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海上油田化学驱的聚合物研究 被引量:56
1
作者 周守为 韩明 +2 位作者 张健 向问陶 冯国智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7年第1期25-29,共5页
根据渤海绥中36-1油田油藏特性和聚合物结构设计原理,结合海上平台特点,从功能单体设计出发,研制出具有速溶、高效增粘、较好的抗剪切性、良好流动性和驱油效果的耐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该聚合物首次用于海上油田单井聚合物驱先导... 根据渤海绥中36-1油田油藏特性和聚合物结构设计原理,结合海上平台特点,从功能单体设计出发,研制出具有速溶、高效增粘、较好的抗剪切性、良好流动性和驱油效果的耐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该聚合物首次用于海上油田单井聚合物驱先导试验见到了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正在进行中的井组聚合物驱试验也已初步显示出增产效果,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作为绥中36-1油田的驱油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海上类似油田聚合物驱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聚合物驱油 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 先导试验
下载PDF
海上油田水平井底水脊进控制技术 被引量:38
2
作者 戴彩丽 赵福麟 +2 位作者 李耀林 冯德成 任熵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72,共4页
对南海涠洲11-4油田C4水平井底水脊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选择性堵剂和选择性注入及过顶替的方法来控制底水脊进。根据涠洲11-4油田的地层条件,选择性堵剂可选用廉价的具有不同成冻时间及不同强度的冻胶型堵剂并利用地层渗透率的... 对南海涠洲11-4油田C4水平井底水脊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选择性堵剂和选择性注入及过顶替的方法来控制底水脊进。根据涠洲11-4油田的地层条件,选择性堵剂可选用廉价的具有不同成冻时间及不同强度的冻胶型堵剂并利用地层渗透率的差异和相渗透率的差异进行选择性注入,即堵剂优先进入高渗透层,水基堵剂优先进入出水层;过顶替是用粘度与堵剂粘度相当的流体将堵剂顶替至水平井的油水界面,从而为原油留下更好的产出通道。现场试验证实,该方法应用效果很好,C4井有效期超过一年;该平台其他3口井也相继投产,平台最高产油量达到147.1m3/d。截止到2004年8月,累计产油12913m3,投入产出比为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水平井 底水脊进 选择性堵水 选择性堵剂 选择性注入
下载PDF
海上油田大井距条件下曲流河储层内部构型精细解剖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45
3
作者 刘超 赵春明 +2 位作者 廖新武 霍春亮 张运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4,共7页
以曲流河沉积储层为主的复杂河流相油藏在渤海海域占有重要地位,该类储层在注水开发中面临着注采井网不完善、水驱效果不理想、储量动用程度低、调整井部署难度大等问题,仅依靠简单的井间储层对比和粗略的地质模式认识难以解释和解决这... 以曲流河沉积储层为主的复杂河流相油藏在渤海海域占有重要地位,该类储层在注水开发中面临着注采井网不完善、水驱效果不理想、储量动用程度低、调整井部署难度大等问题,仅依靠简单的井间储层对比和粗略的地质模式认识难以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针对海上油田大井距、稀井网的不利条件,以渤海Q油田为例,通过建立沉积微相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波阻抗之间的对应性,并利用"对子井"、水平井识别侧积层技术和密闭取心描述侧积层产状技术,实现了对该油田曲流河储层内部构型的精细解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效开发策略,并在油田开发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大井距 曲流河 储层内部构型 侧积层 沉积微相 水平井
下载PDF
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40
4
作者 谢晓庆 冯国智 +2 位作者 刘立伟 李宜强 易任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7,共5页
中国海上油田中有3个油田实施了聚合物驱开采技术,且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控水效果,但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研究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合理接替技术,在调研总结中外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 中国海上油田中有3个油田实施了聚合物驱开采技术,且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控水效果,但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研究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合理接替技术,在调研总结中外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基础上,从工业化应用规模、矿场试验效果和驱油机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海上油田的特点和条件,筛选出适合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接替技术。结合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残留聚合物的分布特点和聚合物驱后接替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了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与絮凝剂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可采用二元复合驱和聚合物再利用等提高采收率技术进一步开发;聚合物驱结束时,残留聚合物主要分布在主流线上;聚合物驱结束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时机越早越好;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增油降水效果及注入性均优于絮凝剂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聚合物驱 提高采收率 残留聚合物 絮凝剂驱 二元复合驱聚合物再利用
