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8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7
1
作者 师灵灵 韩艳秋 +2 位作者 任慧娟 刘洋 张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14-1916,共3页
脓毒症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综合征,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十分复杂,通常情况下,病原体入侵机体,引起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发生促炎和抗炎反应,若二者不能平衡,引起若干介质释放,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脓毒症,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 脓毒症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综合征,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十分复杂,通常情况下,病原体入侵机体,引起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发生促炎和抗炎反应,若二者不能平衡,引起若干介质释放,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脓毒症,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该综述简述了脓毒症的定义,并从宿主反应、先天免疫、凝血异常、炎症反应、凝血与炎症网络、免疫抑制、器官功能障碍、基因多态性等对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进展,以期进一步深入理解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指导未来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基因水平进行多层次综合性研究,深入探索和认识脓毒症的确切发病机制,防止脓毒症发生发展,最终提高人类危重症的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炎症反应 凝血异常 免疫抑制 器官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脓毒症心肌抑制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器官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1
2
作者 汪宗昱 李宏亮 +1 位作者 么改琦 朱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导致的心肌功能障碍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器官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收治的、发病时间<24 h的脓毒性休克患者44例,以入ICU时... 目的:探讨脓毒症导致的心肌功能障碍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器官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收治的、发病时间<24 h的脓毒性休克患者44例,以入ICU时超声心动图(UCG)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脓毒症心肌抑制组(LVEF<0.50,11例)和无心肌抑制组(LVEF≥0.50,33例)。分别于入ICU 1、3、7 d采用UCG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进行心功能评价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浆肌钙蛋白T(TnT)和N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以及反映器官功能的指标,并记录患者28 d预后。结果入ICU 1 d时,无心肌抑制组除中心静脉压(CVP)、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明显低于心肌抑制组〔CVP(mmHg,1 mmHg=0.133 kPa):10±4比14±6,P<0.05;LVEDD(mm):45.0±5.3比51.8±7.1,P<0.01〕外,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ICU 3 d时,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ICU 7 d时,无心肌抑制组除心排血指数(C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明显高于心肌抑制组〔CI(mL·s-1·m-2):63.3±13.3比48.3±10.0,P<0.05;PVPI:1.5(1.4,1.9)比1.1(0.7,1.1),P<0.01〕外,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浆TnT和NT-proBNP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入ICU时,无论是功能障碍的器官数,还是肺脏、肾脏、肝脏和凝血系统功能等单个器官功能障碍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抑制组和无心肌抑制组患者28 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9/11)比72.7%(24/33),χ2=0.398,P=0.528〕。结论脓毒症心肌抑制是一种可逆性器官功能损害,可以直接导致左室收缩功能降低和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心肌损伤 血流动力学 器官功能衰竭 预后
原文传递
卡巴胆碱对肠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3
3
作者 胡森 曹卫红 +3 位作者 孙丹 吕艺 白玉梅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肠道内给予卡巴胆碱对肠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大耳白兔75只,随机分为肠部分I/R组(n=25)、卡巴胆碱治疗组(n=25)和假手术组(n=25).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50%,并维持... 目的观察肠道内给予卡巴胆碱对肠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大耳白兔75只,随机分为肠部分I/R组(n=25)、卡巴胆碱治疗组(n=25)和假手术组(n=25).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50%,并维持4 h,造成肠部分I/R损伤.卡巴胆碱治疗组于SMA阻断后1 h经肠道内注入质量分数为3%的卡巴胆碱溶液(3 μg/kg);假手术组处理同肠部分I/R组,但不阻断SMA.各组于SMA阻断前及阻断后2、4、6、8、24、48和72 h取动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观察脏器功能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肠部分I/R损伤后,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心、肝、肺等脏器显示严重病理损害.肠道缺血期给予卡巴胆碱后,血浆内ALT、SCr、CK-MB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术后24~72 h心、肺、肝、小肠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肠道内给予卡巴胆碱能减轻肠部分I/R损伤引起的机体炎症反应和病理损害,改善和保护脏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胆碱 全身炎症反应 阻断 多器官功能障碍 TNF-Α 损伤 肠道 水平 结论 质量分数
