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1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论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 被引量:54
1
作者 郭思乐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10,共8页
外施性的德育面临的问题是它难以进入到儿童心灵深处,因而低质低效。儿童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会自动形成德性。认识素朴的德的存在、特性和生成机制,是认识良好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的关键;认识教学-学习在整个儿童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 外施性的德育面临的问题是它难以进入到儿童心灵深处,因而低质低效。儿童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会自动形成德性。认识素朴的德的存在、特性和生成机制,是认识良好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的关键;认识教学-学习在整个儿童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是认识良好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真正基础地位的前提。教学生本化是形成良好教学生态和建立德育真正基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生态 生本教育 基础教育 德育文化 德育工作
原文传递
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 被引量:36
2
作者 杨韶刚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7,共6页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价值澄清学派提倡道德相对主义和多元价值的道德教育,到90年代以来品格教育提倡建立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反映了西方社会对道德教育规律的新认识。如何正确处理多元化与一元化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人价值与人类或社会核心...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价值澄清学派提倡道德相对主义和多元价值的道德教育,到90年代以来品格教育提倡建立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反映了西方社会对道德教育规律的新认识。如何正确处理多元化与一元化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人价值与人类或社会核心价值的关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反思西方道德教育的这种转向有助于改进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相对主义 品格教育 核心价值观 实效性 学校教育 道德教育
原文传递
德性论与规范论 被引量:24
3
作者 崔宜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5-99,114,共6页
德性论的基本问题是: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规范论的基本问题是:一个人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前者把道德落实于人的内在品质,后者把道德落实于人的外在行为。德性论关注的是人的内在品质,以人的道德品质作为道德评价的中心,是实质... 德性论的基本问题是: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规范论的基本问题是:一个人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前者把道德落实于人的内在品质,后者把道德落实于人的外在行为。德性论关注的是人的内在品质,以人的道德品质作为道德评价的中心,是实质主义的;规范论关注的是人的外在行为,它不再强调人的内在品质,而以行为是否符合普遍的规范形式作为道德评价的中心,是形式主义的。社会的道德评价体系从德性论到规范论的转型,其积极的意义是肯定了个人在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领域内的自我决定的权利,即肯定了个人的自由和自主,而将普遍性的规范限制在共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也就是人的外在行为的领域。但是,由于规范论仅仅关注对个人外在行为的约束和限制,而在关于个人追求自我完善方面保持沉默,就容易导致个人追求自我完善这一要求的丧失,而这也就意味着人本身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论 规范论 道德品质 道德行为 本质主义 道德评价体系
下载PDF
道德学习的心理特点与基本方式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健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5,共5页
 道德学习是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学习,区别于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道德学习的心理机制本质上是体验式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道德源于对规则的尊重,亲子依恋是道德感产生的基础,亲社会行为源于人与人的理解。道德学...  道德学习是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学习,区别于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道德学习的心理机制本质上是体验式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道德源于对规则的尊重,亲子依恋是道德感产生的基础,亲社会行为源于人与人的理解。道德学习有两种基本范式:倡导性规范学习与禁止性规范学习;三种典型水平:依从性道德学习、认同性道德学习与信奉性道德学习;四种基本方式:情境感受、活动体悟、价值辩析与道德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学习 基本方式 心理特点 体验式学习 亲社会行为 禁止性规范 社会规范 技能学习 知识学习 心理机制 整合学习 亲子依恋 基本范式 道德反思 道德感 人与人 倡导性 认同性 价值 尊重
下载PDF
试论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 被引量:27
5
作者 魏英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5,共4页
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也是道德行为的原因。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原因,也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一体两面。"品质"与"品行"是相通的,前者侧重... 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也是道德行为的原因。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原因,也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一体两面。"品质"与"品行"是相通的,前者侧重内在方面、后者侧重外在方面。行为总是依据一定的原则而行动,所以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的关系就是道德原则与道德品质的关系。道德原则与道德品质是对应的。有什么样的道德原则,就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品质 道德行为 道德原则
下载PDF
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翻译教学指南》的研制与思考 被引量:26
6
作者 肖维青 赵璧 冯庆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71,190,共8页
本文是对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的最新解读。《翻译教学指南》是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文件之一,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毕业生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方面突出了以下特色:首先,在人才培养... 本文是对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的最新解读。《翻译教学指南》是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文件之一,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毕业生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方面突出了以下特色:首先,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次,在培养目标中,引入“语言服务”概念,倡导毕业生服务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第三,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翻译技术”和“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基本研究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 立德树人 语言服务 翻译技术 研究素养