下载PDF
海上油田分层注水井电缆永置智能测调新技术 被引量:34
5
作者 杨万有 王立苹 +4 位作者 张凤辉 刘敏 徐兴安 张洁茹 王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5,共5页
海上油田分层注水井常规测调技术离不开钢丝、电缆作业,受井斜影响严重,不能满足海上油田快速、高效、经济注水开发的测调需求。提出了电缆永置智能测调新技术,优化了管柱结构,设计研发了智能注入阀及配套工具,实现了测调工作筒与配水... 海上油田分层注水井常规测调技术离不开钢丝、电缆作业,受井斜影响严重,不能满足海上油田快速、高效、经济注水开发的测调需求。提出了电缆永置智能测调新技术,优化了管柱结构,设计研发了智能注入阀及配套工具,实现了测调工作筒与配水器一体化结构并通过电缆实现供电与实时信号传输,具有水嘴连续可调、测试数据实时直读,分层调配及参数实时监测功能,缩短测试、调配时间,提高测调效率和测试资料准确率等优点。现场试验表明,电缆永置智能测调新技术可较好地满足海上油田大斜度井、水平井精细化分层注水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可为深水油田开发智能完井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电缆永置 注入阀 智能分层测调 测调效率
下载PDF
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新理论、新方法——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概念、内容及表征方法 被引量:33
6
作者 胡光义 肖大坤 +4 位作者 范廷恩 宋来明 陈飞 井涌泉 高玉飞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59,共17页
基于陆上油田密井网的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经过数十年积累,理论基础及表征方法已比较成熟,然而,将其应用于海上油田稀疏井网条件时,依然面临较大的挑战。笔者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基于海上油田开发地质研究方法,形成了井震结合、以"... 基于陆上油田密井网的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经过数十年积累,理论基础及表征方法已比较成熟,然而,将其应用于海上油田稀疏井网条件时,依然面临较大的挑战。笔者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基于海上油田开发地质研究方法,形成了井震结合、以"复合砂体"为核心的海上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理论与表征方法,其特点在于运用三维原型建模、地震构型相预测及地震驱动确定性建模等技术,重点表征影响海上油田开发的五、六、七级构型单元(复合河道带、单一河道带、复合点坝),针对开发阶段的小层细分对比及不连续渗流屏障刻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应用这套理论及方法开展精细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依然存在挑战,需要进一步发挥地震资料作用并探索人工智能的地震解释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复合砂体 储层构型 海上油田 复合点坝 地震属性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复合调驱注入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32
7
作者 杨俊茹 谢晓庆 +2 位作者 张健 郑晓宇 未志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7-730,共4页
针对渤海S油田聚合物驱后吸水剖面改善不明显、油井含水无明显下降等现象,采用交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复合调驱技术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复合体系组成、驱替速度、注入量等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复合体系注入参数。研究表明,在复合... 针对渤海S油田聚合物驱后吸水剖面改善不明显、油井含水无明显下降等现象,采用交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复合调驱技术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复合体系组成、驱替速度、注入量等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复合体系注入参数。研究表明,在复合体系总浓度为1750 mg/L的前提下,体系中交联聚合物微球的浓度越大,采收率提高幅度越大,交联聚合物微球浓度在400-100 mg/L、缔合型聚合物浓度在1350-1650 mg/L范围内,都能取得较好的增油效果;交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复合体系驱较单纯聚合物驱可以提高采收率8%-11%。复合体系驱替速度在3.5 m/d左右、注入量为530 mg/L·PV左右时,交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复合调驱体系能较好地改善聚合物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微球 聚合物 复合调驱体系 注入参数 深部调驱 海上油田
下载PDF
我国海油防砂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9
8
作者 范白涛 《石油科技论坛》 2010年第5期7-12,共6页
防砂工艺技术是提高油井产能和油田开发效益的关键技术。文章回顾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石油防砂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目前适度防砂理念、简易防砂技术、一趟多层防砂工艺等在海上油气田的应用现状,并根据海洋石油勘探开发... 防砂工艺技术是提高油井产能和油田开发效益的关键技术。文章回顾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石油防砂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目前适度防砂理念、简易防砂技术、一趟多层防砂工艺等在海上油气田的应用现状,并根据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对未来防砂工艺技术在小井眼钻完井、稠油热采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完井工程 防砂技术
下载PDF