下载PDF
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复苏时器官功能障碍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2
4
作者 万林骏 廖庚进 +2 位作者 万晓红 黄云龙 黄青青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寻早期复苏时影响器官功能障碍发生及病死率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所有非心脏术后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高龄组(≥6... 目的探寻早期复苏时影响器官功能障碍发生及病死率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所有非心脏术后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高龄组(≥65岁)和非高龄组(〈65岁),高降钙素原(PCT)组(PCT〉100μg/L)和对照组(PcT≤100μg/L);早期复苏时间设为6h。统计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损伤(AKI)及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时间和发生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率;早期目标导向治疗(6hEGDT)期间患者总输液量和血管收缩药物使用时间;28d病死率。结果512例非心脏术后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均按照2012年“拯救脓毒症运动”(SSC)指南进行治疗,采用EGDT进行早期复苏。所有患者中ARDS发生率为80.9%(414/512),AKI发生率为71.3%(365/512),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为61.9%(317/512);高龄组205例,非高龄组307例;高PCT组154例,对照组358例;28d死亡155例,总病死率为30.3%。有90.8%的ARDS患者(376/414)在早期复苏前确诊;有95.1%的AKI患者(347/365)在早期复苏前确诊,其中14.O%(51/365)接受了CRRT治疗;有153例高龄患者的心功能不全在EGDT后12h内确诊。与非高龄组比较,高龄组ARDS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升高[85.9%(176/205)比77.5%(238/307),82.9%(170/205)比32.9%(147/307),均P〈0.05],血管收缩药物使用时间显著延长(h:5.81±0.28比5.68±0.52,P〈0.05),28d病死率显著升高[42.9%(88/205)比21.8%(67/307),P〈0.05],而AKI发生率和早期复苏期间总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KI发生率:74.1%(152/205)比69.4%(213/307),总输液量(mL):2769±1589比2804±1611,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器官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坏死感染经阶梯式引流模式治疗的患者病死原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杨栋梁 童智慧 +6 位作者 柯路 李刚 周晶 董杰 陈意喆 张敬柱 李维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ICU中常见的重症急症。文中分析经阶梯式引流模式治疗的SAP并发胰腺坏死组织感染(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患者的病死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ICU中常见的重症急症。文中分析经阶梯式引流模式治疗的SAP并发胰腺坏死组织感染(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患者的病死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心收治的243名IPN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阶梯式引流模式治疗IPN。根据患者临床结局分为病死组及存活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IPN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2年内共纳入243名IPN患者,死亡32例,IPN整体病死率为13.17%。病死患者相比于存活患者,急性期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损伤以及休克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1.25%vs 50.23%)、(46.87%vs27.49%)、(90.62%vs 21.80%)。APACHEⅡ评分更高(13 vs 17),感染时间更早(52 d vs 23 d);感染期腹腔大出血、消化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开腹手术比例更高(59.37%vs 19.43%)。手术距发病时间更短[34(28,40)d vs 62(22,64)d]、ICU(11 d vs 54 d)及住院总天数更长(31 d vs 59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病死危险因素包括急性期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时间、感染期并发症、开腹手术、ICU天数及住院天数。结论急性期器官功能障碍、感染及感染期并发症仍是阶梯式引流模式中IPN患者的主要病死原因,临床治疗中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坏死组织感染 阶梯式引流 器官功能 并发症 病死原因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脏器损伤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马国珺 庄旭 +3 位作者 邓东锐 张卫社 刘兴会 林建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3-447,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不同脏器损伤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自全国4家医院的817例SPE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单种脏器功能损伤患者为A组(553例),发生两种及以上脏器功能损伤患者... 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不同脏器损伤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自全国4家医院的817例SPE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单种脏器功能损伤患者为A组(553例),发生两种及以上脏器功能损伤患者为B组(264例),比较两组患者各种母胎不良结局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并拟合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以评估相关因素对不良结局的预测性能。