原文传递
追求更有道德意蕴的核心素养 被引量:23
7
作者 高德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7,共13页
OECD和欧盟所推广的"关键能力"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影响,中文教育学术领域中的热点"核心素养"与此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但中文教育学术对"关键能力"推介者多、反思者少。任何教育改革议程都需经受道德审视... OECD和欧盟所推广的"关键能力"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影响,中文教育学术领域中的热点"核心素养"与此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但中文教育学术对"关键能力"推介者多、反思者少。任何教育改革议程都需经受道德审视,从道德的角度看,"关键能力"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道德贫困。素养这个词本身就有道德意涵,将"关键能力"翻译为"核心素养"就是对"关键能力"道德贫困问题在用语上的修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对"关键能力"的道德贫困进行了有意识的弥补,但这一体系也有自身的问题与缺陷。在"核心素养"建构中如何有机融入道德要素?纳斯鲍姆等人所倡导的"可行能力"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沿着"核心素养"体系所开创的思路,吸取"关键能力"的经验教训,参考"可行能力"的启示,可以去探索"核心素养"建构的道德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可行能力 品德
下载PDF
云南4个民族20年跨文化心理研究——议青少年品格的发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世富 阳少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0-700,共11页
调查者于 1980年惊奇地发现西双版纳的克木人、基诺族、哈尼族和拉祜族的青少年品德与个性非常良好 ,调查者关注的是在现代化的影响下 ,这些品德个性的变化。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青少年品德与个性发展的规律 ,同时 ,这对跨文化心理的... 调查者于 1980年惊奇地发现西双版纳的克木人、基诺族、哈尼族和拉祜族的青少年品德与个性非常良好 ,调查者关注的是在现代化的影响下 ,这些品德个性的变化。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青少年品德与个性发展的规律 ,同时 ,这对跨文化心理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如访谈、个别接触、活动分析 ,甚至为了调查而几个月与青少年住在一起。 2 0 0 2年 ,研究表明 ,青少年的品德与个性已有很大变化 ,他们积极、自信、乐观和有竞争意识 ,他们的品格至今仍保持良好 ,犯罪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心理学 品德 个性 比较
下载PDF
党政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测评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17
9
作者 何琪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28,共4页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选拔领导干部的一贯原则,进入新时期,选拔干部更加注重了对“德”的要求。但是,如何对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测评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瓶颈问题。本文在对以往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党政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测...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选拔领导干部的一贯原则,进入新时期,选拔干部更加注重了对“德”的要求。但是,如何对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测评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瓶颈问题。本文在对以往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党政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测评的必要性、测评的基本内容和测评方法。最后,文章提出了党政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测评进一步发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素质 测评内容 测评方法
下载PDF
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的内在张力 被引量:10
10
作者 唐汉卫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2-87,共6页
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世俗、自由与保守、一元与多元是贯穿于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的内在张力。分析和透视这些基本关系,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把握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的历史脉动,而且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道德教育 品格教育 20世纪 内在张力 传统与现代 基本关系 教育改革 历史
原文传递
论“规范-德性-德行”动态伦理道德体系的实践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俞世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9-143,共5页
道德规范、德性和德行的实践价值,只有在三者动态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同时也会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得到修正,进而使道德主体接受、理解并且内化。这一动态的实践价值通过主体行为的践履将知、情、意的关系统一起来。如果德性与德... 道德规范、德性和德行的实践价值,只有在三者动态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同时也会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得到修正,进而使道德主体接受、理解并且内化。这一动态的实践价值通过主体行为的践履将知、情、意的关系统一起来。如果德性与德行不能保持一致,则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就需要得到社会伦理秩序与伦理氛围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规范 德性 德行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亚凌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从总体上看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 ,其形成原因在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负面渗透和影响。有针对性地从各个角度加以改革 。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道德 形成成因 负面影响 主体意识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西方道德教育、品格教育与公民教育关系初探 被引量:10
13
作者 卜玉华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90,共7页
