2例(7.41%)自身抗体为IgG型;A组患者MФ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46.62±13.38)%和O.91±0.361显著高于B组患者[(28.67±12.59)%和0.61±0.30](P〈0.05),而B组患者与AA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34例自身抗体IgG型患者分为MФ高(≥0.75%)、低水平(〈0.75%)两组,MФ低水平组25例患者骨髓均仅能检测到一系细胞与IgG结合,MФ高水平组9例患者中8例能检测到二系细胞结合IgG,1例骨髓三系细胞均结合有IgG;MФ高水平组患者中MФ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60.22±12.51)%、1.23±0.23]显著高于MФ低水平组[(43.32±9.24)%、0.84±0.24](P〈0.05);MФ高水平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低于MФ低水平组(P〈0.05);MФ高水平组网织红细胞比例、胆红素水平及胸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MBS试验 骨髓 单个核细胞 血细胞减少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孕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超 梁梅英 王山米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红细胞及血小板(两系)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与治疗、妊娠结局及预后。方法收集2002年5月-2008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妊娠期首次发现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孕妇的临床资料,同顾性分析其诊断、治疗经过及妊... 目的探讨妊娠期红细胞及血小板(两系)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与治疗、妊娠结局及预后。方法收集2002年5月-2008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妊娠期首次发现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孕妇的临床资料,同顾性分析其诊断、治疗经过及妊娠结局,随访其预后情况。结果(1)诊断:根据临床及实验窒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检查、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测定、自身免疫抗体筛查、骨髓穿刺涂片及活检),24例患者中13例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6例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例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M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Evan综合征和急性白血病各1例。(2)治疗及妊娠结局:孕期以积极的支持疗法和间断输血为主。6例出现妊娠并发症,其中重度子痫前期4例(同时伴有颅内出血及胎死宫内各1例),妊娠期糖尿病2例。21例患者妊娠至足月或近足月分娩,新生儿结局良好。(3)预后:产后对患者进行r为期2个月~4年的随访,其中2例MA患者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PNH患者和Evan综合征患者分别为轻度贫血及轻度m小板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产后半年因复发而死亡;13例CAA患者中,血常规检查完全正常2例,部分正常6例,仍为异常4例,失访1例;6例MDS患者中1例血常规检查部分止常,4例仍为异常,1例转化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因拒绝化疗而失访。结论CAA是妊娠期两系或伞血细胞减少的最常见原因,其次为MDS。多数患者经积极的支持疗法,妊娠结局良好,但由于病因不同,患者的预后存存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血液 全血细胞减少 贫血 再生障碍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345例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检查与病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祁森 杨昆鹏 +2 位作者 付玥玥 韩雪英 刘亚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和活检同步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诊断价值,并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及发病情况。方法对345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按年龄分组,采用骨髓穿刺涂片、骨髓活检同步取材,对比分析各组病例发病情况的不同。...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和活检同步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诊断价值,并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及发病情况。方法对345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按年龄分组,采用骨髓穿刺涂片、骨髓活检同步取材,对比分析各组病例发病情况的不同。结果青壮年组引起全血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前三位疾病分别为再生障碍性贫血67例(36.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0例(16.1%),急性白血病14例(7.5%);老年组最常见的前三位疾病分别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2例(13.8%),巨幼细胞性贫血17例(10.6%),急性白血病16例(10.1%)。非造血系统疾病主要是肿瘤、肝炎、结核及各种其他感染、结缔组织病等。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青壮年组比老年组明显增多,巨幼细胞性贫血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老年组比青壮年组明显增多。造血系统疾病发生全血细胞减少最多见,但也不能忽视非造血系统疾病对患者血象的影响。骨髓活检与骨髓穿刺两者结合更能反映骨髓细胞造血情况、及早确诊、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检查 病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