结果:在817例患者中,母体脏器损伤以蛋白尿为主(92.66%)。B组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伴胸腹水发生率(28.41%vs 21.70%,P=0.035)、子痫发作率(12.12%vs 3.80%,P<0.001)、HELLP综合征发生率(4.92%vs 0.72%,P<0.001)、FGR/SGA发生率(28.79%vs 18.63%,P=0.001)、医源性早产率(68.56%vs 50.45%,P<0.001)及医源性引产率(5.30%vs 2.17%,P=0.017)明显高于A组,而其他母胎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蛋白尿(OR 10.423,P<0.001)、肝功能损伤(OR 2.869,P<0.001)及血小板减少症(OR 3.052,P=0.002)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ROC曲线显示上述3种脏器损伤对不良妊娠结局的诊断性能良好(AUC 0.754,95%CI 0.720~0.789,P<0.001)。结论:SPE患者蛋白尿的出现和加重仍然是母体脏器损伤、严重并发症出现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的早期信号和重要临床指标。SPE合并复合型脏器功能损伤患者产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蛋白尿、肝功能受损和血小板减少症对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治工作中重点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脏器损伤 不良妊娠结局 蛋白尿
下载PDF
血浆Presepsin水平对急诊室脓毒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波 陈云霞 +1 位作者 李薇 李春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9-82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入院时Presepsin水平对于急诊室脓毒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MOD)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连续就诊的脓毒症患者6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发生MOD及非MOD... 目的本研究探讨入院时Presepsin水平对于急诊室脓毒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MOD)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连续就诊的脓毒症患者6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发生MOD及非MOD的患者,并记录Presepsin、PCT水平和SOFA评分的分值。结果入院时MOD组Presepsin质量浓度为1023.5(728.3—1860.0)pg/mL显著高于非MOD组334.0(218.0~479.5)pg/mL。不同类型器官功能障碍的Presepsin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esepsin在不同数量器官功能障碍的中位数质量浓度分别为:无器官功能障碍235.0(172.0—340.3)pg/mL,1个器官功能障碍403.5(275.8—587.3)pg/mL,2个器官功能障碍844.5(559.8~I259.5)pg/mL,3个或3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1412.5(893.0~2675.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resepsin、PCT和SOFA评分为脓毒症患者发生MOD的独立预测因子;Presepsin预测MO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s)为0.914,明显高于PCT(0.756)和SOFA评分(0.840)。结论Presepsin水平在不同类型器官功能障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esepsin水平随着脓毒症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数量的增加而增加,Presepsin在预测MOD方面优于PCT和SOFA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epsin 降钙素 脓毒症 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感染 炎症 生物标记物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早期预测脓毒症器官功能损伤及28d病死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2
8
作者 潘树滨 张芳晓 +1 位作者 马晓春 章志丹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5-670,共6页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早期预测脓毒症器官功能损伤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成人脓毒症患者815例。收集患者的性别...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早期预测脓毒症器官功能损伤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成人脓毒症患者815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和诊断脓毒症24、48及72 h的外周血常规指标,并计算NLR。研究的主要终点为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肝衰竭(ALF)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脓毒症合并器官功能损伤患者28 d内死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器官功能损伤及28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对脓毒症患者发生器官功能损伤及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共714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最终统计分析。诊断脓毒症24、48及72 h的NLR在发生器官功能损伤(AKI、ARDS、DIC、ALF)与未发生器官功能损伤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诊断脓毒症24 h的NLR与28 d病死率无明显相关性〔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为1.006(0.994-1.019),P=0.323〕;但诊断脓毒症48 h和72 h的NLR与28 d病死率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48 h NLR与28 d病死率的OR及95%CI为1.026(1.013-1.040),P=0.001;72 h NLR与28 d病死率的OR及95%CI为1.021(1.005-1.037),P=0.010〕,说明脓毒症诊断48 h和72 h的NLR是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诊断脓毒症48 h的NLR预测28 d病死率的AUC为0.598,95%CI为0.540-0.658,P=0.02;当NLR为10.1时预测28 d病死率的敏感度为75.2%,特异度为58.0%;诊断脓毒症72 h的NLR预测28 d病死率的AUC为0.595,95%CI为0.536-0.655,P=0.03;当NLR为9.24时预测28 d病死率的敏感度为75.3%,特异度为59.9%。结论NLR不能早期预测脓毒症相关AKI、ARDS、DIC、ALF的发生。NLR在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脓毒症 器官功能损伤 28 d病死率 预后
