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4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 被引量:61
1
作者 张元凯 肖汝诚 金成棣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32,共3页
浙江平湖海盐塘桥为一座主桥跨径为 (30 + 72 + 30 )m的自锚式悬索桥 ,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梁 ,主缆锚固在主梁端和主梁的跨中 ,主缆外包钢管混凝土索套 ,塔梁固结 ,设计构思独特。以该桥为工程背景 ,介绍这类桥梁设计构思 ,通过... 浙江平湖海盐塘桥为一座主桥跨径为 (30 + 72 + 30 )m的自锚式悬索桥 ,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梁 ,主缆锚固在主梁端和主梁的跨中 ,主缆外包钢管混凝土索套 ,塔梁固结 ,设计构思独特。以该桥为工程背景 ,介绍这类桥梁设计构思 ,通过计算分析说明其受力特性 ,并对这种桥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力学分析 桥梁设计
下载PDF
压力型锚索锚固段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77
2
作者 尤春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8-831,共4页
根据压力型锚索锚固段受力状态,导出了锚固段剪应力和轴力分布的理论解。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锚固体、岩土体及其界面的力学参数对剪应力和轴力分布的影响,从而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该类锚索设计和计算以及新型锚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根据压力型锚索锚固段受力状态,导出了锚固段剪应力和轴力分布的理论解。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锚固体、岩土体及其界面的力学参数对剪应力和轴力分布的影响,从而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该类锚索设计和计算以及新型锚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段 轴力 剪应力 锚索 岩土体 锚固体 理论解 锚固技术 受力分析 受力状态
下载PDF
工程措施对控制隧道围岩变形的力学效果研究 被引量:49
3
作者 王明年 张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7-30,共4页
在对现场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模拟台阶法施工的有限元解析模式,并用此方法,评价了台阶法、注浆、喷层、锚杆等主要工程措施对控制隧道围岩变形的效果,为新奥法施工的浅埋隧道控制地表下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力学分析 台阶法 注浆 喷层 锚杆 隧道围岩变形
下载PDF
网球发球动作和基本技术模式 被引量:72
4
作者 严波涛 李早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6-40,共5页
通过对参加第 2 7届奥运会选拔集训的 2 6名国家队男、女运动员动作技术分析 ,并参考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 ,从中概括出理论和实践上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
关键词 网球 发球 技术 分析 力学分析
下载PDF
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的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56
5
作者 钱振东 黄卫 +1 位作者 骆俊伟 茅荃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3期47-51,共5页
分析在不同的荷载位置下 ,对应不同沥青混凝土模量值的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的应力应变特性及与钢板的粘结性能。通过分析 ,确定最不利加载位置和铺装层材料的各项力学指标 ,如铺装层材料最大容许拉应力、最大容许拉应变以及粘结层材料... 分析在不同的荷载位置下 ,对应不同沥青混凝土模量值的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的应力应变特性及与钢板的粘结性能。通过分析 ,确定最不利加载位置和铺装层材料的各项力学指标 ,如铺装层材料最大容许拉应力、最大容许拉应变以及粘结层材料的剪切强度等 ,作为铺装层材料参照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面铺装层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力学分析 疲劳破坏 荷载位置 粘接性能 钢桥
下载PDF
高温高压深井试油井下管柱力学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75
6
作者 窦益华 张福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20,26,共5页
分析了高温高压深井试油及其管柱的特点,考虑井身结构、管柱组合、管柱载荷、高温高压及联作等因素,进行管柱轴向屈曲分析,得到了屈曲临界载荷;然后,综合考虑屈曲状态、井口和封隔器的约束,给出了井下管柱载荷、变形、应力计算方法与公... 分析了高温高压深井试油及其管柱的特点,考虑井身结构、管柱组合、管柱载荷、高温高压及联作等因素,进行管柱轴向屈曲分析,得到了屈曲临界载荷;然后,综合考虑屈曲状态、井口和封隔器的约束,给出了井下管柱载荷、变形、应力计算方法与公式。在此基础上,经多年、数十口井的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实用的试油管柱力学计算步骤、方法,已形成"做法"或"惯例",据此进行管柱力学分析,可以得到实用的结论和可操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管柱 试油 高温高压 力学分析 应用
下载PDF
油气井杆管柱动力学基本方程及应用 被引量:57
7