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平台配注工艺技术 被引量:28
9
作者 刘敏 邹明华 +2 位作者 吴华晓 邹万勤 赵伯兴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9-261,共3页
受平台空间、作业环境及吊装能力等限制,海上平台不适合建立专门的大型注聚工作站和摆放庞大的配注设备。为此,开发出了适合于海上油田聚合物驱的平台配注工艺系统,并研制了相应的单井和井组的配注设备。渤海油田现场应用表明,所开发的... 受平台空间、作业环境及吊装能力等限制,海上平台不适合建立专门的大型注聚工作站和摆放庞大的配注设备。为此,开发出了适合于海上油田聚合物驱的平台配注工艺系统,并研制了相应的单井和井组的配注设备。渤海油田现场应用表明,所开发的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平台配注工艺系统由于采用了橇装化设计和PLC自动控制系统,既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和人为操作失误产生的风险,减少"鱼眼",降低过滤器堵塞频率,又方便了吊装和安装,节省了平台空间,为聚合物驱在海上油田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聚合物驱 平台配注 工艺 橇装化设计 PLC自动控制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海上油田水驱效果评价关键指标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敏 陈民锋 +3 位作者 刘广为 赵晶 时建虎 盖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前海上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未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评价体系及行业标准,针对海上油田开发特征有必要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水驱效果评价关键指标集。为此,分析了海上油田和陆上油田水驱开发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构建了以产量、采油速度... 目前海上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未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评价体系及行业标准,针对海上油田开发特征有必要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水驱效果评价关键指标集。为此,分析了海上油田和陆上油田水驱开发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构建了以产量、采油速度为核心的海上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常用指标集,并根据评价指标的独立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初选。最后基于典型海上水驱油田25个样本,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各评价指标对水驱开发效果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从储量动用、能量水平、产量变化、水驱状况及水驱效果5个方面最终确定10个关键指标,即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压力保持水平、累积注采比、年注采比、年产油量自然递减率、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含水上升率、水驱指数和采出程度。这些指标为科学评价海上油田的水驱效果提供了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水驱效果指标体系 储量动用 能量水平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海上油田废弃钻井液的毒性评价及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1
作者 王东 冯定 张兆康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6期78-83,共6页
作为海上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主要污染物,废弃钻井液成分复杂,并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实现其无害化处理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海上废弃钻井液化学组分及其危害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在废弃钻井液生物毒... 作为海上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主要污染物,废弃钻井液成分复杂,并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实现其无害化处理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海上废弃钻井液化学组分及其危害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在废弃钻井液生物毒性评价及其无害化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针对海洋生态系统建立快速灵敏的多生物能级的钻井液毒性评价方法、开发低毒无害的钻井液体系、提高钻井液循环利用率是今后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废弃钻井液 毒性评价 无害化处理
下载PDF
海上油田同心多管分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6
12
作者 程心平 马成晔 +1 位作者 张成富 唐晓旭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6期402-403,415,共3页
根据海上油田防砂完井注水井井筒情况,基于陆地油田多管分注工艺技术的应用实践,开发出了海上油田同心多管分注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渤海BZ25-1S油田的5口井,取得了良好效果。海上油田同心多管分注技术适于不大于3层的分层注水,特别适于层... 根据海上油田防砂完井注水井井筒情况,基于陆地油田多管分注工艺技术的应用实践,开发出了海上油田同心多管分注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渤海BZ25-1S油田的5口井,取得了良好效果。海上油田同心多管分注技术适于不大于3层的分层注水,特别适于层间注入压差大、普通投捞配水器注水工艺实施困难的注水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同心多管 分层注水 配套设计 研究 应用