原文传递
APACHEⅡ、MODS、SOFA和LODS评分系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21
9
作者 骆晓攀 方俊标 +5 位作者 陈龙 王海宏 吴水晶 谢郭豪 陈宝莉 方向明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7期104-108,共5页
目的比较研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多脏器功能不全评分(MODS评分)、序贯性脏器衰竭评价评分(SOFA评分)和Logistic脏器功能不全评分(LODS评分)4种评分系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内病死率的预测能力。方法根据诊断标准... 目的比较研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多脏器功能不全评分(MODS评分)、序贯性脏器衰竭评价评分(SOFA评分)和Logistic脏器功能不全评分(LODS评分)4种评分系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内病死率的预测能力。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将91例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本研究,记录初始APACHEⅡ(24h)、MODS、SOFA、LODS评分,同时记录ICU期间最高MODS、SOFA、LODS评分,计算出各自预期病死概率并与实际死亡情况比较。然后绘制ROC曲线,通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来比较分析4个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结果 MODS、SOFA、LODS初始AUC(分别为0.785±0.049、0.850±0.040、0.886±0.036)和最高AUC(分别为0.891±0.037、0.939±0.028、0.943±0.025)值均高于APACHE的AUC(0.758±0.052)。所有最高MODS、SOFA、LODS评分都优于初始MODS、SOFA、LODS评分(P<0.05)。在初始值评分中,初始LODS评分优于APACHEⅡ评分(P<0.05),而MODS、SOFA、LODS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高评分系统的比较中,最高SOFA评分优于MODS评分系统(P<0.05),而SOFA与LODS评分、LODS与MODS评分间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运用评分系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预测中,器官功能不全评分要好于APACHEⅡ评分系统;而在器官功能不全评分中,最高值评分预测能力高于初始值,尤其是最高SOFA、L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预后 器官功能不全 评分系统 病死率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D-二聚体与炎性因子和器官功能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9
10
作者 许莹 钱雅君 +1 位作者 顾勤 唐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9-563,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血清中不同D-二聚体水平与炎性因子及器官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10日至29日援鄂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房收治的72例新冠肺炎患者...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血清中不同D-二聚体水平与炎性因子及器官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10日至29日援鄂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房收治的72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及入院时的血常规、凝血功能、炎性指标、细胞因子和器官功能指标。根据患者D-二聚体水平分为D-二聚体正常(<0.5 mg/L)和升高(≥0.5 mg/L)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炎性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D-二聚体与器官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以患者初次就诊与入住重症病房时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的变化值(ΔSOFA)≥2分定义为存在器官功能损伤,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D-二聚体对新冠肺炎患者器官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72例患者中有65.3%合并凝血功能异常,D-二聚体水平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普通型(14例)、重型(49例)、危重型(9例)分别为0.43(0.22,0.89)、0.66(0.26,1.36)、2.65(0.68,15.4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二聚体正常者32例(占44.4%),升高者40例(占55.6%)。与D-二聚体正常组比较,D-二聚体升高组患者年龄更大(岁:67.7±11.6比54.0±13.1),入院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IL-2受体(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更高〔WBC(×109/L):7.16(5.55,9.75)比5.25(4.59,6.98),NEU(×109/L):7.11±5.46比3.33±1.58,PCT(μg/L):0.08(0.06,0.21)比0.05(0.04,0.06),hs-CRP(mg/L):27.9(3.4,58.8)比1.3(0.8,6.6),IL-6(ng/L):11.80(2.97,30.61)比1.98(1.50,4.73),IL-8(ng/L):19.90(13.33,42.28)比9.40(12.35,15.30),IL-10(ng/L):5.00 (5.00,8.38)比5.00 (5.00,5.00),IL-2R(kU/L):907.90±458.42比572.13±274.55,TNF-α(ng/L):10.94±5.95比7.77±3.67〕,淋巴细胞计数(LYM)和单核细胞计数(MON)更低〔LYM(×109/L):1.14±0.49比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D-二聚体 炎性因子 器官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左卡尼汀辅助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及脏器功能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艺欣 