道德教育、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是当前西方教育学界热议、我国教育学也日益关注的话题。三者都与人的德性成长有关,但重心各异:道德教育在西方有着特殊内涵,受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浓重,偏重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品格教育以培育"... 道德教育、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是当前西方教育学界热议、我国教育学也日益关注的话题。三者都与人的德性成长有关,但重心各异:道德教育在西方有着特殊内涵,受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浓重,偏重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品格教育以培育"好人"的品格、能力和习惯为指归;而公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形式,重心在于传递政府、制度方面的知识,形成"好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为主旨。在关系上,公民教育需要品格教育和道德教育作为基础;反过来也有助于加强和拓展品格教育和道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品格教育 公民教育
下载PDF
证券投资基金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静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5-28,共4页
从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代理关系入手 ,讨论了由于基金存在两级契约安排所引起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提出只有设计一系列制度安排以减少信息成本和激励成本 ,投资基金才能凭借其特有的优势 ,发挥出集合投资、分散风险、专家理财、... 从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代理关系入手 ,讨论了由于基金存在两级契约安排所引起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提出只有设计一系列制度安排以减少信息成本和激励成本 ,投资基金才能凭借其特有的优势 ,发挥出集合投资、分散风险、专家理财、企业监控的功能。具体探讨了第一、第二级契约安排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基金 逆选择 道德风险 信号传递 委托代理
下载PDF
论朱熹关于作家人品的观点 被引量:9
15
作者 莫砺锋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2-73,共12页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极为关注作家的品德修养。他严厉 批判扬雄、洪刍等人品低劣的文人,赞扬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品高 尚的作家。由于朱熹是以圣贤的人格标准来要求作家的,所以对屈原等人仍有 微词,对苏轼的人品...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极为关注作家的品德修养。他严厉 批判扬雄、洪刍等人品低劣的文人,赞扬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品高 尚的作家。由于朱熹是以圣贤的人格标准来要求作家的,所以对屈原等人仍有 微词,对苏轼的人品更是持论甚苛。朱熹认为作家的人品与文品应是统一的, 他的观点会导致把道德判断作为文学批评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作家论 人品 文品 屈原 杜甫 韩愈
原文传递
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16
作者 陆道平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101,共4页
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造成青少年道德品质滑坡。针对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我们应采取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建立学校、家庭... 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造成青少年道德品质滑坡。针对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我们应采取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立体网络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青少年 道德品质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危机研究述评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莉 张海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8-41,共4页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研究、原因分析研究以及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方面的研究作了叙述和评价。道德人格是心理问题,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要解决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中的危机,就要认真反思传统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道德人...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研究、原因分析研究以及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方面的研究作了叙述和评价。道德人格是心理问题,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要解决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中的危机,就要认真反思传统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完善,应调整学校道德教育方向,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创设合理有序的社会环境,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人格 人格危机 塑造与完善
下载PDF
提倡“孝道”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进军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102-104,共3页
孝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是善事父母的伦理意识;是珍视生命,保护生命的哲学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元意识。提倡孝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培养对社会的爱心,培养爱国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孝道 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下载PDF
论体育精神和体育品格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亚琪 王斌 郭卫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71-73,共3页
社会的文明归根结蒂是人的文明 ,社会的发展归根结蒂是人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归根结蒂是人的进步。重视人类针对自已身体所创造的体育文化 ,将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改造自身的有效手段 ,促进和提高人的素质 ,尤其是精神、品格素质 ... 社会的文明归根结蒂是人的文明 ,社会的发展归根结蒂是人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归根结蒂是人的进步。重视人类针对自已身体所创造的体育文化 ,将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改造自身的有效手段 ,促进和提高人的素质 ,尤其是精神、品格素质 ,对于人类的文明以及现代化进程 ,都将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精神 体育品格 体育文化事业 中国 人道主义精神 爱国精神
下载PDF
试论品德的资本性及其测评 被引量:7
20
作者 肖鸣政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68,共6页
品德是否一种人力资本 ,这是目前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与难点问题。品德是一种具有经济功用的生产资本 ,是一种社会资本 ;品德及其形成过程的特征决定了它是一种绝对价值较高的资本 ;品德对人力资本具有增值作用 ,智力与体力... 品德是否一种人力资本 ,这是目前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与难点问题。品德是一种具有经济功用的生产资本 ,是一种社会资本 ;品德及其形成过程的特征决定了它是一种绝对价值较高的资本 ;品德对人力资本具有增值作用 ,智力与体力决定人力资本的现实形态 ,而品德决定人力资本的可能形态 ;品德的资本性具有定性、定量与模糊三种变量形式 ,具备可测评的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 资本性 测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