下载PDF
海上油田复合砂体构型解剖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范廷恩 王海峰 +3 位作者 胡光义 宋来明 张晶玉 张显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成因相联系的多期单砂体在空间叠置形成复合砂体,其内部结构复杂,具有强非均质性。进入油田开发中后期,砂组或小层级别的复合砂体构型成为储层研究的重点。根据砂体的复合程度以及对流体的控制作用,将其内部的结构... 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成因相联系的多期单砂体在空间叠置形成复合砂体,其内部结构复杂,具有强非均质性。进入油田开发中后期,砂组或小层级别的复合砂体构型成为储层研究的重点。根据砂体的复合程度以及对流体的控制作用,将其内部的结构关系分为尖灭型、接触型、切叠型和叠加型四类。在海上油田少井条件下,基于沉积成因与结构类型,总结了砂体结构的井震响应特征,形成了"地震导向、井震联合"的构型解剖思路,建立了一套从单井到剖面再到平面的解剖与表征方法: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厚度等分析井点处砂体的期次和组合关系,并预测井间的砂体结构;利用垂向高程差异和横向结构类敏感地震属性的约束,识别骨干剖面上砂体的期次与边界;利用井点和骨干剖面对构型单元的控制,以平面地震属性为导向,进行砂体空间组合,融合多信息,实现复合砂体构型的平面表征。渤海BZ油田新近系明下段的典型实例研究表明,复合砂体构型解剖成果能够有效指导储层连通性分析、剩余油分布预测以及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开发调整策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复合砂体 构型解剖 单井构型 剖面构型 平面构型 应用分析
下载PDF
海上油田加快疏水缔合聚合物溶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颖 叶仲斌 +1 位作者 舒政 蒲军 《海洋石油》 CAS 2007年第2期42-44,87,共4页
因为疏水侧基的存在,具有优异性能的疏水缔合聚合物溶解性较差,成为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瓶颈,因而有必要对加速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方法进行研究。室内实验证实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胀与溶解有明显的界限。疏水缔合聚合物... 因为疏水侧基的存在,具有优异性能的疏水缔合聚合物溶解性较差,成为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瓶颈,因而有必要对加速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方法进行研究。室内实验证实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胀与溶解有明显的界限。疏水缔合聚合物干粉溶解的关键在于加速溶胀胶团中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向溶剂水中的分子扩散运动。由费克定律可知,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来说,溶解速度主要由固液比界面所支配,缩小溶胀胶团尺寸,就可以成指数倍增加溶胀胶团的表面积。所以溶胀胶团的尺寸越小,溶解越快。在室内通过使溶胀胶团在一定流动压差下强制过筛网,即用机械方法缩小溶胀胶团的尺寸,可以显著加快其溶解速度,使溶解时间缩短,这为海上油田矿场进行疏水缔合聚合物配制工艺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疏水缔合聚合物 溶解速度
下载PDF
海上油田爆燃压裂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23
15
作者 孙林 杨万有 +1 位作者 李旭光 熊培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96,共6页
为了解决海上油田应用爆燃压裂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和压裂后高效增产的技术难点,研发了耐高温、低火药力和低燃速火药,建立了爆燃压裂模拟模型,采用安全管柱组件并进行安全校核,形成了海上油田井口泄压方法,并采取强化软件模拟和与酸化技... 为了解决海上油田应用爆燃压裂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和压裂后高效增产的技术难点,研发了耐高温、低火药力和低燃速火药,建立了爆燃压裂模拟模型,采用安全管柱组件并进行安全校核,形成了海上油田井口泄压方法,并采取强化软件模拟和与酸化技术联作等措施增强技术安全性、提高压裂后的增产效果,形成了海上油田爆燃压裂技术。该技术在海上油田8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井峰值压力为22.4~71.3MPa,管柱均无安全问题,平均单井增油量43.1m^3/d。研究表明,爆燃压裂技术在海上油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适用于多种井况条件,形成的海上油田爆燃压裂安全控制和高效增产配套技术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能够提高爆燃压裂的安全性和压裂后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燃压裂 推进剂 数值模拟 压裂管柱 海上油田
下载PDF
海上油田水平井稳油控水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2
16
作者 潘豪 《石油矿场机械》 2020年第3期86-93,共8页
控水完井是延缓生产井含水率上升过快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约20 a的发展,形成了机械控水、化学堵水、连续封隔体控水、井下油水分离、示踪剂找水等多项控堵水、找水技术,基本满足了常规控堵水需求。但是,存在找水难、控水有效期短、堵水... 控水完井是延缓生产井含水率上升过快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约20 a的发展,形成了机械控水、化学堵水、连续封隔体控水、井下油水分离、示踪剂找水等多项控堵水、找水技术,基本满足了常规控堵水需求。但是,存在找水难、控水有效期短、堵水成功率低、难以进入地层深部控水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控水条件越来越严苛,控水成本越来越高,促使控堵水技术朝着有效期长、适应性强、控水效果更好的方向发展。结合不同的油井控堵水难题,应开展针对性的新技术研究:优化C-AICD技术,实现单井全寿命控水;研究化学堵水材料和工艺,更好地适应海上作业和地层条件;研发疏水颗粒材料及配套的充填技术,探索进入地层内部的控水和防砂技术;创新综合资料解释技术,以解决找水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水平井 控水 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稠油油藏有机铬交联聚合物调驱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姜维东 卢祥国 +1 位作者 刘义刚 鞠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2期102-105,110,共5页