李明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辅助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脏器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海军总医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辅助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脏器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海军总医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治疗后3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贫血相关指标、残余肾功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心功能指标;采用肌电图仪测定周围神经病变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铁蛋白含量及血细胞比容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及微量元素钾、血磷、钙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下每搏量、心输出量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及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辅助治疗可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严重程度,减轻脏器及周围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贫血 脏器功能损伤
下载PDF
脓毒症常见中医证型与患者炎症反应、器官功能及病情危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金灵燕 孔立 +2 位作者 董晓斌 郝浩 方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8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根据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脓毒症常见中医证型患者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西医理化指标,总结不同中医证型炎症反应、器官功能障碍及病情危重程度。方法 108例患者参照脓毒症西医诊断标准及... 目的根据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脓毒症常见中医证型患者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西医理化指标,总结不同中医证型炎症反应、器官功能障碍及病情危重程度。方法 108例患者参照脓毒症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方法,明确其证侯分型并根据现代医学相关评分及理化指标,总结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器官功能障碍及病情严重程度。结果脓毒症炎症反应程度以毒热内盛证组为重,器官功能障碍及病情以瘀毒损络气化不利证组及气阴耗竭组为重,且与其他各证型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脓毒症应重视早期治疗,祛邪而不忘扶正,如毒热内盛证应重视抗生素的恰当应用,辅以中医中药祛邪,虚证应主以扶正为主,助机体驱邪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医证型 炎症反应 器官功能 病情危重程度
下载PDF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希兰 程晓斌 +2 位作者 姚元章 宋艳玲 秦筱静 《创伤外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 探讨交通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HTS)的临床特点及其引发高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高危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ICU和急诊科 14 3例HTS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与死亡率、感染、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关系及与此有关的预测指标。结... 目的 探讨交通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HTS)的临床特点及其引发高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高危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ICU和急诊科 14 3例HTS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与死亡率、感染、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关系及与此有关的预测指标。结果 本组交通伤致HTS患者平均ISS为 2 9.6 8,ISS≥ 2 5分者 88例 (6 1.5 4 % )。死亡 6 3例 (4 4 .0 5 % ) ,其中 ,入院 2小时内死亡 4 0例 (6 3.4 9% )。行心肺复苏 (CPR) 6 5例 ,死亡 4 9例 (75 .38% )。各ISS组死亡率相差显著 (P <0 .0 1)。器官功能障碍及感染的发生率与损伤严重程度和最初 2 4小时内输入的晶体液量有关。结论 交通伤致HTS病例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 ;大量晶体液的输入与高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交通事故 失血性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重症儿童病情的预测 被引量:15
14
作者 贺彬 祝益民 +1 位作者 卢秀兰 黄娇甜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5-759,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升高危重儿童的临床资料,探讨降钙素原对重症儿童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人院时PCT升高(PCT〉0.5ng/ml)的危重患儿392例...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升高危重儿童的临床资料,探讨降钙素原对重症儿童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人院时PCT升高(PCT〉0.5ng/ml)的危重患儿392例,对其临床、病情演变、痰培养、器官功能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连续变量比较使用t检验、F检验,分类变量应用X^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血清PCT水平与其他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细菌培养阳性时PCT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CRP、WBC、NEUT%变化不明显(P〉0.05)。脏器功能损伤时PCT水平明显升高(P〈0.01),PCT测定值越高,发生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越大。63例死亡患儿人院时PCT水平达到(62.43±70.19)ns/ml,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1)。结论监测PCT水平不但能快速判定危重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而且能反映患儿是否出现器官功能障碍,还能客观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患儿预后,对提高重症患儿生存率及改善重症患儿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重症儿童 痰培养 器官功能障碍 预后