作者 李子丰 李敬元 +1 位作者 马兴瑞 黄文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7-90,共4页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需要,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的某些特殊问题已进行了较广泛、较深入的研究,但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基于某项特殊需要而进行的,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文中通过对油气井杆管柱进行力学和运动分析,建...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需要,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的某些特殊问题已进行了较广泛、较深入的研究,但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基于某项特殊需要而进行的,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文中通过对油气井杆管柱进行力学和运动分析,建立了用于对油气井杆管柱进行各种力学分析的几何方程、运动平衡方程和本构方程,介绍了在油气井杆管柱的拉力和扭矩计算、下部钻具力学分析、油气井杆管柱的稳定性、有杆泵抽油系统井下工况诊断与预测、钻柱振动和热采井管柱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柱 套管 油管 抽油杆 受力分析 杆管柱 油气井
下载PDF
压电类智能结构的力学行为和工程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尹林 沈亚鹏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智能结构是近几年国际上兴起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由于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前景,美、日等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方面的开发研究.首先对智能结构的定义、组成作了简要介绍.就智能结构研究中的热点——压电类智... 智能结构是近几年国际上兴起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由于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前景,美、日等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方面的开发研究.首先对智能结构的定义、组成作了简要介绍.就智能结构研究中的热点——压电类智能结构,从其力学行为和工程应用两方面,详细论述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结构 压电材料 力学分析 传感 作动
下载PDF
埋入式双排抗滑桩滑坡推力分配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吕美君 晏鄂川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4866-4871,共6页
目前,双排桩在滑坡治理中已有采用,在设计计算中,一般采取一些缺乏试验验证的假定(如假定前排桩承担的滑坡推力与它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相当)进行治理工程防护设计。但对于滑坡推力在两排桩之间如何分配,相关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 目前,双排桩在滑坡治理中已有采用,在设计计算中,一般采取一些缺乏试验验证的假定(如假定前排桩承担的滑坡推力与它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相当)进行治理工程防护设计。但对于滑坡推力在两排桩之间如何分配,相关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从理论上分析了双排桩的结构和受力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双排桩之间的滑坡推力分配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排桩可视为受水平力作用的刚架,并以后排桩桩后土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力学的有关理论,推导了相应的弯矩计算公式,探讨了不同分布形式的滑坡推力在两排桩上的分配问题。工程实例表明,计算结果符合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滑坡 双排抗滑桩 推力分配 受力分析
下载PDF
充填采煤液压支架受力分析与运动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周跃进 张吉雄 +2 位作者 聂守江 张强 周楠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6-370,共5页
根据充填采煤液压支架结构原理及控顶作用,建立了支架顶梁的力学模型,分析得出了顶梁受力情况及3排立柱受力之间的关系;运用Pro/E软件对支架进行三维建模和运动学仿真分析,模拟出主要部件的运动过程,得出各主要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运动... 根据充填采煤液压支架结构原理及控顶作用,建立了支架顶梁的力学模型,分析得出了顶梁受力情况及3排立柱受力之间的关系;运用Pro/E软件对支架进行三维建模和运动学仿真分析,模拟出主要部件的运动过程,得出各主要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运动特征曲线,并对支架参数进行了校核.基于以上分析结果设计制造了ZZC8800/20/38型充填采煤液压支架,支架前、后排立柱受力分别是中立柱支架受力的4.1倍、4.6倍.该支架在平煤十二矿成功应用表明受力分析及设计是科学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煤液压支架 双顶梁六柱支撑式 受力分析 运动学仿真
原文传递
鄂东长江大桥混合梁结合段受力分析 被引量:45
11
作者 刘荣 余俊林 +1 位作者 刘玉擎 吴定俊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35,62,共4页