从海上油田开发实际需求出发,针对南堡35-2油田储层非均质特征、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特点,利用室内实验方法,对以有机铬为交联剂的交联聚合物溶液的成胶性能、流动能力、粘弹性进行了测定,对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封堵和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 从海上油田开发实际需求出发,针对南堡35-2油田储层非均质特征、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特点,利用室内实验方法,对以有机铬为交联剂的交联聚合物溶液的成胶性能、流动能力、粘弹性进行了测定,对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封堵和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有机铬交联聚合物溶液能够在南堡35-2油田地质条件下形成"分子内"交联体系,注入油藏后可达到增大孔隙流动阻力、增加注入压力的作用;注入时机、交联聚合物注入量、聚合物浓度、原油粘度和物理模型等参数将影响封堵和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有机铬交联剂 交联聚合物溶液 室内实验 成胶性能 影响因素 驱油效果
下载PDF
BZ34-3/5小边际油田的开发模式和电潜泵采油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唐明军 朱学海 +2 位作者 纪树立 曹良伟 刘峰 《海洋石油》 CAS 2008年第2期82-87,共6页
开展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研究是开发海上油田的三大技术难题之一。BZ34-3/5油田是渤海海域的小边际油田,针对该边际油田"现有油田附近含油构造"特点采用了"三一"开发模式和两腿三桩轻型平台,并且采用了一井双泵采油... 开展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研究是开发海上油田的三大技术难题之一。BZ34-3/5油田是渤海海域的小边际油田,针对该边际油田"现有油田附近含油构造"特点采用了"三一"开发模式和两腿三桩轻型平台,并且采用了一井双泵采油技术,自投产以来日产油达300多立方米,这标志着该海上小边际油田建成并成功投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油田的开发和开采模式对于边际油田的开发具有普遍意义,因此简要介绍了该油田开发模式和电潜泵采油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际油田 潜油电泵 开发模式 海上油田
下载PDF
海上稠油热采井井筒温度场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伟超 齐桃 +2 位作者 管虹翔 于继飞 隋先富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海上稠油油田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元热流体吞吐是一项集热采、烟道气驱等采油机理于一体的新型、高效稠油开采技术,该技术在渤海油田进行了现场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以渤海M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实验井为例,介绍了海上稠油油田多... 海上稠油油田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元热流体吞吐是一项集热采、烟道气驱等采油机理于一体的新型、高效稠油开采技术,该技术在渤海油田进行了现场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以渤海M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实验井为例,介绍了海上稠油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工艺的特点;研究了热流体吞吐井各传热环节及井筒温度场分布模型,建立了井筒综合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以海上实际热流体吞吐井为例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模拟了隔热油管导热系数、下入深度、多元热流体组成等工艺参数对热采效果的影响,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海上稠油油田规模化热力采油工艺方案优化设计起到指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稠油 多元热流体 吞吐 热采
下载PDF
多趋势融合的概率体约束方法及其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林承焰 陈仕臻 +2 位作者 张宪国 刘文婧 商建霞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0-739,共10页
对于井数少且以地震资料为主的海上油田,虽然已经投入较长时间的开发,但是由于井间和油藏边部等缺少井控部位的认识程度偏低,会严重影响后续开发方案的实施。已有的建模约束方法不能解决模拟过程中面临的边界内部参数控制不到位、单一... 对于井数少且以地震资料为主的海上油田,虽然已经投入较长时间的开发,但是由于井间和油藏边部等缺少井控部位的认识程度偏低,会严重影响后续开发方案的实施。已有的建模约束方法不能解决模拟过程中面临的边界内部参数控制不到位、单一趋势考虑不全面、多个趋势难以同时整合的问题,在海上油田应用效果较差。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准确反映砂体和储层参数在空间的分布,提出了多趋势融合的概率体约束方法。以南海珠江口盆地W油田地质模型建立为例,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地质和开发动态等资料,分别采用块克里金插值和基于位置的加权线性组合方法,整合多个类型和级次的趋势建立了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的概率体,并将其作为约束条件应用于沉积相和孔、渗参数的模拟过程。与常规建模约束方法相比,多趋势融合的概率体约束方法克服了边界约束建模的局限性和单一趋势约束建模的不足,达到了对多个趋势同时整合的目的,对落实相带边界和减小参数在井间分布的不确定性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趋势融合 概率体约束 储层建模 海上油田 少井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