原文传递
135例恙虫病临床特征及器官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静 李家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1-1313,共3页
为明确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器官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对135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恙虫病以10~12月为发病高峰。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100%)、皮疹(53.33%)、淋巴结肿大(22.96%)、特异性溃疡或焦痂(51.85%)、... 为明确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器官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对135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恙虫病以10~12月为发病高峰。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100%)、皮疹(53.33%)、淋巴结肿大(22.96%)、特异性溃疡或焦痂(51.85%)、肝脾肿大(8.14%)。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减少106例(78.52%)、血小板减少40例(29.63%),合并肝功能损害91例(67.41%)、心肌损伤43例(31.85%)、肺部感染32例(57.14%)等。入院前发热时间、年龄因素与器官功能损伤的发生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临床特征 器官功能损伤
下载PDF
严重烧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器官功能不全的关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的意义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广庆 夏照帆 +2 位作者 陈玉林 于宝军 王振国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9年第12期725-727,共3页
目的:评价严重烧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以及诊断SIRS的4 个要素对器官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对严重烧伤患者诊断SIRS的4 个要素进行评分,并与器官功能评分结果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对不同诊断标准的SI... 目的:评价严重烧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以及诊断SIRS的4 个要素对器官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对严重烧伤患者诊断SIRS的4 个要素进行评分,并与器官功能评分结果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对不同诊断标准的SIRS发生时间与器官功能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诊断SIRS的4 个要素中,对器官功能不全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和白细胞计数。严重烧伤患者不同诊断标准的SIRS发生时间均与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显著相关。尤其以满足3个要素的发生时间与器官功能不全评分的相关系数最高。结论:诊断SIRS的不同要素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判断有不同价值,严重烧伤患者SIRS的持续时间以及严重程度影响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器官功能不全 预后 SIRS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不良结局和脏器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丽 张露 +2 位作者 陈琪 游丽 李艳丽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588-1591,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不良结局和脏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治疗的且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的重症胰腺炎患者40例为A组,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案的重症胰腺炎患者40例为B组,...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不良结局和脏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治疗的且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的重症胰腺炎患者40例为A组,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案的重症胰腺炎患者40例为B组,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清炎性因子和内毒素表达情况;护理前后器官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A组患者感染率、脓毒血症发生率、手术率、腹泻率和误吸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毒素水平均显著改善,但B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低于治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呼吸系统、肾脏、肝脏、心血管、血液、神经系统和总评分均显著改善,且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能够改善不良结局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器官功能障碍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重症胰腺炎 不良结局 脏器功能障碍
下载PDF