鄂东长江大桥为主跨926 m的混合梁斜拉桥,混合梁结合段采用有格室后承压板形式,钢与混凝土间通过焊钉和开孔板连接件结合。为得出连接件受力分布和内力分担比例,校核连接件布置,对该结合段局部格室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相对滑移、... 鄂东长江大桥为主跨926 m的混合梁斜拉桥,混合梁结合段采用有格室后承压板形式,钢与混凝土间通过焊钉和开孔板连接件结合。为得出连接件受力分布和内力分担比例,校核连接件布置,对该结合段局部格室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相对滑移、承压接触和连接件作用进行受力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连接件和承压板各分担约50%的轴压力。焊钉作用最大剪力约为40kN,开孔板连接件约为130 kN,开孔板传力作用明显。沿主梁轴向,钢格室应力平缓减小,混凝土轴向压力线性增加,结合段应力过渡平滑。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梁 连接件 受力分析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中国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生物力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琨 王慧 +1 位作者 刘秀峰 宋海四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7-19,共3页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 (现世界纪录保持者科斯塔迪诺娃以及贝科娃 )起跳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 ,同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 ,中国运动员起跳时身体重心高度较低 ,差别非常显著 ;起跳重心腾起速度...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 (现世界纪录保持者科斯塔迪诺娃以及贝科娃 )起跳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 ,同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 ,中国运动员起跳时身体重心高度较低 ,差别非常显著 ;起跳重心腾起速度上没有显著差别 ,处同一水平。中国运动员表现出助跑 -起跳速度快 ,起跳时间短的特点。起跳过程中 ,膝、髋关节缓冲幅度较大 ,而踝关节缓冲幅度较小 ,起跳结束时起跳腿各环节的伸展不够充分。起跳时踝关节的蹬伸速度远远小于世界水平运动员 ,但膝、髋关节伸展速度较快。另外 ,中国运动员过竿技术存在一定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女子跳高 起跳技术 身体重心 优秀 蹬伸 起跳过程 髋关节 踝关节 对比分析
全文增补中
边坡防护工程中植物根系的加固机制与能力分析 被引量:37
13
作者 肖盛燮 周辉 凌天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670-2674,共5页
植物根系在岩土介质中受力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确定其加固能力十分困难。根据植被护坡作用机制和应力、应变模式分析,建立加固作用力学模型,导出植物根系的抗滑力一般计算式,并推导植物根系加固能力的计算式。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植被防护 作用机制 力学分析 加固能力
下载PDF
悬索桥锚碇及地基基础中的力学问题研究动态 被引量:30
14
作者 赵启林 陈斌 卓家寿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1年第1期22-26,共5页
综述悬索桥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指出对锚碇系统进行详细研究的必要性 .在详细介绍锚碇系统传力过程的基础上 ,分别从锚碇系统的稳定性、变位、强度与温度应力、施工力学、优化等几个方面阐述锚碇系统力学分析的现状 ,讨论现有分... 综述悬索桥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指出对锚碇系统进行详细研究的必要性 .在详细介绍锚碇系统传力过程的基础上 ,分别从锚碇系统的稳定性、变位、强度与温度应力、施工力学、优化等几个方面阐述锚碇系统力学分析的现状 ,讨论现有分析方法的缺点 .文末针对基础失稳的力学机制、长期变位中的蠕变特性、考虑结构与基础相应作用及场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工力学模型、参数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锚碇 力学分析 地基基础
下载PDF
覆岩中断层活化突水的力学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37
15
作者 师本强 侯忠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53-3057,共5页
据资料统计,国内煤矿的突水淹井事故80%以上是由断层引起的,大多数是原始地质条件下的非导水断层在采动影响下活化发生突水。出于安全生产和保水采煤的需要,对采场覆岩中断层因工作面的推进而活化突水进行力学分析,研究防止断层活化突... 据资料统计,国内煤矿的突水淹井事故80%以上是由断层引起的,大多数是原始地质条件下的非导水断层在采动影响下活化发生突水。出于安全生产和保水采煤的需要,对采场覆岩中断层因工作面的推进而活化突水进行力学分析,研究防止断层活化突水和保水采煤的开采方法。由摩尔-库仑破坏准则得出断层的活化准则,推导出断层活化的临界倾角、断层活化时的临界开采深度和间隔式开采断层活化时工作面临界推进距离。结果表明,断层的破坏形式与断层倾角有很大关系,随着断层倾角的增大,断层的破坏形式依次表现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断层和覆岩一同破坏、剪切破坏和拉破坏。断层倾角越大,越容易活化。以大柳塔煤矿保水采煤为例,应用研究成果计算了间隔式开采工作面的临界推进距离,并且以相似模拟试验验证了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化突水 力学分析 保水采煤 间隔式开采 相似模拟试验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工程应用中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高山 沈亚鹏 许德刚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1-312,共12页
本文对一种全新功能材料———形状记忆合金进行力学分析,综述其行为特点、本构关系以及在变形控制、振动控制和损伤监控中的应用。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力学分析 本构关系 SMA
下载PDF
蹦床起跳动作力学分析及方法探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鲍海涛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5-36,F003,共3页
本文应用力学知识 ,阐述了蹦床起跳动作各环节的一般原理 ,并结合规则 ,描绘出了符合力学原理及规则要求的蹦床起跳动作方法。
关键词 蹦床 起跳 力学分析 专项技术 技术分析
全文增补中
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马勇占 方爱莲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4,共3页
通过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 2 3人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 ,并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 ,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较低 ,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较小 ,从而获得的垂直分速度亦较小 ,... 通过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 2 3人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 ,并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 ,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较低 ,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较小 ,从而获得的垂直分速度亦较小 ,腾起角度相应偏小 ,运动员的起跳能力较差 ,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来。提高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 ,应是我国跳远速度训练的重点 ;正确处理“跑得快与跳得起”的矛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运动员 起跳技术 助跑 优秀 中国 身体重心 起跳能力 对比分析 发现 变化
下载PDF
再论推铅球的最后用力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保成 周志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31,共3页
在对推铅球最后用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 ,重新划分推铅球最后用力的阶段。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 ,在此基础上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提出了划分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的新理论 :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是从支撑脚着地后积极蹬伸产生向前水平支... 在对推铅球最后用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 ,重新划分推铅球最后用力的阶段。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 ,在此基础上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提出了划分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的新理论 :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是从支撑脚着地后积极蹬伸产生向前水平支撑反力开始到铅球离手的过程。整个最后用力阶段分为单支撑和双支撑 ,单支撑最后用力阶段对左趾向前水平位移、身体重心速度水平向前增量有积极的作用 ,促进左脚积极着地进入双支撑最后用力阶段。在训练中选择提高下肢离心 -向心收缩能力的练习 ,提高力量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铅球 最后用力阶段 身体重心 蹬伸 向心收缩 力量训练 练习 下肢 左脚 效果
全文增补中
跳远起跳阶段摆动腿摆动的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德平 任保莲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4-25,共2页
采用 JVC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第 4届城市运动会 (1999,西安 )男子跳远比赛前 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 采用 JVC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第 4届城市运动会 (1999,西安 )男子跳远比赛前 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速度在蹬离地面至最大缓冲阶段角速度不断增加 ,蹬伸阶段角速度为零 ,其特征与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原理相符 ;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相比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瞬间摆动腿摆动时机晚、速度慢、摆动幅度较小 ,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 ,这是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腿 起跳效果 男子跳远运动员 起跳过程 起跳阶段 运动学特征 身体重心 影响 增加 时机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