创伤性出血性休克病人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姚元章 程晓斌 +1 位作者 周健 黄显凯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目的 通过确定创伤性出血性休克 (HTS)病人发生死亡和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为减轻创伤后再灌注损伤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查并分析在创伤重症监护室 (ICU)和急诊部 (ED)内HTS病人 (BP≤ 1 2kPa) ,确定死亡率、感染和器官功能障... 目的 通过确定创伤性出血性休克 (HTS)病人发生死亡和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为减轻创伤后再灌注损伤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查并分析在创伤重症监护室 (ICU)和急诊部 (ED)内HTS病人 (BP≤ 1 2kPa) ,确定死亡率、感染和器官功能障碍(OD)的发生率和与此有关的预测指标。结果  1 43例HTS病人 2 8%在入院后 2h内死亡 ,1 0 %病人死于 2 2 4h ,6 %病人在 2 4h后死亡 ;5 6 %生存。在生存≥ 2 4h病人中有 47%发生感染和 2 4%发生OD ;最初 2 4h内复苏时增加晶体液输入与死亡率升高有关 (P <0 .0 1 )。结论 创伤病人失血导致的低血压可能预示伤员有高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复苏中大量输入晶体液与高死亡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可溶性内皮抑素、内皮素-1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立军 韩玉环 韩玉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71-374,共4页
目的 探讨可溶性内皮抑素(sEng)、内皮素-1(ET-1)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49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无器官功能障碍(研究Ⅰ组)26例,合并器官功能障碍(研究Ⅱ组)23例;以同... 目的 探讨可溶性内皮抑素(sEng)、内皮素-1(ET-1)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49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无器官功能障碍(研究Ⅰ组)26例,合并器官功能障碍(研究Ⅱ组)23例;以同期3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中sEng、ET-1水平,常规测定凝血功能,比较3组间各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器官功能、围生儿结局的关系.结果 ①研究Ⅰ组与研究Ⅱ组sEng、ET-1、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高于健康对照组[sEng (μg/L):10.96±3.21、14.17±4.02比7.49±2.73,ET-1(μg/L):41.54±10.37、65.91±12.46比24.56±6.26,Fib(g/L):4.41±1.02、5.35±1.17比3.69±0.82,MPV(fl):11.71±1.21、13.89±1.76比11.03±0.82,均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T(s):10.73±1.82、8.37±1.51比12.95±1.91,APTT(s):26.14±4.32、22.69±3.77比30.25±4.71,PLT(×109/L):164.17±50.67、136.43±51.21比201.63±59.83,均P<0.05],且研究Ⅰ、Ⅱ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研究组sEng与血压、Fib、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均呈正相关,与血浆白蛋白(Alb)、PT、12h尿雌激素/肌酐比值(E/C)及胎儿出生体重均呈负相关(均P<0.01);而ET-1与血压、Fib、24h尿蛋白、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均呈正相关,与血浆Alb、PT、12h尿E/C、胎儿出生体重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③sEng≥16μg/L组伴发心、肾、肺功能障碍、胎盘早剥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高于sEng<16μg/L组(69.23%比11.11%,38.46%比2.78%,38.46%比2.78%,46.15%比2.78%,53.85%比2.78%,均P<0.01);ET-1≥70μg/L组伴心、肾、肝、肺功能障碍、胎盘早剥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ET-1<70μg/L组(64.28%比11.43%,35.71%比2.86%,28.57%比5.71%,2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可溶性内皮抑素 内皮素-1 凝血 器官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血小板早期变化与脓毒症所致器官功能障碍相关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陆元兰 岑祥莹 +5 位作者 张炉英 胡杰 李沫 汪松 周远忠 喻安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platelet,PLT)早期变化与脓毒症所致器官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129例数脓毒症患者,根据入院时PLT计数分为A组(0~50×10^9/L)(37例)、B组(50~100×10^9/L... 目的探讨血小板(platelet,PLT)早期变化与脓毒症所致器官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129例数脓毒症患者,根据入院时PLT计数分为A组(0~50×10^9/L)(37例)、B组(50~100×10^9/L)(29例)、C组(>100×10^9/L)(63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转归、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器官功能障碍累及数目、炎症、灌注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器官功能障碍累及数目为因变量,以上述有差别的变量为自变量,作多元线性回归,校正PLT对器官功能障碍是否存在独立影响。以死亡和存活分为两个类别,以PLT水平为预测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LT的预测阈值。以器官功能障碍累及数目3为界限,以PLT为预测变量,建立ROC,分析PLT的预测阈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比较3组患者的转归、APACHEⅡ、SOFA、器官功能障碍累及数目、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回归分析,PLT(95%CI:0.007~0.003,P<0.001),Lac(95%CI:0.227~0.38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PLT、Lac是器官功能损害存在的独立影响因素。(3)PLT预测器官功能障碍累及数目>3曲下面积0.836,有显著预测价值(P<0.001),最佳预测值57.5×10^9/L的敏感度0.800,特异度0.837。(4)PLT预测脓毒症病死率曲下面积0.766,有显著预测价值(P<0.001),最佳预测值78.5×10^9/L的敏感度0.850,特异度0.725。结论脓毒症患者PLT早期下降对预测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脓毒症 器官障碍 APACHEⅡ SOF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